黨執政能力匯報
時間:2022-10-14 03:55:00
導語:黨執政能力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在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實踐中,以推進機關作風轉變,創優發展軟環境為切入點,針對當前機關管理中的不良現狀,今年以來,全面開展機關效能建設。這項工作開展之后,使機關工作效率更高,服務質量更優,運行程序更暢,干部素質更好,群眾評價更滿意。開放型經濟也得到了快速健康的發展,今年前三季度,共引進省外資金6億元,境外資金1282萬美元,新引進客商投資企業103家。機關效能建設的開展在全縣上下產生了強烈的反響,人民群眾發自內心地把這項工作稱為是勤政工程、廉政工程、民心工程的綜合體現。
機關效能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系統性、法制性、創新性的特點,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須通過高位推動,調動多方面的積極因素,綜合組織實施。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六項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統一思想認識
縣委、縣政府將機關效能建設作為一項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來抓,為保證機關效能建設工作目標不變、力度不減、持續深入開展,從加強組織領導工作入手。由縣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實行效能辦、效能投訴中心、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投訴中心、民營企業投訴中心“一辦三中心”合署辦公,縣監察局局長兼任中心主任,配齊配強內設機構和人員,賦予監督辦案職能。各鄉鎮場、縣直單位的行政領導擔任本單位領導小組組長,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紀檢監察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群眾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構建完善的機關效能建設組織網絡。
2、廣泛開展宣傳,營造輿論氛圍
在開展機關效能建設工作中,思想認識到位,宣傳發動到位,運用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效能宣傳教育體系,營造濃厚輿論氛圍。在縣有線電視臺開設機關效能建設專題欄目,實行三固定,即固定欄目、固定時間(每周播出一期)、固定體裁(政論時評和新聞跟蹤);在城關街道、廣場、工業園區、服務窗口等醒目位置設置機關效能投訴廣告牌,公布效能投訴中心職能和投訴電話;發放效能建設宣傳單。各機關效能建設考評參評單位也展開強大的輿論宣傳,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3、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有力
從抓效能建設開始,確定了明確的工作目標、工作重點,采取有力、操作性強的措施,一環緊扣一環,層層推進。推行政務公開中,實行統一集中公開,在縣城廣場形成政務公開一條長廊;實行了機關效能建設考評制度,從機制入手解決效率低下問題;開展了縣直機關形象測評、股級干部民主測評和基層(企業)評部門行風評議等“三項評議”活動,重點解決部門作風、部門和基層“中梗阻”問題,如股級干部民主測評,專門對7個單位的67名股級干部進行評議,制定了科學的評議辦法,認真組織評議,有效使用評議結果;加強機關領導干部的管理監督,強化公務員能力建設和績效考核,加強民主評議、社會考評和明查暗訪等;實施示范帶動,挑選部分鄉鎮和縣直單位作為示范單位,實行“1+1”掛點聯系指導,帶動全縣整體推進。
4、健全工作制度,形成長效機制
堅持把制度建設貫穿機關效能建設工作全過程,不斷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實現以制度管人,提高機關工作效能,實現長效管理。在建章立制中,一手抓機關內部管理制度建設,一手抓對外辦事工作制度建設,做到雙管齊下。在內部管理制度建設方面,各地各部門對以前的工作制度普遍進行了一次修訂和完善,力求制度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并突出嚴格三項制度,即干部考勤和駐鄉制度、學習與會風管理制度、實行節假日值班制度。在對外辦事工作制度方面,一是落實去向牌、工作人員胸卡、桌卡和工作機構示意圖、工作程序、工作制度、行為規范上墻等“一牌兩卡四上墻”工作制,方便群眾到機關辦事;二是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否定報備制、首問責任制、政務公開制、失職追究制、績效考評制等八項制度規范。各單位推行辦事公開制、“窗口式”集中辦理制、首問責任制、一次告知制、限時辦結制、否定報備制等效能方面的各項制度,制定出臺了很多便民利民措施,興起了整改立制的高潮,充實完善了各自的內部管理及效能制度。
5、嚴查快辦投訴,加大處理力度
監督檢查是整個機關效能建設的啟動點和保證點,投訴件查辦是監督檢查的主渠道。一是加大投訴件查辦力度,努力做到“有訴必理、有理必果”,今年4月20日至10月31日,共受理群眾來訪來電來信投訴253件,辦結250件,辦結率98.8%,為外商企業、個體私營企業以及其他服務對象減免、退回收費和罰款以及為企業追回欠款121200.52元(其中查處違規金額6.8萬元)。二是加大效能告誡等處理力度。以案件查處為突破口,重點查處和曝光一批機關辦事拖拉、推諉扯皮、效率不高、吃拿卡要、工作缺乏主動、辦事不負責任、“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和影響改革發展穩定、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等典型投訴案件,跟蹤督查“熱點”、“難點”問題。對查實的違規違紀對象,嚴肅按有關規定處理,追究違規者主管領導的連帶責任。已受理效能投訴191件,責令當事人賠禮道歉8人,治安罰款6人,治安拘留1人,書面檢查68人次,通報批評機關工作人員5人,通報批評單位77個共104次,效能告誡2人,調整崗位2人,辭退1人,各級效能辦對違規人員進行經濟處罰280人次。
6、完善督查機制,執行動真過硬
強化行政效能監察,完善督查機制,敢動真格,以此為機關效能建設提供保證。一是拓寬監察渠道和方式。組織開展“陽光投訴”活動和“走村入戶訪企業”活動,使效能監察多觸角、多渠道地接觸群眾和企業經營業主,同時,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機關效能監督員開展定期或不定期明查暗訪,及時曝光和糾正不勤不廉行為,擴大機關效能建設監督層面。二是將機關效能建設和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相結合,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充分發揮協調、服務、監督和保障作用,在參與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督,為當地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營造一個高效、優質、寬松的環境,促進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把機關效能建設與每年工作重點有機結合起來,以此促進工作的開展,如將機關效能建設與政務環境優化年、政務公開活動、園區建設及幫扶活動等相結合,互相促進,互相提高。三是加強對貫徹落實縣委、政府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的專項督查。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先后開展了會風、防汛、鄉鎮干部農忙期間在崗情況、縣直機關上下班紀律等活動,到縣直部門和有關鄉鎮開展效能督查工作,推動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收到良好效果。
**縣開展機關效能建設,優化發展軟環境,抓住了機關工作作風和行政管理中的主要矛盾,產生了多方面的社會效果。一是促進了機關作風明顯轉變,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體現到機關具體工作中,基本上杜絕了“三亂”(亂收費、亂攤派、亂集資)、“四難”(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黨員干部深入基層的時間多了,為群眾辦事觀念得到加強,行動更加自覺。一些鄉鎮改變以往放農忙假的習慣,深入村組指導抗旱,協調放水,做好農忙的服務工作。稅務、工商等一些窗口部門推行上門服務、延時服務。到機關辦事的群眾都說:效能建設開展以后,各單位服務程序規范透明了,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更好了。一位到**辦事的外地個體戶說:這里的干部做到了權為民用,情為民系。二是機關管理有明顯改善,強化了機關執行力。機關管理向制度化、規范化邁進,行政管理制度體系得到充實完善。曾經普遍存在的鄉鎮干部“走讀”現象大有好轉。三是機關中的“中梗阻”現象得到有效清除,工作效率明顯提高。一些窗口單位原來需要一周的時間才能辦好的事,現在只需要1到2天就能辦好。四是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的基本方略得到貫徹,強化了機關及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效能意識、法制意識,加強了依法行政。五是反腐敗源頭治理得到進一步加強,加強了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規范了行政行為。(小筠久桂春聯瑞民)
- 上一篇:黨政一把手整改措施
- 下一篇:公開推薦差額票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