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小區建設推進牧業快速發展工作匯報
時間:2022-01-18 02:29:00
導語:養殖小區建設推進牧業快速發展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是抓基礎,強化規劃指導作用,提高小區建設整體水平。堅持規劃先行,是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近年來,我區以減少資源耗損和環境污染,取得最高投資回報率和最佳的環評效果為目標,高度重視牧業小區建設規劃的制定和完善,力求規劃設計科學、規范,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牧業小區建設發展規劃》,科學指導了我區牧業小區建設,保證了牧業小區建設有序、健康發展。近期,省市正在進行發展規劃的修編工作,將在發展規劃中進一步明確了牧業小區發展規劃。應該說這在為牧業小區建設提供良好發展契機的同時,更體現了牧業小區建設的科學性,必須認真按照規劃和標準執行。因此,在推進牧業小區建設的過程中,重點強化了規劃的指導作用,嚴把小區建設初審關。特別是今年我們對上報的140個牧業小區進行嚴格初審,無論從選址到設計規模都嚴格按照規劃和市政府40號文件規定的標準執行。經審核,符合規定標準的有60戶,其余的80戶堅決制止,決不給予產業發展扶持。
二是抓發展,認真落實優惠政策,加快牧業小區建設步伐。認真落實國家、省市各項優惠政策是加快牧業小區建設的根本保證。實際工作中我區在加大對牧業發展各項優惠政策貫徹落實的同時,結合區情實際,有針對性的制定了8項優惠政策對牧業小建設給予全力支持。比如在土地、規劃、環保等部門以審批零費用的形式支持小區建設。銀信部門以優先貸款的形式為小區建設進行信貸支持。區財政以貼息和申請扶持資金等形式扶持養殖戶進行小區建設。另外,我區還借助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積極引進牧業產業化項目,借力推動牧業小區建設。今年全區共引進牧業小區建設項目28個。其中超千萬元8個,500萬元以上的16個,總投資達到了2.5億元。今年上半年我區引進牧業產業化項目數量多,投資數額大,實現了牧業小區建設史上新突破,加速了牧業小區建設步伐。
三是抓管理,統一科學運行機制,提高牧業小區養殖水平。為確保牧業小區建設的順利開展和安全運行,在牧業小區管理上實行了“五統一”的運行機制。即統一品種,統一防疫,統一飼養規程,統一治污,統一制度,通過標準化生產和加強質量管理,不斷提升了畜禽產品質量和檔次。目前,我區所有牧業小區都嚴格實行了“五統一”運行機制。為提高牧業小區養殖水平,達到品種優良化、糞便處理無害化、環境生態化、防疫達標化、生產標準化、經營市場化和產品綠色化,我區又積極探索解決污染新途徑,推廣了生態養殖、使用納米863助長器,以及糞便無害化處理等先進技術,實現了牧業小區可持續健康發展。在生態養豬方面,去年全區生態養豬發展到6戶,建設生態養豬小區2個,年產生態豬3000頭。今年共新建生態養豬小區11個,其中萬頭以上生態養豬小區達到4個。在使用納米863助長器方面,納米863助長器是高科技產品,具有畜禽少得病,生長發育快,糞便臭味小等功能,目前全區有15個小區近百個養殖戶使用了這項技術,取得了養殖效益和改善環境的雙重效果。在推廣糞便無害化處理方面。對已建和新建的牧業小區,要求全部采取沼氣池或貯糞池的形式,實現糞便無害化處理。今年新建的60個牧業小區(生態除外)全部建有沼氣池或貯糞池,通過達標排放或加工有機肥的方式,提高了畜禽飼養的綜合效益。
四是抓特色,完善梅花鹿繁育體系,實現小區建設的特色化。梅花鹿是我區的特色產業,實現梅花鹿產業健康發展始終是我區牧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區在引進和推廣豬、牛、禽等優良品種或精液,開展雜交改良,提高良種覆蓋率的同時,重點加大了對*梅花鹿良好繁育體系建設。去年,我區建立以吉林省*梅花鹿良種繁育有限公司為主體,以農業大學、左家特產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為依托的梅花鹿良種繁育基地,全面開展了*梅花鹿種源保護和提純復壯工作。根據工作規劃,準備再用今明兩年的時間全部完成可繁母鹿的良種繁育工作,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全面提升*梅花鹿種群質量。目前,我區鹿業小區發展到23個,梅花鹿產業進入了恢復性增長期,城區和鹿鄉鎮鹿產品交易市場日趨交易活躍,長雙鹿業、吉林鹿業生物制品等鹿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的拉動效應開始顯現,產業鏈條已經形成。
五是抓保證,強化領導和責任落實,增強小區建設行政推力。牧業小區建設是一個多個部門相互配合的系統工程。為把小區建設真正落到實處,我區成立了牧業小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由主管副區長擔任,成員由各相關部門和各鄉鎮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擔任。各相關部門、各鄉鎮也相應成立了領導小組,由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協調解決小區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了有效推進牧業小區建設工作,區政府還把牧業小區建設納入年終考核體系之中,實行目標管理。同時,為保證牧業小區建設工作健康有序開展,從20*年開始將防疫員工資、器材等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從根本上解決了困擾防疫工作的制約性難題,各項疫病防控工作環節得到加強,近年來全區沒有發生一起重特大畜禽疫情。
六是抓宣傳,切實加大引導力度,營造小區建設良好氛圍。為增強廣大養殖戶小區集約養殖的自覺性、主動性,提升我區牧業發展整體水平,充分利用電視臺、光華縱覽等新聞媒介加大了牧業小區建設各項優惠政策的宣傳,對牧業小建設和標準化養殖進行科學指導。為了進一步增強宣傳效果,把已建成的綠宇生態養殖小區、梅花鹿養殖小區,以及興旺種鹿繁育基地等投資數額大、建設標準高、環境污染小的小區分別拍成電視專題片在區電視臺進行連續播放,提高廣大養殖戶對牧業小區建設的感性認識,激發他們參與牧業小區建設的積極性。根據實際需要,通過開展“梅花鹿人才高地”、“陽光工程”、“科技入戶”、“科技普及”等活動,向廣大養殖戶推廣先進的養殖經驗,傳送科學實用技術。通過組織召開生態養豬小區建設現場會,參觀學習小區建設經驗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廣大養殖戶發展牧業小區的信心和決心。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和典型推廣,廣大養殖戶從思想觀念和經營模式發生了較大轉變,科學發展理念進一步增強,小區規模化、集約化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通過幾年來實踐和探索,使我們深深體會到:
一是政府引導是推進牧業小區建設的前提。絕大部分養殖戶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認識不足,對未來牧業發展認識不清,在發展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在具體工作中,應該著重發揮政府在產業發展上的主體作用,出臺政策、加大扶持,營造牧業小區建設的良好氛圍,并積極引導養殖戶通過與市場、企業、科技三方聯動,推進牧業小區建設,加速牧業產業化發展步伐。
二是扶持龍頭企業發展是提升牧業小區建設水平的關鍵。龍頭企業的發展決定著牧業產業化經營的整體水平,只有大力發展和壯大龍頭企業,才能增加牧業小區建設后勁和帶動力,提升牧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促進牧業產業水平不斷提高。在實際工作中應該著重通過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向上爭取等形式,加大對牧業產業化項目建設的力度,積極引進一批經濟效益好、帶戶能力強的產業化項目,以項目推動牧業小區建設,以產業化提升牧業小區發展水平。
三是確保農民增收是牧業小區建設的核心。牧業小區建設是牧業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其最終目標是促進農民增收。在實際工作中,小區建設作為直接與農民利益對接的環節,必須始終堅持以民為本的工作原則,正確處理小區發展和龍頭企業的關系,在兩者之間培育穩定的互利互惠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強勢,推進牧業小區健康快速發展。
總體來看,雖然我區在牧業小區建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兄弟縣(市)區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立足區情,認真學習各兄弟縣(市)區的先進經驗,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繼續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推動牧業小區建設再上新臺階,為全市牧業產業化向縱深推進做出積極的貢獻。
- 上一篇:旅游經濟發展情況工作匯報
- 下一篇:農村工作成績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