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經濟發展情況工作匯報

時間:2022-01-18 02:28:00

導語:旅游經濟發展情況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經濟發展情況工作匯報

一、我區旅游發展現狀

*是一個山水型的新城區,是長春市的南花園,無論從區位還是從資源特色上看,都具有發展旅游業的條件和潛力。幾年來,我區立足生態特色,以項目建設帶動核心景區發展,旅游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一是抓規劃,科學整合了*旅游資源。為了推動*旅游業科學、健康、協調發展,我區聘請了國內著名旅游專家來雙考察,為*旅游產業發展把脈、定向,編制完成了《*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提出了“三點一線”的旅游發展總體格局,明確了以生態休閑為*旅游產業發展定位。去年,我區積極和市里溝通爭取,將我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納入長春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編制之中,這為*旅游產業高起點規劃、科學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證。目前,*湖、北山公園、吊水壺等景區詳規前期踏察工作已經完成,規劃正在編制中。

二是抓發展,確立了*旅游總體思路。按照市里總體規劃基本定位,結合區情實際,重新調整完善并確定了我區旅游發展的總體思路。即圍繞建設“山水型新城區”目標,以打造“生態休閑”旅游產品為主要目標,以項目建設為手段,按照“政府主導、外引內聯、市場運作”的原則,著力做好“山”、“水”、“洞”、“廟”、“鹿”五篇文章,全力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相依、水系繞城的發展格局,把*建設成為以觀光游覽、會議商務、休閑度假為支撐的旅游目的地和重要的區域性旅游集散地。通過調整,我區旅游發展思路更加明晰、功能定位更加準確、產業特點更加鮮明,發展重點更加突出。

三是抓投入,推進了四個超億元旅游項目建設進程。按照“以大項目帶動核心景區發展,以核心景區促進全區旅游業發展”的總體構想,集中精力推進了大項目建設。吊水壺國家森林公園項目計劃總投資2.87億元,持續建設期到2010年,由長春恒安公司進行注資建設。現已完成投資1.65億元,重新整修了停車場、酒店、會議室、休閑木屋等基礎設施。特別是今年成功開發了地下冰瀑布,引起了國內外旅游業的震驚,目前“長春吊水壺、世界冰瀑布”的旅游品牌正享譽四方。御龍溫泉項目計劃總投資2億元,持續建設期到2010年,由吉林東華教育集團投資興建。現已完成投資1.5億元,3.6萬平方米的巨型重鋼結構陽光大棚和8000平方米的溫泉賓館主體工程已經完工,目前正在進行內部裝潢,預計今年“十一”可接待游人。該項目建成后將是東北最高檔次的室內溫泉,填補了長春無高檔溫泉洗浴的空白。東華莊園項目計劃總投資為3.49億元,建設期為3年,是由吉林東華教育集團投資興建的集旅游、休閑、會議接待于一體的大型莊園。現已完成投資2.49億元,會議大廈、餐飲中心、一號賓館等主要建筑主體都已封閉,景區道路、配套設施修建完畢。嘉萊寶航空俱樂部計劃總投資1.03億元,建設期為3年,由吉林嘉萊寶裝飾裝潢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現已完成投資5000元,滑翔機、水上摩托跑道等基礎設施基本完工,快艇、飛機等設備已購進一批,目前可進行滑翔機試飛和快艇試滑。

四是抓重點,提升了鄉村休閑游的品位。為進一步完善我區旅游要素,我們立足接壤主城區、輻射周邊的區位優勢,近年來又集中力量抓了農家樂示范點建設,全力打造了*鄉村休閑游品牌。去年,楓樹灣、福田莊園、釣魚抬度假村、朱家旮旯、新興垂釣園等7家被長春市評為農家樂示范點,占了全市被評14家農家樂示范點的一半。今年,我們通過積極打造和努力,龍湖生態園現已申報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有望今年年末通過驗收。最近,龍湖生態園和積德泉酒文化度假山莊又被市政府評為全市十佳農家樂示范點。截止到目前,全區共有21家農家樂被市旅游局定為旅游定點推薦單位,農家樂得到了全面的提檔升級,發展態勢強勁,成為我區旅游經濟又一個重要增長極。

五是抓宣傳,切實加大了對外推介力度。通過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積極主動的“走出去、請進來”,全方位進行宣傳,提高了*旅游產品的知名度。今年我們以發現“冰瀑布”為契機,通過國家、省市電視臺、省內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對*旅游產品進行了廣泛的宣傳,有效地推介了*,起到了較好的轟動效應。同時,又投資近100萬元在龍嘉國際機場樹立宣傳*旅游的廣告牌,提高了*旅游對外影響力。

可以說,通過全區上下的積極努力,近年來我區旅游業發展呈現出以核心景區為帶動、以鄉村休閑游為補充的景區景點建設競相推進的良好態勢,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旅游業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接待游人能力有了明顯提升。今年上半年,我區共接待游人8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24億元。預計到年末可接待游人18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04億元。

二、我區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應該說,我區旅游業真正起步較晚,但在短短不到5年的時間里,*旅游業就呈現出了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特別是2006年四個超億元旅游項目的引進,極大提升了*旅游的品位和影響力,旅游業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規劃滯后。無序開發的旅游景點在先,旅游總體規劃設計滯后,旅游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地整合,形成一些“小、散、弱、差”的旅游產品,特別是市里旅游總體規則還未出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旅游景區的開發和建設。

二是缺少精品。目前,我區核心景區,特別是四個超億元旅游項目都在建設中,使得我區旅游資源的利用和旅游產品開發質量還沒有達到應有的標準,導致具有轟動效應、高質量、特色鮮明、知名度高的旅游產品缺乏。

三是基礎和配套設施不健全。目前,我區大多數景區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配套設施不健全。旅游要素的缺失不能很好地刺激游客的第二次消費。

四是旅游景區管理和服務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個別景區仍然存在管理落后、環境差、從業人員素質低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旅游總體形象。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認真分析了存在的原因,其中既有認識的問題,也有投入和管理的問題。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下步工作中認真加以總結,認真加以研究,認真加以整改,確保我區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我區旅游工作下步打算

根據我區旅游資源狀況和產業發展總體要求,下步我區旅游產業發展將緊緊圍繞全市旅游總體規劃要求,認真做好“山水洞廟鹿”五篇文章,全力推進四個超億元旅游項目建設進程,不斷促進核心景區提檔升級,促使*旅游業盡快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具體目標是到2010年,游客接待人數達28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0億元。具體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制定并完善*旅游發展規劃。根據我市旅游總體規劃要求,加強科學論證,突出特色意識、精品意識、市場意識、超前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盡快編制完成具有科學性、指導性、實用性的核心景區詳細規劃,確保我區景區、景點建設按章開發、有序建設。

(二)努力打造獨具一格的*旅游特色。緊扣“生態休閑”這一產業定位,從更寬、更廣、更深的層面進行挖掘,盡可能地把巖溶、航空、度假、溫泉等特色融入生態示范區之中,提升*旅游品位。特別是通過農家樂、民俗村等不同形式,不同項目,做足、做活、做好“休閑”這篇文章,增強對市民的吸引力。同時,充分利用我區獨有的鹿產業這一優勢,通過精心策劃和包裝,努力彰顯我區獨具一格的旅游特色。

(三)著力推進核心景區景點建設。重點推進吊水壺國家森林公園、御龍溫泉、東華莊園、嘉萊寶航空俱樂部等四個超億元旅游項目建設,爭取盡快竣工并接待游人。著力抓好仙蹤林旅游度假村、碧海山莊、“畫家村”、寶鳳剪紙等旅游項目建設,完善*旅游功能。切實加大鄉村游的推進力度,全面提高“休閑垂釣”和“風味餐飲”兩個類型的農家樂建設標準,著力提升*旅游的整體吸引力和影響力。

(四)不斷完善*旅游綜合服務功能。一是隨著四個超億元旅游項目的竣工并接待游人,精心策劃,編制*精品旅游線路,并借鑒外地經驗,實施“套餐優惠制”,使外地游客舍得轉、留得住、游得好。二是堅持“政府引導、企業經營”的原則,加快旅游紀念品、工藝品、風味食品的開發設計與生產,最大限度地滿足游客購物需求。三是加強對旅游市場的研究開發,整合一批具有*特點的特產購物商場,條件成熟時考慮建設專門的梅花鹿觀光、展示、購物中心,并把其作為*旅游的一個重要環節融入精品線路之中,以實現旅游效益的最大化。

(五)進一步加大*旅游宣傳推介力度。進一步加大宣傳投入,創新宣傳方法,豐富宣傳形式,通過確立*旅游主題、旅游形象標識、特色民俗民風和旅游主題歌曲等形式,包裝旅游形象,做好宣傳推介文章。同時,通過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與省內外各類媒體的聯系,充分利用電視、報刊、雜志、網絡以及旅行社宣傳推介*旅游。適時運用市場化運作模式,策劃舉辦高規格、大規模的旅游節慶活動,初步把*旅游打造成省內和國內旅游知名品牌。

(六)切實加強*旅游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培訓、學習等形式,加強旅游管理人才建設,重點提高導游人員隊伍建設,努力提升*旅游接待質量,切實提高*旅游服務水平,打造*旅游良好形象。

以上是我區旅游經濟發展有關情況的通報。請主席、各位副主席、各位常委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