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抗旱先鋒行動活動報告
時間:2022-05-08 10:12:00
導語:黨員抗旱先鋒行動活動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繼續深入掛鉤村了解旱情;廣泛宣傳如何應對旱災的措施和辦法;積極開展“黨員抗旱先鋒行動”;開展實用技術現場培訓活動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據調查了解,大沙村6個片區26個村民小組均不同程度受災,小麥受災面積達1650畝,成災面積達480畝。油菜受災面積達610畝,成災面積達50畝、利用“科普宣傳月”的有利時機,以“科學、抗旱、文化、健康、和諧”為主題,在各鄉(鎮)和縣城廣場輪流開展科普宣傳月活動、按照3月23日縣抗旱救災工作會議精神,科技局、科協黨支部積極組織黨員開展“共產黨員抗旱先鋒行動”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縣科技局、××縣科學技術協會根據《中共××縣委辦公室××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當前抗旱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綏政發〔2010〕10號)、《××縣百千萬幫扶工程領導組辦公室關于緊急開展抗旱救災掛鉤幫扶工作的通知》和縣3月23召開的抗旱救災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始終以“求實、務實、落實”的精神和實際行動,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積極開展“共產黨員抗旱先鋒行動”活動,現將活動情況報告如下:
一、繼續深入掛鉤村了解旱情。共深入掛鉤村24次,121人次。據調查了解,大沙村6個片區26個村民小組均不同程度受災,小麥受災面積達1650畝,成災面積達480畝。油菜受災面積達610畝,成災面積達50畝。蔬菜受災面積達180畝。2、5、9、14組嚴重缺水,涉及225戶893人。
二、廣泛宣傳如何應對旱災的措施和辦法。利用“科普宣傳月”的有利時機,以“科學、抗旱、文化、健康、和諧”為主題,在各鄉(鎮)和縣城廣場輪流開展科普宣傳月活動。活動采取設立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宣傳手冊等方式,主要宣傳了節水抗旱知識、節水小竅門、水稻旱地育秧技術、水改旱技術、節水灌溉技術、玉米抗旱栽培技術、蔬菜生產節水抗旱技、玉米定向移栽技術、人口與計劃生育政策等方面的科普知識。面對罕見的旱情,農民提得最多是如何進行抗旱生產,科技人員對農民提出的抗旱、維權、畜牧養殖、科技服務熱線等方面的問題,面對面地給群眾解答、宣傳。共發放科技抗旱宣傳資料9500余份、《農業抗旱科技成果及措施簡介》宣傳手冊200余冊,出專欄12期,接受群眾咨詢820余人次。
三、積極開展“黨員抗旱先鋒行動”。按照3月23日縣抗旱救災工作會議精神,科技局、科協黨支部積極組織黨員開展“共產黨員抗旱先鋒行動”。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從講政治、講黨性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共產黨員抗旱先鋒行動”的重要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的要求和部署上來,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和敢于奉獻的精神,及時深入抗旱救災第一線,和旱區群眾一道戰勝旱災。截止3月26日單位和全體干部職工(9名職工)共捐款5650元,其中單位捐款3000元,黨員捐款2450元。科技局局長徐明榮帶頭捐款700元,科協主席陳曉洪帶頭捐款600元。其他黨員干部捐款都在200元以上。用實際行動幫助掛鉤聯系村災區群眾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
四、開展實用技術現場培訓活動。3月31日××縣科技局、科協組織科技110服務人員到大沙村大田片區開展半邊紅李子現場技術培訓活動。對李樹和管理技術作了詳細的講解,并作了現場示范。今年,將根據農民群眾的需要,不定期的組織現場培訓活動。
- 上一篇:大學生關于地震思想匯報
- 下一篇:監察行政問責學習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