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綜改工作匯報

時間:2022-03-19 05:08:00

導語:農村綜改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綜改工作匯報

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年度全省農村綜合改革考核評估工作的通知》及市有關文件精神,我鎮迅速組織力量,積極開展自查整改工作,現就我鎮年度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報告如下:

一、全鎮基本情況

鎮毗鄰城區,是一座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全鎮現有國土面積137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64383畝耕地,53934人,其中:農業人口37982人。年,我鎮實現農業總產值6.1億元,同比增長41.9%;規模工業總產值10.1億元,同比增長42.3%,全地域財政收入2990萬元,比上年增加437.6萬元,同比增長17.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630元,同比增長9.8%。

一年來,我鎮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高度重視農村綜合改革工作,認真執行省市農村綜合改革政策,全面執行各項惠農政策,落實各項目標任務,鞏固農村稅費改革和鄉鎮綜合配套改革成果,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不斷完善農村公益性服務“以錢養事”新機制,積極推進和諧村鎮建設,著力構建農村工作新機制,推動了我鎮農村公益性事業健康發展。

二、農村綜合改革政策主要落實情況

(一)關于鄉鎮機構改革

1、認真落實編制實名制。根據鄉鎮綜合配套改革有關精神,我鎮政府機關定編45人,目前實際在編44人,領導職數8人,內設三個工作機構,人員編制均實行了上網公示,信息更新,不存在編外借、聘用人員。

2、落實事業單位轉制人員養老保險政策。我鎮共有6個單位撤并轉制成農業、水利、文化、畜牧獸醫和村鎮建設五個服務中心。原97名在編在冊人員全部退出了事業編制管理和財政供養系列,其中隨單位轉換身份91人,主動辭職4人,按政策退休2人,全部按照規定落實了養老保險,達到了應保盡保的要求,轉制人員年底以前養老保險已按政策進行補繳,年各中心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險已全部繳清。

3、初步建立農村公益性服務“以錢養事”新機制。根據《市鎮(街辦)農村公益性事業服務管理辦法(試行)》和《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建立“以錢養事”新機制加強農村公益性服務的實施方案(試行)》等文件精神,我鎮公益性服務實行因地制宜設項目,因事設崗聘人員,財政預算保運行,合同管理明權責,量化考核定獎懲。除獸醫中心外,年設立了13個公益性服務崗位,實行競爭上崗,并將人員情況進行了公示,服務中心與其簽訂了細化的服務合同,全年預算公益性服務經費117.32萬元,全部落實到公益性項目。半年、年底我鎮對公益性項目實行了百分制量化考核,按群眾簽字認可占30%、鎮級考核占40%、市直主管部門占30%的權重計算綜合評分,五個服務中心得分均在95分以上,按考核辦法,鎮財政按百分之百的標準兌現合同,撥付資金117.32萬元,平時撥付70%,年終考核后,撥付余下30%,比2008年增加41.5萬元,各服務中心對本單位公益性服務人員均進行了考核,兌現了服務報酬。其中:獸醫服務中心補助資金28.85萬元,農業服務中心補助資金27.24萬元,水利服務中心補助資金10.51萬元,村鎮建設服務中心補助資金9.19萬元,文化服務中心補助資金38.63萬元,農村會計服務費2.9萬元。

(二)關于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

年,我鎮中小學嚴格申報程序,落實貧困生生活費補助政策,全年有1358名農村貧困生享受了貧困生生活費補助,資金總額為48.15萬元。

完成了教育“普九”債務化解工作。年化解普九債務150.5萬元,其中:化解以村為主體的債務29筆26.4萬元;支付下欠教師工資13.84萬元;支付下欠建校工程款13筆110.26萬元,全部清償農村“普九”債務。

(三)關于鎮級財政體制改革

我鎮年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為194.8萬元,已及時撥付到位,確保了鎮村基本運轉。按嚴格政策、規范管理的要求,沒有截留、挪用和抵扣轉移支付資金。年,共撥付村級辦公費12萬元,農業稅附加74.61萬元,村干部工資實行銀行,不存在拖欠問題,農村五保戶供養按照集中供養1800元/人年、分散供養1300元/人年的標準,五月份發放153950元,十一月發放158200元,全年發放312150元,全部通過銀行直達。

(四)關于農村稅費改革

年我鎮進一步鞏固農村稅改成果,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

1、廣泛宣傳政策。及時把《省農村稅費改革政策監督卡》全部發放到戶,召開會議,印發宣傳資料,進一步宣傳稅改政策。

2、嚴格涉農收費。部門涉農收費項目和標準向社會進行了公示,并建立了涉農收費監督、整治及反饋制度,一年來,鎮多次組織涉農收費檢查,未發現違規收費問題。

3、堅持慎重籌資。年全鎮24個村均未籌資籌勞

4、落實惠農政策。年,我鎮糧食直補、水稻油菜良種補貼、綜合直補等惠農資金全部通過農行“一折通”直接發放到戶,發放金額為700.5萬元,無截留、挪用、抵扣。

5、積極化解村級債務。年,我鎮共化解村級債務22.83萬元,各村沒有產生新的債務。

(五)關于便民服務中心工作

鎮便民服務中心包括民政、計劃生育、勞動保障、企管、信息、國土、村鎮建設、廣電、財政、工商等10個工作窗口,各個辦事窗口都把自己的工作職責、服務內容、辦事流程掛牌上墻,并放在顯著位置。政府還為便民服務中心添置了電腦、桌椅等辦公設備,從而確保服務中心更好的為群眾辦事。便民服務中心成立后,各窗口工作人員都認真工作,熱情為老百姓服務。民政窗口接待群眾咨詢及開展困難救助160余件;勞動保障窗口辦理再就業優惠證年審182人辦理村干部養老保險208人、辦理超齡職工養老保險101人、辦理占地農民養老保險430人、推薦就業800余人;計劃生育窗口對全鎮流入流出育齡婦女進行了服務520余人次,發放一孩服務通知單9000多份,免費查病、查環、查孕,對農村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進行了摸底,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6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1100余次;廣電安裝和維護有線電視200余戶。各村也相應成立便民服務室,把與群眾辦事密切相關的工作窗口集中,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群眾,群眾只需到便民服務中心一地,就能辦理原來要跑好幾個地方的事,老百姓十分滿意,反映良好。

三、初步成效

(一)通過機構改革,政府機關建立起節約、廉政、高效的運轉機制。通過精簡機構,核編定崗到人,嚴格工作目標考核和機關經費管理,政府機關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人人想事干的良好風氣和勤儉節約,廉政高效的運行機制。

(二)通過變“以錢養人”為“以錢養事”,農村公益性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政府以合同形式發包公益性項目,量化考核動真格,以績定酬嚴獎懲,徹底打破了以前吃大鍋飯,搞好搞壞一個樣的收入分配制度,激發了公益性服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了辦事效率。

(三)通過稅費改革的穩步推進,農民切實得到實惠?;蒉r補貼資金的發放,無籌資籌勞的負擔,農業科技、水利、畜禽防疫、文化、建設等農村公益性服務的改善,有效地緩解了干群關系,改善了發展環境。

(四)農民種田積極性高漲,由于黨的惠農政策力度逐年加大,農民負擔監管得力,農民種田收益大幅度提高,靠種田致富的人越來越多,更加堅定了廣大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信心。

四、2012年的工作思路

2012年,我鎮按照省市農村綜合改革精神,將在兩個方面加大力度,一是在資金上加大農村公益性事業投入力度。今年我鎮力爭財政收入達到3200萬元,增加對農村公益性項目的資金預算,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在工作上加大對農村改革政策的宣傳落實力度,利用廣播、電視、公開欄、《科技》等向廣大農民宣傳農村改革政策,達到戶戶都有政策明白人。學習借鑒其他地區先進經驗,探索建立更加科學的公益性服務考核兌現以及鎮村干部工作績效評價制度,建立完善的涉農收費社會監督體系,把政策的執行情況作為各村各單位定期公開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