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機關目標任務工作報告

時間:2022-09-20 08:41:09

導語:物價機關目標任務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價機關目標任務工作報告

2012年價格工作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以及市委十二屆十六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抓住新機遇、實現新跨越、建設新”的總體目標,充分發揮價格職能,切實鞏固和發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進一步團結拼搏,銳意進取,以更加深入、更加務實的作風,積極推進以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為主的價格改革,促進全市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

2012年價格調控目標是:全年CPI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左右。

2012年價格工作主要任務是:

一、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營造有利于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

一是不斷改進價格調控。完善價格調控體系,繼續實施價格調控目標責任制,督促落實保供穩價措施,促進主要商品供需平衡。不斷調整調控思路,充分發揮價格雙向調節功能,既要防止價格總水平過度上漲,又要防止價格總水平過度下跌,促進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營造有利于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價格環境。二是加強價格監測。完善市場價格監測體系,逐步建立價格實時監測體系。加強價格監測預警和應急機制建設,在對民生價格監測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對全市經濟建設密切相關的價格信息監測,尤其是石化、鋼鐵等支柱產業的產品價格要逐步納入監測范圍,對波動較大的實行日測日報制度,及時準確價格信息,服務企業生產經營。三是加強價格誠信建設。建立和完善價格監管體系,不斷改進明碼標價制度,積極推行明碼實價制度,分行業、分類別、分層次規范產業市場價格秩序。加強支柱產業行業價格誠信建設,完善價格信用建設指標體系,強化行業價格自律,促進誠信建設。進一步完善價格舉報制度,有效維護企業和群眾合法權益。

二、運用積極價格政策,促進經濟轉型發展

一是落實外資企業收費減免政策。認真落實第四輪《市開發區外商投資企業減免收費實施辦法》,對開發區區內注冊、區內生產經營的外商投資企業,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17項、基金8項,減免1/3收取的經營服務性收費13項,預計年減輕外商投資企業負擔5.32億元。二是探索高科技園區收費優惠政策。在對區、區、區等30多家軟件企業進行調研的基礎上,擬報請市政府批準,對“雙軟”認定企業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12項,促進全市軟件產業發展。進一步探索大學科技園、創業中心等高新技術產業收費優惠政策,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創新發展。三是研究交通“一費制”配套政策。服務交通事業發展,支持路橋車輛通行費年次票制制度,積極研究配套價格政策,運用價格杠桿,促進交通資源優化配置,解決“過江難”問題,推動跨江發展。四是制定公交優先價格政策。研究地鐵二號線票價標準,保持城市公交、地鐵、出租等公共交通價格的合理比價關系,擴大居民公交出行比例。出臺第二輪公交優先發展票價三年規劃,按照“低票價公交定價機制、合理調整票價結構、完善公交票制改革、實施新一輪優惠政策”的原則,扎實推進公交優先發展戰略。五是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落實工商業水電氣價格并軌政策,加大涉及服務業收費清理力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推動服務業從工業企業中分離發展。

三、深化資源價格改革,推動綠色經濟發展

一是扎實推進資源價格改革。著力完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逐步理順自然資源價格,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繼續完成“十一五”水價改革目標任務,逐步提高污水處理費標準。實施液化氣、管道液化氣價格聯動機制和煤熱價格聯動機制。繼續落實城市居民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深化電力和天然氣價格改革。二是繼續實施差別價費政策。繼續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實施差別價格政策,特別是高耗能、高污染等行業和領域,執行限制性價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繼續實施階梯式水價政策,在企業落實超計劃用水加價政策,促進水資源節約利用。繼續實行差別電價政策,適時調整列入限制和淘汰產能行業設備用電價格標準,促進企業轉型發展。不斷完善天然氣季節差價政策,探索建立居民生活用天然氣階梯式氣價機制,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和節約利用。三是逐步完善環保價格政策。積極推進垃圾處理收費改革,全面落實省危險廢物處置收費政策,完善固體廢物處置回收收費制度和環境監測收費管理辦法,制定醫療廢棄物、固體廢物處置收費標準,進一步完善機動車尾氣檢測收費政策,探索建筑工地揚塵排污收費管理辦法。四是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繼續堅持“排污者付費、治理者賺錢”的環保利益機制,進一步制定和完善促進污水、垃圾、廢棄物處理等產業發展的價格優惠政策,推動支柱產業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促進綠色建設。

四、著力加強清費治亂,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一是確保優惠政策落實到位。認真貫徹國家和省收費優惠政策,堅決把成品油價稅費改革過程中取消的公路養路費、航道養護費、公路運輸管理費、公路客貨運附加費、水路運輸管理費、水運客貨運附加費、政府還貨二級公路收費等政策落實到位;堅決取消和停止征收46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二是加大涉企收費清理力度。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五服務”總要求,加大全市涉企收費專項清理力度,在對54個部門151個單位104項收費項目(其中取消31項、緩征8項、降低33項、優惠減免32項)清理的基礎上,制定《市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及標準》和《市涉企收費優惠項目及標準》,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推進涉企收費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以實實在在的舉措減輕企業負擔,促進企業轉型發展。三是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檢查。重點對涉企收費中自立項目、自定標準收費,分解項目、重復收費、擴大范圍收費、延長時限收費,取消項目繼續收費、違規收費、強制收費等違反國家收費管理規定的收費行為進行查處,維護企業合法價格權益。

五、增強價格服務功能,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在“三幫”、“五服務”的基礎上,注重發揮價格公共服務功能,為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一是深入開展“貨比三家”活動。加強系統聯動,進一步完善重要商品價格監測信息公示制度,全力服務經營者和消費者。重點發揮價格監測平臺作用,建立支柱產品價格監測制度,及時為企業提供產品原材料等價格信息服務,引導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和產業轉型升級。二是強化價格服務職能。按照市委、市政府“三不處罰”的要求,轉變價格執法理念,積極為企業轉型發展服務。充分發揮價格服務職能,積極開展價格信息服務,為企業提供成本測算、價格策略和政策咨詢。充分發揮價格認證職能,積極調處價格矛盾和價格糾紛,探索政府回購房價格、農村土地承包和流轉價格、征地拆遷價格認證以及政府職能事務中應稅價格、公物處置、低保對象收入財產價值認定等,切實為各級政府部門、企業和廣大群眾提供法律援助。三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以開展價格服務進農戶活動為平臺,進一步加強重要商品成本調查和農產品種養效益比較調查,及時商品社會平均成本、市場供求等信息,服務農村調整結構,增加效益。全面落實國家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要求落實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購買農機具補貼等政策;進一步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收費優惠政策,對整車合法裝載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免收通行費;加大對化肥、農藥、種子等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督查力度,堅決查處哄抬價格等價格違法行為。

六、加強民生價格監管,維護社會安定和諧

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因此,要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社會安定和諧是根本保證。一是積極促進就業。進一步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下崗人員再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等收費減免優惠政策,對市有關部門的收費項目進行清理并正向公示,促進就業和自主創業,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二是完善補貼機制。認真落實定調價補貼政策,繼續堅持“誰調價、誰補貼”的原則,在調價時按照上調標準的一定額度,由申請調價企業對低保對象和特困企業特困職工進行補貼,確保困難群體不因調價而降低生活質量。進一步完善價格補貼聯動機制,積極建議市有關部門適時將補貼對象由低保家庭擴大到城鄉低收入家庭,切實減輕困難群體應對價格上漲壓力。三是關注熱點價格。進一步加強政策性住房價格管理,完善物業管理收費政策,探索復建房價格管理新方式。完善幼兒園、職業教育收費管理,落實義務教育免費政策,規范民辦學校收費行為。逐步理順醫療服務價格,落實社區醫療和惠民醫院醫療收費減免政策,繼續推行二級以下醫院單病種收費政策。

七、加強價格隊伍建設,提升服務經濟發展水平

一要切實加強黨員隊伍建設。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加強局機關基層黨組織建設、黨內民主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適應新時期價格工作需要,開展形式多樣的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完善機關崗位責任制考核辦法,優化干部激勵機制,增強干部凝聚力和向心力。二要深入推進政風行風建設。扎實開展萬人評議和行風評議活動,切實兌現服務承諾,通過開展座談、明察暗訪、受理群眾投訴等方式,虛心接受各級行風監督員的監督評議。對于行風監督員和社會各界反映的問題,能解決的要立即解決;需要通過努力才能解決的,要限期解決;暫時沒有條件解決的,要列出整改計劃,力爭解決;對于確實無法解決的,要作出說明,取得監督員和社會各界的理解。三要力爭全系統創省級文明行業。認真落實省、市文明行業創建要求,建立健全文明行業創建長效管理機制,牢牢抓住文明行業創建基礎性、關鍵性問題,不斷創新方式方法,以陽光政務建設為抓手,以電子政務平臺為載體,進一步整合系統力量,實現資源共享,為企業、基層、群眾提供價格服務,切實提升價格工作層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