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局季度工作報告2篇
時間:2022-12-02 10:55:21
導語:企業局季度工作報告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做靚園區、做大產業、做強企業”三篇文章;按照“打造生態園區有動作、推進產業集群有特色、完善園區功能有提升、幫扶重點企業有作為、爭資招商工作有突破”的工作思路。園區經濟及建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現將園區一季度工作情況及第二季度工作打算匯報如下。
一、園區建設
1、“一大四小”園區造林綠化。響應全市創建“森林城市”的號召,我局投資60余萬元,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重點圍繞園區“一地、二路、多企”即濕地公園、梅林丹青路、宋螺公路以及園區多家重點企業,完成園區綠化植樹2000余株,工業區濕地公園建設正在加緊實施當中。
2、園區垃圾中轉建設。工業區日處理120噸垃圾中轉站全面竣工,即將投入使用。
3、園區污水處理廠。工業區日處理2萬噸污水處理廠第一期工程已初步完成項目立項、選址、環評等工作,并已納入全省第二批30個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行列。
4、雨污分流。工業區雨污分流工程全面竣工,并已投入使用。
5、場地平整。完成了吉安迦南化工30畝土地的青苗補償和場地平整工作。
二、產業集群
1、基地建設。牽頭加緊與豐順、明盛兩家再生紙企業的溝通協調,全力做好申報工業區A區年產30萬噸再生紙生產基地工作。
2、產業集聚。策應全市“吉泰工業走廊”建設,重點培植工業區再生紙、建材、醫藥化工、有色金屬四大產業,其中有色金屬和醫藥化工兩大產業成為青原工業經濟的支柱。在現有海洲醫藥等5家化工企業基礎上,加快推進新引進迦南化工、溫龍化工的建設工作;在現有思瑞銅業等8家有色金屬企業的基礎上,協調井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金屬企業的引進,并不斷推進產業升級。
三、功能完善
1、監控。工業區路燈亮化工程正在加緊實施,5月底可竣工并投入使用。現正在編制園區天網工程的實施方案。
2、供水供電。加大園區水廠供水水質檢測,確保園區及周邊農民生活用水安全,加大與發改委及農郊電等部門就園區電網的改造升級和拓展工作的協調力度。
3、配套用地。正在規劃工業區辦公樓建設以及園區配套商業用地開發的前期工作。
4、安全發展規劃。完成河東經濟開發區一園兩區安全發展規劃預審稿的編制工作。
四、企業幫扶
1、辦證。完成13家企業辦理國有土地供地手續的宗地測繪,土地評估等前期工作。
2、融資。幫助企業在九江銀行、吉安稠州村鎮銀行等金融部門融資近5000萬元。
3、穩定。重點協調鑫旺銅業、豐順實業、明盛實業、海天包裝等企業圍墻內外的各種糾紛,確保園區及企業的正常秩序。
五、爭資招商
1、爭資爭項。爭取生態園區建設資金300萬元;申報了污水處理廠BOT建設項目;申報了綠色照明集群產業補助資金150萬元;申報了省級小企業創業基地、省級成長型示范企業和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企業各兩家。
2、招商項目。引進了市重點調度項目吉安迦南化工、溫龍化工及吉安創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項目。
六、下季度工作打算
圍繞今年工作目標,重點在建設推進、項目跟上、協調到位等方面加大力度。
1、建設推進。重點做好工業區日處理2萬噸污水處理廠第一期工程的開工建設;繼續實施園區“一大四小”造林綠化工程、完善工業區濕地公園建設;啟動工業區天網工程建設;完成工業區2萬畝規劃可行性方案的編制以及工業區30畝配套建設用地的征用工作。
2、項目跟上。加大對吉安迦南化工、溫龍化工、創億新能源等企業的幫扶力度,促進其盡早開工建設以及竣工投產。重點引進5000元萬元以上有色金屬、醫藥化工項目各一個落戶工業區;引進電子信息億元以上項目一個落戶新工業區。
3、協調到位。幫助園區企業解決發展建設中的難題,加大與有關部門的協調力度。
第二篇
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按照年初的工作目標,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三新”目標,以“創業服務年”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緊扣“三項職能”、圍繞“三篇文章”,堅持點、線、面工作相結合,努力破解發展難題,強勢推進園區建設,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推動了工業的全面進步。
一、工作進展情況
1、市下達目標任務完成情況。2010年,區工業園區新增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任務數:8個,實際完成3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3個;基礎設施投入任務數:0.72億元,實際完成3.2億元;工業區主營業務收入任務數:48億元,實際完成64億元;工業增加值任務數:13億元,實際完成13.8億元;工業上繳稅金任務數:1.87億元,實際完成2.12億元;園區新增就業人數任務數:2500人,實際完成新增就業人數3115人。園區經濟呈現量的擴張和質的提高。
2、園區建設有提升。在園區規劃上,按照高起點定位,高水平設計,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率管理的原則,堅持長遠規劃與近期建設并重。進一步完善園區規劃與產業布局,增強配套服務功能,提升園區整體功能形象。加大創建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工作力度,編制好經濟開發區安全發展規劃。配合生態工業園區規劃,工業區B區擴展2000畝,使工業區規劃面積達5000畝,已委托市建筑設計院編制好《生態工業區分區規劃》,并獲區政府批準。
在園區建設上,堅持“邊建設、邊招商、邊發展”的發展思路,依托本地資源和產業優勢,把園區建成一個發展環境優越、產業優勢明顯、輻射帶動作用較強的企業集中“洼地”。擴容至日供5000噸的工業區水廠全面投入運行;工業區清污分流工程全面啟動,更新改造管道約2000米;配套建設的垃圾中轉站已基本竣工;同時啟動了美化、綠化、亮化、“三化”工程,投資30余萬元為園區道路安裝路燈;響應全市創建“森林城市”的號召,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我局積極做好了“一大四小”園區綠化工作,重點圍繞園區“一地、二路、多企”即濕地公園、梅林丹青路、宋螺公路以及園區多家重點企業,完成園區綠化植樹100余畝;園區道路標志線、標志牌、限速帶等交通設施逐步完善;供水管道、污水管道標志設立已全面啟動;根據市、區廬陵文化風格立面改造工作的要求,我局今年加大了對工業園區尤其是工業區開展以“地面綠化、立面改造”為主題的園區環境大提升活動,目前進園區農民房改造、企業立面改造正在實施,全面提升了園區的環境品位。
3、招大引強有突破。今年,我局全面完成區委、區政府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2010年我局引進工業項目6個,分別為投資1.6億的大地環保建材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的祥云塑膠廠、投資1.2億元迦南化工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的富興糧油加工廠、投資6000萬元的溫龍化工有限公司和投資6000萬元的龍河吸塑制品廠,引進了投資5000萬元的維也納國際大酒店樓宇經濟項目;引進了“根據地”酒樓落戶廬陵風情美食一條街;引進了吉利和比亞迪兩家4S店落戶汽車產業園;牽頭引進九江地方股份制商業銀行支行成功入駐,2011年將開業。2010年我局完成招商簽約資金6.7億元,招商到位資金4.3億元。
4、產業集聚擴規模。為策應工業走廊建設,按照產業集聚規律,明確工業園區的發展定位,為產業集群效應的發揮積極創造條件,關注國家產業發展動向,高起點引進項目,依托現有重點企業實施產業招商,推動現有產業向上、下游延伸。
工業區承接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產業、醫藥化工產業、再生紙產業、環保建材產業。按照工業走廊的發展規劃,“有色金屬冶煉加工、醫藥化工、環保建材、再生紙”產業已基本集聚。為打造一個年產10萬噸電解銅基地和一個年產20萬噸再生紙基地創造了條件。按照循環經濟的發展要求,在壯大現有產業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引進配套項目,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循環;梅林工業區重點發展機械制造產業,我們瞄準蘇、浙等國內裝備制造業最發達的沿海地區,按照分步推進的發展思路,從引進配套項目上先行突破發展機械制造業;華能工業區以依托吉瑞鋼化玻璃等企業,建設玻璃新能源產業園,為推動浮化玻璃、中空玻璃、太陽能玻璃、手機觸摸屏產業不斷升級做了前期準備工作,重點發展低碳經濟。
5、幫扶企業有作為。我局全力做好了今年上半年汛期防汛救災工作,局領導及機關干部職工全天候在園區值班,確保園區各企業安全渡汛;在土地辦證方面,與市、區國土部門協調工業區13宗土地補辦供地手續及林地手續辦理,幫助解決山礦泉水有限公司等重點項目建設、辦證等系列工作;在企業融資方面,為解決企業流動資金短缺的難題,牽頭幫助明盛實業有限公司在九江銀行貸款2000余萬元、思瑞再生銅在建設銀行貸款1700萬元、邦威家居制品在浦發銀行分行貸款1000萬元以及其他企業共融資貸款近億元;在協調服務方面,協調了多起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園區、企業與民工、園區與村民之間的糾紛;在園區物業管理方面,全面有序推動了工業園區垃圾及物業長效管理方案的實施。大膽創新管理模式,對園區水廠實行了責任目標管理,提升了園區的服務品位。
6、民生支持有成效。結合全市開展的“三民”活動和關注民生、關愛弱勢群體的走訪活動,較好地落實了掛點幫扶和新農村建設工作,并積極主動幫助園區周邊生活困難的群眾、學生及企業職工,為工業區周邊村莊修路及為工業區附近村民和中學接通自來水,有效解決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和近5000余人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累計投入資金100余萬元人民幣。掛點村各項工作有明顯變化,得到所在鎮和村干部及群眾的認可。幫助村民在工業園區企業務工,園區周邊村民今年從園區企業中獲得工資收益突500萬元。
二、具體困難和問題
1、資金。園區建設資金預算不足,融資貸款缺乏有效資產。由于資金短缺,園區拓展和配套設施嚴重投入不足,影響項目落戶和品味提升。
2、電力。與電力部門協調,由電力主管部門向省、市爭取啟動區內工業企業峰谷用電,降低企業生產成本,贏得發展優勢。
一直以來,我局始終堅持有為才有位,圍繞構造“三新”目標,負重攀登、開拓奮進,在園區建設、中小企業、非公經濟發展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為實現高效新園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 上一篇:企業局發展工作報告2篇
- 下一篇:工業區調度會工作安排2篇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