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管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匯報

時間:2022-10-17 08:49:28

導語:礦管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礦管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匯報

今年來,地質環境管理工作在市局黨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發展提升的工作思路和目標,本著以人為本,積極預防的原則,立足早落實、早布置,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過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任務順利推進。現匯報如下:

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

今年汛期到目前為止,我市發生滑坡5起,災害規模均為小型,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特別是5月22日我市崗面鄉突遇特大暴雨天氣(降雨量高達131毫米,持續2個多小時),此次暴雨引發該鄉82戶村民屋前屋后發生滑坡地質災害,地質災害造成154間房屋倒塌受損(其中16戶村民,52間房屋全部倒塌),道路塌方46處,緊急轉移受威脅群眾627人。暴雨發生后我局和氣象局立即聯合地質災害預警。接到預警后,市領導非常重視,書記作出批示,市長立即組織礦管、水利、林業、交通、衛生、民政等部門前往一線指揮山洪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同時,崗面鄉政府立即啟動了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組織鄉政府除值班人員外的全部工作人員和市駐該鄉“三送”工作隊員,緊急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切坡建房戶受威脅627村民的轉移安置工作,由于及時預警和啟動了應急預案,組織得力,在房屋倒塌前,全部將受威脅的群眾轉移安置到了安全的地方,未造成一人傷亡,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因災造成的人民群眾的財產損失。

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早布置早落實。為切實做好2013年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我局在3月1日印發了《2013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值班表》安排了汛期地質災害值班人員,制定了地質災害防治值班制度,并建立了值班登記。3月2日組織編制了《市2013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案》,并由市政府辦公室以文件印發實施,并以市政府辦公室發文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進行了調整。在2月份市地質災害領導小組下發了《關于做好2013年度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申報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鄉鎮對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全面排查,積極做好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申報。5月21日我局印發了《關于開展汛期礦山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并分三組對我市礦山的地質災害防治情況進行了排查。

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群測群防體系,加強對地災隱患點的監測。今年來,我局對全市322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清理,進一步完善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信息表,對重點礦山和每個隱患點的監測員、責任人、地質災害類型和規模、經緯度、變化情況等進行了登記造冊。建立了村級地質災害監測員制度,并在每個村聘請了2名地質災害監測員(共計456人),對新老隱患點實行聯戶責任制,把責任落實到每個監測員和監測責任人,制訂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干部聯戶責任表200多份。及時督促各鄉鎮把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發放到位,目前全市共發放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1000余份,全部都按要求在避險明白卡上詳細地說明了隱患點監測、報警、人員疏散撤離路線及安置地點以及應急搶險措施,進一步增強了防災的有效性。

三是落實各項制度,及時地質災害預報預警。1、嚴格落實了地質災害日報月報、災情速報、應急調查等地質災害防災制度,值班電話做到了24小時暢通,建立了值班登記制定,確保了防災指令和災情信息及時上傳下達。2、建立汛期值班查崗制度。嚴格按照上級要求,認真落實查崗制度。3、完善信息通報制度,建立了領導呈閱件。我局聯合市氣象局制定了“汛期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平臺”,在預警級別達到三級以上時,我局與氣象局會商形成一份呈閱件送有關市領導審閱,再以傳真的方式發到各個鄉鎮。4、實行災情雨情通報,及時預警。在每次降雨前我局跟氣象局聯合商定預警短信內容,在向領導匯報的同時及時將雨情災情向地災小組成員單位領導和各鄉鎮領導、協管員、監測員,提高了防災減災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認真做好地質災害調查。根據國土資源廳《關于下達2012年度1:5萬地質災害調查項目任務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為加強我市對地質調查工作的領導,協調核工業贛南工程勘察院做好我市的地質調查工作,確保調查工作順利進行,經市政府同意,成立了市1:5萬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要求各鄉鎮應設立相應的機構協調相關工作,要指定專人負責,并按照要求按時按質收集提供相關地質調查資料,配合核工業贛南工程勘察院協調好當地群眾關系,為開展地質調查提供必要服務和保障。各成員單位高度重視,周密組織,精心安排,落實責任,按照要求及時提供相關資料,并確保資料的準確性。并結合地災調查工作對我市各鄉鎮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全面排查調查。

三、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和治理項目申報情況

一是認真抓好丁陂小學治理工程建設。2010年10月29日省國土資源廳《關于下達2010年省級地質災害防治項目任務的通知》(贛國土資字[2010]208號)文件批準市丁陂鄉丁陂小學崩塌治理工程項目,工程造價34.0188萬元,項目總資金60萬元。該工程于2011年6月開工建設,開工建設后我局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認真抓好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展,及時要求施工單位按照規范進行施工。我市云石山梅坑早子排滑坡治理項目已經被省國土資源廳立項,下達治理資金180萬元,另外,借助國土資源部“振興中央蘇區經濟”的有利時機,積極做好直接向國土資源部申報和爭取了澤覃鄉永紅村新村安置點山體滑坡治理項目,下達治理資金250萬元。目前,這兩個治理項目都已經和資質單位簽訂了勘察設計合同,正在加緊實施之中。

二是積極向上爭取地質災害治理項目。2013年我局以市政府的名義向上申報了瑞林鎮瑞林圩滑坡治理項目。還準備向上申報萬田鄉茶亭小學滑坡治理三部委項目。

四、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工作情況

自省地災災害避災移民搬遷任務下達以來,我局會同市扶貧辦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做好避災搬遷工作,2012年我市已落實搬遷對象168戶,882人,簽訂合同168戶,882人,占任務數70%。還剩30%不能實施避災移民搬遷的住戶,我局已和扶貧辦梳理匯總,并及時向市礦管局和市扶貧和移民辦報告,同時提出能否調整地質災害隱患點對象,一直等待上級批準。

經市扶貧辦核實,現已有168戶882人已建房,現已支付移民搬遷建房到戶補助資金154.35萬元,點到戶資金50%。市配套資金54.36萬元,市配套資金13.59萬元已到位,移民配套資金項目正在實施。

五、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地質災害防治監測預警手段滯后、沒有相應的監測儀器,應急隊伍專業技術人員少,應急裝備欠缺。

2、小型自然地質災害發生后,救災除險資金落實困難,造成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一直處于被動防范的階段,而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

3、鄉(鎮)一級政府目前雖然設立了地質災害防治辦公室,但是缺乏統一的歸口管理體系,人員和經費落實困難,沒有專用車輛和應急調查器材,軟硬件建設不能適應地質災害防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