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脫貧攻堅工作匯報

時間:2022-11-14 04:16:33

導語:人社局脫貧攻堅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社局脫貧攻堅工作匯報

2017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人社局按照《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結合部門職責,以“擔當實干、馬上就辦”的精神深入推進健康扶貧、勞務扶貧兩大工程,為全縣的貧困群體實現脫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主要工作成效及工作措施

(一)、積極落實健康扶貧,去病根,治窮根。2017年,全縣共有17735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政府全額代繳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費用。截止到10月底,通過減免起付線,縣鄉兩級醫療機構為貧困人口多報銷醫療費用129.34萬元。為153名貧困人提供大病保險補償金額119.9294萬元。一是加強了政策宣傳。在醫保經辦大廳通過大型電子屏幕滾動播出健康扶貧相關政策,編印了《2017年度建檔立卡貧困對象五道醫療保險線政策一覽表》2萬份發放到貧困戶手中,并通過網、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縣扶貧政策詳情。二是構建了健康扶貧一站式服務。貧困人員縣外醫院住院醫療費及慢性病醫療費報銷可統一將資料交結對幫扶干部,再由鄉鎮扶貧辦公室審核后交鄉鎮人社所匯總,由人社所到縣醫保局“一站式”綜合服務窗口受理、結算、撥款。三是提高了城鄉居民住院和門診慢性病保障水平。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縣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補償免起付線,門診特殊慢性病Ⅰ類與住院基金最高支付合并計算,統一為10萬元,執行住院起付標準和報銷比例按定點醫療機構級別比例報銷,Ⅱ類不設起付線,報銷比例統一為90%,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為5000元。四是建立了重大疾病商業補充保險制度。由縣財政出資按照100元/人.年的標準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購買疾病商業補充保險。五是建立了500萬的大病救助專項基金,提高了大病保險補償比例。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住院在基本醫療保險補償滿5萬元后,5萬元至35萬元報銷比例提高到90%,不執行加重負擔,由大病保險基金支付。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年度累計政策范圍內個人負擔超過統籌地區大病保險起付標準的部分,提高5%的報銷比例,由50%提高至55%起付線標準由1.5萬元降低至7500元。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患耐多藥肺結核、肺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腦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兒童苯丙酮尿癥、尿道下裂及地中海貧血等15種重大疾病,三級定點醫療機構由60%提高到70%,相差的10%由大病保險基金支付,貧困人口Ⅱ類門診特殊慢性病報銷比例90%,年度封頂線由3000元提高到4000元,增加的1000元由大病保險基金支付。六是繼續實施十類重大疾病免費救治。繼續實施“光明·微笑”(白內障、唇腭裂)工程、兒童“兩病”(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心病)、尿毒癥免費血透、重性精神病免費救治、婦女“兩癌”(宮頸癌、乳腺癌)免費手術、兒童先天性耳聾人工耳蝸植入及康復免費救治、艾滋病機會性感染患者免費救治等重大疾病免費救治項目。七是加強了政策落實情況的整改。對2015年、2016年貧困人員在縣級醫院住院報銷未按政策減免起付線的3502人次退還金額79.7720萬元。對2015年、2016年的貧困人員患慢性病治療費用報銷未提高報銷比例的453人次退還金額18.7萬元。對2015、2016、2017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由政府代繳參保費用的退參保費共計102.3390萬元。

(二)、大力推進就業扶貧,擴就業,促增收。今年以來,我縣出臺了《縣就業扶貧工作具體操作辦法》、《縣就業扶貧“百日行動”實施方案》,并安排就業扶貧資金345萬元,助力貧困人口脫貧。截止到目前,全縣培訓貧困人員160名。為貧困人口提供了3500余個工作崗位招工信息,幫助84名貧困人員在工業園區企業實現就業。建立了6個就業扶貧車間,共吸納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員70余人就業。開發就業專崗800個,已安置建檔立卡貧困人員150余人。縣醪橋鎮三和店農業蓮藕基地、省景旺精密電路有限公司、新時代皮具有限公司獲省人社廳授牌為“省就業扶貧示范點”。一是進一步完善了就業扶貧基礎信息。下發了《關于開展縣貧困人口就業狀況摸底調查的通知》,利用開展貧困人口信息摸底調查的機會,采集貧困勞動力(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創業意愿的貧困人口)的個人基本信息、轉移就業意向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等相關信息,并與縣扶貧辦、鄉鎮提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信息進行對比核實。二是定期召開就業扶貧工作會議和開展走訪工作,就扶貧工作落實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進行討論,為下一步工作的安排做準備。不定期走訪典型貧困戶,對致貧原因、技能特長、就業意愿,社會保障情況進行跟蹤,確保動態跟蹤貧困戶基本情況,對癥下藥。三是強化宣傳力度。通過宣傳欄、展板、電子滾動屏,宣傳冊、微信等渠道,宣傳就業扶貧政策,擴大政策知曉率,今年以來已發放了1.5萬余份宣傳單,同時利用手機媒介,在微信上宣傳勞務扶貧政策。四是搭建就業平臺,助推轉移就業促增收。今年我們結合就業援助月、招聘周等活動、利用就業創業網、縣工園區QQ群、勞動力市場、鄉鎮招工服務點、手機短信、文化公園戶外電子顯示屏等媒介及時招工信息,為貧困人口的就業提供了便捷的服務。此外,按照就業扶貧操作辦法鼓勵每個鄉鎮建立1個扶貧車間和扶貧基地,要求每個新農村建立點及村委設立1個扶貧就業專崗,吸納貧困勞動者就近就業。四是加強貧困人口技能培訓。將就業創業培訓重點向貧困勞動力傾斜,開展各項技能培訓及就業創業培訓,提高有就業能力及就業愿望的貧困勞動者就業技能,力爭培訓一批,上崗一批。今年以來,已聯合扶貧移民辦開展了3期貧困勞動力培訓班,主要針對農民實用性的種植業、養殖業進行培訓。五是創新擔保方式。鼓勵農村合作社吸納貧困戶成為合作社社員,創貸中心給予每人10萬元的貸款額度,最高80萬元。進一步創新擔保方式降低準入門檻,目前公共就業人才服務局正在與郵政儲蓄正積極協商,由銀行進行資金監管和風險擔保,開通貧困戶免擔保創業貸款綠色通道。讓貧困戶得到實惠。

除此之外,今年,全縣共有9800余名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員納入政府出資參加養老保險保險范疇,對于2015-2017政府未代繳保費的的貧困人員共補繳保費138.06萬元,個人已繳納保費的貧困人員退還保費152.97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鄉鎮衛生院還不能實現一站式結算。主要是商業補充保險和民政部門的第四道,第五道保障線不能在鄉鎮衛生院一站式結算。

二是扶貧移民辦的部分數據不精準。數據更新后無法及時提供準確的更新人員名單,造成醫保系統更新困難,部分數據還存在錯誤,例如:名字錯誤,賬號錯誤等,造成貧困戶在縣級醫院不能及時進行一站式結算。

三是衛生院醫院管理系統和醫保網結算系統還未對接。衛生院等一級醫院管理系統還未與醫保網結算系統進行對接,我縣一站式系統上線后將無法實現一站式結算。

四是商業補充保險資金缺口大。我縣貧困人口商業補充保險保費不到200萬元,根據現在的運行情況來看,資金缺口達到800余萬元,目前正在建議是否由政府兜底解決虧損的資金,以便更好的開展該項工作。

五是扶貧車間獎補門檻設置過高。主要表現在一是貧困人員連續就業的時間設置過長。在鄉鎮務工的貧困人員的務工時間具有季節性的,一年的就業時間累計下來,也只是兩、三個月而已,只有少數才能過到6個月以上。二是貧困人員就業的工資收入很難達到最低工資標準。

六是貧困勞動力參與勞務扶貧工作的積極性不高。目前農村剩余的沒有實現就業的貧困人員很多由于身體原因無法從事勞動,就業扶貧的優惠政策對他們的吸引力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