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發展情況考察報告
時間:2022-06-12 09:16:00
導語:紡織業發展情況考察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婦聯率領巾幗紡織考察團一行47人行程2600公里先后赴江蘇省蘇州市、無錫市浙江省杭州市、紹興市上海市浦東新區對紡織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學習考察所到之處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和有關企業熱情接待并坦誠介紹了有關情況和經驗通過這次學習考察大家進一步解放了思想開闊了視野找到了差距理清了思路更加堅定了加快發展紡織業信心和決心
一、蘇浙滬紡織業突出特點
蘇浙滬紡織業發展勢頭之猛改造升級步伐之快使我們深受震動頗受啟發概括起來講蘇浙滬紡織業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規模大分布趨于集中江蘇省作為門類齊全纖維大省、面料大省、服裝大省服裝年產量、銷售額、利潤都位居全國前列浙江省作為紡織行業生產大省和市場大省有43家企業進入行業“雙百強”支撐著中國印染業“半壁江山”;化纖產量占全國26%印染布占全國50%生絲及絲織品分別占46%、53%針織品占20%服裝占15%上海開放性國際大都市中西文化交流交匯點、海派服飾發源地擁有中國紡織大學、拉薩爾國際服裝設計學院、上海服裝科技信息中心等眾多服裝教育及研究機構在全國紡織業領域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目前國內聚酯聚合能力為1264萬噸/年蘇浙滬占全國總能力65.2%近年來蘇浙滬地區紡織業集群現象日益凸現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牌全國32個紡織產業基地市(縣)和36個特色城(鎮)蘇浙滬地區占了很大比例如孕育了波司登羽絨服、夢蘭家紡、神花經編毛巾7個全國產銷“單打冠軍”常熟市;擁有江蘇陽光、四環生物、凱諾科技、華西村4家上市公司和30多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紡織企業江陰市;唐朝時即已“日出萬丈布”如今被形象地稱為“托在一塊布上經濟強縣”紹興縣;化纖能力高達140萬噸杭州蕭山區;領帶產量占國內80%、全球30%浙江嵊州市;家紡布藝產品年銷量達50億元余杭區;一個襯衫產品售出15億元諸暨市楓橋這些市縣、城鎮紡織業快速發展成為當地解決群眾就業、增加財政收入、吸引外來資本、增強經濟活力重要支柱
(二)產業鏈條長專業市場發達蘇浙滬地區已形成從紡織原料、織物織造到印染后整理、服裝生產較長紡織產業鏈條上、中、下游產品豐富多樣紡織產業市場化程度高專業市場網絡化如紹興市紡織業專業市場起步早、數量多、規模大主要有中國輕紡城、錢清化纖原料市場、越城區輕紡原料市場、裝飾布市場、大唐襪業市場、嵊州領帶城、上虞傘布市場、新昌兔羊毛衫市場等其中位于柯橋鎮“中國輕紡城”全國面料市場“晴雨表”亞洲規模最大、經營品種最多紡織品集散中心輕紡產品總銷售額占全國1/3名列全國10大專業批發市場第2位去年成交額達226億元中國輕紡城占地面積49.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0.5萬平方米營業用房1.35萬間擁有4大交易區19個專業市場其中紡織品市場13個輕紡原料市場1個紡機及輕工類市場5個具有較強輻射力和影響力
(三)設備改造步伐快技術裝備水平高近年來蘇浙滬十分重視紡織技術裝備水平提高不斷加大投入各種新型紡織加工設備明顯增加并成為全國噴水織機最集中地區化纖行業多數采用滌綸長絲和聚酯國產嫁接裝備織造行業多數為進口紡機、織機主要來自比利時、日本和意大利等世界三大紡機先進國家無梭化程度高部分企業如縱橫集團、越隆紡織、南方集團等甚至高達100%居全國領先地位;江蘇吳江盛澤、南馬兩個鄉鎮擁有無梭織機4萬臺比紹興縣織機多三分之一擁有千臺織機企業不在少數印染行業生產裝備通過大規模技術改造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服裝行業大力推廣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輔助制造(CAM)、輔助管理技術立體熨燙包裝吊掛式生產流水線等國際先進生產技術與管理技術大大促進了產業升級
(四)名牌產品多知名度高蘇浙滬紡織業上、中、下游產品知名度高部分產品中國名牌甚至世界名牌江蘇省437個著名商標中紡織業商標有72個占16.5%;27個馳名商標紡織業產品有紅豆、虎豹、波司登、AB、陽光、夢蘭、雅鹿等7個占26%;“波司登”羽絨服連續9年全國銷量遙遙領先20*年“波司登”品牌價值達36.18億元成為中國最有價值服裝品牌江蘇中國面料基地之一“陽光”、“黑牡丹”、“太平洋”等一批面料品牌支撐起了“江蘇面料”天空陽光集團、海瀾集團等企業生產超薄色織府綢、牛仔布及色織布在國內獨領風騷浙江省首次推出十大專業商標品牌基地紡織服裝獨占七席——湖州織里中國童裝、寧波鄞州中國服裝、嵊州中國領帶、諸暨大唐中國襪業、海寧中國皮革、義烏大陳中國襯衫、義烏中國襪業等七大專業商標品牌基地上海以發展國際時尚品牌服裝(飾)博覽會等會展經濟為動力把服裝業全面推向時尚化、品牌化、國際化加快發展步伐
二、主要經驗和做法
近年來蘇浙滬地區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依靠改革和開放兩輪驅動使紡織業進一步蓬勃發展、蒸蒸日上分析其成功之處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樹立超前理念營造先聲奪人、先人一步優勢蘇浙滬地區紡織業發展規模大、速度快、效益好主要根源在于思想解放、與時俱進、理念超前、敢于創新一思想解放早行動快如紹興人“嗅覺”靈敏“鉆空子”意識敏銳“敢為天下先”上世紀80年代初計劃經濟時代紹興就發展鄉鎮集體企業;80年代中后期紹興人把當時市場經濟發育不全、商品流通不暢當成機遇興辦了輕紡市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之后紹興投入400多億元引進先進無梭織機3萬臺在全國率先完成了“無梭化”革命;我國加入WTO前后紹興人又瞄上外貿出口使出貨值五年翻了近四番二商機意識強理念新蘇浙滬紡織企業營銷機制靈活投資決策快捷如浙江紡織服裝民企得知《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CEPA)規定部分原產于香港商品20*年將以零關稅進入內地市場后從中覓到了商機紛紛準備到香港開設新廠或直接買廠蘇浙滬紡織企業不斷強化“以人為本”理念重視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舍得以重資攬才善于以事業用才注重以感情留才積極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培養教育經營管理者機制以多種形式培養和吸引專業技術人才;利用引進項目、合資合作等機會與相關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實現人才共享、智力交流20*年浙江省組織200家企業經理包專機飛抵東北地區網羅人才其中民營企業就占了87.5%地處紹興市天龍控股集團、浙江龍盛集團、香港裕福服飾等6家紡織外貿類企業老總奔赴浙江工程學院招攬人才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與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聯合成立“上海紡織工程產學研中心”積極推進高校與企業合作已初見成效三定位高目標大上海提出了打造“世界第六大國際時尚之都”目標;杭州市從歷史、文化、經濟角度提出了建設“中國女裝之都”戰略構想;杭州市余杭區借助“中國布藝名城”、“中國絲綢織造基地”兩張金名片傾力打造“中國女裝之都”生產基地;紹興市正在積極“打造國際紡織中心建設江南水鄉名城”這些目標都非常鼓舞人心激人奮進
(二)狠抓科技創新營造規模擴張、產業升級優勢一大面積進行技術改造紹興縣為提升產業層次和產品檔次20*年和20*年連續兩年開展“技改投入年”活動分別投資65億元和85億元助推紹興縣20*年重返全國十強縣去年又晉升到第八強;今年又開展了“產業升級年”活動技改投入力爭超過90億元目前紹興高溫高壓染色機有三分之一熱定型機有三分之二堿減量機有三分之一平網、圓網印花機有40%屬于進口主要引自西歐、日本、臺灣、韓國等地嘉興王江涇鎮20*年增加噴水織機5600臺70%企業和個體經營者實現了設備無梭化無錫市要求新上項目一律使用精密紡機目前有精密紡機13萬錠占全市紡錠總數1/3二積極引進和運用先進技術蘇浙滬紡織企業借建設新廠機會為全線進口紡紗設備配置了數據在線采集裝置并與ERP等管理信息系統聯接大幅度提高了信息實時性和準確性許多服裝企業裝備了CAD和CAM系統配備了吊掛流水線并大力應用新型紡織面料、原輔材料開發花色品種采用先進工藝技術緊跟世界服裝產品流行趨勢變化提高了產品檔次和附加值雅戈爾等公司正在嘗試通過電子商務進行網上交易恒柏集團、步森集團、冠友集團等一些上規模企業普遍應用了適應小批量、多品種、快交貨CAD/CAM技術杭州眾望布藝有限公司擁有比利時劍桿織機、法國電子印花機共150余臺擁有比利時SOPHIS及浙江大學CAD設計系統10套年產值超億元產品遠銷歐美、中東、南非等國家和地區三努力提高自主研發能力江蘇宏源集團通過研究國外先進技術而開發精密紡機、高速彈力絲機目前已基本實現了進口替代并能出口到東南亞地區萬噸大豆蛋白纖維項目在常熟江河天絨絲纖維有限責任公司竣工投產成為至今為止我國在纖維領域中唯一原創技術地處紹興錢清鎮浙江梅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開發純滌綸仿麂皮系列、彈力麂皮系列等產品其總量85%出口到美國、歐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紹興縣“舒美特紡織”、“二印”、“稽山印染”等3家企業4種產品獲萬泰生態紡織品認證取得了沖破歐美紡織品市場“綠色壁壘”通行證
(三)創新營銷方式營造產品升值、搶占市場優勢一積極打造知名品牌企業在實施品牌戰略中主要采用了“外聯”、“內合”、“前拓”、“后夯”等手段在“外聯”上雅戈爾與美國著名服裝公司KELLWOOD簽訂協議合資組建一家襯衫公司將于今年5月份投產運行預計第一年出口規模不少于250萬件全部出口到美國在“內合”上紹興市數家紡織企業強強聯合在“前拓”上波司登、陽光等品牌沖入國際市場在“后夯”上杭州市余杭區“華思特”、“紫曼麗”、“艾森”等4家企業總投資1個億從國外引進國際最先進流水線浙江民營經濟壯大過程其實就品牌提升過程從最初無牌假冒到貼牌生產再到自創品牌現在像浪莎、康奈、衫衫等越來越多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打響了自己品牌二拓寬銷售渠道有紡織企業采取網絡式通過專賣店、專賣柜、地區總、收購商業網點等形式形成對區域內壟斷能力和規模經營;有采取直銷式組織車隊和人員在省級城市超市連鎖店、特殊通路和中大型熱點、旺鋪進行直銷;有采取平臺式在大城市扶植一至二家資金雄厚、倉庫吞吐量大、管理能力強大型經銷商或廠家自設中轉庫形成一個物流平臺加強了對終端控制和服務;有采取輔助式在劃定區域內由終端業務員聯系業務完成要貨訂單也就將策劃、宣傳、促銷活動、業務與單純物流完全分離三重視會展載體如上海舉辦了國際時尚品牌服裝(飾)博覽會即將舉辦國際高檔紡織品面料、輔料及配件展覽會和大韓民國纖維服裝展覽會并將逐步在上海建立面料業高層對話機制適時召開國際紡織面料高層峰會紹興舉辦了國際紡織品博覽會即將舉辦國際紡織、針織機械及印染設備展覽會杭州即將舉辦首屆中國(杭州)·紡織新概念論壇;溫州即將舉辦國際服裝面輔料及制衣設備采購訂貨會、國際服裝特許經營交易會這些會展活動對于增強紡織行業競爭力、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地方知名度將產生強有力推動作用
(四)注重優勢互補營造借牌造勢、借力推進優勢在以上海大都市圈為核心長三角區域蘇浙滬三地各有其優勢相互之間既有競爭又有合作上海作為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經濟實力最強、城市功能最強、輻射能力最強城市提出了建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四個中心”又取得2010年世界博覽會主辦權為上海經濟安裝了“加速器”、增添了“輻射源”蘇浙兩省注重和上海經濟全面接軌一方面不遺余力地承接和放大上海要素輻射蘇浙兩省甘當“配角”爭當“名角”利用和依托上海金融、信息、技術等資源加快與上海有序聯動、優勢互補浙江民營企業把上海作為平臺加快進入國際市場步伐;借助上海改善了技術、管理、人才和企業家才能等要素結構獲得了更大發展空間目前浙江在上海興辦企業總數有5萬家總投資規模達500億元這些企業帶給上海及周邊地區不僅資金更重要還發展經濟活力另一方面善于捕捉商機、搶占先機蘇浙兩省把“接軌上?!碑斪饕粋€常設課題在政策上、行動上進一步加大力度提出與上海錯位發展思路即掛靠優勢產業填補空白產業以紹興市為例紡織業在上海經濟結構調整中屬于擴散和轉移對象紹興市則抓住這一機遇積極振興和發展這一傳統產業使之成為全市工業半壁江山同時紹興市很多紡織品設計都出自上海大專院校
(五)優化發展環境營造凝聚合力、跨越發展優勢蘇浙滬地區把優化環境作為紡織業做大做強做優和實現跨越發展生命線一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如紹興縣出臺了鼓勵紡織服裝企業創立品牌獎勵政策對當年新獲“中國馳名商標”重獎150萬元授予企業有功人員“縣長獎”;對獲得“國家重點保護商標”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新獲“浙江省著名商標”獎勵20萬元;對獲得省級及以上著(馳)名商標本縣企業其品牌產業在實施擴產或技改項目時投資總額超過2000萬元紡織項目縣政府重點扶持;對獲得市級著名商標獎勵2萬元二營造良好服務環境如杭州市為打造“中國女裝之都”專門成立了由副市長任組長女裝發展領導小組制定了加快女裝產業發展意見和20項政策性措施舉辦了杭州市女裝產業發展工作新聞會開展了“十強女裝生產企業”、“十大女裝品牌”和“十佳服裝設計師”“3個十”評選活動三營造良好設施環境蘇浙滬地區以市場、園區、交通為重點大力優化紡織業發展“硬環境”如江蘇省無錫市將建設一個比中國輕紡城更大市場挑戰浙江省紹興市中國輕紡城亞洲霸主地位而中國輕紡城也未雨綢繆計劃投資8億元進行擴容并于3月份動工新市場占地30800平方米門店多達1600個將于2005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杭州市決定在江干、蕭山區各建一個女裝產業園區在西湖邊武林路、杭海路各建一條時尚女裝特色街四營造良好信用環境對于成熟投資商來說規范勝于優惠制度重于政策紹興縣積極樹立誠信觀念努力打造“誠信紹興”20*年紹興縣外商投資企業突破400家其中近一半外商將資金投向了紡織服裝類企業僅引進無梭織機就達近萬臺
三、幾點啟示和建議
通過外出學習考察我們深深地體會到與建設全市紡織骨干基地要求相比我縣紡織業在經濟總量、發展速度、產業結構、外向程度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差距;即使與周邊縣區相比在發展水平、增長后勁、未來潛力等方面也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我縣作為全市經濟強縣之一應當在全市打造“中國棉紡織之都”進程中有更大作為結合這次學習考察立足我縣實際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抓緊制定和完善紡織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在總體思路上我縣應按照“一業特強、多元發展”原則“創造特色抓重點(家紡業、服裝業)營造規模上檔次制造精品創名牌”力爭用三至五年建成行業集中度高、市場競爭力強“中國棉紡織之都”生產基地在產業布局上以湖濱、陳戶、閆坊為重點努力打造織布、老粗布(生態布)、毛巾三大紡織產業集聚帶在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上積極拉長紡織產業鏈對化纖、紡織上、下游產業進行戰略性改造盡快打破“有布不成衣”和“中檔產品、一般價格”局面逐步實現產品結構中高檔化和高附加值性20*年—2007年重點抓家紡業2008年—2012年重點抓服裝業在資金投入上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著力引進外資同時注重內資吸收和利用
(二)進一步加大對紡織業引導扶持力度要努力營造有利于紡織業發展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充分激發和調動起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大力弘揚“看準了就大膽試、大膽地闖”創新精神采取多種形式和渠道進行政策介紹、法規宣傳、典范推廣、信息通報與反饋為紡織企業搞好服務要從政策法規、管理體制、辦事效率等方面入手努力做到辦事一條龍、收費一窗口建立一條聯絡熱線搭好一個公平競爭舞臺提供一套強有力法制保障取消一切不合理審批、核準、許可根治一切“三亂”行為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縣人才中心建立人才信息資源庫定期各類人才信息為紡織企業搞好人事要合理利用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和科技創新基金支持和扶持紡織企業發展大力鼓勵和扶持企業爭創著名商標、名牌產品建立技術中心加大產品開發力度以多種形式利用外資努力實現資本運作對當年實際投入超過500萬美元外商獨資項目和1億元以上內資項目給予“一廠一策”扶持
(三)重點提升紡織企業核心競爭力全縣紡織企業要以產品、技術、人才、制度為重點努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第一產品競爭力紡織企業要有自己核心產品特別要有注冊商標、形成品牌核心產品這運用現念調整紡織產品結構積極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不斷提高企業市場份額和綜合競爭力重要砝碼我縣紡織企業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積極創建知名品牌首先要不斷提升企業文化特別注重培育正確企業核心價值觀為品牌建設注入精神動力;其次要研發并生產出高品質產品提供一流售后服務;三搞好品牌公關策劃、廣告宣傳和信息包裝第二技術競爭力技術相對落后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制約我縣紡織業發展重要因素紡織企業要有自己核心技術需要進行持續技術開發、產品開發和市場開發保持對研究與開發適當比例投入先進國家和地區紡織企業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比例一般在2—5%不等而我縣絕大多數紡織企業沒有這項投入建議紡織企業建立“小批量、多品種、快交貨、高品質”快速反應機制提升紡織產業競爭力骨干企業積極實施上網工程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生產集散控制系統(DCS);資源計劃系統(ERP)、管理信息系統(MIS)等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進而形成產業后發優勢同時加強與有關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機構技術合作建議華興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整合機械制造資源優勢在紡織機械制造方面實現“零突破”開我縣制造紡織機械“先河”第三人才競爭力加快優秀人才培養和集聚紡織企業增強綜合競爭力最寶貴資源我縣紡織行業市場策劃、營銷人員相對匱乏不爭事實建議紡織企業大力引進和培養三類人才:一設計人才二經營管理人才和營銷人才三高水平技工第四制度競爭力制度競爭力企業得以發展基本體制保證和動力源泉紹興縣經過1992年和1998年兩次股份改制改制面超過了99%為紡織業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我縣紡織企業要有適合于自己制度模式和有效組織結構
(四)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群團組織作用中國服裝協會在提出“名牌工程”、“名師工程”后又提出“名城工程”積極探索產品品牌、企業品牌與地區品牌之間內在關系上海服裝行業協會召開了“打造長三角時尚品牌專題研討會”率先向全國12個省市服協發出倡議:在國際市場上走聯合之路打長三角品牌服裝改變“各自為戰”式“散打”用“團隊”力量來顯示中國紡織服裝業實力我縣民營企業協會要積極為企業特別紡織企業提供項目信息和國內外新產品、新技術開發信息加強行業自律借鑒先進地區行業協會運作模式探索組建博興紡織業協會發揮政府部門無法起到特殊協調作用蘇浙滬地區工青婦組織特別婦女組織在發展紡織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作用20*年生產總值達到32億元余杭區崇賢鎮有婦女組織帶頭成立4家繡花廠以“公司+農戶”模式帶動了1萬余名婦女就業其中鴨蘭村婦代會主任成立平涇繡花廠就帶動3000余名婦女就業上虞裕福(香港)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妙珍女士曾擔任“俞兆林”內衣廠廠長7年所經營公司年產值達到4000萬元現正在投資6000萬元建設占地45畝新廠區我縣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組織要進一步發揮好各自作用把全縣廣大工人、青年和婦女動員起來宣傳紡織、支持紡織、服務紡織、參與紡織為加快我縣跨入全省“第一方陣”進程作出更大貢獻
- 上一篇: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考察報告
- 下一篇:獨家原創:市住房公積金辦公室關注民生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