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圈錢前商業計劃書寫作

時間:2022-06-30 04:23:00

導語:如何進行圈錢前商業計劃書寫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進行圈錢前商業計劃書寫作

有學者將文化產業和高科技產業并稱世界兩大“最掙錢的產業”,它們也就自然成為投資機構眼中的“香餑餑”。但投資機構和文化企業在實際對接之初就出現許多問題,比如文創企業提供的所謂商業計劃書,投資機構卻找不出投資的理由。是真沒有投資價值,還是沒有提供有效信息?

投資機構說

投資機構需要優秀商業計劃

對于想要獲得融資的企業來說,提交一份優秀的投資計劃書,能讓投資人在最短時間內了解企業,發現企業的潛在價值。

項目概況和行業背景

“首先要介紹項目概況。”中房渤海投資有限公司直接投資部總經理趙方方說,具體到做得怎樣,要分兩方面闡述,“首先要介紹自己的絕對業績,包括業務規模、營業收入、凈利潤和過去三年的增長率。另外是相對業績,就是行業內的排名。如果是細分行業當中的前三名,融資相對容易;第二方面是行業背景。要介紹行業整體規模怎樣,發展前景多大、產業鏈內部又有哪些企業。尤其要提到公司在產業鏈上的位置。”

商業模式和財務數據

在趙方方看來,商業計劃中最核心的是商業模式。“這部分是要向投資人說明白,你如何賺錢。項目最終以盈利為先導,不一定要提商業模式有多新。另外,管理團隊和財務數據也是核心要素。對文創企業來講,更要注重經營團隊的建設,我們希望看到企業有變現能力。”

競爭對手和融資方案

“很多企業覺得在商業計劃中只介紹自己的情況就夠了,其實不然。”趙方方說,投資機構往往很看重計劃書中的競爭分析,“因為投資機構不是單純投資一個企業,而是投資這個行業中的企業。最后是融資方案,要有融資金額、用途、轉讓股份比例。很多企業會忽視融資金額的用途。”

商業計劃需要避免N個誤區

是否能夠通過項目盈利,是投資機構最關注的問題,而許多文創企業往往避重就輕。

誤區一:談理想不談現實

“很多商業計劃書看起來太理想化。究竟這個模式能否賺錢,賺多少錢,都沒有涉及。”趙方方表示,即使是很有知名度的企業,也不能缺少關于如何盈利的描述,“我最近接觸到一個在動漫產業中非常知名的企業,但提供的資料中沒有關于如何賺錢的敘述,只是說自己的品牌意義有多好、形象有多好,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文化創意本身不等于文化創意企業,既然是企業,就要講盈利,要有一定的金融數據支撐。”

誤區二:只遞交產品資料

企業的銷售客戶,關注的是產品,而投資機構則關注運營。許多企業經常會遞交類似“產品手冊”的資料,讓投資機構摸不著頭腦,“既然投資機構來投資,成為公司的股東,就等于合伙做生意,需要向合作伙伴解釋業務。”

誤區三:融資越多越好

很多企業的商業計劃書中缺少具體的融資用途,或者說融資用途不明確。“我們去年年底接觸了一個做動畫制作的項目,他們的動畫片剛剛做了20多集,但他們要融資1億,對于這1個億要用于哪些工作,他們還沒想好。”趙方方說,很多企業有這樣的誤解,覺得融資金額越多越好,錢到位再說,“從長遠看,在目前盈利基礎上,融的錢越多,意味著出讓的股權比例越大。作為一個企業,不會只融第一輪就上市,可能還有第二輪、第三輪。如果都堅持大額融資,會導致控股權發生變化,創始人團隊失去對公司的控制。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投資機構也不愿意看到。”

誤區四:過高地預測未來

趙方方建議,企業在撰寫商業計劃時,避免好高騖遠,過高預測未來業績。“為什么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希望簽署對口協議或股權協議?因為他們無法說服項目方將未來預測做得現實些。”

文創企業說

投資雙方起點上有不同需求

“投資者和文化企業本身的選擇是相互的,很多原因都會造成最終沒能成功合作,而且原因很復雜,和我們生活中交男女朋友是一樣的。”問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申志剛表示,投資雙方在起點就有根本差別,“宏觀上講,企業希望通過合作得到資金支持,而投資者希望借此合作獲利,雙方在起點上有不同的需求。”

很多人都會認為,無論以何種方式,與互聯網相關的產業和項目獲得投資都很容易,事實并非如此。申志剛表示,“合作背后存在不同的時間階段,雙方在此過程中都在進行各自的研究和摸索,一直要到企業和投資者找到良好的契合點之后,才能最終促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