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精準扶貧工作情況報告
時間:2022-03-29 09:50:00
導語:鄉鎮精準扶貧工作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本情況
鎮位于縣城西面,距縣城9公里,成自高速公路和瀘合產城大道穿境而過,交通便捷。全鎮幅員面積63平方公里,轄12個村,1個社區,人口40243人。全鎮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共有1239戶,3649人。在實施“四個一批”扶貧攻堅行動到戶情況統計中,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的有742戶,通過醫療救助扶持的有932戶,通過移地搬遷安置扶持的有2戶,通過低保政策兜底的有464戶,其中沒有享受政策的有37戶,享受1批政策的有456戶,享受2批政策的有545戶,享受3批政策的有200戶,享受4批政策的有1戶。其中村、留學堂村被確定為省級貧困村。
村位于鎮東面,距場鎮2.5公里,幅員面積7.1平方公里,轄12個村民小組,共1349戶4643人,耕地面積6548畝,林地3478畝。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589元,其中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2439元,僅占全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3.14%和23.67%。村是鎮環境條件較差的貧困村,旱地較多,水源較差,且基礎設施薄弱、農民收入渠道單一,增收難度大,導致全村現有貧困戶213戶705人,貧困發生率為15.06%。
留學堂村位于鎮東南面,距場鎮4公里,幅員面積6.15平方公里,轄13個村民小組,共955戶3506人,耕地面積6832畝,林地1296畝。全村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357元,其中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元,僅占全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6%和24%。由于地理條件較差,交通不便,缺乏資金和技術等,農民增收渠道少,增收緩慢,導致全村現有貧困戶215戶724人,貧困發生率為20.6%。
二、工作推進情況
為扎實推動扶貧工作,我鎮先后成立扶貧工作領導組、村、留學堂村扶貧攻堅工作推進小組、駐村工作組;對貧困戶開展精準識別,并在建檔立卡的基礎上準確掌握扶貧對象的貧困程度、致貧原因、脫貧難易等情況,做到“戶有卡、村有簿、鎮有冊”。全鎮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239戶,3649人。幫助指導村、留學堂村等制定扶貧規劃工作的實施方案和完善到戶扶貧工作規劃表,落實鎮、村、社全體黨員、干部與貧困對象戶結成“一幫一”對子,根據農戶家庭實際情況制定種植、養殖等幫扶實施計劃。
集中力量加快推進、留學堂村等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產業發展方面,建立“龍頭企業+專合組織+農戶”的模式,重點發展荔枝、真龍柚特色產業、近郊旅游業及勞務輸出等產業。目前,兩個村都對已發展的荔枝、真龍柚產業開始進入投產管護?;A設施建設方面,規劃新改建通村硬化公路20.2公里,其中10公里,留學堂10.2公里,新建泥結石產業道路28公里,其中22公里,留學堂6公里。新建蓄水池12口,渠道6公里.目前已對留學堂的1.7公里的公路硬化工程進行了設計、評審,即將進行招標施工。美麗新村建設方面,村級活動陣地健全、有醫療站,且村容整潔?;鶎狱h組織建設方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精準幫扶與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形成“實施精準扶貧,錘煉干部隊伍,幸福父老鄉親”的扶貧理念,團結和帶領廣大群眾,使基層黨組織成為發展生產、脫貧摘帽的主力軍。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在貧困戶摸底、復核過程中,部分村社干部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優親厚友、敷衍馬虎的現象,從而導致貧困戶建檔不準確、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等問題。
(二)部分群眾因生產積極性差(懶惰)、賭博等不良原因致貧,得不到其他群眾信任和支持,雖家庭經濟困難,但仍評不上貧困戶。
(三)村與村、社與社之間因地理位置、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差異,而導致各村(社)所評選的貧困戶不均衡,存在較大差異。
(四)有相當一部分群眾對精準扶貧在理解上有偏差,認為評上了就可得到大筆資金補助,從而使得一部分未評上貧困戶的群眾,對評上的群眾和鎮、村、社干部等產生不滿,繼而上訪。
(五)在扶貧方面的項目、資金扶持力度尚不夠,扶貧規劃中的實施內容(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很難完成。
(六)扶貧合力尚未形成,因宣傳發動、組織落實不到位等原因,多部門、多角度扶貧,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氛圍尚未形成。
四、當地群眾對落實扶貧政策、困難救助措施方面的意見、建議
(一)希望能得到適合自己家庭情況的幫扶措施,能從貧困源頭上得到資助,如資金、技術、醫療等方面。
(二)希望能長期性、不間斷的得到指導和幫扶,就怕虎頭蛇尾或流于形式的工作。
五、基層干部對精準扶貧、困難救助方面的意見、建議
(一)從產業、基礎設施、民生等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精準幫扶規劃,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徹底把輸血幫扶變為造血幫扶,按時按要求高質量完成“四個一批”工作。
(二)重點抓產業發展,促進群眾增收。發展產業不搞千篇一律,因地制宜,根據各村、各社、各貧困戶實際情況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精細實施。
(三)對因病致貧、殘疾、家庭勞動力嚴重缺乏的貧困戶,應在社會保障上給予政策、資金方面的傾斜,并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采取募捐、一對一幫扶等形式給予幫助。
- 上一篇:“以生為本”視角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探討
- 下一篇:鄉鎮扶貧攻堅工作責任分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