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財政所管理工作自評報告
時間:2022-04-27 04:39:36
導語:鄉鎮財政所管理工作自評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機構隊伍建設
鄉對鄉財政工作高度重視,由鄉長擔任鄉財政所長,做好各項工作的銜接和落實。在區財政局的指導下積極完成好各項工作,并將具體責任落實到人。按照機構設置要求,鄉單獨設立了財政所,明確了鄉財政所承擔鄉鎮財政管理的職責。按照人員編制要求,落實了2名財務人員,工作人員都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分別擔任會計、出納工作,人員實行縣鄉雙重管理,以鄉鎮管理為主,鄉財政所工作人員正在按照要求積極的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以便更好的開展各項工作。
二、制度建設
1、建立、健全收支管理制度。建立預算管理、資金管理、票據管理、總產管理、檔案管理等,按規定執行總預算會計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制度。
2、資金監管制度。在資金監管方面信息通達、公開公示和抽查巡查機制健全,開展定期和不定期檢查。
3、財務公示制度。建立惠民補貼、機關財務、預決算和財政收支公開公示制度。
4、內部控制制度。根據要求,統一建立了崗位責任制度、內部管理等內控制度。
5、廉政建設制度。在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基礎上,建立了廉政建設責任制、廉潔自律、重大事項報告等廉政制度。
三、收支管理建設
預算編制程序規范,內容完整,每年年底及時編制次年財政預算。按照相關規定,統一使用財政專戶。已經辦理公務卡,并且按照相關規定,嚴格控制現金支付。落實鄉鎮信息聯絡員一名,所有公示項目均按照要求公示7天以上,并在鄉政府辦公樓設立舉報電話,舉報箱,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監督。對川財基〔2012〕4號文件規定抽查巡查4類資金抽查巡查內容進行認真梳理和分析,完善了相關資料,確保資金抽查合格。足額兌付各項資金,無因為補貼發放不及時不到位產生信訪現象。實施專款專用原則,確保每一筆專項經費都合理利用。
四、服務能力建設
一是“一卡(折)通”發放。鄉“一卡(折)通”發放比例達到100%。二是便民服務。在便民服務中心輪流進行坐班。三是設置辦事指南和崗位職責標牌。四是定期測評履職服務滿意度。滿意度測評受訪者包括鄉領導、鄉其他機構人員和群眾。五是業務查詢服務。有詳細的查詢方式,由財務人員負責查詢工作。
五、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規范辦公場地。鄉有獨立的財政辦公場地,面積大約20平方米左右,獨立的檔案室,面積約10平方米左右,檔案管理符合相關規定。二是辦公設備完備。有適合工作的計算機,內網和外網分開使用,配備有打印機。辦公場地防火、防盜設施齊全。三是有樂財和金財網絡。金財網絡連通、運行正常,網絡建設、數據管理、安全防護符合規定。
六、日常工作開展
每年年初財政所制定每年的計劃,年底對全年工作進行總結。對記賬憑證、賬簿裝訂和歸檔及時規范。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全年的決算、預算工作。每月定期開展鄉鎮財政資金對賬工作,全年開展12次。建立資產登記、管理臺賬,對固定資產進行統一管理,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各種報表、總結上報工作,及時處理財務事項,較好的完成專項工作,使財政所工作健康、有序進行。
七、對照查找、認真總結
鄉對照區2015年度鄉鎮財政管理工作考核驗收表,對鄉財政工作進行認真總結,找出了鄉財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如財政所工作人員不是全部具備執業資格證書,檔案室面積由于條件限制無法達到20平方米,地理條件及經濟因素沒有建立查詢設施。
通過自查,鄉在2015年度的鄉財政工作認真負責,積極落實財政所規范化建設和完善各項制度,但在實際考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著力解決就業人員執業資格和硬件設施上的不足。
- 上一篇: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論文
- 下一篇: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