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脫貧攻堅工作報告
時間:2022-11-01 12:10:18
導語:村脫貧攻堅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本情況
鎮村是2017年全縣16個重點示范脫貧村之一,村內大部分地勢平坦開闊,小清流河貫穿全村,農田水利灌溉方便。距縣城66公里,距鎮政府6公里,與李家鎮嘉慶村、和平鄉龍王村、本鎮村、村相鄰。全村幅員面積3.8平方公里,有耕地1690畝(其中田1020畝、土670畝),全村共有11個社,居民386戶1437人,村黨支部現有黨員35名(女性黨員1名)。
二、目標完成情況
村是2016年的提前啟動貧困村, 2016年底,全村貧困人口中已有166人通過省級脫貧驗收實現減貧,剩余80人貧困人口將分批在6月底實現全部脫貧。全村貧困戶中低保兜底13人,殘疾人扶貧生活補助15人,納入醫療救助扶持30人;2016年完成貧困戶D級危房改造項目14戶、2017年完成C級危房改造10戶、D級危房改造6戶。通過農網改造、紅層找水工程,貧困人口生活用電、生活用水得到有效保障。貧困人口中無因貧輟學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
三、2017年工作打算
今年我鎮將按照貧困村摘帽、貧困戶脫貧的要求,把工作重點放在貧困戶脫貧成效鞏固提升、村集體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及貧困戶返貧預防機制建設上。重點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抓好、抓落實。
(一)以貧困戶脫貧成效鞏固提升為抓手,著力形成長效增收機制。
一是積極與縣就業局銜接,加大技能培訓,讓貧困戶掌握一門技能,并積極引導有條件的貧困戶外出務工以增加其家庭收入;二是充分發揮駐村農技員的作用,指導在家的貧困戶經營好基本的種植業及養殖業,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挖掘鎮域優勢,大力發展一些特色農業,如:稻田養魚、蔬菜大棚、南瓜種植等。
(二)以土地流轉為抓手,著力增加貧困戶經營性收入。
一是在政策范圍內支持好村現有的幾個專業合作社及種養殖大戶,通過引導貧困戶以土地入股、產業扶持資金及周轉金投資等形式參與專業合作社經營獲得分紅福利以實現增收。其中縣順金興糧油專業合作社租地468畝,受益貧困戶33戶132人;縣銀盤山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租地38畝,受益貧困戶4戶15人;縣良晨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租地45畝,受益貧困戶4戶14人;安肺縣薄源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租地48畝,受益貧困戶5戶21人。二是鼓勵我鎮現有合作社及種養殖大戶在用工方面向貧困人口傾斜,通過就近務工增加貧困戶收入。
(三)以C、D級危房改造為抓手,著力貧困戶好房子建設。
今年村計劃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16戶,其中C級危房10戶,D級危房6戶。現除田定國戶外,其余已全部動工。村美麗新村聚居點建設項目正在努力協調中。
(四)以用好、用活幾大基金為抓手,著力發展村集體經濟。
一是我鎮16年提前啟動的村,現已將連片產業發展示范基金14.1萬元,投入我鎮檸檬園,預計每年將至少產生7%的收益;二是向種植大戶出租村上提灌站,每年將產生不低于3000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三是結合我鎮建設糧油基地的鎮情,現正在引導村上積極與相關企業對接,打造好“一村一致富主導產業”建設。
(五)以新農村、黨群活動中心建設為抓手,著力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我鎮現在已將新農村建設規劃提交縣委農辦,正等批復實施;二是按照縣委組織部的黨群活動中心建設規劃,積極完善村的村級陣地建設。(六)以“四好”村建設為抓手,著力感恩奮進教育活動。要求村第一書記、農技員以農民夜校為載體,加強群眾思想教育并充分運用墻板報、標語、廣播、壩壩會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四好村”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和具體要求,努力營造“四好村”創建活動濃厚氛圍。廣泛動員農村黨員干部帶頭爭創,帶動身邊群眾積極參與創建活動。
四、存在困難
(一)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項目資金存在較大缺口。因村于2016年提前啟動實施脫貧規劃,我鎮通過整合幾大項目,現通村公路3.2km、社道1.4km已全部完工,村辦公室、便民服務室、衛生室、文化室已完成房屋翻修和院壩硬化,寬帶網絡已接入村級陣地。但由于縣扶貧辦于年初時對當年的脫貧項目進行了重新調整使得我鎮村新橋改造、提灌站灌溉管道延伸等已全面竣工投入使用的工程項目資金出現65萬元的資金缺口。
(二)美麗新村聚居點建設項目還需進一步協調落實。由于縣級部門之間政策不統一,致使我鎮村新村聚居點建設項目及17年實施的CD級危房改造指標還未得以落實。我鎮已多次向縣扶貧辦、縣住建局等部門溝通協調,效果不明顯。
(三)貧困戶增收長效機制未建立。現目前貧困戶增收都為“短、平、快”項目,幾乎都是通過飼養小家禽及傳統種植業來提高收入,特色種養殖推廣較差,新技術、新品種使用較少。
- 上一篇:事業單位防治“吃空餉”自查報告
- 下一篇:廉政教育基地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