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防治“吃空餉”自查報告
時間:2022-11-01 11:37:06
導語:事業單位防治“吃空餉”自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發的《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五部門關于開展全省機關事業單位防治“吃空餉”問題長效機制建立情況專項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教育體育局對“吃空餉”問題進行了認真自查。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局公辦事業編制共31人,現有在職在崗人員31人。每位職工都能依照分工,遵守各項規章制度。
二、自查情況
教育體育局認真學習《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五部門關于開展全省機關事業單位防治“吃空餉”問題長效機制建立情況專項督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提高職工認識,同時依照“吃空餉”七種情形對每位職工逐項進行了排查,具體如下:
1、在機關事業單位掛名并未實際到崗上班、但從機關事業單位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自查結果:無
2、因請假、因公外出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或曠工等原因,按規定單位應當與其終止人事關系,但仍在原單位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自查結果:無
3、已與單位終止人事關系或已辦理離退休手續,仍按在職人員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自查結果:無
4、已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蹤,仍由他人繼續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自查結果:無
5、受黨紀政紀處分及行政、刑事處罰等,按規定應當停發或降低工資待遇,但仍未停發或按原標準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自查結果:無
6、機關事業單位隱瞞事實、虛報人員編制或實有人數套取財政資金的。
自查結果:無
7、其他違紀違規領取工資、津貼補貼的。
自查結果:無
三、主要做法
(一)嚴格加強了日常管理。有效防止和杜絕“吃空餉”現象發生,根本在機制,關鍵在責任。我局領導高度重視,嚴格加強日常管理,做到管理常態化。
(二)規范管理制度。我局從制度入手加強管理,落實部門職能責任,建立了相應的責任分擔機制。嚴格每日考勤簽到制度,有事、有病請假制度,請假必須寫出請假條。不準代簽或者無故曠工。
(三)科學建章立制。根據相關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紀律處分有關規定,修改完善人事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人事管理,從制度上嚴防“吃空餉”現象發生。
經過認真自查,教育體育局不存在長期在編不在崗、偽造人員編制及長期在冊不在崗騙取財政資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銷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餉”問題。
- 上一篇:“”期間“走基層”工作報告
- 下一篇:村脫貧攻堅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