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落實情況評估報告
時間:2022-01-27 10:20:31
導語:全面深化改革落實情況評估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局深化改革工作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扣州委“發展為要、穩定為重、民生為本、團結為根、黨建為基”的總體工作要求和“把打造成‘新江南’,加快建設川西北生態經濟示范縣”的目標定位,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改革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加快構建和完善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為與全國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和堅強保障。
二、準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
一是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突出問題導向,堅持發展取向,聚焦民生指向,強化責任擔當,狠抓攻堅突破;二是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從社會各界能夠達成共識的環節改起,優先推出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有直接效果的改革舉措。
三、準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則
堅持正確推進改革,向改革要動力,以改革為突破,把落實中央、省委、州委改革部署與實際緊密結合,使改革措施不走樣、有特色。堅持科學推進改革,加強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促進。堅持有序推進改革,既積極進取、大膽實踐,又不急于求成、盲目推進。堅持協調推進改革,注重改革的關聯性和耦合性,推動各項改革相互促進,力爭實現最大綜合效益。堅持以人為本推進改革,發揮群眾首創精神,依靠人民推進改革,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
四、基本工作開展情況
(一)完善財稅金融改革工作
1.健全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強化支出責任和效率意識,逐步將績效管理范圍覆蓋縣、鄉預算單位和所有財政資金,將績效評價重點由項目支出拓展到部門整體支出和政策、制度、管理等方面,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將評價結果作為編制三年滾動財政規劃、調整支出結構、完善財政政策制度和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
2.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根據黨的十八大及省委十屆四次會議要求,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的公共財政體系。一是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現代預算制度。細化政府預決算公開內容,除涉密信息外,政府預決算支出全部細化公開到功能分類的項級科目;專項轉移支付預決算公開到具體項目。擴大部門預決算公開范圍,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均應公開部門預決算。加大“三公”經費公開力度,細化公開內容,所有財政資金安排的“三公”經費都要公開。健全預算標準體系,進一步適應預算公開要求。完善政府預算體系,明確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支出范圍,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確的政府預算體系,將政府收支全部納入預算管理。二是實施稅制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學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制度體系。加快增值稅改革。密切關注營改增試點運行情況,加強調查研究,掌握試點工作動態,認真做好分析評估,妥善解決各類問題,充分發揮改革試點的政策效應。加強營改增后續改革的測算分析和宣傳培訓等工作,為營改增全面實施做好準備。
(二)深化財稅改革試點
1.國庫改革的主要內容及成效。一是制度法規不斷完善。嚴格落實、執行各級文件精神,繼續深化和完善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相關規定,將所有預算單位各項資金納入改革范圍,同時進一步規范和簡化業務流程、清理規范預算單位銀行賬戶,加強財政資金安全管理。目前我縣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已實現“六個完整”,即單位完整、賬戶完整、資金完整、流程完整、區域完整、業務完整,優化完善了國庫集中支付運行機制。二是金財工程一體化應用平臺平穩運行。自大平臺運行起,縣級所有預算單位財政業務都實現了業務貫通運行,指標分配、計劃下達、集中支付等各個業務環節實現有效銜接,實現數據共享,同時實現對各項財政資金的實時監督。三是財政專戶管理穩步推進。財政專戶全部歸口到國庫部門進行統一管理,并逐步完善歸口管理后各股室職責分工,業務股室繼續負責并加強相關業務管理,國庫主要負責專戶資金管理,逐步形成財政內部“管事”與“管錢”分離的制約機制。四是財政票據的使用和管理。按照“以票控費、以票促收”的總體要求,不斷完善財政票據購領、保管、發放、使用和繳銷等管理制度,嚴把財政票據發放和核銷兩個關口,充分發揮財政票據“源頭控管”的基礎性作用。五是公務卡改革繼續深化。根據財政部、省財政廳、州財政局的統一部署,縣迅速開展工作,及時地進行了宣傳動員,提高了對公務卡改革重要意義的認識。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公務支出管理,確保公務卡制度在我縣執行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切實減少公務支出中現金提取和使用,根據財政部、省財政廳、州財政局有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于2011年10月制定了《縣公務卡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啟動了我縣的公務卡改革,為進一步推動公務卡改革縣財政局下發了《縣財政局關于實施公務卡強制結算目錄制度》和《縣關于財政授權支付補充規定的通知》《縣財政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務卡改革實施管理的通知》等相關文件,并對相關的預算管理和會計核算制度進行了修訂和完善,為改革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加快公務卡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步伐,以國庫單一帳戶體系為基礎,以集中支付信息系統為支撐,搭建了公務卡信息管理平臺,為改革的進行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扎實高效的工作,保證了全縣公務卡改革在較短的時間內得以順利開展,一級預算單位和基層預算單位全部推行了公務卡制度。公務卡改革實施以來,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軌,并且取得了明顯效果,一是提高了公務支出的透明度,改革前現金支付業務的絕大部分改用刷卡支付方式,使每一筆支付都能實現“有據可查、有跡可循”,支付信息和還款信息實時反饋到國庫集中支付系統,使資金的運行軌跡一目了然,完全置于財政、財務監督之下,最大限度地堵塞了管理漏洞。二是現金使用量明顯降低,既減少了借支現金的中間環節,降低了資金管理風險;又為預算單位用款帶來極大的便利,促進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2.預算改革。一是預算管理改革全面推進。首先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四本預算”統籌力度進一步加強;其次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自2016年起,縣級正式啟動編制2016-2018年財政規劃,將所有預算部門全部納入部門中期財政規劃編制范圍。對未來三年重大財政收支情況進行分析預測,推進部門編制三年滾動規劃。最后政府預算更加公開透明。預算信息公開機制更加完善,印發了《縣財政運行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已全部公開2017年政府總預算、匯總“三公”經費預算,及除涉密信息外的所有部門的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預算。
3.財稅體制改革持續深化。一是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全面推開后,根據中央、省統一部署,積極研究制定增值稅收入劃分過渡方案,合理調整收入劃分范圍。二是密切關注消費稅、環境保護稅、個人所得稅等稅制改革、稅式支出管理改革以及財政體制改革動向,有效應對改革對財政運行產生的影響。
(三)完善國資監管制度
一是縣屬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和國有資本管理進一步加強,嚴肅了財經紀律,堵塞了財經漏洞;二是修改和完善了《縣國有企業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等7個辦法,推動國有經濟轉型升級;三是建立了“國資監管機構——國有資本投資管理公司——國有企業”三層架構的監管模式。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圍繞稅源培植,推動財政增收。堅持收入組織與稅源培育兩手抓,更加重視抓好稅源培育;繼續關注稅制改革變化,認真研究,及時應對,減輕政策影響;注重組織收入的可持續性,遵循市場規律和財稅運行規律,發揮財政政策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推動財政收入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落實營改增、個所稅、消費稅和環保稅的改革,以及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強協稅護稅,完善獎勵激勵政策,促進應收盡收;創新工作思維和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撬動民間資本和金融資本對全縣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加速全縣各項事業的發展;整合使用上級專項資金,支持重點產業發展,打造縣域產業特色。
(二)圍繞財政改革,提升工作效能。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總體部署,大力推進各項改革任務,進一步提高財政效能,發揮財政支柱作用。在鄉鎮國庫集中支付和電子化改革的基礎上,在全縣范圍內全面推行支付電子化改革;配強力量,補齊短板,不斷完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建立全過程預算績效機制,將績效目標管理與績效評價擴大到一、二級預算單位和項目;強勢推動“互聯網+監督”,實現惠農資金和一般財政資金在政府門戶網站全公開;加大投入,支持全縣社會經濟組織發展壯大。
(三)圍繞資金績效,強化財政管理。堅持科學理財、多方聚財。全面實行零基預算,從嚴執行預算,對全縣各級各部門單位實行全口徑財政預算管理;積極配合鄉鎮管理體制改革,強化所屬國有資產、資金管理,加強融資平臺資金監管;進一步依法、依規、依程序規范政府采購行為;重點做好財政涉農整合資金等扶貧資金監督檢查,實現全覆蓋、常態化:一是抓好組織建設,探索整合資金專項監督與財政監督的有機結合,創新監督模式,做到有人抓,能抓好。二是抓好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專項監督管理辦法,開展全覆蓋檢查。三是加強業務培訓,組織具體業務人員進行多形式的培訓,力促經辦人員人人都能學政策、懂政策、用好政策。
- 上一篇:財政局關心下一代工作計劃
- 下一篇:社會保障卡惠民服務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