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工作報告
時間:2022-01-12 14:42:03
導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委、區政府:按照《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省貫徹〈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實施辦法》《市貫徹〈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實施辦法》和《市區貫徹〈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實施辦法》要求,鎮堅持以建設“大同予共”的現代化統攬,立足區位優勢,鞏固發展成效,推進改革成果轉化,緊盯問題不足,補齊短板劣勢,現將我鎮2021年鄉村振興工作報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
(一)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狠抓城鄉融合發展,著力實現農村產業全面提升1.找準弱項短板,抓好基礎設施建設。鎮鄉村產業基礎薄弱,短板明顯,近年來政黨委政府堅持借力中心城區優勢,推進農村與城區深度融合,重點抓好農村和涉農社區基礎設施完善提升,實現城鄉發展“無縫對接”。圍繞鎮村(社區)功能定位,優化整合基建項目,加大基礎設施提升力度,2020年以來新(改)建產業道路12公里,改擴建提灌設施8座,整治溝渠12公里,整治塘堰13口,打通斷頭路2公里,2021年爭取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銜接資金100萬用于4個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水平進一步提升。2.聚焦重點項目,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全力盤活閑置資源,引導騰退宅基地0.22畝,集中流轉土地1500畝,引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規模化經營,促進產業化經營和結構升級,激發鄉村“造血”功能。打造“一村一品”,支持發展一批特色產業。在長虹、石龍社區建成1200畝翠冠梨產業園,承接城北芒江社區天馬山翠冠梨產業轉移,初步建成全長3.47公里產業園道路路基。響石村積極爭取中省壯大集體經濟扶持資金100萬元,項目推進有力有序,已完成驗收審計,預計2021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華興村通過招引發展銀柳種植420畝,2各組村民人均年增收500余元,通過農業產業和鄉村振興質量提升,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農增收。3.發揮現有優勢,打造鄉村產業樣板。按照石龍社區城郊融合類型定位,依托現有翠冠梨、青花椒、中藥材種植基地以及村民聚集點建設,通過“農業+科普+旅游”,逐步打造成為集現代農業種植、科普、體驗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普示范旅游村,使其成為周家壩旅游度假組團—白馬關文化旅游區線路上的重要節點,為全鎮鄉村振興提供樣板和示范。鄉村產業融合步伐加快,家庭農場78家,專合社15家;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截止目前,累計完成3126戶廁所改建,衛生廁所達標率100%;糧食生產再創新高,總產達2420.4萬斤;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全面起勢。
(二)全面落實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聚焦重點難點問題,著力推進改革成果轉化
1.強化基層黨的領導,全面加強組織隊伍建設。始終把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地位放在首位,把握“人”這個關鍵,進一步建強組織、建好隊伍。強化鎮、村(社區)撤并后班子隊伍建設,鎮村社兩套班子整體上呈現出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特點。村(社區)兩委班子基本達到高中以上學歷水平、平均年齡39歲;鎮領導班子平均年37歲,均達到本科以上學歷水平,鎮、村(社區)干部年齡、性別、知識等結構更趨優化。采取上掛下派、跟崗學習等形式,機關干部100人均下派至村(社區)擔任包片領導、駐村(社區)干部、一線志愿者,增強干部實踐能力。實施村(社區)干部提能計劃,開展村(社區)書記、主任全覆蓋輪訓,新任常職干部到鎮跟崗學習等,強化村(社區)干部提能鑄魂。2.聚焦民生保障實事,扎實推進便民服務創新。在扎實推行“民事代辦制”基礎上,探索便民服務“一站一窗一次”模式,建立“代辦幫辦聯辦”服務隊伍,實現“3公里10分鐘”服務圈,使便民服務事項從碎片化走向整體化、集成化。今年以來,已取消針對資料記錄類的督導考核,將原有5個股室,100個服務事項,設立10個服務窗口的審批服務模式簡化為“窗口一站式”服務,今年7月,鎮便民服務中心、奎星閣社區承接全省便民服務中心“三化”建設現場會,得到與會領導一致認可。3.著力提升治理能力,深入推進治理體系完善。充分利用中心城區優勢資源,與工科院、農商行開展“校地共建”、“雙基共建”,對接區執法局,探索“城社共治”治理模式,目前,有11個社區黨組織與區執法局完成共建,化解基層治理疑難問題95個,提升城市社區綜合治理水平。激活社區造血功能,整合奎星閣和“1788”商業廣場優勢資源,探索“商圈黨建”新模式,利用商圈資源、資金等優勢,找準社區發展治理源頭活水。整合實施省級城鄉社區治理試點和省級“三社聯動”項目,在奎星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立全區首個鎮級社工站——鎮社工站。獅豐、景樂、翰林等社區積極承接省、市級基層治理試點項目,各項任務推進有序。一品?水岸皇城、濱江華府等2個小區申報省級小區治理百佳示范小區。
(三)高質量抓好組織振興工作
今年初以來,鎮先后圓滿完成了村(社區)兩委和鄉鎮領導班子換屆工作,鎮村社兩套班子整體上呈現出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特點。村(社區)兩委班子基本達到高中以上學歷水平、平均年齡39歲;鎮領導班子平均年37歲,均達到本科以上學歷水平,年齡、性別、知識等結構更趨優化。采取上掛下派、跟崗學習等形式,機關干部100人均下派至村(社區)擔任包片領導、駐村(社區)干部、一線志愿者,增強干部實踐能力;村(社區)常職干部127人分批到鎮機關跟崗學習,增強專業素養。實施村(社區)全員提能工程,今年完成村(社區)書記、主任全覆蓋培訓,人均培訓不少于5天,進一步強化基層黨組織負責人頭雁引領能力。積極推進村(社區)常職干部學習提升工程,對標市、區組織部門標準,對村(社區)常職干部取得大專、本科及以上學歷提升的,給予學歷提升補助,累計發放近30人次,計劃到2025年,村(社區)常職干部中大專及以上學習達到90%以上。
(四)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程,生態宜居亮點較多
1、今年以來全鎮共整治道路交通沿線環境衛生70余公里,重點對城鄉結合部、進村道路、主要交通沿線道路兩側綠化帶內、溝渠內白色垃圾、枯枝敗葉、可視范圍內建筑垃圾、破舊家具進行清理,對亂倒的建筑垃圾、破舊家具進行清運。通過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極大的改善了我鎮轄區環境衛生狀況。按照區委、區政府“廁污共治”工作要求,我鎮共改造農村戶廁2544口,其中響石村等4個示范村(省級示范村響石村、華興、萬壽、太平)共改造戶廁1388口,其他11個村、社區改造1156口戶廁。在響石村等6個村、社區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三格式化糞池加濕地項目8處,全鎮15個村社區安裝戶用三格化糞池318口,今年已順利通過市區兩級驗收。2、做好秸稈、垃圾禁燒工作,確保秋冬空氣質量。強化組織領導,增強責任意識,入秋以來,鎮黨委、政府多次召開秸稈禁燒推進會,各村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提高大氣污染防治意識。把宣傳教育作為防控的重點,鎮村利用多種形式反復不間斷的宣傳廣播,組織村干部分頭入戶進行秸稈禁燒知識宣傳,達到了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的效果。網格化管理,責任到人,鎮政府與各村分別簽訂了責任狀,以村為單位,村組為單元格,細化管理區域,落實人員,明確分工,實行網格化管理。宣傳廣播的同時,各村都建立秸稈巡查小組、滅火應急隊伍,秸稈禁燒與績效相掛鉤,確保發現著火點及時撲滅。3、整治“散亂污”企業效果明顯。今年下半年聯合經信部門對全鎮“散亂污”企業進行分類整治,摸排“散亂污”企業13家(其中2家已搬遷至區金山鎮),關停2家。4、以中央環保督察為契機開展環保隱患排查,摸排環境衛生、黑臭水體、生活污水排放問題10余起,均已落實整改。配合牽頭部門完成央督交辦件問題整改4起。環保工作成效顯著。
(五)文藝活動形式多樣,氛圍營造良好
1、做好圖書閱覽室書籍、報刊正常登記借閱,完善電子閱覽室上網登記臺賬,做好下轄25個村、社區農家書屋的管理及圖書補充更新、上架工作,對外正常免費開放,確保群眾就近閱讀及上網需求。2、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利用元旦、春節、中秋、8.8全民健身日、國慶等節假日,積極組織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通過活動把黨委政府的工作重點及時宣傳出去,使文化站更好地發揮黨委政府的喉舌作用。3、加強廣播播出保障,宣傳助力疫情防控。做好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鎮廣播和網絡視聽安全播出保障專項工作,配合各級部門對轄區內廣播、小鍋蓋進行專項排查,加強宣傳發動,營造良好氛圍。同時利用村、社區廣播、村村響等宣傳防控疫情知識,發揮基層文化室的宣傳作用。4、加強文化市場、文物保護的監管。抓宣傳教育,凈化文化市場環境。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引導教育未成年人告別網吧。切實做好文化娛樂場所、新聞出版市場、網吧市場的安全日常監管工作,建立安全臺帳,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營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對轄區內的文物、旅游點,認真落實文化保護監護人,文物消防安全檢查臺賬、排查文物安全隱患,做好文物保護工作。
二、2022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鎮將堅決落實區委關于鄉村振興、兩項改革重點工作安排部署,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建強基層組織戰斗堡壘,持續開展提升鎮、村(社區)干部善治思維和發展能力。聚焦優勢,做深做實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特別是在便民服務、城鄉村(社)治理等方面,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和治理水平。補齊短板,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落實鄉村產業“一村一策”,打造響石、太平、華興、萬壽等村壯大村集體經濟產業帶,構建石龍、長虹農旅融合產業發展長廊,推進城鄉結合部社區高質量發展。中共市區鎮委員會市區鎮人民政府2021年12月20日
- 上一篇:社區黨總支居委會2021工作總結
- 下一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自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