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政府班子述職報告
時間:2022-03-09 08:38:00
導語:鄉政府班子述職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一)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009年,全鄉預計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6885萬元,比2001年的4116萬元增2769萬元,增合67.3%。
糧食產業健康發展。我們在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的前提下,著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實用技術推廣力度,促進糧食增產增收,確保糧食生產安全。2009年,大小春糧食總產達1298.9萬公斤,比2001年增171.9萬公斤,增合15.3%,農民人均占有糧食520公斤。
烤煙產業穩步發展。我們多年來堅持“控量、挖潛、提質、增效”的方針,在節令上著力,在管理上加壓,在烘烤上提高,在科技上突破,穩定種植面積,6年來都較好地完成了縣委、政府下達的指令性收購任務。2009年,全鄉9個村1929戶農戶種植烤煙9285畝,交售煙葉2.6萬擔,實現產值1170萬元,平均價9.00元/公斤,創煙葉稅234萬元。
甘蔗產業突破性發展。6年來,鄉人民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甘蔗產業的發展,堅持擴大面積,強化管理,增加投入,積極推廣良種良法,甘蔗產業實現突破性發展。2009年,甘蔗種植面積36199畝,2008/2009榨季甘蔗總產量12.2萬噸,實現產值2440萬元,入榨甘蔗10.031萬噸,比2001年增7.131萬噸。
茶葉產業快速發展。鄉人民政府狠抓低產茶園改造,加大適宜區新植茶園力度,加強茶園中耕管理,搞好樣板示范和技術培訓,提高茶葉采摘質量,茶葉產業在新植、低改和加工升值上取得了新突破。2009年,完成茶園低改面積2000畝,其中,臺刈和重修剪面積300畝,新植2500畝,全鄉茶園面積達9100畝,比2001年增2957畝,生產干茶57.5萬公斤,實現產值2760余萬元,比2001年增2460萬元。
林業產業良性發展。我們切實加大智能化烤房、節能灶和沼氣池建設力度,加強林政管理,嚴抓護林防火工作,大力抓好以泡核桃為主的植樹造林工作。6年來,共完成植樹造林5.2萬畝,其中,實施退耕還林4780畝,發展泡核桃4萬畝,竹子6500畝,紫膠900畝。全鄉森林覆蓋率達69.5%。
畜牧產業支柱地位凸現。以畜禽品種改良、科學飼養和疫病防治體系建設為突破口,大力發展高峰黃牛、黑山羊,著力培植養殖大戶和營銷大戶。2009年,生豬存欄44080頭,大牲畜存欄17030頭,山羊存欄12070只,實現肉類總產3352.8噸,分別比2001年增5850頭、2830頭、8853只和1286.7噸。
(二)優化發展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個私經濟健康發展
通過認真調查研究,在班子成員中形成一個共識:那就是凡是個私經濟不發達的鄉鎮,基本上也是財政困難的鄉鎮。因此,6年來,鄉人民政府始終堅持完善服務,改善環境,本著先發展后規范的原則,積極營造寬松和諧環境,使個私業主放手、放膽發展經濟。總投資350萬元的紅磚廠落戶**,**河三級電站建成發電,全鄉個體工商戶發展到225戶,從業人員達365人;私營企業3戶,從業人員20人;實現營業收入1450萬元,比2001年增586.8萬元,創個私稅金26萬元。
(三)圍繞增強發展后勁,狠抓基礎設施建設
鄉人民政府始終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堅持“抓項目、增后勁、調結構、促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強化項目儲備、申報、實施、管理,圍繞水、電、路、學校、集鎮等重點工程,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6年來,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8380萬元,增強了發展后勁,推動了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其中較大的項目有:公路方面,完成了勐統至**和勐統至小街子彈石路鋪筑,開通了小街子至大沙壩公路,新開挖蔗區道路500多公里,**至立達、**至打瓦至小街子通達工程正在實施,勐統至**柏油路、**至大沙壩連通永德彈石路工程已列入國家發改委的計劃,有望明年底動工;水利方面,建成小水窖2550口,實施了鄉集鎮、立達龍塘寨、小街子街尾、**河北干渠修復、**壩標準化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等16件人畜飲水和農田灌溉工程;基本農田建設方面,投資150萬元實施了**壩水毀項目工程,投資405萬元的打瓦、米河片區開發將于本月底動工;電力方面,建成了**變電站,完成了3082戶農戶電網改造工程;學校方面,完成了中小學實驗樓、辦公樓、教師宿舍樓建設,完成了西桂、立達、小街子、大沙壩完小教學樓建設,及西米巖子腳、龍塘寨、新寨和西桂白泥塘辦學點建設;集鎮建設方面,完成了西桂集鎮搬遷重建,鄉集鎮煙站至獸醫站下水道開挖、混凝土鋪筑、綠化工程;鄉直站所建設方面,完成了鄉政府住宿樓和綜合樓、衛生院住院部、國土所辦公樓、信用社住宿樓建設,完成了派出所、財政所改造工程,完成了西桂和田頭村委會辦公樓及**煙站及西桂、米河煙葉收購點標準化站點建設;電訊方面,小街子、立達、西桂、西河、米河開通了移動電話,鄉集鎮開通了小靈通,全鄉范圍內開通了致富通電話。投資200萬元的西桂溴水溝移民搬遷工程有望年底動工。在抓好重點工程建設的同時,積極協助做好小街子易地搬遷掃尾工程、大沙壩易地搬遷工程、大城水庫及配套溝渠、**河三級站建設等工程。
(四)開源節流,財政金融運行平衡
針對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嚴峻現實,鄉人民政府投入了較多的精力抓財政工作,重點做好增收節支工作,嚴格執行預算外資金“收支兩條線”以及“鄉財縣管鄉用”、“村賬鄉管”等管理制度,嚴格控制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非生產性支出,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加大對教育、科技、農業的投入,6年來,累計投入農業發展資金352萬元。逐步完善財政對資金運行的監督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大對資金使用的督促檢查和跟蹤問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同時,做好開源節流,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的積極性,挖掘潛力,做好新財源的培植工作,加強稅源監控,堅決堵塞漏洞,大力清繳欠稅,確保財政收入穩步增長。2009年,預計可實現鄉級財政收入320萬元,比2001年的207萬元增113萬元,增合54.6%,完成財政支出830萬元,比2001年增551.3萬元,增合197.8%。農村信用社年末存貸款余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力地支持了全鄉經濟社會更好發展。
(五)扶貧濟困工作不斷加強,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鄉人民政府始終以增加農民收入、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為核心,以重點村和新農村建設為重點,把扶貧和扶智、上項目工作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上級扶貧政策和資金,積極尋找可行的經濟發展路子,不斷增強貧困戶自身“造血”功能,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步伐。一是投資300萬元實施了小街子街尾、**村新街等6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投資225萬元完成了木瓜樹等6個村10個村民小組重點村項目建設,投資52萬元完成了西桂等村266戶受災戶搬遷重建工程;二是認真發放好278.3萬元中英合資世行混合貸款和350萬元的小額扶貧貸款,有效解決了貧困戶生產資金不足的問題;三是有序轉移和輸出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共組織勞務輸出544人。2009年外出務工人員人均收入達7500元以上,實現勞務經濟收入160萬元;四是近6年來累計發放救災救濟資金90余萬元,保證了貧困戶正常生產生活;五是切實加強減輕農民負擔工作,杜絕了各種亂收費現象。2009年,預計可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624元,比2001年的910元增714元,增合78.5%。消費市場活躍,小汽車、摩托車、電腦、通訊工具等消費品日益增多。
(六)統籌協調,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鄉人民政府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來抓,在鄉財政極困難的情況下,多方籌集資金,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6年來,新增教學用房8522平方米,排出危房面積5958平方米;云南省貧困社區發展項目順利實施,涉及小學生1835人,人均每年享受到了200元補助。繼續鞏固“兩基”教育成果,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和鞏固率分別為99.9%和99.6%,在校生2481人,中學入學率和鞏固率分別為95%和97%,在校生936人。以烤煙、甘蔗、茶葉、泡核桃、糧食為重點的科普宣傳和科技培訓進一步加強,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步提高。高度重視農村衛生工作,注重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加大疾病預防控制和傳染病防治工作,強化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全鄉艾滋病防治知曉率達90%;加強食品、藥品和醫療安全監督,強化鄉村醫療一體化管理工作,鄉村一體化建設管理率達100%;規范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惠及5062戶農戶20704人,參合率達95.98%,2009年1至9月,農民從中享受到的減免補償總金額為270897.60元。文化產業發展工作穩步推進,農村“2131”工程深入人心;成立了老年體育協會和老年活動中心,豐富了老年人文化生活;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穩步推進,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計劃生育工作措施落實,管理到位。我們堅持經常性計生政策法規宣傳,不斷健全計生網絡建設,做到落實責任,知“家底”。認真落實農村獨生子女“獎優免補”政策,共辦理農業人口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462戶,落實節育措施4355人,出生人口計劃生育率達99%,年末總人口24980人,比2001年增745人,保持了人口低生育水平,有效控制了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農村“十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評比持續開展。村務、政務公開工作規范開展,村民自治得到完善,基層民主不斷擴大。我們始終把維護穩定作為第一責任,嚴厲打擊了“門徒會”等邪教組織,深入開展了創建“平安**”工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打擊違法犯罪力度加大,“五?五”普法順利實施,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戰爭取得階段性成果,公民法律意識普遍提高,依法治鄉進程持續推進。進一步強化了安全生產責任制,不斷加強安全監管工作,6年來,無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健全信訪工作機制,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力度加大,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民政、優撫、殘疾人、人民武裝、民族宗教、社會保障、統計等工作進一步加強。
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執政能力
鄉人民政府以提高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按照“為民勤政、依法行政、從嚴治政、廉潔從政、以德養政”的要求,加強學習,改進作風,率先垂范,大力推進政務公開,把政府工作納入制度化、法制化軌道,把落實和效率貫穿于每一個環節,不斷提高班子的整體工作能力。一是注重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政務環境逐步改善。全面宣傳貫徹《行政許可法》,政務公開進一步強化,行政透明度明顯增強,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二是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充分發揚民主,班子整體合力不斷增強。凡屬重大問題都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提交政府辦公會、黨政聯席會討論研究。工作中,班子成員能交心談心、溝通情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注重維護班子整體和成員的威信。三是轉變作風,帶頭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政府班子成員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注重體察民情民意,增強為民服務意識。對已明確的任務,確定的事項建立分工負責、過程督察制、結果追問制,做到職責明確,獎懲分明。堅持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健全和完善了政府工作制度,班子成員能自覺做到紀律上自警,思想上自省,形象上自重,工作上自勵,時刻“慎獨”和“自省”,正視自身的問題和不足,及時加以克服和改進,爭當廉潔自律、勤政為民的表率,不斷增強了自律和他律意識。同時,認真抓好分管部門及干部職工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嚴格要求他們遵守好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四是切實加強干部隊伍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認真貫徹執行《云南省公務員八條禁令》和《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全面推行產業掛鉤考核和干部掛村包組考核制度,教育干部職工加強學習,增強工作本領,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良好工作氛圍,引導他們自覺深入群眾,做好各項產業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為農民增收做好各項技術指導工作,不斷增強黨群、干群的血肉聯系。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努力方向
回顧6年來的工作,我們鄉人民政府班子精誠團結、齊心協力,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縣委、縣人民政府的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業基礎設施仍然脆弱,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弱,農民增收渠道單一,財政困難狀況沒有得到根本好轉,保運轉的壓力仍然很大;二是班子開拓創新不夠,前瞻性和計劃性不足,工作中顧此失彼的現象依然存在;三是少數干部責任感不強,思想解放不夠,工作激情不足,創新意識不濃,工作不夠扎實,對加快發展的辦法不多、思路不寬;四是社會矛盾集中凸顯,有些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尚未真正得到解決,維護社會穩定的壓力仍然較大;五是部分群眾思想觀念陳舊,科技意識不強,大局意識、長遠意識和集體觀念淡薄,收入差距逐年加大;六是安全生產形勢嚴峻,道路交通安全壓力巨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和鄉黨委的領導下,團結和依靠全鄉各族人民,努力解決好加快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創新思路,堅持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努力營造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氛圍,切實做好鄉村增財、農民增收、農村穩定這篇大文章,為建設美麗、富裕、和諧的新**而努力!
- 上一篇:副縣長在資源管理大隊揭牌儀式上的致辭
- 下一篇:房地產開發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