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自查報告

時間:2022-03-25 03:10:52

導語:農業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自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自查報告

2016年,我局在市農業局的精心指導下,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開展“三嚴三實”活動,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加速新型主體培育,突出特色產業發展,切實抓好精準扶貧,著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取得了明顯成效。根據宜農發〔2016〕29號文件精神,對我局2016年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自查,并報告如下:

一、量化考核指標完成情況(標準80分,自查得分104分)

(一)共性考核指標(標準60分,自查得分78分)

1.糧油生產。糧食產量達到51.6萬噸,增長2.4%,占目標的130%;油料產量達到3.46萬噸,增長3.9%,占目標的130%。(標準4分,自查得分5.2分)

2.現代農業產業萬畝示范區建設。完成省級現代農業萬畝示范區3個,占目標的100%。(標準2分,自查得分2.6分)

3.耕地質量建設。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3.5萬畝,核心示范區2萬畝,分別占目標的175%和167%;成功創建省級生態縣,完成測土配方肥實物推廣80萬畝,建立了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系統,占目標的100%;建立監測預警國控點88個,完善了國控點長期定位監測數據庫,占目標的100%;建立了秸稈禁燒區,在禁燒區沒有燃燒秸桿現象,禁燒區秸稈綜合利用16萬畝,占目標的130%。(標準4分,自查得分5.2分)

4.基層農技服務體系建設。全面落實農技人員崗位,在編在崗履職率達到100%;全面完成基層農技人員培訓,縣、鄉兩級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率達到100%。(標準5分,自查得分6.5分)

5.病蟲害防控。病蟲害損失率為1.98%,超額134%;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52萬畝次,占目標的116%;綠色防控面積10萬畝,占目標的167%。(標準3分,自查得分3.9分)

6.農村能源建設。新建農村沼氣池4615口(其中:中、省農村沼氣項目4108口,農戶自建507口),占目標130%;新建沼氣鄉村服務網點20個,占目標100%。(標準3分,自查得分3.9分)

7.農村經營管理。完成市級標準化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10個,占目標的333%;全面今年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任務,占目標的130%。(標準6分,自查得分6.9分)

8.農機化發展。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39%,占目標的105.41%;更新改造維修提灌機械1494臺(套),占目標的145.3%;常年提水保灌面積35.2萬畝,占目標的135.4%。(標準6分,自查得分6.9分)

9.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抽樣果蔬農殘速測合格率100%;新發展“三品一標”數量9個,占目標的128.6%,農產品生產單位可追溯數量達到40個,占目標的267%。(標準6分,自查得分6.9分)

10.農業行政執法。出動執法人員1562人次,檢查經營門店2437個,立案查處并辦結案件20件,占目標的110%(標準2分,自查得分2.6分)

11.種子工作。全縣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100%;種子質量抽檢合格率為91.2%。(標準3分,自查得分3.9分)

12.農業(農機)安全監管。今年以來,我縣未發生農機安全事故,拖拉機年檢換證率達到95%,違規上牌、發證率為0%。(標準4分,自查得分5.2分)

13.黨風廉政建設。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確保清正廉潔,未發生股級以上干部違規違紀違法事件。(標準2分,自查得分2.6分)

14.招商引資工作。引進市外到位資金600萬元,占目標任務的100%,落實投資促進項目全程跟蹤服務工作。(標準2分,自查得分2.6分)

15.市場信息工作。進一步健全完善縣農業信息網,切實做好農業信息收集、報送和;認真做好定期農情信息報送,爭取到全國農情田間定點監測縣;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市場價格監測,開展了主要農產品市場預警監測試點。(標準2分,自查得分2.6分)

16.依法治市工作。認真開展普法宣傳,依法開展行政權力清理,共清理出行政權力135項;積極主動部署推進依法治市相關工作。(標準2分,自查得分2.6分)

17.農技校工作。大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今年共計培訓439人次,占目標200%。(標準2分,自查得分2.6分)

18.督查督辦及宣傳工作。市級及以上督查督辦事項按時按要求辦結率100%,激光平整技術等先后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財經頻道、央視7套治富經報道采用,全面完成市局下達的宣傳任務。(標準2分,自查得分2.6分)

(二)差異化指標考核(標準20分,自查得分26分)

1.特色糧油。一是繼續發展釀酒原料基地,面積達到25萬畝、增長13.6%,占目標的113.6%,其中釀酒高粱5.02萬畝;二是建設特色糧食生產基地4萬畝、占任務的130%,建設特色油料生產基地4萬畝、占任務的130%;三是建設糧油綜合服務體3個、培育糧油專業戶(專合社)62戶,占目標的124%。(標準6分,自查得分7.8分)

2.茶葉產業。加快建設永興川紅工夫茶基地,新建茶園面積2萬畝,改造茶園1萬畝,茶葉產量0.452萬噸,分別占目標的100%、150%、101%;新建標準化茶葉初制車間2個(光榮茶廠、頂仙茶廠),鑫綠茶葉有限公司完成1000噸茶葉初制車間技改;建設標準化品比園一個,引進金觀音、紫娟、黃金芽等茶樹新品種20個;發展茉莉花基地200畝(標準4分,自查得分5.2分)。

3.蔬菜產業。改造提升蕨溪早春菜蔬菜基地和泥溪月波早春設施蔬菜基地共1000畝,大力提高了蔬菜基地生產效益,占目標的200%;蔬菜產量達到30.5萬噸,占目標的102%(標準4分,自查得分5.2分)。

4.水果產業。完善提升喜捷茵紅李、大塔荔枝特色水果基地,占目標200%;水果面積發展到11萬畝,產量達到9.1萬噸,占目標的100%。(標準4分,自查得分5.2分)

5.蠶桑產業。新培育職業蠶農12戶,占目標的120%,培育家庭蠶場2個,占目標的200%,蠶桑產繭601.2噸,占目標的100.2%。(標準2分,自查得分2.6分)

二、創新工作完成情況(標準10分,自查得分10分)

(一)深化農村改革,引領農業農村大發展。一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基本完成主體工作,提前超額完成了省、市下達的工作任務,開展了農村土地管理信息數據庫和信息系統、確權登記保密機房的規范化建設,建成全省最先進的農村土地確權信息系統;二是切實規范農村土地流轉:落實財政、用地、保障、項目、金融等扶持政策,全縣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達到20萬畝;三是積極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融資:探索農村集體耕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離,出臺了縣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融資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等辦法,在首批貸款發放儀式上共發放貸款2500余萬元,目前融資額已達3000萬元;四是不斷完善農村“三資”管理:采取制度建設定細則、規范工作有抓手、委托講統一、監督檢查促發展等措施,協同縣級相關部門共同抓好三資管理工作,推動縣、鄉聯動,實現農村集體“三資”規范化管理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達到80%以上。在全市首創網絡化、信息化、規范化建設農村“三資”網絡監管平臺。(標準5分,自查得分5分)

(二)深入開展精準扶貧,促進農民增收脫貧奔小康。一是理清扶貧發展思路,創新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助脫貧、發展特色產業幫脫貧、改善條件帶脫貧;二是訂好發展規劃,建立脫貧致富長效機制,我局率先為普安鎮北坪村、安邊鎮英雄村和李場鎮富強村制定了脫貧發展規劃,指導貧困村因地制宜的發展產業增收致富;三是落實脫貧方案,建立了農業局扶貧領導小組,落實領導、責任站股、經費和項目,擬定了貧困村脫貧時間進度、方法措施;四是項目、物資、人員三到位,在編制項目實施方案時優先考慮貧困村,爭取并安排貧困村農業項目資金3000余萬元,為貧困村提供“拜年雞苗”、肥料等生產急需物資,價值20余萬元,“第一書記”、駐村干部、駐村農技人員一對一對口幫扶人員全部落實到位,開展工作扎實;五是技術扶貧扎實推進,落實縣、鄉兩級技術扶貧人員66人,實現貧困村技術扶貧的全覆蓋。(標準分5分,自查得分5分)

今年以來,我局按照市農業局的總體安排和部署,狠抓現代農業的發展,圓滿完成了農業生產各項目標任務。考核目標標準為100分,自查得分1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