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

時間:2022-12-12 03:39:00

導語: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我們黨深刻總結歷史經驗、科學分析當前形勢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建設和諧文化根本,充分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準確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刻內涵,牢牢把握和諧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根本指導思想,這就決定了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性質和方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生深刻變化,社會意識出現了多樣化傾向。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更加堅定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權、主動權、話語權。在這個前提下,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充分挖掘和鼓勵不同階層、不同群體所蘊含的積極向上的思想精神,更好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識,凝聚力量,齊心協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指出,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絕不是允許各種反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思潮滋長,更不允許動搖我們的主流意識形態。必須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不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理想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我國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不可避免會出現社會意識的多樣化,這就必須要有一個能夠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社會各個階層廣泛認可和接受、能有效凝聚各個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共同理想。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調。這個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個共同理想,把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目標、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與個人的幸福緊密聯系在一起,把各個階層、各個群體的共同愿望有機結合在一起,經過實踐的檢驗,有著廣泛的社會共識,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廣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強大的感召力、親和力和凝聚力。

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集中的體現,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已經深深地融入我們的民族意識、民族品格、民族氣質之中,成為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奮斗的價值取向;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中華民族富于進取的思想品格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偉大成果,已經深深地融入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成為各族人民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強大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奮發進取,靠的就是這樣的精神;中華民族抵御外來侵略、贏得民族獨立和解放,靠的就是這樣的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由貧窮走向富裕,靠的也是這樣的精神;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還是要靠這樣的精神。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確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以全體社會成員的道德修養和素質為基礎。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全面系統、準確通俗的表達,它旗幟鮮明地指出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堅持和提倡什么、反對和抵制什么,為全體社會成員判斷行為得失、作出道德選擇、確定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四個方面的內容,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有機統一的整體。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抓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樹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就把握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打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引領群眾,就能夠充分發揮和諧文化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