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三有組工干部體會
時間:2022-10-20 04:47:00
導語:爭做三有組工干部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反思三個不夠爭做三組織系統開展的“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對組工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開展分析評議,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要求我們在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的事業中,爭做一個有理論修養的人、一個有群眾情結的人、一個有創新思維的人,加強品行修養,推動自身工作向新的更高的目標邁進,以不斷適應新形勢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反思理論學習不夠,做有理論修養的人
思想理論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根本,理論素質是領導干部思想政治素質的靈魂。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國內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新情況新問題大量涌現,要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國內形勢,解決好各種矛盾和問題,跟上時代步伐,實現新的發展,必須加強學習。過去,在日常工作中忙于應酬或甘于現狀,放松了理論學習,導致工作缺少思路,群眾觀念淡漠,宗旨意識不強,究其原因,就是理論基礎不牢,理論修養不高。要增強理論學習的緊迫感和自覺性,真正把學習當作一種神圣職責、一種精神境界、一種終身追求,靜下心來讀書,深入進去思考,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提高理論素養、黨性修養和領導水平。
一是堅持日常學習。要堅持不懈地學習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在理論上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狀態。深入領會,學懂弄通,深刻理解這些重大戰略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準確把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同時,還要結合工作需要,不斷加強黨的建設、現代管理相關知識和政策的學習,努力成為本職工作和分管領域的行家里手。
二是豐富學習形式。制定學習計劃,豐富學習形式,明確學習內容,確保學習成效。通過自學、中心學習組、學習日等多種形式,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力求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科學安排時間,緊密聯系國際國內形勢和全縣工作大局,堅持自學,提高學習效果,特別要緊緊圍繞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和專題研討活動,調動和激發理論學習的內在動力。
三是理論聯系實際。一方面,緊密聯系自身工作實際,學習運用科學發展觀研究解決改革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努力破解制約科學發展的難題,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新思路;另一方面,緊密聯系個人思想實際,把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結合起來,自覺加強主觀世界的改造,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使學習的過程成為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的過程,成為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不斷強化宗旨觀念的過程,成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優秀思想品質和崇高道德情操的過程。通過加強理論學習,使自身在黨性修養上有新加強,在領導水平上有新提高,在運用理論指導實踐上有新進步。
反思調查研究不夠,做有群眾情結的人
在過去的工作中,由于崗位的變化,忽視了深入群眾調查研究,遇上需要解決的問題找基層干部座談、聽匯報、看報表,往往由于缺乏第一手資料,導致決策過程中把握不準,事倍功半。實踐證明,“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在高速發展、矛盾凸顯的社會轉型關鍵階段,要準確把握社會動向,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就要堅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努力培養和增強黨員干部的“群眾情結”。
一是走近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黨一直以來堅持的工作路線。因此,調查研究的對象首先應該是廣大群眾。結合“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大力開展“進村入戶,為民服務,結對幫扶”主題實踐活動。深入聯系的村組農戶,進入工廠、社區,調查研究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為中尋找存在的問題,思索改進的措施,不斷提高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調查研究活動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堅決避免“半截子”式調研,有如“井下的瓢子”,看似“沉”在下面,其實仍是“浮”在上面,這樣,不僅不能出成效,反而傷害了群眾的感情,事與愿違,。
二是問計于群眾。調查研究既是為制訂決策提供依據,也是為決策實施過程不斷加以調整提供依據。在工作中,我們堅持從群眾實際利益出發,以群眾的所需、所急、所盼為主線,選擇與群眾利益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調研。要深入現實生活,真正去認真體驗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并且將調研的內容用科學的方法加以歸納整理,作為領導層決策的依據。要“下馬觀花”,訪賢于百姓,問計于基層,求知于實踐,和群眾談心議事,與群眾打成一片。研究要下苦功夫、深功夫、細功夫,開動腦子,解決問題。拓寬渠道,創新方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的方法,從認識到實踐多幾走個回合,真正理出思路、把握規律、解決問題,提高調研工作的效率和成果的質量。
三是服務于群眾。調查研究的落腳點就是要服務于群眾,為人民服務也是我們各項工作開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服務于群眾,就是要解民憂,化民難。在問題面前,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及時妥善地為民解愁化難,為群眾服務,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服務于群眾,就要想群眾所想,為群眾辦實事。在日常工作中,堅持服務于基層,通過創新基層黨組織活動載體建設,完善農村黨員積分管理,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充分調動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群眾的實際需要出發,帶頭行動,幫助農民發展生產,不斷拓寬致富的路子,使農民真正得到實惠。服務于群眾,還要不斷完善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做到不讓縣委布置的工作在我這里延誤;不讓需要辦理的事項在我這里積壓;不讓各種差錯在我這里發生;不讓來辦事的群眾在我這里受到冷落;不讓組織部門的形象在我這里受影響。以實際行動影響群眾、帶動群眾,從而使自身的工作與時展同步伐,與人民群眾共命運。
反思思想解放不夠,做有創新思維的人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工作創新的深度。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同時,解放思想還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思維方法。在過去的工作中,局限于工作的改進和完善,就工作論工作,放不開思路,邁不開步子,束縛了工作的創新。社會事物紛繁復雜,對同一問題,不同的思路就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必須注意從政治上、全局上觀察事物,進行深入的理性思考,找出新思路,提出新辦法,推動組織工作創新,做一個有創新思維的人。
一是在理論學習中解放思想。通過加強理論學習,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不斷汲取關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沿理論,在借鑒經驗中解放思想,在剖析自身問題、剖析個案中解放思想。把學習理論與加強自身建設結合起來,與解決發展中的問題結合起來,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用學習所得促進思想解放,推進思想觀念、思維理念和工作方法的創新,推動自身工作的有效落實。
二是在實踐中總結經驗解放思想。在工作中,解放思想就要設法破除不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拓展和完善“一會兩票”民主管理機制,探索實施農村黨員積分管理制度,以進一步激發活力、解放農村生產力為基本目標,深入推進組織工作創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干部選任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推進工作機制創新,在一些重點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形成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總結形成符合房縣經濟社會實際的新路子、新途徑,為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提供強有力制度支撐。
三是在服務大局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突破本職工作的小框框,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來謀劃工作,給思想認識的解放一個自由廣闊的空間,把握大方向,激發新思維新觀念,使自己敢于說話,敢想敢做。培養我們以海納百川的寬大胸懷,能虛心傾聽不同的聲音,對不同的看法甚至反對意見要開明一點,允許別人說話,允許別人說不同意見的話,甚至要允許別人說錯誤的話。事在人謀,業在人創。只要我們帶頭轉變精神狀態,把精神面貌從“穩”的思想、“守”的觀念、“怕”的心理中解放出來,帶頭打破束縛我們大展拳腳的思想觀念和條條框框,帶頭糾正遲滯我們發展步伐的陳舊思維,帶頭摒棄制約科學發展的消極心態,帶頭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落實到執政為民上,在尊重實際、尊重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在干事創業中贏得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就會在黨的建設工作中不斷推進經濟社會建設進程。有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