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經驗交流1

時間:2022-12-19 07:10:00

導語:科學發展觀經驗交流1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經驗交流1

“科學”是一個因為認識層次不同而變化的詞匯,同一個物品,同一個社會,在不同歷史階段,以及因為不同認識層次的人可視為“科學”,或“不科學”。兩個具有基本功能的手機可以使兩個遠隔萬里的人直接對話。在50年前,或對當前的一個普通人,會認為那樣的手機已經特別的科學;但對一個研究和發明手機的人來說,他會認為非常的不科學,因為他可以增加視頻,以及添加很多的功能。一個生長在資本主義社會享有極端自由的人,來到一個留有封建殘余的地區,會認為自己處在的社會很科學,但對一個生活在社會主義、一個有著共產主義認識、一個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的人來說,會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極為不科學,因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不存在失業,不會因為靈魂扭曲繁衍出諸多的暴力恐怖、利益爭奪糟蹋資源破壞環境。

我們既不能說我們的社會是科學的,也不能說我們的社會不科學,但有必要在提倡科學發展觀的同時,客觀認識和分析我國當前的主流價值觀。我國是在同志領導下接受了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思想,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國家。由于建國初期一窮二白,歷史客觀因素無法打開國門引進科技,使得生產力極為低下;加之受封建殘余、資本主義思想的影響,使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一時停步不前。改革開放的真實目的是引進科技,解放生產力,最終實現黨賦予的神圣使命。

科學發展觀是整體全面的發展觀,由于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偏重發展,沒能使大公無私、集體主義、奉獻精神得到新的解釋和發展。而金錢至上、權力高于一切、享樂主義則已經成為當代的主流價值觀。兩種不同的價值觀來源于不同的認識,只能分為兩個層次,無所謂哪個“科學”,或“不科學”。“大公無私”,在更高層次的認識下可以解釋為:“大公有私”,一個企業是公、一個國家是公、一個世界是公;如果以公心為企業,企業則發達;以公心為國家,國家則強大;以公心為世界,世界則和平。大公不是無私的,它最終是為自己,實現真正意義的自私。集體主義,可以解釋為“一體主義”。一個企業是一個體、一個國家是一個體,一個世界是一個體。如果一個企業大多數的員工不把自己視為一個細胞,不與其他工友和部門配合,該企業必然衰敗倒閉,個人能力再強,也無法發揮;如果一個國家的公民大多數不把自己視為一個細胞,盡自己應盡的義務,這樣的國家必然衰退滅亡,國民必然遭殃;如果全世界大多數的國家不把自己視為一個器官,進行國際合作,世界必然面臨生態之災,飽受戰爭之苦,人類必然像病人體內的細胞,大量的死亡。

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已經使太多的人迷失自我,危害國家和他人自我毀滅;權力高于一切的人生觀,使國家很多的部門成為個人的牟利平臺,給國家造成巨大的損失和障礙,也使很多的人成為犧牲品;享樂主義的人生觀,使太多的人在虛榮、虛度、空虛中煎熬。

科學發展觀,一方面是科技與經濟的發展,一方面是認識論,人生觀、價值觀的發展;科學發展觀,不是為完成任務指標而發展,而是一切為了人而發展;科學發展觀是在完善社會體制結構中調和人與人、行業與行業、地區與地區的利益關系,實現全面的,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

提倡科學發展觀,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是人類社會追求美好,社會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必然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