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財政領導進修班的學習心得體會
時間:2022-05-19 11:25:00
導語:縣財政領導進修班的學習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能有機會參加為期5天的××縣正科級領導干部管理能力進修班學習,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這次培訓學習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收獲不少??偟母杏X是:教授水平高、知識面廣,通過他們的講解,開拓了自己的視野,更新了自己觀念,對自己今后的工作、學習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尤其是浙大人文學院熊衛平教授主講的《政府公關管理與危機處理》一課,從政府危機的定義
、政府公關危機的類型、危機管理計劃的內容、意義等方面對政府危機管理作出了系統而深刻的闡述,受益匪淺。結合“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事件,本人試用熊教授的理論闡述,就政府處理公共危機的原則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作為參加本次培訓學習的一個檢驗。
政府公共危機是指在政府管理國家事務中,突然發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經濟波動、恐怖活動等對社會公共生活與社會秩序造成重大損失的事件。在危機發生越來越頻繁的今天,一個國家要減少危機的發生,降低危機的損失,提高網政府應對危機的效率,必須建立系統的危機管理機制。系統的危機管理包括危機的預防與應對。事實證明,有效的危機管理機制,能夠將政府的危機管理納人一個有序、規范、條理的軌道中,保證政府在危機發生時能在最短時間內有效調動社會資源,將危機帶來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下面以“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事件為例,談談政府處理公共危機的原則。
(1)團結一致法則。要求政府在災難發生后要鎮定、有信心、有勇氣和強有力的指揮,更能協調中央各部門之間關系,軍隊關系以及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確保中央地方軍隊三者合理有效的應對突發事件。也就是說在多軍種的調遣,社會各種資源的整合,國家各專業部門間的協調都要做到快速有序。
在這次災難面前中國中央政府以及地方各級政府上下一心、團結一致迅速采取了行動,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組織救災,充分向全世界表明了全力抗震救災的能力和水平。
(2)以人為本法則。就是要求居廟堂之高者,不僅僅要憂民之心,而且更是身先士卒,體察民心,體恤民情,順乎民意。民意就是天意,順之者昌,逆之者弊。
這次災難政府完全做到以人為本,使得災區民眾和全國其他地區民眾在國難當頭,“悲傷而不憤懣,痛苦而不壓抑,無奈而不絕望,更使得整個中華民族的國民心態在瞬間變得如此成熟”,華夏兒女變得空前團結。
(3)絕對領導法則。缺失權威必然引發混亂,所以政府應在危機乍現之時便應該對事件立即做出回應并穩定社會情緒,同時迅速調動力量組織處理,政府應該將災難救援放在突出的位置。“絕對領導”法則強調的是“統一指揮”。
在這次事件發生后,總書記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盡快搶救傷員,確保證災區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國務院總理在數小時內趕往四川地震災區,現場指揮抗震救災工作。隨后的應急措施都顯示統一領導的重要性。
(4)事先預測法則?!胺阑稹眲儆凇皽缁稹保斘C發生以后,對公眾利益的傷害和企業組織形象的損失往往已經造成。地震,作為目前人類無法精確預測的一種自然災害,往往給人類社會帶來嚴重后果是瞬間的,但是地震帶來的間接影響卻是長久的。
政府建立了系統的危機管理機制,對各種自然災害進行預測的監視,對社會危機進行監控。
(5)迅速反應原則。從危機事件本身特點來看,危機事件爆發的突發性和極強的擴散性決定了危機應對必須要迅速、果斷。
抗災救援,兵貴神速。下面列舉了地震發生后國家采取的措施:
14:28地震發生
14:46國家網站--新華網消息,及早向外界信息
15:50總參謀部應急預案啟動,軍隊參加救援
16:00因通訊中斷,兩架直升飛機派往災區了解受災情況
17:00國家總理緊急趕赴災區,指揮救災
18:28派出武警四川總隊和駐川武警某師的2900名官兵參加救災
18:44成都軍區、武警四川總隊和駐川某師5000余官兵緊急趕赴汶川地震災區參加救災
19:20軍區先遣指揮組已經進駐災區
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國家的救援非常及時,同時從速度上可以看出國家危機應急管理已經趨于完善。這幾乎已經達到了啟動國家應急預案和部隊快速部署的極限!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國外媒體評論:“中國政府和媒體迅速制定救災對策,冷靜克服大型災難,給西方媒體記者留下深刻印象?!倍惶熘畠日{集2萬部隊,中國政府所組織的救援行動是超常規模的,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和最為迅速的救援行動。
在對外溝通方面,速度第一原則顯得更為重要,及早向外界信息既體現出組織對危機事件的快速反應姿態,又可以平息因信息不透明而產生的虛假謠言,贏得公眾信任。同時,在危機發生后第一時間與利益相關者進行溝通公關,爭取良好的外部環境,分解組織的外部壓力,有利于危機的妥善解決。可以說誰能第一時間做出反應,誰就掌握了主動。
(6)坦誠溝通原則。是指處于危機中的政府要高度重視做
好信息的傳遞并在組織內外部進行積極、坦誠、有效的溝通公關,從而為妥善處理危機創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達到維護和重樹政府形象的目標。
這次地震發生后的幾個小時之內,有震感的十余個省市自治區政府,都通過電臺、電視、短信平臺等渠道,及時了“此次地震對本地無大的影響,請市民不要恐慌”的消息。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主流、權威媒體,從地震發生起,持續滾動直播地震新聞,第一時間跟進地震最新動態。中國幾大門戶網站紛紛推出地震專題,除滾動更新地震新聞外,及時“應對地震緊急措施、地震時的自救辦法、地震相關科學知識”等實用信息。一切災情信息及時、恰當地公開,真理跑在了謠言之前,避免了社會的恐慌。這表明大災考驗下,我們的政府在行政公開法制建設的道路上堅定地前進著。《澳大利亞人報》報道說:“國家電視臺打斷正常的節目播放,直播四川地震的最新情況。平時晚上連播的電視劇也被采訪災區居民和幸存者的節目代替?!庇鴱V播公司記者昆廷•薩默維爾贊揚說,這是他在中國所看到的媒體對緊急情況報道最快速、最公開透明的一次。英國《衛報》評論說:“官方新聞機構不斷最新報道,提供最新的死亡人數。援救行動、失蹤兒童和倒塌醫院等情況的細節也沒有被掩蓋?!?/p>
(7)必要時尋求國際援助法則。在嚴重社會突發事件特別是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正確對待國際援助和主動尋求國際援助,是一個國家現代國家管理能力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一種具備整合國際資源能力和方法的體現。因為人類在重大自然災害面前相互援助是國際社會一種常態,體現一個國家開放程度和融入國際社會的程度。
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中國政府很達觀地對待國際援助,并且從容地邀請和安排外國支援者來華救援,以靈活的策略讓國外物資捐助和設備直達災區。另外中央政府還兩次主動尋求國際援助,請求救災帳篷援助,使全世界的救災帳篷正在不停地調往中國四川災區。
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始終貫穿于人類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在一定意義上說,一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就是不斷應對并戰勝各種挑戰和危機的歷史。此次地震災難考驗面前,經過近幾年努力已基本建立的全國應急管理體系,再次發揮了應有的強大作用,中國政府公共危機管理能力也得到進一步加強。
- 上一篇:建筑企業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 下一篇:確定方向完善農社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