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個性化備課經驗心得感言

時間:2022-04-25 11:07:00

導語:語文教師個性化備課經驗心得感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教師個性化備課經驗心得感言

語文備課是一個傳統的話題,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時代的發展,理念的更新,備課的話題就常談常新,不斷引發新的問題的思考,甚至備課的思維方式、思維方法也隨之有所變化。讀了于永正老師的《個性化備課經驗》一書,我找到了備課中的幾條寶貴經驗,也認識到了自己原來備課所走入的誤區,下面就與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自己讀書的心得體會。

名師們的課堂各具特色,于漪的深情、魏書生的民主、竇桂梅老師的激情等等。提及到名師的備課經驗,我覺得他們身上最可貴的是他們的備課精神,他們一絲不茍的態度,精益求精的精神,嚴謹精密的構思確實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每堂課都那么操縱自如,精彩紛呈,令人回味無窮,仔細讀書我們不難體會到其中的秘訣很簡單,那就是備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也是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的基礎。

(一)備課不等于寫教案,但教案一定要寫

備課包括鉆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寫教案只是備課的最后一個環節,就是把鉆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學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關教學的信息記錄下來。教案一定要寫,只是可以不拘泥于形式記,這相當于“作戰計劃”。教學目標要記,過程要記,關鍵詞語的處理及體會要記,老師要講的重要的話要記,重要的參考資料也寫下來。不管是什么形式,底線必須是有效服務于自己的教學。

(二)隱性備課最重要----備課與心

于老師把備課分為隱性和顯性兩部分。如果說寫教案是顯性的,那么,鉆研教材、查閱資料、搜集信息、備學生、思考教法則是隱性的了。而練好扎實的“內功”,就是做好隱性備課,那如何做好隱性備課呢?

第一步:鉆研教材,要在深入解讀文本上下功夫。永正老師說過:“鉆研教材是備課的最重要一環。這法兒那法兒,鉆研不好教材就沒法兒。”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語文備課的根本。一篇文章拿到手,我們先做什么?首先要理解字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及含義深刻的句子。隨著悟性的提高,有些關鍵詞語,寫得精彩之處,以及課文的重點、難點,也會很快抓住。我們要把把備課過程作為自己學習的過程,自我提高的過程。備課如同打井,只有深鉆,才能得水,也只有細細思考,才有可能構建有特色的課堂。

第二步:朗讀課文。通常教師備課大都是瀏覽、默讀教材,很少開口誦讀。于老師也指出:“朗讀是鉆研教材最重要的一環。不讀到‘其意皆出吾心’,‘其意皆出吾口’是不罷休的,朗讀好了,鉆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選入教材中的文學作品,大多是經典之作,內蘊較為豐富,走馬觀花似的閱讀,自然無法領略其豐美、深邃的情感意趣。“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語文教師備課,首先要多讀。教師備課時,于老師特別強調要“開口備課”——也就是大聲地有感情地把課文讀出來。力求把課文讀“活”,因為老師朗讀水平有多高,學生就會有多高,甚至超過老師。師生朗讀得精彩的課堂,必然是充滿生機的、充滿靈性的、富有情趣的課堂。

第三步:正確領會作者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意圖。教材中所選文章都是精品,語言運用得準確、生動就更不要說了。對于作者推敲、錘煉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細心琢磨、體會。每篇課文都有不同的謀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導學生去感悟、去學習、去運用。老師領悟得深,學生才能領悟得深,甚至在老師的引導下,超常發揮。否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三)課前、課中、課后都需要備課

備課不僅是上課前的事情,在上課的同時,其實教師依然需要備課,只不過這時的備課變成了一種有機的調整,變成了靈動的生成而已。學生在生成,教師隨著學生的生成也在生成,課堂中我們應及時調整思路和方法,而學生們會在教師充滿智慧的引領下,在學習研討的氣氛中,碰撞靈感,生成自己新的智慧。另外,要讓備課本成為“教育日記”。于老師特別強調要寫教后反思。他說:“寫教學反思實際上是對自己的備課及實施的總結。認真寫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為優秀老師;但認真寫三年教學反思的人,必定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說不定還能寫出一個專家來。”長遠的備課,就是這樣,從這次教學中總結經驗,為下次再上課做好準備。

記得蘇霍姆林斯基聽了一位歷史老師講課,很感動,問他是什么時候備課的,這位老師回答說:“備了一輩子。”一個好的教師,隨時隨地都要為備課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