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飼料安全整頓措施

時間:2022-03-12 02:16:00

導語:畜牧局飼料安全整頓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局飼料安全整頓措施

為確保乳制品的質量安全和乳業的健康發展,內蒙古自治農業部門會同衛生、工商、質檢、公安等有關部門,今天部署在全區立即開展奶站和飼料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規范奶站和飼料行業生產經營秩序,嚴厲打擊、堅決杜絕在鮮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害化學物質現象以及各種摻雜使假行為,堅決查處并杜絕有害飼料產品流入市場。

乳業是內蒙古重要的支柱產業。內蒙古有近80萬奶牛養殖戶,奶牛存欄達319萬頭,年產鮮奶900多萬噸,奶牛飼養頭數和鮮奶產量均居全國首位。奶站一頭連著奶農,一頭連著乳品加工企業,是奶業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內蒙古地區奶站大多是近幾年興辦起來的,形式多樣,隸屬關系復雜,主要從事生鮮奶收購和銷售。此次對奶站的專項整治,旨在確保實現三個目標:一是嚴厲打擊,堅決杜絕在鮮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害化學物質的現象以及各種參雜使假的違法行為;二是逐一排查,不留死角,務必將所有奶站納入監管范圍;三是規范行為,建章立制,使奶站經營秩序明顯好轉,有力改善奶站整體素質,切實提高生鮮奶質量水平,為構建奶站監督管理長效機制奠定基礎。

內蒙古此次對奶站整頓,突出六大關鍵環節:

一、迅速摸清底數、務必做到整頓全覆蓋。有關部門深入基層,逐一檢查,挨個摸底,摸清轄區內所有奶站的設立模式、經營類型、日收奶量、擠奶方式和所有者情況,一站一表,登記造冊。對個體私營奶站、流動收奶點等獨立于乳品加工企業和養殖場區之外的營利性奶站,要重點清查。

二、堅決查處違法行為。對違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質的現象以及各種摻雜使假的違法行為,要堅決予以查處取締,對不法分子形成強大的威懾力。

三、加強生鮮奶質量抽查。加大抽查力度,提高抽樣檢測頻率,重點抽檢生鮮奶中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質,對每一個奶站收購和銷售的生鮮奶都要進行抽檢,抽檢結果要及時在媒體上公布。

四、實施駐站監督。各級政府向本地所有奶站派出駐站質量監督員,嚴格做到“五查”:查奶牛健康狀況,查牛奶質量狀況,查器具環境消毒狀況,查冷鏈設施運轉狀況,查銷售運輸狀況。

五、強化奶站市場主體責任。各類奶站必須建立健全生鮮奶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生鮮奶常規項目的日常檢測,嚴格保障其所購銷生鮮奶質量。各部門切實履行監管責任,誰批準、誰許可、誰發證、誰負責。

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推動奶站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包括生鮮奶購銷臺賬、收售奶記錄、設備消毒、生鮮奶質量自檢等制度。

為從源頭上保障牛奶等畜產品的質量安全,此次飼料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目標是:堅決查處、杜絕飼料生產和使用中違法添加三聚氰胺、“瘦肉精”、蘇丹紅等有害化學物質的行為,并追查其源頭;堅決取締無生產許可證、無產品批準文號、無產品標準和標簽、無營業執照的飼料生產和經營企業;堅決查處違規使用動物源性飼料的行為。專項整治工作的主要措施是:

一、對生產、養殖、經營等各環節飼料產品質量進行拉網式檢查,確保實現“四個100%”:蛋白原料生產企業現場檢查率達到100%,奶牛飼料生產企業產品抽檢率達到100%,生產使用自配料的規模化奶牛養殖場檢查率達到100%,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要100%持證生產。

二、對轄區內已獲證的飼料生產企業進行審查,凡達不到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生產設施、人員、檢驗、制度等要求的,一律停產整頓,2008年12月底之前整改達不到標準的要取消飼料生產資格。

三、增加飼料檢測頻率,擴大監測面。飼料抽樣工作由各盟市飼料監管部門負責,檢驗檢測工作統一由內蒙古飼料草種監督檢驗站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和方法承擔檢驗。

四、加大對蛋白飼料原料的整治力度,督促企業落實生產記錄、原料進廠檢驗和產品出廠檢驗等制度,層層開展督導檢查,堅決查處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