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級領導干部作風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19 08:17:00

導語:科級領導干部作風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級領導干部作風建設調研報告

同志在中央紀委第七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全面加強新形勢下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強調要在領導干部中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全面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保證。中國共產黨的黨風,關系人心向背,是我們革命勝利和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黨風集中體現在領導干部的作風上。人民群眾往往是從干部作風上認識黨和政府的作風,新時期,我們面臨著許多機遇和挑戰,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偉大事業中,我們認為,鄉科級干部起至關重要作用。如何加強新形勢下鄉科級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是當前我們面臨的亟待研究解決的課題。根據學習安排,我結合本職崗位就新形勢下鄉科級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情況作調研。

一、鄉科級干部滋長不正之風的現實危害

當前鄉科級干部在貫徹執行中央政策、支配行政資源,行使行政權力,履行政府公信力等方面是主要的體現者。鄉科級干部是一支基層骨干力量,他們的工作崗位、工作面在基層,直接與群眾打交道,其作風如何,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關系一個單位、一個地區的黨風政風從而影響到民風。群眾首先接觸到的"父母官"就是鄉科級干部。如我區鄉科級干部共275名,都是在不同的領導崗位上。占干部總數三分之一多。

現實的工作、生活中,鄉科級干部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作風問題是最能反映我們黨的作風建設的成效。鄉科級領導干部掌握有很大的行政權力和行政資源,手中權力"極大",其作風如何直接關系到社會穩定、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正確貫徹執行和黨群干群關系問題。新聞調查反映,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不好所造成的種種腐敗現象已經影響到執政黨和政府公信力的問題,已經影響到中國社會的團結性和整合性的問題,由此所導致的種種腐敗現象,甚至還影響到市場經濟的秩序和經濟的安全運行問題;會嚴重干擾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破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有效執行,甚至會損害到黨群、干群關系,敗壞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玷污黨的形象,阻礙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進程。所以這樣的問題面是越來越大,危害性也越來越強。"千里大堤,毀于蟻穴"。領導干部的品行實際上對公共利益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只要你從政,只要你做政治,那么你的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甚至"私德"也就納入了公眾的監督范圍。如果你的生活作風(所謂"私德")出現了問題,如打老婆、包養"情婦"、參與賭博等等,一有自私、不注意形象的表現,那你都會被媒體給揭露出來,置在群眾的監督下,其影響很壞,危害極大。

二、鄉科級領導干部作風問題的突出表現

紀委作為黨的紀律監督職能部門,根據歷年的信訪情況反映及平常的接觸、了解,一些黨員干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等方面由于受各種消極腐朽思想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沖擊和影響,出現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一些不可忽視的突出問題。鄉科級干部的具體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應酬多,讀書少",學習態度不端,理論素養不高。近年來,黨組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開展基層干部理論學習培訓,要求領導干部要加強學習。但依然有部分鄉科級干部以基層工作多、忙為借口,把學習看作"玩虛的",而整天又是忙于開會,又是探尋領導意圖,疲于應付檢查評比,不愿擠出時間讀書學習,或只是"看書看皮,看報看題",滿足于一知半解,不能完整、準確地把握理論的科學體系和精神實質。群眾工作和崗位工作打不開局面。

(二)工作狀態不佳,進取意識不強。部分鄉科級干部缺乏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滿足于當"太平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工作按部就班,坐等上級部署,"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傳達文件",工作方法簡單,缺乏主動性、開創性。雖然有的干部工作有思路、有點子,但一遇到矛盾和問題就退卻,甚至往上級推。強調客觀條件和外部因素多,主動、開創性解決問題少,缺乏進取意識。更有個別鄉科級干部,飛揚跋扈,獨斷專行,聽不得半點不同意見,不敢、不愿和不善于作批評與自我批評。

(三)思想作風不純,工作作風不實。一是弄虛作假,搞形式主義。部分干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是為了發展經濟,富裕百姓,扎實做好本職工作,而更多的是考慮是否有利于自己出政績,是否有利于自己的提拔升遷。有的喜歡玩花架子,工作過分追求"電視上影、廣播有聲、報紙見名"。二是官僚主義,急功求成。在工作計劃安排上,不調研,一味追求大跨度、跳躍式發展,憑熱情決策,制定高指標,有的不考慮主客觀條件是否具備,亂鋪攤子,亂上項目,本想立竿見影,結果"雞飛蛋打",造成國家、集體經濟損失。

(四)"官威"意識重,民本思想少,群眾觀念淡薄。有的鄉科級干部在基層工作中不把保護群眾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相反把官位和個人權利看得很重,當官做老爺,擺"官老爺"架子,與"公仆"背道而馳。如06年合浦出現的科級領導干部慰問群眾"擺譜"事件,就是典型的"官老爺"作風。民本思想太少,"唯上壓下",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上級不注意,對群眾冷暖不聞不問。工作缺乏責任心,脫離群眾,缺乏謙虛謹慎的態度。"官威"十足,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為了自己的威信而堅持錯誤;不關心下屬,對群眾的困難、愿望和意見,不詢問,不了解,漠不關心,麻木不仁。有的對群眾發生了感情異化,不愿甚至不敢見群眾,怕群眾"糾纏",怕影響形象,嚴重脫離群眾。公務員之家

(五)自律標準降低,享樂之風抬頭。調查了解發現,現在領導干部的自律標準普遍降低,少數鄉科級干部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認為公款只要不放入自己口袋,公款消費多一點無所謂,致使貪圖享受之風在部分領導干部中蔓延,有些領導干部在部門利益、職務待遇上相互攀比,"寸土必爭",沒有一點全局觀念。極少數領導干部精神頹廢、情趣低下,沉迷酒色、飯局,參與賭博等,享樂拜金,自由主義和利己主義嚴重。

三、落實同志倡導的八個方面的良好作風,全面加強鄉科級干部作風建設的思路與對策

落實同志倡導的八個方面的良好作風要求,全面加強鄉科級干部作風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針對當前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社會危害性,我們認為,當務之急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干部。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把同志倡導的八個方面良好作風的要求落實到領導干部的實際行動中,必須首先加強理論學習教育,使良好的干部作風在領導干部的思想上真正扎根。不斷增強領導干部的自覺學習意識。用身邊的事例警示干部,教育引導他們自覺加強理論學習,自覺用理論改造主觀世界,做到"常修為人之道、常懷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省自身之過",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規規矩矩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通過政治理論學習教育,引導鄉科級干部自覺加強黨性修養,不管是在掌聲或鮮花中還是在困難面前,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以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態度,解決好崗位工作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不斷實現和發展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二)在建設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事業中鍛煉干部。現階段的鄉科級干部,絕大多數都是在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環境中成長起來走上領導崗位的。他們比較年輕,缺乏嚴格的艱苦環境的鍛煉,我們必須注重在促進經濟社會的建設發展實踐中培養、鍛煉和選拔干部,特別要任用那些到困難大、環境艱苦、矛盾集中的地方去摔打磨練過的干部,善于做群眾工作、能做群眾工作,敢做群眾工作的干部。要科學安排干部到急難險重的重要崗位和關鍵時刻經受鍛煉和考驗,以此來培養他們無私無畏、艱苦奮斗、謙虛謹慎、平等待人的意志品質,增強干部的"民本意識",加深他們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制定落實干部實踐鍛煉工作遠期規劃和近期計劃目標,如在部門、鄉鎮任職以三年為一個規劃期,有目的地選派到鎮、辦事處或村級單位,從事包扶工作,培養獨立工作能力的,增強風險意識,促使盡快走向成熟的。在任用選拔干部中,把是否經過實踐鍛煉、有無基層工作經驗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條件,規定今后提拔正副鄉科級領導干部首先要審查基層工作經歷和輪崗情況,凡不具備3年以上基層工作、2年以上基層領導工作和兩個以上職位任職經歷,或經不起艱苦環境考驗、不能與群眾打成一片,或不能在實踐中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干部,一律不提拔任用。公務員之家

(三)用正確的用人標準引導干部。選什么人、用什么人,對干部作風建設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選作風好的人,可以促使廣大干部"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在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大征程中,還面臨著很多的困難和挑戰,迫切需要具有求真務實、不圖虛名、頑強拼搏、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精神的鄉科級干部來做長期艱苦細致的基層工作。因此,必須堅持用好的作風選作風好的人,引導干部走正道、干實事、求實效。對那些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開拓進取、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群眾擁護的干部委以重任,到鄉鎮基層擔任主要領導。對于理論水平差、政治不強、作風不好、群眾反映強烈的干部,堅決不予重用;對急功近利、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和不思進取、貪圖享受、腐化墮落的領導干部,堅決予以清除。堅持以好的機制、好的作風選人,真正使作風好的干部有成就感,作風差的干部有危機感。

(四)用完善的機制監督約束干部。①要進一步理順監督體制,強化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職能,解決能監督的問題。變紀檢監察機關由同級黨委領導為主改為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增強紀檢監察機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以改變目前這種"小馬拉大車"的現象;同時,進一步明確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責任,對監督失職、瀆職者依法依紀追究責任,促使其切實履行監督職能。②要加強制度建設,轉變監督手段,強化事前、事中監督,解決會監督的問題。一是堅持定期或適時召開鄉科級領導班子成員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把查擺出的問題及整改措施向上級報告、向群眾公開,便于上級組織和群眾監督。二是定期對鄉科級領導干部任期內的經濟運行情況進行審計,對于經濟滑坡或長期發展滯緩的及時采取組織措施;對弄虛作假、虛報浮夸、以權謀私或急功近利、造成重大損失的,及時依法依紀追究相關責任。重視群眾來信來訪,做到有訪必接、有信必查,對于群眾反映的鄉科級領導干部一些苗頭性問題,要早打招呼、早提醒;對于違犯黨紀國法的依法依紀追究責任。三是堅持鄉科級領導干部定期向群眾"述職述廉",群眾民主評議制度,把"述職述廉"群眾評議結果作為定獎懲、用干部的重要依據,以此來促使鄉科級領導干部更好地履行人民公仆的職責。③要嚴肅黨紀國法,依法從嚴治吏,解決敢監督的問題。切實加大懲處力度,對那些犯嚴重錯誤甚至犯罪的干部,不管其功勞多大、才能多強,都要依法從重、從快、從嚴懲處,震懾犯罪,以儆效尤,決不能姑息養奸。

(五)用完善的責任體系保證鄉科級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各項任務的落實。要在抓好鄉科級"一把手"的選拔和教育鍛煉的基礎上,建立以一把手責任制為重點的干部作風建設工作責任體系。明確一把手是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第一責任人,班子成員出現問題,要追究一把手的責任,下一級領導干部出現問題也要追究上一級一把手和分管領導的相關責任,以發揮班子一把手和上級分管領導的指導和帶動作用,促進領導干部整體素質的提高,真正實現"兩手抓、兩手硬"。

當前,我國改革和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加強新形勢下鄉科級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而又緊迫的系統工程。鄉科級領導干部處于權力的要害位置,在權力運行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的形象直接影響到廣大黨員干部的整體形象,好的黨風、政風要靠領導干部從自身做起,重修品行,崇尚清廉,才能保持思想清醒、政治堅定、作風務實,才能掌好權、用好權,真正為人民群眾服務,才能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保穩定、共促和諧、共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