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安全監管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8 08:18: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車輛安全監管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車輛安全監管

農機交通安全監管工作大會發言稿

同志們:

在我縣諸多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大多數行業和領域基層基礎監管工作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實和強化,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農機安全監管基層基礎管理最薄弱,問題最突出。特別是農機交通安全監管工作,在鄉、村、組職責懸空,責任懸空,既無機構管事,又無人員管理。農機車輛違法違規載人問題相當普遍。尤其是在邊遠鄉村道路上,問題更為嚴重。人民群眾的生命受到巨大的潛在威脅。為了全面汲取透水事故教訓,最近,縣委、縣政府對全縣包括農機交通安全監管在內的各項安全生產工作,相繼進行了重新部署和全面加強。根據縣委常委會和縣政府常務會議精神,由我和李縣長牽頭,按照辦法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的“三個創新”的思路,組織有關部門對全縣的農機道路交通安全和農機田間生產安全監管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全面理順體制,全面予以加強。希望通過這次專項部署和大家會后全面落實,奮力開創我縣農機交通和農機生產安全監管工作新局面,確保農機交通安全不出事,不出大事,特別是不出惡性重特大事故。

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充分認識農機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增強抓好農機監管工作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據統計,我縣現有在冊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4350輛,拖拉機760輛。這還不含初步掌握的未注冊登記的五六百輛“三無”黑車。這五六千輛車,每天都在跑,每天都有大量的違法違規載人行為。不知有多少人的生命每時每刻都處在危險之中。另據統計,2004年以來,全縣共發生農機車輛道路交通事故300多起,死亡71人,受傷180人。今年以來,截止11月底,全縣共發生各類道路交通事故305起,死亡36人,受傷59人,其中農機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總起數41%,占總死亡人數52%。由此可見,在眾多的交通事故中,農機交通安全事故無論是起數,還是造成的死亡人數比重都很大。一方面農機交通安全事故頻發,另一方面農機交通事故還有其特殊性。特殊就特殊在,農機車輛設計的是載貨而不是載人。安全技術性能標準低、等級低,根本不具備載人的條件。且這些車輛的駕駛人員其技術素質、法律意識不具備載人的要求。特殊就特殊在,農機交通事故與其他客貨車輛交通事故在性質上也不一樣。其他客貨車輛發生交通事故,一般是在手續合法、車輛技術標準合法的情況下發生的,主要責任是車主。而農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是在前提條件就違法的情況下發生的,其主要責任不僅在車主,更重要的是鄉鎮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單位還有責任。我們不能因為老百姓出行有困難,而心慈手軟,放任不管。特別是對載3人以上的違法行為置之不管,一旦發生事故就是特重大事故,就是群死群傷。省市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逐級追究監管責任。我們是不做不為代人背“黑鍋”挨處分呢,還是采取嚴厲措施予以監管?我想在座的各位都能明白這個理!正因為這樣,在這次制定的監管措施上,明確提出了將非法載3人以上的行為列為重點監管遏制對象。對載3—5人的,堅決實行嚴管重罰;對載6人以上的,堅決沒收車輛。至于對農機車輛載人監管后,出現的老百姓出行難問題,將由交通部門會同交警大隊,針對通鄉通村公路建設大為改善的情況,調整鄉村客運線路,增加運力,增加站點密度的辦法予以解決。面對我縣農機交通安全的嚴峻形勢,面對上級黨委、政府對農機交通安全要求越來越嚴的形勢,面對我們縣鄉政府承擔的監管職責,各級、各有關部門,對全面加強農機交通安全監管的目標任務,不能有借口,不準擺困難,必須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堅決地、果斷地、迅速地予以全面貫徹落實。對不聽招呼,我行我素,落實不力,監管不力,發生農機交通安全特大事故的,堅決依法依紀予以追究。因此,請大家務必切實增強使命感、緊迫感,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將此項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建立健全“三個一”管理體系,全面加強對農機安全的監管

查看全文

鄉村道路交通事故頻發的思考

*縣位于四川北緣米倉山南麓,幅員3383平方公里,東鄰通江、西連旺蒼、南面巴州、北通陜西省南鄭縣,南北長84公里,東西寬31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山勢陡峭、溝壑縱橫。全縣48個鄉鎮、522個行政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鄉村公路的擴展與延伸,促進了*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然而,道路交通事故頻發、高發導致全縣安全形勢十分嚴峻。鄉村道路交通安全已成為全縣安全監管的一大熱點和難點。

一、鄉村道路交通事故頻發高發

據統計:2006全縣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01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95起,死亡27人,傷151人,直接經濟損失136.6萬元,其中:一般事故73起,與去年同期相比,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略微上升。2007年全縣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90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87起,死亡28人,傷201人,直接經濟損失72.74萬元,其中:較大事故1起,死亡3人,一般事故138起,與去年同期相比,交通事故件數上升7.6%,死亡人數持平,受傷人數下降5.8%。2008年全縣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47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45起,死亡80人,傷140人,直接經濟損失170余萬元,其中:重特大事故1起,死亡53人(9.13事故),較大事故2起,死亡7人,一般事故65起。在所發生的交通事故中,一是農村道路事故占80%。二是較大事故呈加速趨勢。

二、原因分析

(一)脆弱的安全基礎條件是導致鄉村道路事故多發的客觀原因

由于自然條件以及經濟原因使全縣鄉村道路的基礎條件得不到及時有效改善,這是導致鄉村道路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是特殊的山區地形條件使鄉村道路普遍等級低、路況差。*屬典型的以喀斯特地貌為主的山區地形,境內山高路陡,溝壑縱橫。因受特殊的深山峽谷地形地貌影響,等級公路等級低,道路特窄、坡陡彎急。*公路里程已達4500余公里,其中,省道2條共148.4公里,縣道11條共384公里,鄉道33條共586公里,村道475條共3460公里,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公路網絡。通車里程中三級以上等級路183公里,僅占5.4%,鄉村道路上等級的比例就更低,且防護設施不到位,安全隱患突出。二是鄉村道路的水毀等隱患排查治理不及時。目前,鄉村道路建設與管護基本上是鄉建鄉管,村建村管。普遍存在著“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建設的多,管護的少。加之,鄉鎮、村社財力有限,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對鄉村道路的管護是既缺資金,又缺勞動力。特別是每年的汛期,常有山洪暴發,而鄉村道路排水設施大多不暢,水毀十分嚴重,這些水毀隱患得不到及時排查治理,留下了大量的事故隱患。三是新修村社道路安全防護設施規范建設不到位。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如火如荼地進行,各地新修了大量的村社道路。“新修一條路就新增加一處安全隱患”。目前,各地新修的大量村社道路,且相當一部分村社道路還進行了硬化,路面好了,車子也跑得快了,但應該配套設置和建設的警示標志標牌、防護樁等安全防護設施卻沒有同時規范建設到位,安全隱患非常嚴重。四是現有的客運交通能力不能滿足廣大農村群眾出行需求。近年來隨著農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農村朋友出行乘車的需求劇增。但全縣現有的客運車輛遠不能滿足農村廣大農民的出行需求,全縣已通客運車輛的僅有32個鄉鎮、1個行政村,還有16個鄉鎮、537個村(居)委會、2408個村民小組未通客運車輛,人們出行極不方便。也給一些農用車、三輪車、摩托車、自用車、黑車等非法載客造成了可乘之機。

查看全文

交通安全體制改革的調查與思考

前不久,由州政府辦組織,州安監局牽頭,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州交通、交警、農機、畜牧等部門和**等縣市就深化交通安全管理體制改革進行專題調研,摸清了情況,分析了問題,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基本情況

目前,全州共有水域面積38萬畝,航道1091公里,營運船舶648艘,農用船1417艘,漁船502艘,有船水庫22座,民間渡口187個;道路里程8384公里,其中國道427公里、省道495公里、縣道1663公里、鄉道3977公里、村道4300公里;機動車輛70933輛,其中農用車9437輛、拖拉機3312輛;車輛駕駛員81837個,其中農用車駕駛員11763個、拖拉機駕駛員3091個;擁有合法客運車輛3679輛,其中旅游客運車輛60輛;鄉鎮開通客運班線178條,開通班線車792輛,其中大型客車10輛、中型客車45輛、小型客車737輛,涉及鄉鎮201個,占全州鄉鎮總數的98%;全州公路通村率達95%。共有專業漁民609人,非專業漁民961人。三年來,全州共發生安全事故926起、死亡663人,年均死亡211人。其中,道路交通和農機事故年均死亡171人,占全州年均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的81%。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道路交通方面,一是農用車、拖拉機嚴重載客現象未從根本上得到杜絕,特別是逢農村集鎮墟場、紅白喜事、習俗節日,農用車、拖拉機違法載客更為嚴重,載客量約占總客流量的60%,安全問題十分突出,成為發生交通事故的最大隱患。三年來,全州共發生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29起、死亡116人,其中有17起屬農用車和拖拉機違法違章載客所致,死亡88人,死亡人數占76%。二是無牌無證、到期未報廢及未定期參加檢驗的車輛較多,車輛車況不好。據州交警部門統計,全州現有無牌無證車輛8000余輛,到期未報廢車輛4852輛,未定期參加檢驗的在冊機動車輛達70%。三是車輛入戶、駕駛培訓和營運所需收取的稅費偏高,多數車主難以承受。以購價6萬元的19座普通客車為例,辦理車輛入戶手續需一次性繳稅費1.53萬元,其中上戶費1800元、車輛購置附加稅約6000元、車輛保險費7500元;每年需繳營運費2.735萬元,其中客運附加費約2.09萬元、過路過橋費3000元、養路費2500元、運管費1428元。同時,還需繳駕駛證培訓費2500元,客運交通安全風險抵押金1.5萬元。實際上,現在參與農村客運的車輛其全年營運收入普遍不高。以一輛行使班線里程為65公里、乘客核定票價為每人8元的19座普通客車為例,如果不超載,其每天營運收入約為280元,預計全年收入約9萬余元,剔除車輛燃油和維修費用、車主家庭的日常生活開支及購車成本,車主的收入則所剩無幾,難以承擔其它費用支出。此外,我州駕駛員考試培訓中心建設滯后。目前,只設有C類駕證考試中心,B類以上駕照考試需到省設考場參考。為此,考B類以上駕照的學員除繳納培訓費外,還得額外籌備差旅費、食宿費和考場訓練費,無形中增加了學員的培訓費用負擔。基于這些情況,一些車主便不愿上戶、不愿辦證、不愿繳費,降低了車輛的上戶率、司機的持證率和車輛的檢測率。四是境內公路等級偏低,特別是村級公路不僅線型差,因資金缺乏有的自修通后就沒有進行過整修,道路安全標志缺乏,垮塌現象嚴重。由于路況差,好車不愿開,便在一定程度上給農用車、拖拉機參與客運提供了市場。

農機監理方面,新《道路交通法》實施后,農機部門只能對拖拉機及其駕駛員進行上戶掛牌、培訓考試等靜態管理,使農機部門在對拖拉機等農機機械開展農機動態監管執法時,缺失執法主體資格,給農機監理工作帶來影響,不利于農機部門對農機機械實施動態監管,農機監理面臨新的問題。如去年5月,吉首市農機監理站處理一起農機事故,駕駛員對其作出的事故責任認定不服而上訴,結果被吉首市法院以農機部門不具備執法主體資格而作出“農機事故責任認定無效”的裁定。同時,農機機構網絡建設也與監理工作的開展不配套,絕大部分鄉鎮農機監理機構的工作人員配備不足,多數只配一名管理干部。面對農村農機車輛多、涉及面廣、管理線長的現狀,鄉鎮農機監理員只能望洋興嘆,無法進行有效管理。

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引發粗酚泄漏通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委員會:

6月7日,云南省富寧縣境內發生一起粗酚運輸車輛翻車事故,造成3人死亡。該事故導致粗酚泄漏,污染了周邊環境,威脅到當地群眾的生活用水安全。中央領導同志高度重視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采取措施,確保群眾飲用水安全。接到事故報告后,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立即要求云南省安全監管局配合有關部門查清事故原因,做好應急處置工作。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防范和遏制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事故,現將云南省富寧縣“6.7”道路交通事故引發的粗酚泄漏事故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事故簡要情況

*年6月7日5時許,一輛車牌號為“湘*”的槽罐車裝載33.6噸(核載22噸)粗酚行至羅富高速公路云南省文山州富寧縣境內“者桑”段*處時發生交通事故,槽罐車翻車,車輛嚴重解體,罐體、車架和駕駛室分離,造成駕駛員、押運員和貨主3人當場死亡。罐體滾下路基10余米,罐體破裂,罐內33.6噸粗酚液體除少部分被樹葉、土壤和當地一家木材加工廠的細木灰吸附外,大量粗酚液體沿高速公路截洪溝流入者桑河,造成環境污染事故;污染物隨水流向下游的廣西百色水庫方向擴散,威脅百色水庫環境安全。

事故發生后,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迅速開展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調運活性炭、石灰粉等物資,采取攔污、分流、吸附等多種措施消減污染物,取得明顯效果。據環保部門監測分析,事故不會對云南、廣西百色市供水水源地造成影響。

二、事故暴露出的問題

查看全文

區交通系統全年安全生產工作意見

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實現全區道路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根據區委區政府和市交通委的工作部署,結合我局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完善網格化管理措施,切實落實交通行業安全監管責任

1.狠抓網格化管理的深化完善。今年,要進一步深化完善交通局系統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體制和內容,提高網格化管理體系的運行效果,確保行業安全監管責任落實到位。

一是進一步完善網格化管理體系。要按照“區交通局安全生產責任分解”的要求,對全局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體系進行完善細化,杜絕監管死角,同時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考核評價體系,定期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考核;

二是切實抓好網格化管理信息平臺的應用。要按照區安委會關于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平臺信息采集工作的要求,全面開展信息采集和信息更新工作,結合交通實際,完成網格化管理信息平臺在局OA網上的運轉,實現交通局系統安全監管的信息化,提高安全監管成效;

三是抓好網格化管理預警工作。要建立網格化管理分級預警制度,重點對落實網格化管理過程中發現的隱患、危險因素或工作動態實施預警,切實提高安全生產網格化動態管理水平,不斷增強安全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

查看全文

安監裝備管理工作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我縣安全監管裝備的有效使用和管理,維護安全監管裝備的安全和完整,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和效益,根據《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特制定本辦

法。

第二條安全監管裝備是完成監管任務,實現安全生產而配置的必備裝備,主要以實物形式存在,包括車輛、防護用品、檢測檢驗設備、應急救援設備、信息化辦公設備和執法服裝等。

第三條安全監管裝備包括用國家財政性資金形成的裝備,國家調撥給單位的裝備以及接受捐贈和其他經確認為國有的裝備,其表現形式主要為固定資產。

第四條安全監管裝備管理的主要任務是:

(一)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監管裝備臺帳和維護使用、管理等相關制度。

查看全文

化學品生產工作的意見(市)

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促進本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根據《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結合本市實際,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科學合理規劃,推進布局調整

(一)制定安全發展布局規劃,優化產業布局

各區、縣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統一部署,制定完善本地區化工產業安全發展規劃,將化工產業發展規劃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要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集約用地”的原則,依照市發展改革委公布的本市通過國家審核的41個開發區產業定位,確定化工產業的集中區域或園區,完善水電氣風、污水處理等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設施。要積極推廣*化學工業區產業鏈一體化和循環經濟經驗,在化工集中區域和化工園區,要合理整合資源,集聚關聯產品,優化園區布局,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風險。各區、縣人民政府應于2009年底前,完成化工產業安全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確定本轄區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的專門區域,并將規劃正式對外。從2010年起,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建設項目必須在依法規劃的區域內建設,負責固定資產投資管理部門和安全監管部門不再受理沒有確定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專門區域的地區提出的立項申請和安全審查申請。

(二)積極引導,創造條件,大力推進危險化學品企業布局調整

各區、縣人民政府要按照“增量必須向工業區集中,存量逐步消化和調整”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引導危險化學品企業實行轉產、搬遷、兼并、關閉,積極促進和推動危險化學品企業布局調整、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市經濟信息化委應會同財政、安全監管等部門,加快形成和出臺政府扶持政策,加大跟蹤指導力度,積極協調相關地區爭取于2009年底前完成中心城(鎮)區、黃浦江上游水資源保護區內82家危險化學品企業的布局調整工作。

查看全文

農村客運規范管理工作計劃

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為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農村客運發展的意見》渝府發〔〕112號)以下簡稱《意見》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農村客運發展的實施意見》相關要求。進一步加強我區農村客運的安全監管,使廣大農村群眾出行安全、便捷、舒適,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認識。

車輛營運安全是檢驗試點工作成敗的關鍵。各鎮人民政府、區級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區作為主城唯一的農村客運發展試點區縣。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把農村客運安全監管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完善工作機制,確保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堅決遏制群死群傷重特大交通事故發生。

二、提高安全監管綜合成效,明確職責。

逐層分解任務,各鎮人民政府、區級有關部門和有關單位要按照以下職責分工。嚴格落實責任,切實提高我區農村客運安全監管的綜合成效,真正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建立和完善交通、公安、安監等部門的監管委托執法機制,各鎮人民政府:意見》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鄉鎮人民政府、基層公安派出所在農村客運安全、秩序、規費、站場和市場監管以及農村公路管理等方面的主體作用。強化農村客運市場有效管理”各鎮人民政府務必盡快建立與交通、公安、安監等部門的監管委托執法機制,切實擔當主體責任,認真加強我區農村客運的安全監管。

查看全文

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

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促進本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根據《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安委辦〔20**〕**號),結合本市實際,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科學合理規劃,推進布局調整

(一)制定安全發展布局規劃,優化產業布局

各區、縣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統一部署,制定完善本地區化工產業安全發展規劃,將化工產業發展規劃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要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集約用地”的原則,依照市發展改革委公布的本市通過國家審核的41個開發區產業定位,確定化工產業的集中區域或園區,完善水電氣風、污水處理等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設施。要積極推廣**化學工業區產業鏈一體化和循環經濟經驗,在化工集中區域和化工園區,要合理整合資源,集聚關聯產品,優化園區布局,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風險。各區、縣人民政府應于20**年底前,完成化工產業安全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確定本轄區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的專門區域,并將規劃正式對外。從20**年起,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建設項目必須在依法規劃的區域內建設,負責固定資產投資管理部門和安全監管部門不再受理沒有確定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專門區域的地區提出的立項申請和安全審查申請。

(二)積極引導,創造條件,大力推進危險化學品企業布局調整

各區、縣人民政府要按照“增量必須向工業區集中,存量逐步消化和調整”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引導危險化學品企業實行轉產、搬遷、兼并、關閉,積極促進和推動危險化學品企業布局調整、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市經濟信息化委應會同財政、安全監管等部門,加快形成和出臺政府扶持政策,加大跟蹤指導力度,積極協調相關地區爭取于20**年底前完成中心城(鎮)區、黃浦江上游水資源保護區內82家危險化學品企業的布局調整工作。

查看全文

鄉鎮安全生產工作要點

2016年全鎮安全生產工作總體要求:以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有關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國、全省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理念,以深化改革為動力,進一步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堅守“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的“紅線”意識,強化責任,依法治理,減少事故總量,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較大事故,促進全鎮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一、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1.推進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完善落實安全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制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要求,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全面落實行業直接監管責任。實行行業主管部門“一把手”負責制和部門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制度。

2.強化企業主體責任。企業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要切實承擔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保證安全生產投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制度,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把安全責任落實到崗位。繼續推行安全生產重點單位監管制度,鎮政府與重點單位簽訂責任書。

3.推進安全生產責任目標考核體系改革。加大安全生產考核權重,制定安全生產“一票否決’’的具體實施辦法。完善安全生產責任目標考核辦法,針對鎮實際,細化考核辦法,實行安全生產考核點評制度。

4.嚴格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和“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依法從嚴從緊從快對事故進行調查,嚴肅查處瞞報、遲報事故行為。開展警示教育,建立用事故教訓推動安全生產工作機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