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考察報告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2 06:59: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放棄考察報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競選班干部精彩發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叫,是年級班的隊長,學習委員和紀律委員,也是一位積極樂觀、有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強的好學生。
首先,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也感謝學校為我提供這次機會。
記得卡耐基說過:“不要怕推銷自己,只要你認為自己有才華,你就應該認為自己有資格擔任這個或那個職務”。今天,我滿懷信心的站在這里,榮幸的參與這次競選。我認為我具備以下優勢:
一、思想端正,品德優良。
作為金海岸小學的一名學生,我始終感到驕傲和自豪。我熱愛學校和班集體,遵守校規校紀,尊敬師長,團結同學,不僅敢于吃苦,還樂于助人,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同學眼中的好伙伴。
新任公務員年度個人總結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覺間,猴年已逝、雞年降臨,真是時不我待!2009年,是我走出大學校院、踏入社會的第一年,也是注定要在我人生中留下濃重一筆的一年;正是這一年,我從一個充滿抱負的學生成長為了一名努力把抱負變為現實的國家公務員,正是這一年,我感受到了真真正正的成長。回首一年來的風風雨雨,內心感慨頗多,現簡單總結如下:
一、努力改造思想,搞好角色轉換
經過“十年寒窗”的洗禮,雖然付出了艱辛,但也增長了學識、煉就了堅毅的秉性,同時也為以后的人生種植了希望;然而,數十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象牙塔內生活,是以社會經驗的巨大缺失為代價的,它造就了自己凡事過于理想化的書生氣,形成了崇尚自由、不喜束縛的特立獨行之個性。如今,我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成為了一名國家公務員,作為人民公仆,我再也不能像學生時代那樣無憂無慮、養尊處優了,這是不利于自己以后的工作的,也是初入社會的我應該加以改造和克服的,以后的工作中要努力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一年的工作經歷使我感受到:搞好角色轉換,正是我參加工作后的第一要務。
二、認真學習理論知識,提升思想境界
“革命的理論指導革命的行動”,為了更好地指導今后的工作行為,我更加注重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在重新鞏固學校書本上學習的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又認真學習了重大時事政治理論,重點學習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出臺后,在支部和同志們的幫助下,我又對其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并及時撰寫學習心得體會與同志們交流,通過學習,豐富了自己的政治理論,提高了思想認識,不斷在學習中豐富自己、充實自己、鞏固自己、提高自己。
一直以來,我就有一個美好的愿望,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時代,我就努力爭取,但是限于學生黨員名額有限,自己沒能如愿以償,但我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仍然在努力爭取著;因此,上班不久,我就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在實際行動中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由于表現較好,順利被確定為黨的培養對象,緊接著又被所在支部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離自己的愿望僅一步之遙,我一定會繼續努力,爭取早日夙愿得償!
新任公務員個人總結
新任公務員個人總結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覺間,猴年已逝、雞年降臨,真是時不我待!2004年,是我走出大學校院、踏入社會的第一年,也是注定要在我人生中留下濃重一筆的一年;正是這一年,我從一個充滿抱負的學生成長為了一名努力把抱負變為現實的國家公務員,正是這一年,我感受到了真真正正的成長。回首一年來的風風雨雨,內心感慨頗多,現簡單總結如下:
一、努力改造思想,搞好角色轉換
經過“十年寒窗”的洗禮,雖然付出了艱辛,但也增長了學識、煉就了堅毅的秉性,同時也為以后的人生種植了希望;然而,數十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象牙塔內生活,是以社會經驗的巨大缺失為代價的,它造就了自己凡事過于理想化的書生氣,形成了崇尚自由、不喜束縛的特立獨行之個性。如今,我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成為了一名國家公務員,作為人民公仆,我再也不能像學生時代那樣無憂無慮、養尊處優了,這是不利于自己以后的工作的,也是初入社會的我應該加以改造和克服的,以后的工作中要努力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一年的工作經歷使我感受到:搞好角色轉換,正是我參加工作后的第一要務。
二、認真學習理論知識,提升思想境界
“革命的理論指導革命的行動”,為了更好地指導今后的工作行為,我更加注重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在重新鞏固學校書本上學習的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又認真學習了重大時事政治理論,重點學習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出臺后,在支部和同志們的幫助下,我又對其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并及時撰寫學習心得體會與同志們交流,通過學習,豐富了自己的政治理論,提高了思想認識,不斷在學習中豐富自己、充實自己、鞏固自己、提高自己。
新任公務員自我工作總結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覺間,猴年已逝、雞年降臨,真是時不我待!20*年,是我走出大學校院、踏入社會的第一年,也是注定要在我人生中留下濃重一筆的一年;正是這一年,我從一個充滿抱負的學生成長為了一名努力把抱負變為現實的國家公務員,正是這一年,我感受到了真真正正的成長。回首一年來的風風雨雨,內心感慨頗多,現簡單總結如下:
一、努力改造思想,搞好角色轉換
經過“十年寒窗”的洗禮,雖然付出了艱辛,但也增長了學識、煉就了堅毅的秉性,同時也為以后的人生種植了希望;然而,數十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象牙塔內生活,是以社會經驗的巨大缺失為代價的,它造就了自己凡事過于理想化的書生氣,形成了崇尚自由、不喜束縛的特立獨行之個性。如今,我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成為了一名國家公務員,作為人民公仆,我再也不能像學生時代那樣無憂無慮、養尊處優了,這是不利于自己以后的工作的,也是初入社會的我應該加以改造和克服的,以后的工作中要努力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一年的工作經歷使我感受到:搞好角色轉換,正是我參加工作后的第一要務。
二、認真學習理論知識,提升思想境界
“革命的理論指導革命的行動”,為了更好地指導今后的工作行為,我更加注重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在重新鞏固學校書本上學習的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又認真學習了重大時事政治理論,重點學習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出臺后,在支部和同志們的幫助下,我又對其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并及時撰寫學習心得體會與同志們交流,通過學習,豐富了自己的政治理論,提高了思想認識,不斷在學習中豐富自己、充實自己、鞏固自己、提高自己。
一直以來,我就有一個美好的愿望,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時代,我就努力爭取,但是限于學生黨員名額有限,自己沒能如愿以償,但我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仍然在努力爭取著;因此,上班不久,我就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在實際行動中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由于表現較好,順利被確定為黨的培養對象,緊接著又被所在支部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離自己的愿望僅一步之遙,我一定會繼續努力,爭取早日夙愿得償!
公務員實習工作總結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覺間,猴年已逝、雞年降臨,真是時不我待!20××年,是我走出大學校院、踏入社會的第一年,也是注定要在我人生中留下濃重一筆的一年;正是這一年,我從一個充滿抱負的學生成長為了一名努力把抱負變為現實的國家公務員,正是這一年,我感受到了真真正正的成長。回首一年來的風風雨雨,內心感慨頗多,現簡單總結如下:
一、努力改造思想,搞好角色轉換經過“十年寒窗”的洗禮,雖然付出了艱辛,但也增長了學識、煉就了堅毅的秉性,同時也為以后的人生種植了希望;然而,數十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象牙塔內生活,是以社會經驗的巨大缺失為代價的,它造就了自己凡事過于理想化的書生氣,形成了崇尚自由、不喜束縛的特立獨行之個性。如今,我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成為了一名國家公務員,作為人民公仆,我再也不能像學生時代那樣無憂無慮、養尊處優了,這是不利于自己以后的工作的,也是初入社會的我應該加以改造和克服的,以后的工作中要努力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一年的工作經歷使我感受到:搞好角色轉換,正是我參加工作后的第一要務。
二、認真學習理論知識,提升思想境界“革命的理論指導革命的行動”,為了更好地指導今后的工作行為,我更加注重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在重新鞏固學校書本上學習的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又認真學習了重大時事政治理論,重點學習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出臺后,在支部和同志們的幫助下,我又對其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并及時撰寫學習心得體會與同志們交流,通過學習,豐富了自己的政治理論,提高了思想認識,不斷在學習中豐富自己、充實自己、鞏固自己、提高自己。
一直以來,我就有一個美好的愿望,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時代,我就努力爭取,但是限于學生黨員名額有限,自己沒能如愿以償,但我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仍然在努力爭取著;因此,上班不久,我就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在實際行動中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由于表現較好,順利被確定為黨的培養對象,緊接著又被所在支部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離自己的愿望僅一步之遙,我一定會繼續努力,爭取早日夙愿得償!
三、刻苦鉆研業務,提高工作能力為了使自己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迅速和實踐結合起來,不斷提高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很注意對自己所從事工作實際特點的研究和學習,以便找到理論和實踐的最佳結合點,從而為解決實際問題尋找一個切入點,以利于問題的實際解決。
在教育局上班的一年內,根據實際需要,我共在人事科、監察室和職成高教科三個科室工作過,針對不同工作的不同特點,我學習的側重和采取的工作方法也有所不同:
透析宗教思想對新中國宗教政策的影響
摘要:是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他對宗教本質的認識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他雖不信仰任何宗教,但對宗教研究卻十分重視。處理宗教問題的思想對新中國的宗教政策有著深遠影響。
關鍵詞:;宗教思想;影響
一、對宗教本質的認識
像舊中國的許多家庭一樣,的家庭也深受宗教影響:他的祖母和母親都篤信佛教,她們為求觀音菩薩保佑幼年的,還曾讓拜“石觀音”為干娘,從而使當時的有了個“石三訝子”的稱呼。在母親的影響下,少年時的難免也信了一段時間的佛教,如在同斯諾談話時曾這樣回憶:“我父親毛順生早年和中年都不信神,可是我母親信佛卻很虔誠,她向自己的孩子灌輸宗教信仰,我們都因父親不信佛而感到傷心。我九歲的時候,曾經同我母親認真地討論過我父親不信佛的問題。從那以后,我們好幾次想把他轉變過來,可是卻沒有成功。他只是罵我們,在他進攻之下,我們只好退讓,另想辦法,但他總是不愿意同神佛打交道。可是,我看的書逐漸對我產生了影響,我自己也越來越懷疑了。”
據回憶,其父親晚年因偶然的一件事受到刺激,終于開始信仰神佛,而卻與其父親相反,變得越來越懷疑神佛的真實性。后來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對宗教的本質及產生的根源有了清醒的認識,如1938年他在讀李達著粼社會學大綱卜書時就對有關宗教的內容這樣批注:“宗教的本質是崇拜超自然力,認為超自然力支配個人、社會及世界。這完全是由于不理解自然力及社會力這個事實而發生的。”
從這一批注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這時的宗教觀已受到馬克思主義的直接影響,如恩格斯對宗教曾有過一個類似的著名論斷:“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
憲法與憲政研究論文
㈠近代中國的主要憲法一覽
從晚清至今,中國已經有過好多部憲法了,但是中國政治至今仍未上軌道。從憲法角度看,基本原因是什么呢?為便于討論,我們先列出如下近代中國的主要憲法及其制憲修憲的時間,然后再考察問題之所在。
1949年之前
1.清末《欽定憲法大綱》(1908)
2.辛亥革命南北議和產生的《臨時約法》(1912年3月11日)
3.袁世凱主導的《天壇憲草》(1913年10月30日)
融媒體生態下報紙副刊突圍路徑
【摘要】在新聞同質化普遍嚴重的傳媒環境中,副刊是一種異質的存在;在報紙由信息媒體向“意義媒體”的嬗變中,副刊有其獨特作用。在弘揚主流價值的博弈中,副刊“潤物細無聲”的功能愈發重要。在今天新的傳媒生態中,副刊要主動擁抱融媒體時代,在副刊的功能定位不能變的前提下,提高副刊品位,研究運營策略,增強副刊傳播力、影響力及引導力,實現由閉門辦副刊到開門辦副刊的轉變。
【關鍵詞】突圍轉型;融媒體生態;副刊初心;運營策略
在報紙式微已成定局的融媒體時代,報紙副刊邊緣化是一個不爭事實。作為副刊,怎樣在新的媒體傳播生態中實現突圍轉型,進而重構副刊在傳媒文化價值中的核心地位,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副刊的重要地位在融媒體生態中更為凸顯
副刊從創刊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從定位看,副刊雖然是新聞正刊的補充和延伸,但從其作用看,副刊不副,特別在新的傳媒生態中,它的重要地位更加凸顯。在新聞同質化普遍嚴重的傳媒環境中,副刊是一種異質的存在。在融媒體時代,信息海量,傳播快捷,但獨家新聞還是可遇不可求的稀缺品,同質化已成為新聞不可救藥的通病。而好的報紙副刊,是陶冶讀者情操、凈化讀者心靈的“精神家園”,成為了一種異質的存在。副刊雖與新聞板塊共同承擔著服務讀者的重任,但因為其偏重文藝性和知識性的傳統而承載了報紙的文化底蘊。“報紙耐不耐看,主要看副刊”。著名報人趙超構一語道出了副刊的地位。在報紙由信息媒體向“意義媒體”的嬗變中,副刊有其獨特作用。融媒體時代新聞競爭白熱化,越來越多的媒體人意識到,好的媒體必須是觀點生產者,闡釋是“內容為王”中的王道。而副刊固然較少闡釋具體的新聞,但從來與時代和社會同頻共振。“五四”時期,副刊成為文學革命和知識啟蒙的平臺,各種思想的交鋒,也成就了《晨報》副刊、《京報》副刊、《民國日報·覺悟》副刊、《時事新報·學燈》副刊。現代副刊在追求生活的貼近性和現實性的同時,始終沒有放棄其應有的文化高度和思想深度,在觀點生產者的舞臺上展現風采。也正因為此,引得一些媒體逆勢而動,如《華西都市報》副刊從2017年起,由周末才有的副刊增至每日四版。在弘揚主流價值的博弈中,副刊“潤物細無聲”的功能愈發重要。從歷史看,副刊一直在先進文化的建設和文化思潮的引領中發揮重要作用。如魯迅的《阿Q正傳》等大量文學作品就是在報紙副刊上發表的,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也是首先在報紙副刊上發表。在今天,文化多元,價值多元,主流文化、主流價值碎片化,副刊作為最能體現報紙文化個性、區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品質的構件,必須有其擔當。
副刊的作為空間在融媒體生態中相對更大
幼兒教育領域的辛勤跋涉者和引領者——趙寄石教授
人文家境專業漸成
南京師范大學趙寄石教授是中國大陸幼兒教育界具有很高學術聲望的幼兒教育專家。1921年,趙寄石出生于南京一個牧師家庭,民主開放的家庭氛圍,使她享受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這也是她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為人風格和謙遜博愛的人格形成的重要條件。在教會學校接受教育后,她被保送進入蘇州景海海女子師范,畢業后留校,在附屬小學和幼稚園工作。從嬰兒院、幼稚園一直教到小學一、二、三年級。正是在這些年間,她與2-8歲的兒童及他們的家長建立了感情,也感受到了與比她大很多的其他教師共事的樂趣。這八年的經歷,為她進入學前教育學術領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48年,趙寄石赴美留學,學習幼兒教育。1952年回國,任教于當時的南京師范學院幼教系,先后從事幼兒園自然教學法和語言教學法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在這個階段,通過對教育現實和社會現實的了解,尤其是通過與基層普通民眾的接觸,堅定了她教育為大眾服務的思想,這也是指導她以后研究和工作的重要信念。
恢復幼教引領建設
20世紀70末,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百廢待舉,百業待興。趙寄石教授在唐淑教授的配合下,負責恢復學前教育專業和帶領同事們進行學科建設的工作。從教學和研究隊伍的組織,新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的擬定,一批新的課程的開設及相關教材的編寫,專業基礎研究的展開,團隊研討活動規范的建立等等,趙寄石教授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趙寄石等老一輩研究人員的努力下,關注理論前沿、注重教育實踐這一陳鶴琴先生倡導的學科建設原則又得到了發揚和光大。在趙寄石教授的倡導和帶領下,教師們深入幼兒園,開展各科教學法的研究,為進一步的幼兒園課程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趙寄石教授不斷從理論上思考高等師范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建設,在培養目標、隊伍建設和研究方向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見解。在《重新思考學前教育專業》和《90年代高師學前專業面臨的挑戰》等文章中,趙寄石教授對高等師范學校的學前專業建設提出了很多極具價值的觀點。她指出: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改革,首先要從學前教育基本概念的變革中引伸出來,要關注學前教育的內涵的變革,如年齡的下延、服務范圍的伸展等,將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辦成培訓和科研一體化的機構,拓寬高師學前教育的服務范圍,高師的服務和研究對象要擴展到從出生到入學前的兒童,要研究所有正規和非正規的學前教育機構的保育和教育。
群眾路線與群眾運動--對群眾路線思想的反思
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科學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內涵豐富和獨特的群眾路線思想和群眾運動觀.本文根據歷史實際,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對兩者做一反思.
一,群眾路線與民主政治建設
從某種意義上說,對于民主政治發展過程的把握程度,取決于對該民主政治發展過程的主體力量的認識,把握與利用的程度.在他的著述中對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主體性力量進行了充分的描述和論證,高度肯定和評價了人民群眾在民主政治發展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民主政治發展過程的展開,政治設想的實現,都要由物化的力量即要由主體的人去實現.民主政治發展的主體是誰呢歷史唯物主義向來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正是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推動著社會歷史向前發展,實現著進步階級的政治抱負.無產階級代表著廣大人民的利益,無產階級的事業倚仗著人民大眾去完成,不能想象沒有廣大人民參加的民主政治建設會成功.始終關注民主政治建設,并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作為民主的具體實現形式之一.他認為,盡管政黨是民主政治建設的主導者,但僅有政黨組織的自身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地投入到民主建設過程中.他在領導中國革命的實踐中最關注的是廣大人民群眾是否都發動起來了,加入進來了.因此,在中國民主政治建設進程中,非常重視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動員和群眾路線的執行.
成千上萬的群眾聚集起來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這已為無數的歷史事實所證明.雖然許多群眾的政治水平遠未達到政治家所要求的水平,但政治家們用通俗的口號或與群眾生計有關的問題來號召,打動群眾,使其中一部分群眾覺悟了,行動起來了,于是受其感染,未曾覺悟的和不甚覺悟的群眾就會一呼而起,造成群眾運動的強烈效果.他們盡管沒有明確的理論,但客觀上卻推動著事業的發展.而且當群眾運動起來后,運動本身又成了一種動員與宣傳的形式,吸引著更多群眾的介入,并教育和提高著參加者.中國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正是抓住放手發動群眾這一條,動員起全國的老百姓,依靠人民戰爭,最后取得了勝利.中國近現代政治發展的歷史昭示了這樣一條歷史唯物主義原理: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是民主政治發展的主體.因此,能否充分調動起廣大民眾參與民主政治建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對于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事業,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換言之,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得如何,直接關系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事業的成敗.
二,群眾路線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