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申報材料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5 20:22:2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扶貧申報材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扶貧申報材料

工程系學生輔導室扶貧助學工作先進集體申報材料

在扶貧助學工作中,我系始終堅持國家學貸款為主體,學校“獎、貸、勤、助、補”的扶貧助學體系為輔助的政策,結合我系自身情況,提高認識,完善貧困生日常評定制度,進一步深化勤工助學活動,積極爭取社會力量助學,不讓一名貧困生因經濟問題而輟學。現將我系一年來的扶貧助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建立貧困生檔案,切實做好貧困生思想教育工作

針對貧困生不同的心理特點,我們在每年的新生一入學就為每個貧困生建立了貧困生檔案。我系現有貧困生75人,占學生總數的20%,其中共有60名同學被批準國家助學貸款,占困難學生總數的80%。各級隊貧困生人數、占學生比例和貸款情況如下:

2002級14人占本級隊學生總數的15.9%,有12人批準了國家助學貸款;

2003級21人占本級隊學生總數的26.3%,有18人批準了國家助學貸款;

2004級26人占本級隊學生總數的26.8%,有22人批準了國家助學貸款;

查看全文

扶貧辦申報雨露計劃培訓基地通知

各有關職業教育辦學機構:

按照省扶貧辦、省財政廳《關于加強雨露計劃管理改革完善實施方式的意見》(政扶發〔2012〕46號)精神,為做好我市雨露計劃培訓基地申報工作,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基地申報數量和范圍

(一)申報數量:我市擬公開、競爭評選1-2個職業教育辦學機構為我市“雨露計劃”培訓基地;

(二)申報范圍:申報機構須為本市區域內的職業教育辦學機構。對首次申報“雨露計劃”培訓基地的職業教育辦學機構,必須是國家或省重點中職學校和優質專業培訓機構。

二、申報原則

查看全文

棟梁工程扶貧助學工作意見

為幫助品學兼優、家境貧困的學生順利入大學深造,根據縣委辦〔2015〕76號文件和縣扶貧基金會的要求,現就鎮開展2015年“棟梁工程扶貧助學活動”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活動目的

發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優良傳統,倡導高尚的慈善取向,向寒門學子伸出援助之手,匯聚社會資源,培育祖國棟梁人才。

二、資助條件

(一)學生條件

2015年入學的本科、專科大學新生和在校貧困大學生以及特別貧困的中學生。

查看全文

文化、旅游脫貧攻堅總結

本年度我局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省、州、縣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相關精神,嚴格貫徹實施文化惠民扶貧工作各項要求,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思維,大力推進文化、旅游建設,讓貧困鄉村的群眾切實享受發展帶來的文化成果。現將我局2018年文化、旅游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文化工作

1、“戶戶通”建設。今年我縣的廣播戶戶通建設任務為185套,目前已完成350套的安裝調試任務,完成任務的189%。共計投入16.5萬元。

2、“村村響”建設。今年我縣的廣播村村響任務為25個行政村,現已完成39套村村響發放安裝調試工作,完成全年總目標任務的156%。專項資金為75萬元,共計投入89萬元,資金使用率達100%。

3、“農家書屋”建設。2018年脫貧的18個村實現農家書屋全覆蓋,配置標準化書柜,圖書歸類,分為政經、科技、生活、少兒、綜合、文學六大類規范擺放,并根據村民的需求及時對大家歡迎的農業技術、生活常識、健康保健、科普知識、文化報等書籍報刊進行了專門選購更新,為每個村農家書屋購置圖書1000冊。各書屋都建立完善了相關管理制度,在書屋門口懸掛統一制作的農家書屋標牌,在書屋內懸掛《農家書屋管理員制度》、《農家書屋圖書借閱制度》、《農家書屋管理制度》,并統一制作了免費開放標識牌,公開開放時間、管理員姓名和聯系電話。滿足了農村廣大群眾的實際需要。農家書屋的建成,為培養農村群眾的閱讀習慣、幫助群眾提高文化科技素質、豐富業余文化生活、促進和諧村寨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共計投入圖書購置費39萬元。

查看全文

審計師資格評審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審計局:

根據《審計署、人事部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辦公室關于*年度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及評價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審考辦字〔*〕1號)和省人事廳《關于做好*年度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通知》(粵人發〔*〕148號)精神,結合我省高級審計師資格評審情況,現將*年度高級審計師資格評審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受理申報材料的時間、地點

*年度*省高級審計師資格評審委員會受理申報評審材料的時間:*年9月1日至9月12日(星期六、星期天除

外),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

*年度*省高級審計師資格評審委員會受理申報材料地點

查看全文

集體商標申報認定工作總結

為深入貫徹黨的和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創新扶貧產品銷售體系,促進精準脫貧工作部署,省啟動了“扶貧”集體商標注冊工作。去年以來,市供銷社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創新扶貧產品銷售體系促進精準脫貧的意見》精神,積極抓好“扶貧”集體商標使用和申報審核工作,創新扶貧產品銷售體系促進精準脫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強化組織領導,科學組織實施。

一是高度重視,專人負責。市供銷社黨委班子高度重視,召開專題工作會,明確工作分管領導為組長,市社專合辦具體負責,制定時間表、提出目標值,確保工作落地落實。二是廣泛發動,積極申報。根據全市優勢特色農產品資源,采取實地走訪、座談會、“一對一”指導等多種方式,廣泛發動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團體積極申報。三是嚴格審核,確保質量。市供銷社嚴格按照《“扶貧”集體商標使用申報及審核辦法操作手冊》要求,實地調研走訪,對產品生產、運輸過程進行現場查看,核查企業營業執照、資質,嚴格規范扶貧產品準入,確保銷售商品來源真實、品質可靠。

二、認真審核備案,做好申報工作。

根據《“扶貧”集體商標使用管理辦法(試行)》,申報主體將申報材料遞交市供銷合作社初審,合格后上報省農產品經營集團復核審批,復審合格后獲得“扶貧”集體商標授權證書。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市紅白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市川芎種植專業合作社、市銳運種植家庭農場、省亮亮娃食品有限公司、道泉老壇酸菜股份有限公司、市什苑養殖專業合作社、群康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省新溪源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省京方農產品有限公司共10家企業的23個產品獲得“扶貧”集體商標的授權證書,為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三、多舉措多創新,促進扶貧產品銷售。

查看全文

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調研匯報材料

自我縣進入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縣實施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以來,極大地激發了我局廣大干部職工加快發展、扶貧攻堅的積極性,有力地推動了我縣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特別是近幾年來加大了生態環境建設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現將環保部門有關山片區政策銜接落實與項目對接情況匯報如下:

一、政策落實及項目對接與實施情況

(一)加強了生態保護力度,開展了生態鄉鎮的創建工作。按照“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全面實施”的原則,以重點項目的實施,帶動生態建設工作的全面開展。把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中一些能產生效益的項目推向市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立政府引導型的多渠道投資機制。先后開展了生態風景區、無公害蔬菜基地、有機茶基地、土地整理等重點項目建設。目前我縣正在組織編制生態縣建設規劃,積極申報省級、國家級生態縣。

(二)強化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工作.開展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既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2011——2020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的實施以及促進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構建生態大縣,也是實現城鄉統籌、改變當地落后面貌的重要一環,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造國家級生態縣具有巨大的鼓舞和推動作用。2012年我縣選取位于我縣城鄉接合部的、竹市兩鎮選取13個行政村積極申報2012年省縣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項目建設。2012年6月,我縣被確定為2012年省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獲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1500萬元,縣級需配套資金642.9萬元,計劃總投資2142.9萬元。獲得批準后,我縣精心組織實施,按時保質完成了項目建設。一是狠抓農村飲用水安全,對示范區內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建立嚴格的保護措施。二是狠抓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三是狠抓農村生活垃圾處置。四是狠抓畜禽養殖污染治理。2013年1月省環境保護廳、省財政廳組織聯合驗收工作組進行了驗收,我縣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項目建設驗收合格。

(三)積極申報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整縣推進工作.力求通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實施,進一步改善農村面貌,逐步形成生態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生活舒適的人居環境。在改善和提高生產生活環境與生活質量的同時,大幅度提高居民綜合素質,引導居民的價值取向、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向持續發展型轉變,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為此我局積極與上級聯系,進行項目對接,積極申報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整縣推進項目。項目總投資42690萬元,其中申請中央、省財政資金5336.25萬元,地方財政資金4695.9萬元,各部門整合資金12380.1萬元,社會資金3201.75萬元,農民投工投勞折算資金17076萬元。

(四)積極申報垃圾填埋場及周邊污染土壤治理修復工程項目和縣糧食主產區土壤環境優先保護區項目。我局于2011年申報了“垃圾填埋場及周邊污染土壤治理修復工程項目和縣糧食主產區土壤環境優先保護區項目”,經多次與省廳、市局匯報銜接,市環保局就項目的申報按照省廳精神召開了專題項目對接與項目技術方案編制會議,2013年8月,已將所有申報材料上報省廳,并呈報國家環保部。垃圾填埋場及周邊污染土壤治理修復工程項目預計總投資2.1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支持1.8億元,地方配套資金3000萬元。縣糧食主產區土壤環境優先保護區項目面積499平方公里,資金未明確,視項目單位申報材料的可行性,經專家評審通過后,由國家、省等多級進行適當土壤環境保護補償。

查看全文

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工作調研匯報材料

自我縣進入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縣實施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以來,極大地激發了我局廣大干部職工加快發展、扶貧攻堅的積極性,有力地推動了我縣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特別是近幾年來加大了生態環境建設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現將環保部門有關片區政策銜接落實與項目對接情況匯報如下:

一、政策落實及項目對接與實施情況

(一)加強了生態保護力度。按照“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全面實施”的原則,以重點項目的實施,帶動生態建設工作的全面開展。把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中一些能產生效益的項目推向市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立政府引導型的多渠道投資機制。先后開展了生態風景區、無公害蔬菜基地、有機茶基地、土地整理等重點項目建設。21個鄉鎮先后被命名為省級生態鄉鎮,并向省環保廳申報省級生態鄉鎮,待省環保廳組織驗收通過后命名。

(二)強化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工作.開展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既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2011——2020年《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的實施以及促進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構建生態大縣,也是實現城鄉統籌、改變當地落后面貌的重要一環,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造國家級生態縣具有巨大的鼓舞和推動作用。2012年我縣選取位于我縣城鄉接合部的、竹市兩鎮選取13個行政村積極申報2012年省縣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項目建設。2012年6月,我縣被確定為2012年省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獲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1500萬元,縣級需配套資金642.9萬元,計劃總投資2142.9萬元。獲得批準后,我縣精心組織實施,按時保質完成了項目建設。一是狠抓農村飲用水安全,對示范區內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建立嚴格的保護措施。二是狠抓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三是狠抓農村生活垃圾處置。四是狠抓畜禽養殖污染治理。2013年1月省環境保護廳、省財政廳組織聯合驗收工作組進行了驗收,我縣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項目建設驗收合格。

(三)積極申報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整縣推進工作.力求通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實施,進一步改善農村面貌,逐步形成生態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生活舒適的人居環境。在改善和提高生產生活環境與生活質量的同時,大幅度提高居民綜合素質,引導居民的價值取向、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向持續發展型轉變,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為此我局積極與上級聯系,進行項目對接,積極申報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整縣推進項目。項目總投資42690萬元,其中申請中央、省財政資金5336.25萬元,地方財政資金4695.9萬元,各部門整合資金12380.1萬元,社會資金3201.75萬元,農民投工投勞折算資金17076萬元。

(四)積極申報垃圾填埋場及周邊污染土壤治理修復工程項目和縣糧食主產區土壤環境優先保護區項目。我局于2011年申報了“垃圾填埋場及周邊污染土壤治理修復工程項目和縣糧食主產區土壤環境優先保護區項目”,經多次與省廳、市局匯報銜接,市環保局就項目的申報按照省廳精神召開了專題項目對接與項目技術方案編制會議,2013年8月,已將所有申報材料上報省廳,并呈報國家環保部。垃圾填埋場及周邊污染土壤治理修復工程項目預計總投資2.1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支持1.8億元,地方配套資金3000萬元。縣糧食主產區土壤環境優先保護區項目面積499平方公里,資金未明確,視項目單位申報材料的可行性,經專家評審通過后,由國家、省等多級進行適當土壤環境保護補償。

查看全文

縣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方案

為確保我縣農村危房改造工程順利實施,圓滿完成上級安排的危房改造工作任務,根據市農村危房改造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六*水市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擴大試點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七大和總書記、總理對貴州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導,按照以人為本、改善民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緊緊依靠群眾,通過政府適當補助、政策扶持等措施,全面完成上級安排的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務,努力改善我縣農村困難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人居環境。

(二)基本原則。堅持科學規劃,統籌協調安排的原則;堅持政府引導,尊重群眾意愿的原則;堅持經濟實用,保證質量安全的原則;堅持政策公開、對象公開、補助標準公開和民主評議,接受社會監督的原則。

二、對象及任務

(一)危房改造對象

查看全文

區農企認定運行監管方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我區農業產業化區級龍頭企業的認定和運行監測工作,搞好對區級龍頭企業的服務與扶持,根據《區關于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區級龍頭企業的意見》和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區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是指在我區行政區域范圍內以農產品生產、加工或流通為主業,通過各種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在經營規模、企業效益和輻射帶動能力等方面達到規定標準,經區農業局審定,并報請區級龍頭企業評審委員會批準公布的企業。

第三條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申報認定和監測管理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擇優原則,引進競爭淘汰機制,發揮中介組織作用,不干預企業經營自主權。

第四條我區企業申請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資格前,必須先取得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資格。已經獲得市級(或市級以上)龍頭企業資格的企業,自然享有區級龍頭企業資格。

第五條區農業局負責受理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申報、組織評審、進行資格認定以及監測管理等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