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筆記》十六屆三中全會復習資料

時間:2022-05-01 09:05:00

導語: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筆記》十六屆三中全會復習資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筆記》十六屆三中全會復習資料

一、從總體上把握十六屆三中全會的內容:

十六屆三中全會聽取和討論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審議通過了《====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并決定提交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

其中,把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會報告工作列為全會的第一項議程,表明了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為進一步發揚黨內====、增強黨的活力的最新努力。而全會通過的《====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是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必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體制保證。

二、把握《====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的基本內容:

1.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作出的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決策,是對全黨新的重大歷史性考驗。

要聯系當前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發展的諸多有利條件理解這個問題。這些有利條件包括:連續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為改革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廣泛利益為深化改革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改革提供了一個更加有利的國際條件;更為重要的是,有以====為總書記的====中央的堅強領導。

2.“五個統籌”: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

全會還依據“五個統籌”的要求,提出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形成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機制,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完善宏觀調控體系、行政管理體制和經濟法律制度,健全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建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提出改革目標,體現了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體現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緊密結合、相互統一的戰略思想,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在不斷深化。

注意以多選題的方式考查“五個統籌”的具體內容以及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

3.“五個堅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堅持統籌兼顧,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五個堅持”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體現了以往改革的成功經驗,對確保改革順利進行,具有重大意義。

注意以多選題的方式考查“五個堅持”的具體內容。

4.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全會認為,要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積極推行公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加快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要適應經濟市場化不斷發展的趨勢,進一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

關于“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是一個全新的提法,要注意可能作為選擇題進行考查。

5.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建立現代產權制度是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在要求,是構建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基礎。現代產權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

建立現代產權制度有利于維護公有財產權,鞏固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保護私有財產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利于各類資本的流動和重組,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有利于增強企業和公眾創業創新的動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礎和市場秩序。

要注意可能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現代產權制度的特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意義”等。

6.土地家庭承包經營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核心,要長期穩定并不斷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依法保障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的各項權利。

“雙層經營體制”應該引起注意,可能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核心”和“經營體制”。

7.要增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

要注意以多選題的方式考查社會信用制度的支撐、基礎和保障。

三、把握《====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的基本原則:

修改憲法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立足我國國情,充分發揚====,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嚴格依法辦事,做到有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有利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有利于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五個有利于”)

全會指出,現行憲法是一部符合我國國情的好憲法,在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保障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應該保持穩定。同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依照法定程序,把十六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寫入憲法,有利于憲法更好地發揮國家根本法的作用。

要注意以選擇題的方式考查“五個有利于”。

以上三個方面的內容,主要是針對考查形勢與政策部分的選擇題而言的。與十六屆三中全會有關的考試內容,考生應該引起重視的還有與之相關的分析題。由于十六屆三中全會主要涉及了“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憲法修改”兩個議題,因此今年的分析題應當對有關這兩個問題的相關原理有充分的重視。

“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主要涉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兩個章節。復習過程中,應當將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有關表述與這兩章的有關理論聯系起來。

“憲法修改”中需要注意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十六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依照法定程序,把十六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寫入憲法,有利于憲法更好地發揮國家根本法的作用”,而且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將“提交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這充分體現了黨的領導、人====和依法治國的統一。應當聯系《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第八章“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中的相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