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地區申論統一考試題_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類

時間:2022-05-01 05:43:00

導語:內蒙地區申論統一考試題_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蒙地區申論統一考試題_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類

一、背景材料:

(1)某記者因為眼睛輕微不適前往方莊第一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的結果是結膜炎,在處方上開出的是江西萍鄉制藥廠生產的5毫升裝鹽酸環丙沙星滴眼液。這家社區醫院劃價每支15.7元。

(2)記者隨后在相距百米的方莊購物中心,看到藥品專柜上一模一樣的滴眼液售價僅為6.6元。兩者價格相差2.3倍。

(3)記者又來到堪稱國內最高規格的一家三級甲等醫院,想在這里得到一個放心的藥價。結果有些出入意料:這種滴眼液又派生出一個新售價--每支12元。

(4)按照環丙沙星滴眼液中的使用說明書,記者按圖索驥撥通了江西萍鄉制藥廠的電話。這個廠銷售科彭科長報出了出廠價:"一次進貨一箱以上,每支價格3.8元。"

(5)據北京市物價局副處長安群介紹,江西萍鄉制藥廠生產的5毫升裝環丙沙星滴眼液,屬于企業按規定的作價辦法自定價格的藥品,它必須先到北京市物價局進行登記后才能銷售。在加上國家規定的正常差率后,這種藥品在北京市場登記公布的價格是:每支批發價為5.75元,零售價為6.6元。安群說,無論是在藥店還是在醫院出售,可以低于北京市物價局公布的藥品價格,但決不允許高出。

(6)按照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廠家按不同的劑型給批發商20%左右的進銷差率,批發商再給零售商15%的批零差率。此外,對企業按作價辦法定價的藥品,可以有50%的工商讓利。這些都屬正常的經濟行為。

(7)如果按廠家報的實際價格進行推算,環丙沙星滴眼液的批發價大體上應為4.75元,零售價應為5.46元。

(8)記者隨后撥通了這種藥品在北京的兩家批發商--燕京醫藥公司和燕京第一批發部的電話。接電話的兩位女同志都不愿意透露從廠家的進價,但比較爽快地報出"批發價":規定批發價--每支5.75元的八六折,就是4.95元。燕京第一批發部接電話的女同志說:"給醫院一般都是八六折"。

(9)據業內人士透露,相比藥店零售而言,醫院開藥的中間環節要復雜得多。一般情況下,廠家聘請醫藥代表或業務員,由他們負責向各醫院進行"公關"。一所醫院需要攻下的關口至少有:醫院負責人、負責進藥的主管和經辦人、相關科室負責人和醫生。每個關口都要暗地里"奉送"一定的回扣,從2個百分點到15個百分點不等。

(10)知情者稱,醫生開出一支環丙沙星滴眼液,可提取占零售價10%的"好處費"。

二、申論要求:

1、請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

2、用不超過350字的篇幅,提出解決給定資料所反映問題的方案。要有條理的說明,要體現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3、就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用1200字的篇幅,自擬標題進行論述。要求中心明確,內容充實,論述深刻,有說服力。

######申論模擬考試卷參考范文######

1.

這是一起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問題:中間商通過對醫生的折扣讓利達到為自己謀取暴刊,醫生受"提成"的誘惑而強行要求患者服用高價藥品。在利益的驅動下,醫藥界已忘卻了自己"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的宗旨。

2.

一是引入競爭機制,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要保障群眾對醫療服務的選擇權,包括選醫院、選醫生和選藥店。以促進醫療機構之間的競爭,促進醫院藥房和社會藥店之間的競爭。

二是實行衛生工作全行業管理,進行醫療資源優化重組。要實行政事分開,衛生主管部門要對本行業實行監管,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調整和控制包括床位、人員、設備以及醫療機構在內的衛生資源存量和增量。

三是整頓藥品生產流通秩序,調整藥品價格政策。進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試點。

3.加快"針對醫院"的改革

一支名叫環丙沙星的眼藥水,從藥廠走到患者的手中,其身價就提高了將近4倍,這種搖身一變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可它又千真萬確地發生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俗話說"有啥別有病",可是人吃五谷雜糧,沒有人敢說自己絕對不會生病,看病吃藥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這就形成了一個很大的醫療市場。在這個龐大而穩定的市場中,醫院是最關鍵的環節,它聯系著藥品生產者和患者,它決定了患者吃什么藥、吃多少藥,從而也就決定了某類藥品的旺銷或滯銷。一些既缺乏職業道德約束又無視相關法規的醫務人員就利用這種市場決定權,從中牟利,如一些醫院變相提高藥價、收受藥廠回扣、大夫開藥方提取"好處費"等,這些行為從根本上說增加了老百姓的醫療負擔,它不僅僅是不道德的,也是違法的,其中隱藏著腐敗。在以往的報道中,我們不難找到這類醫療腐敗的劣跡。

要遏制醫療腐敗,首先必須強調"透明度"。從醫院方面看,必須有一個定期向行政機構匯報藥品進貨與銷售情況的制度,以接受監督,從而杜絕黑箱操作。從醫生方面看,醫生有義務向患者解釋藥品的功效和價格,讓患者有知情權和藥品選擇權。另一方面醫療體系中存在法制真空的局面要有所改變,對一些藥廠的行賄和醫院的受賄繩之以法,以剛性的法律打擊彈性的醫療腐敗已經變得刻不容緩了。

這些年來,我國的醫療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公費醫療已經漸漸被基本醫療保險、大病統籌等制度所取代。然而,也應該看到,目前的很多改革都是"針對患者"這一面的,"針對醫院"的改革不但力度不夠,方法也不夠有效。現在,一些地區已經發現了這一問題,并試圖改變這種局面,如北京市前不久出臺了"基本醫療服務工程",實施分層醫療制度。強化社區醫療服務,從而讓患者享有從醫院、門診醫生到藥品使用的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