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二

時間:2022-03-31 04:24:00

導語: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二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試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及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材料30分鐘,作答120分鐘。

3.仔細閱讀所給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在答題紙上依次作答。

二、給定資料

1.中國時裝品牌網2014年8月18日報道,在上海方浜西路23弄的廢墟與廢墟之間扯滿了各式各樣的塑料頂棚,棚下一個接一個擠滿了零售走私舊服裝的攤位,有的攤販就在碎磚瓦上鋪塊布,在斷墻上拉根繩設攤。由于弄堂里擠不下,攤位延伸到了弄堂口兩側人行道上。繩子上掛有西裝、T恤、運動衫,地攤上堆著西褲、羊毛衫、皮鞋。各種衣物上都附有洋商標,產地有法國、英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等。

一名全身上下穿著進口名牌的販子說:"阿拉賣的是走私貨,所以價錢便宜。儂看看我身上的T恤、西褲,統統是正宗名牌新衣裳,總價只賣到100元,太合算啦!"一個改行的老板娘說;實際上這里賣的都是舊貨,"賣相"新一些的,不過是經過了洗染熨燙等處理,價錢賣得高些。她還透露,這里的攤販有從廣東進貨的,但大多從福建進貨。剛到手時是打了包的"統貨",按重量計價。如果在當地做好"預處理",一般來說,帶回兩大蛇皮袋的貨可賺2萬元。因為一件"翻新"西裝的成本至多l0元錢,利潤一般要有400%,-500%。

2.成都海關緝私局前段時間破獲了一起特大走私進口廢物案--兩家涉案企業在近十年間,累計走私進口以含鉬廢催化劑為主的洋垃圾3000余噸。

海關人士指出,造成含鉬廢催化劑走私進口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含鉬廢催化劑的獲取成本低廉。由于其本身具有較大污染性,出口國往往以無代價方式轉讓,僅需支付少量運費即可。二是這些固體廢物的加工提煉工藝簡單,一般中小企業即可掌握。

成都海關緝私局的同志告訴記者:"這些廢催化劑的鉬含量是8%左右,而一般鉬精礦的鉬含量超過40%。初步計算,每一噸含鉬廢催化劑,能生產一噸多化工成品(鉬酸鈉等),每出口一集裝箱(約40噸)產品,利潤超過200萬元,每噸凈賺5萬元,利潤實在高得驚人。"國家對廢催化劑實行進口管制,根本原因在于加工廢催化劑極易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上述兩家廢催化劑加工廠區周圍地下水污染嚴重,莊稼被工廠廢水"燒傷",糧食減產。

3.2014年9月6日,武漢亞心醫院,湖北檢驗檢疫局對兩批先后空運抵此的捐贈物資例行檢驗。

到現場的10余名成員中,除質檢工作人員,還有來自美國AGAPE基金會、武漢市慈善協會和武漢亞心醫院三方的代表。

這兩批醫療用品由美國AGAPE基金會捐贈給武漢市慈善協會,價值29422美元,共548箱(138647件),主要為心臟手術包、注射器、試劑、輪椅等。根據捐贈雙方于2014年4月16日和6月13日簽署的兩份文件,兩批物資均對口提供給亞心醫院。

現場的檢驗結果出人意料。據湖北電視臺拍攝的畫面,輪椅多數不完整,部分藥品至2014年11月即已到期。

國家質檢總局通報的結果是:捐贈醫療器械第一批到貨l61個紙箱,大部分產品已經于2014年6月(到貨日)前過期;第二批共387個紙箱,絕大部分產品失效期在1990年到2014年之間,并有大量一次性注射器裸放在箱內,試劑和不明液體外流,致使大部分產品霉變、污染,輪椅、試驗箱和部分一次性用品為二手廢舊用品。

湖北檢驗檢疫局當場對貨物實施隔離封存,另抽取樣品送至武漢某醫科大學做進一步鑒定。后者得到的結果是:樣品有一部分為已使用和被嚴重污染的醫療用品,如再使用后患無窮。如實施銷毀同樣會造成環境污染。

10月中旬,同樣在武漢,當地海關再曝一起"美國問題捐贈".這起被視為迄今為止武漢海關查獲的最大規模"洋醫療垃圾",重約10噸,價值36萬余美元。由中華慈善總會分撥給湖北省慈善協會接收,提供者則為美國LDS基金會。

據了解,大多數發達國家對待危險廢物實施兩種方法:一是異地生產,二是越境轉移。"武漢這次收到的醫療垃圾,就屬于越境轉移。"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井文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鑒于本轄區接連出現的"美國問題捐贈",10月中下旬湖北質檢部門向國家質檢總局遞交專項匯報,并針對"美國問題捐贈"提出建議:一是要按國家規定加強對進口的醫療器械,特別是對進口舊醫療器械的檢驗監管;二是要加大對境外捐贈物品特別是涉及人民安全衛生健康的物品入境審批把關措施和力度。

這些建議最終被國家質檢總局采納。在11月4日的l59號公告中,該局在全系統強調了備案與上報機制:一、各地加強對捐贈醫療器的檢驗監管,并完善上報機制;二、凡向中國捐贈醫療器械的國外捐贈機構,需向國家質檢總局申請備案;三、強化報驗,口岸查驗、使用地檢驗,必要時實施裝運前預檢驗。

4.2014年1月,中央電視臺經濟信息聯播欄目連續報道了英國20萬噸洋垃圾侵入中國污染環境的新聞,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經過多方求證,中央電視臺終于找到了洋垃圾的侵入地,這就是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瀝鎮的一個叫做聯涪的村莊。

記者在現場看到,煙囪聳立,還冒著滾滾黑煙,村旁邊的一條河,河水已經完全變成了黑色,上面還漂浮著各種垃圾。隨后,記者來到了村里的垃圾回收處理點,發現分揀垃圾的婦女和小孩,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對垃圾進行分類,在這些垃圾中洋垃圾的身影頻頻出現。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環保局副局長黃頌華說:"出現污染,主要檢測是水體污染和空氣污染。"黃頌華介紹,僅聯涪村從事垃圾回收處理的就有400多個經營戶,共15000多人,并且大部分都來自外地。附近還有6個村在不同程度地從事同樣的工作。在分揀垃圾的過程中,很多經營戶都只是簡單地通過焚燒進行處理。在這些經營戶中,90%都屬于無照經營,他們租用當地村民的房屋,頻繁變化地點,與政府打游擊戰,非常不利于監管。對于這次到底是誰從英國進口了20萬噸生活垃圾,黃頌華說,目前他們還沒有找到確定的目標。

英國洋垃圾事件引起了綠色和平組織的密切關注。作為國際民間組織,他們對于不法商人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非法出口洋垃圾的手段和做法非常了解。

綠色和平組織有毒物污染防治項目主任岳毅樺說:"第一種就是謊報,在報關的時候,將洋垃圾以別的名義進行報關,比如說電子垃圾,它就以可再使用的電腦的名義進行報關。第二種就是夾帶,將洋垃圾夾帶在正常的物品中,這是兩種最常見的做法。"岳毅樺說:"如果說真正承擔責任的話,絕對是將這批洋垃圾出口到中國來的那個公司,那個發達國家必須承擔他們的責任,他們應該運回去。這也是有先例的,只要在海關發現或截獲這樣的垃圾,必須全部退回。"最近有媒體報道:中國每年有價值160億英鎊的貨物運住英國。然而作為"回報",英國每年競將"創紀錄"的190萬噸垃圾用貨船送到中國。而據英國媒體21日報道,短短8年中,英國運住中國的垃圾數量竟狂漲了158倍!這一內幕是_一份英國政府最新官方調查報告20日披露的。報告稱,當布萊爾首相l997年剛上臺時,英國大約有1.2萬噸以廢塑料為主的垃圾運往中國。而最新官方數據顯示,在短短8年之后,則達到了驚人的190萬噸。

5.據了解,2014年全國海關緝私部門立案查處走私廢物案件49起,查獲各類固體廢物8000多噸,其中工業廢物7480多噸,生活垃圾520多噸,對178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強制措施。走私渠道主要以海上偷運為主,方式為偽報品名。廢物的來源地主要是歐美、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記者l月31日從海關總署獲悉,為了防范"洋垃圾"走私入境,全國海關采取實行廢物進口企業分類管理。嚴格進口廢物口岸監管條例和完善相關法規等4項措施,從源頭上堵住"洋垃圾"非法走私入境。

6.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輸送垃圾并不是最近才發生或者出現的事情,我國一直都受到"洋垃圾"入侵的困擾。1993年9月,韓國7家公司以"其他燃料油"名義,將1228噸廢舊物由韓國運抵南京港,經查船上裝的全都是污水、酸性腐蝕性液體等化工廢棄物。l995年6月,從德國進口678噸貨物抵運江西,名稱為進口廢塑料,經海關人員開箱檢查,發現箱中主要是食品袋、飯盒、飲料罐等生活廢棄物。同年7月,上海寶山海關查獲從日本進口的46噸名為回收塑料,實為廢棄農用薄膜的洋垃圾。2014年3月,在荷蘭鹿特丹港截獲的一艘前往中國的英國貨船上,54個集裝箱內裝滿了食品垃圾、塑料廢品、飲料罐、舊衣服、廢電池以及廢舊手提袋等生活垃圾。從2014年開始,歐洲大陸出口到中國的塑料垃圾高達20萬噸,廢紙和硬紙板多達50萬噸,比三年前有了大幅度增加。

7.西非國家科特迪瓦最近再次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不過不是因為該國的和平進程取得了多大進展,而是因為發生了毒垃圾致人死亡事件-一并且,這些垃圾是乘坐某發達國家公司雇傭的貨輪不遠萬里"專程"來到科特迪瓦的。

2014年8月下旬,一艘外國貨輪通過公司在科特迪瓦經濟首都阿比讓十多處地點卸載了數百噸有毒工業垃圾,引發嚴重環境污染。據統計,垃圾排出的有毒氣體迄今已造成7人死亡,數萬人出現不良癥狀,科過渡政府也因此集體辭職。

這一事件再次引起了人們對洋垃圾的關注。其實,洋垃圾引發的環境問題由來已久。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產生有毒廢物5億多噸,大部分產生于工業發達國家。這些危險廢物處理起來非常復雜,而且費用不菲,因此,國際問的垃圾轉移隨之產生并逐年加劇。不少洋垃圾漂洋過海,被運送到法規相對不嚴、處理費用相對便宜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其中最危險的電子垃圾就有80%出口到亞洲,而這80%中的90%進入了中國,中國成了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傾倒場。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剛剛的《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影響--國際法分析》報告指出,在進入我國的電子洋垃圾中含有鉛、鎘、鋰等700多種物質,其中50%對人體有害。在回收過程中如果處理不當,將嚴重污染環境。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在被稱作"世界電子垃圾終點站"的廣東貴嶼鎮,由于采用的是"19世紀工藝"來處理電子垃圾,已導致方圓上百里找不到可飲用的水。

可以說,科特迪瓦毒垃圾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而冰山下掩蓋的是更多未造成人員嚴重傷亡的洋垃圾污染事件。

8.事實上,傾倒洋垃圾不是國家行為,而是企業行為,對垃圾出口企業來說,這樣做既可以賺取政府的垃圾處理費,又減少了垃圾處理成本,避開政府監管,還能從中國進口商那里獲得出口收入,而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則可補充其生產原料不足,如中國是世界第二大塑料制品國,作為原料的合成樹脂市場價格11000元/噸,而進口廢塑料卻只有4000元/噸左右。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生意沒人做。只要有這樣的價格落差,就會有人不顧他人的死活而去做垃圾生意。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又不純粹是一個市場問題。可想而知,在英國,如果沒有嚴厲的環保制度,處理垃圾也同樣賺錢的話,沒有企業會把垃圾傾倒到中國。正是因為發達國家在環保事業上法制完備,社會監督完善,政府行政到位,垃圾處理和排污需交納高額費用,這些洋垃圾在其本國才無處容身。而在中國,垃圾處理的成本之低,利潤之高令人吃驚,沒有過硬"關系"的人甚至還不能從事廢舊品回收行業,說明這是一個暴利業。而與此同時政府監管卻極為寬松,大多只是罰款了事,而且這些罰款直接進入地方財政,那些受污染危害的公民卻不能從這些罰款中得到合理補償,制造污染的企業和人也不會受到致命打擊。

9.我國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24、25、26條和第78、79、80條對固體廢物,即報道中所稱的"洋垃圾"進口問題作出了專門規定。這些規定與上述事件相關的包括如下四方面內容:一是禁止洋垃圾進境傾倒、堆放和處置三種行為。這三種行為中,傾倒和堆放垃圾對環境的影響毋庸置疑;而垃圾處置由于在目前大多數情況下是直接填埋或焚燒,其對環境的破壞也是顯而易見的。

二是禁止不能用做原料或者不能以無害化方式利用的洋垃圾進口,也就是說可以用做原料的洋垃圾可以進口;或者不管是否用做原料,只要可利用,但必須是以無害化方式利用的洋垃圾可以進口。不過,這里要強調的是,對于以原料或者無害化方式利用的垃圾進口,要具備這樣一些條件:第一是限翩進口,第二是需經過審批許可或者依法辦理相關手續,第三是必須對這類垃圾進行分類管理,第四是進口洋垃圾必須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第五是必須經質量檢驗檢疫部門檢驗合格。這五個條件缺一不可。

三是對于禁止進口、限制進口和許可進口的垃圾需要由有關部門制定目錄,根據目錄來決定哪些可以進口,哪些不可以進口。這個目錄是由多部門聯合制定的。目前關于電子廢物是否可以入境的問題,在立法、執法和科研部門均有爭議,但不管理論上的爭議如何,必須嚴格按照現行法律的規定執行。

四是對于違反上述法律規定的,第78、79、80條分別規定了違法者所應承擔的相應法律責任。

10.2014年1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環境資源法教授周珂發表文章認為,洋垃圾造成危害觸目驚心,而潛在的危害更令人不寒而栗。盡管專家和媒體已指出這種行為的違法性,包括對國內法的違反和對國際公約的違反,但至今尚未聽說法律對此如何介入。正是由于外來違法行為得不到及時的和應得的法律懲處,才使國人對我們現今環境法面對違法者屢屢表現出來的踟躕感到不解,公眾和媒體的義憤如此強烈,理應讓我們反思現行的法律。例如,我國修改后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24條規定,禁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同時第25條又規定,禁止進口不能用做原料或者不能以無害化方式利用的固體廢物;對可以用做原料的固體廢物實行限制進口和自動許可進口分類管理。表面上25條是24條的例外情況,但實踐中這個口子一開就再也堵不上。更有一些權威人士和專家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當成名言到處鼓吹,如此一來,也就不存在什么不能用做原料的洋垃圾了,當然也就可以敞開進口了。

三、作答要求

(一)依據給定資料內容,簡要分析促成我國洋垃圾買賣形成的根本原因,限200字以內。

(20分)

(二)你認為應從哪些方面人手解決我國目前面臨的洋垃圾泛濫的問題,提出你的解決思路或辦法。要求: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總字數500字以內。(40分)

(三)結合給定資料內容,以《洋垃圾控制與治理中的國家作用》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鮮明,論證充分,條理清楚,語言順暢,書寫工整,限l000字以內。(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