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推優自我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12 12:03: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團推優自我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輔導員;職業生涯規劃;學生干部
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中最為特殊的一份力量,既是學生工作的管理者還是學校行政性事務的執行者等等。日常事務繁瑣、凌亂,往往使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無法面面俱到、細致深入,此時,一支得力、高效的學生干部隊伍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輔導員除了扮演好領航者、組織者、實施者的同時,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培養一批精銳的、符合社會需求的學生干部隊伍,形成一套完整的培養方案。
一、運用教學技巧,以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為契機,加強學生干部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視。
面對大學生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狀,高職院校的學生干部作為普通學生中佼佼者,代表著學校管理的形象和教育的質量,更應在這場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輔導員在對學生干部隊伍的培養過程中,要及時認清社會發展的需求,掌握各類政策信息,讓職業生涯規劃這個概念在學生干部們的思想意識中扎根生長。
1、以職業生涯規劃這門課程為導入,奠定好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平時的接觸中,筆者發現,大多數的學生干部都不知道職業生涯規劃有多大的用途,如何去做一份職業生涯規劃。新修訂的教學計劃中明確指出大一下半學期必須給學生們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與設計》這門課程,輔導員便可利用教學的手段,合理設計好這門課程,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將純粹的理論知識點貫穿在大量的事實案例中,最后通過考核鞏固各類理論知識點。
2、以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為契機,加強學生干部設計職業生涯規劃方案的實力。
學生干部平時工作比較忙,很難真正掌握知識點。此時必須采取一種方式,讓職業生涯規劃這個概念在學生干部心中根深蒂固,那就是職業生涯規劃大賽。2011年10月我組派選手參加省教育廳舉辦“花橋國際商務城”杯第六屆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在準備期,輔導員給予理論指導外,更多是讓學生干部發揮主觀能動性。最終,一位學生干部榮獲省校系統內第一名的成績,這便是最好的標榜。此外,系部舉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旨在普及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和技巧,鞏固學生干部們的設計技巧。
二、運用實踐杠桿,以學生管理工作為平臺,引導學生干部實現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
擁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還不夠,必須經過實踐的驗證。美國施恩教授將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分為成長、幻想、探索階段,查看工作世界階段,基礎培訓階段,早期職業的正式成員資格,職業中期,職業中期危險階段,職業后期,衰退和離職階段以及退休等9個階段。根據這一理論,學生干部正處于職業生涯發展的準備期、試探期,因此學生干部首先要取得大學生涯的成功。
1、通過自我認知的培訓,增強實現學生干部自我教育的內部動力。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就是“知己”。很多學生起初并不了解自己的興趣、特長,對學生干部這個概念認識不清,這導致同學們盲目的競選學生干部崗位,只要當上學生干部,任何部門都行,逐步產生一種不正之風。
因此輔導員在選拔學生干部時須嚴格把關。選拔前期多宣傳;面試考核多評審;試崗鍛煉多培訓,輔導員老師主要通過組織各類內部座談會、民主生活會、辯論賽等活動來幫助學生干部進行自我總結、自我分析、自我批評,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自我認識。
2、以基本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學生干部的職業目標為考核標準,加強其自我主動實踐的培養。
學生干部平時的工作中需要說、寫、做等基本能力,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去執行輔導員老師的指令,這使得他們嚴重缺乏創新意識、組織協調、團體合作、判斷決策等高端就業才能。
輔導員在學生干部培訓的過程中,將此作為重點來闡述,可專門設置一個環節,讓所有學生干部結合自我認知、社會就業行情的了解,明確自己的學習、工作目標。每位學生干部必須針對自己的目標制定詳細的學習、工作計劃,保存在輔導員老師處,在學年結束時,這將成為每位學生干部的考核標準。如此,一改往常學生干部被動的去做工作為自我主動要求提高,改“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以職業教育為導向,加強學生干部職業競爭意識。
高職學生相比本科生競爭優勢本來就該是職業技能突出。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干部除了擁有較扎實的專業技能,更應注意職業競爭意識的培養。輔導員在平時的工作中,應灌輸企業職業競爭機制,提前讓學生干部進入職業競爭的角色中。
1、建立企業管理式的激勵機制,提高學生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公司實行的是重獎重罰、重視績效的工作理念,提倡的是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要求。因此,輔導員在平時的工作中將創新、節約、高質高效作為獎勵項目;鼓勵學生干部發散思維,創新型的學生活動,輔導員只給予方向上的把握;在組織活動中,鼓勵學生干部自己進行預算控制,最大限度上實現節約這一理念等等。這些都能增強學生干部的生存意識和危機意識。
2、參考企業式監督考核機制,有效保障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成果。
建立了企業式的激勵機制,還需相應的監督考核機制作為保障。在對學生干部的日常考核監督中,輔導員可設置工作態度、工作效率、領導才能、創新才能等考核細項,明確“公平、公正、公開”的考核原則,并制定相應的考核結果,如“優秀、良好、稱職、不稱職等檔次。考核結果將與學生干部的是否留用、職務晉升、評獎評優、推優入黨等直接掛鉤,這能夠鞭策學生干部個人調整不良心態、積極主動工作、實現自我完善。
總之,高職院校輔導員培養學生干部,必須圍繞職業教育這一中心,建設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學生干部隊伍。實踐證明,優秀的學生干部更受用人單位的歡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學的學生干部培養機制是一個長期的課題,輔導員還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保持頭腦清醒、思路開闊、不斷創新和探索。(作者單位:無錫市廣播電視大學)
參考文獻:
[1]許文興.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