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項目申報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18 21:04: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志愿服務項目申報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高校 志愿服務 工作體系 構建
1993年底,團中央發(fā)起實施青年志愿者行動。截至2007年12月,全國已經(jīng)有累計超過2.68億人次的青年在扶貧開發(fā)、社區(qū)建設、環(huán)境保護、大型活動、應急救援、海外服務等領域為社會提供了超過61億小時的志愿服務,注冊志愿者達2511萬人。自從1993年福州大學也率先開展志愿服務至今,大學生志愿者人數(shù)逐年遞增。高校志愿服務作為中國青年志愿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15年來,在全國青年志愿者行動中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為志愿服務事業(yè)的發(fā)展和社會的和諧與進步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青年志愿者行動作為團工作的組成部分,既是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方式,也是進行有效思想教育的途徑。然而,隨著高校志愿服務力量不斷發(fā)展壯大,如何在更大程度上引導青年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同時又對志愿者進行規(guī)范管理和有效認可成為長期以來困擾高校志愿者工作的兩難問題。
1 建立志愿者注冊認證制度,構建組織管理體系
高校志愿服務的參與主體是青年學生,由于青年學生的參與渠道和領域的多樣性,個體偏好性和選擇參與的隨意性以及參與過程中的群體性,如何對志愿者進行有效管理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根據(jù)目前國內志愿服務狀況和國際上慣用的方式,以志愿者注冊認證制度為核心,構建志愿者組織管理體系確實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
志愿者注冊認證制度是目前國內外NGO組織在志愿者組織管理方面普遍采用的方法,雖然不同的NGO組織根據(jù)本組織不同的需要,在注冊認證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的側重,或寬或嚴,但是在不同程度上都會以這種方式吸納志愿者,對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給與支持和鼓勵。
那么,什么是志愿者注冊認證制度呢?它就是對志愿者進行登記注冊并按照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的情況給與認證的制度。而志愿者組織管理體系正是以志愿者注冊認證制度為核心,它包含以下三個基本內容:
第一,形成權威性的注冊認證機構。主要負責對志愿者基本信息進行統(tǒng)一管理,掌握全校志愿服務動態(tài),擬定志愿者工作戰(zhàn)略,根據(jù)形勢的變化及時采取措施調節(jié)志愿服務資源,并保證志愿者服務認證的權威性。
第二,出臺方便有效的注冊認證程序。高校志愿者人數(shù)眾多,規(guī)模龐大?;谥驹阜毡旧淼奶攸c,如果注冊認證程序復雜、手續(xù)混亂,必然使注冊認證的過程雜亂無章,影響注冊認證制度的有效性。
第三,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即以服務認證為基礎,根據(jù)服務時間和服務質量對志愿者進行考核和評優(yōu),建立健全服務質量評價體系,激勵志愿服務行為并保障志愿者權利,更好地發(fā)揮注冊認證制度的積極作用。
福州大學于2005年開始試行志愿者注冊認證制度以來,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根據(jù)福州大學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對2007年的志愿者認證工作統(tǒng)計,校內各類志愿組織總志愿認證時間為11317小時,其中志愿者服務認證時間為7322小時、志愿者培訓認證時間為3192小時,共達2315人次。
2 廣泛參與與打造品牌項目相結合,構建志愿服務項目的開發(fā)運作體系
青年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是時代的要求,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們青年學生譜寫無悔青春的契機。為此,高校應該為青年志愿者提供充分的平臺展示其青春的光彩,實現(xiàn)其人生的價值。其中,志愿服務項目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載體。為促進廣大青年學生“多口徑、多渠道”地參與志愿服務,高校不僅應該構建良好的志愿者組織管理體系,更應該努力完善和落實志愿服務項目管理體系,力爭打造品牌項目,帶動青年學生廣泛參與志愿活動,構建完整的志愿服務管理體系。建立切實可行的項目開發(fā)運作體系,要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2.1 推進科學化管理,完善項目運作流程
總結經(jīng)驗,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建立完善的項目登記管理制度,使項目在運作過程中有章可循。首先,保證志愿服務項目的質量是關鍵,嚴格控制項目申報程序,要求申請組織提交齊全的申報材料,包括詳細的活動計劃、清晰的可行性分析、完善的安全預案等,從而保證項目的順利開展。其次,精心指導項目運作,在項目開展過程中進行不定期考察,考察的內容包括項目的進度、經(jīng)費使用情況及服務對象的反饋等。對于大型或長期項目,可安排工作人員參與整個活動過程,以便更好地對活動進行指導和監(jiān)督。最后,項目結束時,及時認真開展項目評估,根據(jù)項目開展過程的詳細記錄和服務情況反饋,對整個活動進行經(jīng)驗總結。同時,一段時期內就要對全校志愿服務項目的開發(fā)運作情況進行匯總分析,把握動態(tài)。
2.2 充分調動青年學生積極性,推動項目運作良性發(fā)展
在項目開發(fā)方面,福州大學志愿服務工作部將重點工作放在指導志愿者團隊獨立發(fā)展項目。如:福州大學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愛心支教”服務項目是在志愿服務工作部指導下,由志愿者自主開發(fā)的一個服務閩候大學城周邊農(nóng)村的項目,該項目榮獲2008年第三屆福建省志愿服務項目獎。同時,結合志愿者服務傾向和社會服務需求,建立主題引導機制,根據(jù)不同時期的不同需求,對志愿者的服務方向進行合理引導。重點強調的是,要激勵各志愿者組織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開辟有特色的志愿服務陣地。
2.3 展現(xiàn)自身優(yōu)勢,打造品牌項目
高校的志愿者工作不僅要加強項目開發(fā)運作機制建設,還應該充分利用高校組織動員能力強和青年學生文化素質較高的優(yōu)勢,定期開展一些特色項目,發(fā)掘并樹立品牌項目,最終實現(xiàn)有點有面、點面結合的項目格局。
3 系統(tǒng)培訓與實踐教育相結合,構建志愿者骨干培訓體系
管理學上認為,管理半徑過大,會導致價值觀的沖突變多,難以執(zhí)行統(tǒng)一的制度,就會變成一盤散沙。因此,重點培養(yǎng)一批具有較強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敢為人先、勇?lián)厝蔚耐瑢W,以縮小志愿者管理半徑和提高工作效率成為必要。
要培養(yǎng)合格的志愿者,就要建立高效、嚴密的培訓機制,把實踐教育與系統(tǒng)培訓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擴展志愿者骨干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通過系統(tǒng)培訓樹立有序的志愿者活動意識,拓展工作視野,激發(fā)服務創(chuàng)新意識,才能從根本上開拓志愿工作的生命之源,長青之木。
首先,要培養(yǎng)骨干志愿者,就要挑選一批優(yōu)秀的志愿者隊伍。采取以志愿者自薦為主,組織推薦為輔,在充分考慮個人意向及實際組織志愿服務能力的基礎上,實行適度的培養(yǎng)差異化,幫助學員更好更快地成熟起來。
其次,在培養(yǎng)模式和培訓內容上,采用現(xiàn)代管理教育方法,以骨干之間傳幫帶為紐帶,逐步完善培養(yǎng)機制,強化骨干培養(yǎng)模式的科學性。福州大學志愿者協(xié)會通過立體化全面化的培養(yǎng)體系,比如開設專家講座,組織參加志愿服務實踐等,為志愿者提供全面了解志愿者理論、組織管理常識等方面知識的平臺,激勵志愿者探討志愿服務工作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交流志愿服務的感受,積累志愿服務的經(jīng)驗。
通過建立志愿者骨干人才選拔和培養(yǎng)的長效機制,不斷培養(yǎng)志愿服務人員,壯大志愿服務隊伍,擴大志愿服務影響,為志愿服務事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4 積極爭取社會力量,構建志愿服務保障體系
志愿者是一支充滿奉獻精神的隊伍,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自己的愛心和熱情。構建志愿服務保障體系,不僅代表著社會對他們的支持與肯定,還可以促進和幫助青年志愿者更好的服務于社會,使他們的服務、他們的精神傳播得更遠,更深。
資金保障是目前建立服務保障體系面臨的最突出問題。青年志愿者在參與服務的過程中不僅要擁有高漲的熱情、愛心和大量的時間,還要面臨著一些隨之而來的費用支出,如交通、飲食、通訊各方面的開銷,在服務項目的開發(fā)、運作以及為志愿者提供安全保障,購買保險等方面也會產(chǎn)生各種管理費用。這一系列的支出無論對志愿者個人和志愿者組織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壓力。因此,高校志愿者組織在學校下?lián)苡邢藿?jīng)費的基礎上,應該不斷加強吸納社會資金的能力,爭取更多社會力量的支持,為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提供資金支持,從而促進志愿者行動的持續(xù)發(fā)展。
另外,政策保障、法律保障、人員保障等問題也是志愿者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志愿服務的社會認可度不斷提高,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志愿服務的啟動與全面開展,無疑為志愿者打造了絕好的宣傳平臺。借助奧運會強大的號召力,更廣泛的人群了解并近距離的接觸志愿者,社會各界的知名人士也紛紛加入到宣傳志愿活動的隊伍中。這為志愿者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增強社會認同感的同時提升了志愿者的社會地位。然而,由于奧運會自身的階段性和奧運會志愿者組織方式明顯的突擊性,大批奧運會志愿者在奧運會結束后,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它很有可能導致政府對社會志愿服務工作重視的下降,媒體對志愿者關注的下降和志愿者自身對志愿服務熱情的下降。同時,由于此次奧運會實行以北京高校為主體的志愿者招募計劃,致使奧運會的志愿服務對于其他城市的影響遠遠不及北京。所以利用我國現(xiàn)在的的氛圍,推進志愿者工作體系的構建將會促進我國志愿者服務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完善。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高校志愿者工作思路需要進一步地明確和拓展。志愿者工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時期地積累、思考、規(guī)劃和落實。這就更需要高校共青團組織、志愿者組織工作人員能夠勇挑重擔、迎難而上,更好地把握定位、明確思路、堅定信心、穩(wěn)健步伐,對志愿者工作進行長期規(guī)劃,引導、促進更多的青年學生投身于志愿服務的行列,從而為全國志愿者工作的深入開展和構建和諧社會長遠目標的實現(xiàn)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敏.關于建立志愿服務體系長效機制的思考[J]. 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8, (1).
[2] 何珍文,王群.試論北京奧運會志愿服務活動對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志愿服務體系的影響[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8,(3).
[3] 丁元竹,汛清.志愿活動研究:類型、評價與管理[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