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護士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9 17:09: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彩超護士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彩超護士論文

篇1

論文摘要 目的:探討直視微創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和特點。方法:對40例結石性膽囊炎、膽囊息肉等病變患者擬行直視微創膽囊切除術,行術前指導、心理護理及術中護理、術后生命體征監測、病情觀察、指導康復期活動及飲食等綜合護理。結果:40例患者術前術后心理狀況健康平穩,術后生命體征平穩,無出血、膽瘺發生,均順利康復出院。結論:直視微創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的護理是手術成功、患者順利康復的重要保證。

為適應外科手術微創化的發展方向,我院于2006年12月~2008年9月應用微創器械,采用2.5~3.5cm微小切口,在直視下行膽囊切除術40例,手術效果滿意,護理過程也有別于傳統方法,現將圍手術期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組患者40例,男13例,女27例,年齡32~74歲,其中結石性膽囊炎37例,膽囊息肉2例,非結石性膽囊炎1例。

手術方法:連續硬膜外麻醉成功后,患者仰臥位,手術醫師應用常規手術器械加微創系列手術器械,包括鈦夾鉗、分離鉗、分離剪、抓持鉗、冷光源拉鉤、微創沖吸剝離器等,經直視下做微小切口(2.5—3.5cm),通過手術步驟與技巧將膽囊切除,再進行膽囊床電凝止血,沖冼檢查術野無滲血、無滲膽汁后,逐層縫合腹壁切口,用4-0可吸收線皮內縫合切口皮膚,切口用創口貼覆蓋。

結果

4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天數1~5天,平均3天,較傳統膽囊切除術住院時間縮短4~7天。術后并發癥1例,為切口脂肪液化,經3~5次換藥后愈合。所有病例術后微痛或無痛,術后8~10小時下地活動,12-24小時進食流質。

護理

術前護理:①術前病人準備。術前遵醫囑指導病人如何配合檢查醫生進行術前常規檢查,如肝腎功能、血糖、血常規、x線胸片、心電圖等,特別要做比較詳細的B超或彩超檢查,以明確膽囊尤其是膽管情況,肝臟和膽囊的位置,并除外其他疾病。術前10~12小時禁食禁水,一般不需插胃管和導尿管,女病人和無胸腹多毛者不需備皮。術前30分鐘肌注魯米那、阿托品,術前排空膀胱,取下假牙、眼鏡、發夾、手表和首飾等,一切準備完畢后,將病人護送至手術室。②心理護理。直視微創膽囊切除術是國內最新開展的微創手術項目,患者與家屬對其了解少,因此顧慮多。為此護士應針對性地為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手術的簡要過程及優點,如切口小、手術時間短、出血少、腹腔干擾輕微,術后8~10小時可下地活動,12—24小時可進食流質,住院時間短,費用低,手術安全,療效可靠。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直視微創膽囊切除手術成功的范例,并讓已手術后的患者現身說法,以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使之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積極健康的情緒接受手術治療。告知患者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延長手術切口完成手術,并不影響手術療效,使患者消除一切顧慮,增強信心,主動放心的配合手術。

術中護理:①物品準備。手術室護士應在術前準備好普通外科器械包1個,10cm×40cm多層帶線紗布10塊,高壓蒸汽滅菌,直視微創膽道器械1套,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滅菌10小時,另備好可吸收止血綾、鈦夾、4—0可吸收線、5ml注射器和1%利多卡因等。②巡回護士配合。手術前30分鐘調節好手術室溫度,一般在22—25℃,濕度在55%左右,病人入室時熱情迎接,平穩地把病人送至手術床上。協助麻醉師完成硬膜外麻醉后,幫病人取仰臥位同時對準腰橋,開腹后升起腰橋,快速建立靜脈通道,接通所有儀器電源及各種管道,將電極板粘貼于患者小腿部,根據手術需要調節光源,電凝輸出功率以及光源開關,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手術結束時,用溫水擦凈病人皮膚上的血跡和消毒液痕,為病人蓋好被單,注意保暖,搬運時注意保護切口,平穩把病人送回到病房。③洗手護士配合。術前應對直視微創膽囊切除手術做充分了解,熟悉手術配合步驟,詳細清點器械、帶線紗布、縫針,以防遺留體內,消毒鋪巾后,各器械按程序擺放,術中密切關注手術進程,做到術中準確,快速傳遞器械,保管好切下的膽囊標本并送病檢。

術后護理:①術后一般護理。去枕平臥6小時,測BP、P、R 1次/小時,連測6—8次,正常平穩后停,測體溫每天2次,發熱者每4小時1次。8小時后可囑患者下床活動,以增加肺活量,減少肺部并發癥,改善全身血液循環,促進切口愈合,防止壓瘡和減少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并可促進腸道和膀胱功能的恢復,減少腹脹和尿潴留的發生。術后12小時無腹脹腹痛嘔吐者可進少量溫開水或流質,禁食甜食、牛奶、豆漿易產氣食物。②加強病情觀察。術后密切觀察患者有無腹痛、腹脹、壓痛、反跳痛及移動性濁音,觀察有無面色蒼白、脈速、血壓下降等休克癥狀,觀察腹部切口有無滲血滲液及紅腫現象,觀察全身皮膚黏膜及鞏膜有無黃染,觀察有無發熱,一旦發現上述情況,應及時報告醫生并配合進行相應的處理。③靜脈補液及抗生素的應用。嚴格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做到及時、準確、有效,保證所需藥物及時進入體內。④康復護理。飲食上給予低脂適量蛋白質、多維生素、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少吃多餐,糾正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不酗酒吸煙,不暴飲暴食,少吃或不吃油膩煎炸食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勞累,做適量的活動,逐漸加大活動量,保持心懷舒暢,營養均衡,如有腹痛、黃疸癥狀及時就診,定期復查。

篇2

隨著“以病人為中心”服務理念在護理工作中的融入,患者安全、環節質量、風險預警等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得到護理人員與管理者的普遍關注。在心血管內科病人中實施護理告知程序,通過患者入院、住院期間、出院實施護理告知,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了護士的理論水平和溝通能力,有效的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減少護患糾紛,真正使患者得到安全、有序、優質的服務。因此,對目前臨床應用的護理告知內容加以梳理和整合,進而建立一個基于行業準則、彰顯科室特色文化的護理告知系統,本文就護理告知內容在科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進展作一綜述。

1護理告知程序概述

1.1定義。臨床護理告知程序是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針對患者的具體疾病,將臨床護理告知的內容按照前后發生和輕重緩急的順序進行組合,對患者進行系統、規范的健康教育的過程[1]。

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人們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對醫療護理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11條規定:“在醫療活動中,醫務人員應將病人的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如實告知病人,及時解答其咨詢”[2],這是對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履行告知義務的規定,也是對病人知情權、同意權、選擇權的規定。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嚴格履行告知程序,能有效防范護理糾紛的發生,促進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

1.2種類。

1.2.1入院的護理告知。

1.2.1.1一般患者的告知內容。心內科患者年齡大,并發疾病多,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具有其特殊性,疾病本身及外界環境的改變,嚴重影響其安全性[3]。值班護士應誠摯、熱情地接待病人,首先介紹病區環境及設施,如衛生間的位置、用餐、開水供應時間、床單元管理要求、呼叫系統的使用方法等。其次介紹科室人員,包括負責醫生、護士、科主任、護士長的姓名以及科主任查房時間,耐心聽取并解答患者及家屬的詢問。然后介紹醫院的規章制度,包括探視、陪床制度,尤其強調住院期間不要擅自離開病區、離院外宿,以免發生意外,否則由此發生的意外后果自負。最后進行安全介紹,告知病人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防止意外傷害,年老體弱病人需留陪的注意事項等。

1.2.1.2危重患者、急癥患者的入院告知內容。心內科患者病情變化快、病情重,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入病室,情況較急,應以搶救為主。立即給予心電監護、止痛、吸氧、測量生命體征等,積極配合醫生搶救。并做好護理紀錄,需留陪送人員,以便詢問、了解病史。護士對家屬及其護送人員口頭告知用藥治療、護理方面等情況。

1.2.2住院期間的護理告知。

1.2.2.1口服給藥及注射用藥的告知內容。心內科患者需要長期口服藥,不可隨意增減或停用,按醫囑規定給藥。告知病人在用藥過程中學會自我監測,并將各種藥物的名稱、作用、劑量、不良反應、藥物療效列表告訴患者。如使用抗血小板凝集藥阿斯匹林飯后服用,并注意皮膚黏膜有無出血情況;使用利尿藥時應注意觀察尿量,定期檢測血鉀以防低鉀致心律失常;服用洋地黃藥物時如患者出現黃綠視、惡心嘔吐等洋地黃中毒表現時應及時停藥就醫;對應用血管活性藥物者應指導如何防止性低血壓,還應指導患者應急處理知識;常備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并隨身攜帶;出現胸悶及心前區不適時,立即舌下含服,胸痛持續15分鐘不緩解立即就醫。給藥時護士熟練的技術、輕柔的動作、和藹的態度可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注射藥物前告知患者藥物的性能、劑量及藥物反應。心內科常用血管擴張藥,輸液時應告知患者不能隨意調節滴數,以免引起不適。

1.2.2.2特殊護理操作前及特殊檢查的告知。向患者解釋該項操作目的,方法,操作過程,告訴患者如何配合,減輕恐懼心理。心內科病人常常會做一些檢查:如心電圖、心臟彩超、動態心電圖、動態血壓等,應向患者告知檢查的目的,檢查前應做哪些準備,檢查時如何配合,注意事項,檢查后會出現哪些不適,如何預防。

1.2.2.3手術的護理告知。手術有急診手術及擇期手術兩種情況,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擬行急診PCI手術,由于發病急、病情重、疼痛持續不緩解、對疾病和介入診療知識的缺乏等,患者及家屬多表現極度恐懼和焦慮。護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并配合醫生向家屬解釋急診PCI的迫切性、必要性,介紹手術方法并指導術中及術后的注意事項。積極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消除不良心理因素[4]。對擇期手術患者,應提前一天向患者告知手術前的準備、術中配合及術后恢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適等。告知患者術前一天常規抽血作凝血功能,血常規,乙肝三抗,輸血前四項檢查。同時做好各種藥物過敏試驗和皮膚準備,鼓勵患者練習床上大小便。術前晚保證充足的睡眠,必要時予以鎮靜催眠藥。術晨不必禁食,但不宜過飽。術前30分鐘給予魯米那0.1g肌肉注射,消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

1.2.2.4留取檢驗標本護理告知。指導患者如何留取檢驗標本。護士必須告知患者采血的目的、采集量和采血后的注意事項。需空腹抽血時,護士先通知患者,避免因進食后而影響檢驗結果。留取尿標本時,應向患者及家屬說明不可將糞便混于尿液中。由于晨尿濃度高,且不受飲食的影響,檢驗結果更具參考意義,所以應告知患者盡可能留取晨尿。

1.2.2.5治療費用的告知。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醫療費用上漲,醫療效果達不到患者的預期時,患者往往會自認為花了冤枉錢,容易引起醫療糾紛,也導致拖欠醫療費。因此護士要及時告知患者治療使用的費用,對于價格昂貴的檢查、治療項目、藥品等,一定向患者講清楚應用的目的及效果,患者同意后方可進行。

1.2.2.6健康教育的告知。告知患者及家屬飲食、活動注意事項等健康教育知識,促進患者康復,預防疾病的復發。

1.2.3出院的護理告知。出院前向患者講解如何辦理出院手續,醫生決定患者出院的日期,通知家屬做好準備,以出院指導的形式告知患者出院后的疾病康復知識,正確用藥方法、飲食、休息要求,功能鍛煉方式,復診時間、聯系電話等,征求患者意見。

2告知方式

2.1口頭告知。即在護理活動中,護士與病人或家屬在信息、情感方面以談話方式溝通的過程。其優點是簡捷、明了、通俗易懂,缺點是不具有法律效力。

2.2書面告知。以書面文字的形式告訴病人相關信息并要求病人或家屬在告知書上簽名的過程。其優點是隨病歷保存,具有法律效力,但文化層次低的病人或家屬在閱讀及理解能力上存在缺陷。

2.3公示告知。通過研究,提出在病區以及在相關醫療文書中采取“公示告知”的方式履行風險告知的義務,以規避相關的法律風險。公示告知是指以公開的“店堂告示”的方式向病人履行風險告知義務的一種告知方式[5]。這樣一旦發生醫療糾紛,“公示告知”就可以作為重要證據,證明被告醫院已經履行了風險告知義務。

3應用特點

3.1警示性。提高了對患者治療護理的準確性和護理制度的執行性,同時也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加強了醫護患的溝通,避免了醫療差錯及意外事故的發生。

3.2專業化。嚴格履行告知制度、落實健康教育,增強了護理工作的透明度,也增加了患者及其照顧者對治療康復的重視程度和配合力度。

4存在問題與展望

4.1主要存在問題。綜上所述,護理告知程序的統一還僅限于科內,系統培訓有待完善,缺乏分層培訓機制。

4.2展望。通過對護理告知程序的應用與管理現狀的分析,筆者認為相關部門應設置準則,加強科室之間的合作,從而不斷提高護理告知程序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陳筠,楊輝,王寶珠.臨床護理告知程序,2007

[2]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醫療事故處理條例[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315

[3]王秋芳,王璇,徐楠.風險管理在心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醫藥學論文,2010.6.26.

篇3

從醫多年來,我一直堅守這樣的準則,堅決不收任何患者的紅包,實在推不開的就交住院費或者出院后再還給他們。每年我都會拒收紅包上萬元。遇到有困難的患者我還經常自己掏錢幫患者墊付藥費。

多年來我一直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之中。剛調到江東醫院時,由于醫院整體工作不完善,除了在完成日常醫療和醫院管理工作外,所有的急診、會診以及手術等都需要我親自主持與參加,無論何時何地都必須隨叫隨到。可是不論夜里加班忙到多晚,或是一宿連做幾例手術,第二天早上七點半,我都會準時來到辦公室。

這么多年,我中午和晚上從來沒有正點下過班,90%以上的上午診療工作都得到午后1點多鐘左右才能結束,下午兩三點鐘吃午飯已成經常事,甚至有時來不及吃任何東西就趕緊參加到下午的手術中去,晚上我的下班時間基本是六七點鐘。每一次出差,不論時間長短,只要回到通化一下車,我總是立刻趕到醫院,從沒有先回家休息后再上班的時候。不但如此,即使在我受傷、生病的情況下,也沒有離開過我心愛的工作崗位。

1999年9月11日,我不慎摔傷,在市醫院拍片檢查,肋骨有三處骨折,疼痛難忍,尤其是翻身、起床、咳嗽、變動時疼痛更加劇,就連患者家屬都勸我休養一段時間。可我還是吃上麻醉止痛藥,照常堅持坐診,連續三個多月,迎來送往300多位病人。去年我臀部有一膿腫被切開,每次換藥我都疼得大汗淋漓,即使這樣,我也沒離開過工作崗位。為了堅持工作,我買了三個氣墊,分別用于辦公室、車上和家里。在整個治療期間,我只休息了半天,每天我都側坐著忍著疼痛為患者服務。

由于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工作之中,疏忽了對家人的照顧,至今兒子對我都很冷漠。兒子從小學到高中,我只開過一次家長會,就連兒子骨折和受傷我都沒到現場。對愛人來說,我也虧欠她許多。我家住在頂樓,房子一直滲水,天棚和墻壁因潮濕布滿了厚厚的霉斑。我曾想下決心徹底維修一下,可是一直到現在也沒能抽出時間。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一定要掌握高超的醫術,追求醫學領域最前沿的科學技術。多年來我一直堅持參加國內外最前沿的學術會議,掌握最新的醫學動態和理論技術。經過不斷努力,自己在神經內科、普外科、婦產科等方面具備了一定的理論素養和嫻熟的實踐技能,并于2006年獲得臨床主任醫師資格。

80年代中后期,醫療市場已凸顯出競爭態勢。1986年我在調查了醫療市場后,把主攻方向定位在心腦血管病及外周血管病的研究和治療上,同時開展“蛇毒制劑治療腦血栓”項目,1987年加入“蝮蛇抗栓酶學術聯合體”。為了掌握準確的藥理反應,我經常在自己的身上做試驗。這期間我發表了多篇關于抗栓酶治療腦血管疾病方面的學術論文,得到了權威機構的認可。1989年開展的股動脈注射沖擊療法治療下肢脈管炎獲吉林省衛生廳科技進步獎。到90年代初,我又引進了注射硬化劑壓迫療法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由于該項目既經濟又簡便同時還沒有副作用,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可和信賴,十多年來已治愈了上萬例的患者,目前仍然有無數患者慕名而來治療下肢靜脈曲張。在血栓病防治方面,通過多年的研究,在本地區我是第一個開展“低分子肝素鈉抗凝”預防腦血栓,第一個開展“頸總動脈下段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療早期腦梗塞”項目,這個項目2009年獲得省衛生廳科技立項作為科研課題加以研究。我還對“高血壓與高齡老人長壽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并于2010年獲省衛生廳科研立項。

2007年底,我受區委區政府委托,來到了東昌區唯一的一家二級綜合性醫院——東昌區人民醫院擔任院長兼黨總支書記。上任伊始,面對房舍短缺、設備陳舊、人心浮動、工資收入較低等現狀,我和班子成員共同研究醫院經營面臨的問題,找出制約醫院發展的瓶頸。之后在全院開展了解放思想討論會,鼓勵并引導全院職工獻計獻策,同時修改了工資分配方案,充分調動臨床醫生的工作積極性,取消了不合理的懲罰制度,積極營造和諧的氛圍,讓全院職工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安心工作,得到了全體員工的一致認可。

職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但設備的老化和不足是制約醫院發展的大問題。我多次找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為醫院解決了160萬元資金。2008年上半年醫院共籌集了近900萬元資金,首先購進了美國通用公司生產的GE4螺旋CT機,成為東北三省唯一購進這種型號CT的區級醫院。接著又購進美國通用公司生產的GE全身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DELP體外血漿脂類吸附過濾器等,購進了全套的康復理療設備,病房集中安裝了集中供氧、中心吸引、床頭呼叫系統,使醫院的醫療環境檔次和醫療設備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設備得到了改善,環境的狹小又使醫院的發展受到很大限制。在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我們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改善民生的政策,積極申請資金,在原有舊樓的基礎上新接了兩層900平方米的住院病房,2010年又爭取到國家擴大內需資金170萬元,建成了2000平米的老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醫院的使用面積達到了9000平方米,極大地改善了醫院的就醫環境。

人才是醫院發展的核心。幾年來我始終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方針,每年至少送出3—5名年富力強的骨干醫生到北京、長春等大醫院進修學習,鼓勵科主任、護士長及臨床骨干等參加全國學術會議,及時掌握最新的醫學動態和理論。四年來,我與中國卒中預防預警檢測中心、北京醫科大學等單位合作,定期聘請北京的專家到醫院講學,使醫院的整體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我還用優厚的待遇聘請影像、檢驗、醫療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來醫院就職,以帶動學科的發展。

現在,東昌區人民醫院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目前,醫院擁有大型醫療設備有飛利浦FD-20大型數字減影機(DSA)、GE公司生產的4排螺旋CT機,GE全身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溶血磷脂栓檢測儀,DELP體外血漿脂類吸附過濾器,摩拉生物物理治療儀,心臟除顫儀等,新增辦公面積3000平米,患者就診量大幅增長,職工收入成倍增長;同時全院職工形成了愛崗敬業的良好風氣,所有醫務人員圍繞著“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待患者如親人,工作中早來晚走、節假日堅持查房、休息時間亦來醫院查看患者已經形成了習慣,形成了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