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衛生管理制度范文
時間:2023-03-23 18:39: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公司衛生管理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二、每天上班后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打掃環境衛生,按照各部門劃分給本人的衛生區域,自覺地干好這項非常重要的第一項工作。
三、對于集體組織的衛生知識培訓、健康知識學習、突擊打掃衛生等活動,各級領導都要進行考勤,無故不參加者要從經濟上予以處罰。對平時的打掃衛生工作也要注意觀察,安排工作時一道講評,表揚好人好事,調動員工積極性。
四、各部門都要設立固定垃圾點,添置存放垃圾的容器或有磚砌圍墻。安排專職人員及時清運垃圾,保證垃圾不淌出容器之外,尤其是夏季,更要勤清理,防止蚊蠅滋生。
五、公司財務每年都要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用于愛國衛生工作。各部門對于破損的室內吊頂、地面、墻壁、招貼畫、廣告牌等有礙觀瞻的部位,要及時報告總公司,統一安排,進行維修更換。對于需要添置的清掃工具,報告公司領導,及時購買。
六、公司辦公樓、**大樓及各部門的門衛人員,都要承擔環境衛生清掃工作,作為一項任務,列入門衛制度之中。
七、遵照縣愛委會的規定,搞好“門前四包”。定期打掃劃分給我公司的街道衛生區段。服從縣愛委會的檢查指導,不得以任何理由發生爭吵,對批出的問題及時整改。
八、廁所是打掃衛生的重點,各部門都要安排專人或輪流天天打掃,注意滅殺蚊蠅,做好保潔工作。
九、重視公司住宅樓的環境衛生,中心戶長要在每一層樓都指定一名負責人,督促檢查,保持清潔。
十、各部門、超市都要依據本制度,結合實際,分類制定營業廳、庫房、食堂、環境衛生制度,深化細化衛生管理職責,并要有相應的考核獎懲措施,認真考核,及時獎罰。
十
一、公司要把愛國衛生工作納入對各部門、超市的考核內容當中,同其它工作一起安排,一起檢查,年終一并考核,對愛國衛生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
十
二、公司領導下基層檢查指導工作,要把愛國衛生工作納入檢查范圍,進行重點檢查,對存在問題,嚴肅指出,予以糾正,同時為年終考核評比打下基礎。
**年十月十一日
創建國家衛生縣城衛生管理制度
縣委、縣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魄力,提出用三年時間,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這是提高公民素質,倡導文明風尚,建設和諧家園,創造良好人居環境的一件大好事。我公司為了能在創國衛工作中高標準、嚴要求,圓滿完成任務,特制定本制度,望各部門、縣城各商業網點認真執行。
一、創建國衛,人人有責。公司全體員工,無論職務高低,無論在哪個崗位上工作,都要充分認識到,搞好創國衛工作是自己份內的一件大事,必須積極參加,努力干好。
二、每天上班后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打掃環境衛生,按照各部門劃分給本人的衛生區域,自覺地干好這項非常重要的第一項工作。
三、創國衛工作中將有大量的集體突擊活動,如衛生知識培訓、健康知識學習、突擊打掃衛生等,各級領導都要進行考勤,無故不參加者要從經濟上予以重罰。對平時的打掃衛生工作也要高標準、嚴要求,注意觀察,及時講評,表揚好人好事,調動員工積極性。
四、各部門都要設立固定垃圾點,添置存放垃圾的容器或有磚砌圍墻。安排專職人員及時清運垃圾,保證垃圾不淌出容器之外,尤其是夏季,更要勤清理,防止蚊蠅滋生。
五、公司財務要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用于創國衛工作。各部門對于年久失修的房屋、破損的室內吊頂、地面、墻壁、招貼畫、廣告牌等有礙觀瞻的部位,要及時報告總公司,統一安排,進行拆除、維修、更換、刷新。對于需要添置的清掃工具,報告公司領導,及時購買。
六、公司辦公樓、**大樓及各部門的門衛人員,都要承擔環境衛生清掃工作,作為一項任務,列入門衛制度之中。
七、遵照縣創衛辦的規定,搞好“門前四包”。定期打掃劃分給我公司的街道衛生區段。服從縣創衛辦的檢查指導,不講任何理由,不惜一切代價,對指出的問題及時整改。
八、廁所是打掃衛生的重點,各部門都要安排專人或輪流天天打掃,注意滅殺蚊蠅,做好保潔工作。
九、重視公司住宅樓的環境衛生,中心戶長要在每一層樓都指定一名負責人,督促檢查,保持清潔。
十、各部門、超市都要依據本制度,結合實際,分類制定營業廳、庫房、食堂、環境衛生制度,深化細化衛生管理職責,并要有相應的考核獎懲措施,認真考核,及時獎罰。
十
一、公司要把創國衛工作納入對各部門、超市的考核內容當中,放在突出位置進行安排、檢查,年終認真考核,對創國衛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
十
篇2
1 高校公共衛生管理主要職能
高校公共衛生管理是高校工作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職能是:加強學校環境衛生、教學衛生、公共場所衛生及食品飲食衛生的監測與督促;加強對傳染病(校園易發生傳播或流行的呼吸道傳染病)、季節性疾病、常見病的防治;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以及對師生的健康教育、疾病監測與防控等。
2 高校公共衛生管理普遍存在的薄弱環節
2.1 缺乏長效的管理制度
目前,我國只有針對學校衛生機構的《學校衛生工作條例》《高等學校醫療保健機構工作規程》等,沒有比較完善的高校公共衛生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管理工作存在明顯的薄弱環節。2008年江蘇省教育廳出臺了《江蘇省高校公共衛生管理工作考核標準(試行)》,對江蘇高校公共衛生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2.2 公共衛生管理工作人員欠缺
大多數高校公共衛生管理工作是由高校衛生機構人員兼任,或學校后勤管理處(公司)負責,具體工作仍是衛生機構人員承擔。學校衛生機構人員普遍缺少,有些高校甚至只有1~2名醫護人員應付簡易門診,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參與公共衛生管理工作。
2.3 高校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以及高校的迅速擴展,高校服務行業日趨繁榮,公共場所的數量逐步增多,如宿舍、食堂、商店、洗浴中心、教室、實驗室、圖書館、計算機房等,這些場所人群聚散頻繁,若通風不良、環境不潔,極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或傳染病流行[1]。目前,大多數高校未能按照公共場所衛生要求進行嚴格管理,缺少嚴格衛生管理制度、無衛生責任人或制度落實不嚴格;有些學校學生住宿環境、衛生設施未能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而發展,明顯不能適應高校公共衛生的需求,存在著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重大隱患。
2.4 職工預防保健、疾病控制工作相對薄弱
大部分高校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只忙于應付日常門診工作及學生的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治等工作,對教職工的預防保健、疾病控制工作開展不夠。教學科研的基礎力量,如何做好其健康保健和疾病監控工作值得認真思考。
3 對高校公共衛生管理的幾點個人建議
3.1 充分認識,高度重視
教育、衛生主管部門應制定一套高校公共衛生管理條例或規范,嚴格檢查各校落實情況,做到獎懲分明,鼓勵先進,防患未然;學校要高度重視公共衛生管理工作,充分認識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斷增強憂患意識,加大公共衛生管理的投入,堅持“預防為主、管防結合”的工作原則,對學校公共衛生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并將其作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的重要環節。
3.2 健全機制,加強管理
嚴格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高等學校醫療保健機構工作規程》《高校公共衛生管理工作考核標準(試行)》《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處理條例》《食品衛生法》等有關規定,建立健全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及學校內部的各項公共衛生管理制度,做到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公共衛生檢查,及時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制訂應對各種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如傳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的應急預案,并加強演練,以防遇事措手不及。
3.3 加強宣傳教育,組織應急演練
3.3.1 充分發揮學校各類宣傳陣地的作用
通過校園網、學校廣播、黑板報、講座等舉辦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衛生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在師生中普及開展個人衛生、疾病預防、應急自救與互救等有關教育,提高師生的衛生安全保健意識。
3.3.2 學校應根據實際,開展對師生的應急知識和技能培訓
篇3
關鍵詞:水泥生產;職業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R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24-0147-02
0 引言
桃沖礦業公司是馬鋼公司的鐵礦石原料基地之一,是一個有著近百年開采歷史的的老礦山,為綜合利用選礦廠產生的副產品尾砂,公司投資建成了桃沖礦業公司水泥廠。由于原料破碎、生料配料、粉磨、熟料煅燒、水泥配料、粉磨、包裝、發散等生產過程;破碎機、輥磨機、球磨機、預熱器、回轉窯、篦冷機、皮帶機、提升機等設備運轉過程中產生了大量了粉塵、噪音、高溫等,影響著職工的身體健康,為此,本文對生產中過程中產生的職業危害因素進行辨識,并采取控制措施,從而保證了職工的身體健康。
1 生產工藝及主要生產設備
1.1 生產工藝介紹 主要原料石灰石經破碎后入石灰石配料庫,砂巖入砂巖配料庫,尾砂入尾砂配料庫。各種原材料經過庫底配料,入生料立磨,出磨生料入生料均化庫,均化后的生料經過五級旋風預熱器預熱和部分分解后進入回轉窯中進行熟料的燒成,出窯熟料經過篦冷機冷卻、破碎后通過鏈斗機輸送入庫。熟料、礦渣、頁巖、石膏等經過庫底配料入球磨機進行粉磨,粉磨后的水泥經過選粉機分選后成品水泥入水泥庫,粗粉返回水泥磨再進行粉磨。成品水泥通過袋裝和散裝兩種方式發運出廠。
1.2 主要生產設備 破碎機、斗式提升機、皮帶機、生料立磨、煤立磨、預熱器、分解爐、回轉窯、蓖冷機、鏈斗機、球磨機、選粉機、拉鏈機、包裝機、電收塵、袋收塵等。
2 生產過程中職業病危害因素和危害后果
2.1 粉塵 粉塵是水泥生產過程中主要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從原料破碎、配料、生料粉磨、熟料燒成、水泥粉磨,直到散裝水泥發運、袋裝水泥包裝、運出等工序都有大量粉塵產生。通常,生料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約10%,熟料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1.7%~9.0%,水泥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1.2%~2.6%。長期在這種環境下工作,身體將會收到不同程度的損害,長期吸入生料粉塵可引起矽肺病,吸入熟料和水泥粉塵可引起水泥塵肺病。我國已將水泥塵肺列入職業病。
2.2 噪音 水泥生產過程中噪音主來源于所使用的各類機械設備,如破碎機、提升機、立磨機、球磨機、包裝機等所發出的機械性噪聲。噪聲對人體的影響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聽覺系統的變化,也可以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非聽覺系統產生影響,這些影響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變,長期接觸比較強烈的噪聲,可以引起病理性變化。我國已將噪聲聾列為職業病。
2.3 高溫 水泥生產過程中的高溫危害主要來源于預熱器和回轉窯的高溫輻射危害,此環境中濕度較低,形成干熱環境,人體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有靠出汗,汗液蒸發散熱,如通風不良,機體蒸發散熱困難,就可能發生人體蓄熱和水鹽代謝紊亂現象。
3 控制措施
3.1 防塵措施 保證除塵設施運行良好,定期和不定期對收塵設備進行專項檢查,對不能滿足現場環保和作
業要求的收塵器限期維護或更新;作業人員在生產現場
粉塵區域作業時正確佩帶和使用防塵口罩等勞動防護用品;在粉塵作業場所的操作室內,粉塵濃度不超過國家衛生標準;對生產現場經常性進行檢查,及時消除現場中
跑、冒、滴、漏現象,降低職業危害;生產現場保持通風良好;應經常對崗位進行增濕,防止二次揚塵,減少危害;對長時間從事高濃度粉塵環境作業的員工給于主動及時調整工作崗位;對接觸粉塵環境中工作的職工定期組織職
業健康檢查。
3.2 噪音防護措施 在噪音超標崗位,安裝隔音措施,如在休息室內墻安裝隔音板,設置兩道隔音門、雙層隔音窗等;縮短每個工作班的接觸噪聲時間;作業人員進入現場強噪音區域時佩戴耳塞;在噪聲較大區域連續工作時采取分批輪換作業;對在噪聲環境中工作的職工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3.3 高溫防護措施 縮短一次性持續接觸高溫時間;持續接觸熱源后,采取輪換作業和休息,休息時應脫離熱環境,并多喝水;采取通風降溫措施;配備防暑降溫物品;定期參加職業健康檢查。
4 管理措施
4.1 制定職業衛生責任制,明確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責任 礦業公司建立了包括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管理人員以及勞動者等各類人員的職業病防治責任制,明確了相關部門和人員在職業衛生管理方面的職責和要求,明確安全環保科為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備專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
4.2 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礦業公司建立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包括職業病危害警示與告知制度、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制度、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培訓制度、職業病防護設施維護檢修制度、職業病防護用品管理制度、職業病危害監測及評價管理制度、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制度、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及其檔案管理制度、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置與報告制度、職業衛生應急救援與管理制度、崗位職業衛生操作規程。
4.3 設立職業衛生公告欄,設置警示標示 礦業公司設立職業衛生公告欄,公布職業衛生有關規章制度,并將現場檢測的粉塵和噪音結果在公示欄進行張貼,讓職工了解所處的作業現場的危害。在粉塵和噪音嚴重的場所設置警示標識和文字說明。
4.4 加大職業衛生投入 做好除塵器、隔音室、休息室等防護設備設施的配備、維護工作,確保防護設施的有效。做好個人防護,按規定配備個人防護用品,并指導作業人員正確佩戴,并進行督促檢查。
4.5 開展職業衛生培訓,提高職業危害防護意識和防護技能 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健康教育和培訓,使職工了解熟悉本公司、本崗位的職業危害因素,并掌握職業衛生的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項,并組織職業衛生知識培訓考試,填寫《職業健康告知卡》。
4.6 組織開展職業健康監護工作 做好職工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建立職工的職業衛生檔案和健康監護檔案,并妥善保存。
4.7 委托有資質單位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并根據檢測評價結果進行職業危害治理。
4.8 編制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設施,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職業病危害事故。
5 結束語
水泥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粉塵、噪音、高溫等職業病危害因素,但只要我們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采取強有力的防治和控制措施,就會減少職業危害對職工身體的損害,預防和減少職業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邢娟娟,陳江.企業作業場所職業危害辨識與控制[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9:136-137.
篇4
【關鍵詞】二次供水;衛生學;調查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high-rise building two water supply hygienic management measures, to ensure the health of the residents. Methods from 2010 September to October in Linzi District, all two water supply system for high-rise buildings in general, physicochemical and hygienic indicator bacteria survey. Results a total of 35 water tank investigation, detection of 72 water samples, sample pass rate of 80.39%. Conclusion the health supervision staff must strengthen supervision, supervision and supply units to improve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and regular disinfection measures, ensure that the residents of drinking water safety.
【Key words】 two water; health; survey
【中圖分類號】R35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8-0038-02
隨著城鎮高層住宅建設的發展,高層建筑二次供水系統日益增多,緩解了居民用水難的問題,但由于水箱結構、容積大小設計不合理或者衛生管理制度執行不嚴,特別容易造成供水系統水質污染,給居民的飲水安全帶來潛在危險。為完善高層建筑二次供水衛生管理措施,確保居民身體健康,我們于2010年9月至10月對臨淄區城區內高層建筑二次供水衛生管理和安全狀況進行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深入訪談、采樣監測的方式于2010年9月至10月對臨淄區城區內所有高層建筑二次供水設施衛生和安全管理情況進行調查,內容包括物業單位管理情況、使用水源、水箱容積、供水人數、衛生狀況管理措施等。
1.2 方法: 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2001)對二次供水設施處理后最近點的水樣進行采集和檢測,檢測指標包括微生物指標(細菌總數、大腸菌群)、感官性狀指標(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一般化學指標(PH值、耗氧量、氨氮、亞硝酸鹽氮、硫酸鹽、氯化物、總硬度、揮發性酚類化合物、鐵、鋅、銅、錳)和毒理學指標(硝酸鹽氮、氟化物、氰化物、砷、汞、鎘、鉻、鉛),按GB5750-85《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進行檢測,按GB5749-85《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進行評價,凡有一項檢測項目超標,均視為不合格水樣。
2結果
2.1 供水設施情況:從供水建筑上看,以居民樓居多,其次為辦公樓,再次為賓館飯店。其中有12套供水設施以變頻泵為主、35套以高低位水箱為主,分別占25.3%和74.7%。小區內供水管道材質以球墨鑄鐵和熱浸鍍鋅為主。城區內52棟樓房采用二次供水,水箱35只,供水1665戶,4672人,其中有12棟樓的水箱使用不到5年,占34.29%,使用時間5-10年14棟,占40%,使用10年以上9棟,占25.71%。
2.2 水箱結構與容量:35只水箱中,不銹鋼焊接、SMC水箱、不銹鋼拼裝和手糊玻璃鋼材質的分別為33.3%、20.9%、13.7%、10.8%,還有少量材質為普通鋼板和鍍鋅。水箱呈長方形池形,池底呈斜平面,水箱頂部裝有進水管道,管道口裝有銅制浮球一邊控制水箱水位,水管道均為鍍鋅管,水箱側壁下部設出水管及閥門,排污管全部設在池底部。29只水箱加蓋,占83%,均加鎖,其余6只水箱無加蓋上鎖,占17%。有效蓄水量為10m3的28只,占80%;5m2蓄水箱7只,占20%;貯水時間平均3.05天,日人均用水量為150升。
2.3衛生管理情況:35家二次供水單位中,全部有專人管理或兼職管理;有衛生制度的28家,占80.00%,堅持定期消毒、清洗的25家,占71.43%,調查管理人員38人,持有健康合格證者34人,占89.47%,衛生知識測驗及格者28人,衛生知識知曉率為80.00%。
2.4水樣檢測結果:對35只高層水箱共72份水樣檢測,合格水樣107份,合格率70.39%。水源水與末梢水化學指標合格率均為100%,衛生細菌指標分別為70.39%、77.33%。水樣檢測合格率為70.39%,不合格指標主要為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
2.4.1 感官指標:各水樣均沒有異臭、異味。無肉眼可見物,色度、渾濁度正常。
2.4.2 一般化學指標:鐵的含量為0.029mg/L。PH值7.09-8.20,總硬度為74.77-120.96mg/L,錳和鋅的均值分別為0.013和0.008mg/L.銅和揮發性酚類未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均值為0.0029mg/L,硫酸鹽的含量在2.0-22.0 mg/L之間,氯化物的均值為11.30 mg/L,溶解性總固體的均值為148 mg/L.
2.4.3 毒理學指標:汞、鉻、鉛未檢出,錫、鎘、銀的含量甚微,氟化物的均值為0.24 mg/L,氰化物的均值為0.003 mg/L,砷的均值為0.0045 mg/L,硝酸鹽的均值為0.033 mg/L。
2.4.4 細菌學指標:細菌總數均值為3個/L,有18份水樣超標,超標率為25 %,總大腸菌群含量<3.
2.4.5 放射性指標:總α放射性的均值為0.02Bq/L,總β放射性的均值為0.1Bq/L.
2.4.6 生活污染指標:氨氮、亞硝酸鹽氮、耗氧量的均值分別為0.15 mg/L、0.0013 mg/L、0.3 mg/L。各水源水的水溫均值24.6℃,氣溫改變對水溫沒有影響。
3 討論
根據本次調查結果,臨淄區高層建筑二次供水設施設計、管理方面均存在一定問題,易發生各種意外而造成二次供水污染的隱患和危險,有待于進一步的改進。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建筑設計上未經衛生監督部門的預防性衛生審查,存在著許多缺陷。如水箱容積設計不合理,未考慮三口之家用水量問題,水箱貯水量過大,平均貯存時間長達3.05天,超過了48小時貯存時間規定;水箱滯水時間長而使游離性余氯下降,易導致生物、化學指標改變。
二是衛生制度不健全,管理意識有待加強,衛生管理知識有待提高。二次供水設施隸屬于各自的房屋產權單位,有產權單位或委托物業公司進行二次供水衛生管理工作。調查期間,多數管理單位未能提供經衛生部門預防性審查和竣工驗收合格的二次供水設施相關文書;管理方缺乏有關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的產品實行衛生許可制度的意識。責任不清,措施不嚴,定期消毒、清洗工作不到位,制度化、規范化管理難落實。
三是缺乏對水箱周圍環境及供水設施的日常維修管理,水箱使用過程中出現裂縫或生銹,部分輸配水管材管件不符合衛生安全使用規定,水箱自潔器非正常運轉或缺乏水質消毒設施,不能防止水質的二次生物污染等。這些都是水箱內水質污染的根本途徑。
因此,建議衛生監督人員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和《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的規定,加大監督監測的力度,強化對新、改、擴建二次供水設施工程的管理,加強對涉水產品及清洗消毒單位的監督、檢查,定期進行二次供水的法律法規和衛生知識的宣傳培訓,提高二次供水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衛生意識,嚴格要求二次供水用水單位及水箱管理人員,完善衛生管理制度和定期消毒措施,力爭做到定期清洗、定期消毒、專人管理、檢驗合格后方能供水。同時堅持做到清洗送檢有記錄,檢查有檔案。水箱必須加蓋上鎖,杜絕污染和人為投毒事件的發生,使二次供水的衛生管理措施落到實處,確保廣大居民身體健康和飲水衛生安全。
參考文獻
篇5
為進一步加強我區市容和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不斷提升城市管理質量和水平,根據《江蘇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精神和區域實際,現就我區市容和環境長效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目標和原則
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一流園區的要求,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改善投資環境和人居環境、增強區域綜合競爭力為目標,創新管理體制,完善管理制度,強化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城市管理質量和水平,努力塑造整潔有序、精細秀美的現代化新城區。
實施原則:一是屬地管理原則。工委、管委會統一領導,城管部門牽頭,部門各司其職,街、鎮、分區具體實施。二是建、管、養分離原則,建設局負責建設,城管局負責管理,街、鎮、分區負責養護。三是責權一致原則。按照各部門、街、鎮、分區所承擔城市維護管理責任,落實相應權力、財力和人員。
二、內容和要求
1、環境衛生管理
市容環境保持整潔美觀,路面和公共場所垃圾及時清理,亂涂亂貼有專業隊伍清除,落實“門前三包”責任,提高環衛保潔水平。完善環衛設施,加強公廁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加強城鄉結合部、閑置地塊管理,消滅環衛作業盲區和管理死角。
城管局負責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各街、鎮、分區負責做好轄區內的環衛保潔工作。
2、建筑工地管理
建筑工地(包括中心區內市政、拆遷工地)必須按規定設置隔離圍欄,建筑垃圾隨產隨清,廢水泥漿不得外流(末經處理不得排入雨、污水管道),工地進出口道路硬化,運輸車輛不得帶泥行使,不得拋灑滴漏。
建設局負責工地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建設單位是工地環境衛生的責任單位,負責督促施工單位做好環衛保潔工作。
城管局、交巡警大隊依法查處拋灑滴漏行為。
3、市政道路和路燈管理
市政道路應保持平坦、暢通,出現坑凹、隆起等要及時修復。路燈設施要保持完好、整潔。
城管局負責指導監管市政道路和路燈的養護。各街、鎮、分區具體實施轄區內市政道路和路燈的養護。
建設局負責市政道路的大修,辦理開挖審批。
4、市政綠化管理
市政綠化要保持美觀、整潔,有專業人員施肥、修剪、除草、滅蟲,植被養護良好,無泥土,無缺株死株。
城管局負責指導和監管市政綠化的養護。各街、鎮、分區具體實施轄區內市政綠化的養護。
5、集貿市場管理
集貿市場要有良好的經營環境和秩序,衛生管理制度完善,“門前三包”責任落實,有專職保潔人員,經營場地和攤位整潔,依法經營,公平交易。車輛停放整齊有序。
工商局和主辦單位負責集貿市場的管理。城管、社會事業等部門和各街、鎮、分區協助管理。
6、店面經營管理
店門櫥窗要美觀整潔,門前不得亂堆亂放,占道經營。主要路段店面不準經營車輛清洗、鋁合金(木器)加工、摩托車修理等業務,工商部門在受理上述經營業務和住宅樓下開飯店的審批事項時,要會同有關部門到實地勘察辦理。
工商局負責店面經營管理,規劃分局要加強店面經營項目的規劃管理,對不符合規劃規定的經營項目,有關部門不予發證。
城管、環保、社會事業、建設、國土房產等部門和各街、鎮、分區應各負其職,共同加強對店面環境的管理。
7、戶外廣告管理
戶外廣告(店招店牌)要常年保持整潔,外形美觀清新,加強日常維護,確保設施完好。限期對戶外廣告進行全面清理,逐個審核,對擅自設置、破舊過期的廣告堅決予以拆除,戶外廣告陣地使用權實行公開拍賣。
規劃分局負責戶外廣告設置技術規定,并實施規劃管理。工商局負責戶外廣告的登記和的監督管理。城管局負責戶外廣告的綜合管理。
8、住宅小區衛生管理
住宅小區保持整潔、文明、安全,小區道路通暢,綠化完好。全面整治小區車庫開店(住人)、違章搭建、車輛亂停亂放、無證經營等問題,積極創建文明示范小區。
各街、鎮、分區負責轄區內住宅小區的管理。
各物業公司是住宅小區管理的責任單位,具體實施小區管理。國土房產局要加強對物業公司的監管。
城管、工商、環保、社會事業、政法等部門協助管理。版權所有
9、停車秩序管理
各類車輛分類停放在統一標線內,排放整齊,無亂停亂放。合理設置道路兩側停車場(點),停車標志要醒目,停車標線要規范。
交巡警大隊、城管局按各自職責負責車輛的停放管理。各街、鎮、分區要安排專人管理,保證車輛停放整齊統一有序。
10、河道環境衛生管理
河道、水岸要保持通暢、清潔,不得向河道傾倒廢棄物和超標準排放污水,水面漂浮物應每日打撈清除。
各街、鎮、分區具體實施河道、水岸的環衛保潔工作。
城管局會同建設局(交通、水務)加強河道環衛保潔工作的指導和監管。
建設局(交通)要會同城管、公安等部門加強對碼頭、河道停船管理,防止河道堵塞和污染。
三、主要措施
1、統一思想,加強領導。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強、動態性大、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必須高度重視,把城市管理擺到重要位置,正確處理好建設與管理、審批與監管、突擊整治與長效管理的關系,努力做到一手抓開發建設,一手抓城市管理;開發建設到哪里,城市管理工作推進到哪里,獅山、楓橋、橫塘等街道在抓好經濟的同時,要加大城市管理的力度,健全管理機構,強化管理職能。
2、歸并調整部門機構。為整合城市管理力量,解決管理機構重疊問題,將隸屬建設局的城市維護管理處劃歸城管局,為城管局下屬事業單位;將原掛牌在社會事業局的愛衛辦調整掛牌至城管局,以利于統一指揮,綜合執法,形成合力,提高效能。
篇6
一、指導思想、目標和原則
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改善投資環境和人居環境、增強區域綜合競爭力為目標,圍繞建設一流園區的要求,創新管理體制,完善管理制度,強化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城市管理質量和水平,努力塑造整潔有序、精細秀美的現代化新城區。
實施原則:一是建、管、養分離原則,建設局負責建設,城管局負責管理,街、鎮、分區負責養護。二是屬地管理原則。工委、管委會統一領導,城管部門牽頭,部門各司其職,街、鎮、分區具體實施。三是責權一致原則。按照各部門、街、鎮、分區所承擔城市維護管理責任,落實相應權力、財力和人員。
二、內容和要求
1、環境衛生管理市容環境保持整潔美觀,路面和公共場所垃圾及時清理,亂涂亂貼有專業隊伍清除,落實“門前三包”責任,提高環衛保潔水平。完善環衛設施,加強公廁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加強城鄉結合部、閑置地塊管理,消滅環衛作業盲區和管理死角。城管局負責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各街、鎮、分區負責做好[此文章由21秘書寫作網/獨家原創]轄區內的環衛保潔工作。
2、河道環境衛生管理河道、水岸要保持通暢、清潔,不得向河道傾倒廢棄物和超標準排放污水,水面漂浮物應每日打撈清除。各街、鎮、分區具體實施河道、水岸的環衛保潔工作。城管局會同建設局(交通、水務)加強河道環衛保潔工作的指導和監管。建設局(交通)要會同城管、公安等部門加強對碼頭、河道停船管理,防止河道堵塞和污染。
3、市政道路和路燈管理市政道路應保持平坦、暢通,出現坑凹、隆起等要及時修復。路燈設施要保持完好、整潔。城管局負責指導監管市政道路和路燈的養護。各街、鎮、分區具體實施轄區內市政道路和路燈的養護。建設局負責市政道路的大修,辦理開挖審批。
4、市政綠化管理市政綠化要保持美觀、整潔,有專業人員施肥、修剪、除草、滅蟲,植被養護良好,無泥土,無缺株死株。城管局負責指導和監管市政綠化的養護。各街、鎮、分區具體實施轄區內市政綠化的養護。
5、集貿市場管理集貿市場要有良好的經營環境和秩序,衛生管理制度完善,“門前三包”責任落實,有專職保潔人員,經營場地和攤位整潔,依法經營,公平交易。車輛停放整齊有序。工商局和主辦單位負責集貿市場的管理。城管、社會事業等部門和各街、鎮、分區協助管理。
6、店面經營管理店門櫥窗要美觀整潔,門前不得亂堆亂放,占道經營。主要路段店面不準經營車輛清洗、鋁合金(木器)加工、摩托車修理等業務,工商部門在受理上述經營業務和住宅樓下開飯店的審批事項時,要會同有關部門到實地勘察辦理。工商局負責店面經營管理,規劃分局要加強店面經營項目的規劃管理,對不符合規劃規定的經營項目,有關部門不予發證。城管、環保、社會事業、建設、國土房產等部門和各街、鎮、分區應各負其職,共同加強對店面環境的管理。
7、戶外廣告管理戶外廣告(店招店牌)要常年保持整潔,外形美觀清新,加強日常維護,確保設施完好。限期對戶外廣告進行全面清理,逐個審核,對擅自設置、破舊過期的廣告堅決予以拆除,戶外廣告陣地使用權實行公開拍賣。規劃分局負責戶外廣告設置技術規定,并實施規劃管理。工商局負責戶外廣告的登記和的監督管理。城管局負責戶外廣告的綜合管理。
8、住宅小區衛生管理住宅小區保持整潔、文明、安全,小區道路通暢,綠化完好。全面整治小區車庫開店(住人)、違章搭建、車輛亂停亂放、無證經營等問題,積極創建文明示范小區。各街、鎮、分區負責轄區內住宅小區的管理。各物業公司是住宅小區管理的責任單位,具體實施小區管理。國土房產局要加強對物業公司的監管。城管、工商、環保、社會事業、政法等部門協助管理。
9、停車秩序管理各類車輛分類停放在統一標線內,排放整齊,無亂停亂放。合理設置道路兩側停車場(點),停車標志要醒目,停車標線要規范。交巡警大隊、城管局按各自職責負責車輛的停放管理。各街、鎮、分區要安排專人管理,保證車輛停放整齊統一有序。
10、建筑工地管理建筑工地(包括中心區內市政、拆遷工地)必須按規定設置隔離圍欄,建筑垃圾隨產隨清,廢水泥漿不得外流(末經處理不得排入雨、污水管道),工地進出口道路硬化,運輸車輛不得帶泥行使,不得拋灑滴漏。建設局負責工地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建設單位是工地環境衛生的責任單位,負責督促施工單位做好環衛保潔工作。城管局、交巡警大隊依法查處拋灑滴漏行為。
三、主要措施
1、統一思想,加強領導。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強、動態性大、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必須高度重視,把城市管理擺到重要位置,正確處理好建設與管理、審批與監管、突擊整治與長效管理的關系,努力做到一手抓開發建設,一手抓城市管理;開發建設到哪里,城市管理工作推進到哪里,獅山、楓橋、橫塘等街[此文章由21秘書寫作網/獨家原創]道在抓好經濟的同時,要加大城市管理的力度,健全管理機構,強化管理職能。
2、建章立制,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
按照科學管理、規范嚴格、標本兼治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監管機制,完善管理制度,進一步明確管理職能、管理標準和管理細則,使城市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3、歸并調整部門機構。
為整合城市管理力量,解決管理機構重疊問題,將隸屬建設局的城市維護管理處劃歸城管局,為城管局下屬事業單位;將原掛牌在社會事業局的愛衛辦調整掛牌至城管局,以利于統一指揮,綜合執法,形成合力,提高效能。
篇7
關鍵詞: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健康監護;控制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R979.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項目概況
該公司為電動車用蓄電池生產企業,浙環發〔2011〕47號《關于印發浙江省鉛蓄電池行業污染綜合整治驗收規程和浙江省鉛蓄電池行業污染綜合整治驗收標準的通知》要求,企業對現有公司廠區進行技術改造。技改后產能為年產600萬只電動車用蓄電池(含極板)。本次技改的主要對象為廠區內所有的生產車間和相關輔助生產設施,其中生產車間包括澆鑄車間、機涂車間、包裝車間、化成車間、1#組裝車間,輔助生產設施包括配電房、氧氣房、乙炔房、車間南面生產輔助用房、辦公樓、食堂、污水站、固廢倉庫等。
2 工藝流程及檢測分析
2.1 生產工藝流程
鉛酸蓄電池生產過程中,先澆鑄正負極板,再將鉛膏分別分別涂覆在正負極板上,后經固化、化成,之后進行分片、磨片生產極板成品。將做好的極板成品進行包片、焊接成極板組,然后封蓋干燥,再加酸充放電,最后包裝成品入庫。
經職業衛生現場調查和工程分析,本項目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為:鉛塵、鉛煙、硫酸、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乙烯、乙二胺、煤塵、噪聲、高溫、工頻電場等。
2.2 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
2011年7月15日-17日,本機構對上述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了現場采樣和檢測。分別對工作場所噪聲、工頻電場、WBGT指數、粉塵、鉛塵、鉛煙、硫酸及三氧化硫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乙烯、乙二胺等有害因素進行檢測。檢測方法、使用儀器、檢測條件、檢測點設置和檢測頻次均按衛生部衛法監發[2002]63號令《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規范》要求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所有有化學有害因素、粉塵、高溫、工頻電場的檢測結果均合格,6個崗位的噪聲檢測結果超標,其余崗位的噪聲檢測結果均合格。
由此次檢查結果可知,本次評價對本項目作業場所的化學有害因素鉛塵、鉛煙、硫酸、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乙烯、乙二胺,化學有害因素檢測結果均符合GBZ2.1-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標準的要求。其中配酸制水間配酸、機涂車間合膏、涂板線進出口的硫酸及三氧化硫的檢測結果均為未檢出,1#組裝車間二層裝配車間注膠和干燥出口的乙酸丁酯、苯乙烯和乙二胺的檢測結果均為未檢出。
2.3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
本項目針對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情況,設置了一系列通風防塵、防毒設施,防護設施的設置情況見下表。由檢測結果可知,本項目設置的防護設施基本是有效的。對于噪聲超標的作業崗位,應加以整改。
表1工程防護設施設置及運行情況
2.4個人防護用品
本項目用人單位為生產車間工人配置護目鏡、安全防護鞋、安全帽、工作服、防護手套、防毒半面具、防毒全面具、防噪聲耳塞等個人防護用品,并在每個車間設置了防護用品存放柜,用于存放以上各類防護用品。防毒面具、防噪聲耳塞等個人防護用品的防護效果均能滿足本項目的使用需求。
2.5應急救援
2.5.1應急救援設施
本項目的應急救援措施主要是針對使用硫酸的車間和場所,可能發生硫酸泄漏,造成硫酸及三氧化硫吸入引起的急性職業中毒、化學性眼及皮膚灼傷采取了應急性補救性措施。建設單位分別在使用和儲存硫酸、硼酸、氫氧化鈉等刺激性、腐蝕性化學品的車間和工作場所設置了應急噴淋洗眼器,服務半徑內在15m以內;在配酸間和化成車間分別設有應急物品存放柜,應急柜內放置防酸服、防毒全面具、空氣呼吸器等應急防護用品。在配酸間和廢酸儲存間設置了軸流風機用于事故通風。
2.5.2應急救援預案及演練
本項目針對硫酸泄漏事故制定了相關的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組織員工進行演練。
2.6職業衛生管理
本項目用人單位成立了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由公司總經理擔任組長,副總經理任副組長,各部門和生產車間的負責人為成員,全面負責全廠的職業衛生的領導工作。
公司設安全職防辦為公司職業衛生日常管理機構,承擔職業衛生管理職能,配備專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公司的日常職業衛生管理工作。
本項目用人單位已制訂和頒布了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臺帳,并按浙江省衛生廳下發的《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臺帳》的要求,初步建立了以下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并組織設施。
2.7職業健康監護
2011年3月11日-25日和2011年4月23日-5月30日,分批組織了642名工人到有職業健康監護資質的體檢機構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其中195名工人為上崗前的職業健康檢查,447名工人為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檢查項目包括內科常規檢查、神經系統常規檢查、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和尿鉛。技改復工后的在崗人員為490人,均已進行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
2011年3月11日-25日和4月23日-5月30日的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結果發現:職業禁忌癥10人,尿鉛高于正常值的42人。這52名工人該用人單位未予錄用。
在崗期間體檢結果顯示,疑似職業病3人,需要復查對象69人。這些員工企業在組織進行一個療程排鉛治療后,已分兩批進行了復查,復查結果有15人尿鉛高于正常值。用人單位對這15名員工進行排鉛治療,并批準其在家中休養。
3結果討論
篇8
為提高管理者的職業病防治水平,確保勞動者知悉工作場所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后果,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以便于更好地采取有效防護措施,降低職業危害風險,特制定本制度。
一、職業衛生培訓
(一)最高管理者、職業衛生主管應當參與行政管理部門舉辦的職業衛生培訓班,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依法組織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二)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負責本單位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組織和實施,建立職業衛生培訓檔案。
(三)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在崗勞動者,必須參加本單位定期組織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培訓周期根據需要確定,至少一年一次。
(四)新入職、轉崗及臨聘人員,其工作崗位存在職業危害時,必須參加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五)培訓內容:
1.法律法規:《職業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法規,如《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等;
2.本單位工作場所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其預防知識;
3.本單位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所在崗位的操作規程;
4.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
5.發生事故時的應急救援措施。
二、職業病危害告知
(一)人事部門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應將工作過程中或工作內容變更時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健康損害、職業病防護措施及待遇等內容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
(二)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在職業病危害告知方面的職責:
1.在工作場所的醒目位置公布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2.在產生或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崗位設置警示標識及警示標志,內容應包括危害因素中英文名稱、健康損害、預防措施、應急救援措施、防護措施等。
3.通過公告欄、書面通知或其他有效方式將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及評價告知勞動者。
4.將本單位組織的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及應急職業健康檢查結果應如實告知勞動者。
篇9
【關鍵詞】 職業衛生 職業危害 職業健康體檢 職業健康監護 勞動防護用品
職業健康和生產安全是處于生產勞動一線的廣大勞動者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只有保障勞動者的安全權益,才能激發勞動熱情,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因此,企業必須承擔職業衛生主體責任,為員工構建一個安全、健康、舒適的工作環境,保障員工健康。筆者,就職業衛生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談談新新形勢下應如何提升職業衛生的管理水平。
1 職業衛生管理問題分析
職業衛生管理意識薄弱,企業領導不重視,用人單位責任不落實;職業衛生防治機構未建立和管理機制不夠健全,未能有效的預防職業健康。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基礎比較薄弱。企業的職業危害因素未做識別與分析,職業危害場所未充分辨識,日常監測不到位,職業健康監護不夠完善。宣傳教育培訓力度不夠,員工安全意識淡薄,員工不采取積極的防護措施。
2 職業衛生管理防治措施
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職業衛生管理方針。很多職業病是可防而不可治的,所以職業衛生的預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加強職業衛生防治的意識,防治職業危害的各項工作才能有效的開展。職業危害是一個慢性積累的過程,各部門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實行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監督與服務相結合的原則,建立職業病防治長效機制,加強能力建設,提高職業病防治技術。
建立、健全職業衛生防治組織機構和管理體系。企業應設置職業衛生防治組織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負責本企業的職業衛生防治工作,同時,企業應制定職業衛生管理計劃和實施方案,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規章制度、操作規程,以及職業危害事故應急預案。
加強職業危害作業場所管理。企業應委托具有資質的中介技術服務機構每年至少一次對職業危害場所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確定職業危害作業場所,對職業危害作業場所進行以下幾方面進行有效監管。一是對生產現場的職業危害因素控制情況進行日常監測,發現職業危害因素不符合要求是,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和治理,確保符合職業健康環境和條件的要求;二是在職業危害場所的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危害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及相應的應急救援措施;三是設置的警示標識和載明職業危害種類、后果、預防等內容的警示說明;四是配備相應的急救設備、設施、藥品。五是要采取通風法、排毒、降噪、隔離等技術性措施來降低或消除生產性有害因素;六是要加強職業危害作業場所機電設備的管理,防止有害、有毒物的跑、冒、滴、漏。
加強職業衛生隱患排查和治理情況。公司在開展安全監督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時,將職業衛生納入檢查項目,對現場可能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有限空間等作業場所設備設施情況、員工的勞動防護用品佩戴情況等進行檢查,對發現的隱患及時采取整改和治理措施。
完善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職業危害是一個漫長積累的過程,職業健康監護將貫穿員工職業生涯的全過程。公司應根據職業危害作業場所確定職業危害人員,對其進行崗前,崗中,崗后體檢,對體檢發現的異常應予復查、處理;將檢查結果及時告知本人;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或特種作業人員進行職業禁忌體檢,發現職業禁忌證人員應及時處理、報告;同時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加強職業衛生的宣傳與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衛生意識和防護水平。一是要增強企業負責人和管理人員職業衛生管理知識,,使他們積極主動提供相應職業病防護措施和設施,改善職工的作業環境,保障勞動者健康。二是要對員工開展職業健康意識培訓及職業危害防護技能培訓等,使員工了解職業危害因素、職業危害控制措施及相關應急預案,積極主動采取防護措施,拒絕無防護措施的有害作業。
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的管理。勞動防護用品是勞動者自我保護的最后的防線,企業應建立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及其發放標準,配備適宜的有資質廠家生產的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建立勞動防護用品發放記錄,及定期檢測勞動防護用品。同時企業要加強對勞動防護用品使用的管理,使員工養成自覺和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保證正確佩戴。
3 結語
總之,職業衛生管理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企業應要加大工作力度,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職業衛生防治機構和管理體系,在隱患排查治理、職業健康監護、宣傳教育培訓和勞動防護用品等方面,全面提升企業的職業衛生的管理水平,,保護員工健康。
參考文獻:
[1]吳奇,楊德敏.我國職業衛生現狀及對策的概述,職業與健康2005年8月第21卷第8期.
[2]張恒,黃關麟,王豐.石化企業職業衛生工作探討.石油化工安全技術,2001年第二期.30-32.
[3]雷玲.微電子工業的職業衛生[J].勞動醫學,2001,18(2):113灢116.
[4]沙焱,何家禧.基本職業衛生服務探討[J].巾圍職業醫學,2008(2):45-47.
[5]張敏,李濤,等.國家職業衛生示范企業評選標準解讀[J].勞動保護,2006(7):15-18.
[6]葉方立.職業衛生與可持續發展[J].勞動保護科學技術,2000(4):23-27.
篇10
車間原料多為有毒有害物質,均通過管道投放,物料轉移多采用物料泵及管道密閉化輸送。萃取車間的萃取槽、配料槽等采取水密封措施,基本實現密閉化、自動化生產。車間設有軸流風機,可以降低有毒有害氣體在作業場所空氣中的聚集。稀土冶煉產生的所有廢氣、廢水都經處理站處理后排放。在鹽酸、氫氧化鈉等罐區設有圍堰,并設有警示標志、沖洗噴淋裝置。
2防塵設施
在浸出、凈化、萃取、沉淀、焙燒等產生粉塵的場所采用濕法的工藝。在前處理車間對原料加濕化處理后采用負壓投料;混料車間混料器為密封設備,混料出料采用自動下料作業方式;鍋爐用木材代替煤粉等。這些措施有效減少勞動者接觸粉塵的機會。
3防噪設施
工藝設備選型時選用低噪聲設備,前處理車間外的空壓機增設了隔聲罩,罩間加隔音板,并采取合理平面布置、隔聲、消聲和吸聲等綜合技術措施,降低噪聲的危害。
4其他防護措施
配電間設置在獨立房間內,工人只進行巡檢,除非在設備維護或檢修時,一般情況下無操作人員。稀土冶煉產生的三相溶渣屬于低放射類廢物,并把酸溶渣存放在獨立房間內,勞動者不進入房間進行巡查,降低了勞動者接觸輻射方式的時間。夏季高溫時生產車間為工人供應飲料。
5防護用品配置調查
作業工人由于工種崗位及所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不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亦有差別。經過現場調查和核實,為粉塵作業工人配備了防塵口罩;為接觸鹽酸等化學品崗位作業人員配置防護衣帽、防護手套、防毒口罩;為化學品倉庫工人配置了防護衣帽和防毒面具;為接觸高噪聲人員配備防噪耳塞;公司還對生產管理人員進入生產區域,配備了相應的防護用品,能滿足職工勞動保護的需求。
6職業衛生管理情況調查
根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15]有關規定,企業的行政辦公、食堂、浴室等生產、生活輔助用室符合車間衛生特征分級Ⅲ級標準的基本衛生要求。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對公司各級人員的職責做了詳細規定。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則對職業病危害前期預防、勞動用工及職業健康檢查管理、作業場所管理、職業病診斷與管理、職業健康教育與培訓等內容均做了明確的規定。公司每年投入一定的職業病危害防治費用,用于職業安全設施的防護的和勞保用品的購買等等。根據制定的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組織全體員工進行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另外,公司建立有各種制度檔案和職業衛生管理臺賬,并進行存檔。
7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