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信息管理方案范文

時間:2023-04-14 08:21: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合同信息管理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合同信息管理方案

篇1

關鍵詞:電力通信網 綜合網絡管理系統 方案設計

隨著經濟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電力通信行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對電網進行管理的工作中,電力通信網絡的管理工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電力通信網絡管理工作主要是針對電網中的載波、光纖、圖像監控、電源監控、微波、程控交換等系統進行的管理,這樣才能確保電網能夠經濟運行,同時保證安全優質。如何提高對各系統的管理水平,提高電網的質量與服務,是電力通信網的管理重點。可是,隨著電網覆蓋范圍的增大,這項工作變得越來越復雜,要很好的管理各個系統,就需要建立一個綜合的網絡對它們進行全方位的管理,確保每個系統都能夠正常工作,使電網能夠優質、高效的服務于人們。所以,電網企業就應該建立綜合網絡管理系統,使電網管理工作信息化、智能化。下面就對電力通信網實現綜合網絡管理系統的方案設計進行分析。

1 綜合網絡管理系統需求分析

在對綜合網絡管理系統進行方案設計前,應該對該網絡管理進行需求分析,了解該網絡管理系統實施后,需要達到哪些功能。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電網的覆蓋范圍從城市邁向農村發展,要加強全面綜合管理,首先就需要從長遠計劃,并規劃出在幾年之后網絡覆蓋面將達到什么程度進行預設,以免出現信息孤島等現象。對電力通信網絡進行綜合管理的目的主要為實現網絡的全面監控,通信設備等各方面的統一管理,具體需求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綜合網絡管理系統必須達到能夠使電力通信網中的數據傳輸、數據交換、信息傳遞等網絡資源與設備能夠得到統一、全面、完整的系統管理。

第二,綜合網絡管理系統必須達到能夠使電力通信網中的數據傳輸、數據交換、信息傳遞等網絡資源與設備能夠得到及時、綜合、準確的監控管理。

第三,綜合網絡管理系統必須實現對電力通信網中各個站點機房的環境和配套的動力設備進行及時、準確的監控與管理。

第四,綜合網絡管理系統能夠實現對電力通信網的各層次的經營業務進行全面的管理與監控。

在需求分析階段,不僅需要了解系統管理要達到的目的,同時還得考慮實施該方案的硬件條件,即網絡系統支持條件、經濟技術指標條件是否能夠達到。網絡系統條件不一定要求功能越多越好、速度越高越好,這是需要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網絡系統條件。同時做出的方案是需要客戶的經濟支持,不能超過預算,這樣一切設計就成了紙上談兵。

2 綜合網絡管理系統方案設計分析

對綜合網絡管理系統方案有了需求分析后,就得根據它設計出系統設計方案。在對綜合網絡管理系統進行設計時,必須考慮系統的可擴充性原則、實時性原則、先進性原則和可靠性原則,這樣才能保證系統被很好的使用,并為企業節約成本,帶去經濟效益。綜合網絡管理系統是采用網絡進行管理的系統,所以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網絡管理方面的問題。根據網絡管理與互聯網之間的關系分析,在實施網絡中必須保證它們二者相互協作工作以達到使電力通信網中各個設備之間能夠相互配合工作,并且該網絡需要具有支撐上層服務的功能。其次是在服務管理方面,保證電力通信供應商和網絡用戶之間的數據接口和數據交換通道能夠順暢,這樣才能為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同時還需要保證對用戶數據進行有效的記錄與統計,促進服務的監控與管理。然后是業務管理方面,電力通信企業需要對工作中的各種計劃、決策等進行有效的管理與控制,對工作人員進行管理與控制,主要表現在工作日志記錄,工作人員派出維護記錄、網絡發展規劃等。最后是綜合網絡管理系統必須是信息化、智能化的。在電力通信網的規模與業務逐漸擴大的狀況下,傳統的管理水平就相對較低并不能很好的完成管理工作,為了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與進行,就得保證各項管理工作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方式進行,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這樣可以加強電力企業對服務、業務和網絡的管理,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3 綜合網絡管理系統方案結構設計

針對電力通信網絡自身特點,對網絡管理系統進行結構設計時,必須考慮設備的兼容性、多操作系統之間的兼容性,系統的冗余性也得進行有效的考慮,以保證系統的可靠性。采用有效的網絡設備,以實現數據的快速交換,保證信息傳遞暢通,并能夠向各個地方傳遞。主要有三個方面:

①服務器。在實現網絡管理中,必須保證有對數據進行存儲和處理的介質,即通常所說的服務器。服務器的配置高低,將直接影響網絡管理的質量。所以,電力企業可以選擇具有功能強大的中央處理器,存儲容量超大的服務器。實際工作中,也可以采用雙服務器同時運行工作,兩個服務器之間能夠進行數據傳輸與交換,并且又能單獨工作。當其中一臺不能正常工作的時候,另一臺服務器能夠順利完成數據的儲存、處理工作,而且歷史數據不丟失,維持電力通信工作的連貫性。②數據的輸入輸出設備。對數據進行備份、打印的打印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對數據進行顯示的顯示器設備;實現網絡用戶數據共享的共享設備;③應用工作站。應用工作站即是實現工作應由程序的工作站點,主要為提供人機界面的設備。應用工作站能夠為系統管理中人機數據交換提供數據接口功能,以提供圖形界面,從圖形界面中實現對設備的管理。

4 綜合網絡管理系統方案作用分析

第一,綜合網絡管理系統具有安全管理功能。該系統根據管理人員職能不同,設置相應的權限與功能,阻止非法人員的侵入,確保電力通信的安全運行。同時,該系統會根據數據的優先等級進行靈活的數據處理,具有智能作用。

第二,綜合網絡管理系統具有故障維護管理功能。在網絡運行過程中,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他們會使系統出現錯誤、異常等現象,導致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由于該系統具有故障維護功能,能針對錯誤、異?,F象進行檢測并記錄,根據相關定義確定異常的性質、發生地點進行及時異常處理,或者是提供相應的解決措施。

第三,綜合網絡管理系統具有性能監控管理功能。在系統運行中,設備是否正常運行是需要進行及時監控的。該系統能夠對電網中的各種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性能監控,及時做出分析與控制,以確保電網工作的正常開展。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傳統的電力通信網管理工作中,管理的工作單一,信息化程度低,不能全面的實施管理工作。通過對綜合網絡管理系統方案設計的探討與分析,可知該系統能夠全面、統一的對電力通信網進行實時、準確的監控與管理,為電力企業的通信管理工作帶去更多的有利條件,所以企業應該加強該系統的實施,以促進管理工作的高效實施,促進企業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聚明.電力通信網綜合網絡管理系統解決方案[J].電力系統通信,2003,06:1-3.

[2]盛根林,劉麗娜,杜瑞軍.華中電力通信網綜合網絡管理系統建設構想[J].華中電力,2007,01:22-25+28.

[3]劉友光.惠州電力通信網綜合網絡管理系統探討[J].廣西電力技術,2001,02:59-60.

[4]左紹舟.論電力通信網綜合網絡管理系統(NMS)[J].電力系統通信,1996,S1:52-57.

篇2

[關鍵詞]電子通關 核放 效率

目前,檢驗檢疫機構發送檢驗檢疫合格的主要手段是發送電子信息以及簽發紙質通關單。上世紀90年代以來,電子信息產業以極其驚人的增長速度,電子化技術有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優勢。筆者認為取消傳統紙質通關單,實施電子通關不僅可以提高檢驗檢疫機構的工作效率,對縮短整個進出口商品的通關時間,促進對外貿易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一、紙質通關單所含的一些問題

首先,出境貨物通關單和入境貨物通關單,其內容主要包含了:貨物名稱、收(發)貨人、貨物金額、貨物數量、包裝種類及數量、嘜頭、有效期等基本信息。由于篇幅的限制,紙質通關單所含信息量也受到了限制。

其次,通關單在使用過程中,除了日常的打印工作以外,還有調撥、領用、核銷、儲存等一系列工作。通關單一旦發生了遺失,企業需向檢驗檢疫部門提出辦理更改重發手續,影響工作效率,因此,通關單的日常管理就成為了一項比較嚴格的工作。既要保證通關單的日常使用充足,又要保證通關單流向的可追溯,這為檢驗檢疫機構帶來了大量的工作量。

第三,部分到檢驗檢疫機構辦理業務的企業,已取得了無紙報檢的資格,而報檢資料則是由企業自行保管,檢驗檢疫機構定期,按要求到企業進行檢查。這些獲得無紙報檢資格的企業辦理業務時,雖然可以不帶報檢資料,但是仍然需要每天派員工到檢驗檢疫機構領取通關單,仍然需要安排車輛,人工等,就工作步驟而言,并未得到明顯的減少。

第四,隨著檢驗檢疫機構和海關的“通關單聯網核查”制度的實行,紙質通關單的作用已經明顯得到了削弱?!巴P單聯網核查”將對現行檢驗檢疫通關模式產生較大的變革。由原來的只采用紙質通關單數據改變為電子數據與紙質通關單并行:電子數據用于海關系統比對,紙質通關單用于現場驗放電子數據必須與紙質通關單上的數據完全一致。

二、憑電子通關信息核放貨物的可行性分析

1.使用電子通關信息核放貨物的必要工作

一是加強網絡通訊設施的硬件,保證網絡傳輸信息的通暢。實施“通關單聯網核查”制度以來,檢驗檢疫機構打印每一份通關單的同時向海關發送了相應的電子信息。隨著業務量的增加,必須要有良好的網絡通訊設施硬件配置為電子通關信息的傳輸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還要加強網絡系統的安全設置,以免遭到網絡傳輸過程中計算機病毒的侵害。

二是加強日常管理,保證信息錄入時候的準確無誤。“通關單聯網核查”實施的基本原則是“先報檢,后報關”。企業在先報檢時,必先將報檢信息,通過電子平臺輸入到檢驗檢疫機構的業務系統中。

三是加強檢驗檢疫機構和海關部門之間的聯系,在發生突發狀況或特殊情況時,可以保證企業進出貨物的通暢。實施“通關單聯網核查”制度以來,企業在日常辦理報檢、報關的業務過程中,由于客戶原因,網絡原因,操作原因等諸多因素,造成通關困難,需要檢驗檢疫機構和海關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系。

四是健全電子通關信息網絡查詢功能。目前企業能從檢驗檢疫電子業務網查得的通關單信息,只是通關單電子信息的基本進程,信息發送是否齊全,信息內容是否準確,以及發送口岸是否準確等重要信息,均無法查詢。電子通關信息一旦發生攔截,企業只能獲得被攔截的訊息,卻無法獲悉被攔截的原因,造成了企業被動,妨礙了順暢通關。

2.取消紙質通關單,實行電子通關信息核放貨物的優勢

首先,傳統的紙質通關單,篇幅有限,內容有限。實行電子通關信息以后,傳遞的信息將突破通關單以往模式的束縛,不僅可以涵蓋原有的貨物名稱、貨物金額、貨物數(重)量等基本信息,更能涵蓋檢驗檢疫機構對貨物進行檢驗時的一些檢驗情況。原有的“品名過多”和“嘜頭過長”等問題頃刻得到了解決,網絡發揮的作用比原先更加充分。

其次,取消了紙質的通關單,檢驗檢疫機構少了原有的通關單領用、核銷、儲存等工作,可以減少相當一部分工作量。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用于對出入境貨物本身質量進行檢驗,對于提高檢驗檢疫工作質量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檢驗檢疫機構也減少了對通關單庫存是否不足的擔憂。

第三,實行電子通關信息核放貨物以后,獲得無紙報檢資格的企業,不用每次前來檢驗檢疫現場辦理業務,只需將當日報檢編號通過傳真,郵件,電話等形式告知檢驗檢疫機構即可,無需領取紙質通關單,真正實現了“電子監管、快速核放”。尤其是在企業報檢批量較大的時候,省去了大量通關單打印的漫長等待時間,提高了辦事效率。現行的電子通關信息是隨著一份紙質通關單的打印,同時依次發送,如果電子通關信息可以實現批量發送,檢驗檢疫機構的工作效率將得到更加明顯的提高。

第四,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電子通關信息傳輸的技術水平有著很大的上升空間,傳遞通關信息不論是速度或信息總量以及數據的準確性,都能不斷的得到提高。這是紙質的通關單的各種局限所不能比擬的。另外,實行電子通關信息核放貨物以后,不僅信息傳遞更及時,更全面,而且可以節約大量資源,符合綠色低碳環保的潮流。

三、結語

全面實行電子通關信息核放貨物可以使檢驗檢疫機構發出的通關信息更快,更準,更全面,同時對簡化檢驗檢疫工作流程,提升檢驗檢疫機構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都起到了助推作用,讓企業從中獲取更多便利,真正實現了“電子監管、快速核放”。此外,電子通關信息核放貨物節約了通關單的印制成本,而電子通關信息傳送的技術可以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完善,有著很大的上升空間,為檢驗檢疫未來事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辛希孟.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A集[C].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篇3

關鍵詞: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系統內容;分析探究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工程建設要求越來越高,基礎項目建設不斷增多,使工程項目所需要的時間越來越多,投資額也越來越大,導致工程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不確定因素的增加,為工程實施帶來不利的影響。工程造價控制,則是對工程造價在施工前、施工中等多階段的投資進行控制,以此提高工程經濟效益,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并在此基礎上保證環境效益,從而更好地完成建筑施工的質量目標。

一、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系統的內容概述

1、項目信息管理包括建設項目信息管理,歷史項目信息管理,框架合同信息管理。是將我們的所有工程項目信息資料從建設項目信息、估算、概算、預算、結算,包括該項目的招標及所有相關合同一并歸納起來,形成完整的資料庫,便于數據的收集和查閱。

2、工程造價數據統計分析是從項目信息管理中提取相關數據分別進行建設項目投資情況統計,建設項目收入支出對比統計,項目施工合同結算支付統計,建設項目造價審核收入支出統計,結算系數及補充造價統計,建設項目造價指標、工程量指標、主材設備指標的統計。這樣快速準確的將所需數據統計起來進行造價分析,不僅幫助造價人員理清了統計思路,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工程知識(數據)管理包括項目文件管理,企業定額管理,經濟技術指標管理,材料價格管理,計價依據管理。企業定額管理包括:燃氣定額下載、補充定額管理、定額系數管理。其中燃氣定額下載是將集團每年更新的企業定額通過系統下載并安裝到廣聯達計價軟件內,便于造價人員用調整后的企業定額進行工程結算。補充定額管理和定額系數管理是根據各地各公司的實際情況,可以對企業定額進行適當補充和系數調整,并用系統進行申報,如已通過審核可以直接從系統打包下載。將原有的申報流程改用系統上報,這樣大大減少了中間流轉的時間。系統中還能通過提取項目信息管理中的數據來達到對定額系數進行迅速編制的功能,且能根據不同項目類型編制不同系數,取締了人工收集數據并手工分類編制系數這一工作量較大的工作流程。經濟技術指標管理是通過對歷史項目工程進行指標加工得到不同工程的技術經濟指標,便于造價人員對未來不同項目類型工程指標進行預估。材料價格管理則是通過工程造價管理系統平臺直接從物資系統導入材料價格,并對材料價格的費率進行批量調整,省去了材料價格隨時變更、移交和手工算價這一較繁瑣的工作流程。

二、我國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在管理理念方面。我國的工程造價管理起步晚,在管理理念上還偏向于傳統的管理思想,對風險的評估、預算、決策不合理、不科學,沒有統一的結合起來,導致工程造價管理預算超出標準,缺少準確性和科學性。

2、在技術方面。我國的工程技術現代化管理水平還有限,還處于起步階段,很多的技術和設備都沒有掌握和更換,對于工程造價風險的管理還缺少有效的技術作為后盾,風險管理能力有限,不能夠及時的反映市場的變化,沒有真正意義上發揮造價管理的作用。

3、在制度方面。缺乏一個完整的控制系統,工程造價管理涉及到工程項目開展中的各個環節,而在制度方面,缺少統一的管理,各個環節之間相互脫節,增加了造價管理的難度,容易存在安全隱患,提高了風險存在率。

4、在人才方面。我國工程造價管理人才缺乏,專業的、綜合素質高的人才不足,并且缺少針對性的工程造價管理培訓機制,企業管理者對工程造價管理認識不足,對人才的培養缺少科學的依據。

三、如何完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系統的建設

1、設計階段的控制

1.1 加強經濟論證。在選擇設計方案以及對設計進行優化時,需要同當前的技術水平以及經濟環境相互結合,加強經濟論證,然后才能提高造價控制。在進行方案的比對選擇時經過定量或者定性分析的方式確定計劃方案,從而滿足工程結構要求。但是一旦方案經過確定,通過價值工程方法也可以對方案進行優化,對功能進行細化,將多余的部分去除掉,從而提高工程的造價重點控制。

1.2 提高成本控制觀念。設計人員在從事設計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將成本控制觀念貫穿始終,樹立經濟核算意識,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杜絕好大、喜高的毛病,不能夠單單的迎合建設單位,從而避免偏向技術而忽視經濟以及設計上不必要的浪費等,充分結合經濟、概算以及設計。

1.3 設計招投標成本控制法。通過招投標的方式對項目設計予以確定能夠選擇出更加優秀的方案,通過選擇競爭機制確定的方案在工藝上會更加合理、技術上也相對較為先進,最主要的是,招投標的選擇要求需要考慮設計方案的經濟性,因而中標的方案不但會滿足建筑施工的技術要求,同時在投資估算控制上的優勢也較為明顯,只有在招標文件投資范圍內的方案才能夠被選擇,因而能夠有效控制工程造價。

1.4 合理比選方案。要想選擇出優秀的設計方案,并保證設計方案的價格合理,那么就需要在必選過程中秉承公正、公平、科學、合理的原則,通過嚴格把關選擇出操作便捷、實用性強的方案,通過規范性的選擇方式,對方案進行評價,綜合考慮方案中的多種因素,并利用先進的系統工程選擇方式以及模糊數學計算方法對方案進行比對,從而保證評價結果的準確性。

2、招投標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方式

2.1 準備階段。在進行招標的準備時,招標人員首先應當向有資質的造價咨詢單位進行咨詢,或者向一些招標機構咨詢并編制招標文件,并對規定的工程量清單進行編制。

2.2 編制完成。完成工程量清單編制工作后,將其作為招標文件一起下發給投標單位。投標單位在接到文件后,需要對文件進行復核,若是文件無誤,那么就可以對工程進行報價,如果投標單位在復核過程中發現工程量清單有問題,那么就需要想招標單位進行確定,而不能夠自行對工程量進行擅自修改。

2.3 完成報價。在投標單位完成報價后,則需要按照規定,進行投標文件的提交。在招投標的過程中,投標單位提交的投標文件都是依照招標文件中工程量清單進行編制的,因而在完成報價后,投標單位需要根據招標文件中的投標文件提交時間,將投標文件提交上去。

2.4 評標。依照招標文件中的評標方式以及標準,評標委員會需要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定。因為投標采用的是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方式,因而對所有的投標方都是公平的,在報價問題上,投標方可以依照工程中可能出現的影響因素以及具體的情況進行調整,以此增加報價上的競爭力。

3、施工中對造價的控制措施

3.1 施工組織的加強。施工組織設計是施工中的基本技術經濟文件,具有全局性,主要在施工準備階段、承包合同簽訂階段以及招標過程中用于施工的基本指導。施工組織設計對于工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是保證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的重要手段,科學的施工組織設計能保證工程進度、工程質量以及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

3.2 動態的造價控制。施工項目所需要的周期相對較長,因而實際所需要的材料以及投標時差和人工價格同工程預計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而就需要造價控制人員及時的掌握當前的造價相關信息,及時對造價進行管理控制,準確地預測出例如價格、匯率以及利率等動態因素,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匯總對造價進行動態控制管理。

3.3 加強工程變更的管理。在施工階段,由于客觀、主觀原因,常發生局部設計變更、工程更改、材料代用、工藝方法改變等問題,引起工程預算價格的增減。因此,必須健全設計變更審批,合理地控制變更價款。

3.4 實行全方位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工程施工階段工程造價控制的關鍵。在簽訂施工承包合同時,應全面充分地考慮可能發生的分歧和費用索賠問題,以免結算時因合同條款不明確產生糾紛。同時,還要明確規定計費標準、文件和時期。全方位的合同管理必須從合同談判、簽約時起合同必須嚴格規范化,合同條款必須完備,雙方權利、義務必須對等,詞匯表達嚴謹準確。

3.5 加強工程項目監理。工程建設監理,一般包括項目前期決策、項目設計、項目施工和驗收等工作內容,參謀和監督管理等職責,它包括政府建設監理和社會建設監理兩個層次。

結束語

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過程中,要加強思想理念的轉換,運用先進化的管理技術和設備,采取科學合理的工程造價管理方法,及時的發現工程項目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風險的防范和控制,結合工程造價中風險的基本特點,做好甄別和判斷風險工作,盡可能的降低風險,提高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宇恒.工程量清單計價應用的分析研究[D].廣西大學,2009.

篇4

關鍵詞:機電設備;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統

1核心技術簡介

1.1物聯網

測控技術通過應用各類型號的傳感器來對機電設備的相關信息實施采集,結合必需實施的重要控制操作,來達成信息和機電設備交互。通訊技術重點是在設備的現場端進行使用,選用的是工業性并且短距離的無線或是有限的通訊技術,把機電設備的信息接到公共的網絡當中。IP網絡屬于信息傳遞的重要途徑,機電設備地區分散性會讓管理范圍變大,在此情況下,完成統一性管理與信息的共享必須依靠IP網絡來達成,由此可以確保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的可行性。測控技術和通訊技術及IP網技術相結合構成物聯網,由此達成人與設備間的信息互通。[1]

1.2數據技術

首先,數據應用技術可以使信息能夠直接應用,由此實現信息共享,利用信息儲存、展示與查詢能夠有效處理設備管理的不規范、管理策略統一性不足、管理工作的執行無法落實等相關問題;其次,可對數據實施挖掘和分析,能夠在分析過程中誕生出新數據,例如故障的事先預警、效能標準,能夠為機電設備的維護與生產提供參考性依據,由此在確保機電設備使用壽命的情況下,充分展現高效性。數據應用技術其核心內容主要是系統模型的設計,通過使用劣化理論知識、及復合建模的技術,依據機電設備的具體設計方案、工藝研究、管理經驗等因素來實施綜合全面的設計。[2]

2系統構成

首先,系統的分層架構。機電設備系統主要使用的是分層架構的設計,包含信息化層、綜合應用層與業務處理層。信息化層是在設備現場的建設中;業務處理層是在管理中心的建設中,綜合應用層是在工作人員工作中。其次,系統的軟件架構。系統的設計主要遵從的是功能性和擴展性及組件性三個原則,可以對管理規模進行靈活的調整,并同時配備系統所需具備的相應功能,由此實現設備當下及以后的各項需求。機電設備主要包含,基本軟件框架與不同功能的模塊組件,軟件框架能夠對模塊構件實施協調性的管理。各組件間都是相互獨立,并且能夠松散耦合的組成架構。

3系統的實現

3.1功能模塊的分類

通過分析機電設備其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管理特征,及著重思考機電工程在建設期間的信息管理工作內容,來對系統功能模塊進行分析。在EIIS系統當中,可通過組織機構的引擎,來完成相應業務的處理,安全、進度、質量、合同、數據、系統的管理和查詢統計及信息門戶等相應功能能模塊的具體分類。EIIS信息集成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把業務的處理功能都集中于事務處理單元當中。對相關設備、安全、質量、合同管理及進度的流程信息實施有效存儲。所對應的成果文檔需結合各自屬性在文檔管理單元中實施存儲和歸檔保存,數據的管理和系統的管理通過權限的界定,只有系統的管理人員才能夠進行相應的訪問及操作。其中查詢功能單元提供的是屬性、關鍵字的搜索方式。[3]

3.2工作順序

EIIS系統是TGPMS系統所使用的一種高層級的擴展,其工作流程的處理屬本系統特有的功能。通過對機電設備業務中各部門內的處理流程、部門間的處理流程、各單位來文的處理流程、發文處理流程等各環節的清理,再加上系統本身運行初期的可靠性和易用性特點,選擇使用單節點流程方式,確切的說就是權限的所有人能夠發起流程,同時還可自主性的對下一環節或者是后面的多個環節中的處理人進行自主定義。單節點流程模式能夠充分完成機電設備業務中的一崗多責和多業務共同實施的管理方式。[4]

3.3設備樹的優化

機電設備其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一定要具備連貫性設備編碼?,F時期情況下,在已運行系統當中,其運行維護環節具備邏輯設備編碼,這一編碼能夠顯示出機電設備邏輯位置,此編碼可劃分成六層結構,較成熟并且實用性也非常強大。在招標管理環節中的合同編號主要是為全過程管理做鋪墊的,合同代號主要包括項目、時間、供貨方等相關信息。本文所提系統主要是達成機電工程建設中的信息管理工作,在此過程中的編碼需具備承上啟下的作用,不但繼承了招投標時期的合同編號,同時還對應系統邏輯編碼信息。

4運行系統的管理

首先,系統的命名。系統構建使用的是分階段形式的方案,結合現時期需重點完成的工作事項與管理范圍,可稱此系統為機電設備協同管理系統,之后可隨著系統的不斷完善和擴展,來對系統的名稱進行合理的優化和改進。其次,制度的設置。系統構建所用模式是技術開發與制度制定一同實施的方式,在系統功能實現的過程中,對系統運行管理實施分析。并制定相應的系統應用與管理的相應辦法,以對流程管理及文件存儲進行確定

5結語

總體來說,機電設備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屬于現時期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相融合后的產物,對機電設備信息管理實施深入分析和研究,主要是對機電設備選用、運行維護及預測進行有效管理,以此滿足運維需求,與以往機電設備管理方式相比,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顯著提高機電設備運行效率,同時還可以確保機電設備的長期安全穩固運行,同時還可不斷提升相關人員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徐召,胡寧,王攀,等.高校儀器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2).

[2]孫曉寧.機電設備如何實現系統管理[J].中國公路,2012(17):107.

篇5

關鍵詞:水運工程,監理,網絡,信息化

Abstract: water project supervision is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water project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of proje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 explain to water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ject and the impacts of role.

Keywords: water project, supervision, network, information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傳統的項目管理主要是從組織和管理角度采取措施控制項目的投資、進度和質量目標。目標控制的基礎是信息管理。在建設項目,特別是大型建設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目標控制的信息量巨大,信息內容及來源復雜。作為咨詢服務的監理方能否從項目的整體利益出發統籌地制定項目信息管理規劃,迅速、準確、有效地收集和整理項目信息,規范項目信息流程并為監理人員和其他項目參與方提供便利的交流環境,將直接影響著項目管理工作的成敗。

1 施工監理項目信息管理的概念分析

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實際上是人、財、物、技術、設備等五項資源的投入和產出的過程,但要高效、優質、低耗地完成工程建設任務,還必須通過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應用實現對五項基本資源的規劃和控制。

工程建設過程可用圖1表示。

圖1工程建設過程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有兩大流:物流與信息流。物流是客觀存在的實體,它的暢通流動要求有足夠的信息流來。信息流伴隨著物流產生,它對物流起著導向的作用。項目管理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信息流來規劃、調節物流的數量、方向、速度和目標,使其按照一定的軌跡運作,最終實現工程建設的目標。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方是物質流的執行者,而施工監理方則根據信息流中產生的信息對物質流施加影響。

2 水運工程施工監理項目信息管理

2.1水運工程施工監理是監理單位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監理合同的要求,對水運工程項目包括港口、航道、航標、通航建筑物、修造船水工建筑物及其他附屬建筑物的新建、改建、大修和安裝工程從施工招標期到交工驗收及保修期的整個施工階段的建設活動,依據水運工程的技術標準、設計文件和合同文件等,遵照一定的準則,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工程建設的質量、進度、費用進行控制,對合同和信息進行管理并協調有關參建各方關系的管理活動。

信息管理是指對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儲存、傳遞與應用等一系列工作的總稱。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有效的利用項目信息資源,提出信息加工的條件。

施工監理項目信息管理的目的是通過有組織的信息流通,使監理工程師能夠及時掌握完整、準確的信息,了解項目實際進展情況并隨項目進行有效的控制,同時為進行科學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2.2水運工程項目信息管理主要包含四個基本內容:信息的收集、處理與分發;項目文檔管理;工作流管理;信息交流管理。

2.2(1)信息的收集與分發在監理項目實施過程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信息管理工作質量的好壞 影響了監理工程師對監理工作各項目活動的判斷與分析,它們是項目監理工程師實施項目管理的重要依據,因此項目監理人員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這些信息。

2.2(2)施工監理項目文檔管理周期是從文檔的產生到文檔的移交,即文檔前期的監理方管理;文檔管理不同于文檔的保管,其內涵包括對文檔的存儲、查看、編輯、查詢、分發等一系列的管理內容,達到組織對文檔的有效利用:文檔管理是一個有機的系統,包括被管理的文檔、管理人員、管理工具、管理制度等諸多構成要素。

2.2(3)工作流管理是一類能夠完全或部分自動執行的經營過程,它根據一系列過程規則、文檔、信息或任務,能夠在不同的執行者之間進行傳遞和執行。

監理項目信息管理特點,符合工作流管理應用的要點,而工作流管理應用的優點在于把業務規則和手工文件來回傳遞變成程序化控制機制,文件漫天飛和失去控制的情況可以得到改善,有利于提高辦公效率和規范化管理的水平。

2.2(4)工程監理信息交流管理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為施工現場監理人員內部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為現場監理機構與建設方、施工方、監理公司的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四個基本要素發送方、接收方、交流內容以及交流媒體在交流過程中是不斷變化的,其目的是為了共享信息資源,在項目組織體系中及時、準確地傳遞信息,以有效支持決策,從而提高組織的效率。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把信息溝通理解為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參與各方對項目信息的交換與共享。在建設項目信息管理中,處理好信息的交流問題是至關重要的一項任務。信息交流的困難或紊亂,一方面會直接造成大量的不必要的開支,另一方面則間接影響了工程的進度和質量。它是導致諸如工程成本超支、工期拖延、質量缺陷以及索賠與爭議等的首要原因。

3 基于網絡的水運工程施工監理項目信息化管理

3.1 水運工程監理項目信息化管理架構

水運工程施工監理項目信息化管理架構(以下簡稱PWES-IMP)是管理體制和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它不是某一特定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統規劃,而是一種基于信息管理技術的項目信息管理解決方案。

在PWES-IMP方案中,首先根據水運工程施工監理項目管理組織體系特點,結合組織理論以及項目信息管理特點確定一套適合這一項目信息運作的項目信息管理組織體系;然后根據項目信息技術應用特點確定一套項目信息管理制度,用以規范項目信息管理參與者的工作流程和行為;最后對采用的項目信息管理技術提出應用方案,指導項目信息管理參與人員熟悉和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對項目信息進行有效管理。PWES-IMP的基本架構 的如下圖2 。

圖2信息管理規劃(PWES-IMP)的基本架構

建立基于網絡的PWES-IMP目的是對施工監理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信息和知識進行集中式存儲和管理,為監理工程師和其他項目參與方在網絡平臺上提供一個獲取個性化(按需所?。╉椖啃畔⒌膯我蝗肟冢瑫r為項目目標控制提供項目信息共享、信息交流和協同工作的環境。

3.2 施工監理信息化管理基本框架內容分析

結合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在建設項目管理中的日常應用對水運工程施工監理信息化管理架構中提出以下幾方面觀點。

(1)施工監理信息管理組織體系規劃對監理項目信息的傳遞特點進行分析,在施工監理項目信息管理組織體系規劃時,引用虛擬組織理論;在項目信息管理組織體系設計時,引入“項目信息中心”的概念?!绊椖啃畔⒅行摹贝蚱苽鹘y組“金字塔”結構,使項目信息管理組織扁平化,它是監理機構內部各職能部門以及監理方與其它項目參與方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信息樞紐。

(2)施工監理項目信息分類與編碼體系規劃應用網絡技術,項目監理工程師應能在同一個網絡平臺上實現對項目信息的管理與應用。因此在制定項目信息分類與編碼體系時,統一考慮監理方以及其他項目參與方對信息管理的要求,制定一套既能滿足項目信息統一管理,又能滿足項目參與方信息管理需求的編碼體系。

(3)施工監理項目信息管理功能規劃施工監理項目信息管理功能規劃應結合網絡平臺運作特點,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滿足項目信息的收集與分發管理、項目文檔管理、工作流管理以及信息交流管理的要求。

(4)施工監理項目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施工監理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是前述信息管理規劃實現手段。該系統能夠適應當前水運工程施工監理信息化的管理要求,在網絡環境中實現文檔管理、質量控制、進度控制等管理目標的集成控制,規范信息管理方式和流程。

4 結論

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在帶給建設項目信息管理機遇的同時也給傳統建設項目信息管理帶來了沖擊。如何有效的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達到滿意的建設項目信息管理目標,是在施工監理項目信息化管理框架內需要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祖志.監理概論(水運工程監理培訓統編教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范玉順.工作流管理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篇6

監理服務技術方案

 

 

一、項目概述及要求

本項目負責提供四川省環境信息中心2021年環境信息化新建項目及部分應用系統升級改造(政府采購和非政府采購)的監理服務。根據2021年四川省信息化建設項目的主要技術規范及要求,供應商應提供全過程“五控、三管、一協調”的監理服務。按事前、事中和事后三階段開展監理工作,針對質量控制、投資控制、進度控制、保密控制、信息安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和協調工作等方面提出詳細監理規劃,并分別對系統集成建設方面提出監理人員配備方案,對項目相關的省統一采購內容(軟件等)進行監理。

二、監理工作任務及目標

監理工作目標是按照2021年四川省環境信息化建設、軟件項目的要求以及相關的國際、國家和行業的監理標準,結合各系統項目的建設特點,對信息系統進行包含項目規劃編制、招標、項目詳細設計、項目實施和項目驗收及質保期五個階段的全過程監理,確保項目按期、高質、高效地完成,并順利通過驗收。

(一)項目擬制階段

1. 充分運用監理單位的咨詢能力,在建設方案的編制階段根據業主的需求為業主單位提供相應的咨詢服務。

2. 協助業主單位完成項目建設方案編制及建設方案的評審工作。

3. 協助業主單位收集項目資料、整理歸納項目文檔。

(二)項目招標階段

1.協助業主單位明確項目需求,確定項目建設目標。

2.促使業主單位、承建單位所簽訂的建設合同在技術、經濟上合理有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

(三)項目設計階段

1.推動業主單位、承建單位對項目需求和設計進行規范化的技術描述,為項目實施提供優化的設計方案。

2.促使項目計劃、設計方案滿足項目需求,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并與項目建設合同相符,具有可驗證性。

3.方案審核階段,充分運用監理單位咨詢能力,要求具有咨詢能力的監理工程師配合業主或其指定的專家對承建單位的需求、設計、實施類方案進行質量把關。協助業主單位、承建單位消除設計文檔在進入項目實施前可預見的缺陷。

(四)項目實施階段

1.加強項目實施方案的合法性、合理性、與設計方案的符合性。

2.促使項目中所使用的產品和服務符合建設合同及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

3.明確項目實施計劃,對于計劃的調整應合理、受控。

4.促使項目實施過程滿足建設合同的要求,并與項目設計方案、項目計劃相符。

5.促使項目文檔統一、規范,建立符合業主方要求的項目文檔管理體系。

6.網絡及安全類項目實施期間,要求具有信息安全測評能力的監理工程師對項目設計和實施方案進行內審,協助第三方測評機構完成規定的等級保護測評工作。

7.軟件研發類項目實施期間,要求具有軟件測評能力的監理工程師督促承建單位進行軟件自測,協助第三方測評單位對軟件功能及性能完成第三方軟件測評工作。

(五)項目驗收及質保期階段

1.明確項目測試驗收方案(驗收目標、責任雙方、驗收提交清單、驗收標準、驗收方式、驗收環境等)的符合性及可行性。

2.促使項目的最終功能和性能符合建設合同、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

3.協助承建單位所提供的項目各階段形成的技術、管理文檔的內容和種類符合相關標準。

4.對項目終驗結束后質保期內業主單位反饋的問題督促承建方整改落實。

三、監理工作范圍

項目實施范圍為四川省環境信息中心2021年環境信息化新建項目及部分應用系統升級改造項目(政府采購和非政府采購)。

四、項目監理總體要求

根據2021年四川省環境信息化建設、軟件項目主要技術規范及要求,信息項目、軟件項目建設監理受業主方委托,代表業主方的利益,依法對本項目的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監理方應嚴格按照國家電子政務管理辦法、業主方和承建方簽訂的合同、信息系統項目監理規范及環保行業和計算機技術相關國家標準開展監理工作。

根據本項目及項目內各系統建設的特點,監理應全程開展以下工作:

五控制:

質量控制—硬件設備采購進貨、軟件開發及測試和驗收。

進度控制—采取總體項目進度管理方式,從整體協助業主進行項目推進管理;對每個分項進行甘特圖管理,對每個分項之間交互界面進行控制銜接管理;及時對照進度計劃進行進度分析,及時糾偏。

投資控制—硬件設備采購進貨、軟件開發投資及項目施工投資。

變更控制—施工過程中進行變更管理。

保密控制—建設過程中,全程人員、信息、系統的保密管理。

三管理:

合同管理—采購、施工、系統集成及軟件開發等合同管理。

信息管理—投資控制管理、設備控制管理、施工管理及軟件管理。

安全管理—項目的施工安全管理,系統的信息安全管理兩部分。

一協調:

采用現場和會議方式進行協調,實施業主、承建方和監理的三方協調制度。

監理機構應按事前、事中和事后三過程開展監理工作。

(一)項目前期監理要求

協助業主和承建單位對項目需求和設計進行規范化的技術描述,為項目實施提供優化的設計方案;

協助并配合業主進行采購項目需求論證階段工作的進行,使采購滿足項目需求、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

通過項目管理思路,建立整體項目計劃,方案滿足項目需求、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并與項目建設合同相符,具有里程碑可驗證性;

協助業主,審核承建方技術方案,滿足項目整體需求,并與項目建設合同相符。

(二)項目中期監理要求

加強項目實施方案的審核,確保其合法性、合理性、與設計方案的符合性;

加強各子項目質量控制,確保項目中所使用的產品和服務、軟件開發符合建設合同及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

監督項目實施過程,指定具有相關專業能力和資質的監理工程師駐場監理,確保滿足建設合同的要求,并與項目設計方案、項目計劃相符。

明確項目實施計劃及進度,及時對計劃進行調整,確保項目進度和整體進度相符合;

把握項目中投資、質量、進度的變更,規范項目變更流程;

對項目實施過程涉密部分,全程進行保密管理;

推動業主、各承建方之間的關系協調。

(三)項目后期監理要求

明確項目測試驗收方案的符合性(驗收目標、責任雙方、驗收提交清單、驗收標準、驗收方式、驗收環境等)及可行性;

明確項目的最終功能和性能符合建設合同、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協助業主進行各分項的驗收工作;

保證承建單位提供的項目各階段形成的技術、管理文檔的內容和種類符合相關標準;

監理機構應針對質量控制、投資控制、進度控制、知識產權控制、信息安全控制、合同管理、文檔管理和協調工作等方面提出詳細監理規劃并分別針對系統集成建設方面提出監理人員配備方案,并對項目相關的采購內容(軟件等)進行監理。

五、監理具體要求

監理要與測評保持協調配合,并對監理工作內容進行負責。監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一)項目招標前期階段監理工作內容

方案控制

項目招標前期階段的方案控制內容如下:

(1)監理機構應協助業主單位完成項目建設方案編制及建設方案的評審工作。

(2)監理機構應協助業主單位收集項目資料、整理歸納項目文檔。

(3)監理機構應協助并配合業主進行采購項目需求論證階段工作的進行,使采購滿足項目需求、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

(二)項目招標階段監理工作內容

1.質量控制

項目招標階段的質量控制內容如下:

(1)監理機構應了解業主單位的業務需求,并將其作為監理工作的依據之一;

(2)監理機構應對招標技術需求的下列內容提出監理意見(輸出監理意見):

技術和質量的要求;

項目所涉及的主要產品和服務的要求;

投標單位資格的要求;

驗收方法、接受準則;

時間進度的要求;

2.進度控制

項目招標階段的進度控制內容如下:

(1)監理機構參與業主單位招標前的準備工作,協助業主單位編制本項目的工作計劃。工作計劃應包含如下內容:

項目建設內容;

組織管理;

項目建設的準備工作;

總包、分包方式;

項目建設的階段劃分及驗收;

質量管理計劃;

(2)監理機構應分析項目的內容及過程,應對項目進度提出監理意見;

(3)監理機構對招標書中項目進度安排及項目進度控制措施提出監理意見;

(4)監理機構應對本階段的工作進度提出監理意見;

(5)監理機構應要求對項目合同中涉及的產品和服務的提供時間做出說明,并對業主單位的安排提出監理意見。

3.投資控制

項目招標階段的投資控制內容如下:

(1)監理機構應協助業主單位根據項目的目標、范圍和功能界定提出意見,并提出項目預算的合理性;

(2)監理機構應協助業主單位根據項目預算,在招標技術需求中對項目的目標、范圍、內容和產品及服務的技術要求做出明確說明。

4.合同管理

項目招標階段的合同管理內容如下:

(1)監理機構應參與建設合同的簽訂過程,在建設合同中應明確要求承建單位接受監理機構的監理;

(2)監理機構應建議業主單位在建設合同中明確規定項目所包含的功能、技術要求、測試標準、驗收要求和質量責任;

(3)監理機構應建議業主單位在建設合同中明確項目階段劃分及其質量和進度要求,并以此作為項目階段性付款的依據。

5.信息管理

項目招標階段的信息管理內容如下:

(1)監理機構應與業主單位及相關單位建立信息溝通機制,保持各方對項目目標、范圍和業務需求等理解的一致性;

(2)監理機構應向業主單位提供與項目建設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等信息;

(3)監理機構應妥善管理項目招標階段所產生的與監理相關的文檔資料,包括需求說明、招投標文件和監理文檔等;

(4)監理機構應向業主單位和承建單位明確應提交的文檔要求。

6.項目招標階段的協調

項目招標階段的協調內容如下:

(1)監理機構應與業主單位確定相互間工作協調的機制;

(2)項目合同簽訂后,業主單位與承建單位有關項目的協調工作由監理機構按照業主單位要求進行。

7.產出物要求

監理成果物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監理周報、會議紀要、合同審核意見、項目聯系單、各環節監理意見、溝通機制、文檔要求等。

(三)項目設計階段監理工作內容

1.質量控制

(1)監理機構應建議業主單位和承建單位充分考慮目標系統與現有系統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2)監理機構應審核設計文件與項目需求的符合性;項目關鍵技術的實現方法、流程及技術保障措施的合理性;項目實施的質量保證措施的可行性、合理性及其文檔的完整性;

(3)監理機構應協助業主單位組織專業人員初審項目設計方案,審核后,簽署監理審核意見。

2.進度控制

(1)承建單位提交項目進度計劃報審表后,應審核項目進度計劃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各階段工作成果的判定依據及其可操作性,審核后簽署監理審核意見;

(2)監理機構應根據承建單位項目進度計劃,確定階段性進度監督、控制的措施及方法,作為監理細則的內容。

3.投資控制

(1)監理機構應依據招投標文件、建設合同,審核項目計劃、設計方案中所說明的建設目標、范圍、內容、產品和服務,對可能的投資變化,向采購人提出監理意見;

(2)監理機構應控制設計變更,變更應由三方達成共識,并做備忘錄。

4.合同管理

(1)監理機構應及時處理采購人或承建單位合同變更的申請,協助保持合同、協議及其附件內容的實效性、一致性;

(2)監理機構應及時會同采購人和承建單位對合同的變更做備忘錄。

5.信息管理

(1)監理機構應與業主單位、承建單位建立信息溝通機制,并要求各方在項目工作中貫徹執行;

(2)監理機構應對設計階段三方共同參與的過程和活動做項目備忘錄并由三方簽認;

(3)監理機構應要求業主單位和承建單位妥善保管有關的文檔資料;

(4)監理機構應妥善保管項目設計階段的文檔,如項目計劃、設計方案及監理文檔,并監督檢查項目文檔的時效性和可用性;

(5)監理機構應對項目中各方提出保密要求的信息實施保密,尊重各方的知識產權。

6.協調

(1)監理機構應與采購人、承建單位確定設計階段的協調形式和方法,如監理例會和專題會議等,并在項目過程中執行;

(2)監理機構應協調采購人調動適當的資源,配合承建單位完成設計前期的調研工作;

(3)監理機構應對設計階段出現的變更提出監理意見,協調采購人和承建單位達成一致;

(4)監理機構應對協調結果做備忘錄。

7.產出物要求

監理成果物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監理周報、會議紀要、設計文檔類監理審核意見、監理工作聯系函、監理通知單、項目備忘錄。

(四)項目實施階段監理工作內容

1.質量控制

(1)監理機構應審核承建單位提交的質量管理計劃申報表并簽署意見;

(2)監理機構應組織采購人、承建單位召開項目實施準備會議,做出會議紀要,并經三方簽認;

(3)監理機構應組織審核承建單位提交的實施方案從實施方案與法律、法規和標準的符合性;實施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實施方案與合同、設計方案和實施計劃的符合性;項目實施的組織機構和人員配置是否滿足項目建設需求等方面把關出具監理審核意見;

(4)監理機構對承建單位提供的產品及服務進行驗收,對驗收結果作記錄,并經三方簽認;

(5)監理機構應檢查承建單位項目實施狀況、人員與實施方案的一致性;

(6)監理機構應執行階段性質量監督和控制,并做監理日志;

(7)監理機構應及時處理承建單位提交的關鍵環節的實施申請,審核其合理性后簽認并報采購人批準;

(8)監理機構應審核項目變更申請,保證項目總體不受影響;

(9)監理機構應處理實施項目出現的各種質量事故;

(10)監理機構應在實施過程中,如發現存在重大質量隱患,應及時向承建單位簽發停工令,并報采購人。

2.進度控制

(1)監理機構應審核承建單位提交的項目實施計劃的合理性及實施計劃報審表,并簽署審核意見;

(2)監理機構應審核承建單位提交的開工申請,并檢查項目準備情況,簽發開工令報采購人簽認,通知承建單位開始實施項目;

(3)監理機構應審核承建單位提交的階段性進度計劃報審表;

(4)監理機構應定期檢查項目的實施進度情況,確保實際進度與計劃的一致性,并及時處理項目延期申請;

(5)監理機構應審查進度糾偏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簽發監理通知單,報采購人,并要求承建單位按計劃進行修改。

3.投資控制

(1)監理機構應審核承建單位提交的項目階段性報告和付款申請,簽發項目款支付意見,報采購人簽認;

(2)監理機構應審查項目的質量、進度和投資等方面的變更,并做項目備忘錄;

(3)監理機構應及時處理各種索賠申請。

4.合同管理

(1)監理機構應監督合同執行情況,定期向承建單位、采購人提交監理報告;

(2)監理機構應根據實際情況,參考變更文件及其他有關資料,按照建設合同的有關條款,對項目變更范圍、內容、實施難度以及變更的投資和工期做出評估,處理項目實施中的各種變更并報采購人批準;

(3)監理機構應及時協調合同糾紛,公正地調查分析,提出監理意見。

5.信息管理

(1)監理機構應妥善管理實施階段中所產生的開工令、停工令、監理通知、監理日志和項目備忘錄等資料;

(2)監理機構應對項目實施階段三方共同參與的過程和活動做項目備忘錄,并由三方確認;

(3)監理機構應監督采購人和承建單位按照既定的要求編制和管理項目文檔。

6.協調

(1)監理機構應與采購人和承建單位共同建立實施階段協調的機制;

(2)監理機構應及時組織專題會議,解決專項問題,做出會議紀要,并提交采購人和承建單位;

(3)監理機構應協調采購人和承建單位對項目變更的范圍和內容等達成一致性;

(4)監理機構應協調采購人和承建單位對索賠意見達成一致;

(5)監理機構應協調采購人配合承建單位的項目實施。

7.產出物要求

監理成果物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開工令、復工令、停工令、項目款支付證書、監理周報、會議紀要、監理月報、實施文檔類監理審核意見、監理工作聯系函、監理通知單、項目備忘錄、設施設備驗貨臺賬、設備加電檢查記錄、專項項目監理報告等。

(五)項目驗收階段監理的工作內容

1.質量控制

(1)監理機構應及時處理承建單位提交的初驗申請,審核初驗的必備條件,簽認后報采購人簽認;

(2)監理機構應協助采購人審核承建單位驗收計劃及方案,明確驗收目標、各方責任、驗收內容、驗收標準、驗收方式和驗收結果等內容,審核后簽署意見;

(3)監理機構應協助采購人對初驗中發現的質量問題進行評估,并確定整改要求和驗收方式;以監理通知單告知承建單位。必要時組織重驗;

(4)監理機構應敦促承建單位根據整改要求提出整改方案,并監督整改過程;

(5)監理機構應與采購人和承建單位共同對初驗結果進行確認,并共同簽署初驗合格報告;

(6)監理機構應監督系統的試運行;敦促承建單位解決試運行出現的各種質量問題;

(7)監理機構應協助采購人組織項目驗收;

(8)監理機構應對項目中的關鍵性技術指標,要求承建單位出具第三方測試機構的測試報告,第三方測試機構應由采購人和監理機構同意;

(9)監理機構應督促承建單位完成項目實施方案中確定的培訓,并對培訓進行評估。

2.進度控制

(1)監理機構應對驗收階段進度安排提出監理意見;

(2)監理機構應審核承建單位初驗、終驗和項目整改計劃的可行性,并以通知單的形式告知采購人和承建單位;

(3)監理機構應要求采購人和承建單位以初驗合格報告作為啟動試運行的依據,以終驗報告作為項目驗收結束的依據。

3.投資控制

(1)監理機構應審核承建單位提交的階段性付款申請,并根據合同規定簽發項目支付意見;

(2)監理機構應協助采購人進行項目結算。

4.合同管理

(1)監理機構應及時向采購人、承建單位通報建設合同、協議及相關變更所規定項目內容的執行情況,提出監理意見;

(2)監理機構應協助采購人和承建單位簽署其他補充協議。

5.信息管理

(1)監理機構應管理項目驗收階段文檔;

(2)監理機構應敦促采購人、承建單位按照事先約定,編制、簽署和妥善保存驗收階段的項目文檔;

(3)監理機構應督促采購人、承建單位及時整理項目文檔;

(4)監理機構應整理與項目有關的全部監理文檔,并提交采購人。

6.協調

(1)監理機構應協調采購人和承建單位在驗收計劃、驗收目標、驗收范圍、驗收內容、驗收方法和驗收標準等方面的一致性,填報項目備忘錄,并經三方簽認;

(2)監理機構應協調采購人配合驗收階段的工作;

(3)監理機構應及時填報驗收階段的項目備忘錄,并經三方簽認;

(4)監理機構應協助采購人和承建單位完成項目文檔整理歸檔和移交工作。

7.產出物要求

監理成果物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復工令、停工令、項目款支付證書、監理周報、會議紀要、監理月報、實施文檔類監理審核意見、監理工作聯系函、監理通知單、項目備忘錄、設施設備驗貨臺賬、設備加電檢查記錄、專項項目監理報告、測試記錄、初驗報告、試運行報告、完工移交書、項目竣工報告。

(六)售后服務要求

在規定的項目質量保修期限內,負責檢查項目質量狀況,組織鑒定質量問題責任,督促責任單位維修或整改。

六、監理團隊要求

要求監理單位具有較強的實力,并能統攬全局,能有效地組織、協調、監管項目實施過程中各方面的工作,使本項目質量達到一流水平,工期得到保證,成本得到控制。

要求針對2021年四川省環境信息化項目設立總監1名,總監代表1名,長駐現場監理工程師1名,文檔管理員1名,各項目集中調研、開發測試、階段性驗收準備時應增加駐場人數,確保滿足各項目同時推進的要求。

現場服務的項目總監和長駐現場監理工程師需和投標文件響應一致,接受業主單位考勤管理,不得更換,如出現不可抗力原因需更換的,必須向采購人提交書面申請,并詳細說明更換的原因、替代人員的資質等,經采購人書面同意后,方可更換。

1、項目監理部須編制監理規劃,應包含目標規劃、動態控制措施、監理紀律守則和人員的定崗、職責等;根據建設方確定的項目分組情況,配置固定專門的監理人員。

2、參加項目的總監必須具備五年以上監理工作經驗,并具有高級項目管理執業資格。

3、項目監理部及其人員需自行配備交通、通信、生活、辦公、檢測等設備、設施或儀表,以確保監理工作的順利實施。

4、項目監理部須協助業主收集、整理、歸納項目資料,并且形成電子文檔。

5、從事項目監理活動能遵循“守法、誠信、公正、科學”的準則。

6、監理單位應根據項目情況,制定適宜的表格來加強對設計、實施、驗收的控制力度,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針對關鍵環節,制定項目進度計劃詳表,在監理規劃中報送;

監理周報、月報;

主要工作量記錄表,在監理月報中報送;

安全情況記錄表,在監理周報中報送;

其它現場驗收表格。

篇7

關鍵詞:水利工程;經濟投資;管理控制

一、引言

水利工程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項目工程,所需的資金投入巨大,動則上千萬,甚至上千億,其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與水文地質情況、氣候環境條件等都息息相關。同時,水利工程的施工工期通常會比較長,而其所對應的專業技術性要求又較為嚴格,致使水利工程的經濟投資管理與控制存在不小的難度。因而,投資方需要綜合考量各方因素,在保障項目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工程經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效益的最大化。就目前而言,工程項目投資除了要考慮工程建設投資之外,還應對生態環境保護、居民安置回遷、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等進行充分考量。由此可以看出,項目經濟投資綜合性比較強,不僅僅是工程建設投資,還需要涉及土地征用投資、居民安置投資、水土資源維護投資等等。加之,流域地質情況較為復雜,治理以及維護都相當有難度,因而,水利工程經濟投資需要對多種因素進行統籌規劃,使資金利用率達到最大,以便滿足項目預算控制的多元化需求。

二、水利工程經濟投資存在問題

1.工程評估有待完善。在水利工程的投資決策階段,應按照相關標準對工程進行系統、全面地評估,綜合考量施工地的地質情況、水文條件等,提高技術方案的可行性,盡量減少因設計變更等所增加的施工量。但是,實際情況卻不是十分理想。由于大多數水利項目施工開展地比較急促,以致于相關評估工作存在缺陷與漏洞,導致投資決策不夠精確,經常出現資金短缺,增加不必要的施工成本。同時,還會進一步延長項目施工工期,使本就不充足的資金更為捉襟見肘,逐步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的局面,對工程設計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2.工程設計理念存在缺陷。工程設計是水利工程規劃的核心內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水利工程設計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初步設計、技術設計以及工程圖紙。其中,初步設計對投資經濟的影響范圍為25%~95%左右,技術設計為35%~75%,工程圖紙為5%~35%。由此可見,在工程投資戰略基調確定之后,工程設計在投資經濟的影響構成中占有主導地位,起著決定性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水利項目工程的設計階段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大多數工程均未形成限額設計理念,相關的設計制度也幾乎處于空白階段,項目設計單位僅僅考慮施工技術的可操作性,忽視了經濟投資的管理與控制,進而無形中增加了投資成本,不利于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而少數認識到經濟投資重要性的設計單位,也未能將工程技術和經濟管理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相關技術人員對于水利工程經濟投資控制的理解不充分,在水利工程的復核階段,只是將重點放在項目的經濟、預算以及相關標準等方面,往往忽略了各環節與部門之間的協調關聯,最終導致投資管理成效與預期值相差甚遠。3.缺乏有效的投資監控管理。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階段,部分承包單位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弄虛作假,多報工程款項。而相關監理單位將關注點更多地集中在工程質量以及施工進度上,在投資經濟方面的監控管理嚴重缺失,進而使水利工程造價超標的問題司空見慣、習以為常。

三、水利工程經濟投資管理控制策略

1.實行工程施工招投標。施工承建單位是水利工程的建設者,對工程質量、經濟投資以及施工工期都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因此,對于施工承建的選擇十分重要,投資方必須要對水利工程的施工方進行嚴格篩選,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進行最優化選擇??诒?、信用高、資質優良的施工單位是提高工程質量,減少工程投資的重要保障,對水利工程分的經濟投資監控管理具有促進作用。同時,應該構建完善的招投標管理機制,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杜絕貪污受賄的不良風氣,確保對施工單位進行最優化選擇,并充分激發施工單位的潛能,采用最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提高項目的施工質量,降低相關工程經濟投資。2.完善合同管理機制。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合同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始終,應完善相關合同管理機制,基于相關國家標準、行業規范的基礎之上,還需堅持“公平、共贏、統一”的原則,對特定工程項目進行充分說明,要保證權責明確,盡量減少模棱兩可的條款,避免出現合同糾紛時,相關方相互推諉,以致于增加不必要的工程投資。與此同時,在合同的執行環節中,實際施工過程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使工程投資經濟與預期效果產生一定差距。因此,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機制是十分必要的,相關人員應對合同進行動態管理與監控,實時監測合同的施工進程,進而及時發現工程建設所存在的缺陷與漏洞,并經由專業、全面的研究探討,對其進行糾正處理。3.強化工程驗收以及后評估。水利工程竣工之后,要編制目標性造價等決算表,并應總結經驗教訓,整合施工資料,進而為后續工作提供借鑒參考,有效促進工程經濟投資的管控水平的提高。同時,在工程項目投入運行1~2年期間,理應對其工程的目的、施工過程、以及經濟效益等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后評估,從而判定經濟投資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施工規劃等是否存在漏洞,進而總結相關經驗,及時反饋有效信息,為日后的決策管理提供合理化建議。工程項目的后評價主要包括目標評價、實施過程評價、經濟效益評價、影響性評價以及持續性評價等。影響性評價就是針對水利工程運營使用之后對各方面造成的影響做出有效評估;經濟效益評價則是對水利工程建設期的經濟投資、社會效益、規模效益以及項目竣工投入使用的總經濟效益進行有效評價,以便為類型工程提供技術參考,有益于優化相關技術方案,進而提升工程經濟投資的決策水平,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4.重視項目工程信息管理。項目工程的信息管理是經濟投資的管理與控制的核心內容,直接影響工程經濟投資的管理水平。水利工程的信息管理涉及到信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存儲以信息傳送等多方面的內容,以為工程提供便捷、快速的信息檢索以及優良的服務為目的。具體來說,水利工程的信息管理主要需要完成如下工作:制定工程經濟投資計劃,統籌規劃項目的整體投資以及分項投資;投資花費信息整理,即項目實際支出狀況;工程總工程量以及竣工工程量統計,編制項目工程量清單,總結分析其完成情況,以便對施工進度進行動態把控;施工環境信息管理,收集類型工程項目的相關數據,比如說生態環境維護投資以及居民回遷安置信息等,累積相關施工經驗,優化經濟投資規劃。在水利工程的實踐施工過程中,信息管理往往是工程建設的薄弱環節,因各種因素限制,收集的信息不夠全面,精確性也有待商榷。因此,水利工程建設施工應該在信息管理方面加以重視,可以有效結合計算機技術實現信息系統化、規?;芾恚瑸楣こ探ㄔO的經濟投資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進而優化施工方案,實現投資利益的最大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的施工工期長、耗資巨大、資金規劃復雜,且影響其經濟投資控制水平的因素眾多,倘若沒有完善的管理機制,實現預期投資目標將困難重重,難免會出現以次充好、等問題,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水利工程的經濟投資管控必須要貫穿于項目建設的各個階段,相關管理人員要對工程經濟投資予以高度重視,利用先進技術實現工程信息管理一體化,實行施工招投標體制,完善合同管理,強化工程驗收以及后評估,有效維護周邊的生態環境,盡量降低工程投資,從而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消耗,提高水利工程經濟投資的管控水平,并應及時總結施工經驗,以便為日后的相關工程提供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雷澤民.淺談水翻工程的施工與質量管理[J].西部探礦工程,2013(6).

篇8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計算機參與企業日常業務管理以成為企業現代化建設的當務之急。該合同管理系統的設計開發正是適應了這種要求。

本文論述一種適合于中小企業、基于單層結構模型的合同管理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介紹了系統的實現及軟硬件配置。該系統采用VB6.0作為開發工具,MS Access作為數據庫管理系統。簡單介紹了VB6.0的編程環境和其數據庫編程技術。在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對系統的設計方案、功能模塊、接口設計、數據庫系統設計和安全設計等進行了較詳細的論述。

該系統遵循先進、經濟、安全、高效、可靠、易操作、易維護和開放的設計原則。

最后,作者對課題設計作出客觀評價和總結,并對系統的不足之處提出其改進方案和新的構想方案。在論文末,將列出有關的參考文獻。

【關鍵字】 合同管理信息系統, Visual Basic, 數據庫技術

ABSTRACT

During this information times, combining computers with enterprise usual events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emergent task that every enterprise must accomplish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Contracts based on Single-Layer structure mode, which is suitable for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is developed and designed in this article. Then introduces software and hardware configuration and implement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adopts VB6.0 as developing tool, MS Access 2000 as 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Then makes a concise description of programmable environment and database technique of VB6.0. Based on feasibility analyzing and system demand analyzing, emphatically expounds design-project、 functional model、interface designing database system designing、 security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MIS of Contracts strictly follows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security, economy, efficiency reliability, and easy operating,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

Finally, the author makes a subjective estimate of his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improving methods and new plans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system.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references are listed.

【key words】 MIS of Contracts, Visual Basic, Database Technique

: 33000多字

有目錄、參考文獻及完整源代碼

400元

備注:此文版權歸本站所有;。

篇9

1.1施工準備期收集的環境信息資料

1.1.1法律類文件:需遵循的環保、建筑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規程,有關質量技術法規和驗收標準;中標通知書、施工合同、環境監理合同及監理大綱,等。1.1.2技術類文件:施工圖設計和施工圖預算;施工圖的會審和交底記錄;開工前的監理交底記錄;施工組織設計修改情況;開工報告;各種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的防治措施、處理技術及恢復技術;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技術;等。1.1.3基礎信息類:包括施工單位信息、建設工程環境信息。前者如項目經理部組成、聯系方式,進場人員資質;進場設備規格型號、保修記錄;施工場地準備情況;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進場材料、構件管理制度;安全環保措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資質等。

1.2施工期收集的環境信息資料

1.2.1基礎信息類:施工單位人員、設備、水、電、氣信息;施工期氣象信息。1.2.2原始記錄類:建筑原材料、半成品、產品的進場、加工、保管、使用記錄;施工期環境監測、測試數據記錄;監理日志;旁站記錄;環境監理通知單,等。1.2.3報告類:環境監理月報、季報、專題報告,等。1.2.4施工制度類:工序間交接制度、污染事故處理制度、工地文明施工及安全管理制度,等。1.2.5其他,包括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態保護措施;施工組織設計及技術方案執行情況;施工索賠相關信息,等。

2環境監理信息管理的工作內容

建設項目環境監理信息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有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工程項目開工前,完成環境監理信息編碼的編制,將項目基本信息系統化,編制項目信息手冊,建立信息文件目錄,完善環境監理信息、文件的傳遞流程及各項信息管理制度。第二建立或完善環境監理信息存儲、檢索、統計分析等計算機管理系統。第三采集、整理工程各階段的環境監理信息資料。第四督促施工單位準時編制并報送工程信息文件,及時、全面、準確地做好環境監理記錄,并定期匯報和傳遞環境監理信息。第五對工程施工和環境監理服務期間的所有來往文件進行收集、整理、儲存等,按要求編制和環境監理信息文件。

3環境監理信息管理應注意的方面

建設項目環境監理信息管理工作應注意從如下幾個方面加強:建立一套合適的環境監理信息編碼系統。應當根據環境監理單位的辦公自動化條件和信息管理系統的要求,結合不同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建立合適的環境監理信息編碼系統,便于實現信息資料的系統化管理。設計暢通、迅速和準確的信息流程。為了保證工程環境監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應不斷優化信息流程,便于環境監理信息資料能在內部交流和對外收發過程中做到暢通無阻、準確無誤。及時整理和存儲環境監理信息。在全面系統搜集環境監理信息的基礎上,應當要及時準確地加工整理搜集來的環境監理信息資料,為環境監理工程師正確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經搜集和整理后的大量信息資料存檔以備使用。注意多采用電子化信息,盡可能將各種環境監理信息資料進行電子化,以便于信息傳遞和收發,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

4結語

篇10

關鍵詞 : 計算機技術;施工項目;建設工程;應用技術;研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TP3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建設施工項目當中,主要的管理任務是嚴格的按照施工建設的合同文本以及施工建設的基本規劃來開展日常工作,并且對施工過程當中各方面的需求進行合理的協調,進而促進管理質量的提高以及保證整個項目的穩步進行。同時,針對項目的管理還需要將內部的各個資源進行合理的協調與利用,對規劃進行動態式的調整,按照預定的進度、經濟費用成本要求、安全管理的目標以及質量來確保建設項目的順利開展,最終完成施工任務。運用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建立起科學化的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全面并且充分的發揮出計算機技術的優勢與特征,使得整個管理過程可以準確、快速并且自然,減少外部環境的影響,實現科學化的管理。所以,還需要對計算機技術在建設施工項目管理工作當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以促進技術和管理水平的發展。

正文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作用分析

首先,在建設施工項目當中大力的應用現代化計算機技術,建立起信息管理的系統,介意使得各項管理工作可以協調發展。在整個建設項目之中,一般參加的單位比較多,并且位置分散,涉及到的層面較廣、層次結構比較復雜,管理起來也較為困難,同時,在整個管理過程當中信息量很大,僅僅依靠人工進行信息以及規劃的傳遞,會使得信息傳遞的速度較慢,準確性難以得到保障,在協調的過程當中也容易遇到難點,所以對綜合管理形成了不利影響。而運用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建立起信息管理系統,可以保證信息的傳遞以及規劃的建立不會受到外界因素,諸如地理位置以及氣候溫度條件等的影響,加快信息傳遞的速度,并且可以實時的反饋整個地理位置之內的實際數據,幫助建設施工的規劃人員以及技術人員準確的掌握工程建設的現狀,進而做出合理的規劃與調整,便于管理。另外,通過計算機技術的信息數據系統,還可以實現遠程的實時數據傳遞,傳輸各類與工程建設項目相關聯的文件、數據表格、圖紙以及報表等等,并且可以實現遠程視頻監督控制,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其次,建立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管理系統,還可以確保建設項目相關數據傳輸的實時性以及準確性。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信息數據的監督控制,可以針對建設項目當中質量、施工的進度、費用成本以及人力資源等實際情況進行實時的分析和管理,并且實現統籌式的控制。在需要的時候及時的收集相關數據信息,另外,通過信息管理系統還可以將各種類型的信息進行匯總式的處理,避免出現傳統工作方式當中人為因素所帶來的不利影響,縮短整個數據信息的統計時間,使得工作的效率大大增強,并且合理的保證了各類數據信息的時效性以及準確性。

最后,建立起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還可以充分的實現資源共享,滿足各種類型報表規劃以及方案制定的要求。報表的工作方式是傳統的并且也是常用的進行 建設施工項目數據統計的形式。但是在現代化的建設項目當中由于影響因素較多、參與的技術人員數量較大、整個施工環節當中存在有許多影響因素,所以統計起來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以及人力物力,不利于保證施工建設的進度。而運用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建立起數據信息管理系統,則可以實現數據庫信息的共享,實時的從數據庫當中就可以提取出相應的信息資料,進而組成不同形式的報表,滿足各種建設施工項目的實際需求。另外,相關的數據文件還可以保留下來,以供日后分析和統計使用,為后期的施工建設提供重要的依據以及經驗教訓。

建設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系統的基本構成分析

合同管理。使用相關合同軟件對整個工程建設期間的合同進行管理,包括處理各種合同費用、合同付款、進度撥款、補充合同及合同變更等。將合同管理中的丁程進度等相關內容與對應階段的工程完成情況相對比.為業主撥付進度款提供依據。

計劃進度管理。使用PKPM軟件針對總包形式的進度計劃管理。通過從總計劃導出分包計劃、把分包進度計劃導人總計劃,實現總包和分包的進度協同;直接繪制橫道圖、雙代號網絡圖等實現了各種圖形之間的自由切換??焖僦谱魍稑撕褪┕るA段所用的各種進度計劃圖和資源圖。便于總包從總體上協調各方進度。

現場材料管理。對工程施工過程中材料和設備進行管理,它包括材料設備的訂貨、發貨、到站、驗收、入庫、出庫、使用、設備資料歸檔等一系列內容,可以關聯在某階段內材料設備到貨和使用情況、需執行的情況等內容,關聯合同中材料設備明細與材料設備合同的關系。綜合上述的分析,可以明確信息管理系統在建設施工項目之中的重要應用,力求在今后促進此項管理工作的繼續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對現代化的施工建設項目管理工作當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進行全面分析與細致的研究,從實際的角度出發深入并且細致的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重點以及對建設項目管理工作的實際意義進行了研究,并且對信息管理系統的組成進行了概述,旨在促進建設項目管理水平的進步,確保高質量、高效率以及高水平的建設施工。

參考文獻

【1】周紅波,陸鑫,王挺.建設工程質量安全風險管理模式簡介與試點應用[J].建筑經濟,2012

【2】程杰.建筑安裝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價與管理[J].現代管理科學,2012,(9)

【3】楊建平,杜端甫,李鼎.計算機在建設工程項目管理[J].項目管理通訊,2012,(1)

【4】鄭展. 計算機在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與應對策略[J].上海域市管理,2012,(03).

【5】顧宏. 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體系構建的必要性計以及算機在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分析[J]. 項目管理資源,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