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產護理范文

時間:2023-05-04 13:20: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助產護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助產護理

篇1

405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326-02

醫院的產科,是醫院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診療科目,關系到產婦和肚子中孩子的安全,對于產婦的醫療和護理,關系一個家庭的美滿健康。因此,醫院中的產科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科目。針對產科的特殊性,醫院通常在產科病房設置了助產士這樣一個特殊的醫療護理角色。我院近年來針對在院建立孕婦保健卡的孕婦大多采用助產士護理方式,通過實施助產士助產護理使產婦分娩質量顯著提升,現將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以來在我院建立了孕婦保健卡且無產科并發癥的孕產婦100例,孕齡36.8-40.1周,平均孕齡(38.2士0.2)周,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為(24士12)歲,100例產婦均為初產婦。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50例,兩組產婦年齡、孕齡等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觀察組患者實施助產士助產護理,從產婦孕期開始助產士便為其講解孕期保健知識,嬰兒喂養技術,嬰兒護理、產時減輕疼痛技巧等課程。并對應選取各自的助產士。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其產婦均未選擇助產士,孕期不予助產人員接觸。在這過程中詳細觀察并記錄產婦各方面情況。

1.3統計分析采用統計軟件SPSS13to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的統計分析用檢驗,計數資料的統計分析用連續性校正才檢驗,P

2結果

觀察組50例,正常生產45例,陰道助產1例,剖宮產4例,新生兒窒息0例,對照組正常生產35例,陰道助產5例,剖宮產8例,新生兒窒息2例;二者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十月懷胎”對于人類生生不息的繁衍來說,分娩的質量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幸福,同時也是整個社會和諧穩定的保證。因此,產婦整個分娩的過程是否能夠完全順利的進行,是否能夠母子平安健康,這里就和醫院的助產士的工作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在產婦的整個分娩過程之中,助產士對于分娩的過程要全程地跟進,并且進行密切的留意,給產婦們在心理方面,生理方面還有情感上面的關懷以及支持,指導產婦適時分娩,一直到產后的護理期。所以對于助產士的助產護理,對于產婦的分娩質量,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的。

篇2

分娩過程對于產婦來說具有較大痛苦,其對產婦的身心造成巨大的應激,產婦精神和心理發生巨大變化,而這又會給產婦的生理上帶來一定影響,從而影響到分娩解決[1]。因此,使產婦保持良好的心態是促進分娩,確保母嬰健康的重要關鍵點。心理護理通過對產婦進行心理慰藉、健康宣教、心理疏導等方式使產婦保持愉悅的心情,使其主動配合醫務人員的助產護理,促使孕婦順利分娩,這是提高助產護理效果的重要內容。我院對72例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取得顯著成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來我院接受分娩的產婦12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是否行心理護理為分組標準,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產婦72例,年齡在25-36歲,平均年齡為28.4歲;孕周在37-42周之間,全部為單胎,為頭位;對照組產婦48例,年齡在26-3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1歲;孕周在38-42周之間,全部為單胎,頭位。經分析,兩組患者的性別、孕周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助產護理,觀察組產婦在此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產前的心理護理。在產婦入院后,護理人員熱情接待產婦及其家屬,為其介紹醫院環境以及醫護人員等,消除產婦對新環境的陌生感。仔細詢問產婦的妊娠基本情況,并對分娩中的生理過程進行指導。同時,根據產婦的文化背景、職業背景等進行心理輔導,增強產婦的分娩信心,如:用撫摸、握手、擁抱等肢體語言表達對產婦的鼓舞,增強產婦的信心。產婦在分娩前往往會產生情緒激動、心理壓力過大等情況,這些往往會反饋到生理上,導致胰高血糖素、腎上激素等分泌的增加,血糖升高,這對于母嬰健康不利。因此,助產人員在分娩前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心理輔導,告知產婦分娩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不適,以詳細的解釋使產婦做好心理準備,調節好心理狀態,促使其配合分娩。在產婦進入分娩室后,助產人員熱情對待產婦,并協助其擺好,向產婦介紹醫療器械的作用等,使產婦熟悉分娩環境,盡量消除產婦的緊張感。

2.分娩中的護理。產婦進入分娩室后,各種器材摩擦聲音、燈光、胎心監護儀發出的胎心音等都可能給產婦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使產婦產生焦灼感,加上分娩中間歇性的劇烈疼痛,這一切都可能使產婦出現恐慌心理,進而可能出現不配合分娩的情況[2]。因此,在分娩過程中,助產護士要密切觀察產婦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主動詢問產婦,在產婦承受劇烈疼痛時,一邊指導產婦緊握床邊把手用力,一邊指導產婦正確呼吸,起到一定的鎮痛效果,還可在指導產婦呼吸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局部按摩,加上適時的語言鼓勵、開導,給產婦擦汗等,增強產婦的分娩信心,使其主動配合分娩。

3.分娩后的護理。胎盤娩出后,助產人員密切觀察產婦的呼吸、心率、血壓以及宮縮、陰道出血等情況,若新生兒存在異常情況則暫時不告知產婦,直到胎盤完全娩出且宮縮正常后再告知產婦,以免產婦因情緒激動造成產后大出血現象。產后協助產婦與新生兒接觸,教產婦如何喂養母乳,如何給新生兒洗澡、換尿布等,使產婦順利過渡到媽媽的角色,同時鼓勵產婦丈夫幫助妻子照顧新生兒,使產婦以積極的心態度過分娩期。

1.3 數據分析

收集整理臨床研究獲取的數據資料,用SPSS14.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顯示,差異對比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顯示,差異對比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對比

觀察組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和第三產程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

表1 兩組產婦的產程時間對比

2.2 母嬰結局以及母乳喂養情況對比

在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以及母乳喂養上,觀察組的產后出血率和新生兒窒息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P均

表2 母嬰結局以及母乳喂養情況對比

3 討論

篇3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5)14-0112-02

助產士助產護理[1]指在產婦的未產期對其采取一對一的助產護士的指導方法,對產婦給予專業的、針對性的產科方面知識的講解、介紹、相關心理疏導以及各方面的相關注意事項等等。助產士助產護理對于孕婦的整個分娩過程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直以來都是臨床產科方面非常關注的重點,近年來,許多專家都致力于研究助產士助產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筆者對我院50例產婦采用助產護理,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的100例孕婦進行研究,從中隨機抽出50例為觀察組,50例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20~36歲,平均年齡(255±62)歲;懷孕次數為1~2次,平均次數(15±05)次,分娩時的孕周為36~40周,平均孕周為(380±05)周。對照組:年齡為23~38歲,平均年齡(265±72)歲;懷孕次數為1~3次,平均次數為(15±10)次,分娩時的孕周為36~40周,平均孕周為(380±05)周。兩組患者的年齡、懷孕次數、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在分娩之前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以及進行常規的用藥,主要措施有:保持產房安靜,讓產婦休息,加強護理等。觀察組采用助產士助產護理:①在孕婦住院期間要詳細的告知孕婦關于助產士助產護理的相關操作及方法,同時要取得孕婦的信任,讓孕婦自己挑選助產士;在孕婦生產之前應該為其講解分娩相關方面的知識以及分娩后的保健知識,幫助調整心理和身體狀況;②助產士要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具有個性化的飲食方案以及運動方案等,同時要對分娩前期的孕婦進行相關的心理輔導,從而緩解孕婦的緊張、恐慌等情緒,以達到減輕孕婦的心理壓力和負擔的目的;③孕婦在進入手術室的時候由其對應的助產士陪同,該助產士應該在其生產過程中與其進行溝通,了解其相關狀況并且及時的給予對應的指導、采取相應的措施,同時助產士要嚴格的監控產婦的產程,監測器血壓、脈搏呼吸等生理指標,記錄產婦的出血的情況,當分娩停滯時,助產士應當幫助產婦進行分娩;④分娩之后,助產士要及時通知產婦其嬰兒的相關狀況,并且囑咐產婦要保持平靜的情緒,以避免因為宮縮乏力從而導致的大出血。

13觀察指標[2]觀察并分析兩組產婦的總產程以及其產后的出血量的情況。同時記錄100例的產婦中的順產例數、陰道助產的例數、大出血例數以及新生兒的窒息數,并進行分析。

14統計學分析選擇SPSS 13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21兩組總產程和產后出血量的比較觀察組的總產程為(850±100)h,產后出血量為(15000±6000)ml;對照組的總產程為(1000±250)h,產后出血量為(20000±5000)ml。觀察組的總產程和產后出血均低于對照組(P

3討論

產婦分娩過程的質量決定了諸多家庭的幸福,也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分娩是女性一生當中非常重要同時也具有非常大的危險性的一個過程[3]。由于每一個孕婦身體狀況有所不同,因此其分娩時的風險也就有所不同。產婦的分娩過程中產程停滯、新生兒窒息以及產婦出現大出血等等狀況時常發生的,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母子同時死亡。許多專家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認為這些事故發生的原因除了產婦自身的身體狀況之外,還由于在產婦的分娩過程中沒有做好恰當的、合理的、科學的護理干預[4]。

篇4

【關鍵詞】助產護理;分娩質量;出血量;護理滿意率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156

分娩過程是指產力、產道以及胎兒等因素之間相互適應的動態進展過程。任何一個過程出現異常都將導致分娩異常而影響產婦的分娩質量[1]。因此,及時準確的發現異常狀況,并及時的處理是保證母嬰健康的關鍵。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模式的轉變,為了更好的提高產婦分娩質量,助產護理逐漸成為了重要的角色[2]。為了進一步詳細了解助產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現選取我院產婦96例,通過不同的護理方法來觀察助產護理在臨床工作中的作用。結果滿意,現將本次研究結果進行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產婦96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8例,分別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產婦平均年齡為(25.98±3.47)歲、平均孕周為(35.18±4.24)周,對照組產婦平均年齡為(26.07±3.68)歲、平均孕周為(35.04±4.14)周。經統計學檢驗,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孕次上無顯著差異(P>0.05)。以上96例患者均排除妊娠合并嚴重的內外科疾病。產婦具體臨床資料詳表1。

1.2實驗方法

實驗組產婦選用助產護理,在孕婦懷孕期間,主動向其講述相關保健知識、注意事項,關注產婦的心理健康,及時的對其進行心理護理,緩解產婦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隨時關注產婦動態,與產婦溝通交流,讓產婦有一個良好的體質和心態。且助產護士可在孕婦的要求下陪伴分娩過程。而對照組僅給予常規的日常護理。統計產婦自然生產率、出血時間與出血量以及護理滿意率。

1.3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所有數據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P

2結果

2.1產婦自然生產率

實驗組產婦自然分娩42例,占總數87.50%,剖宮產5例,占總數10.42%,陰道助產1例,占總數2.08%,新生兒窒息發生率為0。對照組自然分娩33例,占總數68.75%,剖宮產12例,占總數25.00%,陰道助產3例,占總數6.25%,新生兒窒息發生率為2.08%。實驗組自然生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2.2產婦出血時間與出血量

實驗組產婦平均出血時間為(1.12±0.43)h,平均出血量為(125.34±23.54)ml;對照組產婦平均出血時間為(2.23±0.64)h,平均出血量為(243.23±43.43)ml。經檢驗,實驗組患者出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

2.3護理滿意率

實驗組對護理人員滿意人數44例,滿意率為91.67%;而對照組組對護理人員滿意人數為36例,滿意率為75.00%,實驗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經統計學檢驗P

3討論

隨著醫學模式的逐漸改變,助產護理越來越多的在各大醫院開展,應用于產科分娩過程中。它注重產婦的生理與心理健康,讓產婦有一個良好的體質及健康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分娩過程[3]。本次研究發現,助產護理組與常規護理組對比,助產護理組提高了自然分娩率,而且有效的縮短了產婦的出血時間與出血量,同時降低了新生兒的窒息率,并且提高了產婦及其家屬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在保障母嬰安全的同時建立了良好的醫患關系。

綜上所述,助產護理讓產婦在生理以及心理上得到了極大幫助與支持,減輕了產婦的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為產婦順利完成分娩過程有重要意義。助產護理有效的保證了母嬰健康,同時提高了產婦的分娩質量。

參考文獻

[1]費喜之,徐嵐.助產士的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9):3792-3793.

篇5

關鍵詞:頭位難產;助產護理;徒手旋轉;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658-02

頭位難產是指胎頭處于非枕前位的難產,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升高?頭位難產會延長產程,增加產婦出血?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窘迫等的發生率,威脅母嬰的安全?助產護理徒手旋轉是糾正胎頭的有效方法,能減輕產婦的痛苦,縮短分娩產程,降低剖宮產率,因而在產科分娩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為了探究助產護理徒手旋轉在頭位難產產婦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對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間收治的80例產婦實施了研究,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產科進行分娩的80例頭位難產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40例,對照組產婦的年齡為22-38歲,平均年齡(28.9±3.3)歲;孕齡為38-42周,平均孕齡(39.6±1.2)周;包括經產婦13例,初產婦27例;其中枕橫位21例,枕后位19例?實驗組產婦的年齡為23-39歲,平均年齡(29.2±3.1)歲;孕齡為38-42周,平均孕齡(39.3±1.5)周;包括經產婦12例,初產婦28例;其中枕橫位22例,枕后位18例?兩組產婦的臨床資料比較均無顯著性統計學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分娩方法

兩組產婦均給予助產護理,其中對照組在其基礎上進行自然分娩,內容包括疏導產婦的不良心理?指導產婦選擇適宜分娩?呼吸方法等?實驗組在其基礎上進行徒手旋轉,內容包括:術前產婦需排空膀胱,進入分娩室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外陰鋪巾,檢查宮口的擴張程度?胎兒位置等?在產婦宮縮期間,助產士將右手迅速伸到產婦的陰道內,其中五指呈分開狀,將胎頭握住,再次宮縮時緩慢旋轉胎頭至枕前位,胎頭位置調整及2次宮縮后,使胎頭固定于枕前位,其后指導產婦向下用力,從而迫使胎頭下降?當3次宮縮后,對胎頭銜接的位置進行觀察,若銜接較好,無臍帶脫垂,且胎頭繼續下降且無回轉發生后,將右手從陰道中抽出?等待20分鐘,觀察胎頭的娩出情況,若胎頭仍不娩出,代表第1次徒手旋轉胎頭失敗,需進行2次旋轉,方法同第一次?如果再次旋轉胎頭仍不能正常娩出,則需改為剖宮產或者陰道產鉗助產等[2]?

1.3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的自然分娩率?平均產程時間?,新生兒窒息率及宮內窘迫率等指標的變化?

1.4統計學方法

本文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實施相關數據的分析與處理,其中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方法,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方法,P

2結果

2.1兩組產婦分娩方式的比較

兩組對比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的比較

組別 例數 自然分娩 陰道產鉗助產 剖宮產

實驗組 40 27 9 4

對照組 40 16 10 14

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P

2.2兩組產婦的平均產程時間比較

實驗組產婦的第二產程平均時間為(23.34±10.21)min,對照組產婦的第二產程平均時間為(39.12±11.46)min,兩組對比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

2.3兩組新生兒情況的比較

見表2?

3討論

頭位難產是造成難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臨床類型較多,其中以持續性枕前位及枕橫位更為常見,據相關研究報道,二者占頭位難產類型的50%-75%[3]?在分娩過程中,影響產程順利進行的因素復雜,包括產道因素?產力因素?胎兒因素等,不管哪一環節發生異常,均可延長產程,導致難產的發生?若分娩時胎頭下降受阻,且長時間未娩出,容易造成新生兒宮內窘迫或者新生兒窒息,同時也會增加產婦的痛苦,甚至引起大出血,威脅母嬰的生命安全,因此,選擇適宜的措施糾正頭位難產顯得非常重要?

近年來,隨著剖宮產技術的發展,其在臨床上應用的更為普遍,對于頭位難產也具有較好的效果,能保障母嬰安全,但是剖宮產會增加產后并發癥,延長產婦的恢復時間,因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前,臨床上對于存在頭位難產的產婦,通常采用徒手旋轉助產護理,通過旋轉胎頭,使胎兒盡快娩出,從而降低剖宮產率,減輕產婦的痛苦?在分娩時,助產人員應密切關注產程,當發生產程延長時應進行陰道檢查,確定為頭位難產后,選擇合適的時機實施徒手旋轉,不能過早也不能過頻,過早產婦宮口擴張較小,徒手旋轉成功率較低,過頻會影響宮縮,使分娩不能順利進行,造成分娩并發癥及新生兒窘迫?對于幾次旋轉均不能使胎頭順利娩出的產婦,應根據實際情況(或手術指征)選擇陰道助產或者剖宮產,從而確保產婦和胎兒的安全[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的自然分娩率明顯升高(P

結語

綜上所述,助產護理徒手旋轉在頭位難產產婦中具有重要作用,能糾正胎頭的位置,促進胎兒的娩出,縮短分娩時間,保障母嬰的生命安全,因而是一種較好的促進分娩的方法,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廖貴華.頭位難產產婦助產護理中的徒手旋轉應用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03):225-226.

[2] 周廣菊.徒手旋轉在頭位難產產婦助產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09):47-48.

[3] 王玲.徒手轉胎位處理頭位難產186例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4):3725-3726.

篇6

關鍵詞:責任助產;產房護理;分娩

對于女性來說,分娩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而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分娩是我們邁向人生的第一道大門。無論是從臨床醫學角度出發,還是從人文角度出發,分娩都是一個極具分量的詞。但是在臨床上,因為產婦對疼痛的恐懼,對胎兒狀況的擔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會使其分娩過程充滿了艱辛和潛在的隱患[1]。責任助產是指在產婦分娩過程中通過專職的助產人員進行助產干預,為其提供專業方面的服務,保障胎兒順利降生[2]。本研究主要分析責任助產對提高產房護理質量的效果,結果取得滿意的成效,現將主要的研究情況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8月接收的這216例足月產婦當中,有初產婦81例,經產婦135例,產婦最多經過3次分娩,最少未有過分娩經驗,平均(1.3±0.4)次。產婦的年齡為21~46歲,平均年齡(32.8±7.6)歲。產婦的孕周為37~42w,平均孕周為(39.3±1.5)w。對所有產婦于分娩前進行相關檢查,未見不良狀況存在,胎兒胎位正常。分組以后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等方面不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助產護理進行助產干預。觀察組配合責任助產。從產婦進入產房開始便開始由一名固定的專業助產人員進行全程陪護。分娩過程中幫助產婦選擇合適的,并注意做好相關的保暖干預。產婦開始出現規律性的宮縮時,宮口張開2~3cm,這時作為責任助產士需要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安撫,盡量與助產士進行交流,為其緩解疼痛,同時也能夠使產婦認識到分娩的過程和步驟,做到心里有數。與此同時需要對產婦的各項生命指標等相關情況進行嚴密的監視,對胎兒的相關情況進行監視,如果出現不良情況需要予以必要的處理。當產婦順利分娩以后,責任助產士需要嚴格遵照相關助產的要求為進行處理,幫助新生兒剪掉臍帶,使母親和嬰兒的皮膚接觸30min左右。對產婦進行必要的指導,使其正確的為新生兒喂奶,并幫助產婦指導新生兒盡早學會吮吸等。對產婦和新生兒進行2h的觀察,確認母子不存在異常,將其送回母嬰室。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產婦各個產程的時間、產后出血量和分娩過程中所出現的異常狀況進行觀察和記錄。產后出血量分標準為24h≥500ml;如果胎心率180min表示出現胎兒窘迫,采用Apgar評分對新生兒是否窒息進行判斷,標準為

1.4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當中所有涉及到的數據均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所有涉及到的計數資料采用t值檢驗,組間比采用單因素方差表示,P

2 結果

2.1產程情況 觀察組產婦各個產程的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總產程時間少于對照組,P

2.2分娩狀況 觀察組在分娩過程中所出現的不良狀況比對照組更少,P

3 討論

產婦分娩是一個自然的生理過程,是每一個女性朋友都可能面對的生理過程[3]。但是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使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面臨著來自于各方面因素的干擾和影響,甚至在整個產程當中還潛伏者很多安全隱患[4]。如果不對產婦的分娩過程進行積極的干預指導,那么將會對產婦的分娩造成很大的影響,也同樣會影響到新生兒的生命健康[5]。責任助產和傳統的常規護理模式存在較大的差別,這種方式需要將產婦作為整個護理工作的核心,并依據此展開一系列全面的護理干預指導。責任助產需要發揮助產士的主觀能動性,必須積極主動的為產婦提供優質的產房干預護理服務,要保證產婦在良好的狀態下安全的進行分娩。本研究主要分析責任助產應用在產房當中對提升產婦護理質量的影響,從本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無論是從產程時間方面還是從分娩過程過程中所出現的麻煩,相比對照組都相對較輕,經比較差異顯著,P

綜上所述,通過本研究可以得出,臨床上產婦分娩過程中合理實施責任助產能夠提高產房的護理質量,縮短產婦各個產程的時間,降低分娩安全隱患的發生率,更能得到產婦的接受和認可,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張成姝,單太華,房啟梅.人性化護理干預助產體會[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5,04(10):45-46.

[2]艾萍莉.助產人員護理缺陷可能性原因淺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25(15):852-853.

[3]成金煥.產時護理與"一對一"責任制助產聯合應用糾正胎位異常的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4,22(04):456-457.

篇7

【關鍵詞】氣囊助產;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607-01

全自動仿生氣囊助產儀是國內首創的產科新型現代化儀器。氣囊助產是利用放置于宮頸內口的氣囊,機械性刺激擴張宮口,并可用氣囊擴張陰道,引起產婦反射性屏氣,達到縮短產程的目的。筆者對產科2010年1月―2012年7月2000多例初產婦采用氣囊助產,取得滿意的效果?,F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臨床資料2010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初產婦2000多例,年齡22~34歲,中位年齡28歲,孕周37~42周,單胎頭位,無頭盆不稱,無產道畸形,無產前出血史。孕期無嚴重并發癥及內科合并癥。宮頸成熟度Bishop評分≥8分,胎心監護正常。按照孕婦自愿的原則。2000多例患者均利用氣囊助產完成分娩,手術時間35 min―lh,術中出血200 mL~300 mL,手術順利,術后無發熱及并發癥發生,平均住院天數2 d ―3 d,所有產婦42天門診隨訪各項指標正常。

2 護理要點

2.1 術前準備

嚴密監測孕婦的宮縮、胎先露下降的情況,及時準確記錄產程進展圖;胎心監測儀持續監測胎心音變化;給予持續吸氧:建立靜脈通道,補充液體,以幫助產婦恢復體能;指導產婦在宮口開全后正確屏氣用力以增加腹壓促進產程進展。

2.2 心理護理

助產士以和藹的態度、親切的語言告知產婦氣囊助產的原理、基本過程以及能夠呈現的癥狀,講解分娩常識;在產程開始時,及時提程進展及胎兒的基本信息,讓產婦本人了解產程發展狀況,以消除顧慮、增強決心;還應向產婦講解宮縮與陣痛的關系及其在產程發展中的意義,然后消除其對陣痛的懼怕,并應用好陣痛有用地促進產程發展。指導產婦正確配合醫生手術,以消除產婦的焦慮,自動參加醫療護理活動。

2.3 術中的配合

初產婦宮口開大3cm,先露部到達坐骨棘水平,時進入分娩室。

2.3.1 臺上助產士配合

2.3.1.1指導產婦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先行導尿術,排空膀胱,術者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用碘伏棉球消毒宮頸及陰道,在擴張宮頸時,將臀部抬高100一150,利用抬高尾骨阻擋氣囊,使氣囊不易滑出,并可防止人工破膜時,羊水大量涌出,發生隱性臍帶脫垂。破膜后,宮縮2―3次后,將臀部放至水平位擴張 陰道,這樣有利于胎頭下降及產婦向下屏氣。

2.3.1.2 使用KCB-1型全自動電腦氣囊助產儀行氣囊助產術擴張官頸時,用宮頸鉗固定宮頸前唇,將無菌氣囊置于宮頸口內,接通助產儀電源,選擇參數:氣囊直徑:擴張宮頸50~60mm,擴張陰道上段氣囊直徑可逐步擴到80mm,擴張陰道下段氣囊直徑達到6O mm即可;充氣速度為慢速;氣缸壓力為30kPa。擴張宮頸2次,保持時間4min;再擴張陰道3次后(陰道上 段兩次,陰道下段一次,各保持時問3~5 min),無頭盆不稱,胎頭已人盆未破膜者,可行人工破膜,了解羊 水情況。如已破膜者,宮口開大5cm以上只用單擴法(僅用氣囊擴張陰道3次)。

操作時動作輕柔,隨時詢問患者反應情況,對反應敏感產婦。要耐心解釋,放慢充氣速度,也可用分散產婦注意力的方法,如讓產婦數數等。在術中、術后,密切觀察胎心音及羊水顏色的變化,可用胎心監護儀監測胎心,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經醫生完成陰道檢查明確胎方位,行雙側會陰神經阻滯麻醉加局部浸潤麻醉,助產士要協助做好會陰保護,手法及力度要適宜,用手掌大魚際肌頂住會,當宮縮時助產士幫助胎頭俯屈、下降、仰伸,保護會陰之右手應向上內方托壓,力度相當有利于胎頭娩出而避免軟產道裂傷,至胎肩娩出后方可放松右手。

2.3.2 巡回護士配合

準備新生兒輻射臺提前預熱保暖及新生兒搶救用品,準備順產接生基本手術器械,準備催產素、卡孕栓等以便搶救產后出血;指導產婦正確運用腹壓,減輕其緊張情緒;注意觀察孕產婦宮縮、胎心變化及生命體征。

2.4 術后的護理 術后嚴密觀察宮底高度和子宮收縮情況,正確測量陰道流血量,定時記錄血壓、脈搏、宮底高度及陰道流血量,督促產婦產后及時解小便,做好會護理,預防感染,術后24 h給予會陰傷口照燈促進傷口愈合,指導產婦早吸吮有利于子宮復舊,正確指導產婦母乳喂養姿勢,服產復康等促進子宮收縮治療。

3 護理體會

氣囊助產儀是國內首創的新型現代化儀器,該儀器具有仿生性。符合自然分娩生理規律,由于氣囊充氣后,擴張宮頸和陰道,達到胎頭大小,提前模擬胎頭的作用,使初產婦變成經產婦,從而降低了剖宮率,提高了自然分娩率。正確運用氣囊助產術,認真做好產婦的術前、術中、術后及心理護理,可將分娩納入短平快的軌道,才能保證手術成功,減少產婦的痛苦,確保母嬰安全,提高產科醫療護理質量。

篇8

一 舊的分娩管理存在問題

我院是一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產科有主管助產師7人,助產師2人,助產士3人。由于近年來正常分娩產婦減少及分娩難度提高,助產士在助產實踐中鍛煉機會少,技術水平很難提高。年輕的助產士上臺接產機會很少,老的助產士又面臨即將退休。大倒班、白班、夜班,每班換人護理,產婦不安全,也不便帶教,接產壓力更大。剖宮產率直線上升,更不容易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接產隨機性大,助產士與產婦接觸時間短,助產人員在產婦宮口開大3cm后才開始接觸產婦,無法在分娩過程中持續地給產婦生理上、心理上以及感情上的支持,也無法建立更好的醫患信任關系,產科護理質量大打折扣。

二 改革助產接生管理的思路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結合我院開展的人性化服務,將責任制管理引入到接生過程中,以產婦為中心,助產管理貫穿在產前、產時、產后的整個過程中并著重安全與優質管理及對產婦的全方位的服務。

三 實施方法

1、將每一位產婦的分娩過程當做是對患者整體化護理的一部分。有助產師、助產士及醫生參與,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協調配合,每次接生至少2-3人,每班各有一名高年資助產師帶班,配一名年輕的助產士當助手,夜間也是雙班制。

2、實行分娩全程責任制。每個產婦均有對母嬰健康和安全的擔心,容易產生精神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應激反應,導致試產失敗。實行分娩全程責任制后,接生者在產婦入院到病房時就提早介入,使產婦與接生者有交流熟悉的過程,助產士用微笑、溫和親切的語言向產婦講解分娩知識,及時告知產程進展情況,并適時表揚和鼓勵產婦,提高分娩信心。針對產婦心理狀況,講解分娩過程子宮收縮時陣痛特點及減少陣痛的方法,解除患者的恐懼心理,調動產婦正面情緒,正確認識分娩過程。同時我們還開展丈夫陪產,給產婦生理上、心理上的支持。以消除產婦的孤獨無助感,獲得安全感、信任感,并告知產婦我就是給您接生的助產士,我會盡力為您助產,希望得到您的配合。同時助產人員還會對產婦的產程嚴密觀察并做好記錄,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及時處理,這樣大大地提高自然分娩率,同時接生者與產婦的提前接觸有利于掌握產婦的情況做好各種應急準備。

3、產后交接班。產婦產后經過1小時(異常產婦2小時)的觀察,由接生者送產婦到病房,按照其不同需要為他們選擇好單人或雙人房間,整潔、溫暖、舒適的母嬰房能緩解產婦緊張焦慮的情緒,促進產后康復及母乳喂養的成功。并與護士做好床頭交接,記錄簽字,明確責任。

4、開展產后隨診。產婦出院后通過走訪及電話隨訪及時了解產婦及嬰兒出院后的情況,給產婦臨床指導,心理輔導,鼓勵母乳喂養,并傳授哺乳方法,使母乳喂養成功率大大增加。同時每個產婦都有產科病房的聯系電話,如遇到問題隨時可以電話咨詢,24小時有人接聽,使患者出院后無后顧之憂。充分體現人性化服務的思想理念,改善醫患關系,降低醫療風險。

四 優點

1、大大提高正常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

2、確保母嬰平安。

3、提高了技術與服務質量。

4、利于帶教及培養年輕助產士。

5、強化責任,減少糾紛。

參 考 文 獻

[1]徐春蕊.分娩期婦女需求的調查分析.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01,22(10):1197-1198.

[2]楊秋涼,薛素蘭,蘇美蓉.人性化護理在分娩過程中的應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9,25(6):54-55.

篇9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5(c)-013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anual rotation applied to the midwifery care for head position dystocia. Methods A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uerperants with head position dystoci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4. The puerpera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methods of care given to them.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natural childbirth and midwifery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midwifery care of manual rotation for fetal malposition. And the nursing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re were 24 cases with natural childbirth, accounting for 60%, 12 cases with vaginal midwifery, accounting for 30%. In the control group, 30% of the puerperants had natural childbirth, 20% of the puerperants had vaginal midwifer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much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above two aspects(P

[Key words] Manual rotation; Head position dystocia; Midwifery care; Application effect

頭位難產是臨床上常見的產科疾病,這種疾病發病率較高,且近年來頭位難產發生率出現上升趨勢,它是指孕婦在分娩過程中頭先露的難產,這對新生兒以及產婦均會帶來不利的影響[1]。目前,臨床上對無法進行枕前位分娩的頭顯露產婦稱之為胎頭位置異常,如:前不均傾位、顏面位等,這些疾病治療相對比較復雜。近年來,徒手旋轉在頭位難產孕婦助產中廣為使用,并取得階段性進展,通過這種方法能夠糾正胎頭異常的位置,從而促進胎兒順利分娩[2]。為了探討徒手旋轉在頭位難產產婦助產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對2013年4月―2014年4月該院收治的80例頭位難產產婦資料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收治的80例頭位難產產婦資料進行分析,根據不同護理方法將產婦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有患者40例,患者年齡為(20~42)歲,平均年齡為(26.5±6.3)歲,孕周為(33~42)周,平均孕周為(37.4±4.2)周;實驗組有患者40例,患者年齡為(21~38)歲,平均年齡為(27.3±5.2)歲,孕周為(34~42)周,平均孕周為(38.2±3.6)周,孕婦中初產婦64例,經產婦16例,40例枕后位,40例枕前位,孕婦及其家屬對其分娩方案、護理措施等有知情權,孕婦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入選產婦均符合頭位難產臨床診斷標準;單胎:孕婦產前檢查胎兒狀況良好,胎心也比較正常,并沒有出現宮內窘迫等不良癥狀;產婦分娩前進行盆骨評價;孕婦臨床出現胎膜破裂;孕婦宮口開到6 cm以上,且胎頭下降到頭骨棘0~2 cm位置[3]。

排除標準:患者排除不符合臨床診斷標準者;排除嚴重妊娠合并癥、心、肝、腎功能異常者;排除骨盆狹窄、畸形、頭盆評分在10分以上者[4]。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自然分娩及助產護理,方法如下:根據孕婦身體情況及其自身意愿進行自然分娩,孕婦分娩過程中加強其心理護理,消除孕婦分娩過程中的恐懼、害怕等負面心理;同時加強孕婦指導,讓孕婦盡可能舒適,必要時幫助孕婦輔助分娩等,保證孕婦能夠順利的自然分娩[5]。

實驗組實施徒手旋轉抬頭助產護理,方法如下:取孕婦膀胱截石位,患者手術前排空膀胱,并進行外陰消毒和鋪巾,根據孕婦情況采進行陰道檢查,確定患者宮頸擴張程度、骨盆內徑以及胎兒的具置等指標。借助產婦子宮收縮過程中良好的壓力,助產護士迅速將右手伸入產婦陰道內,并將四指和拇指分開,握住新生兒胎兒,待宮縮時將胎頭慢慢的旋轉到枕前位,異常胎頭調整完畢后進行2次宮縮后,固定胎兒在枕前為[6];同時,做好產婦心理護理,告知產婦向下用力,從而促進胎兒的下降,孕婦3次宮縮后觀察胎頭的銜接,且并沒有出現臍帶脫垂等問題,助產護士能夠明顯感受到胎頭具有下降趨勢后將右手從陰道內抽出。20 min后檢查胎兒胎頭情況,對于再次出現胎頭位置異常者,可以再次行徒手陰道旋轉胎頭,操作方法和第一次方法完全相同,如果仍未成功則根據孕婦手術指證進行剖宮產[7]。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如:自然分娩、陰道助產、剖宮產等;觀察兩組產婦產程時間;觀察兩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情況,如: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等發生率。

1.5 統計方法

搜集的數據采用SPSS 16軟件分析,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均數±方差)表示,P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24例自然分娩,占60%;12例陰道助產,占30%,顯著高于對照組(30%自然分娩,20%陰道助產)(P

2.2 兩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比較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第二產程時間為(24±3)min,顯著短于對照組(38±7)min(P

2.3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新生兒中3例出現并發癥(2例窒息,1例宮內窘迫),并發癥發生率為7.5%,顯著低于對照組(7例發生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17.5%)(χ2=6.21,P

3 討論

頭位難產是臨床上常見的產科疾病,這種疾病發病率較高,且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其發病率出現上升趨勢,該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胎兒位置異常引起,根據相關數據結果顯示[8]:由于胎兒位置異常而引起的難產頭位難產發生率在難產中占85%。同時,當孕婦發生率頭位難產后將會造成骨盆形態、產道等發生相應的變化。新生兒如果不能夠在相應的時間內分娩,并且胎頭在盆地時間過長等,將很容易造成新生兒宮內窘迫或新生兒窒息等,危及新生兒生命健康[9]。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新生兒中3例出現并發癥(2例窒息,1例宮內窘迫),并發癥發生率為7.5%,顯著低于對照組(7例發生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17.5%)(P

近年來,徒手旋轉胎頭在頭位難產產婦分娩過程中廣為使用,并取得階段性進展。本次研究中,實驗組24例自然分娩,占60%;12例陰道助產,占30%,顯著高于對照組(30%自然分娩,20%陰道助產)(P

篇10

方法:采集我科室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圍產期婦女200例,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對患者護理,觀察組采用責任制助產的護理模式進行對患者護理,觀察兩組患者圍產期情況。

結果:觀察組順產產婦為69例,相對對照組明顯增加了21%,產程以及出血量均小于對照組。

結論:經臨床結果可見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對妊娠結局有著明顯的影響,明顯促進產婦分娩以及產后恢復。

關鍵詞:責任制助產護理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9-0342-01

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主要是針對妊娠后期的圍產期來進行的護理,其主要是在產前,產中,以及產后進行責任制助產護理,與傳統的圍產期護理最大的區別在于責任制助產護理采用一對一的對孕婦進行整個圍產期的各方面護理以及指導[1]。由于產婦在產前中會出現身體,心理等各方面的不穩定性,而這種不穩定性容易造成分娩過程中的危險因素,同時在產后造成引發多種并發癥的可能,因此我院經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集200例圍產期婦女進行兩組對比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采集我科室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圍產期婦女200例,年齡24-36歲,平均年齡28±2.1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100例,年齡23-36歲,平均年齡26±2.7歲,其中初產婦81例,經產婦19例。孕周28-39周,平均37±3.2周。觀察組100例,年齡24-36歲,平均年齡28±2.9歲,其中初產婦84例,經產婦16例。孕周28-39周,平均37±3.2周。

1.2入院前檢查。兩組患者均進行產前檢查,其主要內容有骨盆外測量,羊水量,胎兒大小,胎兒胎心,胎兒雙頂徑,胎兒等,同時檢查產婦是否有妊娠并發癥,經臨床檢查,兩組患者胎兒及產婦均為正常,無并發癥發生。

1.3護理方法。

1.3.1觀察組護理方法。本組采用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對圍產期婦女進行臨床護理通過一對一的護理模式進行產前,產中,產后的臨床護理。

1.3.1.1產前護理。在產婦入院后,責任助產護士應熱情接待孕婦及其家屬,陪同完成產前檢查,并對我院的醫療設施以及產房情況進簡單介紹。并與產婦進行談心,來消除產婦入院后的緊張感,孕婦初步適應院內環境后,可對其分娩的生理特征,以及分娩過程進行講解,確保產婦了解順產和剖腹產的基本常識和產后的基本護理,消除產婦對分娩的恐懼,減輕產婦的精神壓力,根據產前檢查情況可建議產婦的分娩方式,并詢問產婦的需求,對于疼痛特別懼怕的產婦在剖宮產過程中可放置止痛泵[2]。產前的孕婦均會有多種負面的心理情緒,如焦慮,恐慌等,護理人員應及時發現進行排解,讓孕婦在產前盡量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以及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時在飲食方面應囑孕婦多食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但要避免過于油膩,以免引發妊娠綜合癥。同時可讓產婦進行少量運動,如散步等,可有效地幫助分娩以及緩解心理壓力。

1.3.1.2產中護理。產婦在順產分娩過程中,由子宮收縮會引起產婦的劇烈疼痛,并且將會貫穿整個分娩過程。因此護理人員應幫助產婦上產床,盡量尋找一個讓產婦舒適的,在疼痛間歇,讓產婦進行深呼吸,緩解緊張的情緒,可幫助分娩。并且進行鼓勵,樹立產婦信心,同時家屬可在助產士的指導下給予產婦照顧和支持,在第一產程工程中,助產士應嚴密觀察產婦的各項指標,同時教會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放松技巧,并進行排尿等產前準備,并對產婦心理狀態進行評估,進行合理的心理干預,第二產程應讓產婦學會正確的屏氣,按照醫生的口令進行配合用力,第三產程助產士做好常規的護理外,要指導產婦如何進行正確的哺乳,以及哺乳的注意事項等,同時密切觀察產婦宮縮以及出血情況。必要時可進行心電監護。

剖宮產產婦應幫助其進入手術室,并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囑產婦進行放松,配合麻醉,由于通常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意識均是清醒狀態,同時采用剖宮產手術,家屬均是不允許進入手術室,因此助產護士應陪在產婦旁邊,時刻觀察其情況,并可告知其手術進程,消除產婦緊張情緒。

1.3.1.3產后護理。產后如產婦及胎兒無異常癥狀,可安排母嬰的接觸,約在三十分鐘內,并可盡早的進行母乳哺乳,鍛煉新生兒允吸。同時護理人員可對產婦進行子宮按摩,來促進子宮收縮。并密切觀察產婦的出血量。

1.3.2對照組護理方法。按照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對產婦的護理,采用責任護士輪班制,在分娩后留置觀察室觀察兩小時無異常,方可進入病房進行母嬰同室等臨床護理。

2結果

將兩組護理方式不同進行臨床對比,其中根據表1可見,觀察組順產產婦為69例,相對對照組明顯增加了21%,而剖宮產和陰道助產對照組較觀察組增加21%。

3結論

經臨床結果可見,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對產婦的分娩以及產后恢復均有良好的效果,對妊娠結局,經過一對一的臨床護理,對產婦的各方面均可進行全面的掌控以及進行合理的護理干預。幫助產婦順利的度過圍產期,盡量減輕分娩帶來的恐慌以及痛苦,經臨床結果可見,觀察組的順產產婦明顯多于對照組,同時分娩時間卻明顯小于對照組,因此可見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對產婦起到了明顯的作用[3]。由于采用一對一的護理模式,對護士的臨床經驗以及素質均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在護理過程中,應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身技能。

參考文獻

[1]陳冬花.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率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下旬刊.2011.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