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散文范文
時間:2023-04-09 17:19: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席慕容散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30多年的好婆媳
姚老師和婆婆關系好,不僅在鄰里間,甚至在單位里也是出了名的。每每單位里,有年輕的女同事在婆媳關系上遇到難題,總喜歡找她傾訴。而她三言兩語就能讓對方豁然開朗,以積極的態度去化解婆媳中的種種不快。
說起婆婆,她總是帶著敬意:“我的婆婆今年92歲了。她是從大戶人家出來的知識分子,而我父親以前是辦企業的,所以,我和她,一個是資本主義小姐,一個是知識分子老太太,但幾十年相處,一直很愉快。她還有個媳婦是工人家庭出身,也和她親得很,前兩天還燉了湯,從浦東送過來。婆婆就是有本事,和兩個媳婦都處得好?!?/p>
到底這個婆婆有怎樣的本事?而媳婦又如何讓老人開心?讓我們一起看看吧。面對三大婆媳焦點問題,她們這樣應對
關于家務
她說:我要幫婆婆爭口氣婆婆:她剛來,大家寬容點
婆婆家是個大家庭,三姑六婆都住在一幢樓。姚老師剛進門那會兒,正值結束,婆婆回家,家里條件很困難。婆婆本來生活優越不會做家務,而她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自然也不懂家務。于是樓里有親戚私下議論:“本來她就不太會做,媳婦又是個‘大小姐’,這下看她家怎么辦?!?/p>
耳邊刮到這樣的“風聲”,姚老師心里很氣憤,便想著不能給婆婆臉上抹黑,做出個樣子來,讓那些“嚼舌頭”的親戚好好看看。第一次殺魚,她劃破了手指,看著魚血和著自己的鮮血淌下來,她咬了咬牙沒有叫疼;第一次對付揮舞著大鉗子的龍蝦,她不敢用手提,便用腳踩住蝦身,再下刀……
不過,新手總有疏忽之處。因為住在老式樓房里,廚房是公用的。有時,姚老師在使用后,清理得不夠干凈,便有鄰居向婆婆告狀??善牌趴倿樗f話:“她剛來,很多事不熟悉,希望你們寬容點?!?/p>
有時,就算她做得不好,婆婆也從不批評她。姚老師在娘家用的是抽水馬桶,而到了婆婆家,她得學著倒痰盂了。這對她來說真是個大挑戰,因此,她每次都故意把痰盂藏在角落,想放在最后做;然而,婆婆似乎洞察到了這點,總把痰盂找出來,不聲不響幫她倒了。
姚老師說:她最感激的就是婆婆的寬容。對此,婆婆說:“我不是能干的人,為什么要苛求她呢?她也是別人的女兒?!?/p>
給婆婆建議:人無完人。媳婦做得不夠之處,婆婆多點寬容和諒解吧。如果能在外人面前多夸夸媳婦能干,是對媳婦最大的鼓勵。
媳婦也有不喜歡干的家務,或是不愿意干活的時候,這時候婆婆悄悄搭把手,真的,媳婦可能記你一輩子好哦。
給媳婦建議:勤快的媳婦總是討婆婆歡心。就算不會做,做不好,努力去做,婆婆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的。
關于生活習慣
她說:爸媽要我適應你的生活習慣。
婆婆:你不用適應我,我們互不干涉吧。
在姚老師嫁人前,爸爸教育她:“老年人生活講求規律,什么時候吃飯,什么時候睡覺都有固定的作息,一旦打亂了,會很不舒服。你嫁過去,要適應婆婆的生活習慣?!?/p>
然而,她進門后,發現婆婆睡眠少,常??磿桨胍共潘?。是否該陪著婆婆看書晚睡呢?她很是糾結。她思來想去,找婆婆坦白:“我爸媽說嫁過來就要適應你的生活習慣,但我不習慣看書看得那么晚睡覺,怎么辦?”
“你嫁到我們家,你原有的生活習慣也被打亂了,所以你不用刻意適應我,我也不來管你,咱們互不干涉。如果在這過程中,再遇到問題,我們再協商,怎么樣?”
自此之后,兩人從沒有因此鬧過矛盾。
給婆熄建議:姚老師還記得婆婆對她說:“不要把我當婆婆,自己當媳婦,我們是平等的,你有什么不滿意講出來,這樣就算有矛盾,也能最快得到解決?!眱纱说纳盍晳T自然差很多。有不合拍的小細節及時溝通解決很重要。同時,相互尊重各自的生活習慣,能避免不少沖突。
關于子女教育
她們曾為第三代大吵過,但又想到了達成默契的好辦法……
她和婆婆唯一一次爭吵就是因為兒子的教育理念上的分歧。她對兒子管教一向嚴厲。那時兒子才21個月,周日早上剛磨磨蹭蹭地吃好早飯,她就給孩子下了指令:背好唐詩,才能出去玩。兒子嘀咕了:“奶奶說‘今天休息’?!彼宦牷鸫罅耍韵轮猓簝鹤诱业健昂笈_老板”,不用聽話了。于是,她沖動地讓孩子跪搓板反思,而就在這時婆婆進來了,一場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后來她把這事告訴媽媽,媽媽勸她:“你這樣做,別說婆婆看了心疼,要是換作我,也是看不下去的?!?/p>
篇2
《燕子》的作者是席慕蓉,該篇散文是對燕子的美好懷念,也是對自己童年時期的懷念。
席慕蓉介紹:
席慕容,女,臺灣著名詩人,散文家,畫家,祖籍內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隨家定居臺灣,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詩集《七里香》,在臺灣刮起一陣旋風,其銷售成績也十分驚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長的痕跡》,表現她另一種創作的形式,延續新詩溫柔淡泊的風格,代表作品有《記憶廣場》《成長的痕跡》等。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我現在所帶的九(2)班的語文成績在全年級一直名列前茅,但大多數學生寫作時常常無病,原因之一是他們一窩蜂地閱讀郭敬明、韓寒、安妮寶貝的作品和玄幻小說。這些作品并非一無是處,郭敬明的作品語氣哀怨,筆調略帶憂郁,常以感情為話題,試圖為青少年勾畫一個夢幻般的世界。韓寒的作品文筆犀利,帶有批判現實主義的色彩。安妮寶貝的作品似乎更能揭示人的情感世界中較為深刻的東西,主要探討新時代中都市人的心態及生活方式。喜愛閱讀這類作品,正體現了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不適應,以及情感方面、思想方面的困惑、壓抑。大量閱讀這些作品致使學生作文中“小資情調”明顯增多,因此教師有責任正確引導學生的閱讀方向。
一、多讀經典名著
有一次我在北京清華附中聽課,一個七年級的學生在談自己對杜牧《赤壁》中“銅雀春深鎖二喬”的理解時以《三國志》、《赤壁賦》來佐證“二喬”在歷史上并非后人認為的大喬和小喬,讓人感慨年紀雖小但“閱歷”匪淺。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經典名著能在無形中提升人的氣質。利用寒暑假我布置學生閱讀這些經典名著,怎樣檢驗閱讀的效果呢?我在假期后讓學生通過問卷調查檢閱自己。同時我還組織類似講故事的小組比賽,要求必須尊重原著,用自己的語言生動講述名著故事,這就迫使學生必須去了解名著,從而再現名著。
經典是前人留下的豐富文化遺產,是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食糧,真正的經典都是經過了歷史的篩選,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如《紅樓夢》、《三國演義》等。隨著網絡的發展,傳統書齋、書香馥郁的書店,不再是莘莘學子流連忘返的地方,鑒于此,語文教師有責任樹起“經典”這面大旗,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家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對事物的一種向往、迷戀、積極探索追求的心理傾向,是學習的情感動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學生對經典名著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尋幽探勝。而教師以生動的形式加以引導,開啟通往經典的這扇大門,學生一定會加以關注。
二、多讀當代作家的優秀作品
這些作品更貼近學生的現實,比起大部頭的名著,更有利于學生理解、閱讀。這些書籍能豐富學生的閱歷,幫助學生了解時代背景,如著名學者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系列,涉及中外文化,以及港臺著名作家張曉風、席慕容、林清玄、劉墉等人的作品。其中林清玄的文字恬淡自然,蘊涵佛理,猶如一股真淳的涼風,能讓人心靜如水;張曉風關懷社會、關心人民,她的文字洗練而生動,可剛可柔、時真時幻,出入自在。這些當代作家的文章有如遠方走來的一位娉婷女子,初時沒有驚艷之感,再看就如一道山泉,緩緩地向我們的心中滲透,自有一種感人的力量在其中。
我對學生的引導采用潤物細無聲的方法,見機行事,例如課內學完席慕容的《鄉愁》后,我播放了她的另外一首詩《出塞曲》改編的歌曲:“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請用美麗的顫音輕輕呼喚。”悠揚悅耳的音樂聲中,我和學生仿佛看到那蒼茫大漠上一柱孤煙裊裊,聞到長城外才有的清香,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大家跟隨吟唱,領略美好,課后興趣大增,自覺閱讀席慕容其他作品如《一棵開花的樹》、《如歌的行板》等?!叭绾巫屇阌鲆娢遥谖易蠲利惖臅r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一定有些什么在葉落之后,是我所必須放棄的。是十六歲時的那本日記,還是我藏了一生的,那些美麗的如山百合般的,秘密。”學生被這些充滿靈性的文字深深打動,發現文字竟然可以如此優雅,打動人心。
三、選讀“文化快餐”
所謂“文化快餐”,指的是那些篇幅短小、言簡意賅,閱讀時間不長的文章。在校生持續一整天或幾個小時閱讀的并不多,尤其畢業班學生還要做大量的復習功課,所以我大力推薦《讀者》、《意林》、《雜文選刊》、《散文選刊》等。每當我讀到某篇精美的文章,就與學生分享,例如《那種愛戛然而止》,文章以自傳的形式講述一位母親經歷失去親生兒子撕心裂肺的痛,情感真摯、語言樸實,讀到動情處,難掩悲戚,教室里一片唏噓之聲,這不僅是文學的熏陶,更是對學生靈魂的深化。
學生崇拜偶像是這個年齡段特有的表現,我們沒必要視為洪水猛獸,完全可以因勢利導,比如成龍的守信、周杰倫的堅持,這些學生感興趣的人物的特殊經歷同樣來自閱讀。
篇4
關鍵詞:比較教學;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8-0103-01
語文教學中運用比較法,簡而言之,就是把兩篇或兩篇以上的課文結合一起進行教學,找出其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比較賞讀,使學生更全面地掌握語文知識與技能,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展了學生的閱讀視野。
一、辨析異同,活躍思維
“有比較才有鑒別”,新教材同一單元中的幾篇課文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相對的“個性”。因此,既可就“共性”同中求異,又可在“個性”里異中求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思維之效。如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背影》與《臺階》,教師可先讓學生閱讀兩文,然后,提出思考題:這兩篇課文有哪些共同點?有哪些不同之處?在學生反復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分析,讓學生各抒己見,對課文進行各方面的討論比較,于比較中長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最終,水到渠成,師生共同歸納出兩文的“共性”和“個性”。兩篇文章的“共性”即都是用兒子的眼光來寫父親的?!安煌c”有:第一,從主旨與情感上看,朱自清的《背影》,著重表現的是濃濃的父愛,作品讓人深切體會到真摯感人的父子深情;而李森祥的《臺階》則著力表現一個父親為改變現狀而不懈努力的精神,文中流露出崇敬和憐憫的雙重色彩。第二,從選材角度上看,前者抓住“背影”命題立意,組織材料,通過寫父親爬月臺買橘子的特寫背影、混入人群中的背影等四個背影的描寫來突出純樸深沉的父愛;后者則抓住“臺階”命題立意,組織材料,通過寫父親羨慕人家高高的臺階,后來終于造起了有九級臺階的新屋,描繪出一個非常要強、不甘人后的老實厚道的傳統農民形象。
二、發掘蘊蓄,激活思維
葉圣陶先生說過,閱讀方法不僅是機械地解釋字義、識誦文句,研究文法修辭,最要緊的還在多比較、多歸納、多揣摩,唯有這樣,才能發掘文章的蘊蓄。散文大多為形神兼備的美文,在散文教學中,若能運用比較法,則能更深層次地發掘品味到散文之“美”。
如教學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談生命》和《地下森林斷想》,教師可就這兩篇散文的中心和寫法,提出疑問:“生命”,是一個尋常卻又難以透徹解讀的話題,這兩篇文章,卻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生命的本質與意義。請大家比較閱讀兩文,看看這兩篇文章內容上有什么共同點?經過討論,學生很容易就歸納出兩文內容上的共同點:第一,都是對自然界生命現象進行感悟與思考,表達了獨特的感覺和體會;第二,都表達了珍愛生命的觀念,在逆境中不氣餒的積極進取精神;第三,都是通過形象化的描述來表達作者的理念,化抽象為具體,使深刻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因為回答得到老師的肯定,學生興致更高,思維之門隨之開啟,為解決后面的問題提供了活躍的氛圍。接著,老師引導,這兩篇文章都是散文名篇,不僅因為它們主題開掘得深,蘊含哲理,具有感動人心和啟人深思的魅力,更在于它們精心的構思,細致生動的描寫,給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請同學們再比較閱讀兩文,看看它們在寫法上又有什么異同。很快,學生們又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開了。最后教師因勢利導,綜合出兩文的“比較點”:一是借助的“具體形象”不同。前文借助“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講述生命的一般進程,以及生命進程中的幸福與艱難的辯證關系;后文則是通過描寫“地下森林”這一奇特景觀,抒發對惡劣環境中掙扎成長的生命的禮贊;二是在表達技巧上,兩文都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前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為喻,生動形象,蘊藉含蓄,給人以美的享受;后文更是運用了大量比喻句,如“風來似一片綠色的海,夜靜如一堵堅固的墻”等句子簡練而形象可感;三是語言運用上,兩文都堪稱美文的典范。前文明朗靈動、富有韻味,運用比喻擬人修辭,“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為喻,生動形象,蘊藉含蓄,給人以美的享受。
三、類比鑒賞,拓展思維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主題,不同作家也可有不同的表達技巧。在新詩教學中,采用比較法,能有效地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如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余光中與席慕容的同名詩《鄉愁》,在學生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教師引導:這兩首詩有著相似的寫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容的祖籍和出生地都是在大陸,后來赴臺灣。兩位詩人都鐘情于中國古典文化,那么,他們筆下的“鄉愁”一樣嗎?教師一“石”激浪,引起了學生莫大的興趣。學生們順著教師提示的“比較點”:詩歌的意象、語言、表達技巧,對這兩首詩一一賞析、比較,進一步領悟到:兩詩反映的主題相同,但各有特點。
四、舉一反三,遷移思維
篇5
看書不能信仰而無思考,要大膽地提出問題,勤于摘錄資料,分析資料,找出其中的相互關系,是做學問的一種方法。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初中生必讀書目,供大家參考。
初中生必讀書目1.《蘇菲的世界》(一本風靡世界的哲學啟蒙書,已翻譯成54種語言出版,它可以讓你學會思想)
2.《傅雷家書-學生版選注本》(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它可以讓你學會理解與感恩)
3.《我的生活:海倫·凱勒自傳》(當今世界,我們什么都不缺,就缺堅強,此書可以給你堅強)
4.《自立》(美國總統奧巴馬最愛讀的書,學習的過程就是追求自我獨立,自我覺醒的過程)
5.《花季·雨季》(郁秀著,關于校園的一本青春讀物,值得一看)
6.《永遠講不完的故事》(德米切爾·恩德/著,曾獲德國、荷蘭、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13項優秀圖書獎,被譯作43種語言,全球銷量達到2000萬冊。
作品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社會批判意識,而且有深刻的哲學內涵,被稱為現代青少年啟示錄)
7.《我們的青蔥歲月》(王巨成著)
8.《我親愛的甜橙樹》(認識孩子的真)
9.《草房子》(曹文軒的少年成長小說系列之一,文筆純美,如果你讀過,可以讀其另外的東西)
10.《城南舊事》(兒童文學的經典力作,值得反復玩味,體驗當經歷的事情發酵之后,是一種什么感受)
11.《男生賈里》、《女生賈梅》(這是教我們理解成長的書)
12.《撒哈拉故事》(異域風情,風雨人生,全用真情摯愛書寫)
13.《林清玄散文》(可以教會你如何思考,如何表達,這是成長中的學生最應該讀的書)
14.《史鐵生自選集》(一位偉大的殘疾作家,作品有震撼靈魂的力量,讀了,你的生命也將變得厚重)
15.《園丁集》(泰戈爾詩集,還有《飛鳥集》《新月集》,都值得讀,可以讓你的語言和思想都長上翅膀)
16.《席慕容文集典藏版》(這是一個離開祖國后,才發現漢語是最美的語言的作家,你從中可以感受到語言的美)
17.《海子的詩》(他是在用生命和心靈寫詩,讀他的詩,你會感受到一種莫名的感動)
18.《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幾米著,漫畫繪本)
19.《父與子》(漫畫繪本)
20.《長大》
21.《眼角的那一朵云》
22.《上學的煩惱》
23.《麥田里的守望者》
24.《三劍客》
25.陽光姐姐書系:《我的同桌是班長》、《巧克力味的暑假》、《同桌冤家》、《老天會愛笨小孩》等都可以。
26.《最美不過詩經》(李顏壘著)
27.《人生若只如初見》《思無邪》(安意如著)
28.《我愛陽光》《最有意義的生活》(許佳著。
我中學時最喜歡,相信現在的初中生也會喜歡,因為他們都比較成熟和豁達)
29.《百年孤獨》
30.《一九八四》
31.《癌癥樓》
32.《憤怒的葡萄》
33.《動物農場》
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1.多找些閱讀資料,讀完后完成閱讀習題,做題時要自己多想多寫。
篇6
【一】 學習、閱讀、作息、運動計劃
一, 晨誦。雖然放假,兒子每天還是習慣性的按上學時的作息時間,早上6:30準時起床。每天早晨半小時的時間朗誦《日有所誦》、《中外兒童詩精選》、《會寫字的梧桐葉》中的各兩首小詩。通過誦讀其中清新、經典的小詩,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審美力,讓文學經典浸潤孩子的心靈,拓展思維。
二, 下午、晚上各閱讀半小時。諸如繪本類的《蚯蚓的日記》,《圓圓的肚臍》,《神奇校車》,《小綠狼》,《女巫掃帚排排坐》等,自己獨立閱讀。我在他讀后加以引申指導,汲取其中精髓,寫出讀后感。此項也是暑假老師布置的作業,寫5篇讀后感,重于修改,發表在博客上。兒童文學類的《笨狼的故事》,《綠野仙蹤》,《我和姐姐克拉拉》,《一百條裙子》,《木偶奇遇記》,需要通過對話式、親子劇場式、傾情演繹式等不同的方式,陪孩子一起共讀。共讀的過程,作以整理記錄。
三, 上午和下午分別半小時上網的時間。孩子可以自由支配。或玩網絡游戲;或拜訪博友;或瀏覽自己感興趣的網頁。
四, 中午午休不少于兩小時。保證充分睡眠,養精蓄銳,提高做事效率。
五, 每天擇時戶外活動一小時。接受日曬,呼吸新鮮空氣,適量運動,強身健體。
六, 其余時間為自由支配時間。玩魔尺;練字;看動畫片;練習口算(此為老師布置的作業,每周100道口算題,總共800道);適當預年級課程;做手工等自由選擇。
【二】 旅游出行計劃
暑假,我們依然選擇出行旅游,親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徹底放松身心,在游玩中汲取更多知識。
關于選擇旅游城市,我們不謀而合,依然選擇美麗的三亞,第三次重游。一路行程與度假期間,兒子毛遂自薦與我互換角色,由他擔任家長,全力安排具體事宜。我掌控大方向,根據情況適時調整輔佐兒子。這種互換角色,生活中我們經常來做。無形中調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自主決策能力,處事領導能力,辨別是非與變通能力。
在三亞度假期間,學習作息時間,稍作調整。添加晨起海邊跑步和傍晚海邊散步或游泳。盡享海的浩瀚無際,放飛心情,開闊視野,陶冶情操。
【三】 需要注重的環節
一, 注重和孩子一起閱讀,共同進步。除了親子共讀外,充分利用暑假時間,閱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小學生家庭教育》,《朗讀手冊》等教育類書籍,提升教育理念。閱讀《夏洛的網》,《長襪子皮皮》,《窗邊的小豆豆》等經典兒童文學,彌補幼時的缺憾。閱讀《林清玄散文精選》,《席慕容全集》等經典散文,拓寬閱讀范圍。和孩子一起閱讀,共同進步。
二, 注重引導孩子從“說”到“寫”的銜接過渡。借助老師布置的5篇讀書筆記,10篇日記。悉心引導孩子從“說”作文慢慢過渡到“寫”作文。讓孩子漸漸學會拿起筆來書寫文章,表達自己的思想。
三, 注重引導孩子捕獲生活中的精彩和感動。讓孩子學會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寫作素材,不至于真正寫作時,無從下手,無話可說。
四, 注重以興趣為主,“誘惑”孩子自愿寫作或者閱讀,絕不強求。孩子看了《小屁孩日記》,很是感興趣,也要試著寫日記。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要有一個過程,需潛心引導。
篇7
關鍵詞:語文教學 說課設計 《鄉愁》
【說教學設想】
(一)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結合上述對教材內容和學生認知能力的分析,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1.品味詩中的意象,深入理解詩歌主旨;2.賞析對比、比喻、反復的修辭手法;3.體會作者的愛國之情,感受“鄉愁”的文化意蘊。
(二)說教學重難點
本文通過淺顯質樸的語言,表達了深摯的愛國情懷。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詩歌的文體特點,我確定品味詩中的意象,深入理解詩歌主旨為本課的教學重點。由于時空隔膜和本詩鄉愁的豐富內涵,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將體會作者的愛國之情,感受“鄉愁”的文化意蘊確定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說教學方法】
(一)朗讀法
通過個人朗讀、小組朗讀、競賽朗讀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法
設計了三個由淺入深的教學主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符合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
(三)對比閱讀法
通過對比閱讀,加深對本詩對比、比喻、反復的修辭手法的體會,遵循精講巧練的原則。
【說教學過程】
基于以上思考,我擬用一課時完成本課教學,具體設計為以下五個環節:
(一)聯系舊知,情境導入
播放背景音樂,以“鄉愁愛國”為主題的古詩詞導入,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二)整體感知,朗讀品味(6分鐘)
第一步,學生個人有感情地朗讀,進行整體感知,教師對朗讀情況加以點評;
第二步,教師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聆聽,教師從語氣、語調、節奏等方面予以指導;
第三步,小組朗讀競賽,學生互評,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提高詩歌朗讀能力。
讓學生在朗讀中品味意象,讀出感情、讀出情懷,從而突出教學重點。通過朗讀,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感知,下面就將進入教學的重點環節。
(三)精讀文本,合作探究
遵循啟發式的教學原則,我設計了三個有能力層級梯度的教學問題。
1.全詩四個小節之間的順序可以調換嗎?
引導學生抓住時間關鍵詞,明確詩歌四小節的順序,就是感情發展的順序,不可調換。由課文表面時間的變換線索,上升到對內在層層遞進的感情的初步感受。
2.詩歌運用了哪些意象來表現鄉愁?效果怎樣?
提出探究要求:先自主探究,再交流合作。
首先,通過分析意象,如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借助分析比喻的修辭手法,理解意象中寄寓了作者濃濃的思國念鄉之情。
其次,并在學生對作者思鄉感情有了初步感受的此時,介紹作者余光中的成長經歷,及本詩的寫作背景。避免了語文教學中知人論世、先入為主的刻板模式,可能會造成的架空文本,肢解分析的現象。
3.本詩用了哪些詞來修飾這些意象?有什么效果?
展示更換過修飾詞的詩歌,讓學生小組討論評議,體會“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用法之妙。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自由發言,教師歸納,明確反復和比喻的修辭手法,使本詩含蓄的語言中,飽含了深沉厚重的家國之思。通過這三個問題,指導學生從品味語言,到分析意象,再升華到對情感的理解。在深入理解余光中的家國情懷之后,為了深入理解《鄉愁》的文化意蘊,我設計了第四環節:
(四)對比閱讀,加深理解
首先,我向學生展示臺灣詩人席慕容的《鄉愁》,讓學生在對比閱讀中,體會相同的鄉關之思,懷親之情,進一步理解鄉愁文化這一主題;
其次,介紹琦君的散文,節選精彩片段,讓學生從文化意蘊的角度,談談自己的感受,我會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并對學生的思考和表達做相應的點評。
(五)布置作業,鞏固遷移
然后,為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遵循課內和課外教學相結合的原則,布置相應的作業
篇8
勁銳人物:徐,本科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中文系,現為南開大學文學院2011級研究生。2009年、2010年連奪第十一屆、第十二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10年獲甘肅省三好學生稱號、西北師范大學校長獎學金。2010年當選第二屆文學之新選拔賽全國45強。其短篇、散文見于《最小說》《萌芽》《青年文學》《散文詩》及各類青春文集,著有長篇小說《小米村斷代史》。
意外之一、二:
高考失利,專業被調
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會與文學結緣。
高二文理分班,我選擇了文科,理由僅僅是為了躲避數學。高三第一學期期末的十校聯考,我以黑馬之姿拿到了全班第二的好成績。霎時,我對近在眼前的高考有了更多憧憬。我在每本輔導書的末頁上寫下大大的“復旦”兩字,藏著捂著,做題的間隙翻過去偷瞄兩眼,像是懷揣著神圣的寶藏,怕一不小心被誰掠奪了去。
可惜,游戲結束,我出局了。
一家人因為我的發揮失?;帕岁嚹_,考前的所有規劃付諸流水,家人只得憂心忡忡地為我出謀劃策。最終,根據高中的強項和興趣,我填報了西北師范大學的外語系?!疤m州”――這是那個夏天在我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地名,一個我從未夢想也從未涉足過的地域。
禍不單行,現實與設想再次出現偏差,我被調劑到了第二志愿漢語言文學專業。事與愿違的沮喪和失落此起彼伏,甚至離開學還有半個多月時,我就抱定了和中文系決裂的心,鉚勁復習外語,盤算著一開學就向學院提出轉專業申請。
現在回憶起來,那個慘淡的夏天,居然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人生之難以預料,可見一斑。
意外之三:
愛上第二志愿
“中文系和教育系是師大最好的院系,古代文學還是國家精品課程,你小子居然想轉專業?!”聽過我的想法后,中文系的學姐狠狠地敲了敲我的腦袋。的確,雖然只上了一周課,但古代漢語、現代文學、古代文學等精彩的課程已經讓我察覺它極強的學科實力,我的第二志愿專業絕不是“第二公民”。轉專業計劃是否該暫緩?漢語、外語都是語言,我相信我可以學好。
無心插柳也好,無巧不成書也罷,扎根文學院,成了我逐步發掘潛能的契機。
中文系的課程學習更傾向于自學,所以許多人直呼“太清閑”“太無聊”,將整塊整塊的時間扔給了電腦游戲。起初我也深有同感,由于電腦水平欠佳,我便以寫作消遣寂寞,至少能留下白紙黑字的憑證。在自習室或宿舍,我每天堅持做讀書筆記、寫散文,打磨自己的文字功底。同是“打發時間”,不同的方式,形成不同的結果,當然也造就不同的人。
寫作是孤獨的,寫作前的練筆更是如此。大一第一學期,我就用壞了一支英雄鋼筆,寫完了一本兩厘米厚的本子,常常一個月寫出七八篇散文,三四個萬字短篇。寫到一定程度后,我開始向各大雜志投稿,但無論是通過郵局寄送的打印稿,還是通過公共郵箱發送的電子稿,均石沉大海。要知道,當時的我打字還不熟練,為了保證寫作的連貫性,每一份稿件都是先寫在本子上,細心修改后再逐字逐句敲打出來的。雖比不上高三復習辛苦,但也沒有更輕松。付出的心血連一封退稿信都換不來,好比復習得再賣力,分數卻毫無漲勢,實在打擊積極性!
回望那段日子,不得不佩服自己的精力和毅力。??庉嫴康膶W姐說,每個人總有那么一段時期是精力特別旺盛的,有的人把精力轉化為暴力,酗酒斗毆;有的人把它轉化為虛榮心,到處標榜炫耀;有的人把它轉化為求知欲,譬如圖書館的考研一族;還有的轉化為傾訴欲,比如我。
很快,我便從頻頻退稿升級到常有文章發表。光憑努力可能還不能把人變成大作家,但要把我這個對文學一竅不通的愣頭青變成小文青,還是綽綽有余的。
我還會轉專業嗎?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意外之四:
咋咋呼呼贏來一等獎
一天,編輯部的頭頭遞給我一本雜志,扉頁上印著碩大的三個字:新概念?!拔?,去試試。”
我剪下報名表,挑出一份比較滿意的作品,趕在大賽截稿前寄出。之后的日子,該看書看書該寫字寫字,幾乎忘了此事。雖然新概念創新作文大賽不算太大型的比賽,但對一個之前毫無文學理想、上大學后才開始認真寫東西的“外行”來說,除了“重在參與”,也不敢再奢望更多了。
在一個無所事事的傍晚,我突然想起三個月前寄出的參賽稿,一番搜索后發現名單早于年前公布。鼠標急速滾動,指針跳過人數最多的A組,繼而是B組,最后停在C組上,第二個便是“徐”。
我入圍了!如遭雷擊,難以置信。像許多平凡的小人物一樣,我從不相信“命運眷顧”這碼事,連買飲料也鮮有“再來一瓶”的好運。但是生活,真的會在你毫無預期的情況下,給你一個驚喜。
像所有懷揣文學夢的孩子,我戰戰兢兢地步入考場,最后戰戰兢兢地從先鋒作家馬原手里接過那方水晶獎杯――一等獎。
我很幸運,但那些堆積如山的習作本和無數杳無回音的稿件,不會同意我僅僅擁有幸運。想起高中,雖然成績不錯,但是拼盡全力,結果往往還是陰晴不定。想要成功,大概真的需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著力點。而這個著力點,就隱藏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有的人可以一眼洞穿了然于胸,而有的則需要一個逐漸廓清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屬于后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認清興趣更是關鍵。不要輕易將自己局限在某處,假如當初我執意轉了專業,估計我將失去這片別樣景致的天地。有時候,“興趣”是比“理想”更偉大的詞。理想是板上釘釘的坐標,框住了你的所有關注,而興趣是幽昧火光,明明滅滅,潛藏無限可能。
意外之五:
唯一一個非“211”“985”出身的研究生
大三學年末,我以三年綜合測評第一的班級排名,拿到了學院的保研資格。我心儀南開大學,但南開規定報考者所在的學校必須為“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而母校西北師范大學卻是資格之外的省屬重點大學。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給南開大學文學院的喬以鋼老師發了一封電郵,將情況大致陳述一番,隔天便收到了喬老師的熱情回復:“‘新概念’的孩子到我這兒來我就會負責到底?!?/p>
十月初赴天津應試,我立身于一眾“985”名校的高材生之中,倒也少了很多心理負擔。由于準備充分,筆試很順利,一份卷子寫得滿滿當當,下午面試結束,喬老師當場就讓我回去好好準備。“來年再見。”喬老師說。來年再見?!如果我沒有猜錯,這是在暗示我,我已經提前成了南開大學文學院2011屆研究生!
曾以為是意外再次降臨,事后和喬老師閑聊,才知道原來為了給我破格復試的機會,他打了詳盡的報告和材料上交給學院,才使我成為當年南開錄取的唯一一個非“211”“985”高校的學生。
篇9
關鍵詞:古典詩歌 知識 賞析
一、詩的歷史源遠流長
我國是個詩的國度,詩歌有著悠久的歷史。從《詩經》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離騷》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從《陌上桑》里“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到《行行重行行》中“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從《龜雖壽》里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到《飲酒》中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李白的《將進酒》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到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再到白居易《長恨歌》里“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從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到李清照《醉花陰》中“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從馬致遠《秋思》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到龔自珍《己亥雜詩》中“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较饺荨多l愁》詩中“鄉愁是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詩走過了漫漫長夜,詩的光芒穿越了千秋萬代,閃耀在我們華夏兒女的內心深處,成為我們遙寄情思的一方星空。難怪孔圣人說:“不學詩,無以言?!弊屛覀儊淼鸵髟娖毱菲湮?,舉起傳承這一瑰奇文化的火把。
二、古典詩歌知識
詩歌是一種具有鮮明的形象、充沛的感情、精練的語言、特有的形式和和諧的韻律的文學體裁。
中國古典詩歌包括詩、詞和曲。詩分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分古詩(《觀刈麥》)和樂府詩(《陌上桑》)。近體詩分律師(《春望》)和絕句(《泊秦淮》)。詞有牌名詞名,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分小令(58個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曲也有牌名與曲名,分散曲和戲曲。散曲包括小令(《天凈沙?秋思》)、套曲(也叫套數或散套)。
詩歌的主要特點是有著豐富的想象。想象是詩人的生命,詩歌的靈魂。詩人在創作時,他的意念、感情和客觀物象,以想象為中介融合成詩歌形象,詩歌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一種藝術境界。詩人為了創造這種和諧、完美、鮮明的意境,常常把抒情與寫景、敘事結合起來,并運用比喻、擬人、象征、夸張、聯想想象等手法,力求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詩的語言是精練的、形象的,音調是和諧的,節奏是鮮明的。在詩歌的語言上,我國古人是最嘔心瀝血的,大家熟悉的賈島“推敲”的故事,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的確定?!罢Z不驚人死不休”、“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就足見其用心良苦。
三、古典詩歌賞析
綜上所述詩的內涵,我們可以概括為詩的內容和詩的藝術兩部分。內容包括詩象、詩境、詩情,藝術包括語言和方法。賞析時我們便從內容和藝術兩方面入手。理解內容應遵循由淺入深 、由表及里、由詩象到詩境詩情的過程。理解表層含義要抓住含義和句子。詞語首先要看語境義。如“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就生動而形象的描繪了杏花盛開時成團成簇的盛況及蜂飛蝶舞的繁忙景象,“鬧”有充盈、盎然的意思。還要注意用典。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坐觀垂釣者,獨有羨魚情”,用“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吐露希冀援引的心情。句子要理清結構。因詩歌語言力求凝練,有時還要對仗、押韻,因此有省略跳躍或者倒置現象。理清語境義要把上下文中有關詞語聯系起來理解,還要聯系作者和所寫事件的背景。
詩的藝術包括語言特點和藝術手法。詩的語言要精練、含蓄,同時又具有跳躍性和音樂性。精練要求用盡量少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用語要準確、生動、形象。含蓄也就是說詩的語言不能像散文一樣直露,它要求感情不露,意在言外。但絕不是像朦朧詩一樣,使人不知所云,頗費猜測,而是事清景明情真,只不過不是裸表明而已。詩的藝術手法包括抒情方式、寫作手法和修辭手法。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有寓情于景、情景相融,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寓情于事,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全詩貌似敘事,實則抒發作者急于回家與家人團聚的迫切心情。寫作手法常見的有動靜結合,如“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有虛實相生,如“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有情景交融,如“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軍直到夜郎西”。;有以小見大,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修辭手法運用靈活多樣,如“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既擬人又對偶;“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用典對偶;“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設問比喻;“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比喻對偶;“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夸張比喻;《詩經》里的賦比興、排比、反復等手法,都大大豐富了詩的意境,活躍了詩的語言。
篇10
女主持:各位來賓,親愛的朋友們,晚上好!
男主持:歡迎大家來到《開心軍團》,參加《同一藍天下》愛心主題晚會,愿您在這里度過一個溫馨的夜晚。
女主持:浩瀚蒼穹、蔚藍天空,孕育了華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歷史與文明
男主持:蔚藍天空、浩瀚蒼穹,造就了炎黃萬代人的勤勞和善良
女主持:在這一片晴朗遼闊的藍天下,我們奮發圖強、吟詠歌唱
男主持:在這一片晴朗遼闊的藍天下,我們繼往開來、自由翱翔
女主持:藍天下并不都是白鴿蹁躚,也會有雨雪風霜
男主持:藍天下并不都是芳草萋萋,也會有漫道黃沙
女主持:今夜,讓我們共同敞開一扇心靈之窗,望天空閃爍的星辰,去尋覓遠方渴望的目光
男主持:今夜,讓我們共同挽起友愛的臂膀,讓皎潔的月光,也來傾聽我們愛心旋律的唱響
女主持:《同一藍天下》愛心主題朗誦晚會現在開始
1、男主持:每個人都有童年,每個童年都在夢想與希望中成長。童年的天空是那樣的清澈,童年的一切是那樣的令人懷想,童年的目光里有太多的希冀與渴望。希望每個童年都能幸??鞓罚寄苡赂沂幤鹑松匠痰碾p槳。請聽散文朗誦,《童年》,作者:晚會集體創作,朗誦者:玉笛飛聲
2、女主持:在同樣的藍天下,有同樣遼闊無垠的蔚藍海洋,它像我們人生奮斗的沙場,當我們疲倦的時候,總希望有一個避風的港灣或小島,可以讓我們休憩、成長。這避風的地方,需要善良的人們共同攜手去開創。請欣賞散文朗誦《誰是你生命中的“小島”》,作者:謝布南.迪爾凱希,朗誦:同心大衛
3、男主持:是啊,當我們在尋找休憩的小島時,有沒有想過自己也能成為弱者的小島?而當你將關注的目光,不僅僅停留在自身的得失痛苦與悲傷,或許我們就會發現,在都市眩目璀璨的天空下,還有另外一些需要我們去關注的地方。請聽散文朗誦《都市里的鄉村》,作者:世紀迷茫,朗誦:笑里低低語
4、女主持:孩子,你會夢想什么?是不是夢想著去暢游知識的海洋,去揚起你人生的風帆?知識是生命成功的鋪墊,是興國安邦的動力與保障。知識對那些貧瘠的鄉村和土地,是滴滴甘純的清泉和希望。請欣賞散文朗誦《泉水的歌唱》,作者:侯德云,朗誦:葉兒
5、男主持:藍花花哭了、村里人哭了,淚光中飽含著多少喜悅與感傷?在那片荒涼的土地上生活著的人們,是用怎樣的力量在與嚴酷的自然和命運抗爭,譜寫著世代不息追求的生命頑強篇章!請聽散文朗誦《石縫間的生命》,作者:林希,朗誦:旭日
6、女主持:石縫間的生命是頑強的象征,同樣的藍天、同樣的星空,卻并沒有給生命同樣的狀態和環境,不同的境遇下,人們又是怎樣的情狀?(這里以大姐寫的串詞為準)請聽歌曲《愛在天地間》,演唱:緣夢伊人
7、男主持:剛才大家聽到的是緣夢伊人給我們演唱的《愛在天地間》,謝謝緣夢伊人。愛在天地間,愛是我們人類最動人的情感,愛讓我們在奉獻的同時,去享受和擁有生命的輝煌。請聽詩朗誦《我折疊著我的愛》,作者:席慕容,朗誦:一品先生
8、女主持:這是一首亙古傳唱著的長調,在大地與蒼穹之間,我們彼此傾訴那靈魂的美麗與寂廖,人間多少可歌可泣的真情和愛的故事,曾經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悄然淚下啊。請欣賞散文《生命中的兩袋紅棗》,作者:陶柏軍,朗誦:苦咖啡;(直接切麥)歌曲《眾人劃槳開大船》,演唱:海冬青
9、男主持: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眾人齊心卻可以共同撐起一片藍天。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而愛心卻可以是無限的,當我們的生命無法抗拒自然生存和衰亡的法則,依舊有愛的動人旋律繼續在天地間回響、升華,愛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的富有更加源遠流長。請聽散文《富翁與乞丐》,作者:李家同,朗誦:小白楊
10、女主持:是啊,小小地球之上,富翁與乞丐共存,是一件羞恥的事。當我們在自己的失落和迷茫中掙扎,感嘆命運與社會的不公,給自己的物質和精神享受太少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還有更多的人們比我們生活得更差?那些原本應該是花季燦爛的孩子,卻因為貧困,在掙扎著喊著“我要讀書”這樣簡單而純粹的愿望。請欣賞散文《愛無崖》,朗誦:香水百合
11、男主持:讓寒冷的地方不再寒冷,讓黑暗的地方重現光明,這是愛的力量,這力量可以讓我們共同攜手,不斷地向著未來的美好進發,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起航。請聽男女和聲詩朗誦《光的贊歌》,朗誦:海上明月 無言如風
12、女主持:光召喚我們前進,信心和勇敢伴隨我們成長,愛會始終在我們身旁。你無需迷茫更無需憂傷,在你關愛別人的同時,也同樣真切地享受著愛的光芒,讓更多的愛去融化鋼筋水泥的冷漠吧,人與人之間真誠友愛是相互支撐的力量。請聽散文《黃土高原上的姐弟情》,朗誦:茱萸,(直接切麥)歌曲:《愛的奉獻》,演唱:萍安
13、男主持: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因為有愛,生命才能不息,人類才能生存和發展,愛別人也是愛自己,愛自己需要我們不停地去努力尋找成長的空間,請欣賞散文朗誦《生命的空隙》,朗誦:一個人過年
14、女主持:是啊,你不能全然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你不能要求事事順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盡心。在你盡心的時候,時光會給你眷顧,機遇會向你招手。請聽散文朗誦《時光啊,你為何走得這么慢?》,朗誦:歐陽寒非
15、男主持:人間的愛有好多種,母愛是其中最溫馨、最令人感動的無私的音符,孩子的生活和成長離不開母親,母親的愛帶給孩子的又應該是什么?請欣賞散文《母親的純凈水》,作者:喬葉,朗誦:同心無鹽;(直接切麥)歌曲《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演唱:同心秋月
16、女主持:與母愛一樣無私的還有老師的愛,正像歌中唱到的,在孩子幼小的世界里他們希望長大后可以成為你。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老師是引路的一盞明燈,是藍天里的啟明星,甚至老師充滿理解和愛心的一句話,也能影響一個人的人生方向。請聽散文《改變命運的一句話》,作者:宋以民,朗誦:陶然聽
17、男主持:是啊,人本身就是一座難以估量、蘊藏豐富的礦山,在成長的路上,能得到周圍的愛的呵護與發掘,當是一種幸運。常常我們也會發現自己很脆弱,而有時候那脆弱卻是一種溫馨、幸福的體驗。請欣賞散文朗誦《美麗的脆弱》,作者:肖復興,朗誦:秋楓映日
18、女主持:美麗的脆弱,是人們褪去無奈的保護色,洗盡鉛華后的自我回歸,仿佛自然生長的一株小草,在不經意間開出的小小的花朵,正努力地去汲取陽光雨露的精華怒放。請欣賞散文《沒有一種草不是花》,作者:李雪峰,朗誦:冰韻孤清
19、男主持:沒有一種草是不會開花的,而每一種花朵也是一種草。草要開花,鳥兒要向著光明、向著藍天勇敢自由地飛翔,路途盡管遙遠漫長,稚嫩的翅膀需要愛的護航。然而,童年終要遠去,溫室不會是雄鷹的理想。請欣賞散文《只能陪你一程》,作者:游宇明,朗誦:蓮的記憶
20、女主持:你只是別人生命中的過客,只能與人同走一段路,這一段路是如此的珍貴,是彼此心與心的交流和共享,在同樣的藍天下,我們共同成長,我們同舟共濟在人生的遼闊海洋,總有一天我們會去各自尋找屬于自己的新的方向,卻依舊共同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下。請聽男女和聲詩朗誦《春天里擁抱太陽!收藏陽光!》,作者:悠久的大地,朗誦:品、清風戲魚
21、男主持:我們熱愛春天,因為春天充滿著希望;我們擁抱春天、擁抱陽光,我們在春天里聽到大地在成長。我們傾聽到的一切,也有雜音,需要我們用心去分辨和思量,用我們的愛心去感受人間真情的交響。請欣賞散文《用愛傾聽》,作者:方冠晴,朗誦:恬靜淡雅
22、女主持:是啊,想享受美妙動聽的音樂,就要學會用愛傾聽。用愛去傾聽,我們會發現好多我們曾經忽略掉、遺失掉的美好,它們象春風和煦溫暖著人間,吹醒了大地的沉睡和藍天的明凈。當我們將自己的愛心獻給別人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其實也是在愛我們自己。我們同情尊重弱者,給他們愛的關懷,同時也是尊重我們自己,只要真誠用心,我們還會發現,自己其實和弱者在一同收獲、成長。請聽散文《開往春天的列車》,作者:曾有情,朗誦:清風;(直接切麥)歌曲《同一首歌》,演唱:同心方正
女主持:水千條山萬座,我們曾走過,每一次相逢和笑臉,都彼此銘刻,在陽光燦爛歡樂的日子里,我們手拉手啊,想說的太多。
男主持:星光照耀灑滿了所有的童年,風雨走遍了世間的角落,同樣的感受給了我們同樣的渴望,同樣的歡樂給了我們同一首歌。
女主持:我們在同一首歌中,從不同的方向走到一起,走在今夜這片晴朗的藍天下,用我們真摯的愛的情感,去尋找、放飛理想和希望。
男主持:我們在同一首歌中,今夜將走向不同的方向,在明天的同樣晴朗的藍天里,我們會有新的收獲和展望,并將愛的旋律繼續唱響。
女主持:《同一藍天下》主題文藝晚會由《天涯同心》網站和論壇主辦,《中國擁軍網》協辦,得到了眾多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協助,在此請允許我代表晚會的全體工作人員,向大家說聲感謝,道聲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