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通知書范文

時間:2023-05-05 18:17: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漲價通知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漲價通知書

篇1

你們好!

至此時期,您的孩子_____________又要迎來一年一度的暑假了。按上級要求,我校定于XX年 7 月 5 日至 8月 24 日放暑假, 8 月25 日正式開學上課。為了使你的孩子能夠度過一個健康、安全、愉快的假期,根據上級有關精神及本校實際,特向全體學生提出如下要求,望家長配合學校督促孩子執行。

一、督促孩子按時完成假期作業,要讓孩子學會復習,學會自學,養成每天學習的好習慣。為新學期學習做好充分準備。

二、家長要對孩子加強安全法制教育。教育孩子注意用火、用電、交通等方面的安全;對孩子進行行為規范教育,增強孩子的法制觀念。尤其不要私自外出游泳等,嚴防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三、積極引導孩子自主、自律,合理的安排好暑假生活,遠離“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遠離游戲廳、網吧等不利與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場所。

四、 鼓勵孩子參加各種全民健身活動,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為創建和諧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外出時,要注意旅游安全,不單獨或與未成年人結伴外出游玩。

科目

語文

數學

英語

科學

品社

成績

最后,希望家長支持配合學校要求,和孩子們共同度過一個愉快有意義的假期。歡迎廣大家長對學校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愿同學們 “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牢記在心,平平安安過暑假,快快樂樂返校來!

一年級新生報名時間XX年7月4日---7月8日,名額有限,速來報名.

篇2

1、首先,非常感謝一年來你對孩子的培養和栽培,在過去的一年里,您為孩子們所做的一起我們做家長的有目共睹,在您的努力下,孩子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這里我們全家人再次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謝。

2、其次,在孩子教育這方面,我們當家長的做的還不是很好,由于工作原因,和老師溝通的還很不夠,我們深知成功的教育來源于良好的家校配合,再好的孩子也不能把他完全推給學校,這一點我們今后一定努力做的更好。

3、最后,如果說有什么建議的話,我想能不能這樣,學校采取一定的方法,例如建立家校聯系手冊,一方面可以減輕老師的負擔,我們試想,每天晚上兩三個家長的電話,肯定會影響老師的休息,做為老師畢竟是凡人,沒有良好的休息,怎能有健康的身體?另外,好像沒有哪個學校會負責老師的電話費的,所以我們應該體諒老師,但是溝通又是必要的,為什么不想一些其它方法呢?

4、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畢竟不是搞教育的,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知所說是否合適,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敬請指正。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關鍵詞:連續箱梁;現澆支架;施工

1?工程概況

本合同段有大橋3座。BK0+792.402分離立交橋和AK0+712.667分離立交橋(主線上跨常張高速)及BK0+614.416匝道橋,上部結構為預應力砼現澆連續箱梁,下部為柱式橋墩、肋臺、柱臺,樁基礎。

箱梁縱向預應力鋼束設置采用фJ15.24鋼絞線,Rby=1860Mpa,波紋管制孔。橋梁施工為一聯分跨現澆。

2?支架(門洞)方案布置

2.1?總體構思

⑴.A、B匝道橋的門式支架(門洞)皆置于常張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帶兩側,左右各一個,結構相同,門洞凈寬度不小于4.5米,凈空高度不小于5.0米,通過Φ400mm無縫鋼管排架來支撐工字型縱梁。

⑵.門洞以外部分按滿堂式支架方案施工,常張高速公路邊坡清表后,開挖成寬度2m的臺階,并夯實,然后進行基礎硬化處理,施工完成后,再對邊坡和綠化進行恢復。

⑶.門洞支撐鋼管樁設置于路面上,并設置混凝土擴大基礎,保證混凝土基礎與原高速路面隔離;滿堂支架基礎壓實度應不小于90%,然后設置20cm厚的級配碎石墊層,再在墊層頂面滿澆10cm厚C20砼作為立桿基礎。

⑷.門洞工字鋼縱梁頂面設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其高程以所在處箱梁最低點(應減去縱橫背梢、底模板及卸架楔塊的高度)控制,在工字鋼與橫楔梢(方木)之間設置墊塊進行縱橫坡(標高)調整。

⑸.為保證施工期間的絕對安全,對行車引導,支架防撞等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詳見安全專項方案。

2.2?施工工藝流程

⑴.地基處理;

⑵.搭設支架;

⑶.安裝外模、支座及其預埋鋼板;

⑷.對支架系統進行等載預壓試驗,安裝底腹板鋼筋;

⑸.安裝底、腹板內模,用PVC管預留箱內的透氣孔及排水孔;

⑹.調校模板高程,徹底清理前期工作留下的殘渣、垃圾;澆筑箱梁底、腹板混凝土;

⑻.拆除底、腹板內模,檢查箱內砼密實情況,鑿毛砼接縫面,清理伸入頂板的鋼筋面上水泥漿;

⑼.安裝箱梁頂板內模,并預留人孔;

⑽.安裝箱梁頂板鋼筋,預埋伸縮縫鋼筋、防撞欄鋼筋、通訊管道吊架預埋件、泄水管、橋面鋪裝預埋筋;

⑾.調校箱梁頂板內模高程,用鋼筋頭做出砼澆筑面的高程標志,清理前期工作中留下的殘渣、垃圾;

⑿.澆筑箱梁頂板砼,保證大面平整度,掃毛砼表面;

⒀.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5%以上后,張拉預應力鋼絞線束;

⒁、預應力孔道壓漿;

⒂、拆除頂板內模,一次性同時卸落支架系統;

⒃.檢查箱梁砼外觀;

⒄.砼達到設計強度后,清理箱梁內的殘渣、垃圾、積水等殘留物,封閉人孔。

3?滿堂支架施工方案

3.1?地基處理

⑴.地基回填和壓實

現澆連續箱梁采用滿堂鋼管支架系統施工,施工前先將原地面的雜物、雜草等清理干凈,承臺基坑采用分層回填碎石土并整平壓實。然后在作業區填筑30cm石渣土,處理后的地面標高高出原地面標高利于排水。處理后的地基面要形成2%左右的排水橫坡,并于支架范圍外兩側順橋向開設排水溝,防止雨水對支架底部的泡,使地基變軟。由于支撐立桿承載力較大,采用枕木作擴大基礎,分散立桿對地基的壓應力。并整平壓實,填筑面形成單向橫坡,以利排水。

⑵.支架基礎排水系統

為使整個支架的基礎不至于浸泡在水中而發生下沉,因此在支架的兩側各1米以外,開挖40×30cm的排水溝,每30米設集水坑一個,做到有水及時排出。整個地面,按兩幅橋面中心線為界,向外側按2%放坡,做到雨停場地干,不浸潤架子基礎。配備二臺潛水泵,配套管子和專業人員及時排除坑積水。

⑶.地基承載試驗

對于本橋的地基,能否承受上部結構如此大的荷載,須對處理好的支架基礎作承載試驗,試驗方法為:在認為比較軟弱的地基上劃出一跨20m地塊,按支架立柱間距作支承加載平臺,在加壓前對平臺的標高觀測一次,然后用相當于1倍箱梁自重的荷載進行加壓,在加壓過程中平均每2小時觀測一次,連續3次觀測沉降量在2mm范圍時即可,卸載后再對平臺標高觀測一次,從以上的觀測資料中計算出地基的彈性變形及下沉量。

3.2?滿堂支架

⑴.滿堂支架結構

立桿和橫桿為Ф48×3.5的鋼管,立桿縱向間距90cm,橫桿間距90cm和60cm,橫桿步距120和60cm。

頂托上橫向布設6×12cm的方木,上面縱向鋪設10×15cm 的方木,間距為25cm。為了便于調整高度,每根立桿頂、底部配可調頂、底托,可調范圍為30cm。立桿和橫桿為Ф48×3.5的鋼管,立桿縱向間距90cm,翼板位置橫桿間距90cm,底板位置橫桿間距60cm,橫桿步距120和60cm。

⑵.支架搭設

支架在搭設前,先掛好每孔的縱、橫向中心線,沿中心線按施工圖提供的尺寸對稱搭設支架。

為增強支架體系的整體穩定性,順橋向每4.5m設置1道通長剪刀撐、橫橋向每4跨設置1道剪刀撐。

滿堂支架是整個梁體最重要的受力體系,所以鋼管支撐的桿件有銹蝕、彎曲、壓扁或有裂縫的嚴禁使用;使用的扣件有脆裂、變形、滑絲的扣件嚴禁使用,扣件活動部位應能靈活轉動,當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應不小于5mm。

在豎立桿時,要注意桿件長短搭配使用。立桿的接頭除埂肋處可采用搭接頭外,必須采用對接扣件實行對接。搭接時的長度不應小于1m,用不少于3個旋轉口件扣牢,扣件邊緣到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cm。相鄰兩立桿的接頭應相互錯開,不應在同一步高內,相鄰接頭的高度差應不大于1.5m.。

橫桿的長度不宜小于三跨,一般不小于6m。橫桿對立桿起約束作用,故立桿和橫桿必須采用直角扣件扣緊,不得遺漏。上下相鄰的橫桿應錯開布置在立桿的里側和外側,以減少立桿的偏心受荷情況,同一水平內的內外兩根橫桿的接頭和上下相鄰的兩根橫桿的接頭均應相互錯開,不得出現在同一跨間內,相鄰接頭的水平距離應大于1.5m。

縱向支撐的斜桿與地面夾角宜在45°~60°范圍內。斜桿的搭設應將一根斜桿扣在立桿上,另一根斜桿扣在橫桿伸出的部分上,這樣可以避免兩根斜桿相交時把鋼管別彎。斜桿的扣件與腳手架扣緊的連接頭兩端距腳手架節點不大于20cm,除兩端扣緊外,中間需增加2個扣點。斜桿的最下面一個連接點距地面不宜大于50cm,以保證支架的穩定性。斜桿的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的對接連接,當采用搭接時,搭接長度不小于40cm,并用兩個旋轉扣件扣牢。

腳手架搭設的順序是:做好搭設的準備工作按支撐施工圖放線按立桿間距橫向放置枕木放置掃地桿逐根豎起立桿并隨即與掃地桿扣牢安裝第一步大橫桿(與各立桿扣牢)安裝第一步小橫桿第二步大橫桿第二步小橫桿第三、四步大橫桿和小橫桿接立桿加設剪刀撐。

頂托調整高度嚴格控制在30cm以內,以確保架子頂自由端的穩定。底托安放時必須用硬木契墊平,以保證立桿的穩定。

當架子搭設至設計標高后,按作業要求設置防護欄,掛好安全網及連接和加固桿件,然后在頂托上鋪設橫向和縱向的方木。通過放樣,在方木上用油漆做好標記,鋪設底模。待底模全部鋪設完畢后,通過上頂托精確調整底模面板至設計標高,同時要保證每個頂托與方木頂緊、受力,當方木與頂托之間有空隙時,用硬木楔楔緊與頂托之間的縫隙。

3.3?模板工程

⑴.模板概述

①.底模采用δ18mm的竹膠板,外側模面板采用δ15mm厚竹膠板,再用方木做成骨架作為支撐系統。內模頂模、內側模和倒角模全部采用δ15mm厚竹膠板。

②.箱梁的端模采用δ6mm的鋼模,并設計成齒板的形狀,按設計圖紙上標示的預應力管道位置,開設圓孔。

③.翼緣模板,外側模板和內側模按36m長配置模板,底模按66m長配置模板。

⑵.底模的制作和安裝

①.支架搭好之后,根據橋軸線對支架進行調整。支架頂托上橫向放置10×15cm的松木作為承重梁,順橋方向間距為90cm,再在上面放置6×12cm的松木作為分配梁,橫橋方向間距為25cm。在粗調好方木標高后,鋪釘底模前,必須掛線找平縱橫向方木,以確保方木頂面在同一平面內,對于不平整的方木應用手提刨刨平。然后,在上面鋪設18mm的竹膠板,作為底模,并進行軸線與標高調整。

②.在安裝底模時,底模竹膠板的縱向拼縫下面設置通長方木,以確保模板拼縫質量。承重梁與與分配梁之間,采用螺栓連接,板與分配梁之間用2寸元釘連接,板縫之間用雙面膠貼封。

⑶.外側模的制作和安裝

①.由于箱梁處于平曲線內,如果外側模采用大面積整體鋼模,則模板自重太大,不便于施工,縱向移動比較困難。采用竹膠板作為面板,也能滿足砼的平整度和美觀,同時施工比較方便,有利于施工進度。

②.外側模面板采用δ15mm的竹膠板,用6×12cm的松木作為模板的橫肋,再用10×15cm的松木作為背帶和骨架,間距為90cm,作為支撐系統。

⑷.內模的制作和安裝

①.內頂模采用6×10cm方木作為分配梁,用10×8cm方木作承重梁,頂托配合φ48×3.5mm 焊接鋼管作支撐的內模支撐系統。

②.由于箱梁砼澆注為全斷面一次性澆注,所以鋼管底部通過φ20的鋼筋支撐在底板的砼墊塊上,并與底板鋼筋焊接。鋼管上放置頂托,用來調整頂模的標高和拆模。

③.內側模采用δ15mm的竹膠板,用方木作為橫肋和豎肋,并用鋼管加頂托作為支撐系統。安裝內模前,用長度與腹板寬度相同的φ16鋼筋,間斷地放在腹板的鋼筋上,作為撐子,以保證腹板的厚度,同時在腹板鋼筋上放置水泥砂漿墊塊,并與鋼筋綁緊,以保證鋼筋的保護層。

3.4?支架預壓、預拱度設置

為了檢查支架的安全性,消除地基非彈性變形和支架的非彈性壓縮,以及為了滿足預拱度設置的需要,進行支架預壓。

預壓方法是在底模板上布設砂袋,通過砂袋裝砂對支架進行預壓,預壓荷載為箱梁單位面積重量,現澆箱梁標準斷面順橋向每延米荷載為24t。加載分四級進行,荷載值分別為箱梁重量的50%、75%、100%、120%。荷載布置應基本按照實際施工時的壓力分布來進行預壓,荷載主要集中于底板、腹板位置。

砂袋預壓前以及加載至50%、75%、100%、120%時分別測量支架的頂面標高,并在滿載預壓3天后再次測量支架頂面標高。通過對支架頂面標高的測量,可以判斷支架變形是否正常,支撐體系是否安全。

卸載按照加載的逆過程進行測量監控。

通過對預壓前、滿載預壓和卸載后支架標高的對照,計算出支架的彈性變形及不可恢復變形,以此作為模板標高調整的依據。堆砂袋后與堆砂袋前兩次標高的對比反映了支架的彈性形變和非彈性形變總和,堆載后與撤載后兩次標高的對比反映了支架的彈性變形量,堆載前與撤載后兩次標高的對比反映了支架的非彈性變形量。根據對支架加載時的變形和卸載后的回彈量進行的測量,確定的支架本身彈性變形預拱度值,在模板的高程控制時加入預拱度數值。此外預拱度的設置應與設計預拱度進行矢量疊加。

預壓施工時,應注意天氣的變化,下雨前應對已加載的荷重物采用防雨布進行覆蓋防雨,以利于施工安全的保證和增加預壓荷載數據的準確度。

3.5?支架、模板的拆除

按設計要求完成預應力張拉施工后,拆除模板、支架。落架應從跨中向支座依次循環卸落。

4?結束語、

張家店互通跨常張高速連續箱梁現澆支架施工從打設木樁到全部完工用了很短的時間, 此支架方法施工速度快、產生效果好、經濟, 施工方便,為其他類似地段的現澆箱梁施工積累了經驗, 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勇,韓金輝,何濤.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橋荷載試驗分析[J].山西建筑,2006,32(6):75-76.

篇4

關鍵詞: 資產價格;通貨膨脹;支出比重法;動態因子法

中圖分類號:F82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3-7217(2012)02-0014-07

一、引 言

如何準確地測度通貨膨脹一直以來都是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關心的問題,也是當前國際統計學界和經濟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金融危機前全球經濟周期模式的變化,更多的表現為銀行信貸與資產價格周期性變動引起的“繁榮-蕭條”(Boom-Bust)周期,而通貨膨脹具有滯后的表現。在全球虛擬經濟交易量遠大于實體經濟交易規模的背景下,資產價格在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通貨膨脹的度量中是否需要引入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以及如何引入資產價格已經成為通脹預測、評估以及防范對策研究中討論的焦點問題。

傳統的通貨膨脹度量指標都沒有考慮到資產價格的影響,忽視了資產價格及其對通貨膨脹預期影響,使得這些傳統指標難以反映居民實際購買力的跨國特征及其變化。目前,許多學者都考慮把房地產價格、股票價格納入CPI核算中,但大多都是從兩者價格與CPI的關系方面來進行理論和實證研究,并未深入探索如何將資產的價格納入通貨膨脹中。鑒于此,本文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利用支出比重法和動態因子法建立納入資產價格的通貨膨脹指數,比較分析納入資產價格的通貨膨脹與當前公布的通脹指標之間的異同,并分析不同方法下納入資產價格的通貨膨脹水平的特點。

二、文獻綜述

各國學者對于是否應該將資產價格納入通脹指數進行了相關研究。Alchian和Klein在1973年的研究指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關注的是一生的生活成本,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跨期生活成本指數(Intertemporal Cost of Living Index,ICOLI)[1]。Shibuya(1992)將跨期生活成本指數具體應用,提出了動態均衡價格指數(Dynamic Equilibrium Price Index,DEPI)[2]。除了理論研究,在資產價格與通貨膨脹的關系上,國外學者進行了大量實證研究。Filardo(2000)的研究表明,房地產價格與未來的通貨膨脹顯著正相關,而股票價格與通貨膨脹的相關關系則非常較弱[3]。Goodhart(2000,2001)、Kontnonikas and Montagnoli(2002)的研究也表明,通貨膨脹與股價以及匯率與滯后的產出間的聯系較弱,但與房地產價格聯系較緊密[4-6]。

國內學者魏永芬、王志強(2002)運用協整方法、Granger因果及誤差修正模型進行實證分析,發現我國股票價格不但沒有財富效應,且替代效應較強[7]。丁攀、羅洋(2009)基于協整和誤差修正模型及Grange因果檢驗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房價對通貨膨脹的影響大于股價,且房價上漲顯著推高通貨膨脹水平[8]。

同時,學者對如何將資產價格納入通貨膨脹指數也進行了一系列研究。Shibuya(1992)將跨期生活成本指數具體應用,提出了DEPI[2],并應用于日本。DEPI對資產價格所賦的權重在實質上是資產價格的支出權重① 。但Shiratsuka(1999)指出,盡管DEPI作為未來通貨膨脹變化的信息變量上具有一定作用,但是編制DEPI中出現的權重合理性等問題制約了其作為貨幣政策目標的有效性[9]。Bryan,Cecchetti & Sullivan(2002)以現代計量經濟方法為主,提出了動態因子(Dynamic Factor Index,DFI)[10],并利用動態因子法和美國月度價格數據編制了DFI,結果表明房價在通貨膨脹趨勢的測度中有重要作用,同時DFI與CPI產生了偏離,即DFI高于CPI,但長期所產生的偏離小于短期的偏離。

國內學者汪恒(2007)嘗試使用我國的數據構建以房地產價格進行修正的新通貨膨脹指數,經過實證分析,修正后的價格指數將對通貨膨脹發展趨勢有較好的解釋度和預測度[11]。曾輝(2010)利用動態因子法和動態均衡價格指數法構建了我國月度廣義價格指數并進行了實證檢驗,結果表明廣義價格指數一般高于CPI,但具有較低的波動性,廣義價格指數可能更能反映長期通脹壓力,且該指數更具可預測性[12]。

三、納入資產價格修正消費價格指數的方法

(一)支出比重法

按支出比重原則計算修正后的消費價格指數,是指根據人均購房支出及人均購買股票支出來確定房地產和股票的支出權重,從而按此權重將其納入目前使用的消費價格指數[13]。其中:

人均購買房地產支出 = 全年房地產投資總額/人口總數

人均購買股票支出 = 全年股票籌資總額/人口總數

房地產價格所占權重 = 人均購買房地產支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股票價格所占權重 = 人均購買股票支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CPI所占權重 = 1-房地產價格所占權重-股票價格所占權重

(二)動態因子法

動態因子指數構建法是由Bryan & Cecchetti (1973)提出,主要用來解決如何將資產價格納入通貨膨脹測度中的相關問題。按照他們的思路,單一商品、服務和資產的價格的通貨膨脹看成由共同部分πt和特質部分xit組成,同時將一個通貨膨脹指標視為所有個別通貨膨脹測度按照一定權重的總加權。則整個經濟體的通貨膨脹指標可表示為共同部分和個別通貨膨脹總加權部分的總和。

Bryan & Cecchetti將πt稱之為動態因子指數(DFI),DFI是消除了通貨膨脹統計中的除外商品偏離來源價格②的共同趨勢估計值[14]。而x則是個別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動程度,πt和x兩者間沒有自相關,x的期望為零,這樣測算的價格指數Pt就等于共同通貨膨脹趨勢。但x會影響πt的測度,所以,決定資產價格在測度通貨膨脹時應計入的權重,應取決于其對測度通貨膨脹共同價格增長趨勢πt所提供的信息含量,確定資產價格的權重便是一種“信號提取”的問題。

在動態因子法的實踐過程中,Bryan & Cecchetti利用了兩種方法來確定資產價格的權重。一種是通過計算共同成分與每一序列中的單位沖擊的響應來提取,即利用統計方法來確定影響通貨膨脹因素的權重;另一種是利用了Wynne(2000)提出的方差加權價格指數法[15],其中:

wi=1σ2i∑Ni=11σ2i(1)

對所有價格序列,σ2i是商品i的價格變動比例的方差。這種方差加權法的權重安排是判斷特定序列重要性的一個很好的指示器,能在構建價格指數時將商品價格變動中的相對價格變動提出,進而合成總體的價格指數。

根據動態因子法,方差加權的原理便是:如果某個價格經常性地發生劇烈波動,那么,該單個價格就更多地受個別因素影響,其包含的一般趨勢成分就越小,相對價格變動成分就越大,其在價格指數中的權重就越小。

在接下來的定量分析中,我們將用方差法來構建我國的DFI指數。

四、同時納入住房價格和股票價格的消費價格指數

我國房地產真正發展的歷史不長,建國初期一直實行福利分房制度,直到1998年我國房地產才開始起步發展。而房地產價格指數也是自1998年開始編制。所以,本文在計算住房價格修正后的消費價格指數時,所選用的是1998~2010年我國房屋銷售價格月度指數、同時期的居民消費價格月度同比指數以及上證綜指。

(一)按支出比重原則計算修正后的消費價格指數

根據1998~2010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購買房地產、股票支出數據③計算所得的房地產支出和股票支出所占權重見表1。

根據以上的年度權重,計算各年納入資產價格的消費價格指數月度指數④。結果如圖1。

從圖1可看出,在采用支出比重法下,納入資產價格的CPI指數在1998~2003年與傳統的CPI指數的趨勢基本保持一致,這是因為在這段時期內,人們對住房和股票的支出較少,房地產和股票價格的權重較低,對CPI的影響較弱。但從2004年開始,兩指數的走勢發生了較大偏差:(1)2004~2008年這段時期內,納入資產價格的CPI上漲速度明顯高于傳統的CPI。尤其是在2007年,兩者的差距達到了0.1。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可能是從2003年開始,我國房地產價格進入了快速上漲階段,居民對房地產的支出上升,以致于在2007年我國房價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拉高了納入資產價格的CPI;同時,在這段時間內,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迅速,股市在2006~2007年進入了一個牛市階段,這也對資產價格的影響加重。(2)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納入資產價格的CPI走勢低于傳統的CPI,原因可能是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房地產市場及股票市場都受到了一定的沖擊,造成資產價格對修正后的CPI的影響減弱。而在逐漸走出危機的2009下半年,修正后的CPI的反彈速度高于傳統的CPI,因此又開始超越它。

從整體上看,在采用支出比重法下,納入資產價格的CPI要高于傳統的CPI。這說明未納入資產價格的CPI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實際經濟中的通貨膨脹水平。

(二)按動態因子法計算修正后的消費價格指數

下面使用CPI、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和上證綜合指數來構建中國的月度DFI指數,選取了1998年3月~2010年12月的同比數據。

表2為動態因子法下各指標的均值、方差計算結果以及據此計算的各自權重。CPI的權重為69.42%,房地產的權重為30.46%,股票權重僅為0.12%。從權重結果可以看出,在動態因子指數法下,房地產價格的權重相當大,不能忽略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而股票價格的權重非常小,說明其對共同的通貨膨脹趨勢影響較弱。再比較CPI及DFI的均值,可以發現DFI的均值略高于CPI的均值,而且其方差也大于CPI的方差。這說明動態因子法所測的通貨膨脹水平要略高于CPI測度的通貨膨脹水平。此外,由于受到了資產價格波動的影響,DFI指標的波動也稍高于CPI的波動。

根據上述權重計算所得的DFI指數與傳統CPI指數的對比圖如圖2所示。

從圖形整體看來,雖然兩指數的趨勢相差無異,但是經資產價格調整后的DFI指數要高于CPI。 具體來說,1998~2001年這段時間內,兩個指數水平差別不大;而從2004年開始,DFI指標遠高于CPI,這一趨勢一直持續到2008年上半年,兩指數才又開始趨向一致。而在2010年,DFI指數又遠超于CPI,且兩者之差大于以往的時間段。

圖2 DFI指數與傳統CPI指數對比圖

資料來源:wind數據庫。

(三)兩種方法計算結果的比較分析

支出比重法與動態因子法的結果存在相同性。首先,兩種方法的結果都說明納入資產價格的CPI高于傳統的CPI。這也與國內外許多學者所研究的結果相一致。其次,兩種方法計算的指數趨勢從整體上看是吻合的。這說明在實際經濟的影響下,不同方法下納入資產價格的消費價格指數的表現都具有一致性。 最后,兩種方法下股票價格的權重都不是特別高。

兩種方法又存在較大不同之處。首先,支出法下房地產價格和股票價格的權重是動態的,反映著人們的實際經濟行為;而動態因子法下用方差加權計算出的資產價格權重在短期內變化不大,更注重反映一段時間內商品價格的共同趨勢。其次,雖然兩種方法計算的指數趨勢從整體上看是吻合的,但在支出比重法下,兩個比較指數的差異大于在DFI指數下的差異,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絕對值,也體現在指數的上漲速度。這也說明了支出比重法下,納入資產價格的CPI的波動大于動態因子法下的相應指數波動。

五、分別納入住房價格和股票價格的消費價格指數

(一)支出比重法下僅納入住房價格或股票價格的消費價格指數

支出比重法下,房地產價格、股票價格和傳統CPI的權重如表3所示。房地產價格的權重是逐年上升的,說明在假設可支配收入一定的情況下,居民對房地產的支出比重是呈上升趨勢的,而股票價格的權重呈波動狀,說明居民對股票支出的波動是較大的。由此權重計算的分別納入房地產價格或股票價格的CPI指數及傳統CPI指數的對比如圖3所示。圖3表明,僅納入房地產價格的CPI水平要略高于傳統的CPI水平,但兩者走勢相似。這說明了按照支出比重法所確定的權重將房地產價格納入消費價格指數時,相應計算所得的指數在略高的水平上與傳統的CPI保持了增減趨勢上的一致性,也表明適當權重的房地產價格與居民消費之間的聯系比較密切,這為研究房地產價格納入消費價格指數提供了現實依據。

而僅納入股票價格的CPI波動很大,將其與同時納入兩種資產價格的CPI比較,可發現基本是股票價格在主導著納入資產價格的CPI的增減走勢。這說明股票價格的劇烈波動會影響到納入資產價格的CPI測度,使其不能與傳統的CPI保持較強的一致性。因此,在支出比重法下,對于股票價格是否納入通貨膨脹及納入權重的處理,我們應該謹慎對待。

(二)動態因子法下僅納入住房價格或股票價格的消費價格指數

下面使用CPI、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和上證綜指的同比數據,來構建僅納入住房價格或股票價格的月度DFI指數。

如表4所示,僅納入住房價格時,傳統的CPI及住房價格指數的權重并沒有發生很大變化。僅納入股票價格時,因股票價格指數的方差較大,所以所占的權重很低,傳統CPI仍占有相當大的權重。

據此權重計算出的指數數值如圖4所示。

僅納入房地產價格的DFI走勢與同時納入兩種資產的DFI走勢相差無幾,這說明在動態因子法下,房地產價格相對于股票價格來說,主導了DFI的水平和走勢。而且根據動態因子法計算得到的DFI水平雖然高于傳統的CPI。但是,其波動趨勢與傳統的CPI指數保持著較好的一致性。

房地產的主導性使得僅納入股票價格的DFI與傳統CPI幾乎相差無幾,除了在2006~2007年DFI略高于CPI以外,其余年份兩者的走勢、增減變動都相同。這是因為按照動態因子法確定的股票價格的權重較低,其包含的價格的共同成分較少,對消費價格指數的影響也較小,這便體現出了動態因子法中提取共同趨勢的思想。

圖4 僅納入房地產價格或股票價格的

DFI和傳統CPI對比圖

資料來源:wind數據庫。

(三)兩種方法計算結果的比較分析

支出比重法及動態因子法的結果都表明,僅納入房地產價格的消費價格指數與傳統的CPI在趨勢上保持著一致性,這說明房地產價格在相應權重下與CPI有著密切的關系,為研究房地產價格納入消費價格指數提供了現實依據。同時,僅納入房地產價格的消費價格指數水平高于CPI,表示房地產價格的納入拉高了傳統的CPI水平。

兩種方法的計算結果也存在著明顯差異。支出比重法下,股票價格的影響體現在:較高的權重使得股票走勢及股票價格的走勢及波動幅度主導著通貨膨脹指數的走勢和波動,而房地產價格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拉高通貨膨脹指數上;動態因子法下,股票價格雖然波幅較大,但由于權重較低,所以對DFI的影響很小,僅將其價格變化中的共同趨勢反映在了DFI中,但房地產價格的高權重帶來的影響不僅體現在使得通貨膨脹指數的整體上升,同時也主導著其增減變動趨勢和波動幅度。

六、納入大宗商品價格的通貨膨脹指數

關于大宗商品是否要納入及怎樣納入通貨膨脹測度的爭議很多,因為在傳統CPI的構成及股票價格中,包括了一些大宗商品的價格信息。但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會很大程度影響經濟體的通貨膨脹,僅僅依靠現行CPI中所包含的類似食品價格的信息,可能還不足以反映實際的大宗商品價格變化情況。

(一)數據說明

在用方差加權法計算納入大宗商品價格的DFI時,我們采用的價格指數是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hina Commodity Price Index,CCPI)是依托中國流通產業網的大宗商品現貨價格周度數據庫,以2006年6月為基期利用加權平均法計算的定基指數。CCPI涵蓋了能源、鋼鐵、礦產品、有色金屬、橡膠、農產品、牲畜、油料油脂、食糖等9大類別26種商品。圖5為2007~2010年我國消費價格指數和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的對比圖。圖5顯示,CCPI和CPI在這段時間的趨勢是相同的,即在2007~2008年呈下降趨勢,在2008~2009年保持穩定,而從2009年底開始上升趨勢。可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和消費價格指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一致性和聯系性。

(二)納入大宗商品的DFI

按照動態因子法的思想,如果要將大宗商品價格納入通貨膨脹測度,就要計算出其價格變化中有多少是屬于共同趨勢的。

表6為納入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的指標情況,其中權重I代表樣本時間段內納入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的各成分所占權重,權重Ⅱ代表同一時間內不納入大宗商品的各成分所占權重。指標顯示,納入大宗商品價格的DFI均值略高于不納入大宗商品的DFI,且前者的波動也要大于后者。但不管是否納入大宗商品價格,DFI的指標值均高于CPI。

從圖6的價格走勢可以發現以下特點:首先,除了2008年以外,CPI水平明顯低于納入資產價格的DFI,這也是前述部分反復出現的現象;其次,納入和不納入大宗商品價格的DFI在大部分時間都是比較接近的,但納入大宗商品價格的DFI在2007年8月~2008年8月、2009年12月以后均高于不納入大宗商品價格的DFI,大宗商品的納入使得DFI的波動和增幅變大了。

圖6 CPI及DFI在兩種情況下的對比圖

資料來源:Wind數據庫和中國流通產業網。

七、結 論

以上利用支出比重法和動態因子法建立了納入資產價格的通貨膨脹指數,通過比較分析納入資產價格的通貨膨脹指數與當前通貨膨脹指數之間的異同,以及修正的通貨膨脹指數的特點,得到以下結論:

1.目前通脹水平被低估。

納入資產價格前后的通貨膨脹指數的趨勢基本一致,但納入資產價格的通脹指數高于目前官方公布的通脹指數,這表明未納入資產價格的通脹指數沒有準確反映實際經濟中的通貨膨脹水平,當前通脹水平被低估。雖然從長期看來,這種低估程度較小,但在2004~2008年以及2009年下半年以后的這兩段時間內,這種低估程度較大。

2.應將房地產價格波動納入當前通脹指數。

房地產價格對消費價格指數的影響較大,其包含了較多有關通貨膨脹的信息。研究結果表明,修正的通脹指數中房地產價格所占的權重較大,并且僅加入房地產價格的消費價格指數與目前消費價格指數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將一定權重的房地產價格納入通貨膨脹測度是有必要的。

而股票價格所包含的通貨膨脹的信息較少,并且股價的波動性很大,將其納入通貨膨脹測度可能會造成通脹指數的不穩定,所以,對股票價格的處理需要格外謹慎,即使納入測算,其權重也應該非常小。

3.可以將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納入當前通貨膨脹指數。

由于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較大,所以,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的加入使得通貨膨脹指數的波動和均值略有上升,但是權重不高,所以大部分時期,加入大宗商品價格的通貨膨脹指數與目前的通貨膨脹指數重合。但是從權重分布可看出,大宗商品價格中所反映的價格變化信息多于股價,可能成為預測通貨膨脹的指標,理論上可以考慮將其納入測度中。但是各國的大宗商品價格涉及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其監控有所不便,不妨與股價中的大宗商品價格結合考慮。

4.動態因子法是構建納入資產價格的通貨膨脹測度的較好方法。

構建納入資產價格的通貨膨脹測度的兩種方法各有優劣,支出比重法保持了資產價格權重的動態性,但是其計算權重的方法比較簡單。雖然相比住房價格,其賦予的股價權重較低,但卻引起了納入股價后的通貨膨脹指數波動巨大,這明顯是不合理的。而動態因子法雖然確定的權重是靜態的,但這種靜態僅僅是暫時的,可以在一定時期后進行調整。而且動態因子法的計算原理和結果更合理,因為動態因子法降低了一些自身價格波動較大的資產對通貨膨脹的影響,僅將價格中包含的共同變化趨勢納入測算之中,這比較符合通貨膨脹的定義。

注釋:

①DEPI方法從代表個人的跨期效用最大化出發,推導出當期消費和未來消費的權重,將其分別作為商品和服務價格(GNP平減指數)的權重以及資產價格的權重。

② Bryan & Cecchetti認為在消費者追求跨期效用最大化下,如果未將未來消費商品的代變量――資產價格納入,那么,現有通貨膨脹指標對通貨膨脹的測度將產生除外商品偏離,即不能反映所有商品在內的真實通貨膨脹水平。

③由于篇幅限制,該數據未列入正文,如需查看,請聯系作者:Luozhongzhon@fudan.省略。

④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等數據是年度統計,所以所得比重是年度性的,在計算納入資產價格的月度指數時,同年的月份都使用相同的權重。

⑤計算過程中,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都是在原指數上調整后的變化指數(原指數/100),上證指數為調整之后的同比指數。

參考文獻:

[1]Alachian,A.A. and B. Klein. On a correct measure of inflation [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73,5(1):173-191.

[2]Shibuya, Hiroshi. Dynamic equilibrium price index: asset price and inflation [J]. Bank of Japan 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 1992,10(1).

[3]Filardo, A. Monetary policy and asset price [J].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Economic Review,2000,(3):11-37.

[4]Goodhart, C. and B. Hofmann, Do aseet prices help predict consumer price inflation? [J].The Manchester School Supplement, 2000,68: 122-140.

[5]Goodhart, Charles. What weight should be given to asset prices in the measurement to inflation? [J].Economic Journal,2001,111(472):335-356.

[6]A. Kontonikas and A. Montagoli, Has monetary policy reacted to aseet price movement? evidence from the UK[R]. Paper provided by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Brunel University in its series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Discussion Paper,02-11.

[7]魏永芬,王志強. 我國貨幣政策資產價格傳導的實證研究[J]. 財經問題研究, 2002,(5):20-24.

[8]丁攀,羅洋,羅江華. 我國資產價格波動與通貨膨脹關系的理論研究[J]. 海南金融,2009,(8):7-10.

[9]Shiratsuka, Shigenori. Aseet price fluctuations and price indices[J]. Institute for 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Bank of Japan,1999,17(3): 103.

[10]Michael F. Bryan, Stephen G. Cecchetti, Roisin O'Sullivan. asset prices in the measurement of inflation[R]. NBER Working Paper W 8700, 2002(8700):all pages.

[11]汪恒. 資產價格對核心通貨膨脹指數的修正[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7,(2):92-98.

[12]曾輝. 中國廣義價格指數月度數據的實證研究[J]. 理論探索,2010,(5):11-16.

[13]王建凱. 資產價格波動對消費物價指數的影響研究[D]. 南昌:江西財經大學. 2009.

[14]陳紅輝. 論資產價格與通貨膨脹測度[D]. 廈門:廈門大學. 2006.

[15]Mark A.Wynne. Core inflation: a review of some conceptual issues[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2008,90(2):205-228.

[16]陳明.通貨膨脹目標制效應的數理分析與啟示[J].稅務與經濟,2010,(5):17.

Research on Inflation Rate Considering Asset Prices

LUO Zhong-zhou,QU Xiao-can

(Fudan Universit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篇5

[關鍵詞]清代;契約文書;銀錢流通

The Rural Circulation of Money in Zhili Province during Qing Dynasty

Abstract:Scholars have been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ural circulation of money in the Qing Dynasty. Different people, different views. Now the deeds of Zhang clan in Shulu County afford valuable historical materials on the rural circulation of money in Zhili Province during Qing Dynasty.

Key words:the Qing dynasty;deeds;circulation of money.

束鹿縣張氏家族契約文書[1]中,有清代契約文書90張,加上張氏先祖抄錄在簿冊上的與現存契約內容不同的11張抄契簿,共101張。其中,數量最多的是買賣、典當房地的契約文書,共95張,占清代契約的94%。在這些契約中,每一張都有當時交換媒介——白銀或銅錢的記載,真實反映了清代直隸地區銀錢流通的史實,具有極珍貴的史料價值。筆者予以整理,不揣淺陋,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見,供同仁學者參考、研究。

一、民間土地買賣中的銀、錢流通

將張氏家族買賣、典當房地的契約文書按時間順序排列,十分清楚看出清代銀錢流通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清初至康熙四十五年(1706)以錢交易;第二階段,康熙四十九年(1710)至嘉慶二年(1797)以銀交易;第三階段,嘉慶五年(1800)至清末再次以錢交易。

(一)見于契約文書中的清代銀兩

康熙四十九年(1710)至嘉慶二年(1797)的88年間,共有土地買賣契約以及抄契簿49張,除乾隆五十六年(1791)的上手契和乾隆五十九年(1794)白契記載以銅錢交易外,其余的47張地契,全部記載以銀兩交易。

關于銀兩稱謂,在49張契約中,或“每畝價銀××兩”、或“共價銀××兩”,只有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十二日張欽出賣與張廷寬莊基的紅契中,有“言定共價文銀貳兩”。“文銀”應為“紋銀”之誤,“所謂紋銀,它是習慣上對白銀的泛指名稱。”[2](P297)可見,清代,在直隸束鹿縣農村,對白銀的稱呼為“銀”,另外,在京師、京畿地區,無論寺院地契、[3]旗人滿文房契、[4]固安農村房地契,[5]皆直呼一“銀”字。不若一些地區白銀有“元絲”、“水絲”、“元槽”、“方槽”、“鹽撒”等復雜繁多的別稱。[6](P537)

清代承襲明朝的貨幣制度,實行銀錢并行,“銀與錢相為表里,以錢輔銀,亦以銀權錢,二者不容畸重。凡一切行使,大抵數少則用錢,數多則用銀。”[7](考5002)史學界也普遍認為,“這兩種貨幣有各自不同的使用范圍,一般情況下,國家財政收入、官員俸祿、兵餉、商人大筆交易多使用白銀,而民間零星交易則使用銅錢。”[8]張氏家族契約文書反映的情況并非完全如此(見表1)。

表1

康熙四十九年(1710)——嘉慶二年(1797)土地買賣用銀情況表:

表中可看出,1-5兩白銀交易次數占全部土地買賣的近30%,5-10兩白銀交易次數占21.3%,兩項小額交易次數占全部土地買賣的51.1%。若把30兩以下作為小額土地交易,則占到了全部土地買賣次數的83%。交易額最高的是乾隆三十二年(1767)上手契,超過百兩。另一交易額較高的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地契,交易額達90兩白銀。較高的還有乾隆三十一年(1766)一例,為50兩白銀。這三次土地交易只占全部土地買賣次數的6.3%。

這些數字說明:

一、清代直隸束鹿縣農村的銀錢流通,完全受著市場經濟杠桿的支配。隨著社會上白銀流通量的增加,在土地交易中,無論數額大小,全以白銀為交易媒介。只有流通領域中,白銀減少出現銀荒時,民間土地交易才使用銅錢。這與“凡一切行使,大抵數少則用錢,數多則用銀”之說似不完全相符。

二、康熙四十九年(1710)至嘉慶二年(1797)土地買賣使用銀兩的88年間,正是清代歷史上最繁盛的“康雍乾盛世”。此時大規模的國內戰爭已經結束,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同時解除海禁,國外白銀不斷流入中國,白銀數量增加,恢復了其流通領域主要貨幣的地位,即使在廣大農村,白銀也普遍流行。這符合清朝統治者“用銀為本、用錢為末”的貨幣政策,反映了“康雍乾盛世”經濟良性發展的狀況。

白銀作為交易媒介,最后出現在張氏家族契約文書中,是清后期同治十一年(1872)正月十一日張李氏出賣莊基與張仁發的粘有契尾的紅契,“言明共賣價銀拾伍兩”,此后直到民國年間,“白銀”、“銀”在地契中再沒有出現。雖然,張氏家族契約文書反映的是直隸束鹿縣農村貨幣流通現象,但窺斑見豹,從明代確定的白銀成為普遍流通貨幣的制度,在延續了四五百年后,至此壽終正寢,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二)見于契約文書中的清代銅錢

張氏家族契約文書記載用銅錢交易的時間,分別為清初至康熙四十五年(1706)的清朝前期以及嘉慶五年(1800)至清末的清朝后期。在這些契約中,對清代銅錢有“康熙錢”、“清錢”、“大錢”、“京錢”等不同的稱呼。

“康熙錢”只見于張氏家族康熙八年(1669)三月八日張瑚將土地出買與張名顯的地契中,“言定康熙錢二千”。清朝銅錢,“無代不有鼓鑄。”[9](p1)“順治元年,置戶部寶泉局、工部寶源局,鑄造‘順治通寶’錢。”[7](考4965)以后各代沿襲,皆以當時年號為名,如“圣祖仁皇帝康熙元年錢文曰‘康熙通寶’”,“乾隆元年錢文曰‘乾隆通寶’。”[9](P45) “康熙錢”即指“康熙通寶”錢。清初,明朝制錢還很多,順治“三年禁用前代舊錢。戶部議定:制錢漸廣,舊錢應概禁不用,惟崇禎錢暫許行使。其余舊錢,有愿送部者,每斤給值八分,以資鼓鑄。八年以明季舊錢流行日久,未能遽革,復申其禁,以三月為限,過三月仍行使者罪之。”[7](考4966)雖一再禁止使用明代制錢,但在商品經濟不甚發達的農村,流通的大多仍是明代制錢,尤其是崇禎錢。到了康熙前期,民間對剛剛流通的“康熙通寶”還有一些陌生新鮮感,故特指“康熙錢”。在同年十二月另一張地契以及康熙九年、康熙十三年的三張地契中,則直書“價錢××”,人們從心理上已認可了清朝制錢。據《錢幣考》記載:順治“十四年改重一錢四分,康熙二十三年改重一錢。”[6](P46)此“康熙錢”重量應為一錢四分。

“清錢”在張氏契約中,共出現了三次,一是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地契中,“每分價清錢一百五十文”,另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兩張地契中,“每畝價清錢一千”、“共價清錢五百”。“清錢”,指大清制錢,也即凈錢,指質好量足的制錢,如黃宵鵬纂輯、于海萍點校《故宮清錢譜》中之“清錢”。三張地契中的“清錢”應是“順治通寶”或“康熙通寶”錢。其重量“順治元年每文鑄重一錢,二年改鑄一錢二分,十四年加至一錢四分,康熙二十三年因銷毀弊多,仍改一錢,嗣因私鑄競起,于四十一年仍復一錢四分之制。”[7](考4990)康熙二十三年地契中出現的“清錢”,若是“順治通寶”錢,從鑄造時間來推斷,重一錢二分、一錢四分制錢的可能性比較大;若是“康熙通寶”錢,從順治“十四年加至一錢四分,康熙二十三年因銷毀弊多,仍改一錢”來分析,康熙二十三年流通的不可能是當年新鑄錢,其重量應為一錢四分,與上述康熙八年(1669)地契中的“康熙錢”同。“康熙通寶”鑄造數量大,質量精美,類型卻很少,重量只有一錢四分、一錢兩種。從鑄造兩種錢的時間看,一錢四分制錢占到了全部“康熙通寶”錢的三分之二還多,反映了當時社會穩定、國泰民安的史實。

“清錢”也是相對于質次量輕的私錢而言。清代制錢出現不久,就出現了盜鑄私錢現象,并在民間廣泛流通。史料記載,早在順治年間“戶部議言:天下初定,草竊未靖,雜出偽錢,且至奸民乘便盜鑄,應下令禁戢。”故上諭:“今各省開爐太多,鑄造不精,以致奸民乘機盜鑄,錢愈多而愈賤。私錢公行,官錢壅滯,官民兩受其病,欲使錢法無弊,莫若鼓鑄歸一,其各省鑄爐一概停止,獨令京局鼓鑄,務比舊錢體質更加闊厚,每文重一錢四分。”[7](考4968)康熙二十三年“因銷毀弊多,仍改一錢,嗣因私鑄競起,于四十一年仍復一錢四分之制。”[7](考4990)可見,為防盜鑄私錢,清政府不得不多次變換錢幣重量。

“大錢”只見于嘉慶五年(1800)張勇出賣土地與張宣的地契中,“言定每畝大錢拾千”。此前地契中房地買賣用白銀,此后地契中房地買賣用“京錢”。“大錢”在清代一般指面值大的貨幣。據史料記載,清朝只有咸豐一朝“以軍務繁興,國用日絀,始鑄大錢,以裕國用,”[9](P36)面額為“當五”、“當十”、“當百”甚至“當千”。嘉慶五年在咸豐朝前五十余年,故此時的“大錢”絕不是咸豐大錢,它應與“清錢”意義相同,指質好量足、鑄造精美的制錢。

此契約中“大錢”的出現,與當時小錢泛濫有直接關系。小錢又稱私錢,是個人或錢局私鑄的含銅不足、重量減輕的錢,因其體小質輕,稱為輕錢或小錢。如前所述,早在順治年間就已出現私鑄小錢,并制定了十分嚴格的錢法,如順治十四年“凡奸民私鑄,為首及匠人擬斬監候,為從及知情買使者擬絞監候”。[7](考4969)以后的康熙、雍正、乾隆各朝均多次重申或加重刑罰,修改錢法。但乾隆以來,私鑄猖獗,“咸同以后,更是厲害。私錢比重很大,而私錢總是不夠分量的,光緒錢有輕到三分以下的。”[6](P589)清朝對私鑄的處分“不為不嚴且密,而終未能禁絕者,蓋緣私鑄之利厚,奸民畏法之心不勝其趨利之心故也。”[7](考4983)

當時,即使是官府制錢,質量也在下降。康熙四十一年恢復一錢四分制錢的同時,“另外鑄造一種七分重的輕錢,大制錢每千文作銀一兩,小制錢千文作銀七錢。由于制錢輕重不一,購買力也有大小不同,使錢的名稱也繁多,有新錢,有老錢,有大錢,有小錢。”[6](P567)正因為小錢泛濫,此契中相對于“小錢”特別標明為“大錢”。當時“京師以小錢為主,外省以大錢為主。”[6](P567)地處京師之南四五百里的直隸省束鹿縣流通的應是“大錢”,但京師小錢流通到此地也是很自然的事。

“京錢”出現于張氏家族嘉慶六年(1801)到清末百余年間的32張賣地、典地契約中,有“京錢××千”、“京錢××吊”等。另外3張地契中為“錢××”,沒有“京”字。此間,中國發生了許多變故,從一個獨立的封建大帝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反映在地契中的貨幣依然故我,或銅錢、或銀兩。(此間110余年37張地契,35張地契記載土地典買以銅錢交易,只有嘉慶二十年(1815)和同治十一年(1872)的兩張紅契記載為銀兩交易,與之相同的白契上仍為“京錢××”。)。彭信威先生認為“清末京錢只是一種價格標準,支付時用普通制錢,京錢二文合制錢一文。”[6](P584注7)戴建兵先生也認為,“在北京、天津、山東等一些地方的制錢被稱為京錢或津錢,這種制錢一般都是清代早期鑄造的制錢。”[11]束鹿縣地處京津之南四五百里,據此可知,張氏家族中“京錢”,即民間流通的清代早期鑄錢。

這種情況說明:一,清朝前期鑄造的制錢數量是很大的,故在民間仍有大量的早期制錢流通,這從同治年間政府鑄錢減少也可看出,“那時流通的多是戰前所鑄造的舊錢。”[6](P583)二,直隸農村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商品經濟的不發達,使得貨幣周轉過程緩慢,周期過長,積存的“京錢”足以滿足本地的貨幣流通。

其實,光緒二十六年(1900),廣東已正式用機器鑄造銅元,其制作整齊精巧,深受人民歡迎,各省先后仿行,且“沿江沿海均已通行。”[12](考7714)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已有包括直隸在內的十二省用機器鑄造銅元。但地處華北平原的直隸束鹿縣農村,流通的仍是原有“京錢”,即使到了“清末,鄉村中基本上都只使用銅錢,不用銅元。”[6](P596)新鑄銅元要替代“京錢”的地位,還需要一定時間。直到中華民國七年(1918)當契中才出現了“洋元隨舊城花店,隨糧代(帶)冊(差)”字樣,但同時清清楚楚寫明“言明共當價京錢叁百吊整。”“洋元”、“京錢”同書一紙,恰恰表明新舊貨幣并存于世,同時充當交換媒介的事實。此后的地契中,再也不見“京錢”蹤影了。

二、關于清代的銀荒

銀荒是我國封建社會貨幣經濟發展過程中,因流通中的白銀相對不足而引起的一種貨幣危機現象。白銀在流通中充當貨幣的主要原因,在于白銀數量增加到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程度。一旦流通中白銀數量減少,與社會需求發生矛盾,就會出現銀荒。在張氏家族契約文書中,如前所述,清初至康熙四十五年(1706)的清朝前期以及嘉慶五年(1800)至清末的清朝后期,土地買賣支付的是銅錢。大體說來,使用銅錢的清代前期、后期這兩個時段應是清代銀荒出現的時間。

(一)明末清初的銀荒

現存張氏家族第一張契約文書,是明朝崇禎六年(1633)肖孟德賣與張孟奇一畝九分土地的賣契,“言定每畝價錢二千文”,第二、三張地契為清朝順治四年(1647)的兩張,到康熙四十五年(1706)共14張地契,皆為張氏家族買進房地的契約文書,涉及12件土地買賣和2件莊基買賣事宜,全部是銅錢交易。而在這之后康熙四十九年(1710)的一張上手契中,已經使用銀兩交易了。這表明,明末清初——最晚至康熙四十年代前期,在京師以南的直隸束鹿縣農村確實出現了銀荒。這與一些學者關于銀荒“在康熙中葉以后才逐漸好轉”[2](P295)的觀點是吻合的。

明末清初銀荒的原因,主要是明朝末年統治者的奢侈腐敗,內亂外患頻繁而至,以及“遼餉”、“剿餉”、“練餉”的加派,使物價上漲,銀價隨之上昂,到崇禎皇帝即位后,銀荒出現了。清初,長達十幾年的明末農民戰爭剛剛結束,各地的抗清斗爭又風起云涌。康熙初年,抗清斗爭基本結束,又發生了“三藩之亂”,接連不斷的戰亂破壞了社會經濟,軍費增加,加重了人民負擔,銀荒問題更加突出。為了緩解銀荒,順治十四年(1657),不得不下令各地錢糧的征收,采取“銀七錢三”的銀錢兼收之法。[7](考4968)

康熙后期,銀荒已得到有效控制。張氏家族地契中,自康熙四十九年(1710),房地買賣開始使用白銀,一直到嘉慶二年(1797)的88年間,除乾隆五十六年(1791)的上手契和乾隆五十九年(1794)地契記載使用銅錢外,其余的47張地契、涉及39件房地買賣事宜,全部使用銀兩交易。扭轉銀荒的主要原因,一是大規模的國內戰爭已經結束。康熙二十年(1681)平定三藩之亂,康熙二十二年(1683),社會穩定,為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同時戰爭的結束,也意味著白銀的消費更多的轉向生產、生活領域。二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下令解除海禁,對外貿易開始,尤其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廣州商人組織公行以后,西方國家的來華商船逐漸增加,采買大量的絲、茶等中國特產,國外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扭轉了明末以來的銀荒。三是康熙時期開始的為官兵發放生息銀兩的政策。從京城八旗到各地駐防的滿洲、蒙古、漢軍等官兵,都得到生息銀兩之利息,作為補貼以使其擺脫生活困苦。國家投放的這些生息銀兩,也多少增加了國內流通中的白銀數量,[8]加快了康熙后期經濟復蘇的速度,銀荒問題得以解決。

(二)嘉慶前期到清末的銀荒

從張氏家族契約文書看,自嘉慶五年(1800)一直到宣統元年(1908)百余年間,共契約文書36張,涉及18件房地買賣、12件土地典賣事宜,交易中全部使用銅錢,這表明自嘉慶前期到清末再次出現了銀荒。

此時銀荒的主要原因,眾所周知,是鴉片的非法輸入導致白銀大量外流。其次,乾隆時期全國人口的迅速增長,是白銀短缺另一個客觀因素,“據官方的統計,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人口數突破二億大關,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億大關。”[13]二十多年間,全國人口增加三分之一。束鹿縣清代前期人口,據《光緒束鹿縣志》載:順治年間為“七萬零三百有奇。”《康熙束鹿縣志》載:“今查束鹿地……人丁七萬一千八百一十五丁。”清初至康熙年間,人口增長無幾。《乾隆束鹿縣志》載:“乾隆二十六年編審……,除紳衿婦女外實在行差人丁八萬二千六百八十九丁。”康熙年間到乾隆二十六年(1761),至少四十年間,人丁增長萬余。《嘉慶束鹿縣志》載:“嘉慶元年共實在牌民五萬四百七十一戶,共計男婦大小二十四萬二百八十口。”[14]此為全縣人口,按照梁方仲先生《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15](P258)直隸人口增長趨勢保守計算,束鹿縣此間人口驟然增加三分之一,人均白銀數量必然減少。第三,外國銀元的沖擊,也是白銀短缺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外國銀元精美整齊,便于流通,且成色低于中國紋銀,于是出現洋商用銀元套購紋銀以及“奸民射利,摹造洋板,消化紋銀,仿造洋銀”[6](p455)的現象,致使白銀人為的減少、外流。作為自身價值較高的貴金屬之一的白銀流失、短缺,使晚清社會更加貧弱交加,積重難返,再也無法重現往日的輝煌。

關于清代銀荒,學者一般認為有兩個階段,前期出現于明末清初,[2](P295)后期出現于前的嘉道年間。[6](P577)張氏家族契約文書反映出來的兩次銀荒時間,與學者們的意見基本相符。第二次銀荒出現的時間,從地契反映的情況看,嘉慶二年(1797)用銀兩交易,嘉慶五年(1800)已使用銅錢交易了,嘉慶三、四年為銀荒出現的時間。實際上,銀荒出現的時間,還應提前幾年,在乾隆末年較為準確。這主要是時間上與空間上的因素,使得在商品經濟并不發達的農村反映出來的銀荒現象是滯后于現實的。

三、銀錢比價的變化

在房地買賣契約文書中,反映銀錢比價史實的材料較少,主要原因是,只有交易用錢定立的契約在向官府納稅時,官府將土地買賣的總錢數折合成銀兩,再按一定比例交納契稅。而事實上,許多民間的土地交易,是私下進行的,并且多方規避向國家納稅。這樣,白契數量遠遠超出紅契數量。張氏家族契約文書也是如此,白契占到契約總數的70%。而在30%的紅契中,有的還未標明折合銀兩數額。即使這樣,現存紅契中保留的銀錢比價信息,也是十分珍貴的。現分述如下:

(一)康熙中期銀錢比價

張氏家族第一張紅契為康熙二十五年(1686)十月張名樓出賣土地與張名顯的地契,“共價清錢五百”,官府在收稅時標明“五百、一分五厘”幾個字,上鈐“束鹿縣印”滿漢文官印一方。按順治四年(1647)“凡買田地房屋,必用契尾,每兩輸銀三分”[16]的規定,按3%的稅率計算,“一分五厘”的契稅,土地交易額應為0.5兩白銀,也就是,五百文銅錢折合白銀0.5兩,即一兩白銀折合1000文銅錢。同年另一張張圣如賣地紅契中,銀錢比價亦為1:1000。這是官府長期以來極力維持的銀錢比價。而當時的市場價格,彭信威先生據史料統計,康熙二十三年(1684)白銀一兩合制錢800-900,全國每年鑄錢數目,趕不上人口的增加,制錢對白銀的價格是很高的。[6](P568)

(二)乾隆后期銀錢比價

乾隆五十六年(1791)的上手契記載,王成功將“莊基一段”計“六分七厘三毛”,“賣與王欽為業,言定共價錢三十千”。四年后,乾隆六十年(1795)王欽又將同一塊莊基地“賣與張廷寬為業,言定共價銀二兩”。兩次地權變動的簽約皆為有中人見證的民間行為,所簽契約是沒向官府納稅的白契。應該說,其交易銀錢數額是沒有官府干預、真實、具體、可信的。但兩次地權變動相隔四年,而且還會有影響價格的其他因素存在。若略去這些不考慮,銀錢比價為1:15千,這是當時民間實實在在的、一般流行的比價,與官府極力維持的比價相差不少,可見銀貴錢賤的趨勢日益加劇。

(三)嘉慶前期銀錢比價

嘉慶六年(1801)三月十四日張勇賣地紅契中,交易土地數目為六畝四分二毫,“言定每畝京錢拾伍千”,共京錢九十六千,繳納契稅時官府折合銀兩“共銀肆拾捌兩壹錢”,一兩白銀合京錢二千。“京錢”是清朝前期制錢,“清末京錢只是一種價格標準,支付時用普通制錢,”也就是此契中“京錢”,“京錢二文合制錢一文”。[6](P584注7)官府按此比價收取契稅,仍在極力維持銀錢1:1000比價,但農民手中的早期清朝制錢卻貶值一倍,對農民的勒索是顯而易見的。

(四)同治后期銀錢比價

同治十一年(1872)正月二十一日張李氏將上帶房屋樹木的莊基一段賣與張仁發為業的紅、白地契兩張,白契“言明共賣價京錢一百八十千文”,紅契“言明共賣價銀拾伍兩整”,即一兩白銀折合京錢十二千文。此銀錢比價較七十一年前嘉慶六年的比價,已提高五倍。這兩次繳納契稅,皆為縣府典吏具體操作的政府行為,銀錢比價卻如此懸殊。這其中,是市場經濟在起作用,官府對此已無能為力,只能隨行就市。正如彭信威先生指出的,“銀錢的關系,嘉慶年間是一個轉折點。以前是錢貴銀賤,嘉慶以后,變為銀貴錢賤了。”[6](P577)此變化說明了以下不爭的事實:鴉片的大量輸入以及兩次的戰費,尤其是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巨額戰爭賠款,致使白銀外流,銀更貴錢更賤,進一步加劇了銀荒的嚴重性,國家衰弱,人民更加窮困。

當然,清代的銀錢比價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有不同時間的差別,也有不同地區的差異;有銀錢本身的體制問題,也有外在的因素;有朝廷政策的干預,也有民間的實際行情等等。張氏家族契約文書所反映的清代直隸束鹿縣農村的銀錢比價,作為個案,為研究者提供了一些素材。

以上,筆者以張氏家族契約文書為例,論述了清代直隸束鹿縣農村的銀錢流通諸問題。清朝社會“在康熙中葉以前的近半個世紀里,全社會的主要精力都用于醫治戰爭創傷,恢復被嚴重破壞的經濟生產。”自明朝末年出現的銀荒一直延續至清朝康熙中葉,社會上多流通銅錢。“康熙中葉到乾隆末年的所謂‘康乾盛世’時期,社會經濟全面、持續發展,形成。”經濟發展,社會富足,白銀在農村廣泛流通,商品交換包括土地買賣,無論數額大小,皆用白銀支付。“嘉道以后,由于落后的封建生產關系的束縛,以及政治上的腐朽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經濟的停滯、倒退,社會各種矛盾尖銳化”[17](P1)。更嚴重的是對外戰爭的失敗及戰爭賠款,致使白銀流失、短缺,銀貴錢賤,銅錢重新代替白銀的主貨幣地位在民間流通,作為普遍流通貨幣的白銀最終退出了流通領域。張氏家族契約文書中保存的清代直隸束鹿縣農村的銀錢流通、銀荒以及銀錢比價史料,不僅反映了清代區域經濟的發展變化,而且反映了清朝國力、社會發展變化的一般趨勢。契約文書珍貴的史料價值可見一斑。轉貼于 [ 參 考 文 獻 ]

[1] 張玉.束鹿縣張氏家族契約文書述略[J].石家莊:文物春秋,2005(2).

[2] 蕭清.中國古代貨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 孫榮芬、張蘊芬.大覺寺館藏契約文書述略[J].北京:北京文博,2002(2).

[4]劉小萌.清前期北京旗人滿文房地契研究[J].北京:民族研究,2001(4).

[5]張蘭普.1837——1957年的一組土地、房產、租稅契據[J]北京:歷史檔案,2001(4).

[6] 彭信威.中國貨幣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7]清朝文獻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1988.

[8] 鄧亦兵.清代前期政府的貨幣政策—以京師為中心[J].北京社會科學,2001(1).

[9] 黃宵鵬纂輯、于海萍點校.故宮清錢譜[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影印,1994.

[10] 佚名.錢幣考[A].叢書集成初編[C]北京:中華書局,1985.

[11] 戴建兵.五常之謬[J].經濟學消息報,2003(38).

[12] 清朝續文獻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13] 葉顯恩.略論雍乾時期社會經濟的結構性變遷及其歷史地位[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4).

[14] 李中桂.光緒束鹿縣志[A].謝道安.束鹿縣五志合刊[C].民國二十六年(1937).

[15].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6] 席裕福.沈師徐.皇朝政典類纂.征榷十二·雜稅[M].臺北:文海出版社,1982.

篇6

【關鍵詞】兒童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術;雙氯芬酸鈉;炎癥反應

作者單位:462000漯河市郾城區人民醫院眼科兒童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術術后炎癥反應是該手術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嚴重的炎癥反應可導致前房內出現絮狀物或膜狀物,影響手術效果及視力恢復。我們應用01%雙氯芬酸鈉滴眼液控制其術后炎癥反應,臨床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43例(66眼)接受兒童白內障摘除術聯合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的患者隨機分為2組,1組應用01%雙氯芬酸鈉滴眼液作為試驗組,1組常規應用妥布霉素滴眼液作為對照組。試驗組22例34眼,其中男12例19眼,女10例15眼,年齡3~12歲,平均(723±412)歲;對照組21例32眼,男11例18眼,女10例14眼,年齡4~12歲,平均(756±433)歲。

12用藥方案術前1 d試驗組應用01%雙氯芬酸鈉滴眼液 (沈陽興齊制藥有限公司生產,1 mg/ml),4次/d,手術當天術前1 h 和30 min各滴 1次,術后應用7 d,4次/d,對照組于術后常規應用妥布霉素滴眼液,4次/d,應用7 d。

13術后隨訪術后1、3、7 d記錄臨床觀察指標:術后角膜透明度、前房水混濁情況、虹膜有否后粘連、人工晶體表面有否滲出物等。前房滲出情況(“”為無炎性滲出,“+”為有房水閃光,“+ + ”為有絮狀滲出),人工晶狀體前表面色素沉著情況(“”為無,“+”為散在,“+ + ”為片狀)。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20軟件處理所有數據。P

2結果

21兩組術后前房滲出情況見表1試驗組有前房滲出的例數較對照組少,滲出主要以房水閃光為主,消退較快,而對照組的滲出多為絮狀,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人工晶狀體前表面色素沉著情況見表2。

表1術后兩組前房滲出情況(例)

術后時間試驗組(n=34)對照組(n=32)+++ + ++1 d21 9 4111293 d29 3 2179 67 d31 3 0237 2表2術后人工晶狀體表面色素沉著情況(例)

術后時間試驗組(n=34)對照組(n=32)+++ + ++1 d 16 15362063 d 23 9 214 1447 d 29 4 12192試驗組術后僅少部分晶狀體前表面有色素沉著而對照組病術后大部分晶狀體前表面有散在或片狀色素沉著,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藥物的副作用情況雙氯芬酸鈉滴眼液刺激性較小,僅有5例患者訴有一過性的燒灼感,其他患者無異常感覺主訴,未見嚴重的副作用。

3討論

兒童白內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手術本身是治療過程,但也是一種創傷過程,手術破壞了血房水屏障,使多種毒素、免疫復合體、蛋白質等成分滲透到房水中,導致眼組織發生充血、水腫等炎性反應,從而引起術后疼痛、繼發虹膜睫狀體炎,甚至前房內出現絮狀物或膜狀物。長期以來,臨床主要應用糖皮質激素來控制內眼術后炎癥,盡管其療效顯著,但存在升高眼壓,易導致術后眼部感染和影響手術切口愈合等危險性[1]。而非甾體抗炎藥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環氧酶,阻斷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的轉化,阻止炎癥介質對眼部的刺激損害,降低由于前列腺素所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擴張、血房水屏障破壞等炎性反應,從而有效的控制眼前節的炎癥反應,促進眼前節炎癥消退。

雙氯芬酸鈉為鄰氨基苯甲酸衍生物,是非甾體類抗炎藥,它對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強于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的2~25倍,臨床研究己經表明[24],對機械、化學、藥物等刺激引起的血房水屏障崩潰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生產廠商的藥代動力學研究,雙氯芬酸鈉滴眼液具有良好的滲透性,能很快地進入前房,給予01%雙氯芬酸鈉滴眼液50 μl,10 min即可在房水中檢測到藥物,24 h達到高峰值82 ng/ml;濃度保持在20 ng/ml以上的持續時間超過4個 h,而維持在3~16 ng/ml水平可超過24 h;房水平均藥物滯留時間為74 h。另外,兩眼同時滴01%雙氯芬酸鈉各兩滴,4 h內未檢測到血漿內藥物(最低檢測限為10 ng/ml),表明藥物滴眼后的全身吸收是非常有限的,對全身幾乎無任何影響。本研究結果中,試驗組病例術后前房滲出情況、人工晶狀體前表面色素沉著情況與對照組差別顯著,表明01%雙氯芬酸鈉滴眼液對減輕兒童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術術后反應的程度有較好效果,有效地減輕了術后的炎性反應。另外,臨床上常常是在術后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為了更有效地減輕術后反應,根據藥代動力學研究,本研究病例在術前1 d即開始應用雙氯芬酸鈉滴眼,并于手術開始前增加滴眼頻數,以增強其在房水中的濃度,達到更好的鎮痛抗炎效果。

大多數滴眼液含有防腐劑,防腐劑可以破壞淚膜穩定性、上皮細胞間的緊密連接及抑制細胞有絲分裂,導致角傷口愈合延遲[5]。而我們應用的是不含防腐劑的雙氯芬酸鈉滴眼液,并且含有玻璃酸鈉,玻璃酸鈉為一線性多糖,它對眼球有良好而持續的作用,具有保濕和及促進角膜上皮愈合的作用,二者制成復方制劑,它可以減輕非甾體類鎮痛消炎藥常見的刺激性,增加患者的舒適度。

參考文獻

[1]史愛欣,傅得興非甾體類抗炎藥在眼科中的應用中國藥學雜志,1998,33(10):621623.

[2]龔嵐,孫興懷白內障及青光眼術后眼內炎癥應用復方雙氯芬酸鈉治療的臨床評價 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7,29(12):927929.

[3]施天嚴,劉朝華雙氯芬酸鈉滴眼液在人工晶體植人手術前后的應用中國基層醫藥,2001,8(2):107108.

篇7

【關鍵詞】 靜脈曲張;高位結扎;點式抽剝術

Comparison of 103 cases of double Lower extremities varicosis with separate or concomitant modified punctuate stripping operation OUYANG Chen-xi,LI Chun-tin,JIN Bi.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 Wuhan Union Hospital, Huazhong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43002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Comparison of the operative result of 103 cases of double lower extremities varicosis with separate or concomitant modified punctuate stripping operation.Methods 103 cases of double lower extremities varicosis were separated into A and B groups.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two step modified punctuate stripping operation, but those in group B were treated concomitantly. The oper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No obvious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wo groups by post 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ut by anesthetic complications, patients in group A had more possibility to be involved than group B; and the length of the hospitalization and financial cost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by group A were much more than those by group B. Conclusion For treatment of double lower extremities varicosis,modified punctuate stripping has the advantage of minor injury,easy performance,less 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quick recovery. That is the reason why the concomitant operation for both legs leads as little complications as separate operation, but the anesthetic complications and the length and cost of the hospitalization are less. So we recommend that for treatment of double lower extremities varicosis, concomitant modified punctuate stripping operation is the first choice.

【Key words】 Vascular surgery;Varicosis; Punctuate stripping

靜脈曲張是血管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常見于長期從事站立工作或是從事重體力活的人群。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為8.6%~16.4% [1],手術是眾多治療方法中療效最為肯定的。雙下肢靜脈曲張在靜脈曲張中占有相當的比例,臨床上在手術治療中存在一些爭議,主要還是在手術次數上,即到底是行同期手術,還是行分期手術。對此,我們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臨床對比研究,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病例為2003年2月至2006年4月,武漢協和醫院血管外科所收治的雙下肢靜脈曲張的患者,排除深靜脈血栓形成、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K-T綜合征及下肢動靜脈瘺等并發癥,共103例。將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A組51例,手術方式為先行單側下肢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加小腿點式抽剝術[2],其中個別步驟加以改良(詳見下文),過1周后按同樣方式再行對側肢體的靜脈抽剝手術;B組52例,為同期行雙側肢體的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加小腿點式抽剝術。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手術方法

A組51例患者手術方式為先行單側改良的下肢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加小腿點式抽剝術,過1周后按同樣方式再行對側肢體的靜脈抽剝手術。B組手術方式則與A組不同, B組52例按上述手術方式先行一側肢體的靜脈抽剝術后,將傷口加壓包扎,然后同期再行對側肢體的靜脈抽剝術。麻醉方法均采用連續硬膜外腔麻醉。

改良的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加點式抽剝手術方法:

①按常規法將大隱靜脈主干于近端高位結扎,但不強調結扎屬支,以達微創的目的。因為近年的研究發現保留大隱靜脈的屬支并不會增加術后靜脈曲張的復發率。

②遠端切斷主干后插入抽剝器,直至膝關節下盡可能以遠處,然后先用厚棉墊壓迫大隱靜脈床,用繃帶加壓包扎后,抬高患肢,用橡皮趨血帶將下肢靜脈血排空,在大腿上段上止血帶,以達到阻斷血流的目的,再將大腿大隱靜脈主干抽剝掉。該方法不同于以往先抽剝主干,再驅血包扎,經我院的臨床實踐證明可以明顯減少術后大隱靜脈床的淤血和血腫形成的發生率。

③在無血狀態下小腿處淺靜脈根據術前標記行多個點式小切口,用蚊式鉗將曲張靜脈拉出至最大限度后拉斷,并在足踝內側行0.5 cm的小切口,將大隱靜脈起始處主干低位結扎。低位結扎是徹底阻斷大隱靜脈血流的有效方法,臨床實踐證明可以有效降低術后靜脈曲張的復發率。

④對潰瘍創面進行處理,在潰瘍周圍正常皮膚處切一小切口,將潰瘍周圍的曲張靜脈抽剝掉,將交通支結扎,或將蚊式鉗伸入潰瘍面底作廣泛分離,使曲張靜脈和交通支得到廣泛破壞,降低潰瘍面的靜脈壓以促使潰瘍面的愈合。

⑤最后縫合個別較大的切口,下肢全程用厚棉墊加壓包扎后,松開止血帶。術后適當給予抗生素,及改善血液循環的藥物,慎用止血藥,以防術后的深靜脈血栓形成,要求患者6 h后下床,5 d后拆繃帶換藥。12 d后拆線。兩組患者術后穿彈力襪至少兩月,有潰瘍未愈者堅持傷口清潔換藥治療。

3 治療結果

術后定期隨訪3年,經統計發現,A、B兩組患者在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靜脈曲張遺漏、皮下血腫、隱神經損傷、傷口感染以及術后復發等并發癥中均沒有明顯差異,而在麻醉并發癥的發生率上卻存在明顯差異,A組的術后腰痛、腰椎穿刺點出血、神經根損傷、以及硬膜外腔出血的發生率(31.37%)明顯高于B組(9.62%),這與A組患者在短時間內接受兩次硬膜外腔麻醉有密切關系。結果詳見表2。

4 討論

4.1 手術治療是靜脈曲張療效最為肯定的治療方法,傳統的手術方式為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器剝脫主干和常規切口下曲張靜脈抽剝結扎。由于手術切口大,術后恢復慢,目前的手術方式傾向于微創,我們使用的手術方式為改良的大隱靜脈高位結扎抽剝加小腿淺靜脈點式剝脫。較傳統手術具有傷口創傷小、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并發癥少以及復發率低等優點[3]。

4.2 在對雙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的處理問題上,文獻報道不多,各醫院在處理上也有所不同。主要的爭論在手術處理環節上,到底是同期手術,還是分期手術。主張分期手術的認為下肢靜脈曲張手術后有誘發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特別是伴有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雙下肢靜脈曲張行同期手術創傷較大,增加了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機率。從以上病例治療結果來看,兩組并無一例并發深靜脈血栓形成,在常見的并發癥中,兩組的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且在切口的愈合,潰瘍面的愈合,兩組均無統計學差異。故我們認為靜脈曲張術后深靜脈血栓的形成不取決于是否同期手術還是分期手術,而在于兩個方面:一是手術后的積極預防,如術后下床早期活動,適當運用改善循環的藥物等;其次在于手術本身是否微創,是否能讓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我們采用的手術方式創傷小,失血量少,大部分患者均能在術后當天下床活動;而且不會激活內外源性凝血系統,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有研究發現,點式抽剝術不但可糾正淺靜脈系統疾病,而且可改善深靜脈系統功能[4],因而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機率大大降低。所以在手術并發癥上,雙下肢靜脈曲張分期手術比同期手術并無優勢。相反由于短期內行兩次硬膜外腔麻醉,在麻醉的并發癥中分期手術發生率要明顯高于同期手術。而在平均住院時間、平均手術麻醉費用、平均總住院費用上,分期手術的劣勢更是明顯,幾乎是同期手術的兩倍。分期手術無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經濟負擔,這與目前總體醫療環境所要求的降低醫療費用,減輕患者痛苦的治療方針是完全不符的。故綜合來看,同期改良的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加點式抽剝術是治療雙下肢靜脈曲張的首選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張培華,蔣米而,戴樂天,等.華東四省一市周圍血管疾病調查研究.普外臨床,1993,3(8):162.

2 符偉國,王玉琦,陳福真,等.點式曲張靜脈抽剝術治療下肢淺靜脈曲張.臨床外科雜志,1994,2(4):188-189.

篇8

現將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衛生部關于頒發《醫用氧艙安全管理規定》的通知(質技監局鍋發〔1999〕218號)轉發給你們,望遵照執行。

關于本市更換和發放有關證件的具體辦法,將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局另行通知。

附件: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衛生部關于頒發《醫用氧艙安全管理規定》的通知

(1999年9月18日  質技監局鍋發〔1999〕21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技術監督局,衛生廳(局),勞動(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篇9

一紙價格通知三倍上調幅度

2006年8月26日,蘇州網吧協會接到了來自蘇州電信有限公司的價格通知書,雖然通知書上字數不多,但是其內容讓網吧業主看后著實大驚失色,其大意是自2006年9月1日起,蘇州電信有限公司對收取網吧的價格進行調整,協議到期的網吧用戶按新價格執行。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將網吧接入端口的網絡使用費進行大幅上調。10M端口速度的每月價格從原來的2000元調整到4000元,上調2000元,翻了一倍:100M端口速度的每月價格從原來的4000元調整到12000元,上調了8000元,翻了三倍。

據當地一家網吧業主向記者透露,這樣的價格調整可能只維持3個月,在3個月后,價格還會繼續上調。屆時,100M,端口速度的每月價格很可能上調到60000元,價格將會上漲十倍之多。

在蘇州網吧協會的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給記者提供了一份近日剛剛整理出來的抽樣調查表,調查對象為全市350多家網吧經營業主。據調查顯示;木瀆鎮40家網吧約9500臺電腦,經營單價最高2元/小時,單機經營成本7元至8元,單機營業收入8 5元至9 5元:吳中區18家網吧共約2500臺機器,經營單價最高2元/小時,單價經營成本8.5元,單價經營收入9元至10元:古城區9家網吧共449臺機器,經營單價2.5元/小時,單機成本7.4元至9.3元,單機經營收入13.5元至15元。該工作人員說“這些網吧很多還是收費偏高的,城鄉結合部的很多網吧為了能夠吸引客源常常會推出0.5元/小時的特惠服務。對這樣的網吧來說,電信提價無疑是致命的。”

蘇州當地的一位網吧業主也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帳該網吧的地理位置相對較好,平均每臺機器每天的營業收入是13元左右,按照100臺電腦算,網吧一天的收入約為1300元,一個月就是39000元,在扣除房租、水電、人工、維修、稅費等必需的費用之后,如果再讓網吧多拿出8000元的寬帶接入費用,那么,網吧利潤所剩無幾,網吧業主最后只能是白忙活。

這位業主還告訴記者,如果網吧想生存和維持,上網費調到6元/小時才有可能,而這可是1996年的收費水平!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正在上網的市民,他們表示,上網只是生活之余的消遣,如果費用超出一定的數目,他們將會減少上網時間。而六元一小時的價格,不少網民都表示“太貴”。正如這位網吧業主所說,現在網吧的顧客群主要是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他們的消費能力不高,但卻是網吧消費的生力軍。一旦價格上漲,消費群肯定會有所流失,到時網吧的生存將受到威脅。再加上同行之間的競爭,很有可能出現“大魚吃小魚”的局面,最終的情形是,蘇州網吧市場被少數大網吧壟斷經營。

蘇州網吧協會的黃從文也告訴記者,調價影響的不僅僅是網吧的生存,也會間接影響到上網人群,這其中就包括一部分以上網為主要娛樂活動的外來務工者。實際上,網吧經營者在獲取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在為公眾博得社會效益。黃從文說,網吧行業目前已經被列入了蘇州市創建全國消費放心城市十大先行行業,前期經過了中國工商總局、中央文明辦、中消協等部門工作組的檢查,現在出現這種情況,對這次動活動的影響是非常大。

“所謂的漲價實際上是恢復性調整”

為了弄清蘇州電信有限公司漲價的具體原因,記者聯系到了蘇州電信有限公司負責市場拓展的王主任。

王主任告訴記者,“對于這次網吧接入價格調整事件,我們也是在上級單位江蘇省電信有限公司的價格體系框架內進行正常的價格變動,作為蘇州電信有限公司來說,只是一個執行者,而且相關文件的批復和價格的報備工作都已經完成,完全是合理合法的。另外,我們的價格變動也是根據蘇州網吧的平均流量制定向上浮動的價格,沒有超出規定的網吧接入費用上限,現在很多網吧業主所說的漲價,實際上只是我們的一次恢復性價格調整。”

據記者了解,2003年蘇州的網吧市場分別由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鐵通和網通四家經營接入服務。為了搶占客源,中國電信推出光纖接入,以比其他服務商便宜15%至20%的優惠價格,通過蘇州市網吧行業協會簽訂團購協議。到目前為止,蘇州幾乎所有正規網吧都使用的是電信提供的光纖接入服務。

但是,令眾多網吧不解的是,按照電信部門在有關文件中稱,此次調價是從2006年9月1日開始實行的,但調價卻是按照江蘇省通信管理局、江蘇省物價局于2003年下發的、蘇通聯函[2003]22號文件《關于對江蘇電信公司寬帶接入業務資費標準備案的通知》(下稱《通知》)執行的,前后間隔了將近3年的時間,這又是為什么呢7

王主任針對此問題向記者回答說“我們作為向網吧提供電信線路的服務運營商,也是網吧產業鏈條中的一員,我們不但不會去破壞網吧這一行業,更是要大力扶持和幫助網吧行業,讓網吧行業能夠早日走上正軌。眾所周知,2003年的非典使網吧遭受了巨大的經營沖擊,網吧經營幾乎是陷于停頓的狀態,而且最近兩三年也是網吧發展比較困難的時期,因此,近幾年我們對網吧行業一直在支持,比如說價格的優惠、使用時間的延遲等等~系列措施。更重要的是,現在的系統容量等各方面的要求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前幾年的寬帶用戶比較少,可現在的寬帶用戶呈幾何級速度增長,雖然電信公司的帶寬也在增長,但是遠遠落后于寬帶用戶的增長速度,這樣就會影響到一些個人用戶,因此,我們也有保證絕大多數用戶正常使用寬帶的義務,即控制帶寬的使用。”

一位了解蘇州具體情況的網吧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電信部門此時提價其中有一個很大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價格的杠桿作用,減少帶寬的占用率,從而平衡資源配置。

而有些網吧業主也與此持相同意見。在他們看來,《通知》中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完全可以解讀為另外一種意思“隨著網絡信息交流的頻繁,而網吧的確是電信帶寬資源消耗的大戶,電信的帶寬吃不消了,所以才想出了調整資費來平衡帶寬資源的手段。其目的除了增加收入以外,還將網吧向10M端口速度方向趕,以減輕日益嚴重的帶寬壓力。”

此外,王主任還向記者介紹:“近幾年,網吧業主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各方面的支持,網吧行業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所以,我們電信公司也就開始恢復原有的價格體系,蘇州只是第一批城市,接下來還會有無錫、南京等城市,最終,在江蘇全省的范圍內都會進行恢復性價格調整。但由于蘇州是試點城市,因此,沒有具體的標準可以參考。”

網吧業反映強烈 實行重點監控,并定期將資料報東莞市“黑網吧”整治辦。同時嚴禁運營商為已切斷的“黑網戶”、“黑地址”報裝新的上網接入服務。

此外,中國電信、移動等8個互聯網運營商紛紛表示支持整治“黑網吧”行動,也將嚴格執行《東莞市加強互聯網接入管理意見》。

東莞電信有關負責人表示,中斷對“黑網吧”提供的網絡服務,對東莞電信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營業收入及相關的經濟損失,甚至還有可能要面對由于單方面中止服務合同而產生的法律糾紛。但即便是這樣,電信方面也會最大限度地支持東莞市政府的規定。

對于相關的監管工作將加大電信運營部門的工作量及運營成本的問題,這位負責人表示,相關的監管工作肯定會加大他們的工作量及運營成本,而且這個增量不可低估,在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技術力量上都需要增加投入。

對于網吧業主“一年幾次行動取締幾家黑網吧”的抱怨,王主任解釋說“我們以前缺乏一個有效的管控手段,頂多就是由政府一個通知,然后,文化、工商、公安以及我們電信部門聯合行動打擊黑網吧,當然,這種打擊行動一年只能搞幾次,不可能很頻繁地去弄,否則,我們其他的工作都無法正常進行。”

但同時,王主任還告訴記者:“現在,江蘇省電信公司已經投入了幾千萬的資金,在全省范圍內建設了一整套的監控系統――寬帶用戶行為分析系統,我們現在可以分析出哪些用戶的流量異常,哪些用戶用一條接入的線路連接了多少臺電腦,通過鎖定這些客戶,我們再進行相關調查、走訪,確定是黑網吧后,我們會聯合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門對這些黑網吧進行取締。”

王主任接著說“以上只是我們的一期系統,二期的系統建設會在11月左右上線,屆時,我們可以通過這套系統控制用戶的電腦上網臺數,比如說,我們現在會同個人用戶和單位用戶簽訂協議,即明確用戶所接入的線路最多可以連接的電腦臺數,如果用戶連接的電腦超出協議的臺數,系統會立即發出指令自動斷網。總之,這套系統極大提高了打擊黑網吧的效率,讓黑網吧失去生存的手段。”

網吧線路何去何從

對于目前提供網吧線路接入服務商的現狀,王主任說,雖然南方是電信一家獨大,但他個人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競爭者進來,有些業主如果覺得使用電信線路的經營壓力過大,可以選擇網通、鐵通等其他的電信運營商,這是網吧業主的權力,他們不會做任何阻撓。而對于目前的情況,蘇州市電信有限公司也會如實向江蘇省電信有限公司匯報,在省公司沒有作出新的決定之前,蘇州依然會按照目前的通知執行。

王主任還告訴“三個月后的價格有何變動,我也不太清楚,但是從我個人的來看,我覺得今后的電信線路接入服務可能會按照流量進行收費,而不是現在用多用少一個樣,比如說,歐美一些國家和中國移動通信公司GPRS上網服務都是按照流量進行收費,這也是一種行業的趨勢,所以,我也建議那些規模小的網吧選用10M端口,因為流量小了,經營成本自然也就下來了。”

如果按照王主任所說的那樣,網吧業主可以選擇一家費用較少的服務商來減少經營成本,那也就意味著電信公司會流失很大一批客戶,難道他們就不怕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嗎?有通信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的現狀是“北網通南電信”,電信在江蘇壟斷著優勢資源,就算選擇其它公司,因為某些技術原因,數據還是得從電信的端口走。這無異于變相把錢又裝回了電信自己的口袋。

蘇州網吧協會的黃從文告訴記者,協會正在積極聯系電信部門進行協商,希望能把價格下調到業主可以接受的水平線上,另一方面,協會也在緊鑼密鼓地尋求其它的解決方法。目前,協會已經和網通、蘇州有線方面取得了聯系,其中網通方面表示,網通價格不會上漲,可以讓網吧業主接受。但黃從文也無奈地表示,網通價格固然比電信便宜很多,但是,由于南方是以電信為主,如果接入網通線路過多,網速勢必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且網游玩家的游戲存檔很多都是托管在電信服務器里,如果改成網通線路,玩家的存檔就會受到不利影響,比如說經驗值會下降,速度變慢等等,無疑這會給網吧經營帶來巨大的困難。基于此,協會現在也是非常謹慎地處理此事,最終結果如何,還是要根據大多數網吧會員的選擇。

篇10

(**縣交通局)

2006年我局的安全春運工作在縣委、縣政府和市交通局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客為主、客貨兼顧、優質快捷、安全有序”的原則,以一個負責任行業和部門的高度出發,認真履行職責,嚴格安全春運管理,確保了運輸安全,確保了旅客走了順利,確保了公路運輸無“三亂”。春運期間,全縣共投放客運車輛12054臺次,完成客運量29.7萬人次,實現了春運期間安全事故零指標。現將2006年我縣交通系統安全春運工作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制定方案、周密部署。

一是根據市交通局2006年安全春運工作的總體部署和有關文件精神,為確保我縣春運工作有序展開,我局組織系統內涉及安全春運的單位和部門,召開安全春運大會進行了專題部署。在會上傳達了上級《關于安全春運工作要點提示》,印發了《二六年春運工作部署》,明確了安全春運各單位和部門的職責;負責人任領導小組組長,分管負責人任副組長,全面統籌指揮安全春運工作,局有關股室和局屬單位負責人為成員,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協調、指導、檢查、落實安全春運工作的各項制度和措施;三是因地制宜制定了一套符合我縣實際、科學簡便、可操作性強的春運工作方案;四是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縣交通系統安全春運工作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加強特殊惡劣天氣安全春運工作的緊急通知》,與局屬各單位簽訂了《春運安全優質服務責任書》。

二、制定措施,狠抓防范,確保安全。

1、在春運開始前,健全了營運車輛和鄉鎮內河船舶技術檔案,對參加營運的車(船)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調查,逐車逐船進行了檢查,確保了車(船)性能良好。同時,嚴格營運車(船)技術標準,嚴把市場準入關,車輛技術檢測站和地方海事處對參加春運的車(船)進行了全面檢測,將不適合參加春運的車(船)清退出運輸市場。同時,運政部門及客運企業配合縣交警大隊發放了《春運證》316。

2、組織專門力量嚴格車輛出站檢查、安全例檢、危險品檢查,出站車輛嚴格按照《安徽省客運車輛進出汽車站安全檢查管理辦法》進行檢查,對安全例檢不過關的車輛堅決不準發車。

3、各運輸企業嚴格駕駛人員管理,駕駛人員均持有相應車輛型號的從業資格,杜絕酒后駕駛、疲勞駕駛,對單程在4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600公里以上)的線路配備了雙班駕駛員,并單獨建立臺帳和檔案,實行重點管理。

4、分別對各運輸企業全體從業人員進行了安全教育和培訓,提出具體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項,局與各涉及安全運輸的單位和企業簽訂了《安全春運目標管理責任書》,企業與各業主和駕駛員簽訂了《春運目標管理責任書》,細化了任務,明確了責任。

5、加大運政執法力度,杜絕企業私自接納無牌無證車輛和未與車站簽訂協議的異地經營車輛,春運期間共調配運政執法車輛6部,抽調執法人員24人,依法查處各類車輛違規經營案件200余起,查扣違規經營車輛20部,組卷48宗,有效打擊了超員超載,無證無牌、假證假牌、客貨混載以及倒賣線路牌等違規現象。

6、為保證道路運輸安全暢通,組織公路分局、縣鄉公路站、路政隊等部門對全縣的險段、險橋(涵)進行了搶修,不能及時搶修完畢的,都設立了明顯的警示標志,并派駐專人死看硬守。

7、進一步加大了水上安全春運管理力度,做到遵章渡運,不違規、不超載、不冒險渡運,重點時段和特殊惡劣天氣情況下,鄉管員嚴格執行旁站式管理。

三、突出重點,狠抓難點,保證暢通。

一是在特殊惡劣天氣情況下,針對部分客運企業為防止事故發生,減少企業責任,采取關閉客運站(場),不允許營運車輛進站經營,也不對營運車輛進行管理,致使旅客不能正常出行,營運車輛不能正常發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安全春運工作的順利開展。對此,局安全春運領導小組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執法力量責令企業正常營業,調集營運車輛,加強“六防”措施,確保安全輸送旅客。同時,積極向上級部門匯報情況,爭取政策,保障了特殊惡劣天氣狀況下,安全春運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是針對往年只注重長途客運,忽視短途客運的實際,為保障農公班線客運安全有序,首次明確了各交管站是所轄區域運輸市場監管的責任單位,其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在春運期間各交管站必須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加強對本轄區運輸市場的監管。由其查處“黑頭車”,杜絕非法營運客車參加營運;查處不進站客運車輛在鄉鎮非法組客,杜絕站外發車;在重點時段、客流高峰期和惡劣天氣情況,運管人員必須堅守一線,加強現場監管,死看硬守。

三是制訂了運輸組織方案和應急預案,組織足夠的運力投入春運,適時調度運力,安排機動運力,為緩解高峰期運力矛盾,采取加密班次,縮短待客時間,滾動發車等辦法予以解決。特別要求客運企業對營運車輛進行視線管理,即不到發車時間的營運車輛必須在企業管理人員的視線范圍之內,不該發車的營運車輛不得隨意停放,不準私自出車到站外攬客,否則一律給予嚴厲處理,從而有效維護了春運期間的客運市場秩序。

四、強化宣傳、提高認識、營造氛圍。

為加強廣大人民群眾對安全春運工作的認識,取得他們的理解與信任。一是充分利用廣播、條幅、板報、廣播電視宣傳安全春運工作的有關政策和法規,并出動安全春運宣傳車、港監艇巡回宣傳。二是設立安全春運咨詢臺,派專人值班,向過往旅客提供安全春運問題解答,提供線路咨詢等。三是嚴格按照物價部門核定的票價標準,在各客運站醒目處公示各線路車票價格,杜絕了亂漲價現象,有效維護了旅客的切身利益。四是印制發放了《旅客須知》、《致廣大車主一封信》、《致車輛駕駛員一封信》、《致鄉鎮長一封信》、《致鄉管員一封信》、《致廣大渡工一封信》、《致學校一封信》、《致廣大學生家長一封信》、《致廣大學生一封信》等傳單八千余份,撰寫《春運簡報》六期,各客運企業管理人員、售票人員和鄉管員上車(船)宣傳,號召廣大旅客不在站外乘車,不乘超載車(船),不乘技術性能狀況差的車(船)。

五、嚴格管理,文明執法,杜絕三亂。

在今年的安全春運工作中運政各單位加強對“黑頭車”的打擊力度,對無許可參加春運的車輛,嚴格按法規規定的最低限三萬元進行處罰,不能交納罰款的對其車輛實施暫扣至春運結束。查處了部分非法客運站點,集中力量打擊異地客車在我縣始發經營行為,積極與河南省運管及運輸企業聯系,保持互動,加強管理,避免了事故發生。運政執法人員在行政執法均能做到程序合法,處罰得當,對所有行政強制措施及行政處罰決定,均嚴格依據國家現有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杜絕公路“三亂”發生。

六、嚴格檢查,認真整改,消除隱患。

為保證安全春運工作順利進行,及時了解和掌握安全春運動態,制定了《安全春運工作日程》、《春運安全檢查細則表》,局所春運辦依照檢查細則,局領導多次帶隊對各運輸企業及客運渡口進行督促檢查,下發整改通知書15份(其中道路運輸安全隱患通知書14份,水上交通運輸安全隱患通知書1份),有效地防止了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七、強化值班,認真統計,及時上報。

為保障信息暢通,各涉運單位均實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認真做好值班記錄,及時處理旅客投訴案件,溝通信息,掌握安全春運動態,安排專職信息統計員,對春運期間的各項統計數字進行匯總,詳細填寫《春運運力運量動態表》并按要求及時、逐級上報。

八、目前工作薄弱環節

1、異地經營車輛經過一段時期的整頓,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春運期間,有所反彈,仍需進一步加大整頓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