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果樹瀑布作文范文

時間:2023-05-06 18:18: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黃果樹瀑布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黃果樹瀑布作文

篇1

黃果樹大瀑布,其實本來是叫黃角樹大瀑布,但是因為貴陽的方言,慢慢地演變成今天的名稱:黃果樹大瀑布

黃果樹大瀑布極為壯觀,它寬七十六米,長一百零七米,是亞洲第三大瀑布。只見瀑布似銀河決口,從九天崩瀉而下,拍石擊水,發出轟然巨響,猶如萬馬失蹄,千軍仆地,氣勢磅礴;噴煙吐霧處,萬練倒懸,細如珠簾,粗若冰柱;飛瀑跌落出掀起軒然大波,碎玉四濺,銀珠輕揚,如蒙蒙細雨,似點點飛雪。陽光射來,瀑布霎時化作一道七彩長虹……

黃果樹瀑布是5A級的景區,在它后面,還有一個5A級景區,那就是水簾洞。很多人都知道,水簾洞就是西游記的主角,孫悟空的故鄉,是個在大瀑布后面的一個山洞,而現實生活中的水簾洞可不是像在西游記里面從大瀑布正面跳過去,而是他的側面的入口,可以從那兒穿過黃果樹大瀑布。

我們來到洞中,發現洞內有電燈,暗暗的光線使水簾洞透出一絲神秘的色彩,無數的石鐘乳在燈光中閃爍著不同的顏色,紅綠交錯著。石鐘乳的形態千奇百怪,有豐富想象力的人,從不同的角度看它,就會看出不同的形象,所以,我和大家一樣,都抬著頭,不停地東張西望。在里面游玩,一個不小心,頭上就會撞出來一個大包。

對于我來說,在水簾洞中,最為重要的是聽大瀑布的瀑布聲,因為在遠處聽瀑布時,我覺得黃果樹瀑布其實也沒什么特別,但是一到了水簾洞的門口,我的這種想法會完全改變了。那瀑布的聲音如雷轟鳴、如萬馬奔騰、如巨浪拍岸。那聲音,讓我的每一個細胞充滿了活力,我真正的感受到這大自然的偉大和恢弘。

美麗的黃果樹瀑布,為我的暑假生活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神奇的黃果樹瀑布,讓我領略到祖國山河的美麗。美麗的黃果樹、可愛的祖國,你們永遠在我的心中。

篇2

朋友,當你誦讀這一段贊美之詞后,可曾猜到它描繪的是何方仙境?這就是東方瑰寶--黃果樹瀑布。

黃果樹大瀑布在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西南,坐落在南盤江支流--打幫河上游的白水河上。雄姿蓋世,海拔990米,落差68米,寬81米。婉蜒曲折的白水河由北向南,像一條雪白的玉練,從斷崖絕壁上飛奔而下,洶涌澎湃,直瀉犀牛潭,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飛瀑激起萬朵浪花,濺起漫天雨珠,如飛花碎五,揚揚灑灑,在麗日映照之下熠熠閃亮,“紅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

無論你什么季節來到黃果樹,都能觀賞到瀑布千姿百態的奇麗景色:春天,百花爭艷,瀑布清流如黛,就像姹紫嫣紅中的銀簾,氣象萬千;夏季,在那驕陽似火的雷雨時節,河水暴漲,瀑布急流如飛,就像破浪而來的巨龍,奔騰咆哮,濤聲如雷貫耳。整個犀牛潭連同黃果樹村街,完全彌漫在金黃色的雨霧之中。麗日下,斜陽中,道道彩虹飛鑲其間,與白茫茫的瀑水交相輝映,妙趣橫生;時值秋高氣爽,瀑布碧流如玉,宛如璣珠懸空垂吊,美不勝收;冬天,雪松挺拔,瀑布銀流如絲,瀑沫星星點點,紛紛揚揚,別有一番風味。

涉過馬蹄灘,登上瀑布左側陡崖半腰,便到達了徐霞客所指“中宛三門”的“水簾洞”。“水簾洞”位于瀑布中段的峭壁上,巖石凹進呈三洞,洞口為瀑布所遮,凌空飛騰的水簾蔚為壯觀。洞壁四周鐘乳密布,如黃龍吐霧,如孔雀開屏,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洞中水聲如雷鳴,石乳上的水珠晶瑩欲滴,色彩斑斕,令人眼花繚亂,宛若置身于人間仙境……

黃果樹瀑布為什么如此多姿多彩,令人神往?這里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從前,白水河畔的石門寨窮苦人白妹、水哥相親相愛,人們都稱贊他們是天生的一對。而惡霸老甲山不擇手段地威逼白妹與他成婚。對愛情無限忠貞的白妹和水哥為逃出老甲山的虎口,星夜乘坐梭子船順白水而下,卻遭到老甲山九條大龍船的追趕。天仙化成老喜鵲,將身上閃光的羽毛化作劃河截流的利劍交給白妹。白妹每揮劃一劍,平穩的河水立即波搖浪翻,變成陡懸的瀑布,老甲山的龍船便一只只相繼撞巖墜瀑而毀。白妹連連揮劃利劍,便形成今天白水河上的瀑布群。而黃果樹大瀑布,就是當年白妹拔起老喜鵲的羽毛最后劃的一道,用以埋藏惡霸老甲山的地方。

其實,瀑布主要是由白水河流域的石灰巖地質,隨著地殼的不斷運動和變化,使地形支離破碎,在水流的地方,河床斷陷,成臺階式向下陡落而形成的。湍急的流水在黃果樹地段自然形成大小不等的九級十八瀑和四個地下瀑布。這些瀑布宛若長藤結瓜,遠近相宜,錯落有致,組成雄偉壯觀、瑰麗奇特的瀑布群。

篇3

一下車,我就聽見雷鳴般的巨響,果然不同一般。

我們順著彎彎曲曲的石徑,來到了瀑布對面的觀瀑亭。憑欄眺望,但見巨瀑似布如帛,洶涌澎湃。瀑水由懸崖直瀉牛潭中,氣勢磅礴。濺起的水珠高五六丈,閃銀亮玉,極為壯觀,仿佛那是無數晶瑩透亮的珍珠在陽光下跳躍。順著彎彎曲曲的石徑,我門又來到峽谷底。從下往上看,瀑布就像一塊巨大的白紗披在青山少女的肩上;又似老人白雪般的銀發一落千丈。瀑布那強有力的節奏,如同一支交響在我耳邊回蕩。它的美是無法形容的,它是一顆未經雕琢的鉆石,那樣晶瑩;那樣純樸。

大瀑布半腰有一個長約一百三十米的水簾洞,橫穿而過,置身其間,萬傾瀑水從頭頂轟鳴而下,驚心動魄。見到此情此景我覺得仿佛來到了孫悟空的花果山一樣,真是天地造化,使這里如同仙境一般。

黃果樹除大瀑布外,還有風姿各異的瀑布群,如瀑頂最寬的陡坡擴瀑布,灘面最長的螺絲灘瀑布,落差最大的滴水潭瀑布,形態最美的銀練墜潭瀑布等構成了“九級十八瀑”的洋洋大觀。

在貴州不僅瀑布舉世聞名,這里石筍密集、植被茂盛,水到景成,也給貴州增添了不少色彩。

篇4

去年暑假,爸爸帶我到貴州的黃果樹瀑布去旅游。那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空氣新鮮,景色迷人。游人看了這幅美景,對黃果樹瀑布贊不絕口。他們有人說它聲若雷鳴,氣勢磅礴;有人說它白水如棉,紅霞似錦;有人說它嫵媚娟秀,天生麗質。我被眼前這美麗的景色而陶醉,深深地吸了一口帶有涼意的空氣。轉過頭來,發現一位畫家拿著手中的筆正在描繪這世界上最著名、最美麗的瀑布。畫中的瀑布好象一個個音符從鍵盤中流淌出來,它讓我領略到了高山流水的韻味。

不久,遠處一群小鳥飛了過來,一只鳥媽媽在嘰嘰地叫著,仿佛在說“孩子們,這里的風景真美呀,我們快來這里安家吧!”小鳥們點了點頭。不一會,一只小鳥啄了一些泥,另一只小鳥銜來了一些很小的樹枝放在了樹的枝頭上,鳥媽媽關心地對孩子們說:“你們要把窩搭結實點,這樣才能遮風擋雨,睡得舒服些。”它們費了半天工夫才把窩搭好。可是,一個小男孩這時卻想把小鳥們費盡心血而搭起的窩給毀了。我看到之后十分氣憤,跑過去對他說:“小弟弟,請你不要把小鳥們剛搭好的窩毀了,小鳥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好好保護它!”并說:“小鳥沒有窩就象我們沒有家一樣,它將會四處流浪,別人還會傷害它。”小孩聽后羞愧地低下了頭,他說:“大姐姐,我知道錯了,回去后我要讓我爸爸做個警示牌,在上面寫著:請大家保護小鳥,并愛護一草一木。”我聽后開心地笑了。

不知不覺太陽下山了,余暉照在瀑布上,瀑布顯得更加絢麗奪目。最后,我和爸爸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美麗的黃果樹瀑布。

篇5

大家都應該知道李白曾有“飛流直下三千尸,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千古絕唱,倘若他見到了比廬山瀑布更大、更壯、更奇、更美的瀑布,目睹令人驚心動魄的黃果樹大瀑布,又會留下怎樣炙熾人口的詩篇呢?此時此刻,我們雖不能改變歷史,但依然止不住內心對瀑布的贊美。

只要一進入風景區,就可以聽到“嘩嘩”的聲音從遠處飄來,像是微風拂過樹梢,漸進漸響,走一會兒,便可以看到一條瀑布懸掛在巖壁上,好像一匹寬大白布正從織布機上瀉下來。那“嘩嘩”的水聲,最后像潮水般涌上來,天地間只存下一片水聲了。

它瀉落在一片群山懷抱的谷地里,中間一口小小的綠潭。在潭邊可以感受它那美麗的水花,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霧般騰空而上,隨風飄飛,漫天浮游。

離開潭邊,我們可以沿著石徑登上山,繞到瀑布的后面就是水簾洞了,那種完全沉醉和融入瀑布的感覺就留給你們去體會吧。

好了,我們這就進入景區吧!

篇6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在教學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優勢。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語文教學中如果能夠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會讓語文課堂豐富多彩起來,因為多媒體技術是一種集聲音、文字、圖像等多種媒體與計算機結合起來的技術。正確適當地使用多媒體能夠促使師生的交流更融洽,能夠彌補學生與文本交流時遇到抽象的、語言描述不完整的問題,從而形成好的課堂氛圍。利用多媒體制成動畫,不僅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小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渠道,運用不同的感官進行學習,這樣就使小學生原本感覺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果。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利用多媒體教學親身受益的經歷。

一、 多媒體為識字教學添花

哲學和心理學的活動理論認為:長時間單一的靜態思維活動,會使大腦產生厭倦的情緒,然而動態的思維活動有利于信息的接受和強化。因而在多媒體教學中,通過圖、文、音、像,更為形象、具體地表現識字內容,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生活中與課程相關的識字情境,把漢字教學巧妙地寓于情境之中,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絕大多數的孩子都喜歡動畫片,他們對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多媒體有圖文并茂、聲像并舉、動靜結合的特點,比死板的書本更能滿足孩子們的需要。比如:“二木林,三木森”這一課時,我運用網絡動畫,由“一棵小樹”到“茂盛的樹林”再到“濃郁的森林”,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把文字與生動形象的畫面相結合,深入淺出,不僅讓學生記住“林”“森”二字,而且加深了學生對字義的理解,從而驅動他們主動地去學習,對學習生字產生興趣。利用多媒體不僅能激發識字興趣,還能提高識字效率。

再如教學“眉”字時,我把它設計成富有動感、生動有趣的畫面進行教學,這種由圖到字的學習,正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也激起學生探索有著無窮奧秘文字的欲望。此外“喝”與“渴”讀音相近,形相似,光憑機械地記憶對學生來說要花力氣,費時間,結果不一定能把它們區分開。如果利用多媒體,就很容易把它們辨認。認識它們時首先出示小朋友喝水的動畫,讓學生明白喝水用口,閃爍“口”字旁;那么渴了需要水,再用動畫把“水”逐步演變成“氵”,與“曷”合并起來成為“渴”。這樣一來不僅把這兩個字區分開了,而且讓學生能長久地記住它們。多媒體技術為識字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學習工具和方法,使課堂充滿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從而提高了識字效率。

二、 多媒體為閱讀教學加彩

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有效的直觀手段創設教學情景來刺激學生的感官誘發學生的興趣,可以改變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有效地調動其積極性,使學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直觀的自由的學習環境,通過動畫、文字、圖片、聲音創設情境,渲染氣氛,起到教學語言無法替代的作用。比如學習《飛奪瀘定橋》這一課時,讓學生觀看電影片段:“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濤聲震耳欲聾,人走在上面像蕩秋千似的,加上敵人的槍林彈雨……”通過直觀的畫面與聲音,使學生感受到瀘定橋之險,奪橋之艱,從而體會到戰士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英勇氣概。在真實情境中學習,有效地調動多種感覺器官,達到了聲色具備、視聽相聯的新境界。

由于多媒體教學是多種元素教學的手段,運用它服務于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進入教學情境,有效地將舊知與新知予以鏈接,實現知識的遷移。例如:《黃果樹瀑布》這樣描寫瀑布:“……瀑布從巖壁上直泄而下,如雷聲轟鳴,山谷回應,坐在下面,仿佛置在一個圓形的樂池里。四周樂聲奏鳴,人就漂浮在一片聲浪之中,每個細胞都灌滿了活力……任涼絲絲的飛珠撲上火熱的臉龐,打濕薄薄的衣衫,我們聆聽著訇然的聲音 ……”對于黃果樹瀑布的景象的描寫,孩子們也許還能想象的出來,然而聆聽到的訇然聲音及作者觀后的感受,如果學生沒有身臨其境的體驗,僅僅依靠語言文字來感悟那種境界仍有一定難度。在學習此部分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黃果樹瀑布聲像資料請學生欣賞,然后交流感受。孩子們有的說:“黃果樹瀑布濺起的水霧充滿了神秘感。”有的說:“這時讓我想起了葉圣陶文章中的:‘如煙、如霧、如塵。’”有的說:“黃(上接36頁)果樹瀑布不僅壯麗,而且給力,讓我渾身充滿力量。”……這些感悟有的超越了書本,最巧妙的“給力”一說,體現了學生通過觀感生成的獨特的感悟。如此看來,學生在形象、生動、逼真的情形里學習,悟到了語言的內涵,同時也高效地進行自身知識的構建。

三、 多媒體為作文教學增輝

篇7

一、進行積極的師生互動,拉近師生關系

小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能夠積極主動進行探究,而對自己不感興趣和不喜歡的教師就產生不了學習的熱情。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領悟和思維獲得提高,不僅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要使課堂教學“動”起來。只有教師和學生在對知識進行討論過程中,學生才能受到教師思維的啟發,從對知識的陌生,逐漸過渡到理解知識,最終達到對知識本質的深刻把握。要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活力,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進行知識、信息的傳遞,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和重視,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知識的深層次分析中。在有效互動教學中,學生敢于向教師進行提問,把自己的看法有理有據地表述出來,并針對重點知識和教師進行探討,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友好、和諧,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創設情境,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師要改變課堂教學中沉悶的氛圍,通過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讓他們在輕松的環境中進行思考,使課堂學習中時刻閃現學生智慧的火花。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新穎的課堂情境來對學生進行誘導,引發他們的主動性,使學生多思、多問。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引導,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學習的成功感,樹立起學好語文的信念。由于小學生的直觀思維較強,為了讓學生盡快地進入到課文的意境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創設出具體的情境來,使學生快速地融入到課文表達的意境中來。

例如,在教學《埃及金字塔》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有關埃及的古老傳說以及金字塔的未解之謎,在故事的渲染下,學生非常迫切地想要知道有關埃及金子塔更詳細的信息,使他們主動翻開課文進行認真細致的閱讀,有效加深了他們對文章的理解。

三、創新教學形式,引導學生深入探究

隨著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進行,要實現高效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從教學方式和教學形式上進行改進,讓學生的思維在上課伊始就開始活躍起來,使他們積極地完成教師布置的探究任務。

例如,在教學《黃果樹瀑布》時,我運用課件帶領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了一場身臨其境的“旅游”,讓他們在觀看過程中調動思維進行積極思考,既領略了黃果樹瀑布的美,又對課文內容有了強烈的探究興趣,主動深入到課文中去,了解更多有關黃果樹瀑布的特點。而在教學《變身龍》時,我讓學生來擔任小導演和演員,通過仔細分析課文中人物的特點來進行表演。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形式有效吸引了學生的眼球,使他們在上課過程中不再做小動作,而是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

四、精設巧練,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結束后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語文習題,認為練習的題目越多,學生的語文能力越強。殊不知在這種題海戰術的學習中,學生是對題目的記憶和對知識的生搬硬套,在考試的過程中遇到做過的題目能輕松地解決,而對于沒有見過的題目,學生會不知所措,不能準確地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

教師要從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入手,通過精心設計練習題目,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思維和方法,并對知識達到舉一反三,提高學生的分析和總結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使他們提高語文探究的興趣。

五、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發展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發展學生的素質,就不能局限于讓學生學習教材中的內容,而是在教學中運用自己豐富的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并把他們對語文的興趣引申到課外,讓學生通過課外學習和探究來提高語文綜合能力。在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方面,教師要從他們的興趣出發,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讓他們把對語文課堂的興趣引申到課外,繼續進行語文知識的探究。

例如,組織愛讀書的課外活動,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圖書,通過認真閱讀來進行演講。通過這個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高效地在閱讀中吸取知識,促進語文能力的發展。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手抄報的設計,教師布置出設計主題,由學生收集資料,進行設計。在設計過程中,學生為了讓手抄報獲得較好的效果,他們會積極主動地查閱書籍,通過網絡收集材料,制作出優秀的手抄報,發展了學生的語文創新思維。

六、把多媒體技術和語文學科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利用多媒體豐富多彩的圖片資料,直觀的表現方式,能讓語文課堂活躍起來,使學生在強烈的感覺刺激下對語文產生興趣,主動進行思考和探究。例如,在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時,教師可以播放和課文內容有關的視頻片段,讓學生通過觀看來引發疑問,在他們想要知道更多的故事內容時,就引導他們通過閱讀課文來釋疑,同時能夠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使他們通過閱讀積累更多的知識。

總之,要實現創新性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要從改變自身的觀念做起,有效地改變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學習方式。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思考,需要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增強互動的過程中,才能使對方語文知識的理解進入到更深層次,使語文課堂充滿智慧之光。

參考文獻:

[1]高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考試周刊,2009.

[2]傅媛.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展示的舞臺.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1.

篇8

九寨溝導游詞作文一 親愛的游客:

大家好!

首先歡迎大家來到九寨溝我是九州旅游工司導游我姓趙大家叫我小趙。很高興見到你們接下來的路程都要我來帶你們。

九寨溝在四川北部的萬山叢中,它是因為四川北部中的完山叢中,有幾條神奇的山溝。周圍散布著九個藏族村寨,所以,人們稱它九寨溝。

進入九寨溝了大家現在可以邊聽我說邊看風景。

我們現在到了密林深處游人很稀少有很多珍稀動物但要小心警惕。

旅游到這就結束了,歡迎大家提出你的寶貴建議。

九寨溝導游詞作文二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小劉,我們現在乘坐的是藍天旅游社的車。

我要先提醒大家:1、不大聲喧嘩2、不要亂丟垃圾,如果被管理員看見會罰款200元3、如果帶了孩子請看好自己的孩子。

下面我就和你們介紹一個美麗的傳說:九寨溝因有九個藏族人居住的寨子而得名。傳說有一個貌美如花的姑娘住在這個勝地,一天她在繡樓繡花,一個英俊的青年向她求婚,并送給她一面寶鏡。她特別喜歡這面寶鏡,拿著它照來照去,結果一失手,寶鏡掉在了地上,被摔成了108片碎鏡片。這108片摔片竟變成了大小不同的湖泊九寨溝風景區共720平方公里,現在開發出供大家游覽的僅50平方公里。在這片風景區中,景點以丫行的三條溝分布。

游人進入九寨溝先到樹正溝。

九寨溝真的很美你能去看就更好了。

九寨溝導游詞作文三 各位游客們!大家好!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導游,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有名的名勝景區九寨溝。在游覽過程中希望大家做一個文明的游客,不要亂扔垃圾等不文明的事。要保護環境,下面我們開始游覽了。

我們首先來到的絢麗群山倒影景觀,那河水嘩嘩的流著,旁邊還生長了很多棵桃樹,那香味,在200左右好能聞到呢!好了!現在我說說九寨溝的資料吧!

九寨溝風景區位于阿貝(土字旁的貝,我不會打)、(上面兩點中間三橫一豎下面做個無)族自治州南坪縣的中南部,距成都424公里,距公元約320公里。九寨溝以飛瀑、翠海、森林、雪山構成的自然風光,九寨溝有著稱做童話世界的美譽。1982年被我國列為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近年又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好了,我就介紹到這里,九寨溝還有許多故事和歷史呢!游客們!你可以去查九寨溝的故事和歷史!大家可以繼續參觀,記得要注意安全!謝謝!

九寨溝導游詞作文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彭xx,今天由我為大家做導游。歡迎各位到九寨溝觀光游覽!

九寨溝以原始的生態環境,一塵不染的清新空氣和雪山、森林、湖泊組合成了一幅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風光,顯現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譽為童話世界、人間仙境。九寨溝的高峰、彩林、翠海、疊瀑和藏族風情被稱為五絕。九寨溝既是自然保護區,又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同時,還被列入世界人類自然遺產名錄。

九寨溝之美在水。這里湖泊很多,當地人叫海子。據說大大小小的海子共有108個,最小的面積不到半畝,最長的長海長7公里,長海的景色最為動人。近處綠水,清澈見底;遠方蔚藍,平靜無波;兩岸山樹,映入海中,以綠為主調的色彩和周圍寧靜的環境,使人恍如踏入仙境。這里的湖,水的透明度有的達30米,在別處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因為這里森林多,地層是石灰巖,含大量碳酸,對水起到了凈化的作用。透過清亮的水,湖底的澡類、沉積物和山峰樹影一起映入眼簾,顯得五光十色,稱為五花海。

九寨溝的瀑布也叫人神往。這里河道縱橫,水流順著呈臺階形的河谷奔流而下,構成數不清的瀑布。有的細水涓涓,有的急流直下,有的如玉帶飄舞,有的似銀河奔瀉。寬度或長度超過貴州黃果樹瀑布的就有6條之多,其中諾日朗瀑布,寬100米以上,高20多米,水流凌空而下,銀花四濺,水聲隆隆。樹正瀑布不寬,但高30余米,湖水分兩路猛瀉谷底,震耳欲聾。有的瀑布呈多級下跌,崖壁上長滿繁茂青翠的樹,瀑水從林間穿流下瀉,形成罕見的森林瀑布。

篇9

語文教學與數學等其他學科相比,更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在小學生邏輯思維薄弱,抽象思維正在發展階段,如何提高學生形象思維水平,促進其他思維活動的發展,對完成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實現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的首要任務。要完成這一任務,方法有許多,但筆者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一、變抽象講解為形象引導

在實際教學中,抽象講解的事例很多,如“這個詞詞義是什么?”“這件事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你覺得我們要學習課文中主人公的什么優秀品質?”“你向英雄學習什么?”“你學了這篇文章有什么收獲?”等等,這些問題對激發學生抽象思維興趣,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幫助,但對提高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卻沒有益處,只會使語文課的“語文味”日益淡薄,使其變得枯燥呆板,使學生厭煩語文學習。但是,如果我們換一種提問方法,增加形象思維的因素,就會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如在講《花潮》一課前,老師先讓學生想象并用語言描述出花潮是什么樣的景象,使學生想象,然后再學課文,學生通過對比,找出自己想象與課文描述的疑問。小學生具有刨根問底的特點,這樣就能增強學生聯想的興趣。再如,在講《馬背上的小》時,問學生,“牛膝上還有幾個牙印?是怎么回事?”學生們各抒己見,根據各自對的了解,展開了聯想,發言踴躍,不但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也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革命史的教育。

二、挖掘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

在小學語文課中,涉及到形象思維的課文很多,如果能利用好,學生的形象思維會得到長足的發展。如有位教師在講《瀑布》一課時,展示了一幅景色美麗的黃果樹瀑布的彩圖,給學生以身臨其境之感。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展開想象,使學生仿佛聽到了震耳的瀑布之聲,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再如一次在指導學生背誦《采蒲臺的葦》文章開頭的1—3自然段,先背第一自然段,師說:“我們一個人讀兩遍就開始指名背誦,看誰背得又快又對。”當學生都說背不下來的時候,老師卻背了下來,學生們感到很驚訝。引起了學生們的求知欲望。教師抓住了有利時機向學生進行指導背誦,全體學生全神貫注,鴉雀無聲。師講:我為什么能背得這樣快呢?因為我進行了想象,作者到白洋淀的第一個印象是什么?是水和葦草,葦草和人們的關系。正是由于這一點,第二句寫到處是葦,第三句寫人在葦里穿來穿去。只要大家聯想一下,這段課文就很好背了。同學們試著背了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記得很快,使背誦興趣高漲。可見,利用好教材的形象資料,對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大有益處。

三、利用作文教學,培養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

要作好文章,只懂得造句和語言的邏輯關系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有較強的形象思維能力。一般來講,作文要靠學生生活積累,實事求是地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但是,有許多作文并不是靠生活體驗,而是靠學生的形象思維,正如某文人所言“要寫殺人犯,未必需要親自去殺人”,這句話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形象思維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如讓學生寫冰窗花,就是一種很好的形象思維能力的鍛煉。寒冬的一塊玻璃上的冰窗花,由于觀察者不同,作出的文章也會各有千秋。再如讓學生寫垂柳,教師除讓學生認真觀察柳樹外,還強調要展開聯想,通過引導,有的學生在作文中寫到“那垂下的柳條像少女的一頭漂亮的披肩發”“那細嫩的柳葉象仙女的眉”,通過形象思維把物人格化了,使文章非常生動。

篇10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契合點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且實用性極強的學科,其知識掌握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與他人的交流,甚至影響到其性格和以后的成長,因此,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意義重大。小學階段屬于啟蒙教育階段,學生具備基本的認知能力,在五年級時已具備一定的讀寫能力,如何讓學生通過閱讀,提升自己的書面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挑戰。

1.在閱讀中積累語言素材,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

自古以來,我國文人墨客在寫作是就有引經據典的習慣,尤其是在詩歌中,典故的運用可以幫助詩人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例如:“長亭”代表送別,“采薇”比喻隱居避世,“紅豆”寄相思,“桑榆”寓晚年。這些其實都是一種在閱讀中積累語言素材,并將之運用在自己的文章中的具體表現。因此,老師應該指導學生在閱讀時將一些優美的詞句摘抄并背誦下來,運用在自己的作文中。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是考核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一種形式,多為敘事文,因此積累一些描述性的詞句,對于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是較為有意義的。比如說,在五年級上冊的《梅花魂》中,作者以“多多冷艷,縷縷幽芳”來描述梅花,梅花在我國文學作品中是不屈不撓的象征,因此里面寫到:“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積累這些優美的詞語,將之摘抄在筆記本上,背誦下來,理解并將之運用在作文中。

2.在閱讀中學習寫作手法,提高文字表達能力

模仿就是一種學習,學習就是不斷進步。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斷模仿,不斷學習他人優秀之處,閱讀與寫作的契合點,其實就是模仿,使用文學家創造的優美辭藻,學習他們那種或熱烈或委婉的情感表達方式。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文學作品類型豐富至極,包含古詩、詞曲。現代詩、散文等多種形式,這些文學作品不僅表現形式不同,其表達手法也各有特色,當然,基礎性的表達方式是相同的,比如擬人、比喻、排列等,學生在閱讀中,就是應該學習這些表達手法,使自己的文字更為形象生動。

能夠選人課本的文章,一定有它的優秀之處,因此,老師可以在授課時與學生共同探究寫作手法。例如,在學習到《黃果樹瀑布》一文時,第二段的內容為“透過樹隙,便見一條白簾掛在巖壁上,上面折為三疊,似一闊幅白娟正從機杼上吐瀉而下,而那‘嘩嘩’水聲合成了千萬架織布機的大合奏,響遏行云”,老師在課堂上著重分析這一段,明確比喻手法的作用。在寫作時,同學們開始采用這些表達手法來描述一件事物,比如說以白雪喻梨花,將自己的玩具熊擬為好朋友,獲得了老師的贊賞。

3.讀有所思。寫有所感

讀后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作文形式,也是老在課后經常布置的課后作業,比如讀完一則寓言、一本名著或者看完一部影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閱讀與寫作,其實是一個相反的過程,前者是通過文字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后者則是將自己的情感以文字表達出來讓讀者感知,二者聯系緊密,不可分割。老師在授課時,除了讓學生學會課文中新的詞句外,還應該引導學生思考其中表達的情感,學習他們那種表達方式。文學作品的高度,并不是以優美的辭藻、華麗的語句、花哨的表達手法來衡量的,而是其中情感的深度以及思想的高度。

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中《再見了,親人》為例,全文都是一些敘事性的描述,講述了大娘、小金花、大嫂三個人的故事,平直性的敘述手法,偶爾幾句反問,卻讓人感受到同志對于朝鮮人民深沉的愛,以及親人般無法割舍的情感。世間最偉大最不可分割的,莫過于以血緣關系為樞紐的親情,同志與朝鮮人民雖沒有血緣關系,但是他們的情感卻與親人無異。同學們可以在課文的學習中,反思生活中自己的親人為自己所做的感人的事情,以直接的敘述手法將事情表達清楚,同學之間互相交流,看是否能夠感動到他人,不少同學在學習完這篇課文之后情感表達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