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級下冊作文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2: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4年級下冊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4年級下冊作文

篇1

在我童年的生活寶庫中,有許許多多對各種活動的記憶,這些就像一顆顆發光的珍珠,串成一串光彩奪目的項鏈,構成了我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記得五歲那年,一次偶然,聽到爸爸和姐姐聊天說道:“誰肚子里的墨水多,誰就有學問。”

一天,爸爸不在家,我偷偷跑到爸爸的書房里,拿起一瓶墨水,擰開蓋子聞了聞臭臭的,心想:這墨水可真難聞,怎么喝呀?我用舌尖甜了一小口,哇!又苦又澀。我靈機一動,從廚房里拿來了白糖,往墨水里放了一勺糖,攪拌一下,又舔了一口,還是那么澀,沒辦法,為了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我只好捏著鼻子,“咕咚咕咚”喝了下去。我高興地大喊:“我終于有學問了。”

篇2

孔乙己被打斷腿后,他離開酒店,,一拐一拐地匍匐前進。這時,不遠處一片鑼鼓聲,還伴隨著一陣陣的賀喜聲和鞭炮聲。“是新官上人啊!”孔乙己回過頭,原來是丁舉人的管家在說話,他問,這個新官是誰?丁舉人的管家瞥了他一眼,說:孔乙己,你以為是誰啊!你有資格問我嗎?被我家老爺打斷了腿,現在想和新縣官攀關系嗎?你有什么本錢啊?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孔乙己不語。孔乙己轉過頭看著縣官,他覺得這個縣官甚是眼熟,只是想不起在那里見過。這時縣官看見了他,立即下車走到他身邊,高興的對他說孔先生還記得我嗎?”孔乙己一臉疑惑地望著他,他又說:“一年前,我上京考試,被山賊搶劫,路過這里,孔老先生省下喝酒的錢,送給我當作盤纏,助我上京。我考試高中狀元,一個月前被調到這里當官。”孔乙己漸漸回憶起來,點了點頭。縣官拉他上了一頂新轎子,并公開拜他為老師。孔乙己的事不知什么時候在魯鎮傳開了,第二天,丁舉人就帶了幾百兩銀子和一份房契來拜訪孔乙己。孔乙己再三推辭,丁舉人卻硬塞給他。又因自己打斷了孔乙己的腿,不住地給孔乙己賠罪。留了半日,笑瞇瞇地走了。有了錢,他先去醫院把它的腿治好,過了不久,他出院了。丁舉人聽說他的腿痊愈了,特意去接他,當孔乙己出來時,丁舉人已經在門外等候多時了。丁舉人說:孔先生,請上轎,走到半路,對丁舉人說:我要去咸亨酒店,我還欠那里的掌柜十九個錢呢,我到那吃頓飯順便把錢還清。到了咸亨酒店,他穿著整齊華麗的長衫,要了幾碗酒和一碗葷菜。過了好一會兒,他叫來掌柜,問:“一共多少錢?”掌柜恭恭敬敬地說:“五十個錢。”孔乙己說:“上次一共還欠十九個錢吧,這次一次清了吧。多余的就不用找了。”說完,一個仆人手一揚,扔出了一百多個錢,攙扶著孔乙己走出了大門。掌柜跟在后面,笑瞇瞇地送走了孔乙己,笑嘻嘻地回到房里數錢去了。

不久,孔乙己考上了秀才,緊接著就考上了舉人。不久。他也成為了一個縣官,眾人對他刮目相看。不過,它比別的縣官好得多,一次,一個人來他家,發現他家有許多書,想偷一本,正巧被孔乙己的管家看到了,于是將這個人帶到孔乙己面前,孔乙己看了一眼這個人,發現這個人也穿著破舊不堪的長衫,臉上也有傷痕。他想起了自己過去的經歷,他的生活一定跟我過去一樣,我不能像丁舉人把我的腿打斷那樣打斷他的腿,于是,就慈祥的對他說,您想看哪本就拿去看吧,

不過,我要告訴您:做事不要小偷小摸,要先想結果再去行動,否則不會有好下場的,這個人一臉疑惑,于是,孔乙己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講了一遍,這個人才明白。自此,這個地方變成一個安定和諧的城市

篇3

而我總在深夜醒來,看月亮把樓下的薔薇的枝條長長地畫在卵石上,那上面長滿了青請的花苞。

我在深夜里,聽見了春天的靜。縈繞在耳邊的,有一種聲音特別短促,想一勺糖倒進紅茶時發出的聲音一樣,那應該是小雨拍打到樹上的葉子的聲音。它們讓人想起了白天那些引領著道路通向小區的梧桐樹。

“沙……沙……沙”,在夜幕里,形成一段緩慢的旋律。

緩慢是沉穩的B小調。循著夜的軌跡滑著。

在春天的草地上,長滿了毛茸茸的蒲公英,帶著一種淡黃的色澤,成簇成簇擁擠地隱藏著。

像是空氣中的雨滴。

沒有驚擾。沉沉眠眠。溫柔的風拂過逐漸成形的花海。在溫和的春里。

“而你我如同尚未啼哭的生命,時光切不斷綿長的沉眠。”

篇4

1. 與單詞教學的整合

五年級上冊Unit 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中的Let’s start是老師描述一種食物的形狀、顏色、味道等,讓學生猜是哪一種食物,而這些食物也正是我們在Let’s learn中要學習的單詞。上課時,我先貼上幾種已學過的食物圖片,再對其中的一種進行描述,讓學生猜出所描述的食物。學生猜出兩種食物之后,我再描述一種黑板上沒有的食物,加大難度挑戰學生的慣性思維,順理成章地導入新課,學習新知識。

2. 與對話教學的整合

五年級下冊Unit 3 “My birthday”的情景圖中畫了一個轉盤,我們也學著制作了一個相似的轉盤,上下兩層,上面一層寫著12個月的英文單詞,下面一層寫1到30的數字。上課的時候請一個同學上講臺來轉轉盤,轉盤停止時(結果只供轉者看),臺下的同學與臺上的同學進行對話。這樣既創設了情景,又制造了信息溝,給學生進行對話溝通提供了可能性。

3. 與整個單元的整合

六年級下冊Unit 3 “Last weekend”和Unit 4 “My holiday”都是有關過去式的話題。兩個單元Let’s start的設計形式是一樣的,都是先復習一般現在時。其中所呈現的詞組是本單元Part A和Part B部分將要學習的詞組原形,而Let’s chant和Main scene里的句子正好都是本單元的主要句型。根據這些特點我們決定對整個單元進行大調整,把Let’s start,Let’s chant,Main scene的內容當作導讀課來上,用一節課的時間來學習Part A和Part B在Let’s start中出現的詞組和單元的主要句型,讓學生對整個單元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感知,進行總——分——總的學習。

4. 與寫作教學的整合

Let’s start也是一項brainstorm式的活動,根據這一特點,在五年級下冊Unit 1中,我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察Main scene的圖片(可以自己增加一些活動),說說Zoom’s Day,并讓小組長做好登記。(如圖)

篇5

關鍵詞:英語作文教學;循序漸進;在樂趣中引導

中考書面表達試題屬于測試考生語言操作能力和書面交流能力的題型,它能較全面地反映考生所掌握的語法知識、詞匯知識、遣詞造句和運用英語進行思維的水平,是中考試卷中的一道壓軸題,是對學生寫的技能的考察。《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寫的技能指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知識與技能進行信息溝通、再現生活經歷、描述周圍事物、發表意見和觀點的能力。初中畢業生在畢業時要達到五級標準,即要求學生能根據寫作要求,搜集、準備素材;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能使用常見的連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據所給的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在寫作中單詞拼寫、時態運用以及對句型、詞組、固定搭配的準確把握和文章的連貫性都應給以足夠的重視。

要達到以上要求,單憑每學期寫幾篇作文是遠遠不夠的,況且,一提到寫作文,大部分學生都會感到頭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學習實踐中形成發展起來的。因此,我們只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體會到語言本身的交際功能,體驗到成功運用知識的喜悅,才能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做有心人,從低年級開始,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有計劃、有梯度、循序漸進地把培養學生寫作能力這棵“柳”,每節課的課堂教學,從學生興趣出發,日積月累,在不知不覺中,達到“柳成蔭”的目的。如何做到這一點呢?筆者做了以下嘗試:

一、夯實基礎,步步為營

在課堂教學中,我狠抓基礎,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階梯達標訓練。每節課開始都要進行聽寫,學生相互批改,反復聽寫,反復批改,等到一個單元結束時,班里有一多半的同學能寫對本單元所有的生詞。重點短語讓學生在反復操練中理解、記住、并能熟練造句,在造句、串字成句中,形成由識記到運用的能力,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如在講Go For It(七年級 下冊) Unit 11 3b時,有一句“I enjoy reading your‘What’s Cool’ article in the school magazine.” 針對里面的“enjoy doing”,我講了它的用法及其與“like doing”的區別,并要求學生分別用這兩個短語造句。有的學生造出了下列句子:I like doing my home work, but I enjoy playing computer games. 從這位學生的造句和其他學生會心的笑聲中,我明白學生理解并掌握了這兩個短語的用法。我給出本單元學的幾個單詞短語,讓學生編出內容相關的幾句話,然后連句成文。如本單元的mind, stand, soap operas, sitcom, sports games 編成如下段落:My mother likes soap operas. I don’t mind it. I like sitcomes. But my father can’t stand soap operas, he likes sports games.

語言的學習,從字、詞、句自然要過渡到篇,每個單元學完后,教師要及時進行歸納、小結,最后落腳在寫作。如在學完Go For It(七年級 下冊) 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 后,我給了學生一個表格:

要求學生根據表格,使用本單元所學詞匯短語,在課堂上作口頭匯報,我先叫好學生起來做示范,再鼓勵差一點的學生起來展示。 很多學生作出類似這樣的匯報: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my family. My father is a driver.But he wants to be a policeman because it’s very exciting. My mother is a bank clerk. She thinks it’s kind of boring. She wants to be an actress because it’s interesting. I am a student.I want to be a doctor because I can help people.

等大部分學生都能用流暢的口語講出來時,我再要求他們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如此寫作,步步為營,水到渠成,學生不會無從下筆或不著邊際,再不會覺得寫作是件很難的事。

二、就地取材,形象直觀

課堂上,我經常要求學生使用班里的同學或教室周圍的物品作為學習的輔助教具。這種方法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所學知識,學會運用語言。如在講call…at 這個短語時,一位學生造的句子是:Please call Wulei at 799923 to tell her to come early. 大家知道吳蕾經常遲到,在善意的微笑中記住了這個短語。

又如Go For It(七年級 下冊) Unit 7 1a,這部分主要讓學生學會描述人的外貌,包括身高、體重、發型等。描寫發型的:short hair, curly hair, long hair, straight hair; 描寫身高的:tall, short, medium height;描寫體重的:thin,heavy, medium build。我把這三組詞匯給學生講解并讓學生熟記后,讓一個學生站到講臺上,對他進行描述:Wang Hai is tall and he is of medium build. He has short hair. 同學們仔細聽著我的描述,同時饒有興趣地觀察著有點不好意思的王海 ,我讓學生大聲重復一遍我剛才的的描述后,讓學生兩人一組,描述自己的同位。然后我要求學生再加上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使人物特征更加明顯。最后讓學生在練習本上描寫一個人,找幾位同學讀一讀他們寫的小短文,讓大家猜猜Who is he/she? 比如宋云楊寫的短文是:She is of medium height.She is a bit thin. She has short traight hair. She is a beautiful girl. She likes singing and dancing. She plays the guitar well. 她讀完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喊:“周彤!”

學生感覺這節課好像在做游戲,卻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用英語描寫人物。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篇6

陽光帶給人們新的開始,陽光帶給人們喜悅的希望,陽光帶給人們向前沖的力量……想要看見陽光的人,也許有的是一直困在迷宮或黑暗中的迷途人,也許有的是在入口外踱步思量的人,也許有的正沉浸在成功的興奮之中。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四年級下冊陽光作文大全,供大家學習。

四年級下冊陽光作文大全1生活中,我們被別人關心的事情其實有很多的。

鏡頭一:那是六年級的寒假。那一年冬天,非常冷,一月上旬就下了三四場雪。冬夜,站在窗前,萬家燈火早已不見,窗外只有死氣沉沉的沉默。好動是小孩子的天性,我也不例外,整天悶在家里,我覺得頭都大了不少,我趁外婆不注意溜了出去。回家,我拿了點兒票子,開始了我的冬季特別行動,技術含量相當低。

這行動內容就是出去溜達幾圈,找家沒有關門的店“充饑”,或是找家沒有關門的影院看電影。我在街上無所事事地瞎走,不知不覺走進了聯華超市。我買了一小堆零食,我手捧著感覺像一只企鵝,笨手笨腳的,行動不便。超市門口剛拖過,也許是因為天氣冷,結了一層薄冰,此時的我正欣賞著音響里許嵩的《斷橋殘雪》,絲毫沒有注意(這只能怪音樂太美妙)。

我只覺得身體瞬間后仰,我看見了天花板,然后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我一陣眩暈,只覺得屁股一陣麻木的刺痛,卻怎么也站不起來。

事實證明,雷鋒總是在此時出現。一個架著眼鏡的中年男人走了過來,伸手抓著我的腋下向上一提,我終于站了起來。他拿出紙來擦了擦我衣服上的泥水,還不及我拍照道謝,閃進人群不見了。也不知是不是天意,過了不久,雪停了,久違的天空漏進了一縷陽光。

鏡頭二:十月長假的第一天,我過得那叫一個滋潤。晚上,姑姑叫我去她家度假,我收拾一下行李,馬上出發了。我正想象著要成為一個偉大的核武專家,不料我的黑日夢被一輛逆行的電瓶車給撞醒了。電瓶車一溜煙地跑了,我坐在地上,一臉迷茫。又是一個眼鏡男,中年人,跑過來把我拉了起來,順便幫我上了自行車的鏈條,然后又不見了,只剩下原地咬牙切齒咒罵電瓶車的我,這是晚上一縷陽光。

時隔今日也很久了,那兩個中年眼鏡男的樣子早已淡忘,他們只是我記憶影像中的兩個小鏡頭,卻讓我牢記了許久。同是中年人,黑框眼鏡,穿著黑衣服,都是好人。這才是我心中的陽光,不一定是金色的,是黑色的,黑眼鏡的“黑”,黑色衣服的“黑”,卻一樣在我的心里煥發著溫暖與光芒。

四年級下冊陽光作文大全2如果說是春讓小草嫩了起來,夏讓花草繁茂了起來,秋讓瓜果成熟了起來,冬讓江面安靜了起來。那么,是陽光,使四季活了起來。

春天的草地,處處可以覓到陽光的痕跡,春天的陽光從不躲藏,像母親溫柔地,輕輕地為剛蘇生的小生命披上一層薄薄的金色紗衣。小草是新的,泥土的芳香仿佛也是新的,花兒漸漸地露出臉,沐浴在陽光下,像一位羞澀的少女。我踏著滿地的金紗,同樣享受著陽光,漸漸地,我感覺到許多丑陋的東西正從我的身體中驅除掉,塵封已久的心終于全部落在陽光中,我感覺自己煥然一新。

夏天的雨后,太陽剛剛出來,可陽光卻早已有了撥開云霧的志向,陽光直直的,卻不呆板,它似穿梭在樹枝問,織成一道道金色的網。這些小精靈,舞動在綠綠的葉上,對著露珠欣賞自己金燦燦的臉,很靈動、很活潑,它們忙碌于樹葉間,為葉兒們輸送著營養。頓時,我領悟道,原來陽光也是有理想的,而人又何嘗不是呢?

秋天來了,帶來了燦爛的喜悅,經歷了整整一個夏天,陽光將樹葉染成了自己一樣的金色,只是葉兒金得深沉,是否帶有完成理想即將離去的惆悵呢?哦,不,我錯了!看,那一片片金葉安然地、不乏喜悅地飛舞著落下。原來呀,它們是將陽光帶給生它、養它的根呀!是呀,當理想得到充實后,是不該忘了曾經幫助過自己的親人、朋友和祖國的。

冬天,讓一切都明白了,陽光漫無目的尋覓著,只為一片它所熟愁的樹葉。它想穿透雪霧,去問問大地是否有葉兒的消息,可是白雪卻冷冰冰地將它們反射回去,陽光卻不甘心,它試了一次又一次,終于用自己生命的熱情融化了白雪堅硬的心。于是,生命又開始了蘇醒。

是陽光讓四季活了起來,是愛讓我們活了起來;是愛,使我們煥然一新;是愛,使我們多了理想,也多了惆悵;是愛,使我們與自己的根系縮短了距離;是愛,使我們為了未來的希望甘愿放棄生命;是愛…

其實,世界上的愛就如陽光一樣多,一樣溫暖。記住吧!記住四季的陽光,也心中充滿愛。

四年級下冊陽光作文大全3生活中,一抹鼓勵的微笑,一句感動的話語,一個熟悉的動作都像陽光一般溫暖我的心頭。

曾記得2018年的第一場雪到來。我想堆個雪人,于是約上了左鄰右舍的小伙伴。好不容易做好了,可是由于我們的疏漏雪人頭掉了下來,我正準備放棄,媽媽走過來對我說:“創造美是要付出努力的,只是一個頭摔碎了,重新再做一個就行。好好想一想,雪人的頭為什么會落下來呢?還是你們的設計有疏漏啊!”說完還對我們微笑以示鼓勵。

這抹微笑像陽光一樣照耀在我原本郁悶的心頭。我一番思索豁然開朗,重新做了一個十分完美的雪人。這抹能改變人心情的陽光,我將永遠珍藏。

曾記得在和婷婷老師分別的那一天。她對我們說:“我雖然跑得不快,但我是最努力跑的一個。我雖然跳得不高,但我是最努力跳的一個。我雖然成績不好,但我是最努力學的一個。”婷婷老師的這番鼓勵使我原本已經被冰川覆蓋的心像陽光一樣被照耀,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每當我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的時候,我都想起婷婷老師的這番話。我要將這縷陽光永遠珍藏。

曾記得那個冬天我看到一個青年摔倒。我嘲笑他:“大小伙子,還摔跤!反正,我應該是不會摔倒的。”可是就在我剛說完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啪啪打臉了——我也摔了個四仰八翻。當個場面至今我記憶猶新:那位青年走近我,將我扶了起來。“你……”我為剛才嘲笑他的行為感到羞愧,我囁嚅著。陌生人友善地拍拍我的肩,用力地握了握我的手,什么也沒說,走開了。殘留在手上的余溫讓我明白了:寬容友善是和諧社會的黏合劑。我要將這陌生人的溫暖永遠收藏。

在過去的四千多日子里,陽光陪伴著我成長,我將永遠珍藏;同時,也時刻提醒自己:做一個播撒陽光的人!

四年級下冊陽光作文大全4十四年前,在某個產房里,隨著“哇”的一聲哭聲,一個八斤四兩的男嬰呱呱墜地,而今天,大樹已長出了十四個年輪,在經歷了十四個春夏秋冬后,我終于長大了,十五歲,花樣的年齡,花樣的青春。

十四年的成長歷程中,有喜悅,有悲傷,有團圓,有離合,有成功,有失敗……但我從不氣餒,因為我心中充滿了陽光。

依稀記得小時候的自己,在鄰居親戚的眼中總是一個“乖乖男”的形象,我永遠是媽媽的“跟屁蟲”,小時候比較膽小,從不愿意與別人家的孩子玩耍,以至于我小時候很少有小伙伴。上了小學以后,當我背起了書包,我見到更多的人,我又在家長和老師眼中扮演著“好學生”這一角色,因為我的好學,每次考試我都能得獎,漸漸便有了一種理所應當的感覺,習慣了成功,習慣了別人的贊美,卻從不習慣失敗。

臨近小學畢業的時候,我迷戀上了電子游戲,冷落了我的學業,所得到的結果就是我的成績飛速的下降。看著那些比自己差的同學一下子都竄到了我的前面,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問,一下子如泰山一般壓的我喘不過氣來,我把自己獨自關在房間里,看著那一沓沓小山般高的復習題,一種有心無力的感覺彌漫在心。

“轟”,雷似乎也在嘲笑我的懦弱無能,滂沱大雨傾盆而下,雨聲逐漸變小,由“唰唰”聲變為了“滴滴”聲,我迷迷糊糊地爬起來,雨停了,滿天的烏云中有一束陽光筆直地照射進來,而在陽光的盡頭,有一架彩虹在烏云之間,絢麗多彩,光彩奪目,風雨之后必定會有彩虹,我深有感觸,也明白了自己該怎么做……

面對暴風雨時,海鴨,海鷗,企鵝都躲藏了起來,唯獨有那高傲的海燕,在蒼茫的大海上自由的飛翔,因為它深信,暴風雨之后一定會有它追求的光明,只有敢于沖破暴風雨的阻礙,才可以獲得光明。生活中的暴風雨來了,我們應該像海燕一樣勇往直前,追求心中向往的陽光。

未經雕琢的玉終究不是好玉,未經廝殺的動物終究不會生存;未經磨練的人永遠無法成功。

十五歲,正值青春年少的大好時光,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同樣會遇到困難,我們要正視這些困難,樂觀面對,勇往直前,不能被它擊倒。因為我們深信:只要我們心中有陽光,短暫的陽光又怎么遮的住璀璨的光芒!

四年級下冊陽光作文大全5歌德曾經說過:“大自然把人們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們永遠向往光明。”沒有人是天生的成功者,每個人都會遇到或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或許有的人只會消極的去埋怨老天的不公平,不去嘗試就認為自己無法勝天,那么他只能被生活無情的。

永遠的蜷縮在陽光涉及不到的地方;或許有的人堅信人定勝天,以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困難挫折,那么迎接他的將是燦爛的陽光,無情的黑暗將消失殆盡。在逆境面前,我們要堅定理想,懷抱夢想,這樣才能沖破阻撓,擁有屬于自己的那抹陽光。

有這么一個女孩,很小的時候她就有一個夢想:成為一名出色的滑雪運動員。然而,不幸的是她竟患上了骨癌,為了保住生命,她被迫鋸掉了右腳。后來,癌癥蔓延,接二連三的厄運不斷降臨到她的頭上。我想,面對這種狀況,許多人大概會認為沒可能實現夢想而放棄,然后默默無聞的生活下去吧。

但是這位女孩卻從來沒有放棄她心中的夢想,她一直都告誡自己:“我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決不輕言放棄,我要向逆境挑戰!”就因為她的堅定意志和對理想的渴望,她不僅沒有被病魔。相反,她還以頑強的生命斗志和無比的勇氣,排除萬難。

為自己創下了多項世界紀錄,其中包括奪取了1988年冬奧會的冠軍,并在美國滑雪錦標賽中贏得了金牌。甚至在后來,她還成為了攀登險峰的高手。她就是美國運動極具傳奇色彩的滑雪運動員--戴安娜-高登。她想世人證明了逆境是可以打敗的,她也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那抹陽光。

篇7

面對這樣極具個性的群體,課程標準做出了科學、明確、多維度的要求。而這些基本的要求與本冊教材的三維 目標是一致的。主要包括五個方面:識字與寫字、閱讀、寫話、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我們通過認真研讀可以發現,這五方面的要求都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興趣”,也就是說,培養學生各種學習的興趣與愿望是我們首要努力的方向,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習慣品質等方面的學習在“興趣”這一關鍵點的推動下將更加體現主觀能動性。

二年級全冊的知識是在一年級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與加強字、詞的學習,同時增加詞語和句子訓練的分量,圍繞知識基礎點生發出各方面的學習。不僅注重學生的感受、理解,更多的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提倡探究性學習。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全冊的知識概況:每一單元都是圍繞以下五個領域的內容組成,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話、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如圖所示。

一、識字與寫字方面

從第三冊到第四冊逐步側重于識字方法的探究與交流,側重于自主識字合作識字,生字的學習要求比一年級有所提高:

1.數量上有所增加;

2.字的結構較復雜;

3.字義逐漸加深。

4.加強了漢字學習的廣度

5.寫字方面:提高學生寫字的質量,引導學生觀察重點筆畫,強調間架結構的逐步掌握,提高學生對漢字評價的能力,把漢字寫美觀。特別是指導學生對偏旁部首的書寫,以點帶面,提高一個字的質量,一課生字的質量,乃至一單元、整冊生字的書寫質量,使之受益終身。

二、閱讀方面側重于閱讀與思考的結合。

1.詞語:雖然各個單元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是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在形式多樣的訓練中,不斷理解詞語的意思,逐步養成積累詞語的習慣,從嘗試性學習到能自主性的運用所學到的優美詞語,為寫話做準備,提高應用能力。

2.句子:更加注重仿寫句子、積累句子。

3.朗讀課文方面: 培養學生質疑的意識,形式多樣。要求學生在自讀自悟中與文本進行對話,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并能夠賦予文本,在交流中不斷加深理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寫話方面

上冊教材注重紐帶作用的發揮,更多進行口語表達的訓練,這正是為了下冊的寫話作準備。值得一提的是在下冊教材的編排中解決了“作文難寫、作文難教”的問題:比如第一單元中,首先在口語交際中要求學生從身邊尋找與春天有關的各種現象,其次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然后展示討論后的成果(自然現象、文字材料、圖畫、對聯、諺語),最后把自己的想法描寫出來。這樣,學生的寫話是在充分的感受、理解、掌握、運用的基礎上進行訓練的,分散了寫話的難度,教給學生寫話的方法,提高了寫話的成效,學生由會寫到樂寫,只有樂寫,才能促使學生自主地運用學過的語言,最后養成較好的寫作習慣。盡管這只是點點滲透,但是我相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學生會在一次次的訓練中有所感悟的。

四、口語交際方面

利用各種生活中的情境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交流,這樣就調動了學生表達的興趣,同時要求學生用比較完整、比較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逐漸養成樂于與人交流的習慣。

五、綜合性學習方面

各單元的側重點有所不同,逐步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依據各單元主題和實際情況的不同,積極利用一切資源,如上網、查閱圖書、討論交流等等,采用多種形式,如游戲、故事會、猜謎語、資料交流等等,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學生結合活動能有所感悟,并樂于和別人交流,形成積極的學習與生活態度。

篇8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

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是作文教學的準備階段,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基于《語文課程標準》對一、二年級學生的寫話提出的要求:“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摸索與實踐中,我就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談一點自己的認識。

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看圖后,不知道圖意

由于低年級的有意注意較差,所以在觀察時沒有目的性,東看看、西看看,抓不到重點。例如,一年級下冊語文百花園二的看圖寫話《植樹》,圖上主要內容是:春天,教師帶領同學們在校園里植樹。圖上畫的順序是:左邊的圖中有一個女孩在給小樹苗澆水,中間的圖中畫的是一個教師刨坑,右邊的圖中畫了兩個同學,其中一個同學扶著樹,另一個同學在給小樹培土……一些同學習慣從左往右地觀察順序,寫出這樣的句子“春天來了,老師和同學們在植樹,小蕓先給小樹澆水,然后老師挖坑,小明給小樹培土。”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根據實際生活中的植樹過程來觀察圖畫內容。

2.學生雖然看懂了圖意,但是寫出的話呆板

這些年來,由于學校受到一些安全事故的沖擊,學生都被禁錮在校園里,參加的社會實踐太少,不能寫出生動而富有個性的話。加上很多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以至于學生只會看到什么就寫什么,不能寫出有個性的想法。

3.寫出的話表達不清

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由于低年級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多指導學生看圖,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剛開始學習寫話的時候,只要能說清楚什么人、什么時候、在哪里、干什么就行了。有時時間、地點可以不寫,只要通順,哪怕一句也行。

4.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妥

在教學中,有些教師會出現在批改時多指責少引導的現象,長期下來學生就會覺得看圖寫話難,沒有興趣。例如,在寫二年級下冊語文百花園五的說話寫話《爸爸的生日》時,一些同學只寫道:小紅和媽媽在等爸爸回家過生日。有些教師看了后就在本子上寫上一個“良”或者“差”,沒有其它任何批語。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當時小女孩的感受、心情及畫中阿姨這時候會說什么,做什么,內容才會更豐富。

二、改進的幾點建議

1.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對于一個兒童來說,未認識的事物很多,這就要求教師要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多認識事物,學校應支持鼓勵教師適度地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內環境,讓學生在校園里進行一些實踐活動。

2.激發興趣,訓練學生會“看圖”

對于一幅無聲而靜止的畫面,要讓學生看出“動畫”來,這是一個難點,我覺得對低年級寫話的培養首先應該是對寫話的興趣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獲取知識的原動力,是提高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學生對寫話有了興趣,才能寫出精彩的語言。

3.訓練學生會“說話”

這個時期學習寫作的兒童,需要通過自己的有聲語言來擴展思路,只有說得明白,才會寫得清楚,學生剛入一年級時,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和陌生,因此在第一堂課上,我讓他們大膽地自我介紹,尋找朋友,我先作示范,然后鼓勵學生自己來找朋友,他們一個個地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心里樂開了花。第一次說話他們嘗到了其中的樂趣,以后每節語文課前我都安排幾分鐘的“巧嘴巴”活動,讓一兩個學生上臺來說一、兩句話,說得好的給予表揚。

篇9

英語寫作是一種難度較高的語言輸出活動,然而,在現如今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們習慣于并不斷重復著傳統的學生英語寫作模式:教師布置作文內容――學生完成作文――教師批閱作文――作文發還給學生。談到寫作,很多學生都充滿了“恐懼感”。即使有部分學生能動筆寫寫,其中的圈圈點點比比皆是。他們要么寫作要點不明確,詞匯貧乏,語句不通順;要么是漢語式的英語寫作。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差,我認為,主要原因在于我們平時的英語教學忽略了對學生有效的寫作指導。如何增強初中生英語寫作教學的實效性呢?

一、加強教材的研究,明確寫作教學的任務

新目標英語每個單元的寫作編排設計采用寫前、寫中、寫后的過程性寫作模式,不僅有助于學生用英語構思,形成合理的寫作思路,順利完成寫作任務,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還有利于教師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寫作“支架”,通過分析寫作過程來降低寫作難度,減輕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焦慮感,培養學生英語寫作的自信心。教材重視對學生寫作技巧和寫作策略的培養,絕大多數寫作要求與前面的閱讀語篇相關,其寫作話題和問題特征與閱讀語篇類似,是模仿性寫作。認真研讀教材的編排體系,有助于教師科學地設計寫作教學任務,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的寫作過程。

二、加強基礎性寫作訓練,奠定良好的寫作基礎

在平常的英語教學中,我們寫作任務的布置不能因為考試作文題型而束縛,教師應設計不同層次的寫作活動,整體布局寫作教學過程。在七年級,教師要強化學生組詞成句、組句成段的訓練,引導學生從詞到句,從句到段再到篇,循序漸進地輸出語言。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規范,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如句子中的大小寫、標點的正確使用、書寫的規范和整潔等等。

三、加強聽說訓練,培養語言應用的能力

1.課前的Free Talk。學生輪流參與課前的Free Talk。Free Talk內容可以是說謎語、笑話、小故事、即興演講等。負責當天的Free Talk的學生,除了事先精心準備Free Talk的內容外,還要根據Free Talk的主題提出1-3個問題,其他學生再認真聽的基礎上回答問題。Free Talk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語言應用的實踐機會。

2.挖掘聽力材料。在課堂上,我們的聽力教學不能僅限于完成設定好的聽力任務,還要充分挖掘聽力內容,結合本單元主題,創造性改編成口語訓練材料,從句子到對話,從對話到文章,為學生營造恰當的口語練習環境。

3.復述文本。在對話和課文上完后,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標記詞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來復述課文,激勵學生認真鉆研文本內容,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高學生歸納和進行簡要表達的能力。

4.重視背誦。要求學生背誦每個單元的重點句子、對話和課文,以培養學生正確使用語言的習慣,增強語感。

四、加強寫作的過程性指導,不斷提高寫作的質量

1.在“寫作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活動進行寫作構思,閱讀范文分析文體結構,討論寫作主題,提問回答等,可讓學生就某一寫作主題進行“頭腦風暴”,從而收集寫作信息,理清思路。比如,七年級下冊Unit5 Why do you like pandas?在學生完成了Section B 3a的填空任務后,讓學生仔細閱讀3a短文,以特殊疑問句的形式按順序列出短文具體描寫了關于長頸鹿的哪些內容。What’s her name?Where is she from?How old is she?Why does the writer like her?Where is she now?這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了范文內在的邏輯和條理,有助于學生理清思路,梳理出寫作提綱,為下一步自己動筆寫作做好了準備。

篇10

關鍵詞:想象作文;續寫作文;讀后感作文;拓展作文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2-29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作文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呆板守舊的教學模式嚴重地限制了學生自由的想象空間和創造性思維的發揮,極大地削弱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它不僅是思維訓練,也是能力訓練,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響。

“類型作文”不是對寫作題材類型的劃分,而是宏觀上對于寫作方向的分類。筆者將從“想象作文”“續寫作文”“拓展作文”“讀后感作文”四種類型作文入手,探究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一、想象作文

文學崇尚藝術真實,作文離不開想象。小學時期是學生成長階段中想象力最為豐富的時期,也是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關鍵階段。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自由想象空間并合理加以引導,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的關鍵所在。

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中有相關的想象作文練習環節。例如,三年級上冊的“習作”環節:我們已經讀過不少童話故事,這次寫作就來編童話故事。請你任選幾種動物作為主人公,編一個故事。先想象一下它們之間可能會發生什么事,然后寫下來。三年級下冊的“習作”環節:你想過嗎?將來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車是什么樣子的?請你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樣東西,展開想象,寫一寫。面對此類習作題材,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充分利用課堂與課下時間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調動思維,在頭腦中構筑空間,并鼓勵學生用語言和文字記錄下來。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了學生豐富、獨特的想象空間。優秀之作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欣賞評價,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開闊了個人的想象視野,可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除此之外,想象作文可以超越課本,由教師自行選擇想象類作文題材,如《假如我是一片云》《20年后的我》《未來的校園》《假如我是科學家》《500年后的地球》《外星人來到我家》《假如我是小魔仙》《芭比娃娃歷險記》《假如我會魔法》等,此種題材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根據以往的閱讀素材、影視作品的積累等多種途徑,融入自己的想象,完成習作。

二、續寫作文

續寫作文一般屬于敘事類作文題材,要求學生根據已有的課文或材料進行續寫練習。續寫可考查學生的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續寫題材因為受到原有材料和文章的限制,所以要求續寫內容前后接續,想象合理。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也有相關的續寫作文練習環節。例如《小攝影師》的課后練筆:我想接著寫這個故事。此種就屬于續寫題材類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合理地想象后續故事,并用語言文字表述出來:寫作過程注重記敘文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以及事件的起因、經過、結局,并與已有的材料保持前后的連貫性。此類續寫可為后續記敘文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再如,《聽聽,秋的聲音》是一首現代詩,其導引寫道:秋天,不僅有豐富的色彩,還有美妙的聲音。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把讀后的體會和學生們交流。如果有興趣,也可以接著寫幾句。此種屬于詩歌續寫類型,和記敘文相比,有較大的難度。學生因為個人文化基礎的差異,可能會存在對詩歌感興趣的群體,可以鼓勵有興趣有能力的同學參與續寫練習,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和對秋天的觀察,用語言和文字來記錄。詩歌續寫要引導學生注重詩行、字數、句數、押韻、對偶等特殊的寫作要求,從而增長知識,提高寫作能力。

課下,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合理安排續寫類型的作文寫作。

如“白雪公主續寫”“西游記續寫”“坐井觀天續寫”“掩耳盜鈴續寫” “白蛇傳續寫”“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續寫”等。

優秀之作同樣可以欣賞品鑒,或推薦到優秀刊物平臺進行發表,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也能在其過程中逐漸鍛煉其寫作能力,提高其寫作水平。

三、讀后感作文

讀后感作文也是小學作文習作的基本模塊之一。此種類型作文可以調動學生情感,能夠加深閱讀,培養自由思考的能力,又能鍛煉寫作水平。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寓言兩則:《亡羊補牢》和《南轅北轍》。課后交流一下,從這兩則寓言中懂得了什么?此種類型可以延伸到讀后感作文的寫作。寓言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給我們暗示一定的道理或哲理。教師應引導學生透過事件和人物的表層,從中挖掘深層次的特定意蘊。學生可以以讀后感的形式對寓言進行深入解讀,懂得更多的生活常識、做人的道理甚至是人生的哲理。課本中的課文很多可以作為讀后感寫作的閱讀材料。“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語言文字是情感的外化。在寫作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自由情感的抒發,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生準則。

閱讀材料不能只拘泥于課本,應該延伸到課外閱讀。中西方文學在其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為我們提供了無數優秀之作,教師應該開闊自己的視野,引導學生閱讀古往今來的佳作名篇,同文人一起感受歷史發展進程中的文化書香。

四、拓展作文

拓展作文具有很強的開拓性和創新性,也是寫作中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有力手段。“創新是當今改革的焦點,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而小學階段是進行創新教育的關鍵期。這一階段的兒童想象力、思維力、創造力都是最為豐富的和最具有可塑性的。”[1]

拓展作文屬于創新性作文類型,可最大限度地給予學生寫作的自由。“面對社會生活的日新月異,我們的作文教學卻相對顯得滯后,尤其是作文的主題和題材的選擇度顯得特別狹窄、單一,與紛繁的社會生活現實,與廣博的歷史文化相比,顯得極不相稱。”[2]首先,教師可以打破傳統的作文題材的限制,比如傳統的作文題材“親身經歷的一件事”“童年趣事”“我最尊敬的一個人”“寫一處景物”等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選擇具有創新性的題材,例如走進傳統文化、走進傳統節日、搜集民歌諺語、編寫成語故事、探究故鄉名人、搜集當地的傳聞軼事,凡此種種,能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從而調動學生的興趣;教師也可以進行命題作文,比如《門》《我想對你說》《假如我可以》《放慢你的腳步》。模糊的作文題目有著無限的空白點,可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去彌補空白背后的空間。

小學語文作文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還原理想的教學空間是教學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類型作文是筆者多年教學經驗的總結,希望能為小學作文教學提供微薄的幫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