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作文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4: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通訊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通訊作文

篇1

大家在體育節上不僅是腿、手的鍛煉,還是手指的鍛煉,這是因為這兩天都在寫通訊。運動會的第一天,我們班的通訊量一直都排在學校第一。孫力和王澤?F一直在比賽通訊誰寫的多,他們成了我們班通訊的主要來源。孫力40份,王澤?F42份。全班同學的通訊總量,100份絕對有。據通訊處的劉怡芮說,他們一疊一疊不斷地收到我們班的通訊,九成都被他們扔進了廢紙箱。

第二天,“記錄”被打破的消息更是激勵了全體同學。大家奮筆疾書,想到什么就寫什么,筆尖劃過紙面的沙沙聲仿佛毛毛蟲在啃食葉子,聲音響徹云霄。王澤?F“再創佳績”,在她的筆下,50多張通訊被送到通訊處,別的同學也都踴躍撰寫,興致比寫作文還高。我和劉怡芮設計了一種寫法:準備好三種開頭、三種內容、三種結尾,再隨機配對,這樣就有27份通訊了。王澤?F呼吁大家:“寫幾個加油也可以!不求質量,只求速度!”這不等于交白卷嗎?交上去丟掉交上去丟掉,有意義嗎?一疊疊的“醬油稿”不斷的送往通訊處,又不斷地被一疊疊地扔進廢紙箱。再這樣下去,605班的通訊,就會被通訊處的人“一視同仁”,當作廢紙看待了。我氣憤地想:這不是浪費資源嗎?盡管我很反對這種做法,但不寫又不行,我也只能勉強寫了4、5篇很短的通訊。

是什么動力驅使他們做這種無謂的事呢?是競爭的力量。人們經常會為了一些無謂的競爭心里莫名地騰起熱血,驅使他們去干一些無任何意義的事,升值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事。比如說運動會上,我們只是聽說別的班在通訊數量超過我們的消息而感到心里不爽,潛意識告訴自己要超越他們,成為最強,從而導致了這么多的浪費。

篇2

為了溝通的方便,我們的祖先會通過飛鴿傳書,鴻雁傳信。甚至寄托于魚腹中希望將綿綿無限的情意傳達給遠方的親人,朋友或者戀人。之后就是書信的往來,在外面加三根羽毛,可以表示加急的訊息,由前往外地的友人遞送,但往往耗時很長。其他國家也有為了傳遞消息想到的方法,像馬拉松,其實在一開始就是為了傳遞訊息而設立的,由運動較好的人前往遠方傳達消息。只是后來隨著不斷的發展,逐漸的演變成了人們熱愛的體育健身項目,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再說回我們國家,之后人們根據約定好的內容,通過電報的形式進行傳遞。跟之前的信息傳遞形式相比,節省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再之后,在移動電話還沒有普及之前,人們可以通過呼機較及時的接收到消息,以此通過固定電話與對方傳達消息。然后就是份量極重的大哥大,在當時那個時代,對尋常百姓來說,大哥大那就是地位的象征,財富的象征。

再近的來說,那就是移動手機了。先是能進行簡單的電話,短信的通訊,或者還含有一兩個像俄羅斯方塊,貪吃蛇之類的小游戲。再往后,因著我國人才濟濟,科技快速的進步,2G,3G,4G,直至現如今5G的取得,我國科技水平從跟跑者,漸漸地成為了領跑者,甚至于或許還會超前領跑。這不正是國力的增強,人才的狀大,科技的進步嗎?

篇3

校訊通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讓我們自覺性提高。對學習也增添幾分樂趣。校訊通當然也有它的弊處。它是許多家長和班主任的交流平臺。有時會引起收不到回復,家長們會引起糾紛。可是這點污垢,不會染黑“校訊通”這塊白布。

校訊通是個得意的助手。他隨時都可以幫你解決校內所有難題。校訊通曾向我伸出過援助之手呢!我可太感謝校訊通了!

校訊通可以把我們上課的小動作告訴父母。這樣,我們上課也不敢在做小動作了,也不敢不舉手回答問題了。也就是這樣,才提高了我們的自覺性。

校訊通的月價是120元一個月。挺貴的!所以才使得有些家長不使用。這也是它的弊處之一。

篇4

為扎實做好今年防汛工作,全面落實防汛各項措施,有效抵制洪澇災害,確保汛期安全,根據區防汛抗旱指揮部《關于恢復防汛值班的通知》精神,現對2013年防汛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全面做好各種隱患排查工作。

各單位要成立汛前檢查小組,組織力量,明確目標任務,落實汛前檢查責任。要組織人員對本單位及周邊的排水管道進行一次檢查、疏通,確保雨量過大時能及時排出,做好檢查、疏通記錄。有房屋在低洼處的單位,要準備好沙包等堵防材料,確保不讓水進屋。要對校舍、廁所、危舊房屋、倉庫、建筑工地、樹木、室外懸掛物、戶外廣告等,進行一次拉網式排查,做好排查記錄。對于查出的危險源,要采取整改除險措施,并建檔立案。文教體局將對各單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抽查。自查表5月10日前發送至安保科郵箱。

二、切實做好值班值守工作。

要建立汛期(5月1日至9月30日)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加強值班工作,確保通訊24小時暢通。值班表(注明值班地點、值班電話、傳真電話)請于5月10日下午下班前發送到安保科郵箱。各單位要密切關注強對流天氣發生、變化趨勢,及時做好應急準備。

三、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

各單位要繼續完善防汛預案,成立防汛工作領導小組,組建防汛應急小分隊并組織演練,明確好分工,落實好責任。災情發生后,要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按照預案要求快速組織救援,組織群眾開展抗災自救,把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

四、認真做好災情及重大情況的報送工作。

篇5

一個美好的童夢,

在鳥語花香中,

盡情的歌唱。

我在追尋,

一個可愛的童夢,

在森林里,

與小伙伴們一起玩耍。

我在追尋,

一個快樂的童夢,

與臺灣的伙伴們一起,

歌唱、游戲。

我在追尋,

篇6

(背景:二十一世紀的某年某月某日,一位科學家終于發明了一臺能穿越時空的可視電話機,一位魯賓遜的崇拜者有幸成為第一個試用者。電話接通了……一下為一位記者的復述記錄)

“您好,請問是魯賓遜先生嗎?”

“正是,請問你是?”

“我是一個未來人,想通過穿越時空來了解您。您的精神讓我們值得學習,另外,是什么情況下,讓您擁有了這樣的堅強品質的?您能為我們講述一下當時的情況嗎?”

“可以的,哎……說來話長:我的的父親原來指望我學法律,但是我卻一心想去航海。我不安于中產階級的安定平庸生活,三次出海經商……這是因為這樣的性格,我的一生才會波瀾起伏。”

“我們知道您最困難的時候是18世紀期間,那是正屬于三角貿易、那您遇到了那些困難?”

“因遇海盜被摩爾人擄住,做了幾年奴隸后逃往巴西,成了種植園主。為解決勞動力缺乏問題,在去非洲販賣黑奴途中遇風暴只身漂流到一座無人荒島”

“您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不害怕、不寂寞嗎?”

“因為島上有不少野果樹,島上也有一些鱉、還有到處亂跑的山羊。經歷了那么多困難,至于自然環境,島上有狂風暴雨,還有地震。我那時也對一切都適應了。我也開始種植并收獲了大麥和小麥;采來野葡萄,把它們曬成了很有營養的葡萄干;我還飼養溫馴的山羊,然后殺了吃,又熏又腌的。由于食物這樣多種多樣,供應還算不差。如此過了十二個年頭,我又救下了一個俘虜。我救下了一門俘虜救下了這個人起名為”星期五“,以紀念他是在星期五這一天獲救的。

“您一定戰勝了許多常人難以戰勝的困難吧?”

“是的,我在島上28年的生活。我戰勝悲觀情緒,建住所、制器皿、馴野獸、耕土地,用各種方法尋找食物。終于戰勝自然,改善了生活環境。在第十七年救了一個土著,經訓練成為自己忠實的奴仆。后又獲得新的居民,成為這個小島的統治者。最后乘英國商船回國。”

“您認為,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應具備哪些品質呢?

“我認為,青少年應該有頑強不屈,勇于和命運作斗爭。永不服輸,面對困難鎮定,樂觀向上,有生命力,有探索精神,敢于創新的精神。此外,我覺得……”

篇7

 一、 發展學生個性是完成限時作文的前提 

 古人寫詩,吟安一個字,捻斷數根須。大人作文尚且如此,小學生要完成限時作文就更難了。它必須經歷緊張的心理活動,沒有強大的心理動力是不行的,而學生在作文時有展現自己個性的強烈沖動是產生源源不竭的心理動力的重要保證。 

 寫作是最具個性化的。北師大教授劉錫慶指出:作文教學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靈,把寫作主體潛在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即鮮活而強悍的生命力都盡懷地釋放出來。一句話,寫作是個性的解放。在作文教學中個性解放互為因果,個性得到解放,作文時才能順暢地表達,同時通過作文使個性進一步得到發展。

 個性的解放和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貫穿于教學全過程。每個環節的教學都應滿足個性解放的條件。如建立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而不是搞師道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而不是挫傷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經常嘗到成功的喜悅;而不是諸多限制;……學生的個性只有植根于平等自由之沃土才能枝繁葉茂。 

 二、 豐富生活、積累語言和勤于練筆是完成限時作文的基礎 

1.要指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有了生活素材,作文才有了內容。因此,要指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享受大自然的風花雪月,享受物質文明給自己帶來的種種好處,享受人們對自己的關心呵護和自己從對別人的幫助中所得到的樂趣;同時,既享受生活,又觀察體驗生活,積累生活素材,積累人生經驗。有了豐富的生活積累,表達時就信手拈來,涉筆成趣。 

2.要指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語言是思想的外衣,語言貧乏,表達思想就會辭不達意。有了豐富的語言積累,才有可能筆隨人意,甚至妙筆生花。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指導認識能力的發展作為作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但實踐結果卻是學生的作文水平未見明顯提高。發展語言才是作文教學的主要任務。發展語言必須以積累語言為基礎。英國作家約翰遜說過:為了寫作,一個作者的絕大部分時間要花在閱讀上,一個人要翻遍半個圖書館才能寫成一本書。豐富語言應該是大量閱讀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要多做積累詞句的練習,多做熟讀成誦的練習;在指導課外閱讀時,應鼓勵和要求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 

3.要指導勤于練筆。美國作家K·A·指出:大多數人不理解寫作是一門手藝,就像做任何其他事一樣,你總得經過一番學藝。寫作是一門技能,單靠每學年16次的課堂作文是不夠的。要鼓勵和要求學生課外勤練筆,寫日記、寫感受、寫想象,不拘形式,自由表達,寫得多了,速度自然就會快起來。 

 三、 優化作文指導是完成限時作文的關鍵 

1.開源暢流,激發寫作欲望。所謂開源,就是作文題要出在學生的生活和語言的積累上,出在學生寫作的興奮點上。現行教材中的作文,大都是范圍題,對學生來說,固然是限制少了些,卻有些不著邊際。老師如果能根據課文的標題或自擬標題,自行擬題,則會激發學生表達的沖動。如第十冊基礎訓練2的作文要求寫自己心愛的東西,雖然也作了提示,可以是一種學習用品,也可以是一種玩具、一種動物、一種植物,還是略顯空泛。可作具體指導,如:每個人都有自己心愛的東西,老舍喜歡貓,寫出了《我家的貓》;葉圣陶喜歡爬山虎,寫了《爬山虎》;老師小時候喜歡玩水槍,作文《我心愛的水槍》還上過作文園地呢!你們喜歡什么,寫出來好讓老師、同學知道。 

 所謂暢流,就是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讓學生能較順暢地表達。為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老師可以以材引材,讓學生產生聯想,從自己的生活素材中取出自己樂于表達的材料。如第十冊基礎訓練6的作文,要求從快樂的時刻和難忘的教訓兩個題中任選一題寫自己的小學生活。我們在指導時,有意通過談話提供情景,如:1.你的作文幾經修改,終于得了優,當作文本發下來時,看到鮮紅的優字,你感到快樂嗎?2.你好不容易折好了一只紙船,但為了哄鄰居的一個小弟弟,你卻毫不猶豫地送給了他。看到小弟弟開心的樣子,你感到高興嗎?……老師提供的情景,會引起學生浮想聯翩,選材也就沒有什么困難了。 

2.少些限制,鼓勵自由表達。少此限制,就是要求要少,設置的框框要少。特別是范文式的指導應棄而不用,讓學生自由表達。 

 有人認為范文式的指導能體現讀寫結合,其實,讀寫結合應立足于閱讀教學,讀中學寫。作文課上,在寫作的時候,愈不把閱讀的文章放在心上愈好(葉圣陶語),更別提臨時抱佛腳式的范文指導了。在作文課上用范文指導,好像使作文容易了些,實際上卻是限制了學生的思路,寫出來的作文千人一面。因此,范文式的指導應棄而不用。如果非用不可,應該是幾篇范文的多角度比較。 

篇8

把我的臉輕輕撫摸;

似一朵嬌艷的花朵,

那芬芳的氣味直撲我的鼻孔。

追尋你,童年偌大的庭院;

追尋你,童年玩耍的伙伴;

追尋你,童年銀鈴般的笑聲;

追尋你,童年快樂的時光。

一個個游戲新鮮刺激,

一授首流行歌曲令人陶醉。

我將永遠不會為沒有玩具而苦惱。

但卻忘不了童年的“跳格子”。

一個個電子游戲機形態各異,

一塊塊魔方使人迷戀。

我將永遠忘掉“丟石頭”的游戲,

但卻忘不掉兒時勝利的笑聲。

童年你給我多少美好的回憶,

如果我的記憶中失去了你。

那我將丟掉生命中最珍貴的的時光,

怎麼向美好的未來展翅飛翔。

童年,我把你追尋。

追尋你,童年難忘的瞬間;

篇9

河神廟

“……提醒您,河神廟到了,請下車的乘客準備下車,下車請走好!”親柔的報站聲在耳邊響起。“河神廟”三個字鉆進了我的雙耳。

我沒有上過幼兒園,上學前班之前,媽媽常常帶我到河神廟散步。記得那兒有一道長而寬的廊子,像一條小路,路面用一塊塊鑲嵌著巖石的綠色地板磚斜向鋪成,小路兩旁擠滿了卡拉OK、某某某發屋和某某批發部。每當我透過窗子窺見那琳瑯滿目的一個個小袋子,總吵著鬧著進去買東西,媽媽無奈只好妥協,我于是得到了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滿足。從商店出來,我們便會繼續向前走,走到筋疲力盡就返回來。我總覺得那條長廊中有什么奧秘,一次,我吃飽喝足休息好,拉著媽媽來到那條小路,蹦蹦跳跳地向前走,終于,走到盡頭。幾個菜攤兒的攤主在吆喝,行人來來往往,左右兩邊分出兩條岔路,一條通向寬闊的馬路,一條通往住宅小區。原來,路的盡頭不過是這樣。

那條貌似長廊的小路依然存在,變得更加美麗。小時候,我天天念叨著河神廟,從來沒有問過那是什么意思,在我的意識中,那條小路就是河神廟了。我再次看到了這個站牌,我想它大概就是河神住的廟吧?可這里又沒有任何一座廟。

少年宮

城市廣場到了,廣場那頭是少年宮。它使我的小學生活豐富多彩,給我帶來無窮的快樂。

首次踏進少年宮是在一年級之前學前班之后的炎熱暑假。上學前班時,班上的一個小朋友在少年宮學美術,于是喜歡畫畫的我也來到了這個藝術殿堂,每天背著小書包爬上四樓學習畫畫。在老師的培養下,我獲得了不同等級的很多獎項。報美術班的同時,我還報了舞蹈班,由于我年齡小,又體弱多病,媽媽不放心,就把舞蹈退掉了,并說等我大一點了再學。

二、三年級,我在少年宮的五層學了一年的小提琴和一暑假的聲樂。盡管現在我非常后悔學那些耽誤了我學舞蹈,但那一段生活的確給我的枯燥生活帶來了和諧的小插曲。

舞蹈是我另一個愛好,我喜歡舞蹈勝過喜歡畫畫,我常常陶醉其中,不能自拔。舞蹈班的學員名單上添上我的大名是在四年級之后了,是有點晚,但我還是慶幸自己竟然想起報舞蹈班這回事了。五年級的雙休日,我是忙碌了些,但我小學的快樂基本上都集中在那一年了。

記得多次因生病不能去少年宮上課,在家里哇哇大哭,還有我發著高燒堅持去上小提琴課;記得在聲樂教室和那個搗亂的女生一起玩“誰踩到那條線誰就是大壞蛋”的幼稚游戲,我們總是在說到“大”的時候把后面兩個字改成“好人”,然后爭著去踩;記得在最后一節舞蹈課的前一天晚上,我偷偷地掉下了眼淚;記得在我學國畫時拿著毛筆和我的同桌大戰,她弄臟了我的書,為了報復我弄臟了她的新褲子;記得我常常在下課之后和同伴一起去買冰糕吃,放學后和朋友在城市廣場的健身樂園玩到天黑,讓我們各自的媽媽在一旁等得不耐煩;還記得少年宮的一切的一切……

藝校

802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坡,轉過一個又一個的彎,終于到達“新世隆”超市??我們的目的地。車子再開兩站,就到藝校了。下車后,我有意識地向前方車站的方向望了望,曲折的路阻擋了我的視線,卻擋不住我對美好回憶的遐想。

篇10

     這次培訓的內容主要有團隊拓展訓練、企業文化介紹、公司領導講座、各部門負責人講授有關規章制度和自身經驗的傳授等,雖然整個培訓的時間不是很長,但在這短短的幾天經歷中,我的知識得到了更新、團隊精神得到了提高、情操得到了陶冶,使我受益非淺、深有感受。

      通過培訓,我還知道如何做到,從學生到職員的社會角色轉變。在學校,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是為獲取知識,提升自己,是一個索取的過程。走出學校,我應該主動承當起為服務社會的責任!以一種敬業的態度去把工作做好,當我們專心于自己的工作時,我們會得到一種愉悅的享受,這個境界離我們事業有成的人生目標也就不遠了。所以說是工作,還是事業,取決于我們的態度,工作是謀生,事業是人生,態度決定命運!

    在培訓學習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同事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團隊精神是我工作取勝的關鍵。在我今后的實際工作中,無論自己從事哪個行業,哪個崗位,都離不開同事之間的配合,因為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