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代文學常識范文
時間:2023-05-16 14:57: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古代文學常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古文素養 誤區 對策
歷年來,古文教學“高投入低產出”現狀一直為大家所詬病。專家們普遍認為一線教師古文學養不足,不能滿足高中古文教學需要。教師們認為學生古文基礎薄弱,初高中銜接失當,難以取得成效;家長們認為古文學習很重要,在學校沒學好,可以在課外輔導班補足。這種三方都不滿的趨勢愈演愈烈,矛盾焦點全部集中在一線教師的古文教學能力上。
一、高中語文老師古文素養的定義及內容
(一)什么是古文素養。
胡明德認為:“關于語文素養的定義,學界至今沒有統一說法……教師素養是教師在固定期限內,在自己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知識水平、教學能力及道德修養等。”古文素養就是高中語文老師為了適應教學工作和教學研究必須具備的古代文學素質和修養。
(二)古文素養包括哪些內容。
具體內容大致可以確定為教授高中古文必備的古代文學的語法知識、古代文學常識、基本古代文論知識和相應文化知識儲備,以及新課改過程中需要的古代文學教學新方法和新設備的使用技能。
二、高中語文老師在提高古文素養方面陷入的誤區
陳大維指出:“中學語文教師古文修養的缺失恐怕主要不在古代語文知識方面,即使有所不足……(而)主要是文論修養和文化知識儲備不足。”
(一)知識儲備層面的誤區:一頭扎入浩瀚古文書海難以自拔。
黃山谷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便面目可憎,語言無味。”為彌補自身古文知識不足,筆者確定如下閱讀書目(節選):《中國文學發展史》、《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詩經選》、《楚辭選》、《漢魏六朝詩選》。這批書選本精良,涉及面廣,博大精深。高中語文老師如能好好加以研讀,假以時日,就一定能有效提高自身古文修養。
很快問題接踵而至。首先是這些優良選本大多是權威古本,一般收藏在各大名校圖書館內,市面上很難買到;其次,這些書古奧精深,若非一番艱辛仔細地研讀,一時之間很難消化。看來,僅憑普通一線老師的滿腔熱情和一己之力是很難完成這個打牢古文素養基礎的重任的。
對策:
1.以教學組為單位,設立閱讀古文典籍興趣小組,重新確立書目,動手搜集所需書籍;
2.以定期活動檢查閱讀進度和交流閱讀經驗,分享學習心得,撰寫學習筆記或者論文;
3.在老中青各年齡層教師中,通過定期聽課,積極促成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局面的形成。
(二)技術運用層面的誤區: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設備,忽視教學規律。
毋庸贅言,古文教學得益于多媒體技術的地方很多,如講白居易的以樂抒情的千古名作《琵琶行》,不少教師都會選用音樂輔助教學。課前可選用《高山流水》調動氣氛,課中選用林海的《琵琶語》創設情境,進而輔用《十面埋伏》展現琵琶樂之精妙,最后用林海的《渡紅塵》揭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人類共同情感主題。這樣的多媒體使用可以說和課堂教學相映成趣、渾然一體,實在是妙不可言。
一旦遇到蘇軾《赤壁賦》這樣的情理佳作,多媒體技術就有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了。筆者見過有老師選用多媒體講解這篇需要耗費三課時的重點課文,該課件共使用50張課件,數量不算多,課時安排緊湊,內容詳略得當。細看多媒體使用,并沒有出彩之處:除了音頻朗讀和圖片展示(共計7張幻燈片,僅占總數的14%)利用到多媒體之外,其他部分(80%以上)多為課文知識點歸納,多媒體和課堂教學的結合使用狀況極其不理想,不值得提倡。這正是很大一部分古文教學面臨的困境:費時費力不討好。筆者提出兩點建議:
1.鼓勵使用多媒體,絕不濫用。可以錦上添花,但絕不多多益善。
2.遵循古文教學客觀規律,同時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
(三)理論實踐層面的誤區:輕視文言語法教學,偏重人文精神培養。
初中生學古文幾乎不講語法,以至于并沒有形成一套完備的文言文語法體系,到了高中,尤其是高一,馬上要求他們能讀懂淺易文言文,實際情況是很多同學連“主謂賓定狀補”是什么都分不清。
廣大一線教師的普遍認識就是“得語法者得天下”,教學實踐中分別做出不同調整:很多教師不惜放慢教學進度,用8~10個課時疏通這些語法知識,以期學生迅速獲得高中古文教學必需的語法知識;更多教師則是順應課時安排,將語法知識零零散散地穿插在課文講解中,以期學生能緩慢學習這類必備的語法知識,然后形成自己的體系。這種與“《考綱》精神”多少有點相悖的“靈活處理”,實屬無奈。
筆者認為,“文”“言”之爭在初高中教學中實在是大可不必的,應該回歸到“言”為“文”之基礎,“文”為“言”之升華的軌道上,這才是高中生學好高中文言文的不二法門。
對策:
1.高一教師講授古文之前,務必統一安排學生學習文言文相關專題語法知識;
2.授課內容、課時和相關練習由高一教研組研究統一部署,以期達到“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與筆者有共識的廣大普通高中教師在提高自身古文修養時,一定要極力避免上述三種誤區,從知識儲備、技術運用和理論實踐三個層面上參照建議執行,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7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