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護理問題及措施范文

時間:2023-05-29 15:08: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肝硬化護理問題及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肝硬化護理問題及措施

篇1

Abstract: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et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Method: To use the self-questionnaire survey to investigate 60 patients and 9 nurses.Results: the survey shows that the knowledge of patients and nursing staff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95% knowledge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omes from the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Conclusion: The diet nursing care is very important for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but it has defects in practice. And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 are proposed.

關鍵詞: 肝硬化;飲食;護理;調(diào)查;對策

Key words: liver cirrhosis;diet;nursing;investigate;measures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9-0292-01

0引言

肝硬化是各種慢性肝病發(fā)展的晚期階段。臨床上,起病隱匿,病程發(fā)展緩慢,晚期以肝功能減退和門靜脈高壓為主要表現(xiàn),常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在臨床工作中肝硬化病人飲食護理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本文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對60例患者進行調(diào)查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調(diào)查內(nèi)容與方法

1.1 調(diào)查內(nèi)容:由本人大量閱讀文獻后自行設計問卷,并有一名護理專家和兩名消化專家閱后證實了該表的信度和效度。問卷內(nèi)容包括:①肝硬化病人對飲食掌握情況的調(diào)查;②肝硬化病人飲食護理影響因素的調(diào)查;③肝硬化病人飲食知識的來源調(diào)查。

1.2 調(diào)查方法:調(diào)查人員以問卷式調(diào)查表為基礎,直接與被調(diào)查者交談,充分講解問卷中各項問題及填表要求,被調(diào)查者對問卷完全理解后填寫調(diào)查表,然后將調(diào)查表收回。第一項內(nèi)容采用3級評分法評分,即明確3分,模糊2分,不清楚1分。后兩項采用百分比,最后一起進行分析統(tǒng)計。

2結果

2.1 肝硬化患者與護理人員對飲食護理知識的掌握情況調(diào)查(表1)從表1可見,肝硬化病人與護理人員對飲食護理知識有一定的掌握,但在飲食調(diào)節(jié)及每日營養(yǎng)素的需求、每日飲食的配膳計劃制定兩方面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足。

2.2 肝硬化病人飲食護理的影響因素調(diào)查(表2)問卷調(diào)查中對影響肝硬化飲食護理的因素設置了15個問題,由患者選擇或填寫適應與自己的影響因素。表2所列的是患者比較集中的6個相關因素。

2.3 肝硬化患者飲食知識來源的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果表明,95%的患者飲食知識來源于醫(yī)護人員,3%來源于親人和朋友,2%來源于傳媒和科普書籍。

3討論

3.1 從調(diào)查結果可以看出,肝硬化患者及護理人員對飲食護理的重要性,飲食的治療原則,食物的選擇和禁忌,合并不同并發(fā)癥的飲食調(diào)節(jié)知識,掌握較好,已有足夠的重視,但對于更詳盡的飲食計劃,每日的食譜制定,飲食調(diào)節(jié)及每日營養(yǎng)素的安排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不足。

3.1.1 護理人員的知識缺陷護理人員均能陳述對一個肝硬化患者應給予的飲食護理措施,護理人員工作量大,學習時間較少,未受過具體的營養(yǎng)知識的專業(yè)培訓,對于飲食護理知識只是理論上框架式掌握,具體內(nèi)容了解不夠詳細,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因此營養(yǎng)治療不夠完善。

3.1.2 護理人員宣教的方式方法問題護理人員宣教的方法多為單純的灌輸方式,較生硬不靈活,缺乏形式多樣的教育手段,導致患者知識混亂,多為短暫性記憶。

3.1.3 患者自身不配合治療護理患者自身不配合治療護理是較重要的原因,主要分為三類:其一多年的飲食習慣和不良嗜好;其二是心理因素;其三是患者自身家庭原因。

3.2 針對以上原因,我們采取以下護理對策,以使我們的飲食護理工作更全面更具體。

3.2.1 對護理人員進行營養(yǎng)教育的專業(yè)培訓病人角色的轉變和住進醫(yī)院這一陌生環(huán)境,他們需要被認知和接納。護理人員就是他們依附的主要對象[2]。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yè)的營養(yǎng)知識培訓非常重要。

3.2.2 對護理人員實施心理學、教育學的學習,改善健康宣教的方式方法對以主管護師為主的護理人員給予心理學、教育學的短期培訓,使主管護師成為營養(yǎng)健康教育的護理骨干。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針對不同的病人給予不同的宣教方式。

3.2.3 促進飲食的心理護理肝硬化病人患病初期由于對疾病知識的缺乏,不知道自己以后病情會如何發(fā)展加之疾病的痛苦和精神壓力對疾病產(chǎn)生擔憂害怕的心理。護理人員應關心體貼病人,幫助其解決產(chǎn)生心理障礙的某些問題。

3.2.4 提高醫(yī)院的飲食服務質量營養(yǎng)科保證病人合理的飲食供給,并提供良好的就餐環(huán)境,使患者形成良好的進餐感覺,促進食欲。通過飲食護理,調(diào)整病人的營養(yǎng)狀態(tài),改善病情。

4小結

通過對60列肝硬化病人及護理人員的飲食護理知識的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飲食護理對于肝硬化病人的重要性,以及我們護理人員在整體護理思想指導下的飲食護理的不足。我們做了相應的分析,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我們將吸取本次調(diào)查的經(jīng)驗,改善原有的不足,采取并實施新的飲食護理措施,并不斷加以考評。以對肝硬化病人的飲食護理進行進一步的探討研究,使我們的整體護理工作再上新臺階,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維護病人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陸再英,鐘南山.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446-447.

[2]王喬鳳.肝硬化病人的飲食管理[J].當代護士,2005;10:27-28.

篇2

【關鍵詞】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循證護理

循證護理(evigencc-based nursing,EBN)是慎重、準確和明確地應用當前所獲得的最佳證據(jù),結合護理專業(yè)技能和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同時考慮患者的價值和愿望,將三者結合制定出患者個體需要的護理方案[1],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由于食管靜脈和胃底靜脈曲張,各種不良因素刺激誘發(fā)上消化道出血,常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對商水縣人民醫(yī)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住院的7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循證護理,提高了搶救率,減少了再出血,現(xiàn)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74例,男59例,女15例,年齡最大72歲,最小25歲,平均51.8歲。出血原因:飲食不當引起出血24例,精神受刺激13例、勞累后5例、感染8例,服用不合理藥品6例,不明原因18例。

1.2 結果 74例患者,康復出院69例,自動出院2例,死亡3例。

2 循證過程

2.1 循證護理 科主任、護士長、主管醫(yī)生及全體護士對74例患者進行分析,確定患者因肝硬化致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變薄,各種不良因素刺激誘發(fā)靜脈破裂導致上消化道出血這一問題[2]①不合理飲食;患者飲食過多,進食粗糙、堅硬、油炸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導致上消化道出血;②精神因素;肝硬化患者由于病情長,愈后差,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煩躁、悲觀厭世等精神障礙[3],當情緒波動、精神緊張時,導致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高,應激性引起曲張的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導致上消化道出血;③不合理用藥;當患者口服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特別是一些解熱鎮(zhèn)痛藥影響患者的凝血功能、引起胃腸道黏膜糜爛、潰瘍導致上消化道出血;④其他因素;當患者勞累、各種急性感染、便秘引起腹壓增高等因素均易誘發(fā)上消化道出血。

2.2 循證觀察與應用

2.2.1 病情觀察及對癥處理 嚴密觀察病情,預見出血傾向,若發(fā)現(xiàn)患者咽部癢感、異物感、胃部飽脹不適、燒心等應考慮有出血現(xiàn)象。應備好搶救物品,積極采取相應急救措施,遵醫(yī)囑給予止血藥,建立兩路靜脈通道,輸足液體量及新鮮血,以維持機體有效循環(huán)血量,根據(jù)病情采用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置管期間應使患者側臥或頭部側轉,便于口腔分泌物流出,隨時吸痰防止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③首次壓迫可維持6~12 h,以后每4~6 h放氣0.5 h后再充氣,以免壓迫時間過久引起黏膜糜爛壞死。一般置管2~3 d,觀察24 h確無出血后,可口服夜體石蠟15~20 ml后緩拔管。

2.3.2 合理飲食 消化道出血時暫禁食,觀察24 h,出血停止后可進溫涼飲食,限制蛋白攝入,視病情可增加蛋白量,告知患者飲食要有規(guī)律,少量多餐,進食易消化、高營養(yǎng)、高維生素食物,禁食辛辣、油炸、粗糙、堅硬等刺激性食物。

2.3.3 保持情緒穩(wěn)定,肝硬化患者由于病情遷延不愈,經(jīng)濟受損,社會價值低,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悲觀厭世的情緒,而這些負面情緒對機體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2],對患者身心極為不利,這時,護士要通過各種形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要給以關心和體貼,疏導他們消除緊張情緒,幫助其分析發(fā)病的原因,使其認識到自己個性存在的缺陷,并協(xié)同患者消除不利因素的影響,減少焦慮和煩惱,使情緒保持樂觀,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2.3.4 合理使用藥物 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服藥時要特別慎重,實踐證明一些解熱鎮(zhèn)痛藥如消炎痛、保泰松可引起胃腸道黏膜糜爛、淺表潰瘍而致消化道出血,一些解熱藥如阿司匹林直接影響患者凝血功能而致消化道出血。因此,肝硬化患者服藥時必須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

2.3.5 杜絕其他不利因素 肝硬化患者要注意休息,適當鍛煉,平時注意大便通暢,避免腹壓增高。注意衛(wèi)生保健,預防腸道感染。冬天注意保暖,預防感冒。

3 小結

應用EBN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問題進行資料檢索,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結合文獻分析,引起肝硬化出血的原因是食管靜脈和胃底靜脈曲張因進食不合理,精神因素刺激,用藥不當,勞累,感染便秘等不良因素刺激誘發(fā)上消化道出血。循證提出護理措施,針對原因實施有效護理及健康教育,給予飲食指導,心理疏通、合理用藥,出血時立即給予行之有效的止血護理,告知患者避免勞累、預防感冒等行之有效護理方法,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縮短了住院天數(shù),取得了遠期效果。

參 考 文 獻

[1] 鄭月仙,蔡綠花. 循證護理在長春瑞濱化療中的應用.護理與康復,2007,6(5):355-356.

篇3

【關鍵詞】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護理干預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123文章編號:1006-1959(2010)-05-1152-02

肝硬化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彌漫性進行性的肝臟疾病,其病理變化主要為肝細胞廣泛性受損、變性、壞死、萎縮,并逐步被纖維組織代替,最后導致肝小葉結構被破壞,肝臟變硬,形成肝硬化。臨床以病毒性肝炎(乙型)所致的最為常見,血吸蟲病、乙醇中毒、藥物刺激等因素引起的次之。本病主要以肝功能損害及門脈高壓引起的相應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晚期常有嚴重的并發(fā)癥。主要表現(xiàn)在廣泛的細胞變性壞死、纖維結締組織的彌漫性增生并有再生小節(jié)的形成,從而導致肝小葉結構破壞和假小葉形成,肝臟逐漸變形、變硬,最終發(fā)展為肝硬化。臨床上以肝功能減退和門脈高壓為主要表現(xiàn),病變的晚期可出現(xiàn)一些嚴重的并發(fā)癥,如肝昏迷、上消化道大出血、繼發(fā)感染等,對身體的危害極大。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如何降低患者的臨床護理問題的發(fā)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是護理工作者一直探討的問題。通過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合理的護理干預,延長了患者的存活時間,效果良好。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將2007年5月~2009年3月收入院的98例患者進行有計劃的、合理的護理干預,其中男66例,女32例,年齡55~78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者69例,初中以下者29例。其中明確為肝炎后肝硬化76例,酒精性肝硬化22例。出血量為150~1000ml不等。小量出血40例(出血量1000ml)。主要的誘因有,飲食不當,勞累,情緒激動,無誘因等,經(jīng)積極搶救及護理治愈92例,占93.88%,治愈出院4例,占4.08%,死亡2例,占2.04%。

1.2 方法:依據(jù)患者就診期間的記錄,護理記錄以及問卷調(diào)查表等形式的回顧性調(diào)查,進行消化道出血誘因的分析。

1.3 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資料采用χ2檢驗和統(tǒng)計軟件spss10.0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1.4 結果:從(表2)顯示的結果來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誘因與飲食不當、勞累關系極為密切。在98例患者中,飲食不當67例,占68.37%,勞累20例,占20.41%,情緒激動7例,占7.14%,沒有誘因的4例,占4.08%。

表1 98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

治療情況例數(shù)百分比%

治愈9293.88

治愈出院44.08

死亡22.04

表2 98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與誘因的關系

誘因例數(shù)百分比%

飲食不當6768.37

勞累2020.41

情緒激動77.14

其他44.08

2.護理干預措施

2.1 一般護理:根據(jù)病人病情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的針對性有計劃護理,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不同性格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方式作好心理護理。首先取得病員對醫(yī)護人員的信賴,幫助病人消除恐懼心理及思想顧慮,使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時,要按其臨床特點全面仔細地觀察病情變化,掌握病情變化的第一手資料,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以縮短病程,使病人渡過難關,達到短期治愈的效果。定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并作好詳細的記錄。體溫的高低、熱程的長短、血壓的變化都是反映病情輕重及病情變化的標志,所以,必須加強對生命體征的臨床監(jiān)護,掌握疾病轉期的早期表現(xiàn)。[1]

2.2 預見性護理: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人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除了臨床上精心治療搶救外,護理工作好壞也是關鍵。首先要做好搶救準備,提前備好急救用物及藥品,特別是對那些以往有過出血史或出血傾向的病人,除查血型及血常規(guī)外,則應備足血源,必要時抽血放冰箱內(nèi)保留血樣,以便出血時及時配血、爭取時間,及早輸血。密切觀察病情,盡早發(fā)現(xiàn)先兆出血,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往往突然發(fā)病,來勢兇猛,在數(shù)小時內(nèi)出血量超過1000毫升或循環(huán)血量的20%。一旦患者出現(xiàn)上腹部不適,惡心等癥狀,應想到有活動性出血的可能,應密切觀察病人有無頭暈、心悸,皮膚粘膜蒼白,血壓下降,甚至休克表現(xiàn),既使無血壓下降,也要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2]

2.3 心理干預:通過護士講解有關肝硬化的知識,解除患者心理負擔,獲知只有保持較好的精神狀態(tài)才會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存活時間。護理人員不懈努力的工作態(tài)度,提高患者及家屬對治療護理的依從性,取得家屬的配合,提高治療護理的質量,避免和減少臨床護理問題的發(fā)生。

2.4 飲食護理:飲食護理在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不僅是保證營養(yǎng)供應。而且還能起到治療作用。做好飲食護理,增進病人食欲,是護理工作的重要責任,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病人飲食是由醫(yī)生根據(jù)病情而決定的,一定要按照醫(yī)生囑咐的飲食種類和宜忌嚴格執(zhí)行,不能隨意變動。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另一原因是飲食,粗硬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可損傷曲張的食道、胃底靜脈和胃粘膜而引起大量嘔血及便血,故病人人院后先禁食24小時再給冷流質飲食,逐漸給半流質飲食。在保證病人合理飲食的情況下,認真檢查家屬送來的食物,防止有的家屬不不遵守飲食制度,盲目的為病人提供不合理的飲食引起或加重出血。[3]

3.討論

3.1 急救治療護理原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常常達到1000以上或循環(huán)血量的20%。臨床護理工作中一定要重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系統(tǒng)性護理,積極采取上述措施,對于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給予系統(tǒng)而科學的觀察護理,是幫助患者康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重視護理可以有助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康復,從而達到保存生命、維護健康、促進健康的目的。[4]

3.2 腹內(nèi)壓增高、過度勞累、情緒不穩(wěn)定也是導致肝硬化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護理人員應指導并鼓勵患者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但應強調(diào)活動量以運動中微汗、輕度呼吸增快、無疲勞、不加重癥狀為度,如慢步行走、打太極拳等,避免做抬舉重物、用力蹬車等強度較大的工作。影響上消化道出血的相關因素護理進展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憋氣排便。積極預防感冒,防止打噴嚏、咳嗽而致腹壓升高;保證充足的睡眠。

4.結論

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多合并休克,死亡率高,及時的救治與有效的護理,對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并發(fā)癥、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義。應開辟“綠色通道”,及早建立靜脈通道,及時由護理人員護送到病區(qū),保證規(guī)范化的專業(yè)護理。[5]

參考文獻

[1] 董慰慈.護理學基礎.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4:33-50,101-114.

[2] 王召芳,任淑萍.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體會[J]黑龍江醫(yī)學,2005,(06).

[3] 胡艷波,陳向坤,王艷英.113例肝硬化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護理實踐與研究,2006年07期.

篇4

【關鍵詞】博路定;肝硬化;肝源性糖尿病;護理

肝臟功能的損害程度會影響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老年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高血糖、葡萄糖耐量減低等[1]。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發(fā)病人群逐漸老年化,患者合并各種并發(fā)癥,治療的難度非常大,對臨床護理的要求相當高。為了探索博路定治療老年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效果,在2012年01月到2013年01月期間,本院對收治的老年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01月到2013年0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患者48例、女患者12例,年齡在58歲~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8.33±5.83)歲。病程在30d~17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0.22±2.83)年。其中伴腹水31例、上消化道出血10例、肝性腦病9例、肝腎綜合征6例、原發(fā)性肝癌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在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異常情況。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在常規(guī)保肝情況下給予恩替卡韋(博路定,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0.5mg口服,每天服用一次,療效為12個月。另外觀察患者病情轉化,給予所有患者保肝、降酶等內(nèi)科治療。

1.3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P

2、結果

治療4周后,60例老年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肝功能恢復與糖尿病得到控制的患者有53例(83.33%),治療后的空腹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討論

博路定治療老年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耐藥性低,促進患者肝功能恢復,控制活動性肝硬化病情,提高患者的治療成功率[2]。在臨床中除了采取科學的治療方法,還需要給予患者合理的對癥護理干預,以控制血糖水平。

2.1一般護理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在臨床中合并各種疾病,比如: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并發(fā)肝源性糖尿病等。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一般都是在慢性肝病的5年后發(fā)病,臨床癥狀與肝病癥狀相似,多飲多食、消瘦等癥狀不明顯。作為護理人員應該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認真傾聽患者的心聲,給予其精心的照顧,協(xié)助患者進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檢查項目。老年患者身體的抵抗力低下,難以控制并發(fā)癥,所以護理人員應該給予患者健康宣教,總結出肝源性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及護理方法,裝訂成攜手易帶的小冊子,使患者掌握更多疾病知識,控制血糖變化情況等。發(fā)放保健知識手冊的策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健康宣教,指導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2.2飲食、運動指導

老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治療的最關鍵措施在于控制飲食[3],大部分患者患有高脂血癥,患者應該嚴格按照醫(yī)生指導,每天控制食量,不能暴飲暴食,每一頓都需要搭配糧食、蔬菜等,控制每天攝入鹽量與熱量,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另外做到戒煙戒酒、少吃油炸食物,以改善脂肪代謝、控制體重。

2.3心理護理

肝硬化和糖尿病均為慢性疾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消極情緒,比如:緊張、擔心、失眠等。這些消極情緒會導致交感神經(jīng)興奮、血糖升高,不利于病情的恢復。所以醫(yī)護人員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飲食、運動、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情況,向患者講解一些治療成功的事例,改變患者的消極情緒,以積極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與護理措施,控制病情進展。在護理過程中堅持針對性、個體化的護理原則,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護理人員要根據(jù)病人的不同心理特點,針對性地進行護理干預,積極和病人溝通,讓病人把消極情緒釋放出來,減輕心理壓力,針對心理問題比較嚴重的患者,進行個體心理疏導,使患者更加積極配合護理,有效提高護理質量。

2.4用藥、出院指導

老年患者的記憶力、智力、理解力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生活自理能力過低,服藥的依從性也比較差。在口服博路定的治療期間,容易出現(xiàn)漏服、多服、自行停藥等情況,所以護理人員可以向患者宣傳藥物治療,使其充分了解正確用藥的重要性,增加其對治療的認識程度,幫助患者建立治療檔案,每周回訪一次,并提醒家屬幫助患者遵照醫(yī)囑,減少不良的生活行為習慣,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家庭隨訪,監(jiān)督糖尿病患者用藥情況,提醒患者復查,及時觀察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給予老年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博路定治療,從藥物治療、行為、飲食、認知、心理等方面給予患者對癥護理措施,促進患者病情恢復,提高其生活滿意程度。

參考文獻

[1]茍衛(wèi),王燕玲,徐筱瑋,徐文偉.恩替卡韋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3,06(02):456-458.

篇5

【摘要】 目的:探求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最佳護理發(fā)法。方法:對2011年瑞金市人民醫(yī)院ICU觀察組3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的護理方法。結果:采用此護理30例患者大大地減少了并發(fā)癥,降低了死亡率。

【關鍵詞】肝硬化 上消化道大出血 護理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上消化道出血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并發(fā)癥、降低死亡率,一直成為臨床醫(yī)務工作者關注的問題。

1 臨床資料

本組觀察病例30例,均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齡41―66歲,平均51.2歲。

2 護理

2.1 出血期的護理

2.1. 1 常規(guī)護理(1)正大出血的患者,在醫(yī)師搶救措施實施的情況下,患者的呼吸、脈搏、血壓是十分重要的生命體征,無論多么緊急,護理人員必須嚴密觀察和記錄。(2)加強基礎護理、護理。出血期間絕對臥床,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嚴格禁止患者近期口服藥和食物。每次嘔血后,及時做好口腔護理,防止口腔中血腥味,以免引起再次惡心、嘔吐。保持皮膚清潔和注意保暖,防受涼。保持床鋪整潔、干燥,便后及時清潔用物。(3)準確記錄出入量.

2.1.2 輸血輸液的護理 輸血是最緊急的措施,由于患者血容量大量丟失,必然有外周血管的容量不足,給注射帶來一定困難。同時往往多數(shù)患者組織水腫,使注射更為困難。一針見血就是醫(yī)師最緊急措施成敗的關鍵。輸血、輸液對這類患者來說有特殊治療意義:(1)患者禁食。(2)患者大出血恐懼心理,常存在神志不安征象,在定期巡視病情及時發(fā)現(xiàn)漏藥和調(diào)整滴速是必不可少的。加強心理護理,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療性人際關系。

2.1.3 特殊護理 (1)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是這類患者入院第二個最緊急的治療措施。著重是隨時檢查壓迫效果,壓迫的時間的限制等。要注意觀察患者有無胸悶,以免引起惡心、嘔吐,導致窒息發(fā)生。(2)導尿,及時發(fā)現(xiàn)或導出尿液能減輕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2.1.4 對癥護理 發(fā)紺患者應吸氧、休克患者注意保暖、精神緊張給予安定、肝病者禁用巴比妥類及嗎啡等。

2.2 大出血并發(fā)癥的護理

2.2.1 肝昏迷的護理(1)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報告肝昏迷先兆。(2)中度和深度昏迷:主要是注意煩躁不安,以免造成意外傷害。(3)晚期患者并發(fā)肝昏迷,反復性較大,所以必須延長觀察時間。

2.2.2 防褥瘡的護理 長期臥床,必然會有突出部位受壓,發(fā)生褥瘡的可能。除了更換外,按摩和酒精擦浴是積極主動的措施。

3 結論

凡遇這類患者,應盡量簡化入院手續(xù),切不可按常規(guī)辦事,而貽誤搶救時機。制訂周密的護理計劃,嚴密觀察病情、精心監(jiān)測血壓、脈搏、呼吸、上腹飽脹、煩躁、惡心、出汗、面色蒼白、脈速等,立即報告醫(yī)生,并配合醫(yī)生進行搶救。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實用內(nèi)科學,第1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884―1889.

[2] 王春蓮,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不同時期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1999.14(4):6

篇6

關鍵詞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觀察與護理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門脈高壓癥常見的并發(fā)癥,其特征是起病突然,出血量大,2011年11月~2012年9月收治肝硬化食管和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43例,現(xiàn)就其觀察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1年11月~2012年9月收治肝硬化食管和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43例,男38例,女5例,年齡28~64歲,平均42.7歲,在內(nèi)科治療的同時給予患者一般護理、心理護理、病情觀察、飲食及健康指導,取得了滿意效果。

護 理

一般護理:患者入院后,立即測量生命體征,密切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休克、肝性腦病等并發(fā)癥,并詳細記錄。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注意保暖,床上大小便,防止摔傷、暈倒因活動而加重出血,出血量大時取休克臥位或下肢抬高30°,嘔血時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同時準備好一切急救物品及藥物,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療及處理措施,同時加強基礎護理,減少并發(fā)癥。

心理護理:患者由于突然嘔血及便血,易產(chǎn)生緊張恐懼心理,所以要特別加強心理護理,解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關心體貼患者,保持室內(nèi)環(huán)境安靜,及時清除嘔血或黑便的血液或污物,減少不良刺激,科學的解釋病情,并向患者說明各種治療措施,注意事項及如何配合治療,從而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穩(wěn)定情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病情觀察:①動態(tài)觀察生命體征、面色、神志變化,大出血時根據(jù)病情,一般每0.5~1小時測量生命體征1次,有條件者可行心電監(jiān)護,發(fā)現(xiàn)大出血、休克應立即配合搶救處理,迅速建立靜脈通道,立即配血,按醫(yī)囑迅速補充血容量進行各種止血治療及用藥等搶救措施,忌用嗎啡、巴比妥類藥物,觀察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②觀察嘔血、黑便的顏色、次數(shù)、量、形狀,估計出血量及程度,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③判斷出血是否停止,患者血壓脈搏穩(wěn)定在正常水平,大便轉黃色,提示出血停止。出現(xiàn)以下情況提示繼續(xù)出血或再出血,如反復嘔血、黑便顏色由暗黑變?yōu)榘导t,甚至嘔吐物轉為鮮紅色,血壓、脈搏不穩(wěn)定,提示再出血。原有脾大,在出血后應暫縮小,如不見脾恢復,繼續(xù)腫大提示出血未止。

飲食護理:急性期應禁食,止血后1~2天漸進高熱量、高維生素流食,限制鈉和蛋白質攝入,避免誘發(fā)肝性腦病和加重腹水,飲食不當是誘發(fā)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避免粗糙、堅硬、刺激性食物,且應細嚼慢咽,防止損傷曲張靜脈再次出血。

健康指導:向患者及家屬宣教一些本病的常識,使之對治療過程有一定的了解,取得患者及家屬配合并協(xié)助醫(yī)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會患者及家屬識別早期出血征象,察便辨病,出現(xiàn)嘔血時應臥床休息,保持情緒穩(wěn)定,減少身體活動并暫禁食,告知禁食的重要性,講解需要執(zhí)行的治療措施和輔助檢查的配合,不宜進食刺激性食物。保持情緒穩(wěn)定樂觀,避免緊張恐懼心理,合理安排生活,增強體質,戒煙戒酒。應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避免亂用藥,以免誘發(fā)出血,定期檢查。

討 論

肝硬化食管和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起病急、來勢兇猛、變化快,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和循環(huán)衰竭而危及生命,如能準確診斷,進行有效的止血治療及認真細致的護理,可使患者轉危為安,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張斌,蔣龍元,田方,等.急診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313-1314.

篇7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到我院就診的肝硬化患者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乙肝后肝硬化51例,酒精性肝硬化27例,藥物性肝硬化9例,其他因素肝硬化3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經(jīng)過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均符合肝硬化的臨床診斷標準[3],同時排除心腦腎等嚴重疾病、神經(jīng)疾病以及嚴重意識障礙的患者。將9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36~68歲,平均(47.5±6.4)歲;病程1~7年,平均(3.2±0.8)年。對照組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34~67歲,平均(47.1±6.7)歲;病程10個月~8年,平均(3.5±1.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中醫(yī)護理干預,具體有以下內(nèi)容。

1.2.1情志護理中醫(yī)理論認為“肝主疏泄”,肝硬化患者多伴有情志失調(diào)、肝氣郁結或氣滯血瘀等癥狀,臨床護理應加強對患者情志的調(diào)暢護理。針對不同病因的患者要采取合適的護理方法,對于肝失疏泄導致肝氣郁結的患者,護理人員要以開導鼓勵為主,語氣注意要緩慢溫和,對患者的疑問回答時要有耐心,向患者解釋肝硬化的發(fā)展過程和可治愈性,消除患者的疑慮、自卑和恐懼的心理;而對于肝疏泄過度引起肝氣上逆的患者,護理人員要注意理智地與患者交流,及時告知患者個人情志與病情之間的辯證關系,與患者一起交流“正氣內(nèi)存,邪不可干”的中醫(yī)理論,幫助患者慢慢接受治療,消除其煩躁、易怒的臨床指征[5]。

1.2.2飲食護理中醫(yī)理論認為要“食養(yǎng)盡之”和“謹和五味”,飲食要按照配膳辯證、質地相宜、溫度適當和進食適度的指導原則。對于肝硬化患者,首先要禁酒、咖啡和其它具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適當增加一些高蛋白、維生素類易于消化的食物。中醫(yī)認為“酸味入肝”,護理人員可以在患者飲食中加入一些山楂、枸杞酸性食物,以保護肝臟。

1.2.3中醫(yī)辨證施護中醫(yī)的精髓即為辨證治療,肝硬化患者的病因不同、嚴重程度不同、患者自身體質不同,相應的治療手段也不同,尤其在用藥方面,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辨證施護[7]。例如對于氣滯濕阻患者,給予陳皮、冬瓜皮和赤小豆,以達到行氣通滯的目的;對于肝脾不和的患者,在常規(guī)用藥基礎上要加上薏仁兒、大棗、白扁豆、蓮子肉等健脾類中藥;而氣滯血瘀的患者存在津血虧虛和氣血流通障礙的癥狀,因此要給予鱉甲、郁金、三七等滋陰補血、化瘀止痛類的藥物。

1.3觀察指標

評定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常規(guī)肝功能指標恢復正常水平;好轉: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常規(guī)肝功能指標水平有明顯好轉;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常規(guī)肝功能指標無明顯改變,總有效=顯效+好轉。并采用生活質量評定綜合問卷(geneticqualioflifeinventory-74,CQOLI-74)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與社會功能三個方面,每項評分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珋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1.11%,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3.33%,研究組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在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方面的生活質量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方面的生活質量評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3討論

篇8

【關鍵詞】 內(nèi)鏡下食管靜脈曲張?zhí)自g; 優(yōu)質服務護理干預

選取本院2010年1月-2012 年12月收治的130例食管靜脈曲張?zhí)自g的患者,分別采用優(yōu)質服務護理干預和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術后疼痛例數(shù)及并發(fā)癥情況,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80例中男53例,女27例,年齡27~62歲,平均(41±5.3)歲,其中34例是酒精性肝硬化,46例為乙肝后肝硬化。程度:輕度36例,中度25例,重度19例。近期出血者38例,無出血者42例。對照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齡24~63歲,平均(43±2.3)歲,其中酒精性肝硬化15例,乙肝后肝硬化35例。程度:輕度21例,中度12例,重度17例,近期出血者16例,無出血者34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增強CT和B超檢查確診為肝硬化,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內(nèi)鏡下食管靜脈曲張?zhí)自g。對照組50例只進行常規(guī)臨床護理(術前常規(guī)手術準備包括遵醫(yī)囑指導患者禁食、禁飲,交代手術時間和方法,術后常規(guī)監(jiān)測病情變化,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有無出血、疼痛、支架脫落等情況。予以預防并發(fā)癥等指導)。觀察組80例實施優(yōu)質服務護理干預,包括術前的強調(diào)為患者提供個性化心理護理和全方位健康教育,重視出院指導。具體優(yōu)質服務護理方法如下。

1.2.1 術前護理

1.2.1.1 心理護理 患者對內(nèi)鏡下食管靜脈曲張?zhí)自g不了解,容易產(chǎn)生焦慮、擔憂,恐懼心理,在術前會有較多顧慮。觀察組由責任護士向患者和家屬詳細講明食管靜脈曲張?zhí)自g的原理、目的、方法、效果和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耐心解釋患者提出的問題,使患者能夠充分了解手術的安全性和優(yōu)越行,解除其憂患心理[1]。責任護士多與患者溝通交流,建立起溫馨、融洽的護患關系,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慌,使其可以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配合治療[2]。

1.2.1.2 一般護理 手術前責任護士要詳細詢問病史、過敏史,判斷食管靜脈曲張程度,檢查心電圖,出、凝血時間及血小板計數(shù)等。指導患者術前6~8 h禁食、禁水。護理人員做好術前物品、搶救藥品,手術器械等的準備,并建立靜脈通道[3]。

1.2.2 術中護理 手術過程中,責任護士全程陪護在患者身邊,要向患者介紹手術過程,使其能夠更好的在手術過程中配合醫(yī)生,護理人員要正確安放套扎器,保證手術器械均處于正常運作中,術中予以心電監(jiān)護,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給予口鼻分泌物護理保證進鏡順利;術中出現(xiàn)異常情況,立即報告手術醫(yī)生,積極安慰患者情緒,配合醫(yī)生給予快速救治[4-5]。

1.2.3 術后護理 術后患者在責任護士的陪護下回病房,協(xié)助患者取半臥位絕對臥床休息1~2 d,避免屈身、彎腰、下蹲等動作,為患者提供生活護理。指導患者2周內(nèi)避免劇烈運動。責任護士利用優(yōu)質服務護理模式,采取多種形式對患者及家屬反復進行術后飲食宣教和指導:術后2 d禁食,第3天開始食用流質飲食,1周左右進半流質,之后開始正常飲食,以易消化為主,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6],且忌進食過快、過熱。保持大便通暢,注意保暖,防止受涼感冒,有咳嗽者應及時鎮(zhèn)咳,有惡心嘔吐時應用鎮(zhèn)吐藥等防腹內(nèi)壓增高。術后加強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告知患者手術已經(jīng)成功,安撫患者的負性情緒,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

1.2.4 出院健康指導 完善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出院后以養(yǎng)生為主,避免過激運動或活動,日常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好,養(yǎng)成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出院后一定要遵從醫(yī)囑,定期復查,避免再次發(fā)病。

3 討論

內(nèi)鏡下食管靜脈曲張?zhí)自委煾斡不车漓o脈曲張臨床效果顯著,配合良好的優(yōu)質服務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痛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患者恢復迅速,滿意度高。

本院在臨床工作中,給予全面的優(yōu)質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是在對照組護理干預基礎上,注意干預個性化、完善的心理護理干預及出院指導,以幫助患者更好地面對疾病帶來的不良刺激,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本組研究中,治療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術后疼痛少,無并發(fā)癥出現(xiàn),效果十分理想。

參考文獻

[1] 石菊秀,馬芳芳,路英菊.內(nèi)鏡下硬化劑配合人體組織粘合劑治療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33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5):70-71.

[2] 湯得珍,張鳴清,馬桂芳.內(nèi)鏡下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套扎術的護理[J].全科護理,2009,7(9):2386-2387.

[3] 吳衛(wèi),玉莉君,林燕.內(nèi)鏡下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曲張破裂出血套扎術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07):57-58.

[4] 孫桂琴,隋秀娟.內(nèi)鏡下食管靜脈曲張?zhí)自g的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09,6(4):709-710.

[5] 廖學梅,龍小芳.42例內(nèi)鏡下食管靜脈曲張?zhí)自g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全科護理,2010,8(25):2264-2265.

篇9

關鍵詞:肝硬化;健康教育;效果

肝硬化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肝病,由多種原因引起,病程一般較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并且患者一般對疾病的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可能會肝硬化的治療和預防產(chǎn)生影響[1]。健康教育可以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等方式使患者掌握有關自我護理知識,提高預防意識,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促進疾病康復,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2]。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來我院治療的74例肝硬化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8例,女14例,年齡31~78歲,平均年齡(51.26±9.77)歲,文化程度包括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37例,大專及以上22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37例)和對照組(3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按醫(yī)囑進行操作。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同時給予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制定計劃、疾病知識宣教、日常生活指導、心理教育[3,4]。①制定計劃,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詳細詢問患者基本信息以及對疾病了解程度,制定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計劃。②疾病知識宣教,護理人員主動向患者介紹肝硬化的疾病相關知識,包括病因、臨床癥狀、病情監(jiān)測、影響因素、治療方案、用藥指導、護理要點以及預防措施等,并結合自制手冊、專題講座、宣傳欄等方式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時重點告知患者配合治療的重要性。③日常生活指導,合理的飲食有利于肝硬化患者穩(wěn)定病情、增強抵抗力,并促進肝細胞再生,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病情以及飲食習慣,指導合理飲食習慣,進食高熱量、高蛋白以及高維生素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粗糙堅硬、辛辣刺激的食物,患者應少食多餐以減輕胃腸道負擔,同時要注意腹水患者限制鈉水攝入,肝性腦病患者禁食蛋白質食物。肝硬化患者也應注意自身休息,避免增加肝臟負擔,早期患者可從事較輕的工作,晚期患者應以臥床休息為主,適量活動。④心理教育,肝硬化由于病程較長、病情不斷發(fā)展,患者很容易出現(xiàn)悲觀情緒,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周到的護理服務,并鼓勵患者,提高信心,同時密切觀察患者心理變化,及時進行溝通交流進行心理輔導,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應積極熱情予以解答,消除不良心理狀態(tài),主動配合臨床治,提高治療依從性。

1.3評價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住院期間治療依從性人數(shù),出院時對兩組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測評,內(nèi)容包括病因、臨床癥狀、病情監(jiān)測、影響因素、治療方案、用藥指導、護理要點以及預防措施等,滿分為100分,并評價護理滿意度,滿分為10分。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t檢驗比較兩組患者各項指標的差異,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χ2檢驗進行比較兩組患者各項指標的差異。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依從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率(35例,94.59%)高于對照組(28例,75.6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232,P

2.2兩組患者疾病相關知識和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疾病知識得分(87.13±9.03 分)和護理滿意度(9.53±0.43 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肝硬化一般病程較長、病情遷延不愈,加之患者對肝硬化的病因、病情監(jiān)測、影響因素、治療預防等相關知識并不了解,造成治療依從性下降,不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和病情康復。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的教育活動,護理人員需在日常護理過程中,根據(jù)患者文化程度、疾病知曉等不同,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向患者傳授疾病相關知識,不僅可提高患者用藥、病情檢測以及預防等認知程度,提高治療依從性,促進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還可以消除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提高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對提高治療效果以及改善預后均具有積極意義[5,6]。健康教育也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護理人員也需要通過在健康教育工作中完善自我,提高綜合素質,并加強護患溝通交流,有效改善護理質量,建立和諧護患關系[7]。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率(35例,94.59%)明顯高于對照組(28例,75.68%),并且觀察組患者疾病知識得分(87.13±9.03 分)和護理滿意度(9.53±0.43 分)也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與以往研究結果相一致[8],說明護理人員在肝硬化護理的過程中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工作,通過疾病知識宣教、日常生活指導、心理教育等健康教育方式,全方位提高患者對肝硬化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提高治療依從性,并且主動的溝通交流也有利于護患關系的改善,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在對肝硬化護理過程中進行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治療依從性,促進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有效改善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胡國榮.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調(diào)查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 2013,35(12):1282-1283.

[2]劉美鳳,黃慧懿.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的探討[J].全科護理,2015,13(8):676-677.

[3]張佳香.健康教育對肝硬化患者情緒狀況的影響[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2,7(4):652,666.

[4]周燕春.健康教育改善肝硬化患者生活方式的效果評價[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29):139-140.

[5]李萍,李雅娟.健康教育對晚期肝硬化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5,22(4):618-620.

[6]孫萍,王國華.健康教育對肝硬化患者康復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5,21(3):155-156.

篇10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116例,男82例,女34例,年齡16~88歲,平均56歲。均經(jīng)CT、胃鏡檢查確診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嘔血48例,其中86例同時伴有黑便,合并腹水32例,輕重度黃疸3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癥狀。

護 理

使用止血藥物護理:近年來對出血的患者使用醋酸奧曲肽和奧美拉唑連續(xù)輸液泵泵入止血治療。116例患者均使用醋酸奧曲肽和奧美拉唑連續(xù)輸液泵泵入止血治療。患者入院后首先要選擇粗直彈性好、易于固定的血管建立靜脈通路,使止血藥物能夠持續(xù)泵入;藥物要現(xiàn)配現(xiàn)用,避免藥物中斷,用藥物過程中加強巡視,保持靜脈通暢,注意微量泵工作是否正常,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使用其他藥物或靜脈輸血時,應另開1條靜脈通路用藥或輸入血液。

三腔兩囊管壓迫止血的護理:在116例患者中有8例使用三腔兩囊壓迫止血。使用三腔兩囊管前應征得家屬或患者的同意,耐心解釋以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取得配合。要做到以下幾點:①插管前認真檢查管路是否通暢,胃囊及食管囊有無漏氣及氣囊注氣后膨脹是否均勻,并做好標記。②測試胃囊氣囊的注氣量150~200ml,壓力40~50mmHg。食管氣囊注氣100~150ml,壓力30~40mmHg。注氣時先注胃囊后注食管囊,放氣時先放食管囊再放胃囊。③插管后,囑患者側臥位,口腔分泌物隨時吐出,不要咽下。插管后每12小時放松食管氣囊1次,同時將三腔管向胃內(nèi)送入少許,使食管胃底黏膜解除壓迫,以防壓迫潰瘍。壓力解除后10~15分鐘抽吸胃內(nèi)容物,以確定是否有繼續(xù)出血。定時測氣囊的壓力,壓力不足時及時補氣。④從胃管內(nèi)抽吸胃內(nèi)容物也可注入藥物,用少許生理鹽水沖管,以保持管路通暢,病觀察是否有出血。⑤一般胃管放置72小時后出血不止應適當延長,出血停止可放氣觀察24小時確定無出血可拔管。放氣一般30分鐘為了防止氣囊與黏膜粘連,在放氣后可口服液體石蠟20ml及慶大霉素8萬U[2]。注意并發(fā)癥,如壓迫性潰瘍、頻發(fā)早搏、窒息等的發(fā)生,并采取適當措施加以預防。

飲食護理:肝硬化出血患者應限制蛋白質和鈉鹽的攝入,以免誘發(fā)肝昏迷。在出血期間禁食禁飲;出血停止2~3天后可開始進食,先少量多次飲用糖鹽水,然后過渡到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流質飲食1~2天后可改為半流質(如片湯、蛋羹、米粥等);3~5天后可進軟食,切忌粗糙、質硬、刺激性食物[3]。不能喝熱開水,避免熱食物導致食管胃黏膜血管擴張,加重出血。出血量較大的患者,容易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導致肝功能惡化和低蛋白血癥,除按醫(yī)囑及時予以補充血制品及白蚩白外,飲食上應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

預防再出血的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控制后,24~48小時后無活動性出血可給予流質飲食,開始少量多餐。出血停止后可給予半流質飲食,以后改為普食。限制鈉鹽和蛋白質的攝入,避免誘發(fā)肝性腦病,加重腹水;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進食時應細嚼慢咽,防止再次出血。

加強基礎護理: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病情危重,需臥床休息,且連續(xù)使用微量泵治療使患者活動受限,對患者者應每天進行口腔護理,以清除口腔異味,避免口腔細菌的產(chǎn)生。保持床單位的清潔干凈整齊,勤換衣褲保持皮膚清潔,協(xié)助患者定時翻身防止瘡。

心理護理:肝硬化病程長,病情不穩(wěn)定易反復發(fā)作,特別是當患者突然出現(xiàn)大出血嚴重并發(fā)癥(如大量嘔血、便血)直接威脅生命時,易產(chǎn)生緊張、恐懼、瀕死感等消極心理口,所以特別要注意心理護理,關心安慰患者,適當給患者講解有關的疾病知識和治療方法,病情反復發(fā)作而憤怒絕望的患者給予較多的理解和同情,提高患者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和心理適應能力,并向患者詳細說明各種治療措施,以及如何配合治療,從而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健康指導:幫助患者和家屬了解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知識。指導合理飲食。不要進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再出血,教會患者及家屬觀察早期出血征象。出現(xiàn)嘔血和黑便應穩(wěn)定情緒,減少活動,禁食水。保持情緒穩(wěn)定,樂觀。避免緊張恐懼心理。合理安排生活,增強體質。在醫(yī)生指導下按時服藥,定期復查肝功及B超。

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患者因出血量大,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因此,在積極有效的止血和抗休克治療的同時,精心細致的護理也很重要。護士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出血的性質和出血量,為醫(yī)生治療提供可靠的資料,加強患者的心里護理和飲食護理,提高搶救成功率,避免再次出血使患者早日得到康復。

參考文獻

1 尤黎明.內(nèi)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