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言寸草心范文
時間:2023-04-02 09:50: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誰言寸草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終于我大一些了,也稍稍懂事了,看著父母每每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我知道給爸爸媽媽倒上一杯白開水了,并且會甜甜的問一聲:“爸媽,你們累嗎?”這時母親總會摸著我的頭說:“好孩子,謝謝你呀!我們不累,一點都不累。”父親也應和道:“孩子真乖。”唉,爸爸媽媽是多么容易滿足呀,一杯水,一聲問候,便消除了你們的疲勞了嗎?可那時我卻沒有那種頭腦,只會傻乎乎的領取爸媽的感謝,支取爸媽的愛心。
現在想起來,父母怎會不累?從我一來到這個世界,大病小災便隨之而來。小時侯我體弱多病,常讓父母擔心,有時整夜發燒,但爸媽卻毫無怨言地送我上醫院。無論幾時幾刻,無論天氣如何,風雨無阻。當我睜開疲倦的雙眼,看到雙眼朦朧的父親母親緊我握著我得的手,而且干裂的嘴唇還發出一聲聲:“好些了嗎?”我的淚很快地流了下來,并暗下決心:爸爸媽媽,等我長大后一定要報答你們的恩情!
是啊,血濃于水啊!對于父母,我們永遠有道不完的謝謝,可是他們卻不是在意我們的謝。只要我們過的好,他們就感到很幸福了。當我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獨立邁開一步的時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寫出一個字的時候……是父母在身邊耐心地教導我們。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托。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而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學習,依然牽掛著我們還是父母。
篇2
聽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湖南省岳陽縣三中有一個名叫陶星的中學生,他的媽媽是一個只有嬰兒智力的病人。陶星的爸爸去世了,姐姐外出打工,陶星要邊上學邊照顧自己的媽媽。像照顧小孩一樣,喂飯、洗衣服、洗腳、打掃屙尿、陪著上廁所,還要不斷替媽媽向別人家道歉(媽媽經常惹事)。因為陶星知道她是自己的媽媽,也因為陶星在媽媽清醒的時候,也感受到了很微小他卻感到很偉大的母愛。
讀了陶星的故事,我深深地被陶星所感動。閱讀的同時,淚水也充溢著我的眼眶,我想,到底是怎樣的動力促使陶星那樣照顧自己的母親?難道就只是母親不發病時那一絲絲關愛嗎?而這些雜我們平常人看來是多么微不足道呀,但陶星卻知道回報,知道感恩,只是因為面對的是自己的媽媽。
回憶起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心里內疚不已,總認為母親平時對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她是母親,我是孩子。我有母親的照顧,擁有母親的愛。而陶星也有母親,但卻和母親的位置顛倒了,他有苦,有累,有委屈,但他毫無怨言,一如既往地照顧母親。我和他就相反了,生活中由于自己的任性,母親哪方面照顧得不好,我就會大發雷霆,抱怨母親,可是,我不敢想,如果我是陶星,我又該如何面對母親?母親對我的愛雖然不那么夸張,但都是時時縈繞在我身邊,早晨上學時的叮嚀,放學回家后的滿桌飯菜,夜晚學習時的一杯熱水,深夜入眠后的輕輕探望……我不懂得回報,也不知道如何回報,母親也不圖我的回報,她圖的是什么呢?她只是希望她的女兒能健康地成長,能幸福地生活。我的確很幸福,有媽媽的愛的呵護,我真的很幸福。
我原先總覺得自己不幸福,沒有感受到媽媽對我特別的愛,但和陶星相比,我簡直是幸福極了。陶星面對幾乎空白的母愛,他是那樣地疼愛著自己的母親,而我對母親又是怎樣做的呢?當然,我的母親現在不需要我照顧,她還那樣細心地照顧我,我想,我現在能做的,首先就是要知道自己現在擁有母愛是幸福的,我應當好好珍惜這份愛,守住這份愛,用自己的學習成績來回報這份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篇3
太陽無語,卻帶來溫暖;大地無語,卻顯示廣博;海洋無語,卻孕育生命。今天我要說:“母愛無語,卻滋潤兒女心田。”
是誰,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感受這個世界的絢麗多姿,是誰在我們的成長中無私奉獻。哦,是她,是我們偉大的母親。歲月無聲,但皺紋已經爬上了母親的額頭,歲月無痕,但銀絲已經飄落在母親的發際。母愛伴我們幸福的成長,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溫暖的,母愛是博大的……面對母愛我們無以報答。
仰望夜空,沉思良久,孟郊曾感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有句俗語說:“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努力的搜索著,心頭不禁一喜,有了,再過幾天就是媽媽的生日了。我要送給媽媽最誠摯的祝福。媽媽平時是個省吃儉用的人,我不能用錢去買禮物去套得媽媽的歡心。于是,我苦思冥想,決定用我的實際行動來表達我對媽媽的愛。我從現在做起幫助媽媽做家務活,、給媽媽捶背揉肩……我用心給媽媽寫了一封感謝信。再書信的最后我鄭重的寫上:媽媽祝你生日快樂!
拿著這份特殊的禮物,我更清楚的感悟到了我再媽媽純潔的愛里享受著幸福,我在媽媽無私的愛里分享著快樂。我會再以后的日子里以我的“寸草心”報答“三春暉”的恩情。我會媽媽生日的那天為媽媽演唱一首最“動聽”的歌曲。“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 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 誰在下一刻呼喚我……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指導教師 高立娟)
篇4
人如其名,今年16歲的邵帥帶著陽光般的溫暖和帥氣的微笑,走進我們的視野。這個正長身體的少年看起來還略顯單薄的肩膀,卻扛起了媽媽和他的家庭重擔,在幾年前,小小的他就是媽媽的守護神,是媽媽康復的唯一希望。
站在我們眼前的邵帥,并沒有過多的言語,他的眼神總會追尋媽媽的身影,這個孩子的心里滿滿的都是對媽媽的關愛。
單親家庭遭變故
邵帥一歲的時候,爸爸媽媽離婚了,從此他跟著媽媽邵丹生活,除了媽媽,還有姥姥姥爺疼愛他。
2004年,媽媽邵丹為了改善家里經濟條件,把邵帥托付給姥姥,她獨自到北京打工。7歲的邵帥留在了徐州上學,在學校里,他是個學習勤奮又惹人喜愛的好孩子,多次榮獲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優秀宏志生光榮稱號。2009年7月,他小學畢業,準備升入初中。可就是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讓品學兼優的他放棄了繼續念書。
2009年6月,邵丹被北京一家權威醫院診斷出患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隨后病情惡化為急性髓系白血病,需進行骨髓移植才能挽救其生命。邵帥來到了北京,見到了患上急性白血病的媽媽,第一次感受到病魔離自己這么近。
治療方案下來了,需要尋找能夠配型的骨髓,但是在各大骨髓庫里卻沒有找到合適的配型;最后就只能在親屬間尋找能夠進行配型的人選了,12歲的邵帥的骨髓與媽媽的配上了,“媽媽有救了!”孩子心里樂開了花,但是親人們卻充滿了擔憂,這么小的孩子,能經得起家里發生的這么大的變故嗎?能承受得住同媽媽的病魔抗爭嗎?看著邵帥清澈的眼神和單薄的身體,姥姥多少次流淚卻又不忍心讓那娘倆看到。邵帥安慰姥姥和媽媽,“別擔心,家里還有我!”
邵帥家的事兒漸漸被四方鄰居們知道了,被地方媒體發現了,在眾多好心人的幫助下,為邵帥的媽媽籌集了進行手術的善款。
救命錢有了,可是,以當時情況媽媽要想得到較好的治療和術后恢復,在北京是最好的選擇。與此同時,他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這個決定是為了媽媽而做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了媽媽能好好地活下來!
邵帥決定暫時放棄學業,收拾好簡單的行李北上陪媽媽治病,直到媽媽好起來為止。不是他不愛學校,而是他更愛媽媽。看著別的同學背著書包三三兩兩地走在上學路上,邵帥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他不知道自己將來什么時候還能回學校念書,他多希望有一雙大手能幫助媽媽和他啊,讓媽媽不再受病痛折磨,讓他也可以回到校園。他愛畫畫,愛學校,他還有夢想要實現,可這些屬于孩子的愿望,都得埋藏在心里了。
為母捐髓的小頂梁柱
2010年2月24日,在北京道培醫院,一場牽動人心的骨髓移植手術順利進行了:上午9點半到11點,12歲的邵帥進入手術室抽取骨髓;中午12點半到下午3點,邵帥的媽媽邵丹被送進手術室,輸入兒子邵帥的骨髓。2月26日上午8點40分,考慮到邵丹今后治療的需要,邵帥再次來到道培醫院血細胞分離室,開始第二次為母親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細胞。2月28日,邵帥經觀察情況穩定被批準出院。
從2009年6月到北京看望媽媽,邵帥一直陪伴在媽媽的身邊悉心照顧著。邵帥的媽媽邵丹回憶說:“病情嚴重時,我吃喝拉撒都在病床上,都是帥帥照顧我,端屎端尿。別人看了都感動得掉淚,直夸他懂事。”
“孩子最怕我死了,有一次我疼得在病床上打滾,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搶救過后,醫生都離開了,帥帥拉著我的手,一個勁地給我說:媽媽,你不能死。求求你,你不能死。你要是死了,我就成孤兒了。”說到這里,邵丹大聲地哭了:“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刻孩子的眼神,那眼神里透著恐懼,還有急切以及無助。”
邵丹在無菌倉內,每天醫院安排兩次探視時間。每天探視前,邵帥會早早地在門外等候。護士看了也覺得不忍心,有時就提前讓他和媽媽通過視頻通話。“通過視頻給我說說這,說說那,探視時間結束了,他也舍不得放下話筒。孩子現在特別依戀我,就像相依為命的感覺。”
說起懂事的小邵帥,66歲的外婆泣不成聲:“孩子在這不愿多花一毛錢,別的孩子總能吃零食,我外孫連一瓶礦泉水都舍不得買,有時他還瞞著我不吃飯,為媽媽看病省下錢。”
手術后,給媽媽做飯和送飯的任務就落在了邵帥身上。為了省錢,邵帥和姥姥租住在郊區。每天凌晨5點,邵帥就起床為媽媽準備早飯,坐兩個小時的公交車把早飯送到醫院,然后再急匆匆地趕回去為媽媽準備午飯。往返80多公里,光做公交車就要八九個小時。為了能讓媽媽多補充些營養,他每天只在醫院門口吃3塊錢的涼皮充饑。邵帥說,只要媽媽還在,吃什么苦他都愿意。
這個才12歲的孩子,每天做好飯送到醫院來,從醫院回到住處,要乘1個多小時的公交,十幾站路。每次他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回去。照顧媽媽讓他顯得很疲憊,看著他幼小的身影走上公交車,讓人看著覺得特別心疼。即便如此,邵帥非常樂意當媽媽的護工,他把這個當成神圣的職責,如果他能夠變成天使,愿意一直這樣守護著媽媽。
堅強少年求學在北京
12歲本該坐在教室里讀書學習;12歲,還是依偎在媽媽身旁撒嬌的年齡,但徐州男孩邵帥卻在12歲的年紀勇敢挑起了保護身患白血病的媽媽的重任,為了挽救媽媽的生命,他捐獻了自己的骨髓。邵丹一直想給兒子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沒想到有一天要依靠兒子的骨髓才有生存的希望。
邵帥說,“我的生命是媽媽給的,我救媽媽天經地義!”
經多家媒體報道后,邵帥捐髓救母的故事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在北京,知道邵帥母子故事的市民甚至企業紛紛解囊相助;在他的家鄉徐州,人們更是對小邵帥時時牽掛,市慈善總工會受市委書記的委托到北京看望邵帥母子,邵帥的母校礦大附小為邵帥進行了全校募捐,一些關注邵帥母子的人自發為他們捐款……
小小年紀的邵帥不僅獲得了“彭城好人”的稱號,還被共青團徐州市委、徐州市少工委聯合授予“品德優良好少年”稱號,并作為徐州市代表參加了第六次全國少代會。
轉眼幾年過去了,媽媽病情穩定了,邵帥也長大了,他們依舊租住在北京普通居民樓里。這個勇敢的少年獲得了許多榮譽,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就可以依靠這些榮譽過完今后的人生,他也時常思索想,媽媽和自己今后該怎樣生活,得到了無數好心人的幫助,決不能辜負了大家的期望!
邵帥捐髓救母的行為感動了很多人,社會愛心人士的捐款支撐著母子倆現在的生活。2010年9月,而從小學畫的邵帥也繼續學業,目前已經以年級美術專業第一的成績被保送到中央工藝美院附中高中就讀。他的理想目標十分明確了,那就是用藝術的畫筆裝點美好的生活,為自己,更是為了愛他的人們。
歷程評述:
邵帥已經是一名高中生了,他通過努力在朝著理想一步步接近。
篇5
用以前所學古詩的方法自學這首詩,通過解詩題知詩人名詩意悟詩情誦詩文的學習方法,體會作者孟郊所表達的頌母情懷。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能與其他學生合作、交流,并能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
2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3 教學過程
1)上課前播放《燭光里的媽媽》這首歌,并出示許多名人贊美母親的話語。
(設想意圖:通過音樂和名人名言感染學生,觸動學生的情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主題。)
2)教師與學生交流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而后總結學習古詩的常用方法,即:解詩題知詩人名詩意悟詩情誦詩文。
(設想意圖:通過交流學習方法,為如何有秩序地自學古詩做好準備。)
3)合作學習,教師檢測自學情況。
①《游子吟》中的“吟”指(吟誦),“游子”是指(出門遠游的人)。
②孟郊是(唐代)詩人,他一生(窮困潦倒),但性格(耿直),他多善寫(五言)古詩。此詩是作者50歲那年在江蘇溧陽做官時,回想起當年進京趕考(臨行)時的情景而做。
③根據老師劃分的節奏,通讀本首五言古詩。
(通過自由讀、欣賞配樂朗讀、個別讀、全班讀等多種朗讀方法通讀古詩。)
游 子 吟
唐·孟郊
慈 母/手 中/線,
游 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④根據影視情景發揮你的聯想說說詩句的大意。
(出示影視《游子吟》情景劇。)
⑤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母親對孩子的關心?(“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哪些詩句最能表達孩子對母愛的感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⑥教師提問:能展開你的想象說說母親除了給孩子密密縫衣,還會對進京趕考的孩子說些什么?
當老母送孩子將要遠行時,孩子為何不直說“母親啊,你的愛,孩兒難以報答”?根據剛才的影視情景,發揮你的聯想,說說你的理解。此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 ??
喻游子之心???喻慈母之愛
⑦請同學們再讀此首詩說說詩中吟誦的是什么?
(設想意圖:為反饋學生的自學情況,選用練習填空以及劃分節奏讀古詩和欣賞情景劇說詩意的形式,全方位鞏固學生的自學結果。并通過關鍵性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深入理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深層內涵。此設想既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又聲情并茂地升華了學生的情感,詩中真情自然躍于學生腦海。)
⑧通過汶川地震的影視資料再次體會母愛的偉大。
(設想意圖:通過觀看主持人講述汶川地震中一位母親留給孩子的短信,升華學生的情感,深刻地體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真實內涵。)
4)教師小結本詩,銜接現代詩歌《媽媽的手》。
①學習了《游子吟》,我們知道臨行前母親密密縫衣的細節讓作者久久難以忘懷。作者深情地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感悟到母愛的偉大,故而此句成了贊頌母愛的千古絕唱。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同樣贊頌母愛的現代詩歌《媽媽的手》,先聽老師朗讀,同學們仔細聽,想想本首詩作者是重點抓住哪個細節來表達母親對孩子的愛的?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游子吟》的主旨,以及指明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千古流傳的原因,再次加深學生對本詩的理解。通過引薦現代詩歌《媽媽的手》,讓學生對比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母親的細節動作感受母愛的。)
媽??媽??的??手
作者:吾桐樹
我洗手的時候 河說
把你的手給我
那是1992年 最冷的冬天
我的手鉆心地痛
流水簡直要割掉我的手掌
割草的媽媽從山坡上飛奔下來
她說 把你的手給我
她揉搓著 一邊呵氣
然后把我的雙手
放在她衣服里
那溫暖的肚皮上
②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此首詩并和《游子吟》作對比,《游子吟》的結尾和本首詩的結尾是否相同?哪首詩的結尾更能感人肺腑?(不同,《游子吟》的結尾作者一句就道出了母愛難以回報,而這首詩的結尾并沒有道出作者的感受,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學習,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體會母愛的偉大,母愛的無私,母愛的難以回報。同時學習細節描寫能使文章有聲有色,以及學習兩首詩歌結尾的不同,再次體會《游子吟》中作者感人肺腑的千古名句。)
5)課堂練習。抒真情寫我心:學習和賞析了這兩首贊美母親的詩歌,相信你的感受頗深。或許此時你的眼前浮現出了母親為你操勞的畫面,或許你的心中有很多想說給母親的話……那就請拿起筆把你想對母親說的話寫下來吧!
(設計意圖:以情煽情,趁熱打鐵,充分打開學生的情感空間,讓學生自己回想生活中感受到的母愛,真實地寫想對母親說的話,練習的目的在于再現學生的真情實感。)
板書:
游 子 吟
篇6
做人就像蠟燭一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以溫暖。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
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
感恩即是靈魂上的健康。
可憐天下父母心。
感謝命運,感謝人民,感謝思想,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淡看世事去如煙,銘記恩情存如血。
一父養十子,十子養一父。
魚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篇7
1、家有萬貫,不如出個硬漢。——錢大昕
2、智慧之子使父親快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
3、溫和的語言,是善良人家庭中決不可缺少的。——印度
4、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
5、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6、家庭應該是愛、歡樂和笑的殿堂。——木村久一
7、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8、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9、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恒的,不滅的。——印度
10、家教寬中有嚴,家人一世安然。()——呂得勝
11、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隱藏著甜蜜的愛。——蕭伯納
12、家庭是一項社會發明,其任務是將生物人轉化為社會人。——古德
13、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甜?——雨果
14、時間可以讓人丟失一切,可是親情是割舍不去的。即使有一天。
15、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鄉乃睦。——王豫
17、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英國
篇8
2)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3)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4) 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5) 養兒方知娘辛苦,養女方知謝娘恩
6) 從小不知老娘親,育兒才知報娘恩
7)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8) 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9) 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10) 借得大江千斛水,研為翰墨頌師恩。
11) 一父養十子,十子養一父。
12) 淡看世事去如煙,銘記恩情存如血。
13)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14) 魚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15) 可憐天下父母心。
16) 知遇之恩當永生不忘。
17)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8)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19)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20) 哀哀父母,生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21) 知遇之恩永生不望
22) 孝在于質實,不在于飾貌。
23) 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
24)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25) 感謝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惡習中最不好的
26) 哀哀父母,生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27)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
28) 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
29)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30)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31)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2) 一飯之恩,當永世不忘。
33) 卑鄙小人總是忘恩負義的:
34) 學會懷抱感激,才會有人生的信念,生命的動力。
35) 借得大江千斛水,研為翰墨頌師恩。
36) 一父養十子,十子養一父。
37) 淡看世事去如煙,銘記恩情存如血。
38)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39) 魚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篇9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這首詩讓我想起了“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這首千古名句。是呀,鮮花感謝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們成長,父親、母親,我要感謝您們,因為—
母親,您的愛就像那從天而降的雨露,而我更像那幸福的花兒,吮吸著露水的甜蜜。母親,您對我總是放心不下,時常“審問”我:“最近學習怎么樣?今天聽懂老師的課嗎?”您恨不能把我“透視”清楚。母親,您的文化水平雖然不高,但是您給我講的故事卻總能給我啟發: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長大了才會有出息。您用愛心使我懂得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謝謝您!
父親,您在我心目中和母親一樣重要,也是我喜愛的人。您的愛就像那筆挺的大樹,我就像那弱小的幼苗,您為我遮風擋雨,讓我茁壯成長。您總對我說:“您已經長大了,遇到有些事情你可以自己解決了!”為此母親總說您懶,而您卻愿意花一個上午的時間為我做一頓飯。您最大的樂趣莫過于和我一起練毛筆字。父親,我和您之間是默契的,已經不需要用太多的語言來表白。
篇10
在我的記憶盒里,我一直珍藏著許多優美的詩句,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福。但是在我記憶深處有一句詩句令我終生難忘,那就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我的爸爸對我的愛如海中之水,取之不盡。
“嘩啦啦,嘩啦啦,刷啦啦!”陰沉的烏云籠罩滿天,天上墜落下黃豆般大小的雨滴。呼嘯的寒風吹得雨棚嘩嘩直響,讓人不由得涌起一陣寒意。我躺在船上,細菌在肚子里面玩滑滑梯。可能是因為吃多了一些糯米飯,消化不良。我只痛得腰也起不來了,摸著肚子不停地。我皺緊眉頭,咬牙切齒,那兩只炯炯有神也生氣不起來了。
爸爸安慰我說:“一點的小痛不算得了什么,”邊說邊摸摸我的肚子。
我趴在床上,使勁地打擊著我的肚子,可是肚子里就好像被針扎,有劍在刺,就像千萬只螞蟻在啃咬,痛得在床上打滾兒。
爸爸用溫暖的大手,摸著我的額頭,關切地說:“孩子,你是我的太陽,你要堅強,吃下藥好了。爸爸不停地往我的背上擦油按摩,減少我些許的疼痛。我抬頭看著爸爸那清秀的臉,不禁想起“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個詩句,的確,我們是父母身上的肉,時刻被父母牽掛著,我們又能有什么來報答父母呢?我的心里得到了洗禮,內心受到了塵埃的蕩滌。還不停地抑制自己,讓自己忘記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