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中書書范文

時間:2023-04-11 01:05: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答謝中書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兩岸石壁相對出,五彩交輝色斑斕.

樹木蔥榮竹葉翠,漫山遍野四季青.

拂曉日出霧將歇,猿啼鳥叫爭相鳴.

日近暮色夕陽沉,淺底魚兒竟相躍.

山崖峭壁生怪柏,懸泉瀑布沖激蕩.

一水繞山向東流,深潭水綠旋清波.

篇2

1、積累文言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背誦全文。

2、品味本文層次美、意境美,學習寫景的方法。

3、感受大自然的純凈美好,體會作者的情感,培養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思路:

本節課以“讀”貫穿整節課,采用“一線串珠”式的教學方法,我設計了“一讀課文通文意,二讀課文理層次,三讀課文品意境,四讀課文悟情懷,五讀課文誦經典”這五個環節,層序遞進,預期在“三讀課文品意境”環節達到課堂教學。

三.教法學法:

1、誦讀法; 2、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美景曾經引起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的無限情思。李白用“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道出了廬山的雄奇壯麗,蘇軾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寫出了西湖的婀娜多姿,陶弘景則用靈動的筆墨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山水美景圖。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答謝中書書》,去欣賞這首流動的山水詩。

2、板書并解題。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的題目,說說課題的意思。

3、心中有目標,學習更高效。在進入文本之前,請同學們齊讀學習目標,牢記心中。(多媒體出示學習目標)

(一)一讀課文——通文意

1、輕松聽一聽

請同學們聽老師朗讀課文,聽準字音,聽清節奏,圈點勾畫生字詞。

下面,請大家像老師這樣正確、流暢、放聲地自由朗讀課文。(教師配樂朗讀)

2、大膽試一試

來,哪位同學愿意讀一讀全文?

(讀后找學生點評)

3、快樂譯一譯

同學們,要想把課文讀得更順暢、更明白,我們還得掌握一些字詞句的含義,請大家四人一小組,邊讀邊口譯課文,借助我們已學知識和文下注釋,弄懂字詞句的含義。哪兒有疑問,做上標記。

全班交流后教師提問檢查。

(二)二讀課文——理層次

有人說《答謝中書書》是一幅清麗的畫,是一首流動的是詩,真是美不勝收啊。老師覺得課文之美美在層次。

建議大家這樣實踐:讀成兩個段落(描寫議論相結合);讀成三個段落(總起一筆,描繪一筆,議論一筆);讀成四個段落(總起一筆,描寫靜景,描寫動靜,議論一筆)。

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理清課文的層次,感受本文縝密的結構之美。

(三)三讀課文——品意境

我設計了一個主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佳句賞析:

我發現了文章_________之美,請聽我讀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備選詞語示例:一字之美、一詞之美、一句之美、寫法之美、意境之美等。)

讓學生在品中讀,讀中品,體會課文的意境美和寫法美。

(四)四讀課文——悟情感

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描寫中承載著作者自己的心情和情感,體會作者的感情才能和作者心靈契合。請同學們回讀課文,說說本文作者借美景抒寫了怎樣的情懷?(多媒體出示背景資料。)

(五)五讀課文——誦經典:

這樣美的景色,這樣美的語言,這樣美的課文,就讓我們齊聲背誦吧。(根據提示的關鍵詞背誦全文。)

篇3

2、原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3、譯文:

篇4

[關鍵詞] 綠色大豆 機械化 種植技術 應用

[中圖分類號] S56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6-0168-01

引言

自我國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以后,大豆做為我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和東北最具代表的糧食作物之一,近年來,市場對大豆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由此大豆的種植面積在逐漸提高,并且對大豆單位面積上的產量和質量有了更優質的要求,此外,綠色品牌深入人心,消費者健康食品、綠色食品的喜愛尤為更甚,這就要求我們要掌握最先進、科學的種植技術,主打綠色農業發展方針和理念,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本文作者結合多年工作實踐經驗,提出綠色大豆種植全程機械化的應用這一種植技術和目標,以供同行借鑒和參考。

一、當前大豆種植中所在的問題

1.沒有合理的精選種子

優秀的種了是保證大豆提高產量和品質,以及經濟效益的重要前提,農民常常說:選擇好了優秀的種子來種植,在收獲時產量就會翻倍。但是當前在種植時使用的種子,多是農戶自留的,這些種子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品質低、純度低、出芽率低等三底現象,沒有做好科學合理精選的種子,是無法實現高產的。

2.土的耕層太淺,豆苗扎根困難

大豆是借助于毛根的頂羰來獲取水分和營養的,其生長環境必需在土質松軟、肥效優秀的土壤,而當前很多田地耕作層較淺、土地板結較嚴重,大豆無法形成生長需要的良好的根系,勢必會影響長勢和產量。

3.過度密集

種植的密度過高則會減弱光合率,導致落花,無法結莢,會嚴重影響其產量。因此要掌控好科學的種植密度。

4.表層的氣溫不高,影響長勢

我省很多區域的積溫不高,而大豆是喜溫的植被,積溫較低會影響到其品質和產量。

5.農藥噴灑過多,影響品質

針對大豆田草荒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化學藥劑滅草,但一些農戶在使用過程中沒有科學的噴施,過量使用農藥導致農藥殘留,甚至還會導致藥害問題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大豆的品質。

6.施肥不合理

大豆吸肥的時間非常久,在整個生長期都需要靠著肥料供應來繁育,對肥料的需求較全面,需求量也多,需要全面的營養元素。并且吸肥較為聚集,在后期階段的時候需求量大,前期較少。很多農戶沒有充分重視到施肥的科學性,按著“一靠種子,二靠天,三靠農藥和二銨”的老觀念去種植,不但增加了成本,還沒有能提高產量。

7.機收破損多,保證品質難

當前,農戶大多采取用機械來收獲成熟的大豆,這樣雖然能縮短收獲時間,但機械收割導致大豆破損率高達15%以上,嚴重影響大豆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二、研究全程機械化開發的意義

自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傳統的精放的管控體系已無法適合飛速發展的農業科技的要求,消費者綠色意識也在不斷提高。農民在經濟效益層次遭遇了強大的競爭力與壓力。各地農業服務部門需要創新種植技術,來提升農業種植產業中的利潤。全程機械化種植,會有效的提高產量和品質,主打綠色農業的品牌,走綠色農業發展之路,是促進土地增產、農民增效,當地種植產業科學高效發展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三、全程機械化綠色種植技術的應用

1.可行性分析

當前,國外農業發達國家,種植大豆時已全部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在大豆生產的播種、整地、施肥、鋤草、收獲等各個環節節已經開始向大型智能化方向發展,基本實現了現代化種植,開始通過衛星定位系統來確定播種、施肥、噴灑滅草劑量的大小,整地的地塊和深度以及收獲的時間等。與此同時,我國通過引進國外設備和相應和管理文件及規范,大豆機械化生產從無到有,發展到今天,雖然機械化鋤草和收獲還是稍有些落后,但基本上已實現了整地和播種的機械化,并積極結合一些區域的氣候、地勢、土壤等特點,因地制宜的分析在生產各個時期和環節中設備的最優組合和使用性,切實為農戶提供最科學合理的使用方案。

2.機械化種植流程

2.1中耕深松,蓄水保肥

在整地時要加強機械中耕深松,作業時間要根據墑情來選擇,及時進行中耕深松。為防止,在進行中耕深松時要采用窄深松鏟。為提高土壤的滲水蓄水能力,要通過打破犁底層,加深壟溝的耕層,保水保肥,為大豆生長提供良好的水肥基礎。

2.2大力推廣機械精密播種,合理密植

在播種前,為減少排種部件的磕仔現象,需對大豆播種機排種部件的間隙進行認真檢查和調整。并按照大豆播種方法和品種的技術要求,在保證大豆種子發芽率和純凈度的基礎上,對大豆的播種質量和播種量嚴格掌控,確保大豆科學合理密植。

2.3科學除草、降低藥害

將機械模式與化學除草方法有效的相結合,降低農藥殘留和用藥的總量。在播種之前要對土開展閉合滅草活動,噴灑除草劑。并要具備要早不要晚、防止重要治理的理念,未雨綢繆,根據田間雜草的類型來選取最適宜有效的藥物。

2.4科學深施肥,提高肥效

為有效保證大豆生長后期不脫肥,應遵照位置肥效的理論和原則,進行機械分層深施肥大豆種子以下5到7cm為第一層,10到15cm為第二層,肥量要上層少,下層多,比例為1:2。按照測土結果和大豆的需肥特性,實行測土配方施肥,增加微肥、磷肥和鉀肥的施用量,并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根據大豆的生長習性,在要做到底肥、種肥、追肥等三肥接力,化肥和農肥并舉,向大豆全程供肥,并且對葉面肥要科學施用。

2.5實行機械聯合收獲,保護大豆品質不受損

首先要嚴格把握大豆機械收獲的時機,在大豆豆莢變黃,植株落葉達到80%以上,就可以開始機械分段收獲了。在收獲時,應適當調整聯合收割機的滾筒與凹板之間的間隙,并把滾筒上的紋桿換成舊的,改裝其整個脫粒裝置,以軸流式脫粒裝置取代紋桿滾筒似的脫粒裝置,以降低大豆顆粒的破損率。

篇5

大豆的整地方法,不外乎以耕翻土層為特征的“平翻法”和不翻轉土層的“深松法”這兩大類。我省近年的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結果表明,在一定條件下深松法比平翻法優越,擴大了耕層,充分利用了自然水,使大豆產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選擇適宜大豆播種地塊,并經過耕作整地,壟作的地塊達到壟型平整,土壤疏松、保墑。平作要達到播種狀態。

2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2.1選用品種

優質高油大豆高產栽培的品種選用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2.1.1成熟期保證霜前充分成熟積溫、生育日數和與當地主栽品種熟期近似是品種熟期適宜的三項標準。其中以與當地主栽品種熟期近似為標準更為準確可靠,因為積溫和生育日數只是平均值,往往因年份、地點而變化。

2.1.2品質含量一般油用品種,含油量最低不低于18 %,否則就不能作為制油用的大豆。東北地區高油大豆生產的大豆含油量應在21 %以上。品種的含油量是變化的,同一品種在不同年份與地點之間含油量差異可達1~1.5個百分點,品種在地點與年份間的變異程度也有差異。

2.1.3抗病蟲高油大豆栽培應強調品種的抗病蟲能力。因為病蟲為害可以同時降低商品大豆外觀品質和含油量。對高油大豆栽培來說,抗病蟲品種將是商品大豆是否合格的根本保證。

2.2種子處理

2.2.1種子精選播前進行機械精選,剔除破辦、病斑粒、蟲蝕粒、青秕粒和其他雜質。精選后的種子應達二級良種以上,純度98 %,發芽率97 %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3 %。

2.2.2發芽試驗一般要進行兩次,挑選前試一次;確定有沒有選用的價值。如果沒有選用價值就重新更換,有價值就選用。選后再搞一次發芽試驗,發芽率達到97 %以上方可播種。

2.2.3包衣處理精選后的種子應進行包衣處理,pH在 5.5~6.5的土壤選用:每100 kg大豆種子用25 %適樂時 150 mL+益微100~150 mL(g);在pH大于6.5的土壤選用:每100 kg大豆種子用2.5 %適樂時150 mL+ 35 %金阿普隆40 mL+益微100~150 mL(g);可用包衣機包衣。人工包衣要包全、包勻。

3大豆播種

3.1播種時期

在播種適期內,要因品種類型、土壤墑情等條件確定具體播期。如中晚熟品種應適當早播,以便保證它在霜前成熟;早熟品種就應適當晚播,以便使其發棵壯苗,提高產量。土壤墑情較差的地塊,應當搶墑早播,播后及時鎮壓;對土壤墑情好的地塊,應選定最佳播種期。

3.2播種密度

3.2.1因品種而異主要根據植株的繁茂程度來確定,植株高大繁茂、分枝多的品種,適于較小的密度;植株矮小繁茂性差、分枝差的品種適于較大的密度。

3.2.2因肥水條件而異一般情況,同一大豆品種,在肥水條件較好時,植株生育繁茂,密度宜小些;相反,肥水條件差時,密度宜大些。

3.2.3因種植方式而異機械精量點播也有大壟、小壟、雙行、單行,窄行密植及“深窄密”等不同種法,為了更好地利用光、熱、氣等自然資源,隨著種法的改變,密度要相應地改變。一般來說,播種單元變小,播種密度加大。一般壟作每公頃密度在28萬~33萬,而“深窄密”每公頃密度在45萬~50萬。

3.3播種量

無論哪種播法都可按照每公頃保苗株數要求,根據種子的百粒重、發芽率、凈度、田間損失率計算出播種量。

3.4播種時間

播種時間是根據大豆栽培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栽培制度及大豆生態類型確定的。在地溫穩定通過7 ℃~8 ℃時開始播種,黑龍江省中南部地區4月25日至5月10日,北部和東部地區5月5日至5月15日。

3.5播種質量

播種質量是實現一次播種保全苗的關鍵,保證播種質量主要做好五個環節。

3.5.1控制播種速度播種時要機不快開,人不離機,掛二擋小油門,機具后邊跟著人。做到下籽均勻,不離位,不斷條。

3.5.2播種深度根據土壤水分和土壤質地情況確定;以鎮壓后計算,黑土區播種深度3~5 cm;白漿土及鹽堿土區播種深度3~4 cm;風砂土區播種深度5~6 cm。做到播種深淺一致,籽入濕土。

3.5.3鎮壓 隨播種、隨復土、隨鎮壓,做到覆土嚴密,鎮壓適度,無漏無重,抗旱保墑。

3.5.4播種尺度壟上播種要對準壟頂中心,偏差度不超過土3 cm;隨播隨起壟,要掌握好方向,壟臺間誤差不超過土2 cm,50 m長播行直線誤差不超過5 cm。

3.5.5播種前后的鎮壓播前鎮壓要求地面平整,表土與心土緊密結合,以便保墑和控制播種深度。如土壤墑情良好,土質黏重,也可不進行播前鎮壓。為了壓緊土壤,使土壤與種子緊密接觸,以利種子發芽出苗,要進行播后鎮壓。在干旱地區,播后鎮壓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風蝕嚴重地區,播后鎮壓還有防止風蝕的作用。

篇6

【關鍵詞】 剖宮產術;大出血;原因;預防

本文主要對2010年2月19日-2012年1月2日我院收治的66例剖宮產術中大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探討相關的預防策略,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月19日-2012年1月2日我院收治的66例剖宮產術中大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2-41歲,平均(25.4+2.3)歲;初產婦52例,其余為經產婦;急診剖宮產55例,其余為選擇性剖宮產。

1.2 手術指征 巨大兒10例,羊水過少3例,胎兒宮內窘迫17例,持續性枕后位7例,頭盆不稱25例,胎盤早剝3例。

1.3 測量方法 術中大出血標準:剖宮產術中出血量超過500ml。選擇吸引器對孕產婦術中出血進行收集,給予紗布浸透,以達到不滴血的目的。選擇面積法計算出孕產婦術中所產生的出血量,即:10ml出血量=10cm×10cm。對于陰道內出血的孕產婦,可以選擇紙墊加以收集,出血量計算如上述方法。

1.4 出血情況 出血原因:子宮下段切口裂傷11例,子宮收縮乏力35例,妊娠合并貧血7例,胎盤因素13例,其中黏連8例,前置胎盤3例,早剝2例;出血量:500-1000ml38例,超過1000-2000ml15例,超過2000-2500ml8例,超過2500ml5例。

1.5 處理方法 選擇催產素20U,注射于孕產婦的宮體部,同時選擇催產素20U至40U進行靜脈注射,若孕產婦出現宮縮乏力,則可以給予子宮按摩,并進行相關的消毒處理,之后選擇在子宮下段位置處置入2枚卡前列甲酯,達到子宮收縮的目的;若孕產婦出現胎盤黏連,則可以給予徒手剝離,同時對于殘留部分,可選擇大刮匙將其清理干凈;若孕產婦子宮下段出現切口裂傷,則應對損傷血管進行必要的縫扎處理;若孕產婦妊娠期伴有貧血癥狀,則必須進行必要的輸血治療;若患者通過上述治療后,其出血癥狀仍無法控制,同時產生失血性休克癥狀,則應立即給予子宮次全切除術。

2 結 果

本研究66例孕產婦在積極、有效的處理后,所有患者皆痊愈出院,治愈率為100%。

3 討 論

3.1 出血主要原因

3.1.1 子宮下段切口裂傷 若孕產婦胎兒過大、子宮發育緩慢、產程較長、胎位不正常、胎頭嚴重嵌入骨盆,且術中子宮橫切口過短,操作粗暴,則其子宮切口容易出現裂傷現象,進而引發大出血。本研究11例孕產婦由子宮下段切口裂傷引發大出血。

3.1.2 子宮收縮乏力 子宮收縮乏力孕產婦宮產術中大出血的關鍵因素之一,對孕產婦有著重要的影響。子宮收縮乏力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孕產婦子宮膨大嚴重,子宮肌纖維伸張嚴重,進行出現收縮欠佳現象,孕產婦羊水過多,出現巨大兒或者雙胎等都可導致子宮膨大[1]。②產期過長,孕產婦出現緊張過度、身心疲勞等現象,導致其體力衰退,宮壁出現水腫癥狀,進行引發子宮收縮乏力。③手術時機不恰當,孕產婦子宮下段仍未完全形成,子宮肌層比較厚,子宮切口出血量多,進而導致子宮收縮乏力。本研究35例孕產婦由子宮收縮乏力引發大出血原。

3.1.3 胎盤因素 胎盤因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黏連、前置胎盤及早剝。孕產婦若存在人工流產史,且其子宮遭受損傷或者出現子宮內膜炎,則再次妊娠時可引發胎盤粘連或者前置胎盤現象。若胎盤位置較低,且需種植于孕產婦的子宮下段,但由于孕產婦子宮下段平滑肌較少,而血運卻非常豐富,因此收縮力通常比較差,極易出現大出血現象。本研究13例孕產婦由胎盤因素引發大出血,其中黏連8例,前置胎盤3例,早剝2例。

3.2 預防策略 剖宮產術中大出血主要的預防策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做好孕產期的保健工作,加強保健宣傳教育,選擇最佳時機懷孕,防止實施刮宮術或者人工流產術,盡可能地避免由于胎盤因素引發的剖宮產。孕產婦若存在妊娠并發癥,應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確保胎位處于正常狀態,減少或者避免難產的出現。②準確把握孕產婦剖宮產手術所需的適應證,將宮產率降到最低處,避免出現大出血現象[2]。③若孕產婦產程較長,同時出現疲勞現象,則可能其水與電解質可能出現紊亂現象,應及時給予糾正,適當補充能量,對產程給予及時、有效的處理,減少子宮收縮乏力,避免大出血現象的產生。④術中,應掌握正確的操作技巧,術前對胎兒大小給予科學的評估,若預測胎兒過大,則術中可運用產鉗,達到助產的效果。減少子宮橫切口出現撕裂現象,避免大出血現象的產生[3]。

綜上所述,做好孕產期的保健工作,準確把握孕產婦剖宮產手術所需的適應證,減少子宮收縮乏力,掌握正確的操作技巧,可減少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產生,對孕產婦及胎兒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艷梅,宋曉平,黃鶯,焦永慧,李小英.剖宮產術中大出血194例原因分析及防治[J].新疆醫學,2010,5(06):451-452.

篇7

關鍵詞:大西洋馬鈴薯;密度;試驗

中圖分類號:S5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997(2012)13-05-01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本試驗設在山丹縣大馬營鄉樓莊村二組牛建章承包地進行,試驗地為灌耕土,海拔1 965 m,地勢平坦,灌溉方便,周圍無遮蔭物,保水保肥能力強,肥力中等,地力一致,前茬作物小麥。

1.2 試驗材料

參試馬鈴薯品種為大西洋原種(由山丹縣金麥種業有限公司提供),種薯切塊用稀土旱地寶統一浸種。

1.3 試驗方法

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重復3次,設7個處理。處理1為67 500株/hm2,株距26.30 cm;處理2為75 000株/hm2,株距23.80 cm;處理3為82 500株/hm2,株距21.70 cm;處理4為90 000株/hm2,株距19.30 cm;處理5為97 500株/hm2,株距17.80 cm;處理6為105 000株/hm2,株距16.70 cm;處理7為112 500株/hm2,株距15.60 cm。采取大壟雙行播種,壟距不變,中心間距110 cm,壟寬70 cm,溝寬40 cm,調整株距,每個小區(處理)3壟,壟長5 m,小區面積16.50 m2。

播種前結合春耕施農家肥30 000 kg/hm2,采用機械施肥起壟覆膜,施馬鈴薯配方專用肥(N-P-K)1 200 kg/hm2,一次性施入,于4月26日人工點播。出苗后及時查苗補苗,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適時培土,防治病蟲害,全生育期灌水4次,不追肥。

1.4 調查時間及方法

大西洋馬鈴薯于5月27日苗期、6月20日開花、8月3日進入快速膨大期、9月16日成熟,成熟后進行實挖測產,調查馬鈴薯小區產量,大、中、小薯個數及重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種植密度條件下大西洋馬鈴薯產量比較分析

由試驗結果表1可見,從大西洋馬鈴薯產量方面看,隨著密度的增加產量在不斷增加,當密度為97 500株/hm2時,產量為41 212.12 kg,比對照增產7 212.12 kg,增產率達21.21 %,產量最高;之后產量開始下降,密度105 000株/hm2,產量40 606.06 kg,比對照增產6 606.06 kg,增產率19.43 %,位居第二;密度112 500株/hm2,產量39 090.91 kg,比對照增產5 090.91 kg,增產率14.97 %,位居第三;密度90 000株/hm2,產量38 787.88 kg,比對照增產4 787.88 kg,增產率14.08 %,位居第四;密度82 500株/hm2,產量36 727.27 kg,比對照增產2 727.27 kg,增產率8.02 %,位居第五;密度75 000株/hm2,產量35 212.12 kg,比對照增產1 212.12 kg,增產率3.57 %,位居第六。說明合理的密度有利于大西洋馬鈴薯高產。2.2 不同種植密度條件下大西洋馬鈴薯個體經濟性狀比較分析

從試驗結果表2可見,大西洋馬鈴薯隨著密度的增加大薯率下降,小薯率增加,中薯率呈波狀變化,當密度為97 500株/hm2時,中薯率最高,總薯重為55.60 kg,商品率達81.76 %。說明當密度為97 500株/hm2時,能獲得經濟性狀最好的馬鈴薯個體。

篇8

為什么筷子兄弟的這首《父親》如此催淚呢?因為所有動人的歌曲背后必定有動人的故事,2011年12月,王太利在拍攝《老男孩》的過程中父親去世,他深刻體會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苦和遺憾,于是他填詞作曲寫下了這首經久不衰的歌曲《父親》,這首歌也成為筷子兄弟同名微電影《父親》的主題曲。與《老男孩》相比,站在《父親》背后的筷子兄弟不再有對夢想的懷疑和彷徨,保留著的是流淌在心中的深沉情感。

這首歌用獨特的風格和滿含真情的歌詞講述了一個具有中國特色老父親的故事,喚起大眾關于父親的集體回憶,表達了億萬兒女對父親給予的厚重而深沉的愛的回饋和感恩。

父親

作詞/作曲:王太利 演唱:筷子兄弟

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離開總是裝作輕松的樣子/微笑著說回去吧/轉身淚濕眼底/多想和從前一樣牽你溫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 /托清風捎去安康/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一生要強的爸爸/我能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謝謝你做的一切/雙手撐起我們的家/總是竭盡所有把最好的給我/我是你的驕傲嗎/還在為我而擔心嗎/你牽掛的孩子啊長大啦/感謝一路上有你

《老爸你別裝酷》是胡彥斌《音樂斌潮》專輯中最有趣的一首歌曲,這首歌讓人想笑又感動,因為它把父子之情以及家庭關系寫得很透徹,也把孩子看待嚴肅父親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頭發有點禿/每天早晚還要拼命梳/其實心很軟就是愛裝酷”這樣的歌詞讓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的老爸。

專輯策劃人林文炫的家恰好毗鄰胡彥斌的家,平時他們經常串門,與胡爸爸接觸多了,林文炫終于明白為什么胡彥斌的偶像就是他的老爸。做過國際海員、服裝設計師、京劇演員的胡爸爸是一個極富童心的人,為了這個可愛又可敬的人,林文炫和胡彥斌一人作詞一人作曲,創作了這首描繪活寶老爸的歌曲,還特地設計了一段Rap讓胡爸爸秀一下。這首歌曲用的是胡爸爸那個年代的四步舞的節奏,再配以流行的Rap唱法,顯得非常funny。

老爸你別裝酷

作詞:林文炫 作曲/演唱:胡彥斌

平常很嚴肅/看連續劇就偷偷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小老鼠/頭發有點禿/每天早晚還要拼命梳/其實心很軟就是愛裝酷/沒讀什么書卻讓很多人佩服/衣服穿得有點土他說很舒服/有個熊貓的啤酒肚/睡覺會打呼嚕/沒什么大成就/就是不讓老媽吃苦/老爸你別裝酷/老媽說你很會跳舞/老爸你別裝酷/我知道你為了我們很辛苦/老爸你別裝酷/老媽說你一點都不土/老爸你別裝酷/我要你教我跳你那種舞

《阿爸》是周杰倫為臺灣電影《阿爸》創作的同名主題曲,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譜曲、洪敬堯編曲、周杰倫和洪榮宏共同演唱,是為紀念臺灣歌手洪一峰、以洪一峰的家庭故事為背景創作的。周杰倫表示當初在合作《阿爸》這首歌時真的非常感動,跟自己做專輯完全不一樣,也很少有歌曲能像《阿爸》這樣唱到自己的心里。

周杰倫和洪榮宏的合作很默契,他們的聲音中透露出溫暖的氣息,國閩語歌詞交錯,勾起全天下子女對父親的共同情感。《阿爸》就是在寫所有人對父親的印象,他們如同一座座安靜卻牢靠的山。歌曲一開頭就直接唱出“我最親愛的阿爸/我們想要再叫你一聲”,唱出了子女對父親最真實的情感,更唱出了所有人對父親的愛,歌曲將這份愛傳遞開來,使為人父、為人子的人們都能感同身受。

阿爸

作詞:方文山 作曲:周杰倫 演唱:周杰倫 洪榮宏

我最親愛阿爸/我們想要再叫你一聲/唱以前你寫的歌/感情放入唱不完/我最思念的阿爸/換我們唱歌來給你聽/歌聲就像燕子/帶你回來我們這/要用什么信紙慢慢寫/我們講的話你才能知道/我們在長大/守著家/守著那溫馨的燭光下沉默安靜的對話/回頭看阿爸是山/我最親愛的阿爸/你給我們一個家/泡杯名叫思念的茶/淺嘗濃郁牽掛

也許只有當我們到了一定的年齡、經歷了一些事情,對父親的理解以及對父愛的體會才會更加深切。《追憶》這首歌里有一句歌詞我很喜歡:“閑來回頭回望去追憶/邊笑邊哭邊喝壇酒”,獨自閑坐,回首過去,與父親的第一次外出、第一次喝酒……涌上心頭的回憶有歡樂也有悲傷,太多太多的情愫無處發泄,便只能又哭又笑,仰頭再喝一杯酒。

對于父親,我們總是吝于表達愛,覺得他總會一直在我們身邊默默地守護著我們,但時光如梭,父親老去的速度出乎我們的想象,當我們發現他不再年輕時,能夠表達愛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所以,借一年一度的父親節,請真誠地對父親說一聲“我愛你”,感謝他的奉獻,感謝他的疼愛,感謝他的堅持與陪伴。

追憶

作曲:林振強 作曲/演唱:林子祥

童年在那泥路里伸頸看/一對耍把戲藝人搖動木偶/令它打筋斗/使我開心拍著手/然而待戲班離去之后我問/為何木偶不留一絲足印/為何曾共我一起的/像時日總未逗留/從前在那炎夏里的暑假/跟我爸爸笑著行/沿途談談來日我的打算/首次跟他喝著酒/然而自他離去之后我問/為何夏變得如冬一般灰暗/閑來回頭回望去追憶/邊笑邊哭喝壇酒/然而就算哭仍私下慶幸/時日在我心留下許多足印

《父親寫的散文詩》是許飛與著名詩人董玉方的合作之曲,曾在綜藝節目《詩歌之王》的現場演繹。詩人將父親日記中的片段采擷成詞,被深深感動的許飛精心為之譜曲,用音符將字里行間父親對子女的愛與責任以及子女在察覺歲月流逝父親已老去后的無奈詮釋得絲絲入扣。一直對這首歌念念不忘的許飛后來借父親節之機重新編曲錄音,推出《父親寫的散文詩》時光版。

這首歌也是許飛獻給父親的禮物,感謝父親在自己身后默默支持,毫無怨言。從“吉他公主”到“跑馬女神”,從創辦吉他私塾到組建飛跑團,許飛不斷嘗試著生活中的各種不可能,她略帶任性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勇敢地向世界邁開腳步。而這一切除了她的天性使然,亦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和幫助,離不開父親的照顧和寵愛。而對于許飛來說,沒有什么比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創作一首純粹而真誠的歌更能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愛。

父親寫的散文詩

篇9

1、鏟形門齒,上頜兩顆中門齒的兩邊緣翻卷成棱,中間低凹,像一把鏟子,中國絕大多數人是這種門齒,而白種人有這種門齒的只占百分之八點四,黑人只占百分之十一點六。

2、青斑,新生嬰兒的尾部或其他部位常有淡灰色或青灰色的斑塊,中國新生嬰兒尤其是東北地區的新生嬰兒,幾乎都有這種特征,一般一二歲時褪去,而白種人和黑種人的新生嬰兒都沒有這一特征。

3、內眥褶,在眼的內角處,由上眼瞼微微下伸,遮掩淚阜而呈一小小皮褶,舊名為蒙古褶,中國大部分人有這種褶,而外國人卻無此褶。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關鍵詞:剖宮產;大出血;搶救;護理

剖宮產手術手術中大出血時產科最嚴重的并發癥,一般在手術中或手術結束進行宮腔清理時發現,出血較多、來勢兇猛,是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巡回護士術中密切過程產婦的生命體征,觀察吸引儲液瓶的量及顯影紗條的使用量,與手術醫生共同估計術中的失血量,做好剖宮產大出血的搶救準備,并通知護士長及二線班的人員到位組織搶救。

1臨床資料

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搶救子宮下段剖宮產手術術中大出血8例,術中出現量均在1700~2600ml左右,搶救開始至結束時間在1.5~2.5h。胎盤的因素有2例,是因為胎盤滯留、胎盤植入、胎盤粘連、以及人工剝離胎盤等因素。子宮收縮乏力有4例是因為兒過大、雙胎、子宮肌瘤等因素。有2例行全子宮切除術。患者術后恢復良好,無并發癥的發生。

2搶救方法及措施

熱鹽水大方紗做子宮熱敷按摩、帶尾紗條宮腔填塞,2-0可吸收線縫扎子宮動脈止血,子宮次全切除手術。藥物使用縮宮素20單位靜脈滴注、米索前列醇一片舌下含化、臺上垂體后葉素6單位宮體注射,立止血、等藥物,同時快速補充血容量,輸入晶體乳酸鈉林格注射液和膠體琥珀酰明膠、同時抽交叉,備紅細胞、冰凍血漿、新鮮全血等搶救休克,預防并發癥。宮腔填寒帶尾紗條是我院最常采用的一種方法。他的優點是能夠快速有效的達到宮腔內止血的目的,減少出血量,而且對于保留嚴重產后出血患者的生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帶尾的紗條由手術室準備備用,手術室護士長根據醫生的要求準備兩種規格的帶尾紗條。宮腔填塞紗條是手術者根據出血的情況來決定。并充分把握填塞的時機,如果患者出血量多或產婦出現休克,手術醫生就會禁用此方法。術后注意觀察陰道有無出血;巡回護士督查手術醫生認真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填塞帶尾紗條使用過的鉗子視為有菌污染的鉗子放入彎盤內不在使用。手術醫生用無菌生理鹽水洗手或更換手套在進行下一步的操作。紗條填寨的時機要靈活掌握,避免取出后再出血的發生,同時應避免放置時間過長發生感染;24h取出紗條時無子宮出血的現象以及并發癥的發生。其次是采取上述方法均無效者立即行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術,其治療效果滿意。優點是結扎子宮動脈上行支后子宮體血供迅速減少,開放血竇出血就可以止住。并且可以保留了子宮及患者的生育功能,方法操作簡單,不良反應小。

3手術護理配合

3.1建立搶救小組 手術中或手術結束時出現剖宮產或剖宮產術后大出血,在班的巡回護士,不分時間立即通知護士長組織人員搶救,并通知二線班的到位,二線班的人員在接到手術室的通知后10min必須趕到。成立搶救小組。指定手術巡回護士2~3名,一名負責供給臺上物品;一名負責給藥輸液;另一名負責記錄。負責給藥輸液的護士指定是本臺手術配合的巡回護士(包括采集血標本、輸血等工作),由負責記錄的另一名巡回護士負責對外聯系和病房護士進行輸血等物品的交接、有供給臺上物品的巡回護士負責急救車和搶救物資的準備和補充。

3.2重視預防 剖宮產手術患者多數屬于急診手術患者,手術室護士接到手術通知書后,詳細詢問產婦的情況,對一些潛在性的因數如胎兒過大、雙胎、妊娠合并高血壓、二次剖宮產手術等。術前準備好熱鹽水、在產婦入手術室之前把2~3瓶滅菌生理鹽水放入恒溫水溫箱內,打開電源,調節恒溫水溫箱溫度在37°C。檢查備用填塞宮腔的帶尾紗條是否在有效期內(我科備用的帶尾紗條是根據醫生的需要準備不同的規格,20X70X4雙帶尾或20X40X4單帶尾,不同的規格分別包裝滅菌)。巡回護士與病房責任護士在手術室門口進行交接,認真核查手術部位、手術方式。評估患者的情況,仔細詢問病史,查看病歷,充分估計病情。接產婦到手術室后,合理安置,在每周開始前建立靜脈通道,選擇上肢靜脈并進行評估,根據評估情況選擇合適的留置針,我們通常采用18G留置針開放靜脈通道。

3.3管理好靜脈輸液通道 巡回護士用約束帶妥善固定好患者輸液的手,使手外展不能超過90°,避免損傷血管神經。術中加強巡視避免因患者術中躁動留置針滑脫,影響靜脈輸液。術中巡回護士無特殊情況不準離開手術間,配合麻醉醫生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認真執行口頭醫囑,把各種液體與藥物的及時輸入。如發現剖宮產術中大出血,應立即開通第二條靜脈通道保證輸液通暢以備輸血使用,(剖宮產術術中大出血來勢兇猛,短時間內出血量大)在輸液過程中對醫生下達的開通醫囑巡回護士必須復述兩邊,正確無誤方可執行,嚴格執行三查八對。輸血時認真進行血液制品的核查并認真執行雙人簽名。嚴防差錯事故。杜絕不良事

件的發生。

3.4準確評估失血量 胎兒取出后巡回護士查看儲液瓶液平面羊水量并做好記錄,觀察術中娩出和胎盤剝離情況,嚴密觀察病情和吸引瓶血量,查看術中顯影紗條止血情況和使用的數量。根據顯影紗條侵濕情況準確評估失血量,我們使用十塊20X40X4D的顯影紗條用水浸濕稱重量的方法加吸引瓶血量估計術中失血量,為手術中補充液體和輸血提供依據。

3.5術中病情觀察 巡回護士手術中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詢問醫生子宮收縮情況,查看患者小便顏色并記錄患者尿量。準備好急救車及搶救物品。隨時巡視并評估患者生體情況。如果發生休克現象時。立即準備配合行子宮次全切除術。

3.6產婦心理支持 手術中遇到產婦大出血,巡回護士應保持冷靜,忙而不亂,按照手術室工作流程,準備好搶救物品,推急救車到手術間。給患者保暖,關心安慰患者,為了防止患者術中低體溫,輸液進行加溫后在輸注,密切過程患者,注意輸液速度,防止肺水腫等并發癥的發生。

4體會

子宮下段剖宮產手術大出血情況危急,來勢兇猛,如果在短時間內發生大量出血,會使產婦血壓很快下降進入休克狀態。搶救中的組織管理,明確的分工時搶救成功的保障。加強手術室專科護士的培訓使其有扎實的專業理論,過硬的及技術操作時搶救患者成功的必備基礎。加強術中靜脈輸液的管理,保障靜脈輸液通暢,保障醫囑的正執行是是搶救功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黃歐平,劉淮,王筱霞,等.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預防產后出血 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8(6):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