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者的心理范文
時間:2023-09-18 17:58: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減肥者的心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增長已從生產導向型向消費導向型轉變。2007年,“消費、投資和凈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4.5個、4.4個、2.5個百分點……”這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交十一屆全國大大一次會議審查的計劃報告中出現的一組數字。這些數字透露出一個引人注目的變化:消費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7年來首次超過投資,成為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中貢獻最大的一項{2}.消費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而消費信用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消費信用增長速度驚人
我國現代的消費信用始于1987年,其標志是建行開辦居民購房的按揭貸款業務。但是,由于當時我國國內市場沒有明顯的擴大內需的壓力,以及沒有對消費信用這一當時的新生事物進行有效的宣傳,因此我國的消費信用市場發展十分緩慢。1999年3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頒發了《關于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指導意見》,把擴大消費信貸業務作為金融支持擴大內需的重要措施之一,《指導意見》的頒發標志著我國的個人信用消費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從此之后,我國個人消費信用業務的市場參與者迅速增加,消費信貸涉及面也由住房、一般大件商品擴展到汽車、旅游甚至高等教育,逐步形成了以商業銀行為主體、能提供一定規模和品種信貸資金的個人消費信用市場格局。居民戶中長期消費信貸以住房貸款為主。中國的房屋貸款市場在1998年才出現,當時取消了福利住房制度,央行了商業銀行發放房屋貸款的規定。此后,商業銀行成為房貸市場的主要放貸者,住房公積金作為補充。國際清算銀行2006年12月11日的季度報告指出,中國的房屋貸款市場達2270億美元,規模居亞洲之首,韓國居亞洲第2{3}.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4},截止到2007年12月國內居民消費貸款總額已達到了3.27萬億元,個人消費貸款余額占各項貸款余額的12.5%左右,足可見個人消費貸款在中國銀行業務中的比例。而且,個人消費信貸尚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是我國銀行業務及盈利增長的重要動力。
(二)信用卡消費快速增加
信用卡業務是目前國內開展的主要的短期消費信貸業務之一。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環境的進一步改善,自2003年以來,信用卡業務出現了井噴式增長。截止到2006年9月,貸記卡[1]發卡量達到了2600多萬張,4年里發卡量增長了約5倍,加上2100多萬張的準貸記卡,信用卡累計發卡量有4700多萬張。信用卡消費金額也同時出現了大幅度增長,2005年全年達到了2100多億元,年增長率超過了50% ,2006年全年信用卡消費金額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信用卡貸款余額也迅速增長,截至2006年9月就已經超過了180億元,與2004年同期相比增長率超過了40%,占個人消費貸款的比重也達到了10%左右,所有這些數據表明,信用卡業務邁上了快速發展的上升通道{5}.根據AC尼爾森2006年《個人金融綜合研究》,國內消費者當中的信用卡持有率每年遞增。到2006年年中,上海15歲~54歲消費者當中信用卡的持有率達到32%,較之2005年增長率為45%,北京為28%,廣州則達到了27%,與2006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而代表另一主要消費市場的成都也出現了24%的信用卡持有率,充分說明了內地旺盛的消費意愿{6}.需要指出的是,國內發卡銀行的資源重點是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和深圳等沿海地區。隨著信用卡業務的發展,天津、山東、福建、湖南以及東北、中西部地區的一些大城市將成為后備的重點發展區域{5}.與大城市相比,國內中小城市的消費信貸與信用卡發展速度較慢。
篇2
慢性肺原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是呼吸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是由于支氣管、肺、胸廓或肺動脈的慢性病變所致循環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進而右心室肥厚、擴大,甚至發生右心衰的心臟病。其合并癥多,病死率高,病情易變、多變,因此病情觀察非常重要[1]。早期發現病情變化,給予及時處理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尤其是夜間,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患者病情易變,因此要加強夜間的護理和觀察。以下通過45例肺心病患者的觀察,結合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變化,談談護理觀察體會。
1臨床資料
我科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肺心病患者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46~50歲3例,51~60歲13例,61歲以上29例;病情好轉出院者39例,死亡者6例,其中夜間死亡者5例,可見夜間是肺心病患者的高危時段。
2觀察與護理
夜間護士應做好床頭交接班,了解患者日間病情變化,主要治療、心理、睡眠及飲食情況,掌握常用的血氣分析指標,以助于觀察和判斷病情[2]。同時根據肺心病患者病情變化特點,護理人員必須加強對肺心病患者的臨床觀察,加強護理,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2.1 ①加強排痰和濕化。保持呼吸道通暢,每日進行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做好祛痰工作,使痰液及時排出,改善通氣。對痰量多而又無力咯出者,應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防止窒息并禁用強鎮咳劑。臥床患者應定期做深呼吸運動,協助翻身拍背,使無效咳痰變為有效咳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配合超聲霧化吸入及化痰藥物,必要時可協助醫生通過支氣管纖維鏡、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吸痰。②監測水、電解質平衡。電解質紊亂在肺性腦病的誘因中占有重要的比例,而且肺心病患者往往伴有浮腫。在患者進食少或不能進食,有消化道并發癥如出現嘔吐、腹瀉、應用了利尿劑等情況下都可能產生電解質紊亂。因此,對肺心病患者要定期測量體重,注意觀察電解質紊亂的表現,對能進食者應指導患者少量多次進食,必要時遵醫囑用鼻飼補充有關電解質等。③觀察藥物不良反應。肺心病患者由于心肺功能低下,缺氧、二氧化碳儲留,晚上睡眠質量低下,必要時,可遵醫囑給予小劑量鎮靜劑如安定、水合氯醛等。但肺心病患者使用鎮靜藥,容易出現呼吸抑制,誘發肺性腦病的發生。當肺心病患者出現煩躁不安時要警惕呼吸衰竭的發生。遇到此種情況,作為護士不能機械地執行醫生的醫囑,可提醒醫生,使醫生作出權衡利弊的考慮。如醫生認為可以使用鎮靜劑,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狀態,必要時監測血氧飽和度。④氧療的護理觀察。予以持續低流量吸氧,夜間患者處于睡眠狀態,吸氧管容易脫落、阻塞,應經常檢查,保持其通暢,同時做好患者家屬的宣教工作,說明低流量吸氧的治療意義,不可隨意調節氧流量,以保證氧療的正常進行。大部分患者家屬對吸氧存在錯誤的認識,認為吸氧濃度越大越好,從而造成呼吸抑制。故對肺心病患者的家屬亦需進行有關醫學知識的宣教。
氧療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紫紺等情況變化,定期進行血氣分析,以便更好地調節氧濃度或流量。
2.2嚴格控制感染。患者出現感染征象時積極配合醫生使用有效的抗菌藥物。醫生選用抗菌藥物主要是根據細菌培養、藥敏結果和經驗用藥。其中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結果選用抗菌藥物是最合理的,因此,一定要配合醫生準確及時地收集標本。加強無菌操作,嚴格按給藥時間給藥,用藥時要現配現用,以保持藥效。在藥物治療期間,加強病房管理,減少探視人次,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
2.3 ①嚴格觀察患者的神志及精神狀態變化。如發現患者嗜睡或煩躁、神志恍惚、夜間失眠、興奮等,為肺性腦病的早期臨床表現,應加強持續低流量吸氧,及時向醫生匯報病情。②做好危重病人的搶救準備工作。如準備好吸痰管、氣管插管、呼吸機等,以便及時搶救病人。
2.4 ①對出現肺性腦病早期癥狀患者應及早認識,盡快報告醫生。對出現一系列的行為錯亂、情緒反常,在做好監護的同時,配合醫生做適當的處理。②加強安全防護。將患者轉移到安全病房,避開窗邊,以免出現意外。去除病房內不必要的設備和危險物品,如熱水瓶、刀、剪、繩子,以免傷人和自傷。③對于出現早期肺性腦病癥狀的患者,需及時和患者家屬取得聯系,說明病情,讓家屬配合治療,并請家屬陪護。同時派專職護理人員守護。④醫護人員在患者出現脾氣性格改變、情緒反常、暴躁時,應以說服勸導的口氣安慰患者,并配合必要的治療。
2.5 護士應加強責任心。作為一名夜班護士,白天應該充分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夜班的工作中去。平時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和護理操作訓練,對于病情的變化能做出迅速準確的判斷,更好地護理病人。
3討論
肺心病的合并癥多,病死率高,病情易變、多變,因此病情觀察非常重要。夜間迷走神經興奮,大腦皮層對呼吸中樞的調節功能相對下降,促使呼衰發生或加重。而且又由于夜間睡眠時,回心血量增加及膈肌上移,都加重了心臟負擔。本組病例中,夜間死亡人數與總死亡人數之比為1:5,占死亡總人數的83.3%。夜間睡眠后飲水量減少,加上張口呼吸,出虛汗,水分丟失增多,易發生痰液濃縮及積聚,加之排痰功能低下、咳嗽反射減弱致呼吸道分泌物難以排出,使氣道阻力增加,從而使肺的外呼吸功能減弱,加重病情,甚至引起窒息。本組病例中有3例患者被護士在夜間巡視病房時發現口唇紫紺,呼吸困難。立即給予拍背、吸痰,吸出較多白色粘稠濃痰,并經吸氧、輸液等對癥處理后癥狀好轉。
另一方面,護士均為女性,體力較弱,加上其自身的生理周期,夜間生物鐘紊亂,身體容易困乏,且夜間上班人員少,無人監督,如果沒有較強的責任心、良好的道德修養及自制力,就很容易放松對患者的觀察,而導致不良后果。
經過上述臨床總結,較大提高了肺心病患者的好轉率,使死亡人數大幅下降,我科自2006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50例肺心病患者中死亡7例,夜間死亡2例,夜間死亡率從原來的83.3%下降至28.6%,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參考文獻
篇3
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組織、肺動脈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肺組織結構和功能異常,產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力增高,使右心擴張、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臟病。本病的病因主要為慢性肺氣管和支氣管疾病并肺氣腫或肺胸疾患、肺血管病變而產生,并明顯受季節氣候因素影響而反復發作,逐年加重為特點[1]。為了取得更好的護理效果,促進病人的自身健康,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我們將循證護理運用到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之中。循證護理伴隨循證醫學的發展,是一種以真實、可靠的科學證據為基礎的臨床護理模式[2]。在運用循癥護理的護理實踐中,效果較好,現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某醫院心內科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住肺心病118例,男性86例,女性32例,年齡41~80歲。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76例,支氣管哮喘18例,支氣管擴張14例。經治療好轉112例,死亡6例。
2 循證護理
循證護理是指護理人員在臨床實踐中,將患者的愿望和現有的研究資源整合成最好的證據,來制定患者的健康指導計劃[3]。循證護理模式包括四個連續的過程:循證問題、循證支持、循證觀察、循證應用。
2.1循證問題 肺心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 反復發作,死亡率高,部分患者反復并發心力衰竭,治療難度較大,預后差,又由于長期患病,在心理上產生抑郁、焦慮、悲觀等負性情緒,生存質量下降[4]。,我們根據患者全身情況、生命體征、精神狀態等患者的相關資料,提出急需解決的問題。
2.2 循證支持 根據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系統的文獻查尋,以尋找來源于研究領域的實證:通過查尋相關文獻數據庫,例如 Medline、CINAHL、Cochrane libray,系統尋找國內外關于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護理方面的文獻,特別是健康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然后對文獻的有效性、可靠性和臨床實用性,結合專業知識、臨床經驗和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確定結論。
2.3 循證應用
2.3.1 規律生活,合理飲食生活要有規律,中午最好睡午覺。戒煙和避免有害物質的吸入,經查文獻,有證據表明,吸煙是引起肺心病的最主要危險因素,戒煙可使肺功能下降速度減慢,可延長肺氣腫患者的生命。肺心病患者由于長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缺氧、發熱(合并感染時)、心功能不全等,致使基礎代謝旺盛,所需要的營養比健康人要高,所以應注意補給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飲食。晚期肺心病患者多明顯消瘦、抵抗力下降,當因呼吸道感染而導致呼吸功能衰竭時,烹調方面應盡量滿足患者的口味,以補足消耗。平時可適當吃一些具有健脾、補腎、止咳化痰、益肺等作用的食物,如大棗、梨、蜂蜜、蘿卜、杏仁等。盡量少食辛辣、油膩食物。另外,對海鮮過敏者應遠離之。
2.3.2 保持呼吸道通暢,合理用氧 保持呼吸道通暢是肺心病病人護理的重點內容,要教育病人重視此護理內容,教會病人使用有效咳嗽、引流、叩擊背部等方法保持呼吸道通暢,有條件的患者可以在家做霧化稀釋痰液。通過氧療來糾正低氧血癥,是控制病情發展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長期家庭氧療可明顯改善患者健康狀態、提高生活質量、提高運動耐力、減少急性發作、延長生存期。合理給氧宜低濃度(25%~35%)給氧,低流量(1~3 L/min)持續吸氧,每天吸氧不低于14 h。
2.3.3 增加機體免疫力,預防感染 肺心病的發病和復發與身體抵抗力下降、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差和呼吸道感染有密切關系,而科學的運動可提高人體的防御能力。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早上應打開窗戶,以換進新鮮空氣。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肺心病患者可選擇步行、上下樓、慢跑、打太極拳等運動,。研究結果表明,長期堅持力所能及的運動,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能改善肺功能。運動量以不產生氣促或其他不適為前提。避免到空氣污濁的地方去。若有氣促加重、痰量增多或痰顏色變濃等跡象都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不要耽誤。
2.3.4 預防并發癥
2.3.4.1肺性腦病 密切注意有無頭痛、煩燥、視力下降、神智恍惚、昏睡以至昏迷。
2.3.4.2 心律失常密切注意有無房性早搏和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2.3.4.3 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 密切注意有無低血鉀、高血鉀、低血鈉、低血氯
2.3.4.4 消化道出血 密切注意有無惡心、嘔吐現象,嘔吐物的顏色及糞便顏色變深有上述現象就立即去醫院就診。
2.3.5 心理護理 肺心病患者大都年齡大,病程長,不易治愈,故患者思想變化大,影響病人的康復;要掌握他們的心理變化,除給予多方面的精心護理外,更主要的是正確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及病人家屬要和藹可親、細心周到的態度出現在病人面前,讓他體會到熱情和真誠,多關心他們,多給病人解釋預防疾病的措施,多接近他們,多交談,多給他們講一些生活常識,使他們思想開朗,才能戰勝疾病。護理人員及家屬盡量滿足他的要求,并給予他們耐心解釋,及時給予治療與護理,使他們得到溫暖,消除顧慮,戰勝疾病。
3 體會
循證護理實踐是審慎、詳實地運用各種原理、研究資料來為個體或群體的病人做出護理診斷[5]。我們學習并理解了循證護理的內涵,在對118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護理中引用循證護理的理念和方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一方面體會到循證護理指導健康教育時,核心內容是根據所面臨的問題,了解相關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強調將最佳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導健康教育,為患者提供了最佳的護理方式,另一方面拓寬了護士的視野、知識面,提高了業務水平。
參考文獻
〔1〕張 燕 姜翠鳳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人的護理[J]. 工企醫刊2010,23(5):71
〔2〕張宏,朱興春.循證護理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2,21(4):155
〔3〕葉維菲,徐俊昱.HADS在綜合性醫院中的應用與評價[J].中國行為醫學雜志,1993,2(3):17.
篇4
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cultural nursing education schem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based on Delphi method
WU Yingying1 YUE Aixue1 HE Jiaqian1 CHEN Shulan2 XU Ping1 JIANG Wei1 GU Hongming1
1.Ea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123, China; 2.Pudong New District Gaoh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Shanghai City, Shanghai 2012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ulticultural nursing education schem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by applying Delphi method. Method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information, interview and inpatient pre-survey, multicultural nursing missionary framework was established for senil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Two rounds of consultation were conducted by well-known experts in the industry. Results The expert positive coefficient was 100%, and the degree of specialist authority was 0.895 (>0.7). The final definition of multicultural care scheme include 10 first-class indexes, 29 second-class indexes and 117 third-class indexes. Conclusion This study can be applie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to implement individualized nursing education.
[Key words] Delphi method; Chronic heart failure; Multicultural nursing; Nursing education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種漸進性致殘和致命綜合征,因其高發病率、高住院率、高病死率,而有“三高”之稱[1-4],近年來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我國心力衰竭患者正在逐年增加,目前大約有400萬患者,其發病率高為0.9%[5]。研究表明,CHF的發生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1,6-7],護理宣教是促進CHF患者建立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8-18],然而相關研究證實,患者宗教信仰及其他文化背景因素對護理宣教具有直接影響[9-11,19]。雖然目前的護理宣教方法取得了較大的效果[8-18],但忽視了文化背景因素對護理宣教效果的影響[8-20],在當今全球一體化進程加快及多元化社會的背景下,若能制訂一套指導護士面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CHF患者時的護理宣教方案,則可以對CHF患者的護理宣教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本研究基于德爾菲法,在Leninger多元文化護理理論指導下,根據2012年歐洲心臟病學學會(ESC)及2013年美國心臟協會(AHA)心力衰竭治療指南內容結合具有多元文化背景患者的需求,構建CHF患者多元文化護理宣教方案,旨在為CHF患者實施個性化的與其文化相一致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據和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成立課題管理小組
由從事多元文化臨床護理領域多年研究經驗的主任護理牽頭,組織副主任護師1人,心力衰竭專科護理及相關門急診專科主管護師共9人組成課題管理小組,針對CHF患者可能面臨的護理宣教內容及面臨的文化差異確定研究方向,構建宣教方案框架,設計行業內專家遴選方案,制訂專家咨詢表,發送函審材料,并整理統計專家咨詢結果,開展統計學分析,確定最終CHF多元文化護理宣教方案。
1.2 CHF患者多元文化護理宣教?熱蕕某醪餃妨?
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半結構式訪談患者及臨床預調查,圍繞CHF患者涉及的常見可干預的宣教項目,梳理出10個一級條目,分別為A、低鹽低脂飲食管理宣教;B、限酒宣教;C、戒煙宣教;D、生活管理宣教(活動鍛煉與沐浴睡眠);E、水腫管理宣教;F、服用藥物依從性宣教;G、日常主要監測指標依從性宣教(血壓、血糖的監測);H、防控感染監測宣教;I、就診習慣宣教(定期復診);J、常見焦慮或抑郁癥狀心理疏導宣教。并以此為核心設制了二級條目29個及三級條目114個,以此初步構建了CHF患者多元文化護理宣教方案的框架。
1.3 應用德爾菲法進行宣教方案論證
1.3.1 設計專家咨詢表 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說明本課題研究的意義及護理宣教內容條目框架的制訂依據,簡要說明德爾菲法的工作原理。第二部分:護理宣教條目評定表,包括填表說明、備選條目、評定標準及備注。護理宣教各級條目的相對重要性采用5級評分法,以條目設定的合理性程度為評分標準,按照非常適合、適合、一般、不適合、完全不適合進行評判,專家依據自身護理經驗認知進行評判。第三部分:專家情況調查表,該部分進行專家各自研究領域同行間認可度評判,以認定專家對該項目的影響度,涉及指標有受教育程度、職務或職稱、專業或專科、該領域從事工作經驗、對本課題研究項目熟悉程度及判斷依據等。
1.3.2 專家遴選標準 ①高級職稱,且有相關領域內具有學科水平居同行認可;②在各自工作領域工作時間長,近5年在相關專業國家級雜志5篇以上者;③愿意積極參與本次咨詢,配合度高且能保證參加全部函詢過程者。
在此標準基礎上,通過電話、信函、電郵、微信等方式聯系上海地區市管三甲醫院中從事醫護管理及教育領域的主任委員或副主任委員共計38名,經遴選其中17名專家確定參加本次專家咨詢研究。
1.3.3 咨詢專家 根據各咨詢專家能便捷獲得文件資料的要求,采用寄送文本信函或通過郵箱、QQ或微信發送電子版本文件。先將專家咨詢表發放,咨詢結束后進行問卷回收,對專家意見進行匯總整理、條目篩選,擬訂出下一輪咨詢表再次進行咨詢,最后進行匯總整理及條目的修訂,以各受咨詢專家一致性最佳條目形成宣教方案最終確定文件。
1.3.4 條目入選方法 條目的篩選依據為條目指標的重要性以及臨床實際的可操作性。一般情況下認為平均分>3.00分、變異系數(CV)
1.4 統計學方法
全部資料首先進行缺漏檢查及邏輯檢查,無誤后采用SPSS 13.0進行數據分析,描述性分析用頻數、構成比、均數、標準差等為指標,專家的參與度系數以咨詢表的回收率為指標,專家權威程度以Cr為指標。
2 結果
2.1 咨詢專家構成
參與咨詢的專家受教育程度:博士9人,碩士5人,本科3人;學科領域:臨床護理2名,臨床醫療7名,護理管理3名,護理教育4名,自然科學研究1名;職稱:正高級12人,副高級5人,工作年限均在15年以上。社會任職均在各領域內任主任委員或副主任委員。
2.2 專家的參與度
所有17名專家均參與全部兩輪咨詢,均對問卷進行了認真評估,給出專業性的具體意見和建議。本研究中兩次共發放咨詢表34份,回收34份,回收率為100%,即所有專家參與度達100%。
2.3 專家的權威程度
專家的權威程度判斷有兩個因素[21],其一是咨詢專家對本課題研究項目做出評判的依據,用Ca表示,由理論分析、工作經驗、參考國內外相關資料、直覺選擇能力等構成,具體評判權重見表1。其二是專家對本研究涉及咨詢問題的熟悉程度,用Cs表示。權威程度為判斷系數和熟悉程度系數的算術平均值,計算公式如下:Cr=(Ca+Cs)/2。根據第一輪咨詢數據分析得出咨詢專家權威程度,其中判斷系數(Ca)為0.85,熟悉程度(Cs)為0.94,權威程度(Cr)為0.895。
2.4 CHF患者跨文化護理自我管理教育內容的條目納入情況
2.4.1 首輪咨詢各級條目重要性賦值情況 首輪函詢結果:一級條目重要性賦值均值為4.54~4.94,CV為0.07~0.16,無刪除條目。二級條目重要性賦值顯示各條目平均數≥4.05,CV
2.4.2 次輪咨詢有關條目的重要性賦值情況 第二輪專家咨詢后分析數據得出:一級條目重要性賦值均值為4.59~4.88,CV為0.05~0.14。二級條目重要性賦值均≥4.24,CV
3 討論
3.1 德爾菲法可作為日常護理宣教方案研究的基礎方法之一
德爾菲法又通過以匿名方式進行專家函詢收集專家意見并對其進行整理分析使專家意見趨于一致,從而對評價對象作出評價的一種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預測評價方法[21],現已廣泛應用于護理研究中,?方法數據分析[22]主要用專家積極系數、變異系數、協調系數、權威程度來反映,可代表專業領域內同行間對護理同一問題護理方案的認可程度。
3.2 多元文化護理理論可應用于CHF患者的護理宣教中
3.2.1 多元文化護理納入CHF患者護理宣教 多元文化護理是指護士按照不同護理對象的世界觀、價值觀、宗教信仰、生活習慣等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滿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護理需求的活動[23]。國內外多元文化護理理論在其他疾病的護理宣教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而應用于CHF患者護理宣教中的相關研究卻鮮見報道;由于CHF患者治療困難,且易受宗教信仰、意志力、家庭支持等文化因素等影響,本研究創新性將多元文化護理理論應用于CHF患者的護理宣教中,構建CHF患者多元文化護理宣教方案,融入多元文化護理中如“宗教信仰對戒煙行為的影響”“地域飲食文化對心力衰竭的影響及應對”“南方飲食習慣對心力衰竭復發的影響及應對”“家庭支持及意志力對糾正不良飲食習慣的作用”“宗教信仰的疾病觀對于平穩情緒的作用”“重基督教信仰對飲食管理的作用”等。可以使護士在進行健康教育時,參照該教育方案,制訂文化照顧保存、文化照顧調整以及文化照顧再建的個性化護理宣教計劃,并實施臨床教育,且實用性強。
篇5
【關鍵詞】肺癌:化療:心理干預: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742(2015)06(b)-0057-02
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多發于中老年人,早期無明顯癥狀,發現時多處于中晚期,化療對于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預后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肺癌患者在化療期間不但會出現生理上的不適,還會產生焦慮、恐懼等負面心理。而負面心理又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生理不適感,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如何控制肺癌患者化療期間的心理情緒對臨床治療效果及預后尤為重要。為探究和討論研究心理十預在肺癌患者化療期間的臨床應用效果,2012年1月-2014年1月間對80例患者在常規護理十預的基礎上給予心理十預,取得了滿意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該院進行化療的80例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并符合以下納入標準:①經臨床相關檢杏,明確診斷為肺癌,且患者均知曉病情,自愿接受化療,全部符合化療指征。②認知功能正常,無溝通、表達障礙,無原發性精神障礙和心理疾病。③未合并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④自愿參加此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男63例、女17例,年齡在29~76歲之間,平均為(53.12+2.14)歲。臨床分期為:I期15例、Ⅱ期29例、Ⅲ期23例、Ⅳ期13例。組織學分型:鱗癌45例、腺癌19例、小細胞肺癌16例。將以上患者按隨機分組原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實驗組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齡為(53.22+2.31)歲。對照組男32例、女8例,平均年齡為(52.94±2.75)歲,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化療期間進行常規護理十預,包括入院宣教、基礎護理、化療藥物護理及出院指導。
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十預。
心理十預主要為:(1)建立良好護患關系:良好的護患關系可幫助患者消除陌生感,縮短護患距離,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感,從而有效配合治療,因此,建立積極、正向的護患關系尤為必要。在患者住院時,護理人員應主動、熱情接待,并向患者介紹住院環境、主治醫生、規章制度等,幫助患者盡快適應陌生環境;在進行護理操作前進行必要的解釋工作,消除患者疑慮,對患者提出的問題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答;工作中,注意保護患者隱私,讓患者真正感受到護理人員的尊重和關愛。另外,護患溝通時,應注意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如性格、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從而達到有效調節心理,治療疾病的目的。
(2)加強舒適護理,提高患者舒適度:給患者提供舒適的住院環境,病室溫度調節至18~22℃,濕度調至50%~60%,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病房燈光柔和,病章保持安靜,盡量減少噪聲刺激,物品擺放合理,方便患者取放。護理人員在進行相關操作時,動作輕柔,降低患者生理上的不適感。化療期間,多數患者會出現程度不等的化療反應,如胃腸道反應、靜脈損害、腎功能損傷、脫發等,護理人員應加強觀察,并給予及時、正確的預防及應對措施,降低其給患者造成的身心刺激。
(3)加強化療健康宣教,提高患者認知水平:根據患者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腫瘤及化療知識講解,糾正患者因知識缺乏造成的誤解、偏見,協助其正確看待疾病,改善康復理念。部分患者盲目認為癌癥就是“死刑緩期”,缺乏治療動力,悲觀厭世,此時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溝通,并多列舉治療效果較好的案例,增加其治療信心。在化療時,和患者講解用藥期間注意事項,如化療機理、不良反應、處理方法等,提高自我護理能力,降低化療不良事件發生率,保證患者安全度過化療期。
(4)行為十預:①指導患者進行放松訓練,保持平和、放松的心態。放松訓練主要包括想象放松法和深呼吸放松法,護理人員應詳細講解具體步驟,協助患者確實掌握訓練方法。②音樂療法:音樂屬于一種物理能量,其可通過節律、頻率、規律性的聲波振動引發機體組織產生過共振,從而對人的心率、呼吸等產生影響。經研究表明,舒緩音樂可促使機體神經松弛,從而達到放松緊張情緒,調整不良心態的目的。因此,給患者適時播放舒緩音樂可有利于焦慮、緊張不良情緒的緩斛。③中醫療法:中醫經絡按摩、針灸也可輔助神經放松,促進機體血液循環,緩解負面情緒反應。
(5)做好家屬心理十預,建立社會支持系統:大量研究表明,腫瘤患者多數會出現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良好的心理支持可有效緩解心理應激反應,提高患者對創傷事件的應對能力,支持系統包括家庭支持、醫療支持、病友支持,其中家庭支持尤為關鍵。肺癌確診給患者和家屬均造成一定的精神和經濟壓力,而家屬的行為表現對患者有直接影響,因此,做好家屬心理十預非常必要。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家屬之間的交談溝通,評估家屬當前心理狀態,并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并告知其關懷、關心對患者的影響。讓患者感受到愛與白我價值感,提高治療信心。
1.3 療效評價指標
1.3.1 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焦慮方案實施前后患者焦慮、抑郁情況進行效果評價。焦慮、抑郁評價工具為Zung氏焦慮白評量表(SAS)和抑郁白評量表(SDS),評分越高,焦慮、抑郁程度越高。
1.3.2 根據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進行效果評價生活質量評價工具為中國癌癥患者化療生活質量量表(QLQ-CCC),主要對化療患者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整體感覺四個方面進行評定,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佳。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15.O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來表示,用f檢驗進行數據計量,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在方案實施前,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方案實施后,實驗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方案實施前,兩組患者在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整體感覺四個方面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方案實施后,實驗組在以上四個方面的評分項目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肺癌的確診無疑給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創傷,患者會出現各種不良認知,進而產生一系列不良心理反應。護理的基本任務為:減輕痛苦、恢復健康、預防疾病、促進健康。而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社會等方面均保持良好狀態,不單純是機體沒有疾病,身體強壯,還應該包含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社會功能,因此,在護理工作者不但需要關懷患者的生理狀況,還應關注其心理狀態,這也是當今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和人性化護理的客觀要求。
筆者認為,肺癌患者在化療期間主要存在以下不良情緒:①恐懼。患者將癌癥診斷當成死刑宣判書,恐懼死亡。②絕望。患者缺乏腫瘤治療知識,自覺治療就是浪費錢財,無明顯效果。③焦慮。患者面對應對方案,對疾病治療不知所措,即渴望生存又擔心治療效果。④抗藥心理。患者對化療認識片面,過分重視化療造成的不良反應,不能正確配合治療過程。以上不良情緒均會給患者身心造成一定損傷,加速病情惡化,降低患者診治積極性,給治療過程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由該研究結果可知,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十預,其焦慮、抑郁程度明顯降低,生活質量明顯提高,這充分體現該種心理十預在肺癌化療患者中實施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該院在對實驗組化療患者應用心理十預后,通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實驗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篇6
[關鍵詞]社會比較理論;女性;盲目減肥
在西方國家,對于身體意象及減肥行為的研究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了。研究者們從各個角度如社會學、心理學、媒體研究和臨床學等多個學科對減肥的影響因素及效果進行了相關探索和分析,取得了豐富的成果。而從社會心理學的社會比較理論對女性盲目減肥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較少。
2014年,美國《讀者文摘》雜志全球首個瘦身查詢拜訪,全球16個國度的1.6萬人參與。數據表明,中國人中37%的受訪者都暗示曾或正在減肥。《2013年中國網民健康體重調查報告》指出,受調查的中國女性中有38.7%超重,49.3%的女性表示過去五年里體重有增加,72.4%的女性因為肥胖困擾產生體型擔憂而有過或正在進行減肥行為。另外,在國內學者2013年的研究中表明,在自我評價時認為自已體型具有肥胖傾向的人中,一半以上的人作了偏重的評價。特別是在對自已體型評價為“稍胖”的人中,91.3%的人本來就屬于正常體型的人,而自我評價為“太胖”的人中,66.7%的人本來就具有正常體型。因此,可以這樣說:近幾年來,雖然中國女性肥胖比例有所增加,但把自已體型評價為具有肥胖傾向的人正在不斷地增多,其中多數人具有偏大評價自已體型的錯誤認識。正是因為女性的心目中形成了“瘦體型”的形象,認為“修長的瘦身材”才是最美麗的,而忽視了人體健康中的合理結構和成分的因素。
女性減肥行為的社會比較心理機制
(一)自我評價、自我完善和自我滿足的社會比較動機
社會比較的類型有三種:上行比較、平行比較和下行比較。上行比較是指個體與優于自己的他人進行比較,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平行比較,當現實生活中沒有客觀標準,沒有直接手段,個體想要了解自己的觀點和能力時,會與自己觀點和能力相似的他人進行比較,因為相似的他人可以提供更多真實、有效的信息,這種比較就是平行比較。下行比較是指將自己與比自己差的個體進行比較,以此來維護自尊和主觀幸福感[2]。
當個體對自己的能力進行評價時,一種自我完善的動機促使個體進行上行比較。上行比較有助于個體的自我評價。研究表明,關于身體的社會比較傾向于向上比較而不是向下比較,向上比較會降低個體的自信,從而產生吸引力降低的感覺。上行比較發生時,個人以一定方式與別人比較誰更優或更好。從而,個人得到一個更高標準的評價,自我評價就發生了。當女性在身體意象的上行比較中發現更好更瘦的形象,對自身身材標準要求就提高了,當她為此而產生減肥行為時,自我完善就發生了。
社會比較過程是個自動化過程,十分普遍,而且難以引起人們的意識。在現實生活中,女性將自己與媒體中的理想形象進行比較時絕大多數沒有意識到這個過程的發生。此外,即使有所意識,也可能由于社會期望效應而不愿意將自己的真實想法暴露出來。很多女性的減肥動機,并不是因為自己身體肥胖而必須得減肥,只是因為身邊人身材都消瘦但還都在減肥產生的一種從眾心理,迫于不想成為唯一那個與眾不同的而和她們保持一致。特別是大眾媒體的介入,在主流媒體鋪天蓋地宣傳標準美人身材的同時,較強的社會比較動機越來越根深蒂固,對“理想”身材的向往,產生了盲目減肥的行為。
(二)社會比較的人格傾向
Gibbons 和Buunk(1999)首先提出了社會比較傾向(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的概念,即個體進行社會比較的人格傾向。社會比較傾向性高的個體經常將自己和他人做比較,容易受到社會比較的消極影響。
社會比較傾向性高的女性容易受到社會比較的影響,也更容易受到社會比較的負面影響。在與理想身材女性進行比較后,社會比較高的女性身體意象更消極,這可能是因為發現自己的體型和理想身材女性的差距后,社會比較高的女性更容易激活糟糕的自我。
有研究者認為,自卑因素是減肥者的深層動機之一。如姚學進的研究結果顯示,減肥經歷對女性心理健康有著不良的影響,其中減肥群體心理健康因子中強迫癥狀、焦慮、敵對、人際關系敏感4個因子均高于普通女性心理健康水平。此外研究結果顯示減肥者敵對因子心理問題發生率最高,為25.5%;其次為抑郁因子(22.8%)、軀體化因子(18.8%)。這可能跟減肥者過度關注自己的體型,認為他人也不滿意甚至嘲弄自己的體型,從而對他人產生敵對心理;此外,對自身的不滿也增強了他們的自卑心理,導致了心情抑郁。為了減少情緒上的痛苦,取得自我滿足和認知協調統一,盲目減肥行為也就產生了。
關于盲目減肥的建議
(一)改變對減肥的態度
改變女性對減肥的態度,對于確有體型偏胖客觀現象的女性,要科學引導其正視肥胖的客觀存在,多渠道了解肥胖的有關知識,培養良好的自我認知。對于體型正常卻盲目跟風減肥的女性,要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呼吁社會媒體等不要助長減肥之風,對瘦的把握有度,認識到“我很健康,我不需要減肥”。
(二)調適自己的心理情緒
減肥者心理情緒的穩定程度是減肥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減肥者需要調理好自己的心情和情緒。首先需要了解減肥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它可以讓人變美,可以讓心情更加健康愉快,并且堅持減肥是對人強大意志力的一種考驗,是令人敬佩的行為。其次減肥并不完全都是痛苦的情緒,它也可以使人在完成階段目標時體驗到成就感,以及在減肥成功時可能會感受到自我實現層次的體驗。
(三)改變行為
使自己的行為不再與態度有沖突。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減肥效果與持續的時間存在著高相關,研究中50%以上的被試減肥持續時間都少于兩周,這導致了采取運動法和節食法減肥均未收到顯著的效果。這些都表明減肥要想取得好的效果,不僅要有減肥的毅力,還需要制定一個減肥計劃表,科學的、合理的實施減肥計劃,并不斷地堅持。
總結
由于社會文化影響,女性盲目減肥行為影響因素中有一些非理性減肥心理,本文試圖向她們宣揚正確的審美觀以及減肥方法,以幫助那些深受“骨感美”毒害的女性的走出“骨感”的誤區,正確看待身體意象,還她們一個健康的身體以及心理。
參考文獻
[1]周曉虹主編:現代社會心理學[M].江蘇人民出版社,1991.
[2]劉郁.年輕女性:瘋狂減肥的深層心理因素探析[J].成都大學學報,2009.
[3]高德順,陳海濤,丁洪祥.關于青春期女性減肥的調查研究[J].學園,2014.
[4]孫海婷.女性減肥行為及其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
篇7
我身高1.56米,雖然個子不高,但50公斤的體重也不會給人很臃腫的感覺。我是個對什么事都要求完美的人,因此對自己的身材要求也十分苛刻,我不能容忍盛夏時別的女孩子穿起裙子來很飄逸而自己卻顯得鼓鼓囊囊。不僅如此,我也十分懼怕肥胖,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里,肥胖給我很大的心理壓力。
為了減肥我幾乎嘗遍了各種方法,經歷了痛苦的節食,但還是無奈地看著體重徘徊在原來的數字附近。
直到和我有相同境況的好友芳芳突然變了個人似的出現在我面前。她喜滋滋地告訴我一個關于減肥的新觀念:瘦身的成功程度和人心理的積極程度成正比。以樂觀的態度看待自己的人,更容易減肥成功,并在瘦身之后能長期保持良好的形體。所以瘦身不僅是一個生理過程,而且還是一個心理過程。心理瘦身是減肥不可或缺的必修課。
心理瘦身?難道窈窕是可以想象出來的嗎?我立刻上網,對這個新的減肥方法來了個惡補,一搜之下,發現它的擁護者還不少。
心理瘦身,不需要節食,不需要吃藥,只要時刻記得我在減肥,那就會不知不覺瘦下來。
實戰方案
1.厭惡訓練
將自己肥胖臃腫的身材夸張地畫出來,讓自己都覺得難受,甚至有些厭惡,然后貼在凡是能吃著食物的地方,這樣每當你忍不住想吃東西的時候,它就會提醒自己并及時阻止這一危險行為發生。
2.進食速度訓練
這不是單純地讓你控制進食的數量,而是每次在吃任何東西時,你都想象一下這是一餐美味,雖然有可能并不可口,然后吃的時候慢慢品味,告誡自己要吃出中間的滋味,這樣進食的速度自然就放慢了,而且你還不用忍受因饑餓帶來的痛苦。
3.運用自我獎勵法
是為減肥者進行鼓勵加油。當然為自己設置的獎品可以多種多樣,當你快得到第一個獎品時,就趕緊設置下一個自己很想要且又不需太艱難的努力就能辦到的東西,但千萬不要是食品,也不要是一個很難獲得的東西。
4.借力使力
所謂“借力使力”,即借助別人瘦身有成效的影響來激勵自己堅持不懈,或者在進食時多與家人或朋友一起,讓他們能及時提醒你的進食量和在你絕望時及時鼓勵你,讓減肥行動進行到底。
5.想象法
幻想當自己肥胖后,身體出現了很多疾病,每天都得拖著臃腫沉重的身體去醫院;想象肥得油膩膩的一堆白花花的油脂是那么惡心;想象每次看到喜歡的服裝都不得不蒙面而去……長期這樣訓練,你會發現減肥竟然如此輕松。
6.轉移法
樹立“荷爾蒙”的苗條意識,因為通常“吃”是導致肥胖的主犯。因為“吃”可以滿足口腹之欲,可以讓心情輕松快樂,那么如果改變一種快樂方式,比如在產生食欲時出門娛樂,去打球、看電影或咀嚼一些低熱量的食物如橄欖、胡蘿卜或者口香糖等,食欲轉移得越快,節制飲食的效果就會越好,當然減肥的結果也會更好。
這樣的方法真的有用嗎?看著眼前的芳芳,我打消了顧慮之心。把“我在減肥”這四個字貼到了所有我能看見的地方。
一個月下來……我,45公斤了!
PS:心理減肥法的關鍵
情緒要穩定,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篇8
顧名思義,這是一種相對于傳統運動減肥的突破,不借助大運動量或者殘酷節食等硬性手段,而是利用人體的某些特質,通過合理的心理暗示,來達成美麗俏佳人的愿望。
無毒一身“輕”
或許你知道排毒與養顏有關,或許你也曾經嘗試著三餐清淡,但最后還是敗在那些誘人的美味之下,而你的身形也隨著放縱的口腹之欲而一再發出警告。其實,“排毒”是被人誤解的一個詞,它對減肥的貢獻遠遠大于養顏,它所倡導的生活方式不就是一邊減肥一邊養顏嗎?因此,從今天起,將排毒進行到底,讓塑身在日常飲食里完成。
溫情告白:享“瘦”身體,心靈排毒
1. 呼吸法:挺胸收腹站立,手心摁在腹部,感覺氣流的運行,從而確定自己的呼吸是否正確。雙眼閉合,用嘴緩緩地吸氣,然后用鼻子做腹式深呼吸,重復做10次,然后放松重復3組。每天在睡覺前使用呼吸法半個小時,會對肝臟的排毒功能起到促進作用。
2. 熱瑜伽:承接呼吸法,在蒸汽房做一些瑜伽,這就是近年流行的熱瑜伽。它主要的功能就是排毒和減肥,其中一些針對塑身的能夠刺激松弛的腺體增加荷爾蒙釋放,加快脂肪代謝。通過刺激淋巴系統以及大量出汗,將身體毒素排出體外,達到塑身減肥的特效。
愈艷愈享“瘦”
所謂色彩減肥即通過心理暗示的辦法,依據人體心理的反應,使用亮麗的顏色抑制細胞增長。此種辦法通過改變人的生活方式,利用日常的心理暗示拒絕誘惑,從而獲得理想的身體曲線。
溫情告白:七色彩,太陽花
有科學試驗表明,身著暖色系服裝有助于增強人的愛美情趣。因為這些色彩明亮的衣服最容易暴露人身體缺陷,所以如果喜歡這類顏色的華裳,她必定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細節,不暴飲暴食,愛好健康飲食。
夢醒之后大變身
催眠減肥是利用人在催眠狀態中更容易接受暗示的特點,令人接受節食減肥的暗示,扔掉以前導致肥胖的飲食習慣。例如醫生會在你被催眠之后說:“油膩的食物真難吃,而全麥的、綠色的、低卡路里的食物才好吃……”通過如此的心理暗示,隨著時間推移,你的飲食習慣會在無形中被改變,在超市你會自覺去尋找那些醫生推薦的食品,曾經因為偏食引起的肥胖就在你一點一點的睡眠中消失殆盡。
溫情告白:接受心理與意志的挑戰
雖然這種新型的減肥方式看起來比較簡單,但始終需要有專業的醫師和自我克制,如果你是一個心存叛逆的人,那請你為了天才的美貌而犧牲一下,乖一點就多美一點。這場幻想游戲,是心理素質的挑戰,是暗示與潛意識的戰斗,相信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會贏得“細腰身”。
遇見不同的塑型師,你或許會聽到不同的推薦,其中催眠減肥、幻想減肥、心理減肥都會有異曲同工的作用。幻想減肥是利用你對美食的幻想擺脫口腹之欲,利用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而增強減肥的信心;心理減肥其實就是給你鼓勵,比如不停叨念“堅持完今天,明天就能瘦”,讓“苗條”指日可待!
熱療減肥有絕招
熱療減肥是利用溫差值來產生能量負代謝,在高于體溫的環境中,促進機體增加散熱而消耗體內能量。這些體能從哪里來呢?答案就是消耗脂肪,然后通過排汗減少體液量,從而減輕體重。
溫情告白:因人而異,效果顯著
蒸桑拿就是熱療中最被大眾認可的方式之一。在特定的浴室內,通過高溫蒸汽充分發汗,一次熱浴可降低體重1千克左右。但是這種減肥方法容易使毛孔變大,以及加重心臟負荷,因此想要通過熱療來減肥的朋友,首先需要咨詢相關醫生,看你的體質是否適合此項目。
1. 減肥熱療帶:通過熱療儀器及超高頻震達到減肥的特效。
篇9
手術:減肥效果立竿見影
吸脂手術可以把小肚子上多余的肉去掉。此外,還可進行胃分隔術、腸道分流術等胃腸道改造手術,以限制身體對營養的吸收,從而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其好處是減肥效果立竿見影,但畢竟會對身體造成創傷,術后體力和抵抗力也會降低,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
需要特別提示的是,盡管目前吸脂手術技術已經較為成熟了,但一定要到有資質的正規整形美容醫療機構去做:這種減肥辦法適宜敢于冒險、又有經濟能力的人。
吃藥:沒“毒”的藥很少
用藥物減肥一定要慎之又慎,因為減肥藥物大都通過抑制食欲、刺激新陳代謝、減少油脂吸收來達到減肥目的。雖然減肥有效果,但副作用一大堆,對健康影響較大,容易出現頭暈、抑郁、乏力、口干、腹痛等不良反應,過量服用還容易中毒。因此即使要用藥,也要讓醫生幫助找出肥胖病因,再選用相應的減肥藥。
針灸:收效慢但溫和可靠
中醫傳統的針灸、點穴、按摩等治療手段,可以刺激相應的定位,疏通經絡,調解內分泌,從而達到“消腫利水”的減肥效果。盡管減肥速度較為緩慢,一到兩個療程才能見效,但溫和、安全、可靠,。此外,這類治療手段對中醫師的技術要求很高,因此一定要找到有真功夫、有口碑的中醫師。
心療:改變暴飲暴食習慣
很多人減肥開始有些效果,但不久就會反彈,主要原因就是心態沒有擺正。心理減肥療法就是運用,心理學知識,找出肥胖者過食行為背后的動因,然后采取心理措施進行干預。其好處是振奮精神,消除精神壓抑,培養自律精神。弊端是一般需要與節食、鍛煉等手段相配合,效果才會顯現。
醫生特別提示,這種療法適宜多次減肥失敗,改變不了暴飲暴食習慣的人。此外,最好在心理醫生指導下進行,以便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運動:最健康的減肥方式
運動可以達到減肥的目的,這是公認的最健康的減肥方式。目前頗受追捧的瑜伽、芭蕾以及各種減肥塑身操等都屬于此類。游泳只要堅持,也會見效。運動除了減肥的功效外,還可以讓人的體形更加完美,曲線更加動人。這種減肥方式只要避免外傷,基本沒有危險,但需要有持之以一巨的精神。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疾患的人,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運動。
(劉紅苗摘自《寶雞日報》)
十分鐘美容瘦臉操
賈晶
有些女性總是為自己“嬰兒肥”的臉煩惱,除了瘦身,該如何瘦臉呢?在此推薦一套易于操作的10分鐘瘦臉操。
在做按摩之前,最好先挑選一種適合自己膚質、具有緊膚功效的精油,配合按摩,精油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發揮。記住按摩時手法一定要輕柔。
第一步,先按摩臉頰。這樣可以使臉部輪廓更清晰。將適量的精油倒在手心上,兩手輕貼增加精油的溫度,并在臉上均勻分布。然后,用中間三根并攏的手指,沿下巴至太陽穴的路線,按摩8~10次。
第二步,按摩眼部。因為眼部浮腫也會讓整個臉看起來胖胖的。用雙手食指和無名指由內而外地打圈,按摩眼眶四周,連續做8~10次。
第三步,按摩鼻翼。同樣用雙手的食指和無名指,由內而外向斜上方打圈8~10次。
篇10
朱麗亞認為,付出這么多,身材卻沒有變苗條的原因。主要是還沒有正確保持動機、擺正心態,真正地了解減肥。朱麗亞推薦的“MPB自測三題”,即“M―自然減肥的Motivation(動機)測驗”、“P―成功減肥的Psychology(心理)測驗”與“B―理想減肥的Body fat(體脂)測驗”,將會幫人們走出種種減肥誤區。
M自測題:自然減肥的Motivation測驗
朱麗亞指出,如果半夜突然覺得肚子好餓,你會怎么解訣?
必答測題――
A.找朋友出去吃
B.找碗泡面吃
C.找點零食吃
D.睡覺或喝水
答案分析――
A.選“找朋友出去吃”:你會為了愛情,或者說是另外一半希望你瘦一點而減肥。這類型的人愛上一個人時就會愛到深處無怨尤,只要他(她)的另一半希望他(她)瘦一點,就會鉚足勁來讓自己更瘦一點。
B.選“找碗泡面吃”:會因感覺自己胖了,想變得苗條好看點而減肥。這類型的人覺得自己是最重要的,可以讓自己開心快樂反而是種福氣,只有自己覺得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想要瘦一點才會想辦法讓自己瘦。
C.選“找點零食吃”:你會為了健康而減肥。當身體出現警訊時,你會努力減肥。這類型的人屬于理性型,覺得胖其實沒什么,而且會想要滿足自己的口欲,可是等到年紀漸漸增長的時候,就會覺得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他們通常會為了健康而減肥,不管是作息或是飲食,都會挑一個讓自己覺得健康的方向去走。
D.選“睡覺或喝水”:會因為被人諷刺,為爭口氣而減肥。這類型的人非常愛面子,大家開始激他(她)的時候,他(她)會為了要爭一口氣,回到家之后用盡一切的方法讓自己瘦下來。
P自測題:成功減肥的Psychology測驗
不妨在下決心前,先做個減肥心理測驗,看看自己成功的機率究竟有多少。
必答測題――
1.什么原因促使自己想嘗試減肥?
A.看媒體、雜志;B.朋友介紹、推薦;C.父母、兄妹催促;D.男女朋友、夫妻的要求;E.自己下定決心。
2.你是什么時候開始變胖的?
A.不記得、不太清楚;B.大約10年前;C.大約5年前;D.約2年前;E.約1年前。
3.你為什么會變胖?
A.不清楚;B.難以克制吃的誘惑;C.因病或吃藥;D.因情緒(工作、感情、壓力)而影響吃的習慣;E.懷孕。
4.你認為什么減肥方法最有效?
A.中藥減肥茶或西藥減肥藥;B.針灸、穴道刺激;C.減肥儀器;D.只吃蔬菜、水果;E.多運動。
5.你覺得花多少時間減肥成功才滿意?
A.10天;B.15天;C.25天;D.45天;E.60天。
6.每周或一個月減多少公斤或腰圍減多少才滿意?
A.每周減3~5公斤;B.每周減3~5公分;C.一個月減5~7公斤;D.每周減1公斤;E.每月減3公斤。
7.若是減肥沒成功,你會怎么想?
A.沒任何影響;B.損失金錢、浪費時間;C.很難過、傷心;D.失去信心、喪失魅力;E.失去感情、工作、金錢……很嚴重。
8.你減肥減過幾次?
A.許多次(5次以上);B.3次;C.2次;D.1次;E.從未做過減肥。
9.你對自己肥胖的身材有何感想?
A.已習慣;B.動作不靈活、常被糗;C.不美麗、不健康;D.有自卑感;E.有強烈的厭惡感。
10.你覺得飲食與肥胖有關系嗎?
A.喝水也會胖;B.關系不大;C.不吃就會變瘦;D.關系密切;E.高熱量食物吃多才會胖。
11.哪一種食物熱量較高?
A.2個蘋果;B.1碗飯;C.1杯冰淇淋;D.1條香腸;E.半只炸雞腿。
12.你相信減肥有效果嗎?
A.不相信(大部份都無效);B.半信半疑(有的有效、有的無效);C.邊試邊決定;D.應有效果;E.一定有效果。
13.做減肥的決心是否能持續接受治療(輔導)?
A.把握性不高;B.時間充裕才會配合;C.看效果而定;D.會給對方一定時間配合;E.決心配合到底。
14.減肥業者稱一次保證減1~2公斤或3~5公分,你認為呢?
A.效果很好,樂意去嘗試;B.看如何保證,才去嘗試;C.價格不貴,才去嘗試;D.噱頭、夸大,不會去試;E.減肥,一次減多少公分、多少公斤,根本無意義。
答案分析――
每項選A:暫緩行動吧。現階段不適合做減肥。
每項選B:得加倍努力。需強化教育、充分認識減肥,否則失敗率極高。
每項選C:先預祝成功,但仍需進一步學習正確的飲食方式,減肥才有成功機會
每項選D:先預祝成功,但仍需進一步學習正確的飲食方式,減肥才有成功機會。
每項選E:恭喜你!減肥成功的機率極高。
B自測題:理想減肥的Body fat測驗
朱麗亞認為,雖說減肥的動機愈強烈,愈容易成功,但是你真的了解減肥嗎?
朱麗亞認為,有了好的減肥動機與成功減肥的心理,還應了解自己的體脂比率與發胖指數。因為在高溫季節,雖說體重有所下降,但其脂肪細胞的數量卻并沒有減少,只是因出汗和攝入的熱量減少使脂肪細胞呈現暫時性的萎縮,一到溫差時節就會重新活躍起來,于是有所減輕的體重在夏秋冬春與持續低溫時期又開始很快恢復起來,成了大胖子。因此,每逢溫差時節你是否會發胖,關鍵看你身體的脂肪率,下面測試題能幫你推算出體脂比率與發胖指數大概是多少:
必答測題――
1.現在比18歲時的體重重了5公斤以上。
2.吃飯快,一下掃光餐盤中所有的東西。
3.體重沒變,但肌肉卻越來越松弛了。
4.嘴總是吃個不停,包里總能找到零食。
5.愛吃油炸食物。
6.腰圍除以臀圍的比例大于0.7(如腰圍是1尺8,臀圍就不能超過2尺5)。
7.即使是從一樓到二樓也得搭乘電梯。
8.你總是不斷地減肥,又不斷地反彈。
9.一天不吃肉就會不習慣。
10.身體容易疲累。
11.一般都不運動。
12.平時吃得比較多,而且很容易感覺肚子空空,又想吃了。
13.容易便秘,可能一個星期只有少于3次的大便。
14.小便的尿液較熱,顏色濃、濁、黃、深。
15.見到美食就欲罷不能,吃完了馬上又后悔,又才想起自己在減肥。
答案分析――
A.12個以上是肯定答案的,說明你身體的脂肪率在30%以上。你體內已經囤積了多余的脂肪,再不采取行動的話,你會越來越胖。發胖的危險指數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