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輻射熱效應范文
時間:2023-10-12 17:35: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磁輻射熱效應,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輸變電工程 電磁輻射 安全問題 建議
1 電磁輻射的危害
1.1 對人體和生物的危害
近年來,國內外研究對電磁輻射做了大量研究實驗,得出的結論是電磁輻射影響人體或生物體的形式主要是熱效應以及非熱效應。熱效應即是人體中的一些不均勻的電介質,如人體水分子及人體蛋白質在不斷變化的電磁場中發生相應的運動,通過摩擦使得分子之間產生熱量。人體雖然具有調節和擴散熱量的功能,但如果分子運動太快,便會導致摩擦產生熱量的速度也過快,熱量速度超出一定的限值,人體的調節功能便大打折扣,那些來不及調節和擴散的熱量將會在人體內積累,使得人體蛋白質溫度過高。過高的溫度持續時間超過限定值時,高溫便會燒死人體蛋白分子,最后使組織壞死,導致某種生理體出現病癥。電磁輻射熱效應現象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用手機打電話,通話時間太長手機就會變熱,掛掉電話后出現頭暈或頭痛的癥狀,這都是電磁輻射的影響。
非熱效應指的是人體的溫度不會發生升降變化,電磁場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生理病變。人體在地磁場的作用下不斷進化完善,過程中使得人體的神經系統與非熱效應達到了某種程度上的和諧。比如,神經系統中的磁定向系統就可以根據地磁場來實現定向工作。但人體不能長期處于這種人為產生的強烈磁場中,這會導致環境周圍的磁場與人體自身的磁場相悖,使人體的神經系統出現齋亂。如做噩夢,出現幻覺等都是這種癥狀的表現。但這種非熱效應的研究結果目前只是定性不定量,要獲得更加全面的認知,還需要一定的奮斗歷程。體質不同的人對非熱效應的反應也不同,身體素質好的人對此抵抗力強,但體制差的人則比較容易受影響,如病人、小孩、孕婦、老人等就是主要受害人群。并且人體的不同器官對電磁輻射的敏感度也不一樣,如大腦、眼睛等比較脆弱的器官較其它器官的敏感度要大些。
1.2 影響電器設備的正常運行
電磁輻射可以產生無線電干擾,這會對電器設備的正常運行產生影響。而這種干擾的程度跟擾的電器設備頻率息息相關。擾電器設備頻率與電磁輻射頻率越接近,干擾就越嚴重。反之,兩種頻率相差越大,干擾越輕微。無線電干擾使得測量儀器的性能變差,也使得繼電器或電子開關運行失常。使得收音機,電視機等無線電接收設備收到干擾,出現噪音,電視屏幕失真,出現雪花或無信號現象。甚至會對黨政機關無線電設備產生干擾,妨礙病人心臟起博器正常工作。這些干擾都給人們的生活或工作帶來了麻煩或危害。
2 改進輸變電工程的對策
2.1 合理選擇,科學規劃
高壓輸變電工程要在選線選址上慎重考慮,并進行科學的項目規劃。選址要充分考慮民居集中程度、環境狀況等因素,適當地設定與人流距離。同時,電網設計要遵守法律法規,加強環保意念,在規劃、建設和運作方面有合理的程序可依,這是電網建設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同時,培養一批專業的技術人員,在規劃方面更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同時,電網系統的領導要重視建設與環保相結合的發展理念,減少輸變電過程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并定期進行質量評估及環境檢測,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建設工作和環保工作落到實處,并保證建設運行符合環保標準。
2.2 改進測量方法
對于凸出地面的物體尖角或頂端位置,工頻電場會受此影響使磁場變得強烈且集中。總結前述得出,在導線正下方的地面上,也即在0-2m之間的的電場垂直的分量會隨著水平位置的變化而改變。但它隨高度的變化不大,而導線正下方的電場水平份量比較小,這表示在這個范圍之內,電場是均勻或者接近均勻的。這時候測量的數據就相對準確。而在畸變場磁場測量中,往往存在測量不一致的問題。而調查發現,很多輸電站附近民居的屋頂或陽臺上出現電場測量讀數超標的情況。所以,規范測量方法,可以減少畸變場帶來的環境糾紛問題,減少矛盾沖突。
2.3 采用低場強技術
目前標準看來,比起輸電線路實際情況,工頻磁場中的環保指標有更大的裕度,也就說明工頻磁場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需要進行降低,但其不是實際意義上的環保問題范疇。通過同桿多回架設以及逆相序導線排列可以有效降低工頻電場,這是技術上的一種突破和創新。比如,對于三峽電站跨越船閘同桿雙回的500kV架空的送電線,在與水面距離小于或等于10m的時候磁場最大,同相序的布置時是3.28kV/m,逆相序的排列時是1.33kV/m,顯然前者比后者大得多。在環境比較敏感的地段,通過采用架空屏蔽線的方式可以降低線下工頻電場。同時,根據具體情況具體架設單根、雙根以及多根屏蔽線, 保證屏蔽線排列不同,就可以得出不一樣的降低效果。除此之外,將局部導線緊湊化進行排列,通過導線三角(特別是倒三角)的排列,可以適當提高導線的高度,這也便于在不同程度上達到降低地面場強的目的[3]。
3 結語
隨著電網建設工作力度的加強和電網局勢的改變,高壓輸變電工程也應該緊跟步伐,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地域特征作出不同的改進。電磁輻射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人體、生物和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但這些影響是可以通過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減少的,我們不必太過于擔憂。我們可以通過合理選線選址、科學規劃的方式來減少工程建設對周圍環境的破壞,做到發展與環保同時進行。只要掌握專門技術,并遵循科學的建設程序,輸變電工程將會大大促進電網建設工作的進程,造福于更多的家庭。
參考文獻:
[1] 盧芳亭.高壓輸變電工程的電磁環境安全問題研究[J].廣東科技,2011(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