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教學案例范文

時間:2023-11-08 17:52: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一生物教學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初一生物教學案例

篇1

關鍵詞:創新 設疑 實驗 營造

在物理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其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那么,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培養創新能力的基本指導思想

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指在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恰到好處地給學生提供自我學習、自我創新的機會,讓物理課堂教學煥發出生機和活力,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掌握有關知識“是什么、為什么”,還要給學生提供思考、探索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帶著疑問去尋求“還有什么”,從而對所學知識達到創新的目的。同時,教師還要遵循認知規律,盡力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重視培養學生善于發問、勇于創新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自己去看、去做、去創新,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和探索能力。

二、培養創新能力的前提條件――抓好課堂教學,重視基礎知識

1.課前,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在分析教材、學生現狀的基礎上確定好教學目標,并要有意識地滲透創新教育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氣氛,使師生交往的狀態達到最佳水平。教師還應盡可能增加學生自己探索知識的活動量,給學生一定的自由,讓學生充分地動腦、動手、動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教師還要實施分層次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階段性目標要求,并在教學方法上給予指導。例如,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加以耐心幫助,鼓勵其多做實驗和參加物理實踐活動;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可采取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培養他們的創造和探索能力。再如,在作業安排上,既要有統一的基本題以完成教學的基本要求,又要有不同要求的選做題,或者一題多解等以適應不同水平學生的不同需要。另外,教師還應在教學活動中注意啟發學生用學過的知識、技能、方法等去理解、去創造,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2.要培養創新能力還必須讓學生系統地掌握好物理這門學科的基礎知識,這是學生發展智力和培養能力的基礎。只有學生在掌握了科學性和規律性的知識之后,智力才會得到相應的發展,創新能力才會提高。

三、培養創新能力的途徑――盡力設疑,鼓勵質疑問難

1.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是知識技能的運用,而提出一個問題需要創造性的思維。”教師在施教過程中應盡量創設問題情境,給學生造疑,促使學生對研究的問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授利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時,在說明利用伏特表和電流表測出的電壓和電流可算出待測電阻后詢問:“能不能只用一個電壓表或電流表來測量電阻呢?如果能,還需要哪些輔助器材?怎樣測量?請說出你設計的方案并畫出電路圖。”通過逐步設疑這樣的教學活動,教師就可以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和創造性的思維。

2.鼓勵質疑問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教師應讓學生敢于發表不同的見解、學習的思路、問題的答案等,不強求統一,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理解。這樣必然會使學生的思維靈活、多變,從而為創新能力的培養敞開大門。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以逐步提高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四、培養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加強實驗教學,營造創新氛圍